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ericsiew

藏品-中国历代古币 (春秋战国 - 唐朝)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30-8-2006 09: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汉半两 (文摘自中国网)

秦始皇死后不久,天下大乱,战争不绝,每次动员都在数十万人,生产事业大受打击。秦灭亡后,楚汉相争,对峙五年大小战争七十二起,刘邦以一小股的兵力削平群雄,于公元前206年即汉皇帝位。汉初沿用了秦代的货币制度,黄金与铜钱并行。虽然铜钱因连年战争、生产萎缩而不断减轻重量,但是仍然称作半两。《汉书·食货志》说:“汉兴,以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荚钱。”刘邦令民间自铸荚钱,可能与他的无为思想有关。他曾经令陆贾分析秦失天下的原因,陆贾说:“(秦代)事逾天下逾乱,法逾滋而奸逾炽,兵马益设而敌人逾多,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及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刘邦接受秦代二世而亡的教训,采取轻徭减赋、缓刑等“与民休息”的政策,来巩固汉王朝的统治。他这样做,对于促进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无疑是有积极作用的,但中央政府把铸币权也下放到民间,未免有些失之过宽。要知道听任私人铸钱,实际上贫民百姓只会受害,获利的还是豪强富商,而富商们比国家还要富有,往往成为割据势力。其后发生的“吴楚七国之乱”就是明证。

允许民间私铸钱币的危害在于:一、私铸必然会使铜钱轻重和成色不一而造成混乱,给民众带来不便。二、势必会驱使人们去犯法谋利,犯法的人多了,政府就难以控制。三、会造成农民弃税、起义,给国家带来不稳定因素。刘邦会用人,却不会用事,在铸币事宜上缺乏考虑,放任自流,是政策上的一个重大失误。

汉初的钱币仍然称半两,汉半两钱前前后后铸行过五次。刘邦时的半两又称为“荚钱”或“榆荚半两”,这种钱法定重量为三铢(约2.1克)即秦半两的四分之一,实际上民间私铸的钱绝大多数都不到三铢。汉初的半两钱穿孔比较大,无内外廓,肉薄,形制不够规整。到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就明令禁止民间私铸伪钱。

吕后时期所铸的半两钱的重量是八铢和五分。吕雉亲政后鉴于钱币太重而不方便行用,钱轻了又有损于币制,于是在高后二年(公元前186年)铸行“八铢半两”。这种八铢重的半两钱是把减重较少的半两定为铸行货币的标准。这比当时的“榆荚钱”增加了五铢重。汉八铢半两的特征是体大肉薄、背平无文,钱文书体扁平,已经有隶书的趋向,钱直径2.8— 3.2厘米,重4.8—5.5克,为汉半两中最大者,其制作也较整齐。此钱行用不久,大多被商人私自熔化,改铸为小的榆荚钱牟利。高后六年不得不停铸而改行“五分钱”。“五分钱”实际重量只有2.4铢,仅是秦半两的五分之一,是汉初“荚钱”的再现。

[ 本帖最后由 ericsiew 于 30-8-2006 09:37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30-8-2006 09: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汉文帝前元五年(公元前175年)铸行“四铢半两”,简称“四铢钱”,又称汉半两。其直径为2.4­—2.6厘米,重2.2—2.8克,钱穿孔比较小,无内外廓,钱文制作比较规范。汉文帝铸行四铢半两适应了当时的国势民情,持续了三四十年没有改变过。文景时期铸钱致富最突出的有吴王刘濞和财过王者的大夫邓通,一时间“吴邓氏钱布行天下”。汉初对铸钱采取自由放任政策,允许民间私铸,这种政策老百姓是沾不到光的,只能有利于贵族、豪强和富商们。权贵富商既占有矿(铜)山,又拥有劳动力,还有雄厚的资本和专门的技术,开放私铸,使他们成为直接受益者。

吴王刘濞,汉初被封到沛县,有三郡五十二城。他占据东南沿海地区,特别是利用吴有许多铜产地,经营铸钱业达三十载,富可敌国。邓通本来是一名船夫(黄头郎),因汉文帝做梦,在他摇摇欲坠时有一裤带反系的黄头郎把他推扶上去。梦醒后就派人找有这样衣着特征的人,恰好邓通的衣着打扮正合此梦,因此得宠,官至上大夫。相面的人说邓通会贫饿而死。文帝说,能叫邓通富起来的是我,怎么能让他受穷呢?于是赐给邓通铜矿山一座,批准其铸钱,邓通也因此大富,他铸的钱行遍天下。

七国之乱平定以后,景帝采取削减诸侯王国官吏等措施,把王国的行政大权收归中央,并接受贾山的建议,在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颁布了“定铸钱伪黄金弃市律”的法令,禁止民间私铸货币,只准郡国铸币。郡国是直属中央的,由中央委派官吏管理。这样,西汉政府才初步控制了铸币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9-2006 01: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帮我看看这个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9-2006 09: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和平主義 于 4-9-2006 01:54 PM 发表
可以帮我看看这个吗?

这类大清十文铜币,是光绪和宣统时代的铸品,你这枚鄂字丙午既是光绪32年(1906年)在鄂(湖北省)铸造的。
背面是会有龙的图腾,并印有“光绪年造”和“Ta Ching Ti Kuo Copper Coin"字样。。
你这枚的品相不是很佳,我手上也没有它的市值和市价。。world coin catalog 2005 应应该可以找到它的价格。。
这类钱币除了其本身的品相,还要看龙的形态和币面字体的区别,不同的形态字体视其多寡和稀有程度定价。。

[ 本帖最后由 ericsiew 于 5-9-2006 09:52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9-2006 11: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ricsiew 于 5-9-2006 09:47 AM 发表

这类大清十文铜币,是光绪和宣统时代的铸品,你这枚鄂字丙午既是光绪32年(1906年)在鄂(湖北省)铸造的。
背面是会有龙的图腾,并印有“光绪年造”和“Ta Ching Ti Kuo Copper Coin"字样。。
你这枚的 ...


谢谢你的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9-2006 02: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汉各式半两



第一排左起
六铢半两,六铢半两,八铢半两,标准群国有郭半两
第二排左起
八铢半两,薄型八铢半两(可能是私铸钱),铅半两(可能是私铸钱或冥币),四铢半两(私铸钱),偷工减料的榆荚半两
第三排左起
先秦半两,八铢半两,八铢半两,八铢半两

[ 本帖最后由 ericsiew 于 5-9-2006 02:35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5-9-2006 02: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汉五铢钱

鉴于币制混乱和铸币失控后引起的吴楚叛乱等严重后果,汉武帝在统治期间先后进行了六次币制改革,才使汉初以来一直未能解决的货币问题得到了比较彻底的解决。

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行三铢钱,重如其文。这是恢复铜铸币名义价值与法定重量相一致的一个措施。但是由于三铢钱与四钱重的半两钱等价使用,于是又导致盗铸盛行,因此到了建元五年春“废三铢钱,行用半两钱”。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又从新铸造三铢钱并造皮币和白金(银)币,还颁布了盗铸金钱者死罪令。

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 年)开始又进行了第四次币制改革。这次改革仅是“废三铢钱,改铸五铢钱”。五铢钱的形制都有一定的规定,钱文“五铢”从此启用。五铢钱轻重适中,合乎古代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价格水平对货币单位的要求,因而在汉武帝以后的西汉、东汉、蜀、魏、晋、南齐、梁、陈、北魏、隋均有过铸造,历时长达739年,是中国历史上铸行数量最多、时间最长最为成功的长寿钱。西汉时的五铢钱有郡国五铢、赤(侧)仄五铢、三官五铢、宣帝五铢以及小五铢,金五铢等等。

五铢钱诞生前夕,因半两钱濒临崩溃,市场一片混乱,各级政府与商民争利,都拼命铸钱,使得通货过度膨胀,钱币的购买力急速下降,物价飞涨。民众无法生存,相继放弃生产,流亡他乡,靠出卖劳动力来糊口;或者是铤而走险,加入私铸行列,期图赚取厚利。武帝初年,百姓因私铸而死亡的近万人,而私斗殒命的、畏罪自杀的都无法计算,可见问题非常严重。

汉武帝元狩五年,诏令各郡国铸行五铢钱,称为郡国五铢,又叫元狩五铢。钱文为“五铢”,小篆书,光背,正面有轮无郭,背面则轮郭俱备。钱直径2.5厘米左右,重约3.5-4克。“五”字交笔斜直或有弯曲;“铢”字的“朱”头呈方折型,“金”字头较小,仿佛如一箭镞。少数钱上有一横划。其材料改用紫铜,因而有紫绀钱之称。但各地技术水平不同,铜矿的成分有差别,官吏了解命令的程度与奉行的态度很难一致,所以铸出的钱差别很大,有的与旧汉半两一样,背平无轮郭,有的穿孔大,肉薄,也有肉厚的。一般地说,都具有偷工减料不够五铢重的现象,而且越铸越轻,越晚越粗劣,有重蹈半两、三铢钱覆辙的现象。政府改铸五铢钱,主要目的是树立信誉,稳定金融,使私铸者无利可图,自行放弃犯法的勾当,以彻底解决私铸问题。各郡国官吏,因旧的习惯难改,依旧上下联手,以谋中饱私囊。汉武帝采纳了公卿们的建议,于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收回了各郡国的铸币权,由中央政府统一铸造,统一货币发行,从而防止了另一次恶币的泛滥。

郡国五铢





[ 本帖最后由 ericsiew 于 19-1-2007 11:29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9-2006 04: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汉-上林三官五铢

汉武帝收回铸币权以后,由汉武帝中央政府统一铸钱。三官五铢就是这个时候铸造的。该钱制作精美,边郭工整,重量准确,钱文秀丽,为钱中楷模。三官指钟官、辨铜、均输(技巧),统指政府铸钱的机构。中央为推广均输法,新设水衙都尉一官,在长安上林苑办公。上林苑是政府铸钱的机构,是汉初在原秦代旧苑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皇家园林,规模宏大,有离宫70所,周围面积达300余里,包括现今的西安、周至和户县。

上林三官五铢钱的特点如下:

一、钱文严谨规矩,“五铢”二字修长秀丽,风格较为一致,“五”字交笔缓曲,上下与两横笔交接处略向内收。“铢”字“金”头有三角形、箭镞形两种,四点方形较短。“朱”字头方折,下垂笔基本为圆折,头和尾与“金”字旁平齐,笔画粗细一致。

二、钱型整齐,直径25-25.5毫米,穿直径约0.97厘米,郭厚0.15-0.2厘米,宽0.1-0.14厘米,比郡国五铢的郭略宽,且深峻平整,连接钱肉的一面垂直。背有内外郭,个别内郭四角微凸。

三、重量以3.5-4克者为多,少数的超过4克。

四、铸工精细,面背比较平整,内外郭宽窄均匀,规矩整齐。

五、记号有穿上横和下半星两种。

六、三官五铢币材的颜色为红色,含铜量在70%以上,含铅量约20%,比郡国五铢略低,但配比合理,物理性能好。

上林三官五铢钱的铸造工艺先进,多为铜范或制作极精细的泥范所造。三官钱形制及“朱”字头方折的特点,系由三铢钱继承而来,进而成为此后西汉时期五铢钱基本特征。上林三官五铢是西汉五铢钱中比较容易见到的一种。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在洛阳烧沟和洛阳西郊先后发掘汉墓群,出土了大量的汉代铸币,上林三官五铢在两处汉墓中都有出土。

钱币业务由三官署统一办理,有许多好处:第一、使钱币标准化,规律化;第二、提高铸钱技术水准;第三、增加了生产量;第四、有效防止私铸;第五、容易控制发行。

各式三官五铢

(左边)穿上横,(右边)下半星




三官钱初期重量超过五铢,制作精美前所未有,而且铸钱技术采用铜范法,铸出的钱币重量上都是一致的,绝对合乎标准,铸出的钱边缘都加以打磨,非常整齐,故有“赤仄钱”之称。新钱铸成后,政府用以收兑郡国钱,一枚兑劣钱5枚。到了元鼎四年(公元前117年),劣钱已经大部分收回,后明令禁止郡国钱永不许流通。

赤仄钱

此枚赤仄五铢,穿上下横郭,面四决,钱谱都没记载,是近年发现的新版别,此品纹郭字体清晰,属罕见品。

昭帝五铢


[ 本帖最后由 ericsiew 于 22-1-2007 03:28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9-1-2007 11: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王莽制钱

王莽建国二年(公元10年)行“宝货制”。“宝货制”内容为五物、六名、二十八品。五物是金、银、铜、龟、贝五种币材。六名为金货、银货、龟货、贝货、泉化、布化六大钱币类型。二十八品是指不同质地、不同形态、不同单位的二十八品钱币。分别为金货一品,即黄金重一斤,直钱一万。银货一品,即朱提银重八两为一流,直钱一千五百八十,普通银每流直钱一千。龟货四品,即元龟长尺二寸,直钱二千一百六十;公龟九寸,直钱五百;侯龟七寸以上、直钱三百;子龟五寸以上,直钱百。贝货五品,即大贝四寸八分以上,二枚为一朋,直钱二百一十六;壮贝三寸六分以上,二枚为一朋,直钱五十;幺贝二寸四分以上,二枚为一朋,直钱三十;小贝寸二分以上,二枚为一朋,直钱十;贝不盈寸二分,漏度不得为朋,率枚直钱三。泉货六品,即小泉直一,直径六分,重一铢;幺泉一十,直径七分,重三株;幼泉二十,直径八分,重五铢;中泉三十,直径九分,重七铢;壮泉四十,直径一寸二分,重十二铢。布货十品,以大小顺序则有小布一百,幺布二百,幼布三百,序布四百,差布五百,中布六百,壮布七百,第布八百,次布九百,大布黄千,即小、幺、幼、序、差、中、壮、第、次、大。这二十八品均为法定货币。在当时的流通领域中,大概只有其中的六泉十布所占比重较大。尤其以“六泉”制作精美、钱文秀丽。“十布”均模仿战国平首布钱形态,
不同处是十布的头部铸有一圆孔,钱面中部自首部至裆部铸有一条直线,直线两侧为钱文,阴文,篆书;币的首部圆孔及币的边缘均有郭。

王莽此次实施的“宝货制”,换算复杂,币制混乱,结果民心大乱,商品流通不畅,民间却私自还用五铢钱来交易。王莽得知后大怒,于是明令城内老百姓接受,每个人出入城必须出示“大布黄千”钱来作为通行证。王莽治国无方,敛财有术,他篡汉15年,就曾四次改革币制。王莽频繁地更改币制,每次都是以小换大,以轻换重,钱越改越小,价越作越大,无形之中把老百姓手中的财富搜刮光了。王莽的横征暴敛,加剧了新朝的灭亡,在农民起义的烈火中,王莽和他的金银财宝都被一起焚毁。

王莽铸币的文字,有几种采用悬针篆。过去泉学家只着重谈论过布泉一种,其实,王莽的十布、货布和货泉的文字都有悬针篆。除布泉外,悬针篆比较突出的是货布和大布黄千两种。
这两种钱的悬针篆很具典型性。悬针篆是小篆的一种,也叫垂针篆,是篆书的异体,悬针是指“竖画收笔出锋”,锋就像钢针倒悬一样。南朝宋王愔的《文字志》说:“悬针,小篆体也,字必垂画细末,细末纤直如悬针。”宋朱长文《墨池篇》说:“悬针之书,亦出曹喜。”宋僧梦英《十八体书》说:“悬针、垂露曹喜所作。悬针篆,抽其势,有若针之悬锋芒。”看来,前人对悬针篆早有议论,而且上述二人肯定悬针篆是曹喜所创。

曹喜,东汉人。章帝(刘炟)建初年间为秘书郎,大概是掌管图书经籍的小官。他工篆、隶,有些名气。有人说他看见李斯小篆的笔势,“悲叹不已”。人们认为曹喜的篆书“小异于李斯,
而也称善”,对他的评价不低。然而,要说悬针篆是他所创,则未必是事实。章帝晚于王莽六七十年,曹喜在章帝那里当小官时,王莽已经铸了好几种悬针篆的钱币了。可见悬针篆不
是曹喜所创。

王莽留下来的书迹,除钱币外,尚有新嘉量铭文和砖文。莽量铭文的小篆,也堪称精美,结体呈纵势、长方,上密下疏,瘦劲厉悍。后人治印,多所借助,甚至有大书画家,篆刻家如
齐白石、邓散木等的篆书、篆刻,都从它得益很多。王莽货币的面文,也如布泉一样,是悬针篆。清代泉学家翁树培在《古泉汇考》中说:“货布二字细瘦如针,莽钱中之最精者。”

上文乃转载,接下来我会陆陆续续贴上我的王莽钱币珍藏。

契刀五百 (此品已易手)


[ 本帖最后由 ericsiew 于 21-1-2007 07:45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1-2007 11: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王莽

大布黄千


[ 本帖最后由 ericsiew 于 21-1-2007 08:08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1-2007 11: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王莽铸钱-货布

铸工精美异常的“货布"

天鳳元年(公元14年)鑄造的一種貨幣, 青銅製品。為王莽實行最後一次(第四次)改革的產物。貨布重25銖, 質貨泉并行,對換率為1:25。保存至今的貨布仍可見其精美的製作,錢文的懸針篆極為清晰,但從歷史而觀, 貨布的出現,亦為新朝壽終正寢之前夕。



[ 本帖最后由 ericsiew 于 22-1-2007 04:57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1-2007 11: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王莽铸钱-大泉五十

一枚大泉五十等同当时的五十枚大小相同的五铢钱,可见王莽的钱制乃剥削百姓的伎俩。


[ 本帖最后由 ericsiew 于 22-1-2007 09:45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1-2007 08: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王莽铸钱-货泉

货泉的大小种类很多,且字体也各异。。



[ 本帖最后由 ericsiew 于 21-1-2007 08:33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1-2007 08: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王莽铸钱-货泉

字体各异的货泉一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1-2007 10: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王莽铸钱-小泉直一



[ 本帖最后由 ericsiew 于 27-1-2007 04:29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1-2007 10: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东 汉(公元 25-220年)
在新莽于公元20年被推翻后,刘玄于公元21年立年号“更始”(公元21-23年)已开始铸造五铢,这时期铸造的五铢钱被称作“更始五铢”。而公孙述则在
四川铸铁五铢和铁半两。

东汉前后两百年里,除了初年还继续沿用王莽的货泉,其后也回复了五铢钱的铸造。光武帝建光十六年(公元40年)刘秀才听从马援的建议复铸五铢钱,是为建武五铢。建武之后,史书关于铸钱之事没有记载。 直到灵帝时,才明确提到中平三年(公元186年)铸行“四出五铢”。初平年间董卓乱政,铸行了一种无文、无轮廓的小钱,”后世称为“无文钱”。东汉后期钱法混乱,劣钱公行。民间也大量出现了所谓“剪边钱”和“綖环钱”,就是将一枚完整的五铢钱从中凿开,其内中部分称为剪边钱,外缘部分称为綖环钱。合二而一则又成了一枚完整的五铢钱。

汉政权最后一次铸钱则是董卓初平元年(公元190年), 熔毁五铢及长安铜人、铜马铸的小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2-1-2007 10: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eric,我很俗气的问一下 ,这些古币价值高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1-2007 02: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leasure 于 22-1-2007 10:22 AM 发表
eric,我很俗气的问一下 ,这些古币价值高吗?

如果较俗气的回答,古钱币的价值不仅取决于它的年代,而在于它的珍稀程度,即便是年代久远的古币,如果存世量大,那也可能不值钱。
如果用较理性的角度去衡量古币价值,我认为并不在于你用多少钱去把它买回来收藏,每一枚真的古币,不论是几块钱的普品,或是上万甚至几十万元的珍稀品或孤品,它还是一枚穿梭千年和历经不同时代背景的古币,以及它丰富的文化内涵,都是有高“价值”的收藏。。。




[ 本帖最后由 ericsiew 于 22-1-2007 02:46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1-2007 03: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更始五铢

据史载,更始元年(公元23年),淮阳王刘玄推翻新莽王朝,并于更始二年铸行更始五铢。铸期仅一年,故存世较少。其特征为:金字头锐角三角形,朱字呈方折,五字交股略曲,总体介于西汉和东汉之间,堪称最早中国起义军铸币。


[ 本帖最后由 ericsiew 于 22-1-2007 03:23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1-2007 03: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带有王莽铸钱风格的五铢。文字纤细挺拨,近似悬针篆,具有王莽前特有的水银古,穿下半星,应该是西汉晚期与王莽政权交替时的物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8-4-2024 07:45 PM , Processed in 0.080064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