|
如何正確買保險
1.如何規劃保險:
讓保險和現有的責任(負擔或負債)成正比,這樣才能轉移風險。
讓保費和收入成正比- 避免超支而無力負擔,變成失效保單。
正確選擇險種,終身或定期壽險,依收入能力來決定。
終身與定期壽險的保費(依年齡差距)相差約2~4倍!
2.不要用人情或關係來考量保單:
因為保費是我們在負擔,我們有權自作主張,
選擇或調整適合自己的保單,避免損失繼續擴大。
購買保險是屬於契約行為,任何錯誤的決定都無法取得賠償;
所以要自己理智的分析考量後再做決定,先購買足額定期或終身壽險之後,
再規劃年金及還本險種,不要本末倒置,而造成財務槓桿失衡使財務惡化。
3.規劃保險要從負擔家庭經濟者開始:
購買保險的意義是在分擔及規避風險,為人父母者責任風險較大,
子女的保險則屬於理財範圍,不要投資錯誤。
年金及還本,無法取得比銀行儲蓄更高的利息,不要期待錯誤!
是故只能用來做理財及財產轉移規劃的用途。
保險基本上是–我們對家人的關愛,化為實際的行為表現。
保險費是給予我們所關愛的家人,免於失去生活依靠的實質承諾。
4.買錯保險誤人一生,用到之時方恨少:
所以定期檢查自己的保單內容,是理財的一個重要環節,
分散投保不同保險公司,也是分散風險的考量。
但應以效益組合為主,分析各家公司商品之優點,
再加以採用組合,才是理智的行為。
你需要的是–套裝式保單,還是適合個人需求的自助式保單!
買保險的目的就是事故發生時的理賠給付,
錯誤的決定不只是個人的損失,
保險的理賠給付也直接影響下一代的一生及前途,你可以不慎嗎?
5.年金保險及終身醫療險於目前有較大的改革:
可避免舊式保單:活得愈久、領得愈多的缺點,更有保障且更高效益。
一般醫療險要繳費到75歲,而且保費愈來愈貴,70~75歲後無醫療給付,
年輕繳保費用到的機會少,年紀大需要要用的時候卻無法投保;
此現象相當不合理,終身醫療險只要繳費20年,即可擁有終身醫療給付。
但要注意是否有一般或門診手術給付,
並避免重複投保或理賠設限的保單。
|
|
|
|
|
|
|
|
发表于 7-10-2007 08: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 ![](static/image/smiley/default/loveliness.gif)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