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念弥陀

尊敬的刘素云老师 第二次复讲《 无量寿经 》2020年11月21日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12-3-2023 02: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佛号.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2-3-2023 02: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2-3-2023 02:27 PM 编辑

《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

第三十四集

刘素云老师  第二回复讲


第十八愿,十念必生愿。

愿文是:

【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这是十念必生的大愿。这一愿是全部经文最核心的一段。

四十八愿无比殊胜的一愿就是这一愿。

十念必生愿,是弥陀大愿的心中心。

愿文的大意是:我成佛的时候,十方世界的一切众生,听到我的名号,就发起至诚无上的信受之心和乐意往生的心,于是就把自己所种的一切善根,以清净诚恳的心,念念相续,回向到往生极乐国土。

所念佛号,乃至少到只有临终的十念(平素的十念法亦包括在内),都可以往生。此愿若不成就,我不成佛。

本愿所要除开的,唯独是犯了十恶重罪而又诽谤正法的人。

黄念老说,日本净土宗继承善导大师的遗教,对于本经和经中第18愿有很深的体会,他们的古德所发的赞辞,会使华夏的佛教徒十分惊愕。

例如说到《华严》是圆教,超过诸教所有经论,若同《华严》相比,那只有《华严》最真实;

但《华严》和本经相比,那本经就更真实( 从众生获益来说,虽在末法,念佛往生者时常听到 );

本经若与48愿相比,那48愿是真实的;大愿里头各愿来比较,那第18愿最真实。

所以第18愿是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中真实里头的真实,这是日本净宗继承善导大师的评论。

这同我国蕅益大师的提法是吻合的——《华严》和《法华》的秘藏和精髓,就都在这个净土念佛法门之内。

无量寿经 第34集 第二回复讲-第34集-讲座-云之语_yunzhiyu.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3-2023 02: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2-3-2023 02:34 PM 编辑

〖 至心信乐 〗

至心是至诚的心,是诚恳到了无以复加、登峰造极的心。

《 金光明经文句 》“ 至心者,彻到心源,尽心实际,故言至心。”

例如,真实找到黄河的发源地,叫彻到其源。

全显本心的实际,才叫尽心实际。可见至心很深。

初步说来,就是从自心本源自然流出、清净无染、纯正无染的心。

“ 至心信乐 ” 浅近地说,就是以一种很真、很实、很诚、很纯的心,一种很信受、很愿意、很爱悦、很欢喜庆幸的心,我能闻到这样的法很庆幸,这样来信来高兴,就是 “ 至心信乐 ” 。

〖 心心回向 〗

“ 心心 ” 是没有杂染、清净本然、真心纯正的心,心心相续、净念相继的心 ;回是回转,向是趣向,把自己所修的功德使它趣向于自己的期望,就叫 “ 回向 ” 。

《 往生论注 》“ 回向者,回己功德,普施众生,共见阿弥陀如来,生安乐国。”

普同众生共见弥陀、往生极乐是自己的期望,用自己的一切功德来求达到这个目的,就是回向。《往生论注》所说,正与本经配合。

〖 愿生我国 〗

正是回向的所期,正是日常所念 “ 同生极乐国 ” 。

无量寿经 第34集 第二回复讲-第34集-讲座-云之语_yunzhiyu.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3-2023 02: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2-3-2023 02:41 PM 编辑

〖 乃至十念 〗

净宗的宗旨是信愿持名。

〖 至心信乐 〗主要是信。

〖 愿生我国 〗愿。

〖 乃至十念 〗持名。

“ 乃至十念 ” 是虽念得不多,甚至只念了十念,也可以往生。念多了就更好。

“ 十念 ” 就是连续念十声南无阿弥陀佛。

或有人问,经中只是说十念,没有说持名呀?念佛有四种:持名、观想、观像、实相。

经中但说 “ 十念 ” ,焉得就是持名?

这个问题——十念但指持名,有以下三种经证,确实无疑。

(一)宋译 “ 所有众生。求生我刹。念吾名号。发志诚心。坚固不退。彼命终时。我令无数苾刍(比丘)现前围绕。来迎彼人。经须臾间。得生我刹。”

“ 念吾名号 ” ,只能是念南无阿弥陀佛,不能作任何其他解释。

(二)《 般舟经 》里头还说 “ 阿弥陀佛语是菩萨言。欲来生我国者。常念我数数。常当守念。莫有休息。如是得来生我国土。”

(三)《 观经 》下品下生的人,临终之时,由于恶业,地狱猛火一时现前,幸遇善知识为说妙法,教令念佛。

彼人苦逼,无法观想,乃教以持名念佛,“ 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所以这就可以证明,这里说的 “ 十念 ”,我们可以确定无疑,就是念阿弥陀佛名号。

黄念老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

他有一位老朋友,是江苏有名的老中医,也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

老中医的弟弟是个阔公子,生活放荡,青年得病,临终前地狱相现前,十分恐怖,哀求他哥哥救济。

哥哥说,“ 赶紧念佛!” 并请多人一起助念。病人自己也念,他在母亲去世时曾念过佛。

这个时候地狱都看见了,还能说不信?转眼那油锅里的就是自己,想不想躲开?所以这时念佛就真诚了。

弟弟念了一阵之后就说,“ 好了,地狱没有了,佛来接了。” 就走了。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无量寿经 第34集 第二回复讲-第34集-讲座-云之语_yunzhiyu.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3-2023 02: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2-3-2023 02:53 PM 编辑

有人怀疑,本愿中是 “ 至心信乐。乃至十念 ” ,《 观经 》也是 “ 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 ” 。

这个 “ 至心 ” 到底指的什么心? “ 十念 ” 到底是怎么样的念?对于这个话题,引证鸠摩罗什大师的话是最恰当了。

大师打个比方:比如有人在旷野荒郊,没有人可以求救,碰见强盗了,他拿着枪、拿着刀要来杀你。

这人赶紧跑,拼命地跑,可是看见眼前有条河挡路,必须过河,这可麻烦了。后头有追兵,前面河挡路,要活命就得渡河。

渡河的时候,我穿着衣服渡,游泳不方便;脱衣服渡又恐怕来不及,他追上怎么办?

此人这时心里想的就是这个事——怎么过河?脱衣服还是不脱衣服?没有别的考虑。

他不会再想,我还有两万块钱的账,人家还没还我呢,我怎么找他要账?不会想了,什么事也不想了,这个时候就是想渡河,只是一个念头——渡河,没有其他念头了。

如果念佛的时候和这个人一样,心中只是一句佛号,没有任何其他杂念,这就对了,就是 “ 至心 ”

这样念佛连续念到十句,这是 “ 无所住 ” ;可是自心中一句体具万德的佛号,历历孤明,相续不断,这是 “ 生其心 ”

于是《金刚经》中无住生心的妙谛,便在念佛时刻中暗合道妙,自然达到了。

无住生心的功德不可思议,只要老老实实、绵绵密密地念去,自然暗合道妙。

你念念之中就无念了,念而无念,所以以凡夫心入诸法实相,唯持名与持咒最为容易。这是暗合道妙,巧入无生。

所以莲池大师说,《观经》说的五逆十恶临终十念,念念是理一心,所以念念都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你要想一想,八十亿劫是多么长的时间,生死重罪是什么样的罪?八十亿劫这么长的时间所犯的一切生死重罪,念一句就消失了,这是何等不可思议的妙用。

所以莲池大师称为弥陀化身,指明各种原因。

《观经》所说十念,念念是理一心。

到了理一心,自然破无明、现法身,功德不可思议!

无量寿经 第34集 第二回复讲-第34集-讲座-云之语_yunzhiyu.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3-2023 02: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2-3-2023 02:58 PM 编辑

净土法门老实、平常,夏老《净语》中有这样两句 “ 道在平常中,惜君未晓此。”

大道就在平常之中,可惜人们不知道,总喜欢玄妙,不知道越求玄妙就距道越远。

老实念佛,暗合道妙,自自然然从事持达理持,即凡心成佛心。

金刚般若的 “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 ,《弥勒发问经》的隐密十念( 初地以上菩萨才能具足 ),以及禅、密、戒、定无边殊胜功德,都在一声佛号之中。

以凡夫生灭心入诸法实相,唯持名与持咒最为容易。

阿弥陀佛是咒中之王,念阿弥陀佛既持名又持咒,一举双得,何乐而不为!

念佛为什么有这样的殊胜功德?因为念佛暗合实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2-3-2023 03: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2-3-2023 03:10 PM 编辑


〖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 观经 》是五逆也可以往生,但本经多了一个诽谤正法,所以不能往生。

“ 诽谤 ” 就是把人家的罪恶说得超过实际情况,这叫作谤。

诽和谤意思一样,说别人的坏话,添枝加叶,超过事实,就成为谤。

你所谤的是佛法,谤的是大德,你的罪就极大。

所以五逆仍可往生,若加上谤正法就不能往生。

又有人设问:五逆不谤正法可以往生,只谤正法不五逆可不可以往生?在一般人想这只是说说而已,写写文章而已,没有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等等的重罪,那么可以往生吧?

你恰恰想错了,不行!

黄念老这样告诉我们,二祖昙鸾说的。他接着说,五逆十恶入了阿鼻地狱,在这个世界毁灭的时候,一个大爆炸,地狱也空了,那么地狱中的罪人也都解放了。

但是谤法的人碰到这种情况,照样不能解放,要转移到其他世界的地狱去受罪。

我把上面说的再梳理一下,便于同修们理解和把握,可分四个层次来说。

第一个层次,既不犯五逆罪,又不诽谤正法,可以往生。

第二个层次,犯五逆罪,但不诽谤正法,可以往生。

第三个层次,不犯五逆罪,但谤正法,不可以往生

第四个层次,犯五逆罪,也谤正法,不可以往生。

具体点说,凡是诽谤正法的,诽谤弘扬正法的高僧大德,这样的人是不能往生的。

他们造的是阿鼻地狱罪,造这种罪业的人可以说永无出头之日。

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劝那些逞强、逞疯的人,要善护身口意三业,尤其是要善护口业,不能今天批这个,明天骂那个。

你以为你批人骂人挺痛快的,你知道那个后果是多么可怕吗?

我们学佛人都懂得因果,因果要自负啊!

因果因果,造因必尝果。今天听明白了,还敢造那个因吗?

为什么诽谤正法的罪这么重?

昙鸾大师开示得很好:五逆罪人为什么犯五逆?因为他不知正法。

如果知道因果报应,为善得福,为恶受报,应求解脱,解除这些贪、嗔、痴。

他闻了这些正法,他就不会犯五逆了。

所以五逆的根源,就在于没有正法。

因此,你谤正法,罪比五逆罪重。

无量寿经 第34集 第二回复讲-第34集-讲座-云之语_yunzhiyu.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3-2023 03: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2-3-2023 03:19 PM 编辑

善导大师于四十八愿中选出五愿,在五愿里更选第十八愿是核心里的核心。

所以在《事赞》里说:“ 一一愿言,引第十八。” 这就是说,每一愿都是第十八愿的引申。

《甄解》继承大师,同样说:“ 四十八愿虽广,悉归第十八愿。”

又说:“ 谓由此愿故,使众生生无三恶趣之土,不更恶趣,具相好,现神通,而得灭度,入光寿海故。是以此愿,特为最胜矣。”

因为此愿就是摄受众生都能往生,都能证入无量光寿的誓愿海的无上大愿,显出弥陀的究竟方便一乘愿海,六字洪名,普令一切众生同成佛道。

第十八愿主张信愿持名,名号是什么?名号就是佛所证的实德。

蕅益大师说,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在五浊恶世所得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

密教的话 “ 声字皆实相 ” 。

《首楞严》中 “ 一切事究竟坚固 ” 。

所以声字都是实相,所以名号就是佛德,所以 “ 十念必生愿 ” 功德不可思议。

善导大师教诲我们 “ 弘誓多门四十八,遍标念佛最为亲,人能念佛佛还念,专心想佛佛知人。”

“ 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

无量寿经 第34集 第二回复讲-第34集-讲座-云之语_yunzhiyu.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2-3-2023 03: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2-3-2023 03:26 PM 编辑

第十九愿,闻名发心愿。

愿文是:

【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发菩提心。修诸功德。奉行六波罗蜜。坚固不退。复以善根回向。愿生我国。】

愿文的大意是:我成佛的时候,十方世界一切众生,听到我的名号,就发起了殊胜的菩提心。

既发大心,必有大行,所以勤修种种功德。

依佛的教导,坚固进修六度,不怕任何挫折和阻挠,自心坚固,绝不退转,并且用一切所修的善根回向净土,愿生西方极乐世界。

本愿的重点在 “ 发心 ” 。

“ 发菩提心,一向专念 ” 是本经的纲宗,经中多次提到。

为了大家能深入了解,所以黄念老每处都采集古代大德和经论中的殊胜开示来作注释,老法师对此非常赞叹。

比如庐山横看成岭,侧看成峰,远近高低所见不同。

所以广引诸家之说,只是为了介绍一个完整的庐山。

胜义菩提心也非语言分别之所能知,注释中种种言说只是指目的而已(这是黄念老的谦辞)。

菩提心是大悲、大愿、大智慧结合一体的心,是求真道之心,是求正觉之心。

比如油灯,要有灯心、油与光明才是明灯。

发菩提心功德不可思议。经云 “ 初发心时,便成正觉。”

比如迦陵频伽的幼雏还没有从蛋壳里出来,它发出来的音声已经超过一切诸鸟。

十方众生一闻弥陀名号就发起菩提心,这实在是阿弥陀佛的无上恩德、无上慈力。

无量寿经 第34集 第二回复讲-第34集-讲座-云之语_yunzhiyu.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3-2023 03: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2-3-2023 03:35 PM 编辑

发菩提心。

现引证唐代朝鲜国净宗大德元晓师在所著的《宗要》里面的文字,他说菩提心有两种:

一随事发心。也称缘事菩提心,密宗称为行愿菩提心。

二顺理发心,也就是缘理的菩提心,也就是密教的胜义菩提心(胜义就是指第一义谛、胜义谛)。


第一种随事发心四弘誓愿是一致的。

“ 烦恼无尽誓愿断 ” ,是如来断德正因。

“ 法门无量誓愿学 ” ,是如来智德正因。

“ 众生无边誓愿度 ” ,是如来恩德正因。

所以断德、智德、恩德合起来,就是无上菩提之果——“ 佛道无上誓愿成 ” 。

以上断德、智德、恩德三心,就是无上菩提的因。

从妙因花就结成如来无上菩提的妙果。

莲花里的莲蓬,与花落成熟的莲蓬,虽然只是一个莲实,但它的初生与成熟仍有极大的差别。

可是成熟莲蓬中的一切,都是从初生的幼果而来,成熟时所含也即是初生时所含。

所以经里说 “ 发心毕竟二无别 ” 。

此下还有三句:“ 如是二心先心难,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礼初发心。”

大家要知道,在这两个心里,初发心的人自己尚未得度,可是首先去度脱的不是自己而是他。

自己仍在苦海,可是先救别人,所以说初发心更难哪。

在这样的烦恼恶浊之中,能发起菩提心,就跟火里生出莲花一样,“ 是故我礼初发心 ” 。

无量寿经 第34集 第二回复讲-第34集-讲座-云之语_yunzhiyu.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3-2023 03: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2-3-2023 03:51 PM 编辑

第二种顺理发心。

《宗要》说:“ 信解诸法,皆如幻梦。”

首先应该相信和理解,一切诸法都如幻术所现,像梦中所见。

《金刚经》说:“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要真正相信诸法都同幻梦,“ 非有非无 ”。

一般人不是著有边,就是著空边。

“ 应知佛说诸法空,为除诸有故 ;若复著于空,诸佛不能度 ” 。

佛所以说诸法都是空,就因为众生著了有,就告诉你是空 ;你若因此就著于空,那么诸佛也无法度你了。

所以就是 “ 非有非无 ” ,不落空有二边,才是《心经》“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 的深义。不落两边,才显真谛。

真谛是什么?那是 “ 离言绝虑 ” ,须要离开言说,断绝思虑。

所以 “ 必须除尽有所得心,方能行至行不到处 ” 。

行不到处是指众生心行所不能到的地方。常说心行路绝,也正是同义。

心的行处也是指思虑所及之处。

人们怎样行到这个行不到处呢?那就必须除尽你的有所得的心。

所以《心经》说 “ 以无所得故……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要先证到无所得,才能远离一切颠倒梦想,证究竟涅槃,成无上正等正觉。这是真的。

一般修行总是有求有得,求妻求子,求富求贵,求吉祥,求长寿;稍好一点的想得定,想得神通,想有智慧,想弘法利生,想开悟,成为什么什么。

总之都是有所得心,都在思虑之中,再加上唯喜高谈阔论,最多只是相似般若。

所以经云,末法中修行者如牛毛,得道者只如麟角,所以应该是 “ 离言绝虑 ” 。

“ 依此信解发广大心,虽不见有烦恼善法( 不是说无,是不见。不见什么?不见他们的分别 ),而不拨无可断可修( 拨无就是排除 )” 。不见有烦恼善法,但也不排除有烦恼可断,有善法可修,这样就契合中道

有善法可修,有烦恼可除,这就著到 “ 有 ” 边了 ;另一个,没有可断,没有修,又著到 “ 空 ” 边。

不见烦恼与善法,不妨仍有烦恼可断、善法可修,这正合《 金刚经 》无众生可度仍终日度众的妙义。

“ 虽愿悉断悉修,而不违于无愿三昧。虽愿皆度无量有情,而不存能度所度。故能随顺于空无相。”

这就是说,虽然仍愿断尽烦恼、修尽善法,可是不违反无愿三昧 ;虽然愿度尽一切众生,可是心中没有能度的我与所度之人。

这样才不落二边。随顺于空三昧,随顺于无相三昧

空、无相、无愿称为三昧,也叫作三解脱门。

但是一般都把空与无相等体会偏了,成了顽空,把这个无相的 “ 无 ” 字当作 “ 没有 ” 讲了,当成龟毛兔角了,堕入断灭见了。

《金刚经》“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如是的心不可思议,发起这个心的功德也是不可思议。这是顺理发菩提心。

无量寿经 第34集 第二回复讲-第34集-讲座-云之语_yunzhiyu.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3-2023 03: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随事发心的人若遇缘,可能退失本愿,这是缺点。

例如舍利弗修菩萨心已修到六住,再前一步修到七住就不退堕。

可是遇见有人向他乞讨眼睛配药治病,他割了一个给他 ;谁知那人说左右不对不能入药,于是忍心割了第二个 ;那人接到眼睛用鼻子闻了一下,说这眼是臭的,扔到地上用脚踩掉了。

舍利弗自想,这个大乘的行持,我办不了,算了,我别度人了,还是自度吧,他就退心了。

所以这依事发心是会退失的,舍利弗是个很好的例子。

顺理发心没有退转,因为所顺的是理,就没有可退之因了,菩萨性人(决定成菩萨的人是菩萨性)才能发起。

这样发心功德无边,诸佛穷劫来说这个发心的功德也说不尽。

无量寿经 第34集 第二回复讲-第34集-讲座-云之语_yunzhiyu.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3-2023 04: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2-3-2023 04:05 PM 编辑

《 劝发菩提心文 》里头说:“ 发菩提心,诸善中王。”

又引《 华严 》的话:“ 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你忘了菩提心,去修种种善法,这是为魔做事业。

《 无量寿经起信论 》:“ 是知菩提心者,诸佛之本源。”

菩提心就是觉悟的心。

佛是什么?佛者觉也,三觉圆满就是佛。

“ 无量光寿是我本觉 ” ,众生妄执成为不觉 ;背离六尘,仅合本觉,叫作始觉 ;始本不离,直趋究竟,大觉圆满,就是成佛。

所以菩提心是诸佛的本源、众生之慧命。

我们应该知道,慧命比我们的生命重要亿万倍。

你有生命,这是人身的寿命,不见得有慧命。

以广大甚深的智慧当作生命,叫慧命。

诸佛法身当智慧当寿命,所以叫作慧命。

《四教仪》说,末代凡夫,于佛法中起断灭见,伤害慧命,忘失法身。

有的人保存了生命,可是断了自己的慧命,这是因小失大。

这菩提心是众生的慧命,忘失菩提心就是忘失慧命,忘失法身。

所以佛教中师恩比父母恩重。

父母给你的是身体和生命,善知识给你的是慧命。

因为菩提心是佛本源与众生的慧命,所以 “ 才发此心,已成佛道 ” 。发心是因,成佛是果。

圆教妙法,因果同时,所以 “ 初发心时,便成正觉 ”。菩提心的功德不可思议。

本经是三辈往生,都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可见发菩提心是很重要的事。

“ 修诸功德。昼夜不断。” 发了大心,自然生起大行。

倘若不修大行,证明所发的心只是狂妄的心。

无量寿经 第34集 第二回复讲-第34集-讲座-云之语_yunzhiyu.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3-2023 04: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2-3-2023 04:15 PM 编辑

我们应该修习哪些功德呢?简列几种供参考。

(一)〖 复以善根回向。愿生我国。〗

用修习六度万行的种种善根,回向到求生极乐世界。

(二)〖 一心念我 〗

“ 一 ” 在这里指纯一坚定的信心,这个心不被他心所转换,不会被别的心( 贪求心、憎恨心、愚痴心、淫欲心 )侵占夺走你的信念。

《教行信证》说 “ 信心既是一心 ” ,因为信心就是清净心,清净心就是一心,所以一心就是真实清净纯一的信心。

“ 一心念我 ” 。《 止观 》说 “ 修此法时,一心专志,心不余缘。” 一心念佛,就是念时心中专一,只有这句佛号。

念时万缘放下,一切都不想,心中没有任何其他念头,就是 “ 心不余缘 ” 。

这个念就是一心念,所以愿文中 “ 一心念我( 佛 )” 的意思,就像善导大师所说的 “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 就这么专念,行也念,坐也念,卧也念,不管时间多长,念念之间都不离开这句佛号。

当年他在长安教大家念佛,长安街里头没有不念佛的。

善导大师念佛,每念一句佛,口中就一道光明。

(三)〖 昼夜不断 〗

《 净修捷要 》说 “ 始本不离,直趋觉路,暂尔相违,便堕无明 ” 又《 净语 》“ 念佛即是自心现。”

所念佛是直接趋向大觉的道路,但若暂尔之间打失了这一句,便立即堕在无明之中。

所以愿中指出应该念念相继,白天黑夜都不间断。

大家应注意,持名往生确是易行道,比任何其他法门容易亿万倍,但也绝不是悠悠忽忽的就能成功的。

本愿是一气贯通的,真发了菩提心,必然会走上一心专念、无有间断的道路。若不肯这样做,就证明他还没有真发菩提心。

十念必生愿 此愿最真实

牢牢把握住 成佛并不难

发大菩提心 老实把佛念

念念念弥陀 清净心自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2023 09: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7-2023 09:14 PM 编辑

听懂一句话就回家.jpg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2023 09: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念佛自然吉祥.jpg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7-2023 09: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指日可待.jpg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2023 09: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五位菩萨.jpg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2023 09: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速登法船.jpg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2023 09: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明白吗.jpg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8-4-2024 05:05 AM , Processed in 0.051744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