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179|回复: 17

在佛陀,只有教导苦的终点,而没有设立”乐“的起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1-7-2016 03: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alpsfeel 于 1-8-2016 12:09 AM 编辑

请认清误区,走出误区

一般的笼统概念,一般性的一箱情愿归类 ,对佛教冠以宗教,哲学或道德伦理学说的标签。
撇开对佛教的这些一般认识,事实上它并非是确切的宗教,哲学或道德伦理学说, 佛教/佛法其实可说仅仅就是一门“认识 苦””解决苦“的科学。
佛教创始者释迦佛陀,其开创,证实, 宣扬,这一门科学的由始至终,
教说里的核心要义,关切主题  ,探讨目的,实行里的解决处理事项,无非都离不开
”苦“这个命题,都以”苦“为对象目标!

世间上,从来没有一种哲学思想会对”苦”的态度,如此的予以深入钻研,究竟彻底。
事故,佛法以锁定“苦”为其教义内涵, 对象“苦”为其理论原则 建设,解决“苦”为其实践目标。佛陀在世间 四十多年 教化的,推行的无外的就是这门科学。

是以,”苦“实乃佛法教化的整个存在意义及精神价值 ,这种特质乃与世不共,
乃其真质,亦为其超越性,独特性!


佛陀入灭后约百年间,佛法的这种特质开始起了变化。原因不外乎人为因素,人性的优点 弱点由来就是决定世间一切事物的兴衰成败。
佛法不是以神权为主导的,乃是从人间现实为出发的,又乃是由人自己的能力来完成其目标的,
这在离开佛陀千年后的禅宗六祖坛经也来一句“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依然在历经世间万千变化,跨越多少时空 里,找到一句恳切的理悟回应。

是故,佛法在世间量与质的变迁完全决定于人性使然,是如何的执取,如何的舍弃,如何的偏重,
又如何的漠视,又如何的去折衷,如何的重整。
在这变化更替里,有一个极为明显突出的现象,无疑就是如下

佛法演变的第一波

玄妙的佛法

【第一』佛法作为“苦”这门科学,它的“苦”的这个基础理论的单纯性受到世间理论思想的 侵蚀,以致让佛法走进了哲学的殿堂里。

佛灭后数百年间,高超的佛学理论开始兴起,佛法从务实的“对治苦,验证苦,解脱苦”这范围扩大成二元论里相对性的消除,倾向唯心论而对唯物论的否定,又调整两极让一元论的成型,最后又超越前者对出一个适应所有理论的泛本体性信仰,以致让佛陀走进了哲学的殿堂里 ,
成为印度古哲学的再度发挥,完成了一套至高理论,博大精深的玄妙佛法。


原本佛法里原就没有的本体论,还是偏唯心, 偏唯物的意义,却被后世理论家大事的整理开发,形成庞大的佛学理论架构,篇幅浩瀚的经论文献书册典籍群于是面世。

天上的佛陀

【第二』佛陀作为“苦”这门科学的开发创始者,它从人间现实出发的这个具有人间性特征的
单纯形象也被宗教情感的氛围笼罩了,以致让佛陀走进了宗教的神殿里,成为天上的佛陀。

佛陀原本教义里原就没有的拜佛赎罪 ,以佛力消除业力, 以念佛来达致解脱,却被后世宗教家大事的整理开发,
形成繁复的佛教宗教仪式仪轨,又有篇幅浩瀚的经论著作,来引述来推崇佛力的无限能力,大量的佛像,佛塔雕琢,璧画创作也由此开始。


这变化更替的持续发展下,最后演变成一个更突出的现象,无疑就是如下 的完全神力信仰佛教:



佛法演变的第二波

佛国信仰

佛法作为“苦”这门科学的独特性质彻底被世间信仰需求所取代,所盖过。
对于“苦”的认知,验证,到解脱的事实性实践历程,又符合理性思维有次第性程序的解脱道,
这时,取而代之的却是一就即成的佛国信仰,教导脱离现实,来生出生 在另一个佛的国度里,再延续修行。


这时,一切的原本佛法理念,理论准则,实践规范都被改变了,当然目标也完全变了,
佛法原本的单纯目标“解脱苦而涅般”于是可以被赋予另一层定义,原本的“涅磐”不是
最 终目标,而在原本的“最 终目标”后再去发挥,再扩展理想,再设立另一个目标。


这时,原本的佛法教理就顺应式的被矮化,许多义理也被新的义理所盖过或重叠,又或者
被重新定义,以致让后世人对佛法内容里的繁复庞杂,项目繁琐,望洋兴叹,难以适从而却步。

在佛国信仰内容里,在经过与根本佛法基础对照,我们可以发现以下5个不明点

1)佛陀不是创造者,又如何有其他世界的佛创造了一个佛国,
    这与缘起法/缘生法相违背,是有主宰者理论的特征。

2)另一个佛国居民的生活动态与我们这个世间,在概念上竟然是一致的,只是一些相对
    条件的出现,比如:居住环境的优异,气候的调适,人性类别的一致性(都是好人,没有坏人),处处是佛完备的佛法教材,完全是佛教修持的生活动态。

佛陀在世间时,认为世间的一切无疑是缘起的,也是体悟缘起法的最好教材,佛陀不要求任何的一个环境建设 来适合修学佛法  ,
因为对一切外境界的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都是”苦“的本质!


那是因为五蕴里 “受”的存在,切实的内观是佛陀最强调的,一切的佛法教材不是音乐播放,
或是视屏浏览,那是人自己本身在求证佛法,趋向解脱历程所必须具备的,而不是外在供给的。 理想的佛国建设无疑是出于“理想主义者”的杰作!

3)佛国里的完全是不明确的佛法修行状态  ,他只是一种宗教形式里的与主同在,而没有佛陀原本的修行精神面貌,在佛国纯粹完全“乐  ”的状态里,如何再有对苦的觉察力?有出苦解脱的动力呢?

一切的修行状态无疑就是在对佛的赞美,崇拜,获得奖赏加持,在佛的愿力里事事成就,既然如此, 还 需要什么进一步提升呢?
理想的佛国建设无疑是 出于“宗教主义 ”的杰作!



4)如何往生佛国过程里的完全不正确理论 ,他只是一种宗教形式里的灵魂转生
,佛法里在未解脱生死前,佛法提出人的个体是五蕴的延续迁变,人如何能让
生灭变异的五蕴变成一个主体被【佛】带领到他的国度里继续”五蕴“的延续迁变呢?
出生佛国不由业报, 又如何形成 色法的”地, 水,火,风“四大 和 心法的 受, 想,行,识 呢?
这与缘起法/缘生法相违背,是印度哲学,宗教者理论的特征和杰作。



5)如何有所谓在”佛国里修学完毕而回来世间又趋向解脱的过程“呢?
释迦牟尼佛也没有说过自己是这样过来的,他也是从凡夫经过累世的修行而完成的,
觉性的开发事实是智慧力的延续提升,我们不反对有佛陀过去世曾经有别于常人的
慈悲行为记录,我们却难以认同从移民佛国乐土回来的人,来戏剧性的重演佛陀的历程,
然后在世间”成佛“。
这无疑是 出于“理想完美主义 ”文学者的戏剧性 作品!

纵观本文所述及的,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佛法的质变 经过漫长岁月里的  迁变,
人性确是主导着这一切的主因,那一个时代,那一个区域,人性感性成份的越偏重,
佛法的理性成份就相对削减,那一时段,那一个地方,世间苦难越多,祈求救济
的意识自然趋于浓厚,

然而, 一般人性认知里,却忽略了佛法的根本救济精神是对 世间,对人,那个‘
根本的 ”我“存在的苦, 缘起法里”无常”。的苦,人没有正见的 “苦”
以假当真的执取的“苦”,谋求一条出路!

而佛陀并没有提出另一个“乐”的起点,因为一切的生起都是苦,唯有没有生灭才是
解脱道,灭苦之道的终极!

在佛陀,只有教导苦的终点,而没有设立”乐“的起点!
而如今流行的佛法,大部分都违背了这个根本原则!



]






评分

参与人数 2人气 +10 收起 理由
wklam73 + 5 谢谢分享
外道 + 5 有獨立思考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1-7-2016 05:41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无明所以苦,为了破除无明,佛陀指出了八正道,离开了八正道就不是佛法

卢台长就是附佛外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7-2016 07: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7-2016 11:17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确实对佛教多了一些更深入的认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2016 01: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指与月

“真理像天上的明月,像晴空的飞鸟,像山野里的菊花,而文字却像是手指。手指可以指出明月、飞鸟、菊花的所在,却不是明月、飞鸟、菊花本身。况且,看月、鸟、花,也不一定要通过手指!”

苦不是终点,苦只是一个过程,是其中一个过程。
只是这个过程比较容易令人达到目的。
如果你有佛陀的觉悟,禅宗大德的智慧,苦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2016 09:17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全球樱 发表于 1-8-2016 01:32 AM
指与月

“真理像天上的明月,像晴空的飞鸟,像山野里的菊花,而文字却像是手指。手指可以指出明月、飞鸟、菊花的所在,却不是明月、飞鸟、菊花本身。况且,看月、鸟、花,也不一定要通过手指!”

苦不是终点, ...

有乐就有苦
有受就是苦
观受是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8-2016 09: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世界很苦,
但我选择用一些适量的乐,来平衡生活。
不然,很容易落入一种沉重的悲。
因为,人对苦的印象很深刻,对乐的印象很浅。
太过注重苦,有时候没有平衡的正见,会入了潜意识。没有抒发出来,意志薄弱的人不小心会有忧郁症。
所以,佛陀也教导慈心观、静坐得到的禅乐(bliss)等,来平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2016 01: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法演变的第一波

佛灭后: 佛法从务实的“对治苦,验证苦,解脱苦” -> 二元论里相对性的消除 -> 倾向唯心论而对唯物论的否定 -> 调整两极让一元论的成型 -> 泛本体性信仰 -> 玄妙佛法

------

你的 "佛法演变的第一波" 很正確.  這第一波是從哲理開始變化, 哲學性的東西沒有幾個人看得懂, 請在每個變化附上實際例子讓跟多人可以了解.

譬如這樣:
对治苦 (原始佛法)
消除二元论里相对性 (色空不一不異, ..., 等等)
...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alpsfeel + 5 谢谢分享 提醒 时间仓促 未能详细写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6-8-2016 04: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Quest716 发表于 1-8-2016 01:30 AM
的确,世界很苦,
但我选择用一些适量的乐,来平衡生活。
不然,很容易落入一种沉重的悲。
因为,人对苦的印象很深刻,对乐的印象很浅。
太过注重苦,有时候没有平衡的正见,会入了潜意识。没有抒发出来,意志薄 ...

果修习佛法解脱道,会有“ 落入一种沉重的悲。”那么这种努力 是缺乏“正见”所导致,

比如 一个受伤的人吃 药或敷药在伤口,如果会觉得“药物”带给他伤口“不爽”,难道留着那“伤口”又会 ”爽“吗?


此回复 仅供 参考,交流 而已,不是什么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8-2016 05:00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心中無求自然樂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chong91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8-2016 03: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内容不错, 但可惜最重要的核心却理解错误或认识不够深。

没错, 一开始佛陀是为了解开苦而修行, 可后来他发现方向错了, 所以放弃苦修,最终在菩提树下证得解脱之道(不仅解脱苦吧了,而是万物万念,整个佛学教义是围绕这发展,不入轮回,远离一切喜怒哀乐)

佛陀所提倡的是开启智慧, 了解、看清、解脱世间种种, 但当时世人愚蠢, 所以佛陀设立了类似现在学校填鸭考试制的教学法, 让智慧不高, 能力不足的世人能系统的学习慢慢开启智慧,一层一层阶级, 直到得到果位。(但直到佛陀入灭,最终能毕业者,寥寥无几, 而能代替佛陀继续教导者更是几乎于无,久而久之,本就缺失不全的佛学, 更为残缺, 只因愚蠢的世人只流传他们的认知于后人,而非真正佛学真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8-2016 05:10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tatement 发表于 9-8-2016 03:40 PM
文章内容不错, 但可惜最重要的核心却理解错误或认识不够深。

没错, 一开始佛陀是为了解开苦而修行, 可后来他发现方向错了, 所以放弃苦修,最终在菩提树下证得解脱之道(不仅解脱苦吧了,而是万物万念,整个佛 ...


苦行与佛陀教导四圣谛中的苦是两回事。
请问你所说的智慧是什么智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8-2016 10: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tatement 于 10-8-2016 10:36 AM 编辑
蝗虫 发表于 9-8-2016 05:10 PM
苦行与佛陀教导四圣谛中的苦是两回事。
请问你所说的智慧是什么智慧?

对,两者是不同的东西,前者是要修者克服痛苦,后者是把世间一切种种代号为苦, 让人更容易融入进情境中。(苦是表象,因为当时的人愚笨,所以要使用它们能明白的来代替大道理,等他们启蒙后,佛陀才教导更深层的知识,所以在四圣谛中,你能发现前面在说苦,后面却跟苦没关系了,整个四圣谛其实是想让人有个概念先)

智慧,就是整个佛学的中心点,你知道果位吗? 果位就是以修者的智慧来衡量,好比现代的学位(学士、硕士和博士),所不同的是你智慧必须达到一个度,你才能获得相应的果位,而不是时间到了就自动升级咯。

什么是智慧,整个佛学就是智慧,修佛而不修智慧者, 就不是真修佛. (佛, 其实也是个果位, 是最高荣誉,用现代的说法就是博士学位,所以使用替代法想想,一个人整天拿着教科书来念(只朗读但却不知道所念的内容是什么)或对着博士学位证书来拜,难道他就会得到博士学位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8-2016 09: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tatement 发表于 10-8-2016 10:18 AM
对,两者是不同的东西,前者是要修者克服痛苦,后者是把世间一切种种代号为苦, 让人更容易融入进情境中。(苦是表象,因为当时的人愚笨,所以要使用它们能明白的来代替大道理,等他们启蒙后,佛陀才教导更深层的 ...

请问如何修智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8-2016 03: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蝗虫 发表于 10-8-2016 09:18 PM
请问如何修智慧?

你这问题就好比发问:“请问如何增加知识”  

呵呵, 学生是为了什么而读书? 你修佛又是为了什么? (正确答案是前者为了知识,后者为了智慧;但是现在的人却是前者为了证书,后者为了福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8-2016 08: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蝗虫 于 11-8-2016 08:14 PM 编辑
statement 发表于 11-8-2016 03:13 PM
你这问题就好比发问:“请问如何增加知识”  

呵呵, 学生是为了什么而读书? 你修佛又是为了什么? (正确答案是前者为了知识,后者为了智慧;但是现在的人却是前者为了证书,后者为了福报)

你说“什么是智慧,整个佛学就是智慧,修佛而不修智慧者, 就不是真修佛.” 我是问你如何修智慧,如果你不知道就说不知道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2-8-2016 04: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tatement 于 12-8-2016 04:56 PM 编辑
蝗虫 发表于 11-8-2016 08:12 PM
你说“什么是智慧,整个佛学就是智慧,修佛而不修智慧者, 就不是真修佛.” 我是问你如何修智慧,如果你不知道就说不知道好了。

哈哈哈哈。。。 都跟你讲整个佛学就是智慧了, 修佛就是修智慧, 该说的我都说了, 你还要我怎样? (你该不会是要我像教幼稚园小孩一样, 一二三, 一个一个教你吧?)

建议你好好回忆下, 你是为了什么修佛, 然后你又学到了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12-2016 12:31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3-5-2024 11:22 AM , Processed in 0.072685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