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3261|回复: 0

《孫子》勢論對現代領導者的啟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1-9-2017 03: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姚振文,山東省濱州學院孫子研究院

【摘 要 題】管理史鑒
力量體現於“形”而蓄髮於“勢”。“形”指的是實力,“勢”指的是實力的表現、運用和發揮,即如何運用力量的藝術,它不僅表現為力量與其周圍條件聯繫而構成最佳的組合形態,而且表現為力量能夠充分借助周圍條件而成倍地增大自己的能量。在領導工作中,領導者應借鑒孫子“求之於勢,不責於人”的思想,學會審時度勢、靈活求勢、主動造勢、擇人而任勢,最終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提高工作效益,使自己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更加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

一、“激水之疾,至於漂石者,勢也”——領導者要學會借助速度以發揮“勢”的效能
孫子在《勢篇》中說:“激水之疾,至於漂石者,勢也。”“勢”本身不是力,但它蘊涵著力。“勢”的形成,離不開速度。有限的力量,可以通過速度,或者說可以借助由速度形成的“勢”,產生出成倍的作用力。孫子之所以多次強調“兵之情主速”,就是因為速度可以充分發揮自己軍隊的作戰效能。

作為一名現代領導者,置身于快速多變的社會環境之中,更要關注速度與“勢”的關係。雖然整體上你不算強大,但可以通過速度獲得在特定時間或空間上的力量優勢。有資料說,海爾集團的張瑞敏就是從孫子“激水漂石”這句話中提煉出自己企業的“快速制勝”戰略的。

當然,“勢”所要求的速度絕不是單純的速度,也不是盲目的速度,而是在最有利的時機產生的速度,即要在“勢”動過程中抓住最有利的時機迅速發力,只有這樣,才能乘上“勢”,使自己的力量在與“勢”動的最和諧的共振中得到巨大的能量。這樣的速度,是一種在張弛有序的戰略節奏上表現出來的速度。

二、“勢如弩,節如發機”——領導者要通過對“勢”的控制以增強“勢”的效益
孫子在《勢篇》中說:“善戰者,其勢險,其節短。勢如弩,節如發機。”意思是說,善於指揮作戰的人,部署時態勢險峻,衝鋒時節奏短促。險峻的態勢就像張滿的弓弩,短促的節奏就像擊發弩機。這裡強調用“勢”要突出兩點:一是布“勢”要險,要有打擊力;二是發“勢”要節短,要把握好距離和節奏。這一思想在領導工作中具有兩個方面的借鑒價值。

第一,“勢如弩”是說要完成勢的準備,箭在弦上,待時而發。作為領導者,當某項工作條件不成熟時,要潛心蓄勢,並懂得審時,即關注力量在組合、對抗過程中和各種制約力量的條件在變化過程中所出現的最有利的時間和機會。它理應是“勢”在某一時間段裡的潛伏。所以,范蠡曾說:“聖人隨時而行,是謂守時。天時不至,人事不應,則隱忍不發。”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蘇秦對此也有深刻的闡述:“是以聖人從事,必藉于權而務興于時。夫權藉者,萬物之率也;而時勢者,百事之長也。故無權藉,倍時勢,而能成事者寡矣。”這兩段話的意思很明顯,就是要運用力量達成戰略目的,必須“有時”、“逢時”,“力”無“時”而無功,“力”不逢“時”則不發。

第二,“節如發機”是說機會到來時,要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釋放出最大的能量,勢如急風驟雨、電閃雷鳴,以求取最大的功效。在領導工作中,我們也要認真考慮這種“勢”與“節”的關係,並從中領悟孫子這一思想的深刻內涵。“節”是一種由短促造就的“動能”,從具體的戰略運作上看,“節”也就是“機”,主要表現為一種節奏感和對瞬間時機的把握。馮夢龍編寫的《智囊補》一書中,對“機”的認識是:機會常在突變之中。瞬息之間的小事往往是大事變的開端。事物變化的時機,好比狂風烈火,愚蠢的人接觸到這種如風似火的時機,生怕自己受到傷害,千方百計地逃避它;而機智果敢有魄力的人,則乘機而上,抓住機遇,即使是拔起大樹的颶風,燒遍草原的大火,他也會轉變風向,撲滅大火,一展自己的智慧才華,而不會有絲毫的膽怯。也有人這樣描述機會:機會在細微之中,成功與失敗的界限往往像遊絲一樣細微。

三、“勇怯,勢也”——領導者要高度關注“勢”的精神因素和精神力量
“勢”是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的結合。所以,孫子亦非常關注造就“勢”的精神因素。他在《勢篇》中說:“勇怯,勢也。”意思是說,勇敢與怯懦是由態勢優劣造成的。“勢”強者,“怯”可以化為“勇”,少能勝多、弱能勝強;“勢”弱者,“勇”可以變成“怯”,雖有百萬之眾,也脆弱異常,不堪一擊。

就領導工作而言,領導者要善於造氣勢,要充分利用各種輿論、文化手段,調動和操縱團體內部的精神因素及能夠影響這些因素的各種內外在條件,形成一種有利於自己的強大氣勢。這種“勢”雖是無形的,但對於工作全域來說至關重要。如果整體力量缺少了氣勢,就缺少了一種“神”和“魂”,其力量再大、數量再多,也如同一盤散沙,在競爭中肯定是要失敗的。如今,精神力量的作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各級領導都大力提倡要打造軟實力,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形成一股凝聚力,造就一種氣勢,培養一種勇敢無畏的進取精神。

當然,在力量的總體構成中,物質力量與精神力量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真正的力量,包括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二者相互依存。物質力量需要精神力量來激發和定向,精神力量也離不開物質力量,離開了物質力量的精神力量只能是一句宣傳性的口號,對對方構不成根本性的威脅。

四、“勢者,因利而制權也”——領導者要學會把握“勢”的動態變化性
“勢”的一個本質特點就是它的動態變化性。孫子在《計篇》中說:“勢者,因利而制權也。”“權”的意思是權變、變化。“因利而制權”是指要根據有利條件靈活應變以把握“勢”。

從戰略角度分析,孫子這裡所說的“勢”是講外在的形勢,是外在的各種有利條件綜合起來的一種態勢或格局,而這種態勢不是自然形成的,需要統帥通過靈活應變來求取。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勢”作為一種外部環境的反映,帶有某種必然性的發展趨勢,從全域上對雙方的戰略籌畫產生制約。戰略統帥必須將自己的戰略計畫與“勢”結合起來,因利而動,因勢而變。這樣的思想,運用在領導工作之中,就要求領導者要先于形勢可能的變化而採取不同的靈活行動,這樣才會立於不敗之地。在企業界,我們可以看到,有不少曾佔據行業領先地位的企業,呼風喚雨,縱橫一時,但由於忽視了競爭環境中變化的徵兆,導致自身的競爭優勢嚴重受損;還有一些企業採取一成不變的企業戰略,或者用靜止的觀點來看待戰略,不能把企業一時的優勢轉化為長久的勝勢,最後難免失敗出局。

五、“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者,勢也”——領導者要把握用“勢”的總體要求
“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者,勢也”,這是孫子在《勢篇》結尾處的一句話。意思是說,善於指揮作戰的人所造成的有利態勢,就像轉動圓石從千仞之高山上滾下來一樣,這就是勢!在這裡,孫子強調“勢”必須建立在一定的實力基礎之上(圓石),並要利用好外部條件(千仞之山),更重要的是指揮員要發揮主觀能動作用(轉圓石於千仞之山)。立足於這樣的分析,可以看出,孫子這句話是對“勢”的全面總結,我們要從這句話中仔細體會“勢”的豐富內涵,並在領導工作中把握用“勢”的總體要求。

第一,領導者要學會度勢。這需要領導者有很寬的戰略視野,從經濟、文化、外交、軍事等多方面因素對“勢”進行綜合分析判斷。因為,“勢”的成因很多,並且是綜合性、長期性的,僅就一個領域或局限于一時是無法對“勢”做出正確判斷的。我們只有在綜合大量現象的基礎上,把握住帶有趨勢性的東西,才能正確地度勢。而且,要洞悉“勢”之成因,細察“勢”之發端,這樣才能早做準備,提前運籌。

第二,領導者要學會順勢。“勢”反映了特定條件下事物發展的必然性,不可抗拒,一旦形成“勢”,就會具有一種強大的慣性,形成一種強大的動能,如果迎面而上,肯定要吃虧。所以,領導者要懂得如何順勢。順勢的基本意思,就是不硬頂、不硬抗,在遇到不利的強勢時,要巧妙地順之、避之,耐心等待“勢”的轉變及相應的機遇,不做無謂犧牲,不付沒有必要的代價。

第三,領導者要主動去造勢。要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作用,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根據不同的條件造就不同的“勢”。如:因地造勢,即借力量部署的空間位置不同,促使力量發生倍增效應而成勢。它要求領導者在競爭中要有一種戰略空間意識,要能夠掌握“遠”或“近”的力量作用距離,依據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的關係,佔據並控制有利的地理位置,創造有利於自己力量發揮作用的空間條件。又如:因情造勢,即在競爭中利用對方的失誤或某種客觀條件的改變而造就有利的態勢,也叫因勢,它反映的是對抗中力量之間或力量與環境之間的一種因果關係。

第四,領導者要善於馭勢。用“勢”的高層境界應為馭勢,它是度勢、順勢、造勢的有機融合與發揮。度勢是為了認識和判斷“勢”,順勢是為了適應“勢”,造勢是為了創造“勢”,而這一切的最高體現則為馭勢。馭勢從根本上是談“勢”的駕馭問題,即把握造成優勢和主動地位的規律,巧妙地釋放己方能量,取得最大的工作效益。從戰略運籌的藝術上講,馭勢要比其他幾種戰略用“勢”要複雜得多。因為度勢、順勢和造勢,多表現在力量對抗之前,有充分的餘地,而馭勢則不然,它大多體現在力量對抗之中,機會稍縱即逝,且風險隨時存在。為此,必須抓住一個“導”字,即因勢利導。這恰如孫子在《九地篇》中所言:“故為兵之事,在順詳敵之意,並敵一向,千里殺將,是謂巧能成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5-12-2024 04:58 AM , Processed in 0.115876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