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17|回复: 7
|
音樂知識分享 - 音樂家博物館
[复制链接]
|
|
1450~1600
中文名: 蒙台威爾第
英文名: Monteverdi, Claudio (Giovanni Antonio)
生 於: 1567/05/15
卒 於: 1643/11/29
國 籍: 義大利
樂 派: 文藝復興
歌劇創作的先驅者
蒙台威爾第(Claudio Monteverdi, 1567~1643),他雖不是第一個寫出歌劇的作曲家,然而他所創作的歌劇卻可以一直流傳至今日,甚至影響在後世各樂派的作曲家。
1567年5月15日蒙台威爾第出生於義大利北部的克里蒙那(Cremona),他的父親鮑德薩爾是一位外科醫師,十六世紀的克里蒙那,盛行音樂,當地出現許多有名的製琴師。
1576年加入了克雷蒙納教堂的樂隊,1580~1590年期間追隨英吉奈利(Marco Antonio Ingegneri)學習音樂,在這期間便學習開始創作,1582年發表第一部作品《神怪小曲集》,1587年開始創作牧歌《madrigal》曲集,蒙台威爾第這一生總共創作了九冊的牧歌。1590年於曼托瓦受聘進入龔薩加公爵府中,擔任歌手及古大提琴手的工作。
1599年5月,蒙台威爾第與克勞迪雅˙凱塔尼奧結婚。1600年他的事業才正開始發展,獲得宮廷樂長的職位,1607年完成並首演他的第一部歌劇《奧菲歐》(L'Orfeo),然而在他事業順利時,1607年年底他的妻子卻因病去世,格年,接著發表蒙台威爾第的第二部歌劇《阿莉安娜》(L'Ariana) 。
1612年龔薩加公爵過世後,他的事業有了改變,公爵之子法蘭西斯科(Francesco)繼位,蒙台威爾第遭到解聘,他離開曼拖瓦回到克里蒙那,然而沒過多久,法蘭西斯科即因病去世,其弟費迪南多(Ferdinando)繼位,新任的公爵隨即邀請蒙台威爾第再度來擔任宮廷樂長,然而當時威尼斯聖馬可大教堂樂團的指揮去世,蒙台威爾第受召前往,在威尼斯接受試聽演出後,隨即被授與樂團指揮一職,一直到1643年去世。
主要的作品包含歌劇《奧菲歐》、《阿莉安娜》、《唐克雷第與克羅林達之戰》、《烏里塞還鄉》、《波佩亞的加冕》以及牧歌集曲共九冊等。其中歌劇《奧菲歐》不僅是蒙台威爾第的最早的歌劇作品,這部歌劇也是史上最初的傑作,音樂的創作語法中,他成功地結合過去牧歌的傳統以及他大膽的音樂作曲手法,使得他的創作從「文藝復興時期」成功的跨入另一個時期「巴洛克」。
蒙台威爾第生平簡介
1567年 5月15日出生於義大利,父親是鄉中的醫生
1580~1590年 追隨英吉奈利學習音樂
1582年 發表第一部作品《神怪小曲集》,同年前往米蘭求職,不過並不順利
1590年 於曼托瓦受聘進入龔薩加公爵府中工作,擔任歌手及古大提琴手
1592年 出版第三卷牧歌曲集
1602年 擔任唱詩班指揮
1607年 上演《奧菲歐》,同年妻子去世
1608年 上演《阿莉安娜》
1612年 龔薩加公爵去世,新任公爵將他解僱
1613年 擔任威尼斯聖馬可教堂唱詩班的指揮
1614年 出版第六卷牧歌曲集
1616年 完成芭蕾歌劇《狄爾西與克羅莉》
1624年 完成神歌劇《唐克雷第與克羅林達之戰》
1637年 威尼斯建置了第一座公眾的歌劇院,蒙台威爾第的晚年在此發了不少的作品
1640年 於威尼斯初演《烏里塞還鄉》
1642年 於威尼斯初演《波佩亞的加冕》
1643年 此年退休,並於11月29日逝世於威尼斯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8-9-2006 07: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600~1750
中文名: 帕海貝爾
英文名: Pachelbel, Johann
生 於: 1653/09/01
卒 於: 1706/03/03
國 籍: 德國
樂 派: 巴洛克
帕海貝爾生平簡介
帕海貝爾,1653年出生於德國紐倫堡,德國著名的管風琴家、作曲家。
1674年開始與在維也納頗負盛名的克爾學習風琴與作曲。
1677年開始擔任埃森納赫(Eisenach)宮廷風琴師,1678年擔任歐福(Erfurt)任普雷第格教堂(Pred-gerkirche)風琴師。1690年轉任斯圖加(Stuttgart)宮廷風琴師。1695年開始,轉任紐倫堡聖塞巴都教堂(St.Sebaldus Church),一直到逝世為止。
西洋音樂史中,帕海貝爾常常被忽略了,僅僅是說他是「數字低音時代」的管風琴大師,然而除了巴赫的兄長就曾是他的門下學生,而且他的作品對巴赫產生過很大的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他的作品,Canon in D(D大調卡農),三百年後魅力依舊,不僅是現代人最喜愛的器樂小品之一,也是電影電視廣告配樂的常客。這個曲子的創作時間大約是在1678至1690年之間,樂曲編制由三把小提琴以及數字低音,一開始低音樂器奏出兩小節頑固八個低音,接下來三部的小提琴依次出現,低音樂器從頭到尾重覆了二十八次同樣八個音。一般在這一個曲子之後還附加上一首輕快的Gigue(吉格舞曲)形成一對來演出。
要特別註解的是「卡農」,並非曲名,而是一種曲式,許多人誤以為這個曲子便為「卡農」,「卡農」字面上是「輪唱」的意思,數個聲部的旋律依次出現,交叉進行,互相模仿,互相追隨,十四世紀便有出現這種形式的樂曲。Gigue是吉格舞曲。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8-9-2006 07: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600~1750
中文名: 韋瓦第
英文名: Vivaldi, Antonio
生 於: 1678/03/04
卒 於: 1741/07/28
國 籍: 義大利
樂 派: 巴洛克
韋瓦第生平簡介
1678年 3月出生義大利威斯
1692年 接受神父訓練
1703年 領受神職,擔任收容所小提琴教師
1705年 第一首作品三重奏
1709年 遭停職
1711年 復職
1716年 完成神劇《勝利的猶第塔》,就任聖母院專長新職
1723年 卸下全職,四處旅遊
1723~1725年 前往羅馬,演出成功
1725年 完成作品《四季》
1729年 抵達維也納
1738年 前往阿姆斯特丹
1740年 再訪維也納,行蹤不明
1741年 7月28日,逝世於維也納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8-9-2006 07: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600~1750 巴洛克時代
中文名: 韓德爾
英文名: Handel, George Frideric
生 於: 1685/02/23
卒 於: 1759/04/14
國 籍: 生於德國之英籍作曲家
樂 派: 巴洛克
韓德爾生平簡介
1685年 出生於萊比錫附近的哈勒
1692年 追隨聖母教堂風琴師薩克伍學習風琴,大鍵琴,小提琴
1694年 奧德爾公爵發現韓德爾有音樂天份,命其師事教堂風琴手查豪
1697年 父親去世
1702年 完成父親遺願進入哈樂大學研習法律
1704年 在漢堡歌劇院管絃樂團擔任第二小提琴手,之後擔任大鍵琴師
1705年 第一部歌劇作品《阿密拉》首演成功
1706~1710年 前往義大利,四年期間結識史拉卡第,柯瑞里
1711年 擔任漢諾威侯爵的樂長,同年造訪英國
1712年 再次造訪英國
1714年 贊助人漢諾威選侯成為英王喬治一世
1717年 創作水上音樂
1718年 擔任康多公爵的作曲家
1726年 入籍英國
1737年 5月腦中風,陷入半身不遂狀態,同年9月~11月接受治療,恢復健康
1741年 著手創作彌塞亞
1742年 於都柏林進行彌塞亞首演
1749年 受英國皇家之託創作皇家煙火音樂
1752年 因白內障手術失敗,完全失明
1759年 4月14日逝於英國倫敦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8-9-2006 07: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600~1750 巴洛克時代
中文名: 巴赫
英文名: Bach, Johann Sebastian
生 於: 1685/03/21
卒 於: 1750/07/28
國 籍: 德國
樂 派: 巴洛克
巴赫生平簡介
1685年 出生於德國,艾森那赫
1692年 隨父親學音樂
1694年 母親去世
1695年 父親去世
1700年 加入呂內堡聖米迦勒修道院唱詩班
1702年 自呂內堡高中畢業
1703年 任安斯塔教堂當風琴師
1707年 就任聖布拉吉教堂風琴師,同年10月與表妹瑪莉亞芭芭拉結婚
1708~1717年 威瑪時代
1708年 轉任宮廷禮拜堂的風琴師
1714年 任宮廷樂團的樂師長
1717~1723年 科登時代
1717年 離開威瑪轉任科登的宮廷樂長
1720年 妻子瑪莉亞去世
1721年 娶安娜為第二任妻子
1723~1750年 萊比錫時代
1723年 受聘為萊比錫聖湯瑪斯教堂樂長
1740年 視力開始衰退
1750年 三月接受眼部手術失敗,同年7月28日腦溢血過世 |
|
|
|
|
|
|
|
发表于 9-10-2006 10: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7-11-2006 02: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1-11-2006 06: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