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426|回复: 1

菩薩戒略軌 ─ 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 傳授 索達吉堪布 翻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4-5-2020 01: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s://mp.weixin.qq.com/s/nEfFi2YCGa0_MY98D1sBIg

菩薩戒略軌

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  傳授

索達吉堪布  翻譯


菩提心妙寶,未生者當生,

已生勿退失,展轉益增長。


      正如具足善巧方便、大慈大悲的我等本師釋迦佛親口所說:“汝今諦聽,極善思維,當為汝說。”當你們聽聞佛法時,也應認真調整自己的威儀,並用心聆聽。

      所聞之法:

一、菩提心的功德

1、願菩提心


      就我們師徒而言,現今都獲得了珍貴難得的人身,遇到了難以遇到的善知識,特別是值遇了更加難得的妙法與金剛乘密法。此時,我們必須要實修真正的教言,使這個暇滿人身具有意義。

      假設沒有令此人身暇滿具義,來世如果隨業力投生到三惡趣等處,到那時,任何佛菩薩都無法救護,以自己的業力,恐怕連善趣的名字也聽不到。因此,我們必須首先通過四種厭世心來調化自相續。正如寂天大菩薩所說:“暇滿人身極難得,既得能辦人生利,倘若今生利未辦,後世怎得此圓滿?”

      雖然大悲佛陀根據所化眾生的界性、根基、信解、意樂的不同,宣講了不可思議的法門,但許多法門是針對下等智慧與中等智慧的眾生而宣說的,而對於具有上等智慧的諸位行人,主要講的是依靠因安樂的菩薩乘而趨入果安樂的佛地的珍寶菩提心。除了這個菩提心,修其他善法很難有如此大的利益。

      當今,五濁猖獗,不善與五毒煩惱的烏雲如黑夜般籠罩大地,善法的光明不要說如日月般璀璨,甚至連點點星光也沒有。一些具有福德的人所生起的少許善法光明,就像黑夜中的閃電一樣短暫。如果想摧毀這樣的惡緣、違品,生起殊勝的善法功德,必須唯一實修此珍寶菩提心。《入菩薩行論》說:“猶如烏雲暗夜中,剎那閃電極明亮,如是因佛威德力,世人暫萌修福意。”

      這樣的珍寶菩提心,是有寂一切善聚的源泉,堪為所有利樂的唯一因,可以徹底息滅三界所有眾生的痛苦,成辦無餘的吉祥善妙。大悲諸佛及佛子經過累劫觀察思維,發現沒有比菩提心更殊勝的法了。《入菩薩行論》說:“佛於多劫深思維,見此覺心最饒益,無量眾生依於此,順利能獲最勝樂。欲滅三有百般苦,及除有情眾不安,欲享百種快樂者,恒常莫捨菩提心。”

      即使菩提心在自相續中生起一次,也會很快成為菩薩。從那時起,他的名稱轉依為“佛子”“菩薩”,而意義轉依為,獲得世間君王、帝釋、梵天、轉輪王等所有尊主們向其足蓮頂禮的善德。《入菩薩行論》說:“生死獄繫苦有情,若生剎那菩提心,即刻得名諸佛子,世間人天應禮敬。”

      任何未被菩提心攝持的身語所作的善根,會因為不迴向、顛倒迴向、瞋恨、向他炫耀、後悔等而被摧毀。而以菩提心攝持的善根,即使只是一個小善根,也會獲得難以置信的人天圓滿安樂,乃至沒有究竟成佛、沒有獲證菩提之間,此善根會日益增上,不會有耗盡的時候。《入菩薩行論》也說:“以是善行恒微弱,罪惡力大極難擋,捨此珍寶菩提心,何有餘善能勝彼?”

      此外,如果此菩提心在相續中出現,縱然今生造了命終後必定會立即墮入無間地獄的五無間罪等彌天大罪,基本上也會得以清淨,即使還有少許餘罪,也只會感受如線團從地上彈起般短暫的果報,而不是一直待在地獄裡。除此之外,所有其他不善的順後受業,如殺生、不與取、邪淫,都可以在一剎那被摧毀,就像劫末火將草木林苑焚毀無餘一般。如云:“如人雖犯極重罪,然依勇士得除畏,若有速令解脫者,畏罪之人何不依?智者彌勒諭善財,彼心利益無限量。”

      以上主要講了願菩提心的功德。我根據《入菩薩行論》的第一品做了簡單講解。更詳細的內容,在《華嚴經》中以一百三十種比喻作了廣說,由此可以了知。

2、行菩提心

      菩提心可分為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二者的區別在於是否以實際行動攝持。其中,行菩提心的功德利益更大。如云:“何時為度盡,無邊眾有情,立志不退轉,受持此行心。即自彼時起,縱眠或放逸,福德相續生,量多等虛空。”若將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一起受持,此功德則更為廣大。從真正行持利生的事情開始,直至沒有退失菩提心之間,如果真實行善,必定會產生不可思議的功德;即便沒有行善,只是靠放逸、看戲、唱歌、跳舞等無記之事度日,其善根也會像大河的相續一樣延綿不絕,無有窮盡。

      此外,如云:“為信小乘者,妙臂問經中,如來自宣說,其益極應理。”菩提心不同於其他任何善根,它的功德令人難以置信。原因是它的所緣對境——眾生是無量的,時間是乃至輪迴未空之際,意樂是令無量眾生獲得佛果,因此,善根和果報也是無量的。這就是菩提心和其他善根的不同之處。

      再從另一個原因講,如云:“若人思療愈,有情諸頭疾,具此饒益心,獲福無窮盡。況欲除有情,無量不安樂,乃至欲成就,有情無量德。”只想消除一個眾生頭痛的發心,功德尚且不可思議——據經典記載,從前有一個商主叫匝哦之女,墮入地獄後看到一個眾生頭上旋轉著鐵輪,所以對他生起悲心,並發願“希望他的痛苦成熟於我身”,以此立即消除了自己的惡趣之苦而生於善趣天界。他只想消除一個眾生頭痛的發心,都有這樣的功德,那麼想成辦天下無邊一切眾生利益的發心,有多大的功德利益更不必說了。

      如云:“僅思利眾生,福勝供諸佛,何況勤精進,利樂諸有情?”偶爾生起想利益眾生的善心,比多生累劫中用七寶供養十方佛菩薩的功德更大。而菩提心不僅是給予眾生暫時的利益,是想讓眾生成就佛果的大利,如果一個人真正去行持它,所獲得的功德更是不言而喻,所以這是極其難得的。

      如云:“是父抑或母,誰具此心耶?是仙或天人,梵天有此耶?彼等為自利,尚且未夢及,況於他有情,生此饒益心?他人為自利,尚且未能發,珍貴此願心,能生誠稀有。”在這個世界上,人們都說最慈愛的是父母,但父母只是為孩子提供吃穿,並沒有讓他獲得佛果的發心。同樣,欲界、色界中如梵天之類的天人,儘管對眾生具有無量饒益心,卻也從未有過這樣的善妙意樂。這些被統稱為世間大尊主的眾生,尚且沒有生起過菩提心,那普通眾生的相續中更是如此了。

      由此可見,一旦我們生起了菩提心,應該特別歡喜和愉悅,這是值得恭敬的。

二、受菩薩戒

1、前行


      一般來說,如果想受菩薩戒,先應該在住處陳設三寶所依、供品等,並懷著清淨的歡喜心,修七支供來積累資糧。假如沒有條件準備供品等,就在心裡明觀佛剎的裝飾和莊嚴,並將自己的身體、受用、三時善根全部供養。

      之後,上師坐在獅子座上,詳細講解不住有寂二邊的勝義菩提心以及世俗菩提心的功德利益。關於菩提心的功德利益,講得最詳細的是《華嚴經》中的一百三十個比喻,中等的則是《入菩薩行論》的利益品,最起碼也是《彌勒願文》中的 “能除諸惡趣,明示善趣道,引至無老死,頂禮菩提心”這四句偈。依此可以對菩提心的功德生起定解。

      下面我們受菩薩戒——

      首先,對上師善知識生起等同三世諸佛之想。然後懷著“請真實賜予我堪為無餘利樂之唯一因的珍寶菩提心”的信解和希求,跟隨上師念誦三遍:

能除諸惡趣,明示善趣道,

引至無老死,請賜菩提心。


      上師說:“三世諸佛歷經多劫觀察思維後,才尋覓到菩提心,世界上沒有比它更有利益功德的法了。我把這樣的菩薩戒傳授給你們。”然後上師念誦一遍:

眾生導師以慧觀,徹見彼心極珍貴,

諸欲出離三界者,宜善堅持菩提心。


      此時,觀想自己所在之處不是一個坑坑窪窪、到處都是石頭、瓦礫和荊棘的地方,而是一片琉璃大地,這裡以金子描繪的方格圖案劃分地界,地面富有起伏的彈性,具有極樂世界的圓滿莊嚴。師徒一起念誦一遍:

善願十方地,無礫無荊棘,

平坦如舒掌,光滑似琉璃。


      在這樣一個圓滿的剎土中央,陳設著各種各樣的供品,裝飾得無比莊嚴,就像《普賢行願品》或《極樂世界莊嚴經》中所描述的那樣。大家共同念誦一遍:

內外人天勝資具,樂音飾鬘神饈衣,

佛及佛子宏願生,普賢供雲所莊嚴。

      並念誦三遍供養咒:

納摩Ra納扎雅雅 納摩巴嘎哇得 班匝兒薩Ra扎瑪兒達呢 達塔嘎達雅 阿兒哈得 桑雅桑波達雅 達雅塔 嗡班賊兒班賊兒瑪哈班賊兒 瑪哈得匝班賊兒 瑪哈波雅班賊兒 瑪哈波德澤達班賊兒 瑪哈波德曼卓巴桑札瑪納班賊兒 薩兒瓦嘎兒瑪 阿瓦Ra納 波效達納 班賊兒娑哈

      之後,明觀在圓滿莊嚴的剎土中央,安住著供養對境——諸佛菩薩,他們如同芝麻莢被打開般無有間隔地周遍,作為我們發殊勝菩提心的見證。上師念誦一遍:

眾會圍繞諸如來,悉在菩提樹王下。

      同時,觀想十方浩瀚剎土中的諸佛菩薩親自降臨,與自己觀修的本尊成為無二無別。之後與本尊無二而做供養,在沒有究竟菩提心之前,他們一直安住。師徒共同念誦一遍:

祈願無餘眾生怙,摧破殘忍魔軍尊,

如實了知一切法,諸佛眷屬臨此處。

為憫我等眾,汝以神變力,

我作供養間,祈請佛安住。


      如是在諸佛菩薩面前修七支供——

      (一)頂禮:我等師徒一同以身恭敬合掌、語恭敬祈禱、意恭敬隨念功德來頂禮。自己的身體不是一個,而是幻化出無數億個。觀想不僅僅只有自己,所有無邊的眾生也以這種方式在頂禮。所有的身體一起恭敬頂禮。

      (二)供養:觀想將自己的身體、受用、三時善根、以總持咒和等持幻化的一切供品全部供養諸佛菩薩。

      (三)懺悔:自他一切罪業之因,即貪、瞋、癡。罪業之門,即身、語、意。罪業自性,即自性罪與佛制罪。時間,是從無始以來到現在。對於往昔所造的一切罪業,通過心生後悔的厭患對治力、立誓今後不再犯的返回對治力、佛菩薩作證的所依對治力、發殊勝菩提心等的現行對治力這四力進行懺悔。

      (四)隨喜:對凡夫、聲聞、緣覺、菩薩、佛陀等所做的一切善根,無有嫉妒,欣然隨喜。

      (五)(六)祈請住世、請轉法輪:當安住於十方浩瀚剎土中的佛菩薩、上師善知識們不轉法輪而示現涅槃時,我以身語意恭敬地祈請他們相應一切有情的各自緣分與信解而轉不同法輪,乃至輪迴未空之間,不趣涅槃而長久住世。

      (七)迴向:以此六支所攝的一切善根,為眾生獲得無上菩提而普皆迴向。帶著這種信解,師徒共誦一遍《普賢行願品》的“七支供”部分: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師子,
我以清淨身語意,一切遍禮盡無餘。

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
一身復現剎塵身,一一遍禮剎塵佛。

於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眾會中,
無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

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
盡於未來一切劫,讚佛甚深功德海。

以諸最勝妙華鬘,伎樂塗香及傘蓋,
如是最勝莊嚴具,我以供養諸如來。

最勝衣服最勝香,末香燒香與燈燭,
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養諸如來。

我以廣大勝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賢行願力,普遍供養諸如來。

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十方一切諸眾生,二乘有學及無學,
一切如來與菩薩,所有功德皆隨喜。

十方所有世間燈,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勸請,轉於無上妙法輪。

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誠而勸請,
唯願久住剎塵劫,利樂一切諸眾生。

所有禮讚供養福,請佛住世轉法輪,
隨喜懺悔諸善根,迴向眾生及佛道。


      以上完成了受菩薩戒的前行法。

2、正行

      依照全知法王龍欽繞降與持明無畏洲的意趣,正行需要以三祈禱垂念、三皈依作為基礎。

      首先,以請求見證者的方式三次祈禱垂念。上師念一遍,弟子重複一遍,如是三次:

祈請十方一切出有壞正等覺及十地菩薩摩訶薩上師垂念我。

      之後是三皈依。“我從今日起,乃至未獲得佛果之間,唯一皈依本師出有壞,普皆修學以菩提心為主的大乘道法寶,依止一切會眾之最——聖者僧眾為伴而普皆修行此佛果。”具足這樣的立誓後,上師念一遍,弟子重複一遍,如是三次:

乃至菩提果,皈依諸如來,

正法菩薩眾,如是亦皈依。


      在念誦第三遍的最後一句時,上師彈指或拍手。大家聽到這個聲音的同時,觀想你們各自得到了大乘皈依戒——要生起這種“得心”,以及無量的歡喜心和恭敬心。

      下面開始真正受菩薩戒:

      菩提心有願菩提心與行菩提心兩種,願菩提心是指想救護眾生的意樂,行菩提心則是以加行攝持的意樂。如同往昔善逝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佛子文殊童子等發起“將一切有情安置於佛果”的菩提心一樣,我也應當發起“將一切有情安置於佛果”的願心。如同諸佛菩薩為令眾生獲得佛果而守持戒律、修行等持、精進積累聞思修的智慧一樣,我也應當如是次第修學。

      儘管開始時我們做不到像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文殊菩薩那樣的行為,但正如《入菩薩行論》所說:“佛陀先令行,蔬菜等布施,習此微施已,漸能施己肉。”至少一開始你可以布施別人少量東西,比如酸菜,然後逐漸串習……當你有朝一日得地時,自然會施捨自己的血肉,沒有任何不捨或吝惜。就像那些承諾念觀音心咒一億遍的人一定會盡力去念誦一樣,我們也必須盡最大努力去學修佛子菩薩的行為。

      然後上師帶著弟子重複下面的偈頌,當念完第三遍時,弟子會得到菩薩戒。雖然印藏諸大智者、成就者,關於生起戒體的界限有諸多不同觀點,但歸納其要義是,在第三遍之後,當上師用彈指表示時,每個人要生起一種“我已獲得了願菩提心與行菩提心”的得心,以此才能得戒。以這樣的觀想,上師帶弟子依次重複三遍:

如昔諸善逝,先發菩提心,

復此循序住,菩薩諸學處。

如是為利生,我發菩提心,

復於諸學處,次第勤修學。


      念完第三遍後,上師發出彈指聲。同時,大家觀想自己得到了珍貴的菩薩戒。

      從現在開始,在沒有持續趨入損害一切有情的意樂和行為期間,大家都成了菩薩,從此踏上小資糧道,最遲將在三大阿僧祇劫後必定成佛。當然,這是就沒有以殊勝的方便與智慧攝持而言的。假設以殊勝的方便與智慧攝持,將比“必定行道”之類更快地獲得佛果。

      因此,所有趨入此乘的行者,都是善緣者,具足成辦眾生利益的威力,是三世諸佛之子,是諸位菩薩的兄弟,一切女神空行將視你為友伴而鼎力相助。所以,每個人應該心生歡喜,讓菩提心越來越增上,要想到“從今天起,我讓這個人身真正具有了意義”。

      為什麼呢?從現在開始,我已獲得了成為佛陀種姓——菩薩的善緣。像我這樣一個滿是業障與煩惱的斷緣者,已經得到了菩提心,就像一個“並非得者”的盲眼老婦,從“並非得之對境”的垃圾堆裡,得到了“並非所得之財”的如意寶。她肯定會想:“像我這樣一個雙目失明的老太婆,竟然得到了這樣的如意寶,這是做夢嗎?它會不會被敵人搶走呢?”然後非常珍惜它。同樣,“並非得者”而具足一切束縛的異生凡夫,在“並非得之對境”的不善業與貪瞋癡等煩惱之處,得到了“並非所得之財”的一切有寂善聚之源的珍寶菩提心,實在是值得歡喜,這難道是夢嗎?如今的這種大善緣,縱然遇到危及寶貴生命的事情也絕不能捨棄,對此應該生起歡喜心。然後上師帶弟子依次重複或者共同念誦:

今生吾獲福,善得此人身,

復生佛家族,今成如來子。

爾後吾當為,宜乎佛族業,

慎莫染汙此,無垢尊貴種。

猶如目盲人,廢聚獲至寶,

生此菩提心,如是我何幸。


      以上是修我們自己的歡喜心。

      下面是令他眾歡喜:

      “世界上所有的眾生,尤其是鬼王、女鬼、獨角鬼、冤鬼、厲鬼等不喜歡佛教並損害眾生的現有一切非人請聽好了:就是在今天,我以諸佛菩薩為見證,邀請以你們為主的一切有情來做客。

      若問:請你們做客的話,能給你們什麼呢?

      暫時的人天殊勝安樂,以及究竟的妙樂——不可思議自性佛果如意寶,這是我所立的誓言。縱然把我的身體砍成百瓣、剁成千塊,甚至奪去生命,我也絕不會捨棄這一承諾。

      各位不需要經歷任何艱難困苦,唯一由我來給你們創造安樂,願你們歡喜快樂。不管你們以前怎樣,從今以後,希望你們斷除嫉妒、暴躁易怒的心態,在我修持菩提的過程中,全心全力盡可能地扶持我、幫助我。”

      如此令其他眾生歡喜。接著,隨念下面的句義,上師念一遍,弟子重複一遍,或是共同念誦一遍:

今於怙主前,筵眾為上賓,

宴饗成佛樂,普願皆歡喜。

      至此,受菩薩戒已全部圓滿。結尾的迴向與發願,可以念誦《普賢行願品》將此次善根和講法聞法的善根一併迴向。

      一般來說,關於菩薩戒的傳承,有本師佛陀傳授、文殊菩薩結集、龍猛菩薩父子詮釋、寂天菩薩弘揚的甚深見派,也有佛陀傳授、補處怙主彌勒菩薩結集、無著菩薩父子詮釋、阿底峽尊者弘揚的廣大行派;就藏地而言,有依照全知法王在《大圓滿心性休息》中所說、基本上與甚深見派相同、以《入菩薩行論》為準的受戒方法;此外,根據持明無畏洲在《功德藏.歡喜雨》中所說,堪布根華造過二軌圓融的受戒儀軌,也有這種傳統。上述所有戒規和發心的傳承,我都曾完整得受過,並自認為生起了造作的相似菩提心。今天給大家傳的這個菩薩戒,實際上是《入菩薩行論》和《普賢行願品》的結合,基本上隨同於甚深見派,但也包括了廣大行派。我已經為你們傳了戒。得到這些傳承所傳下來的戒律,你們應該值得歡喜。

      這次大家是在上師善知識前受戒的,大多數內容跟著上師一起重複。此外,根據華智仁波切的傳統,也有一個以《入菩薩行論》為框架的規則,所有內容都要和上師一起念誦。不管怎樣,這次我們是以《入菩薩行論》為主、《普賢行願品》為輔,正行需要跟著上師善知識重複念誦來受戒。

      平時講法、聞法等行持任何善法,首先受菩薩戒很重要。我們傳法前後的念誦,具足往生極樂世界的四因,因此有著標準、如法、圓滿、不可思議的特殊傳統。

      以這次大家發菩提心、講法聞法等這一善根為主,我們將自他三時所積累的一切善根匯集起來進行迴向:祈願利樂源泉的佛法如意寶興盛於一切時空,長駐世間;持教大德們長久住世,事業圓滿,一切意願無礙而如意成辦;尤其是,對於“總”的一切眾生、“別”的藏地雪域上下眾生無偏具有饒益善心並精勤利益事業的持教大德們,祈願他們心願圓滿;願所有國家風調雨順,稼畜興旺,杜絕一切人疾與畜疫;大家猶如具圓初劫的人那樣福祉圓滿、充滿喜樂,在不久的將來,依靠菩提心之道獲得佛果,然後以相應眾生各自緣分的二十七種事業等利益天下無邊眾生。這如同佛子文殊菩薩的願力一樣——“文殊師利勇猛智”,文殊菩薩的願是什麼呢?“滿彼事業盡無餘,盡未來劫恒無厭。”圓滿什麼願呢?“我所修行無有量,獲得無量諸功德,安住無量諸行中,了達一切神通力。”我們無法揣測佛子菩薩們的弘法利生事業,所以,為令盡虛空際一切有情根除輪迴,我們懷著深廣的願心以迴向與發願進行印持。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有海諸有情。


      最後,以《願海精髓》《普賢行願品》來圓滿迴向——

      此文是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親口所傳的《菩薩戒略軌》,由弟子索達吉立成文字。此儀軌簡便易行,既不失傳承加持,又具足竅訣精要。往昔法王每逢初轉法輪日等佛教節日,都有傳授菩薩戒的傳統。諸位隨行者若依此略軌自受菩薩戒,或是為他人傳授,極為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4-5-2020 01: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xianmifw.com/audio/index.php?do=content&id=152

法王大傳講記

丹增嘉措大活佛  撰寫

益西彭措堪布  譯講

(持續講授中)


http://www.xianmifw.com/guru_fw/zz_1.html

《聖者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吉祥賢全集》目錄

------------------------------------------------------

敬錄自《中觀莊嚴論解說》  全知麥彭仁波切 著   索達吉堪布 講解

      所謂的大乘,首先是以菩提心作為因。我們講任何一個法時都特別強調這一問題,不管修什麼法,首先一定要具足利益眾生的菩提心。如果利益眾生的菩提心不具足,那就根本不可能靠近大乘法。大乘的根本就是發菩提心。在菩提心的前提下,圓滿十度——六波羅蜜多再加上方便、願、力、智波羅蜜多,這就是道。然後通過十波羅蜜多圓滿,或者說修道以上的功德階段全部圓滿以後,獲得法身、色身雙運的佛果,就是所謂的大乘。

------------------------------------------------------

每每修法能不能盡心盡力按上品善心——最初就應發心利益天邊無際的眾生成就正覺佛果的菩提心攝持,下至以相似造作的方式串習,極其重要。因為相似發起這樣的心也有很大的利益,並以相似造作發心的力量,將會產生真實無偽的發心。


敬錄自   益西彭措堪布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yixipengcuo

------------------------------------------------------

凡夫人在修持菩提心時,一開始可能會有些困難,但只要長時間地修練,使這樣的發心成為自己的一個很好的習慣,那麼自然而然地就會在自己的相續中生起菩提心。以後無論修什麼法,都要首先以菩提心來攝持。把希望所有眾生得到安樂、最終獲得佛果,作為自己的發心。——希阿榮博堪布


敬錄自   菩提洲的微博

https://www.weibo.com/putizhou

------------------------------------------------------

發菩提心之後,我們還是會自私、愚昧。沒有關係,每個人都會這樣。從生起菩提心到圓滿證悟之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所以我們用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六種有力的方法攝持自己的言行,以幫助實現願望,這便是行菩提心。


敬錄自   希阿榮博堪布的微博

http://weibo.com/xirarongbo

------------------------------------------------------

http://www.huidengzhiguang.com/i ... iguang-2/180-a00028

菩提心的修法

慈誠羅珠堪布  講授


http://www.huidengzhiguang.com/i ... guang-01/140-a00008

菩提心略修法

慈誠羅珠堪布  講授


http://www.huidengzhiguang.com/i ... guang-01/131-a00002

三殊勝——行善修心的究竟方法

慈誠羅珠堪布  講授


http://www.huidengzhiguang.com/i ... iguang-3/196-a00043

自他平等的修法

慈誠羅珠堪布  講授


http://www.huidengzhiguang.com/i ... iguang-3/198-a00044

自他相換的修法

慈誠羅珠堪布  講授


http://www.huidengzhiguang.com/i ... iguang-3/201-a00045

自輕他重的修法

慈誠羅珠堪布  講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7-12-2024 01:14 PM , Processed in 0.140630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