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念弥陀

尊敬的元音老人 :恒河大手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5-8-2021 08: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恒河大手印

(第四讲)

元音老人 著


我们虽然在讲密宗大手印,但是我们不分宗派,禅、净、密合在一块讲。


其实大手印和禅宗是一鼻孔出气,是直指心性,叫人当下成佛,不要大家走冤枉路的圆顿法门。

但是讲了几次之后,大家对 ‘  色  ’‘  空  ’ 还不十分理解。

上次有人问我,这 ‘  空  ’ 是不是离开色之外的空?

比如现在有房子,有这么多男女老少相聚一堂,是不是离开房子、离开男女老少,没有相了,才是 ‘  空  ’ 呢?不是的,他不理解色空之义啊!

因此,我们有必要把色和空的义理弄懂,理解大手印宗旨,修行起来才比较顺利,否则不免要走冤枉路。


那么究竟什么是、什么是呢?

我曾举过秦跋陀禅师问生公法师的公案,今天不妨拈来再讲一讲。


生公法师当时名震全国,享有 ‘  生公说法,顽石点头  ’ 的盛誉。

秦跋陀来看生公,问他 :‘  大师,你年纪这么大了还讲经,讲的什么经啊?’

生公说 :‘  我讲《般若经》’。

我们知道《大般若经》六百卷,是专门讲的,它的缩本是《金刚经》,《金刚经》的缩本是《心经》

《心经》讲‘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就是讲色空之义。

秦跋陀禅师问 :‘  哦!那么请问什么叫呢?’(色是什么东西?)


生公答:‘  众微聚集叫色  ’ 。

众微就是《 金刚经 》里佛问须菩提时所说的 ‘  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  ’ ,这个大世界都是微尘聚集而成的。

现在我们看到的房子等也是微尘聚集的。

为什么呢?砖瓦、木料、钢筋、水泥都是微尘。

砖瓦不就是泥土吗?用泥做成坯子,放到窑里去烧制成。

木头呢?是大树。大树是什么地方来的呢?大树是树种子从泥土里面吸取养份,日光照晒,慢慢长大,聚起来的。都是合起来的,众微相聚的。

并不是 ‘  某某样的东西  ’  本身就有的,本来都没有自体,都是 ‘  众微聚集  ’ 的。

秦跋陀禅师又问 :‘ 那么,什么叫呢?’


生公答 :‘  众微无自性叫空。’ 即微尘本身是没有的,是别的东西合成的。

现在科学家说,一切物质都是由化学元素合成的( 比如水就是由氧、氢两种元素合成的 ),化学元素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和电子是由更微小的基本粒子合成的。

基本粒子也不 ‘  基本   ’,它是由更微细的东西合成的,一直分析到  ‘  波粒二像性  ’  ——既像波,又像粒子 ;既不是波,又不是粒子。

其实佛经里早就说过 ‘  邻虚尘  ’ ——邻近虚空的微尘。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这样理解 :没有合成东西之前,什么都没有就是空,即 ‘  众微聚集是色,众微未聚是空  ’ 。

其实佛教里讲的  ‘  空  ’  并不是这个意思。

生公不说  ‘ 众微聚集是色,众微未聚是空  ’ ,他说得很好 :‘  众微无自性是  ’  。众微也没有本体——无自性。

色就是空,空就是色,不是  ‘  空无所有  ’  的空  。

‘  空无所有  ’  的空就是  ‘  断灭空  ’  啊。

生公所说的 ‘  空  ’  是自性空,就是我们的本性。

一切色相都是我们的本性显现的。

我们的本性就是佛性,就是一切色相的根本。

目次:恒河大手印 (bfnn.org)
恒河大手印(第四讲) (bfnn.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5-8-2021 08: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叫  ‘  佛性  ’ ,不叫  ‘  法性  ’ ,这里边有什么区别呢?

法性是诸法的根本。


所有的事事物物,包括我们的思想,都叫

在佛经里,法所包括的范围很广、很广。

所有的东西、事事物物乃至我们的思想都是我们的灵明真性所产生的,都是我们的灵明真性所显现的妙用

我们的灵明真性是诸法的根本,所以叫  ‘  法性  ’  。


佛性是成佛的根本。


我们把妄想除光、无明断尽,恢复本来面目,我们这个灵明真性的妙用就具足了。

三身四智都具足了,那就是成佛了,不是另外有一个佛可成。

我们的灵明真性是成佛的根本,所以叫  ‘  佛性  ’

佛性、法性都是指  ‘  一真法界  ’  ,就是我们的灵明真性。

所以这个灵明真性诸佛之本、万法之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8-2021 08: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色  ’ 就是 ‘  空  ’,一切色都是我们的灵明真心所显现的,一切色相就是我们的灵明真心,灵明真心就是一切色相。

而不是离开一切色相来找空,那是空无所有的空,那就不对了。

所以,生公说 ‘  众微聚集是色,众微无自性是空  ’  而不说 ‘  众微未聚是空  ’ 。

这时,秦跋陀进一步问他 :‘  众微未聚时如何呢?’  因为生公说众微聚集是色,这是色吗?他没说到根本去。


其实这就是我们的自性,因为没有自性是无能显色的。

生公说 ‘  众微聚集是色  ’ 。

那么众微未聚呢?还未聚集的时候是什么东西呢?生公罔措——生公到这里就答不出来了。

可见,生公对色空之义未能究竟。

其实这句话要答他也便当得很,问众微未聚时如何?答他午夜日正红!

午夜就是夜里的三更天。三更天的夜里太阳正通红地照著——午夜日正红。

还有另一种答法,比如《 楞严经 》 里就有现成的:‘  性色真空  ’ 。

性色就是我们真心之色,是妙有真空,这个真空就不是顽空。

‘  性色  ’,性有色吗?恐怕说错了吧?

我们知道显教说 :我们这  ‘  妙有真心  ’ ——佛性,是丝毫的相都没有的——无相。

但是,密教讲有微细之相,有精微之色。就像我们说 ‘  四空天  ’ ( 无色界 )一点色相都没有也不对,精微之色还是有的。

所以,密教和显教讲的稍微有点差别。

但这色不是粗的,而是精细、微细、极微细之色。

‘  性色真空  ’ ,为什么真空呢?它尽虚空遍法界,到处都是。

所以,虚空就是它,它就是虚空,不是两回事。

生公没有真正理解色空义,但他说 ‘  众微聚集叫色,众微无自性叫空  ’ ,比我们所理解的 ‘  离开色相而空  ’  更进一步了。


他不说空无所有,他说众微没有自性,就像房子没有自体,本身并没有,是钢筋、水泥、砖瓦和合成功的 ;沙发椅,本身也没有,是由弹簧、木板、皮革等,配合成功的。

任何事物本身都没有本体,所以,无自性叫空,不是无相叫空。

有人说空就不应该有相,有相就不是空。

那是会错意了,我们说的,是  ‘  妙有真空  ’ 。

就是说,一切色相都是我们自性所显现,若没有这个性( 就是若没有我们这个灵明真心),就不会有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男女老少了 ;今天之所以有,就是这个灵明真心所显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8-2021 09: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要讲这个道理啊?


目的是让大家明白这个色相本来就是我们的真心。

不要离开相去找真心,离相找真心,是找不到的。

之所以说佛性妙用无边,是因为它所显的相是千差万别、妙用无边的。

认识了这个真理之后,就不取相不著相,任它一切相现前而无碍,就易于见到真心,圆证佛果了。

若不知道在何处,修行就没有著落处。

比如你念佛,不知道佛号的落处,念 ‘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是求心外的佛,就是求离娑婆世界十万亿佛土之外的极乐净土的佛,而不晓得你的心就是佛,佛就是你的心。

佛不在别处,就在你心头,不必到别处去求。

所以,秦跋陀问生公色空义,生公的答法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8-2021 09: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秦跋陀禅师又进一步问生公 :‘ 除此《 般若经 》之外,您还讲什么经呢?’

生公答 :‘ 还讲《 涅槃经 》。’

秦问 :‘  请问涅槃之义是什么呢?’

公生答 :‘  涅者不生,槃者不灭。’

秦问 :‘  不生不灭是涅槃吗 ?’

生公答 :‘  是的!’

秦曰 :‘  这是佛的果上涅槃。什么地方是因上的涅槃呢?’

公答不出来,公问道 :‘  涅槃还有二义吗?’  涅槃都是一样的嘛,还有二义吗?

秦跋陀见生公不领会意思,就拿起如意问生公道:‘  你见么?’

公答 :‘ 见。’

秦问 :‘ 你见什么?’

公答 :‘  我见禅师手上拿著如意  ’。

秦跋陀把如意 ‘  啪  ’ 地丢到地上,问 :‘  你还见吗?’

公答 :‘  见。’

秦问 :‘  见什么?’

公答 :‘ 见禅师手中如意堕地。’

秦跋陀哈哈一笑 :‘  观公见解,未出常流,何得名喧宇宙?’  意即你的见解不出常流,如普通人一样著在相上,跟著我手中的东西转

(此时元音上师拿起一本书,问:这是什么东西?众答:书、佛经。师笑道:噢!著在上面了,哈哈!)嗯,把这东西掼在地下,还跟著境界转。

你不知道色就是空,空就是色。为什么名气还这么大啊 ?这真冤哉枉也!掉头就走。

生公的弟子很多,他们迷惑了 :哎呀,这是什么缘故啊?难道我师父讲错了?


于是追上去问秦跋陀:‘  法师,法师,你怎么解释这色和空啊 ?’

秦跋陀答曰 :‘  你师父讲的也不能说是错的,只是他不会因中的色空义,只会果上的色空义。’

弟子问 :‘  如何是因中色空?

秦跋陀禅师说 :‘  一微空故众微空,众微空故一微空 ;一微空中无众微,众微空中无一微。’ 一微空,一个微尘根本是空,没有自体,就是无自性。

一个微尘空,其他的微尘当然也是空的了。依次类推,众微都空。

众微空故一微空——众微都是空的,就是一切微尘都空,那么一个微尘也是空的了。

一微空故无众微——连一个微尘都是空的,还有什么众微呢?

众微空故无一微——既然众微都空,还能找得到一个微尘吗?

他所讲的  ‘  众微空,一微空 ;一微空,众微空  ’  是说一切事物统统不可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8-2021 09: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0-8-2021 10:56 PM 编辑

一切色相都是我们真心的妙用,所以要明白这个色空之义,我们能真正明白了,就在境界上见性,不须离开境界见性。

如指树问 :这是什么?说是树,著在上面了 ;说不是树,又违背、离境了。

这到底是什么呀?换句话讲:‘  难瞒和尚  ’,一句话二面不著而显示这不能瞒的灵知就脱卸掉了。

禅宗用的是脱卸法,不被彼色境捆住。

他问你,就是看你是著有还是著空。你两面都不著,一句话就脱卸了。

但又不能说  ‘  我不是空,也不是有  ’ ,那还是说道理,还是不行。

须说一句字面上不著空有,而暗含空有的妙语,方合道妙。

要证到这种境界,须时时刻刻观照,明白一切相都是自性所显现,不著相,也不离相。

这即是宗下所谓的  ‘  不即不离  ’  ,明乎此,方能妙用圆融。

世间法也不离事理,所谓事因理成——依空理做成功事 ;理因事显——事成功了,才把理显出来。

无理不能成事,无事不能显理,故谓理事圆融。

是什么东西呢 ?举一个例子 :科学家设计一个东西,要把它造出来,就要先列出公式,算好资料,这公式、资料就是


依照公式、资料去施工,就把这个东西做成了。

比如我们造房子,造几层,要什么式样,先画出图纸,再算出需要多少钢筋、多少水泥、多少材料等。

然后,工人照这个图纸去施工,房子就造成功了。

造得好,就证明这个图纸是对的,就是这个正确 ;造得不好,就是这个图纸错了,不正确。

所以,事因理成,理因事显。理事不可分,事就是理,理就是事。

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时时在境界上锻炼自己,磨练我们的真心。

所以要明白色空之义,千万不要把空解释为空无所有的空。

这空是妙有真空,就是我们的妙心、真心。

真心在什么地方?就在事相上,不离事相,但是著在事相上也不对,著在事相上就是执著事,那也错了。

我们禅宗有两句话,‘  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  大珠和尚讲 :青青翠竹若是法身,那么人吃笋子就是吃法身了!

竹子是笋子长成的,我们把笋子拿来炒著吃,岂不是把法身吃掉了么?

所以说著在法身著在事相上都不对。

离开事相呢?离开事相落空了也错。

所以,要不即不离,要透过事相见性,事事不住著。

所以《 金刚经 》说:‘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  ,不要著在上面,妙用真心时时现前。

者,就是显现,即你的妙有真心就现前了。

所以,我们要时时刻刻无住,要磨练这个无住真心。

恒河大手印(第四讲) (bfnn.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0-8-2021 11: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0-8-2021 11:10 PM 编辑

我们修法,不管是修净土宗,还是禅宗、密宗都要这样做功夫。

比如说我们念佛,要不要修观呢 ?观是什么?观就是禅观,就是修定啊!

你念佛名号,要心念耳闻,静静地倾听念佛声,才能摄心入定,这叫念佛观。

念佛不是唱山歌,更不可一边 ‘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 ,一边跟别人讲话,那不行!必须修 ‘  念佛观  ’ ,观就是修禅啊!

禅有很多种,有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最上乘禅,还有外道禅。

所谓凡夫禅、小乘禅者,就是心有异计。

什么叫异计 ?就是心有差别。

误认心和法不是一个路子,空和色不是一个东西,著在相上求色身健康,或是以为心法不是色法,色法不是心法,以偏空之理修禅等等,都是异计。

外道禅呢 ?也是心带异计,它不是落空——偏于断灭,即是著有——著在 ‘  阳神、神我  ’  上。以上都不是真正的禅道。

我们修禅须先明正因,摆正知见,尔后择一与自己根性相契的正法来修习,才不致步入歧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8-2021 11: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0-8-2021 11:39 PM 编辑

为了使大家更明了起见,再将外道禅、小乘禅、大乘禅等复讲一下。

欣慕佛道,厌离娑婆,这叫 ‘ 欣厌之心  ’ 。

净土宗讲来,这是很好的,要一句弥陀,欣厌具足,就是希望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脱离这个娑婆世界。


这  ‘  欣厌具足  ’ 在修禅上说来,凡有欣上厌下之心就是凡夫禅,没有入圣,还是凡夫境界。

外道也是欣上厌下,他要成仙,要离开这个凡夫世界。他不明白仙就是凡夫,凡夫就是仙 ;佛就是凡夫,凡夫就是佛,本自一体,所以欣上厌下,往心外去求,不知道自性是真的,是故名外道


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就是小乘禅。

他已经晓得身心是四大五蕴合成的,身体就是地水火风。

心就是思想,思想就是心,心就是受想行识,与这四大组成的色身合起来称为五蕴。

四大五蕴合成的东西,小乘禅人晓得是假的,是不真实的。

不像我们凡夫,执著这个身体,认身体是我,要保护它,要穿得好、吃得好、住得好,样样都要好,就造业受报。

小乘圣人知道四大五蕴是假的,他晓得这个 ‘  人我  ’ (就是身体)是空而不实的。但是他偏空了。


偏什么空呢?

他说 :我出了六道轮回之后,就住在界外净土( 就是这欲界、色界、无色界之外的净土),安住这里不动了。

执著这地水火风四大种性为我,‘  法执  ’ 未了,还不知道、不理解一切假相都是我们真心所显现的妙用。

所以叫做虽 ‘  我空  ’ ,但是 ‘  偏真  ’ ,偏于这个真实不虚的真心,不晓得 ‘  假就是真,真就是假 ;全假即真,全真即假  ’ 。

没有假,哪有真?没有真,哪有假?所以,假就是真,真就是假。

你在这里分真分假,还是妄心,有分别啊!


如西方极乐世界,大家认为西方极乐世界是真,娑婆世界是假,所以要厌离娑婆,欣往极乐。这是真假之分。

其实西方极乐世界是真,我们娑婆世界也是真,为什么呢?


因为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和诸上善人佛性所显现,所以是净土,是清净心所显现 ;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是众生业障心所显现,所以是五浊恶世。


但是业障心——阿赖耶识是什么呢?是我们的佛性、是我们的真心。

因为,这第八识——阿赖耶识就是真心,不是真心哪里来阿赖耶识呢?

之所以称为阿赖耶识者,就是它由生灭、不生灭混合到一块的缘故,把这生灭部分去掉,那就是清净体了。

是故阿赖耶识不离清净体,它虽然是污染体,可也是真心啊!


真心是怎么样子的呢?


它是不动的,清净时如此,污染时亦如此。

好像我们睡著作梦一样,一下子受惊吓了,一下子欢喜了,一会儿做皇帝,一会做乞丐了,而我们的身体未离开床,还是躺著不动。

我们的真心它是不动的,它是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动不静、不垢不净的,它从未动过。


一切都是它所显现,离开它什么都没有。

所以,你说真,娑婆世界也真 ;你说假,西方世界也假。


为什么?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啊!不能著相。

是什么?


相都是真心的影子,镜中显现的影子,莫将影子当镜子啊!

我们只是不要真心中的影子、影像而已,何必认取真呢?

所以,说真说假都是我们的妄心分别,它是 ‘  非真非假,亦真亦假,即真即假  ’ ,你把分别心拿掉就行了。

二乘圣人不明白这个真理,认为有真的,他证圣了是真,六道轮回的凡夫都是假。

所以,这还不是最上乘禅,这是二乘禅。


悟我法二空所显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禅。

我们讲了凡夫禅、外道禅、小乘禅,到大乘禅就已经醒悟了,我也不可得,法也不可得。

刚才讲了,小乘圣人罗汉、辟支佛,只悟人我空,法我不空。


法我就是人我之外有四大种性为我,人我之外还有法身可修,有佛法可得,有涅槃可证,有生死可了,法还是有。所以,法我不空。

那么,进一步到人我也没有,法我也没有,一切一切都是我的妙用真心所显现,而妙有真心就是性空,都不可得。

但是,悟到了人我、法我都空的道理,还不究竟,还不是最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0-8-2021 11: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0-8-2021 11:56 PM 编辑


最好是什么呢?


最好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 :假如顿悟自性本来清净,别无烦恼,无漏智性,本来具足,此心是佛,谛信无疑,就更进一步了,这是最上乘禅。

就是说假如我们领会到 :自己的心本来是清净无染的,本来是没有烦恼,无漏智性本来具足( 有漏——有思想、有造作的有为法。无漏——就是一切造作都没有,法尔如是,一切烦恼都没有,大智慧本来具足),此心就是佛,和佛没有分别。这才是最好。

既然我们就是佛,和佛无别,为什么我们却不知道呢?既然心本来清净,本来没烦恼,为什么我们现有这么多烦恼,一点也不清净呢?这是什么缘故呢?这就是无明做怪之故啊!


由于无明之故,我们妄想分别,迷于外境而不自觉,跟著境界跑,随著妄念流。

我们所以造业受报,六道轮回,无有了期,其原因就在于迷而不觉,所以,我不厌其详地来阐明真理使大家开悟。

一切众生都具足这个妙有真心,释迦佛在腊月初八夜睹明星悟道时说:‘  奇哉,奇哉,大地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


为什么不自觉呢?就因为妄念颠倒,执著烦恼而不自知。

所以,我们讲经就是指示迷津,说明我们本来具足的妙明真心


佛性不在别处,就在我们面门上放光。

怎么放光啊?看见东西的是谁?听见声音的是谁?鼻子闻到香臭的是谁?舌头说话的是谁?知道酸甜苦辣的是谁?接触外境的是谁?走路的是谁?做工作是谁呀?这都是我们自性放光的妙用,要认识它啊!

假如我们当下悟道,就是顿悟。

我们的心本来就是如此清净,本来一点烦恼也没有,本来具足如来智慧。

这个心就是佛啊!不要到外面求佛了。

明白了这个道理,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


不明白这个道理,盲修瞎练,走弯路,兜圈子,兜来兜去,出不去。


所以,因地要正,要明白这个道理,时时刻刻都要知道,我们自己就是佛,佛不在别处。

你们或者要问 :我现在就是佛?为什么我不显神通啊?佛有三明六通啊!

古德说过:‘  识冰池而全水,藉阳气以消融  ’ 。这是个比喻。

冬天寒冷,池塘里的水结成冰了,但这冰就是水啊!

就是认识。识冰池而全水,认识到这个冰冻的池塘全都是水( 比喻众生本来是佛 )

藉阳气以消融,要假借阳光,把这冰融化了。融化之后,方成灌溉之功。

是固体,不会流动( 比喻众生不具三明六通 )。

融化之后,能流动了,就可以灌溉田地了( 比喻佛具三明六通 )。

接下来 :‘  悟凡夫而即佛,资法力以薰修  ’ 。悟凡夫而即佛,就是我们醒悟了,知道这凡夫心就是佛心。

资法力以薰修,资者,资助也,就是假借。

用什么东西资助啊?用佛法的力量,要假借佛法的力量来帮助我们修行。

因为我们悟虽悟了,只是理悟,只是始觉——才开始觉悟。习气还很重,一下子了不了。

所以要借法力帮助我们,时时刻刻薰它,就是假念佛号、结印、持咒照顾话头起疑情等方法来薰修,把我们这八识田中的妄种子、污秽种子薰成净种子,将习气转化为妙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8-2021 12: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1-8-2021 12:19 AM 编辑

明理之后还须借佛法之力来修啊!不修是落不到实处的、是没用的。


绝不是就这么一说一理解可以了。不行啊!

或许你现在悟到 :一切都是假的,一切都放下,一切不执著。但可能出了这里到街上一逛,马上就没有了。

有好几个朋友告诉我 :唉!我今天到了火葬场,心都灰了。人一口气不来,烧成灰什么都没有了。还粘什么东西?不粘了,不粘了!这心死了空了。但是没走多远,又什么东西都要了,习气重啊!

所以我们只好说顿悟渐修。

其实顿悟渐修,讲起来是不通的,还要渐修就是没有顿悟,《  般若经  》就是这样讲的。

但是说得太高了不行,我们没有这个力量。

所以《  楞严经  》就讲两种法‘  理属顿悟,乘悟并消 ;事须渐除,因次第尽。 ’  道理一讲,他马上就醒悟了,悟了之后一切习气都消散了,都不要了,立刻就空净了。

这种人的确是有,但只是少数、极少数,是上上根、再来人。不是再来人,不可能做到一悟即彻。

然而今朝之顿乃昔日之渐也。是从前、从前、再从前,慢慢、慢慢地修行积累起来的,所以今天 ‘  啪  ’ 一脱就脱掉了。

《  楞严经  》说 ‘  理属顿悟,乘悟并消 ;事须渐除,因次第尽。 ’ 这本是讲两种法门,一是圆顿法,一是渐次法。

极少数的上上根、再来人,一闻道理,马上醒悟,一切习气,乘开悟刹那即已消灭,神通妙用即可发现了。

大多数中下根人须于悟后,在事上磨练,渐除习气而后始能慢慢发挥作用。

现在我们不妨将两种法门合二为一,就是所谓 ‘  理属顿悟,事须渐除  ’ ,顿渐二门合起来修。

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现在是末法时代,众生根钝障重,不能顿悟、顿修、顿证,因此只好将两种法门合为一门,在理悟后保任,勤除习气,而渐渐地发通证果。

顿悟渐修合在一起,讲起来是不通的,但符合现在的实际情况,就可借用。

这个道理不易讲清楚,我们不妨举释迦佛在世时的故事来说明。

释迦佛座下的两个弟子讨论佛讲的一句话,公说公理,婆说婆理,相持不下,就去问佛 :佛啊,你看我们两人哪个说的道理符合你老人家的意思?

佛说,你们两人的都不符合我的意思,但是你们两人的意思都能用。

为什么?符合实际情况嘛!所以,我们现在只好讲顿悟渐修了。


那怎么修呢?


净土宗人就念佛 :‘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 拿这佛号扫尽我们心里的污秽,扫尽我们心里的习气,扫尽我们的烦恼。烦恼刚冒出来,就高声念 ‘  阿弥陀佛  ’ ,把你的心转空、化空。

参禅人呢?时时照顾话头也。

烦恼才动,问:‘ 你是谁?’  当头就一棒 :‘  这烦恼是谁动的?动烦恼的是谁? ’ 当头一棒打过去,这就是照顾话头。

密宗行人烦恼一起,就马上持咒将其转化。

虽然方法有不同,但道理是一样。

不要说 :我净土宗好,你禅宗不对 ;我禅宗好,你净土宗不对 ;我密宗好,你们禅宗、净土宗都不对。这是分门别户,说明你还没通达。若通达起妙用了,你就会说 :禅也好、净也好、密也好都是手段,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

我们假佛法的力量,用功修行,扫尽我们的习气,化空我们的烦恼,就 ‘  冰消则水流润,方显溉涤之功 ;妄尽则心虚通,应现通光之用。’ 心花通明了,就神通显发、妙用无边。

这都是修行所证的,你说不修,行吗?

不行啊!所以说一定要修。

恒河大手印(第四讲) (bfnn.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8-2021 04: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1-8-2021 04:26 PM 编辑

有人问:开悟之人,寿终之时灵性何去?


这是个大问题啊!
悟道之后,到什么地方去呢?很多人这样问。

有个香港人写信问我,开悟的人临终时应该预知到啥地方,即预知处所。假若不预知处所,他就是没开悟。这话对吗?不对!

为什么不对?真正开悟了,就没有生没有灭,没有来没有去,还有什么处所?

我刚才讲了,这妙有真心是微细色,微细色就是虚空,虚空有什么处所?你要有处所,还是有来去,还是有生灭,还是没开悟。

写信的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要问一期寿终,要死了,到什么地方去啊?这不但是他的问题,也是大家的问题。


所以,今天借圭峰禅师的一段话把这个问题再谈一谈。

圭峰宗密禅师说:

一切众生,无不具有觉性,灵明空寂,与佛无殊。

但以无始劫来,未曾了悟,妄执身为我相,故生爱恶等情。

随情造业,随业受报。生老病死,长劫轮回。

然身中觉性,来曾生死,如梦被驱役,而身本安闲 ;如水作冰,而湿性不易。

若能悟此性,即是法身,本自无生,何有依托?灵灵不昧,了了常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然多生妄执,以性成,喜怒哀乐,微细流注。真理虽然顿达,此难以卒除。

须常觉察,损之又损,如风顿止,波浪渐停。岂可一生所修,便同诸佛力用?

但可以空寂为自体,勿认色身;以灵知为自心,勿认妄念。

妄念若起,都不随之。即临命终时,自然业不能系。

虽有中阴,所向自由,天上人间,随意寄托。

若爱恶之念已泯,即不受分段之身,自能易短为长,易粗为妙。

若微细流注,一切寂灭,唯圆觉大智朗然独存,即随机应现千百亿化身,度有缘众生,名之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8-2021 04: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1-8-2021 04:48 PM 编辑


下面把圭峰宗密禅师的这段话解释一下:



‘  一切众生,无不具有觉性,灵明空寂,与佛无殊。 ’


一切众生,非但我们人类,蚂蚁、蚁虫、苍蝇、狮子、猿猴等等无不具有觉性。


你说哪一个众生没有觉性呢?

你看这蚊子,你这里有血,它马上飞来叮你。苍蝇呢,你端一块蒸糕,它老远老远也能飞来叮上去。

它们是有觉性的。人就更不用讲了。

觉性者,知觉性也,你知道肚皮饿吗?你知道今天天气暖吗?这都是知觉性啊!所以,一切众生都具有觉性。

‘  灵明空寂’,即灵而明,光明剔透,了了分明。就是光明,而灵知了了,如如不动。

这个 ‘  明  ’ 有两种解释 :‘  空  ’ ,空无所有,一物不立 ;‘  寂  ’ ,不动不摇,不来不去。

‘  与佛无殊  ’ ,与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弥勒佛等等一切佛了无差别,无有二致。


‘  但以无始劫来,未曾了悟,妄执身为我相,故生爱恶等情。 ’


‘  无始 ,无有开始,将来也无终,周而复始,总是这样子。

‘ 未曾了悟   ,从来没有悟过,从来不知道自个儿是个大宝藏。

《法华经》比喻 :人有一个摩尼宝珠缝在衣里,自己不知道。这个摩尼宝珠能雨众宝,所以你不穷。你一切都具足,要什么,它就有什么。而你却不知道,到外面讨饭去了。像我们现在轮回六道、流浪生死就是讨饭自己有大宝藏不知道,未曾了悟。

‘  妄执身为我相  ’ ,由于妄执,不识真却认假。这个身体本不是我,却当做我了。

身体等于是我们住的房子,里面有人。

人是什么?人就是我们的灵明真心。

不知道这个,就认 ‘ 房子 ’ 为我 :这身体是我啊,这身体是我!

‘  故生爱恶等情。’ 所以就产生爱恶之情。

我欢喜这个,讨厌那个,这个人对我友好,那个人对我不友好。分别心很多,都是妄念。

喜欢的,就据为己有 ;讨厌的,就将其打倒,所以就造业受报。


‘  随情造业,随业受报,生老病死,长久轮回。 ’


生死本来没有的,而是因为我们有爱恶等情之后,随心造业所致。

我们想要某个东西,但得不到,是他人的,就抢他或把人家杀掉,这就造杀业了。

造业就要受报,就要六道轮回。造善业升天,造恶业下地狱,生老病死长久轮回。

唉!本来没有生死,落入生死了。

在六道里出没,生生死死,不得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8-2021 05: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1-8-2021 05:04 PM 编辑



‘  然身中觉性,未曾生死,如梦被驱役,而身本安闲;如水作冰,而湿性不易。 ’

我们尽管在六道里生生死死地轮回,而我们的觉性未曾生死,它不因为你生而生,也不因为你肉体死亡而灭 ;你堕地狱它不痛苦,你升天堂它不快乐。

它本不生不灭、空灵无住,未曾生死未曾动。

就像我们在睡梦中,被恶人追杀,惊恐万状,狂奔不已,可是实际上身体还在床上安然地躺著不动一样。也像水变成冰,而潮湿的性质不变一样。

这是比喻我们尽管在六道轮回中但佛性不变

‘  若能悟此性,即是法身,本自无生,何有依托, ’


假如我们能悟到这觉性就是法身,明白我们的觉性就是一切事事物物的根本,它本来没有生过、没有灭过,为什么还要有依托的地方呢?

你真正开悟了,就不要有依托,不要有去处。

我记得有个温州人讲得很好笑,他自说开悟了,有个人问他 :‘ 我们不是修净土法门求生西方极乐净土的人,是修禅宗的,我们圆寂之后到什么地方去呢?’

你们看他怎么答,他说 :‘ 可以依草附木,在石头上也可以,在大树上也可以,在枯草上也可以,都可以。’

哎哟,不好了,成了依草附木的精灵了,这怎么行啊?

依草附木是执著有身体的鬼魂。上海复兴公园有棵千年的菩提树,据说是灵得不得了,大家都去拜,其实是一个鬼,是灵鬼附在上面了。

死后依草附木就变成鬼了,你们说这悟的是什么道啊?

其实与道不相干,都是假的。

我们的觉性 ‘  本自无生,何有依托? ’ 不要有依托。依草附木者未曾瞥见觉性半丝在。

从前有个废弃多年的破灶,有个神附在灶上,托个梦给人 :你们到这灶上祭祭我,你们要什么我给什么。


人家都说,这个灶上有神呀,都去祭吧!很多人来祭他,这个神就满足他们的愿望。一传十,十传百,这个破灶就红得不得了了。

那地方上有个禅师( 慧安国师的弟子 ),见这个依附破灶的精灵使得大家杀生来供养他,造业了,就去给他说法。

拿禅杖咚、咚、咚敲灶台说 :我问你,你是砖瓦泥土合成,灵从何来?神从何来?砖瓦泥水没有灵、没有神,有灵识的是你自心,你附著这个砖泥灶上干什么?

这个破灶神被禅师一指点就醒悟了 :对啊,神不在砖瓦泥土上,神是在我的自心上啊!赶快舍去这个破灶吧!他夜里就来礼谢禅师,然后升天去了。

后来大家都称这位禅师为 ‘  破灶堕和尚  ’ ,反而把他的真名遗忘了。

还晓得不要执著身体,我们执著在草木上能行吗?

所以不要有依托啊!我们本来无生,本来无有依托!

‘  灵明不昧,了了常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你真正悟道了,就了了常知,灵明不昧,什么地方都是我。什么地方有缘,就在什么地方现身。

所以叫做 ‘  无住处涅槃。 ’ 没有固定方所,什么地方都可以现身,只要有缘即可以现身。

真正彻悟了,哪里还会有个固定地方?要有个固定地方就是没有悟。

灵明不昧,就是没有一点昏昧之相。

了了常知,就是明明白白。这个知是没有间断的,叫常知。不是现在知,等一会又不知了,那是没有用的。

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它没有来哪有去呢?有来就有去,有去就有来,都是相对的,相对的都是假的。

它是绝对真心,所以没有来去,没有出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8-2021 05: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1-8-2021 05:20 PM 编辑

下面指示我们怎样用功了道,藉以成佛。

‘  然多生妄执,习以性成,喜怒哀乐,微细流注。’


我们现在所说的是最上乘禅 :‘ 自心就是佛,佛就是自心。’ 你能听到这个法,并能深信不疑,就不是一佛二佛三四五佛所种善根了,而是多生历劫以来所种善根。

但是,我们多生历劫以来,妄执习以为常,执著外面的境界认为是真的,执著身体是我,养成习惯了。


唉哟,这身体是我,最为珍贵,不能碰我啊!其实是臭粪桶,有什么可珍贵?

清朝有个皇帝爱上一个身有香味的妃子,这香妃是新疆人,据说身上有异香。

那是什么香味啊?狐骚臭!皇帝老儿却说是香味。

可见一切事物美好与否,皆无一定标准,你喜爱的就好,否则就讨厌。或者习以为常了,不好也无不好。

如俗语说:久入鲍鱼之肆,不闻其臭。养成习惯,就积重难返了。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听到这,可能有人会这样想 :‘  这身体就是我。而且大家都这样认为,你却说身体不是我,谁相信你?’

唉!多生历劫妄执外境,我们习以为常,成为习惯了。

于是产生了自己对待境物的种种看法,凡事都以自己的好恶来判断衡量,合我心者执取,否则舍弃,因此,就有  ‘  喜怒哀乐,微细流注  ’喜、怒、哀、乐、恐、惊、悲,每个人都有。

合于我的心境就满面春风,违犯我的心境即龙颜大怒 ;失掉什么了就怏怏不乐,中意什么了就喜笑颜开。这些都是微细流注。

微细流注,就是极微细的妄念不停地在动。


最根本的妄心意、触、受、想、思五个遍行心所,这遍行五法其实是心里起的或善或恶的一念,它存在于八识当中,并且不断地鼓动八识中的一切善恶种子,它非常非常之微细,所以叫流注生灭。

所谓流注,就像无休止的流水一样,而这水流不像大海中的惊涛骇浪,也不像江河的滚滚波涛,而像静静的小溪微微细细地流。

其实它流得很快,快到了极点,反而不显其动,平时你看不见,以为它是不动的,这就是微细、极微细的妄念。

我们曾讲到粗妄,那是对境生心的妄念。

若晓得境就是我们的心,心就是境,那么,我们就不执著。

不执著,粗妄念就不起。可这个细妄种子还在。

它微细极微细,你看它似不动了,其实还动得很快。

怎样才能把微细流注斩断呢?只有深入金刚萨埵定才能见到而消灭它,不是金刚萨埵定不顶用。

所以,要深入禅定。

念佛人一定要得念佛三昧,不得念佛三昧是不行的。

修禅人呢,要起大疑情,大疑起后,妄念不动疑情笼罩全身,时节因缘一到来,‘  啪  ’ 地爆开,才能亲见本性。

学密的人也是如此,身口意三密加持,借佛的力量加被我们,推动我们往前进,推到因缘成熟,‘  啪  ’ !就爆炸了,把这微细流注斩断!

这个微细流注微细得很,你们看不见,要做功夫,定下来才能看得见。

比如一杯混浊的水,里面的泥沙你看不见,一旦沉淀下来,上面水清净了,才看见下面有这么多泥沙。摇晃、混浊的时候,你看不见它。

诸位要先,才能看见微细流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8-2021 05: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1-8-2021 05:36 PM 编辑

‘  真理虽然顿达,此情难以卒除。 ’


我们讲心就是佛,佛就是心。

这是真理,你们虽然一下子就悟到了 :对、对!我们本来是佛,不是佛怎么会说话呢?还能问念佛是谁吗?不是佛怎么会念佛?不是佛怎么会写字?不是佛怎么会走路啊?我们这个身体一口气不来它就不动了,动是佛性的妙用。

真理是顿然了悟、理解了,但是 ‘  此情难以卒除  ’  

情者,妄情也,爱情也。爱情难以除啊!

古德说 :‘  念佛如念情,成道久矣!’ 假如念佛像念爱情一样,我们早就成道了。

我们凡夫是爱情难舍,爱情包括的范围很广,如男女之爱、母子之爱、夫妻之爱、声色犬马之爱等,还有诸多的爱好,如爱好古玩、集邮、字画、种花养鸟等等。
人爱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女人最难断的是母子之爱,有个孩子,永远记在心里再也忘不了,死了也放不下来 :我舍不得离开我的孩子啊!

有一位念佛的老太太临终时,我们劝她 :‘ 你放下吧,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吧。’

她说 :‘  我不去,我舍不得离开我的儿孙啊!’ 如此愚痴,怎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呢?

凡夫都是 ‘  此情难以卒除  ’ 啊!卒者,立即也。


我们的情很难马上除掉,只好顿悟渐修。

顿悟之后再渐修,这是没办法的事,然而适合我们娑婆世界现阶段众生的习性。

你们不要唱高调,说自己是顿悟、顿修、顿证,不需要修,无修无得无证。

嘴上说说是很容易的,但你是否真能做到呢?吹牛是没用的,要真正做到才行。

吹牛皮阎王老子不会放过你,还是要给你下请帖的。真正做到了,阎王老子的请贴才能取消。


‘  须常觉察,损之又损,如风顿止,波浪渐停。’


须要长时间的觉察,这就是做功夫了。

如修净土宗的人就是提起一句佛号,起心动念时赶快把这佛号提得高高的、声音大大的念 :‘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把这妄情化掉。妄情不化掉不行啊!

损之又损,就是把妄情一天天地减少,把你的习气、烦恼、执著一天天地减少、减少、再减少。

妄情不是一天就能除掉的,‘  如风顿止,波浪渐停。 ’  风一刮,波浪即起,风停后波浪还是在涌动,慢慢地才能停下来。

所以古德说 :‘  风停浪还涌,理现念犹侵。 ’  ‘  理现  ’ ,真理出现,就醒悟了,然而 ‘  念犹侵  ’ ,妄念还是要侵犯的,所以须慢慢地除。


‘  岂可一生所修,便同诸佛力用? ’

修一生一世,就想马上有诸佛一样的三明六通,有诸佛一样的力量,这是做不到。

我们现在虽然没有发三明六通,但要深信不疑 :我们的心就是佛心,舍此之外没有佛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8-2021 09: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2-8-2021 09:29 PM 编辑

说到这里,我想跟大家谈一个重要问题。


我尝听人说 :前后际断不是开悟,要能所双忘才是开悟。其实他不明白什么叫前后际断,不识本来,还要假装大根基 ;他没看教里面的书,却信口雌黄。

从前澄观法师给武则天皇帝讲《 华严经 》时
对她讲 :‘  一念不生,前后际断,照体朗然,即如如佛。 ’ 一念不生,就前后际断。

( 你们不要以为武则天皇帝坏啊!武则天皇帝是个开悟的皇帝。现在你们读的开经偈 ‘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 就是武则天做的,是赞叹《 华严经 》的,现在都把它作为一切经上的开经偈了 ),

前际者,前念 ;后际者,后念也。

前后际 ‘ 啪  ’ 地断了。

照体,就是能照一切事物、能起一切妙用之体——本性

朗然——即不著一切相,即如如佛——这就是佛啊!你看说得多清楚。

可是有人却不懂,说什么前后际断不是开悟。

他不知道前后际断是什么,不知道还假充善知识,岂不害人!自己不知道还迷惑别人,下地狱如箭射在!

我们当下念一断,而了了分明,这是什么?!舍此,再去别求佛性,就没有了。


不要以为没有三明六通,没有同诸佛力用,就不是开悟、不是佛,并非这一生修行就能有诸佛一样的大神大用。

初悟道只等于刚降生的小毛头(婴儿),小毛头虽然没有大人的力用,不会工作,不会走路,不会吃饭,还要人喂,要人抱,但是你不能说他不是人。

初悟道是因地佛,你必须时时刻刻觉察,时时刻刻地保护它。

绵密保任,损之又损,把自己的习气、烦恼一天天地减少,那么,你这 ‘  小毛头  ’  就长大,成大人了,就力用俱备了。

明白本来之后就用功,叫悟后真修。

没悟到呢,就是盲修瞎练。

比如你念佛不悟本来,就是念心外之佛。

我们念佛人要知道念阿弥陀佛是唤醒自己的主人公,叫自己的主人公时时觉醒,不要著在色相里面去,不要为境界所迁流,不要有妄取执著的凡情,这样做你才能成功。这非常重要啊!


‘  但可以空寂为自体,勿认色身 ;以灵知为自心,勿认妄念。 ’



我们要晓得,这色身、这肉体、这躯壳不是我们自己。

我们真正的本体,是即空而即寂,就是不动不摇、不来不去、不生不灭这样一个东西,而不是这个躯壳。

这个躯壳是慢慢变化的,由少而老,由老而死。不要认这肉身,肉身就是色体,这色体不是自己。

千万千万不要认这色身为自己,要认空寂为自己。

即空而即寂、不来不去、不动不摇的这个佛性就是我们自己啊!

‘  以灵知为自心,勿认妄念  ’ ,什么叫妄念?有所住著就叫妄念。

起个念头,心定在那里,有所住、有所著,这就是妄念 ;念起无所住、无所著,才是真心的妙用

这了了灵知才是真心,它不是死的。

坐在那里不动,死压念头,一个念头不起,那就变成大石头、大木头了。

因此,了了灵知,不著、不取、无爱、无憎,这就是真心的妙用

有所住、有所分别那就是妄情。

但是有一点要弄清楚 :不是不可以有分别,而是有分别而不住。

即这个人好我知道,那个人坏我也清楚,不是好坏不分,成糊涂虫了。

糊涂虫就是真心吗?不是的。

好坏要知道,但是无憎、无爱、无取、无舍。不是见好人就喜欢,见坏人就厌憎。

坏人我们也不舍,为什么?对坏人我们要教导他,要怜悯他,帮助他,使他转过来,这才对。

真心就是这么一回事。

所以,真心、妄心蛮好分别的。

我们时时刻刻不要认妄心为自己,要晓得灵知了了而不住相才是真心 ;才有所住,即成巢臼,就落到相里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2-8-2021 10: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2-8-2021 10:14 PM 编辑

  ‘   妄念若起,都不随之。即临命终时,自然业不能系。 ’


这讲到临终了,临死怎么样?要临终得受生自在,须在平时做‘  妄念若起,都不随之  ’的功夫。

如果我们的妄念还没有断除光,一刹那妄念又来了,马上就要觉察,不要跟它跑。

假如妄念势强,觉而不能断,就赶快念佛、持咒,或是提起话头,问这妄念从何处来,而将妄念化掉。

假如跟妄念跑了老远才知道,那就迟了。

的速迟与除的快慢是用功的力量问题。

就像蜡烛光和电灯光亮度不同一样。

起初能照,照到后面不大看得见,妄念起了很久才晓得,这是蜡烛光。

功夫用得纯熟了,念头一起就能照见,如强烈的灯光照在面前,什么坑坑洼洼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走夜路便不会堕坑落堑了,这就是电灯光。

这就到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阶段了,不要著意照,而自然照了。这里面的功夫大有深浅之别。

我们做功夫须时时觉察,绵密用功。一天二十四小时,就一两个小时用功,其他二十二小时都不用功,那太疏懒了,功夫就很难做得上去。


所以我们要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时时用功,时时觉察,功夫用得上去。

复次,妄念若起,都不随著跑。不是认为哪个妄念好,就跟著跑。


有人做了个好梦,醒来以后舍不得放掉它,还想著它。

梦境本假,为何执著?梦中做了皇帝,你真是皇帝吗?梦中你得了大元宝,你真的得元宝吗?你恋著它,岂不愚痴吗!人就是这样愚痴啊!

圭峰禅师苦口婆心给我们讲,妄念若起,都不随之,不要跟它跑。


假如我们真正做到,‘  即临命终时,业不能系。 ’ 系者,捆住也。

一切众生都是跟著业跑啊!善业者升天,恶业者下地狱。

真能做到妄念起不随著跑,那时候业不能捆住你,就能够自由了。


  ‘  虽有中阴,所向自由,天上人间,随意寄托。’


真正悟道的人没有中阴身,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也没有中阴身。

什么叫中阴呢?就是前身已坏,后身未起。前面一个躯壳已经坏了,还没有投胎到后面一个躯壳,当中的这个阴界之身,就是中阴身。

这个中阴身是以风大为主,所以它有五通

六通当中他没有漏尽通,他只有少分的五通,不是像佛那样大的五通。

中阴身有少分的五通,所以他有神足通,什么地方的父母和他有缘,千里万里他一飘就到。

他有天眼通,千里万里外他也能看见。

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他到西方去了,没有中阴身。下地狱的也没有中阴身。

下到地狱了,哪里有中阴身?其他几个道都有中阴身。

‘ 虽有中阴,所向自由  ’ ,真正做到念起不随,那么,业障抓不住你,捆不住你,障不住你,你要到什么地方去就到什么地方去,自由自在。

‘  天上人间,随意寄托  ’ ,或者天上,或者人间,随意寄托一下。

这个是最起码的功夫,妄念还不能断除,妄念起,我能不跟它跑。

功夫到这里,虽然有中阴,还能自由自在。

妄念起跟著跑,那就坏了,就不能自由了。

所以,这是最起码的一步,最差的一等。


恒河大手印(第四讲) (bfnn.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8-2021 11: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2-8-2021 11:39 PM 编辑

   ‘  若爱恶之念已泯,即不受分段之身  ’ 。

爱,喜欢,喜爱 ;恶,讨厌,厌恶。爱憎的心没有了。不是这个好我就取,那个不好就舍。

因为一切都是梦幻泡影,分什么好坏呢?有什么可爱憎的?这要真做到才行,假如人家给你讲讲,你也能做做,背了人之后你还有爱恶之情,那还是不行。

爱恶之念已泯,泯者,灭也。

爱恶之念灭除了,没有了,就不再受分段生死,就出生死轮回了。当然,还有法执未除。

    ‘  自能易短为长,易粗为妙。’ 这是讲功用。


这样的人即能变化自在,短的可以变成长的,不好的粗糙的东西可以变成美妙的精细的东西。

他能变化,六道轮回他也能变成神妙,一切都变化了。

你们不是常常问 :我的功夫到哪一步了?

你们可以不妨自己考察、自己印证 :第一,是不是妄念起都不随之了?如能做到,那你即能所向自由。

进一步,如你能泯灭爱恶之心,没有喜欢,没有讨厌,一切平等、平等、又平等。

那你分段生死就消除了,就能够变化自在了。

如更进一步 :‘  若微细流注,一切寂灭,唯圆觉大智朗然独存,即能随机应现千百亿化身,度有缘众生,名之为佛。 ’  这是最上乘。


我们修法就是要做到微细流注一切寂灭,将微细妄念的种子都消除光,而彻证 ‘  唯圆觉大智,朗然独存  ’ 的境界,圆成佛果。

我们这一生果能由见性破初关,进而在事境上锻炼,勤除习气,练到顺逆无拘,纵横无碍,破重关后,再上上升进,除尽微细流注,就大放光明,朗照十方,无所障碍了。

你不要神通,神通自会来找你,所以能随机应现千百亿化身度有缘众生。

佛菩萨就是这样随机赴感,应缘现身,来度众生的。


意生身有三种 :


一、三昧乐正受意生身。

二、觉法自性意生身。

三、种类俱足无行作意生身。

打坐深入三昧,深入禅定,能出三昧乐正受意生身。

意根就是第七识,第七识意根所现之身,叫意生身。

由少而多变化,最后百千万亿化身一切具足。无行作,种类俱足,山河大地、楼台亭阁等等,都能显现变化出来。

功夫做到什么程度,微细流注才能断除?

所谓微细,就是我们现在看不见它,要做功夫深入金刚萨埵定以后才看得见 :唉呀,细妄种子这么多,动得这么厉害。

知道这个在动,把它消去,不动了,但还有个 ‘ 不动 ’ 在也不行,不动也不要。

打破它,识蕴区宇就打破了。识蕴是五蕴的最后一蕴,识蕴打破,就成就了。

所以我们要做功夫,要修行,就是要悟后真修。

但是,你不悟真心不明理怎么去修?

所以,认识真心明白道理最为重要,即觉法自性意生身最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8-2021 11: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我把色、空之义又讲了一遍,还再次重申了认识真心( 见地正 )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认识真心才行,也讲了讲修行人临命终时究竟到什么地方去。

你们要时时刻刻这样做功夫,就是 ‘  常须觉察,损之又损  ’

我们要时时刻刻的觉照 :唉哟,念头来了。唉哟,又著相了。唉哟,妄念起了。赶快不要动,不跟它跑,这叫损之又损。

你们不要讲什么一悟到底,这恐怕不是轻易做得到吧?

我们不是常听人说 :‘  哎呀,我怎么还有这么多念头呢?’ 你们看,一下子把念头消除净光,不是容易办到的事,所以常须觉察,损之又损才行。

那如何考察自己是否进步呢?

应该回头看,就是比比过去,过去自己怎么执著、怎么烦恼,现在比从前少一点了,心平气和多了,那就是有进步了。

有进步就好,因为知道有进步,就能增强信心。

我们在做功夫当中,身体发热,光明显现,这都是好现象。

但是我们不能追求,一追求就完了,那就是住著、就是妄念妄情。

我们于悟后做功夫要任其自然,像流水一样,哗、哗、哗地流过去,要不停留、不可住著,不跟境界跑,不随妄念流,把我们的妄想习气损之又损,消除净光,才能成就大道。


此为修法之诀窍,是故不识真心,修法无益 ;识得真心,不知诀窍,不能成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8-2021 12: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3-8-2021 12:44 AM 编辑


我们念阿弥陀佛,是唤醒自心,不是求西方的阿弥陀佛。

我们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和阿弥陀佛心心相印,也是自力,也是他力。

我们明白念佛的作用,就是借佛的圣号除去我们心中的污浊、烦恼,借佛的光明朗照我们,消除我们的业障,那么我们发愿生西方,就能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怎么个生法呢?即是要把爱根斩断,若能如此,肯定成功。

你要是还爱恋著这个世界,尽管你强调 ‘  我有他力、我有他力、我有他力  ’ 、但你最终是生不了西方净土的。因为你爱根没有斩断,牵挂著这娑婆世界,如何走得了呢?

其实他力就是自力,自力就是他力,自他不二。将自他分成两个,那就错了。

我们修行,一定要双修,就是把自力和他力结合起来,光靠他力,自力上不去,没有用处。

因为你妄念不除,执著这个娑婆世界,他力拉不动你。佛菩萨要是能拉,老早就把我们拉光了。

佛菩萨接引生西,怎么接引法?发光照你。

你不睁眼睛,他照你,你看不见他的光,有何用处?

是故永明延寿禅师说 :我们的心比如是一盆水,佛菩萨比如天上的月亮。

阿弥陀佛放光照我们,假如我们的心如水清净了,就能现出月亮的影子来,这就是感应道交,他力自力结合在一块了 ;假若我们的心水是一盆污水,就映不出月亮来。

不是佛不照你,佛没有这种不平等的心,佛是普遍朗照的,而你的心却污秽得很。是故瞎子不见光明,污水不现月影。

这完全是我们的误会,并不是佛不照我们。

所以要双修,有他力也有自力。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要一切放下,恳恳切切地念佛号 : ‘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 ,把自心唤醒。


他心就是自心,自心就是他心,打成一片,心佛道交。临命终时彼佛现前。

‘  临命终时  ’ ,不光是指临死的时候,还指生死命根断除之时。

什么叫生死命根断除之时呢?就是我们的妄情、妄念、妄心这个时候死下来了、断除了,这就是临命终时。

因为我们的生死命根就是妄情、妄念、妄心。

我们本来哪里有生死啊?都是这妄情、妄念、妄心执著色相,造业受报,从而六道轮回、虚妄生死。

我们一心念佛,功夫成熟,时节因缘一到 ‘  啪  ’ 地一下子,把妄情、妄念、妄心斩断,这生死命根就终了。

‘  临命终时,彼佛现前  ’ ,‘  彼佛  ’ 就是那个佛,就是阿弥陀佛,就是我们自性佛,自性佛就是阿弥陀佛。

‘  现前 ’ ,即本性现前也,这叫 ‘  花开见佛悟无生  ’ 。心花开放,见自性佛,这就是开悟了。

‘  悟无生  ’ ,开悟了见到了不生不灭的本来自性!这就是净土宗啊,是真正的净土宗!

我们千万不要把生死大事,推到阿弥陀佛一个人身上。

不要说这是他力,你阿弥陀佛假如不救我去,是你的过错,非我之咎。

这是不对的,你自己的妄情、妄念、妄心没有斩断,彼佛如何现前,如何能悟无生?这全是你自己的过咎,怎么可以埋怨阿弥陀佛呢?

净土宗就是禅宗,禅宗就是净土宗。


这是古来的大善知识讲的,‘  禅者,净土之禅也 ;净土者,禅之净土也。’ 禅就是净土,净土就是禅。不能分成两个,看成两回事,它的确是一回事。

比如,永明寿大师是禅师,怎么成为净土宗的大祖师了呢?莲池大师也是禅师,彻悟大师也是禅师,他们怎么都成为净土宗的大祖师了呢?

禅,净本来就是一鼻孔出气,只是后来人不明理,才强分禅分净。

我们发愿生西,心要真切,不要疑惑。愿要恳切,不是口头上说说而已,还要有真实之行。心有行散,不可救矣。

朝于斯,夕于斯,流离于斯,颠沛于斯,时时刻刻不忘记,那么,你就快要成道了。

修禅人也是如此,常须觉察,时时保护,照顾话头。

我们修密宗的也是如此,我再三说修心中心法,不能光靠两小时打坐,下座时观照最重要,下座比上座还重要。

下座时历境练心,看看你的心空不空,这是最重要的一著。

我常常听人讲 :唉哟,今天我真是气死了,某人怎么、怎么不好。


我倒问问你是不是学佛的人啊?还气什么东西啊?你学佛了,就不应该有气。

一切皆空,无人无我,无自无他,还气什么?

若还有气,你就是没学佛,就是没有时时觉察,没有历境练心。

越是违逆的环境,越是气恼的人事,越是能锻炼你,看你还气不气?你还生气,就是没锻炼,没锻炼怎么能成佛啊?

逆境其实也是好的境界,是锻炼你的,看你是不是醒悟。

不要说什么逆境坏,坏不坏就看你醒悟不醒悟,就看你是不是会利用这个境界锻炼自己。

我们学佛人,不管是习禅、习净抑或是习密,都要时时刻刻历境练心,不能如是,决无成就。


恒河大手印(第四讲) (bfnn.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0-4-2024 11:48 PM , Processed in 0.092052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