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558|回复: 5

如何巩固十善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3-12-2019 11: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素还真 于 27-12-2019 11:10 AM 编辑

十善业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恶口,不两舌,不妄语,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


我发心修持十善业但愿我能一直维持到老死。
我发心巩固十善业但愿我能一直维持到老死。
我发心增上十善业但愿我能一直维持到老死。
我发心恒持十善业但愿我在未来生能恒持。

十善业是修行的基础,我觉得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十善业做为基础,在静坐有任何体验而犯恶就会好像【楞严经】所说那样来来生堕入恶道。


十善业是平时的处事待人,与人沟通,处理事情。我在努力的巩固十善业以下是我使用的方法。


1)向佛菩萨祈求发心远离恶作,我觉得这是最上的方法。为什么呢?因为过去我也有做过第2种方式可是都不能保持长久。可是我对佛菩萨祈求发心后,可以发现一些恶作的确会减弱。就这样屡次不断向佛菩萨祈求,恶作就渐渐减弱。因为这个原因我认为最先向佛菩萨发心远离恶作以及忏悔的力量最强大。


2)其次是观察无常和苦,这是非常强大的力量。观察无常即是知道恶念生起,持续,潜伏,消失。这个过程需要忍辱。一开始几次会失败,但是诚如上面所说,恶作的力量会经过几次失败后也会慢慢减弱。另外观察和忆念苦也是很强大的武器。任何恶作必然会导致苦,当这个苦受出现时,记住它,忆持它,不断谨记自己不要再犯恶作免得会出现这个苦,厌恶再度恶作而出现苦。这样刚开始还是会失败,但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就会发现恶作的力量减弱。观察无常和苦是非常强大的力量,我排第二。


3)对一些事情如理思维。按照夏莲居居士的方法就是『以理折情』。世间有些事情根本不值得去做,根本不值得去投入,可是由于性子和业障往往会去参与。这时候就需要如理去思维,这些事情参与了终究没有意义,根本就浪费时间和人生。这就是『以理折情』。这样的方法一开始会失败,但是再次去如理思维,恶作也会慢慢减弱。这样的力量我排第三。

其实诵经,念佛,助念也能熏陶性情。但是在恶作发生时肯定不会诵经,念佛等等,所以就没有写在上面。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蓝色长今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3-12-2019 11: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蓝色长今 于 23-12-2019 11:36 PM 编辑

前一段时间有每天用六波罗蜜或八正道思考反省的习惯,我觉得效果不错,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首先思考一遍内容意思,比如十善的意思

过后想想今天有什么经历印证了这些道理,还有想想今天自己做了什么符合(比如十善)的事情,也可以是反省违反了哪项内容。

你也可以想想照着做会有什么利益,例如十善可以升天,作为将来证悟的资粮。

现在比较懒,很久没这样做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素还真 + 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12-2019 11: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蓝色长今 发表于 23-12-2019 11:34 PM
前一段时间有每天用六波罗蜜或八正道思考反省的习惯,我觉得效果不错,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首先思考一遍内容意思,比如十善的意思

过后想想今天有什么经历印证了这些道理,还有想想今天自己做了什么符合(比如 ...

法门无量誓愿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6-2021 03: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批评别人算是一种恶口吗?

因为我曾经看到有资料说,批评别人算是一种恶口,叫我们不要批评别人

其实,我觉得从某个角度来说,批评别人确实不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样会得罪别人,会让别人心生不悦,会让别人有不舒服的感觉,所以,我觉得如果说批评别人也算是一种恶口,这我不反对。

不过,如果是善意批评,仍然是把它归类为“恶口”的话,我觉得这样的行为好像有待商榷

不过,最好还是不要批评别人,以免祸从口出,惹祸上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6-2021 09:58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末法时代,我们凡夫要靠自力,难上加难,最安全最稳当的方法,就是要靠佛菩萨的加持。所以我认同你所说的方法,的确是最有力量的。


2.我也认同要观心无常和以戒为师以苦为师。
节录自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回) |第60集:

「世尊将般涅槃」,将要,般涅槃是入,我们一般讲入寂,寂灭,佛要离开我们,不再住我们这个世间,这就是灭度的时候。

阿难问这四桩事情:
第一个问题,佛在世我们以佛为师,佛不在世了我们以什么人做老师?这第一桩事情。佛的开示是以戒为师,只要遵守佛所制定的戒律,跟佛在世一样。后人也有说以戒为师,以苦为师,如果这两种不能忍受,得不到佛法的利益,也入不了佛门,这句问得很重要。第二个问题,问的是佛在世大家依佛,跟佛住在一起,佛不在世了我们依谁去住?佛告诉大家依四念处。四念处:第一个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我们的心要安住在四念处上,就等于跟佛住在一起一样,四念处是智慧。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蓝色长今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6-2021 04: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地狱本无门,可你偏要入!
悲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6-4-2024 08:30 PM , Processed in 0.079691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