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224|回复: 2

堪钦慈诚罗珠仁波切:中阴窍诀与实修(特别推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0-4-2017 04: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10-4-2017 05:57 PM 编辑



摘自:堪钦慈诚罗珠仁波切(Khenchen Tsultrim Lodro Rinpoche),《中阴窍诀与实修(Bardo's Knack and Practice)》, 29/05/2015 ,澳大利亚  


学习笔记分享:

1. 首先什么叫中阴(Intermediate state bardo)...就是上一世和下一世的中间的阶段,所以叫做中...中间的这个中阴,人死了以后,还没有投生的这个阶段当中,他虽然也有一个身体,但是这个身体,不像我们现在的这个肉体,就是我们很多时候都是看不见摸不着,所以它叫做阴。

2. 我们首先要了解这个八识呢,因为死亡,什么是死亡,死亡就是从第一识到第八识之间的,这个八种不同层次的精神的一个活动叫做死亡,它的一个变化叫做死亡。

3. 死亡就是我们八识当中的前面的六识都停止了工作,这个叫做死亡。也就是说我们的眼睛那个看不见,耳朵听不见等等,五种感官它不工作,彻底的停止,然后就是第六意识,意识它也不去思考,不去分析,不去判断,然后它所有的功能,也就是彻底的停止,这叫作死亡。然后第七,我们刚才讲的我执,这个明显的我执也就停止。那么最后什么没有停止呢?唯一的就是这个阿赖耶识,藏识, 它没有停止,其他的所有的精神的活动都停止。这样子叫做死亡。但是死亡的时候,最后一个阿赖耶识,它没有停止,它还存在的。其他的这个八识当中的,从第一到第七,这些感受,这些觉受全部消失了,这个叫做死亡。

4. 这个八识,它有一个诞生和毁灭的次第,比如说,这个阿赖耶识它永远都存在,它是所有意识的基础。然后在这个基础上面,开始有其他的这些觉受,慢慢地就会诞生....

5. 我们的意识,意识的生和灭,就是死亡和诞生的这个过程,这个过程在我们人的一生当中,或是我们生命的过程当中,类似于这个死亡的过程,会有三个时候,三个不同的时候会出现。

6. 第一个就是我们进入深度的这个睡眠,还有就是人进入昏迷的状态,就是这个时候呢,我们的这个意识就会归零的,就会回到阿赖耶识的层面。然后我打坐,修禅定的时候,这个是人为的,因为禅定的力量,把我们的意识可以归零,也有这样子的时候,这是第一个时候。

7. 第二个时候,就是我们刚才讲的这个死亡,死亡的时候归零了。

8. 第三个是什么呢,就是当我们,比如说修行成佛的时候,或者是成为阿罗汉的时候,这个时候呢,基本上的原理都是一样的。这个时候,眼耳鼻舌身,就是这些有漏的意识,和我们的精神,全部会归零。归了零以后,这个时候叫做解脱。但是这时候的零,不是阿赖耶识,这个时候的零是佛性如来藏,归零就是要归到佛性如来藏上面,所以这个层次,深度不一样的,但是原理都是一样的。

9. 那么这三个当中,前面这两个经常都有的,比如说进入深度的睡眠,基本上每二十四个小时就有一次。然后我们的八识最后回归到这个阿赖耶识,死亡的这个状态...所以这三个都是周期性地会发生的,就像日蚀和月蚀一样,也有一个它自己的周期。

10. 密宗里面经常讲光明,光明就不是这个光(指着电灯),光明就是没有任何的污垢,没有任何的阻碍,非常地直接地感受到,我们自己的心的本质叫做光明(Creating uncontaminated unobstructed luminous awareness the basic nature of mind)。光明它不是一个光,首先要知道这个,光明就是证悟(attaining the realisation of the basic nature of mind)。

11. 禅宗讲的明心见性当中的明,和密宗里面讲的光明,密宗在这个明上面又加了一个光,实际上就是一个意思。然后这个光明可以分成两种光明,一个叫做母光明(mother luminosity),另外一个叫做子光明(son luminosity)。母子光明,两种光明。

12. 那么母光明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佛性(buddha nature),如来藏。这个光明,原有的光明,从无始一来到现在,它从来都没有离开过我们,一直都在,但是我们没有发现而已,这个就叫做母光明

13. 然后子光明呢,子光明就是证悟的这个了解(the son luminosity refering to the awakeneing or realisation of the basic buddha nature ),叫做子光明。那么这个证悟呢,不是从无始以来就有的。所证悟的东西一直都存在的,但是证悟呢,就是因为我们过去没有证悟,所以我们是众生,我们在轮回当中。现在我们证悟了,这个证悟的境界,证悟的智慧,这个智慧叫子光明。

14。 然后要作到什么呢?这个母子光明的融合,或者是结合,也就是说融为一体,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证悟的这个智慧,与佛性如来藏融为一体,无二无别,这个实际上就是真正地成佛了。显宗的菩萨十地的时候,才能够做到这个母子光明的融合,变成无二无别,这叫作中阴解脱,就在中阴身当中,他就可以做到这个,然后就直接成佛了。他没有下一世,中阴身就成佛了,这叫做中阴成就。

15. 我们普通人进入了深度睡眠,我们根本就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因为他有这种训练的方式,就把我们进入这个深度睡眠的每一个过程,他都是非常非常清楚的。苏醒的时候的这个证悟和光明,他可以带到这个深度的睡眠当中,在深度的睡眠当中所感受到的光明,这个清晰度,或者是它的这个深度,是完全不一样的。为什么呢?

16. 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因为我们的眼耳鼻舌身都在工作,都没有停止,所以在这个时候修光明,还是会受到一些眼耳鼻舌身的影响,不是很清楚的。然后,深度的这个睡眠当中没有眼耳鼻舌身,全部都已经停止了。然后也没有我们的思维,思维停止了。打坐的时候,我们还没有进入睡眠的时候,我们也可以有些时候没有思维,没有杂念,没有念头,但是时间很短,就几分钟以后,又开始有杂念了。如果我们把这个光明的修法,能够带到这个深度的睡眠当中的话,那么在深度的睡眠当中,本来就是没有任何杂念的,所以他在这个当中感受到的这个光明,是非常非常清楚的,因为他没有这么这么多的阻碍,没有眼耳鼻舌身的阻碍,没有意识杂念的阻碍,所以感受到的非常清楚的。


17. 这个深度的睡眠,虽然没有这些眼耳鼻舌身、意识表面上停止了,但是还是存在的,所以有它的干扰,然后死亡的时候,这些东西彻底地,至少在一段时间当中,彻底地停止了,所以没有任何这些东西的干扰,是特别的清楚的,所以他可以把修行的境界带入死亡当中,然后在这个死亡当中,他修这个光明,这样子以后这个力量,跟其他时候的力量是完全不一样的。

18. 这个原理就像观察外太空天体的天文望远镜。如果在这个地球上的话,从这个地球上去观察的话,外面还有大气层,所以它在外面的东西看得不是很清楚的。然后把这个天文望远镜送到这个大气层以外,就像哈伯望远镜,送到外太空,那么没有这些干扰的时候,然后它看得非常非常清楚,它拍的这些图片是特别特别清楚的。

19. 同样的,死亡跟这个深度的睡眠的时候,已经远离了我们的眼耳鼻舌身和意识的一部分的干扰,所以他看得特别的清楚的。所以就是像,修大圆满的这些成就者,他活着的时候也在修,但是他的身体没有缩小,死了以后,七天,一般就修行稍微比较好的人,在七天当中,或者是两个七天,半个月,十四天,这样子的时间当中,不给他念经,不给他作任何事情,就是把门关上,让他一个平静的环境当中修行。真的修行好的人,在这个七天当中,就像一米八九高的身体的这样子的人,最后都是缩小到一肘左右,这样子的事情,到处经常都有的。这个不是撒谎,是事实。

20. 为什么他活着的时候身体不缩小,死了以后会缩小呢?因为这段时间的修行的力度,他就远远超过了他一辈子的修行,因为一辈子修行,我们修禅定,都是有意识的干扰,而且这个干扰很严重的。然后这个干扰没有了以后,他就是体会得非常非常的深刻,力量相当的大。所以很多的修行人,不但是对死亡没有恐惧,而且他们把死亡当作一个非常难得的一个修行的机会。

21. 这个是最好,最殊胜的解脱的方法,这就是我们中阴解脱的最好最好的方法,但是前提是,必须要在活着的时候,必须要证悟,必须要开悟,然后不但,不仅仅是开悟,而且还要单独地去训练,把我们的开悟的境界就是带到梦里面,带到深度的睡眠当中。这个是另外的一种训练。

22. 像禅宗,它有开悟的方法,但是把开悟的东西,带到深度的睡眠,梦,这些都是禅宗里面不讲的,没有的。这两个结合起来,母子光明的结合的这个方法,就是在藏传密教比较特殊的一个修法。

23. 第二个方法,就是我们还没有证悟,或者是,虽然是证悟了,但是证悟了以后,把证悟的境界不能带到梦里面的,没有训练这个梦的瑜伽,就是这样子的人,或者是普通的人,没有开悟的人,怎么样去面对中阴?

24. 我们从死亡,死了以后,先进入深度的昏迷,然后从这个昏迷的状态当中,醒过来的时候,这个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个中阴。这个时候,他会看得到,他会看到周边的所有的这些,发生的一切事情,他都看得到,但是大多数的人还不知道自己死了这个不像做梦,就是我们生活当中的真实的东西,他都能看的到。比如说,他想跟他的父母,朋友说话,那么他们说的话,他能听的见,但是他说的话,就是其他人听不见。

25. 因为离开了这个身体以后,人就变得聪明的,然后他就去照镜子,他会发现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照镜子,然后镜子里面,就看不到他自己。然后他又去看水井,到水井里面去看,看不到他的影像。第二个他就会到雪地,或者沙滩上去踩脚印,踩脚印的时候,他看不见他的脚印。然后就是有光的地方去,他身体没有影子这个时候他就会知道了,自己死了。

26. 第二个阶段相对来说,还是一个非常平静的状态,他心里也没有太多的恐惧,也没有显现出什么很恐怖的现象,跟现实生活就是没有太大的区别,还是相对来说是比较自由的。如果在这个时候我们发现自己死了,在这个之前就知道的话,那也有可以采取的一些措施,因为这个时候,还没有出现很多这些恐怖的现象,人的心还是能够平静得下来的。我们比如说祈祷佛菩萨、发心、修行,都还是相对来说,心还是能够静得下来的但是这个过了以后,然后就不自由了,这个就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27. 这个训练的方法非常简单的,就是让我们这个时候,就知道自己的死亡。现在我们活着的时候,比如当我们看到很多很多的人,人群、特别多的人群,因为中阴身的时候,他会看到很多很多中阴的人,特别成千上万的人,这样子的时候,或者我们看到一些异常的现象,比如说环境就是比较跟平时我们的环境有点不一样,这样子的环境,或者是我们可以,有些时候听到一些异常的声音,就是惨叫的声音等等。这样子的时候,就告诉自己,然后叫自己的名字,然后说,你已经死了,记现在已经到了中阴身,你现在看到的这么多人是中阴身的人,你看到的这个比较异常的现象、环境,不是人间,是中阴的世界。然后你现在听到的这个声音,不是人间的声音,是中阴的声音。要告诉自己,然后也要说出来,用语言说出来,这样子的训练。这样子训练以后,到时候真的来到中阴身的时候,一下子他就知道,一下子就会提醒自己,这个就是中阴。然后他知道是中阴的时候,这段时间当中,他想发菩提心,修观想本尊,这样子的时候,还是有一个方法,但是这个时候,我们很多人都是因为不知道自己死了,所以错过这个机会。就是为了避免发生这样子的事情,所以现在就是要这样子去训练。

28. 样稍早知道的话,这个中间就有一段时间,这个时候就修,观想观世音菩萨,祈祷观世音菩萨,然后念观世音菩萨的心咒。如果是会修密宗的本尊的修法,那就是更好地可以把自己跟本尊观音菩萨融为一体。这样子的话在这个当中,不一定能够成佛,但是在下一世,可以能够得到一个比较好的身体,然后继续修行,这个是完全可以的。

29. 第三个阶段,就是当他发现自己死了,在这个之前一直都没有这样子的训练,也不知道,最后还是会知道的。这个时候,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这些恐怖的现象,这些恐怖的现象,实际上就是我们自己做梦的时候,就作一个噩梦一样。比如一个人,就在一个房间里面死了,那么旁边这些还活着的人,不会看到一个这样子的恐怖的世界,但是对这个亡者,对他自己来说,这个世界,这个环境,就变成了一个非常恐怖的世界,他就会看到很多恐怖的现象,这个各种各样的非常非常的多。

30. 这个时候最好的面对的方法是什么呢?第一个他必须要知道,这些都是我自己的心的投影,就像我做梦的时候,梦中的一切是我的心的投影,同样的,我现在看到的,无论是在恐怖的,再怎么样也好,这都是我自己的心的投影,外面是不会有这些东西,这些东西不会伤害到我。我现在这个中阴身的身体,不像我活着的时候的这种肉体,现在的这个身体,就像我们梦里面的身体一样,它是一般任何的外面的这些地水风火,都影响不到,它就是这样子的物质构成的,所以我没有必要害怕。这样子把自己的心静下来。然后这些恐怖的景象,都观想为观世音菩萨,或者是阿弥陀佛,然后祈祷观世音和阿弥陀佛。那么这些恐怖的景象就会消失,然后就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或者是再次回到人间继续修行



感恩勘布的慈悲开示。愿以分享此文功德,回向一切有情众生,回向无上菩提,回向西方净土,回向四众和合,回向正法久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0-4-2017 08: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不用愁了,要多念佛号,把它变成习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4-2017 11:53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解説很有趣,但只說到前半部。 至于最重要的关键却没詳细的道出,为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3-11-2024 10:50 AM , Processed in 0.123938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