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9|回复: 0
|
小故事大道理《 怯弱是一種智慧 》
[复制链接]
|
|
小故事大道理《 怯弱是一種智慧 》
適當時示弱是為了更好地保全,看湯和如何得 “能” 棄 “熊”,安度晚年。
一日,明朝皇帝朱元璋突然來了興致,要去打獵,還特別邀請當年和他一起打下江山的諸位功臣一同前往。出發前,朱元璋深情地對諸位大臣說:“我大明江山能有今天,全靠諸位奮力打拚。如今,榮華富貴自應與爾等同享!” 朱元璋一番話讓眾多老臣心潮澎湃,感激涕零。到達圍場,朱元璋正要操弓尋獵,卻有一侍衛前來稟報,稱圍場中正有熊出沒。而且聽周邊百姓說,此熊力大無比,兇猛可怕,攻擊力極強。朱元璋聞聽此言,面露難色,他環顧左右,說:“眾位愛卿,誰可替朕去消滅此熊?” 這樣一個在皇帝面前立功的大好機會,誰肯輕易放過?於是,皇帝話音剛落,眾位大臣便紛紛表示願意效勞,更有人聲稱要將熊生擒。
朱元璋滿意地看著眾人,卻發現信國公湯和垂手而立,並無任何表示。朱元璋便問湯和:“信國公為何不願為朕捉熊?” 只見湯和諾諾地回答:“回稟陛下,並非臣不願效勞。只是臣年紀已長,身衰力竭,恐怕心有餘而力不足呀!再則,從去年開始,臣就最怕看到刀槍劍戟之類的東西,一看到便會不由自主地膽顫心驚,渾身顫抖。” 正說著,湯和便開始喘粗氣,臉色也變得慘白,“臣無能,願陛下恕罪。” 湯和一邊說著,一邊跪倒在地。朱元璋見此並未苛責,反而讓人對湯和好生看顧。回府後,湯和的手下對他的做法都很不理解,一位親信甚至忍不住埋怨湯和失去了一次大好的表現機會。湯和卻只是一笑而過,並無多言。
此後不久,朱元璋就開始找各種名目對這些開國功臣一一治罪,幾乎趕盡殺絕,卻獨獨對湯和網開一面,親信們也因此得以保全。此時,湯和才意味深長地跟大家說:“能” 下少 “四點”,一點貪、一點怨、一點恨、一點憤,何需抓 “熊”?得 “能” 棄 “熊” 是為明智;懷 “能” 攬 “熊” 則自做為 “熊”,看似抓 “熊”,實則被抓啊!大家終於明白了湯和的智慧與苦心。正所謂鳥盡弓藏,兔死狗烹。也正是因為湯和得 “能” 棄 “熊”,表明自己已經構不成任何威脅,才能以七十歲的高齡善終。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