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46|回复: 13
|
Ajahn Lee法语
[复制链接]
|
|
別人只罵過你一次,但是你卻把那些話收起來重複的罵你自己千百次。罵你的人可能已經去世了,但是你的心卻依舊那麼痛。
有些人甚至發誓說:“這一輩子我將牢牢記住直到死為止,我永遠不會忘記!”這不就是我們人心的愚癡嗎?
Ajahn Lee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4-2020 12:36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何須如此在意別人的那張嘴呢?
就算再好,也會有人批評;
再壞也有人稱贊。
不管他人怎麼毀謗,都無需理會。
「善」你在修,「惡業」你沒有造,你只需盡量平靜身口意。
一直在意他人的話語,不見得什麼好處,那只是平白沾污了自己的心。
Chao Khun Nor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4-2020 12:37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佛陀
佛,会生,老,病,死。
佛,不会发金黄光。
佛,不会飞天遁地。
佛,不会诵经来解脱。
佛,不会持咒来解脱。
佛,不以禅定,神通来解脱。
佛,从不说解脱是死后的事,从不说有个净土可求,可往生。
佛,从不说依靠菩萨,天神的庇护来解脱。
佛,从不说神化故事。
佛,从不说有求必应,不说他可以赐福,保佑你,帮你消灾,消业障。
佛,从不说有个观音,地藏,普贤,阿弥陀。
佛,是个有肉身的解脱人。
佛,是个有心识的解脱人。
但是,佛不见有个人,有个我在肉体,也不见有个人,有个我在心识。
佛,只看到
当下因缘条件的集聚,彼此影响
未来因缘条件的离散,影响改变。
佛,就是这样子解脱的。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4-2020 12:38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憎恨煩惱]
試著以平等無分別的態度去觀察生起的現象。
不要憎恨煩惱,
當它們生起時知道它們已生起。
佛陀從來沒有教我們不要有煩惱,
他沒有教我們當煩惱生起時設法去除瞋心或其它煩惱,如貪心等。
他教我們當煩惱生起時我們知道它們已生起。
生氣時,了知心生氣了,不是我們生氣了。
貪生起時,看到心有貪著,不是我們貪著。
我們不是心,也沒有我們。
以這種方法持續觀察。
當我們看到身和心都不是我們時,
我們就可以說已獲得真正的智慧。
當我們智慧圓滿時,
心就完全平等公正地對待一切。
這就是佛陀所教導的有名的「中道」。
它不受任何生起的現象的影響。
當幸福來臨時,
我們知道它只是暫時的不會沉溺其中。
當痛苦來臨時,
我們知道它只是暫時的也不會迷失其中。
我們看到所有一切無論好的壞的都是無常的,
只是隨著它們的因緣生起滅去。
我們每天持續以這種方式觀察,
我們將看到所有精神和物質現象基於某些因而產生,
當產生這個現象的因不再存在時,現象就滅去了。
當煩惱來臨時我們不憎恨它們,
請記得它們是我們的老師,
能夠向我們展示三法印,
它們和善心所一樣給我們帶來真正的智慧
[隆波帕默尊者開示]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4-2020 12:41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幸福】
尝尽人间百味,还是清淡最美,
看透世间繁华,还是平淡最真。
人类最大的苦是来自内心无法平静和焦虑的情绪,假设:当我们长期遭受外界激烈讯息困抌,我们的脑袋就会保持惯性的激烈对应状态。
例如:一些人长期以酒精、兴奋剂、毒品、将自己麻醉在兴奋状态,耗能和敏感度都在高峰点,不幸的是,当我们脑部神经长期处在兴奋高峰点,时间一久,神经就会鈍化,之后会变成依赖,这种状态就是中毒或是上瘾,对身体或是脑部绝对是有伤害的,原因,违反了自然。
就如同我们每天都吃辣的食物,大脑每天接受到非常刺激的强烈讯息,如果突然间每天清茶淡饭或白粥,大脑就会受不了,因为快感讯息不见了,大脑得不到习惯性的刺激就会反弹不满情绪,让人感觉得缺少了快感、缺少了兴奋、缺少了乐趣。
事实上我们可以不加盐、不加味精、不加任何调味品,用最纯净天然的食材来烹煮,我们就能嚐出生命本来的滋味。
幸福!就有如超级市场里的廉价货品一样,是无法拥有保证书,没有人可以保证你付出多少就能得到多少,有时候甚至会成反比。
有时候因缘来得很巧,让你心想事成,有时候却是临门一脚,只要因缘不具足的情况下,即使你急得爆发雷霆也无补于事,然而,幸福这个东西,不同年纪或不同经历的人,就会有不同的体悟与解析。
我的体悟所谓(幸福)是一种经历无数次成败得失、人情冷暖、痛苦之后才有的自在与安宁,有如经过激烈战争之后爱好和平的一种心态,是一种开始向内寻求心平气和,息事宁人的境界,每一个当下都觉得很美好,满足、不再强求,全然地接受所有的一切。
年轻的时候,我不了解那些甘于平淡生活的老人,总是给自己说:如果我就这样平平淡淡的过一生,我真的不甘心,当时总是在想………奇怪?他们如何能够心甘情愿的过这种日子?这样平平淡淡的生活还有人生乐趣吗?
等到自己历尽坎坷,我才深深体会到可以单纯地享受宁静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与自在,没有烦忧和压力、没有明争与暗斗、实在是一大福报。
记得有句西方名言是这样写的:
你能够向一只鱼解析在陆地上行走是什么滋味吗?
与其空谈一千年,不如让他实际在陆地上体验一天。
这世上有不少人,天生充满妄想和不实际的期待,如果怎样劝他都无法接受,那么,最好的觉醒方法就是让他去闯一闯,让他兴奋、让他疯狂、让他贪得无厌。之后,让他失败、让他心碎、让他一无所有、让他尝试由高峰跌落谷底的心痛、让他尝尽苦的滋味、他的痴心妄想自然就会幻灭,深深感受到知足长乐,平淡是福。
原始佛法是引导我们回归自然法则的无上经典,原始佛法教导我们如何看清实相,并且告诉我们,我们的头脑很容易被外缘蒙骗,当我们没有保持觉醒的情况下,我们的快感需求就会把我们拱到最高峰,永无止境的追逐梦想,还好,原始佛法告诉我们该如何把它拉回来。
当我们经历过几番风雨再回到最原始无染的境界时,才能体会到最纯真的幸福原来是宁静与安详。
当一个人历尽沧桑而再无法回归生命原始的滋味时,才是人生最遗憾的损失。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4-2020 12:45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别人骂我们不必去理他,当作是风就好。
造恶必得恶。骂人,人家也会骂回我们。
被骂的时候,我们要想:
他现在正在痛苦中,才会骂我们。
Luangpu Chanlian |
|
|
|
|
|
|
|
发表于 19-4-2020 10: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九歌 发表于 19-4-2020 12:38 AM
[不要憎恨煩惱]
試著以平等無分別的態度去觀察生起的現象。
不要憎恨煩惱,
當它們生起時知道它們已生起。
佛陀從來沒有教我們不要有煩惱,
他沒有教我們當煩惱生起時設法去除瞋心或其它煩惱,如貪心等。
...
不是说修四念处可以去除贪嗔痴烦恼的吗?为什么还有烦恼升起?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4-2020 12:22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神钓 发表于 19-4-2020 10:50 AM
不是说修四念处可以去除贪嗔痴烦恼的吗?为什么还有烦恼升起?
问这种问题干嘛呢!还没有证得阿罗汉就有烦恼啊 |
|
|
|
|
|
|
|
发表于 19-4-2020 01: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貪多嚼不爛啊~
掃地、掃帚的故事,
在阿含經裡很多吧~
用诵经、持咒来解脱苦,
現實中很普遍吧~
掃帚诵经持咒(四念處),
善用 當然可以開悟成佛~
如果身邊沒有
會禅定的善知識~
佛學就只是種戲論/哲學~
如果身邊沒有
會神通的善知識~
阿羅漢只能證到一二果~
。。。
|
|
|
|
|
|
|
|
发表于 20-4-2020 01: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实上,
许多时候
因为不晓得 佛陀所教导之“有”、“无”、“生”、“灭” 的 “圆满究竟真相” 之“法”,
世人都不知道 自己对于“有”、“无”、“生”、“灭”的【认知】,
只是 片面的【答案】
是【不圆满】与【不究竟】的,
所以 很自然的就会在【认知中】的【常有】和【断灭空】这两个方向去寻找【有和无】的【答案】,
因为如此,也难免会 为了这些片面的个人【认知】争执不休而陷入执著也不知。
学习的正确方向,
应是 学习与遵循主张“中道”的佛陀所教导之“法”,
以“法”去理解“有”、“无”、“生”、“灭” 的 “圆满与究竟之真相”,
避免只凭藉【自己的意愿】一揽子的去作出【想当然耳】的【有】和【无】之【定义】而被困与出不来,
只要理解了“究竟与真相”,
自然会察觉没什么是可以执著的了!
|
|
|
|
|
|
|
|
发表于 20-4-2020 02: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当这个怨恨心升起来说起来简简单单容易理解,但是如果仔细观察它像烙印会烙在心头上时不时会不知不觉的拿出来品赏,想解决它并非易事。 |
|
|
|
|
|
|
|
发表于 21-4-2020 03: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要解决,
除了无误的“知”
还需要正确的“修”与“捨”。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4-2020 06:01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觉知纯粹就是觉知
而不是我在知道
只是纯粹觉知,而没有我在知道
如果有就会对觉知的目标有了伤心与开心
觉知时必须好象照相机
照相机没有一个自我
只是拍照片而已
无论对方扮演什么表情都照拍
没有任何选择
没有好象一个心有了自我
只是要看到微笑的人
脸色差的人就不要理会
Phra ajhan suchart |
|
|
|
|
|
|
|
发表于 26-4-2020 10: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