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456|回复: 1

真正的杨贵妃武媚娘原来长这样!看古代的神奇化妆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5-4-2016 10: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0728-123727_U3338_M76099_97b9.png

中国古代女子的妆饰,到了唐朝简直登峰造极。唐代女子追求时尚堪称全方位,除了前卫的衣著,妆容上, 「眉」、 「唇」、 「颊」更是百变,连额头也不忘贴以缤纷妆饰展示风华。

听闻时下女大生在校园里化妆上课已经成了常态,我颇感惊讶,因为在我读大学时,女生上学时化妆是少见,有时候还会被同学揶揄:「今天有约会吗?」出社会进入校园执教,在学校不要求老师们化妆的情况下,我们部门的女老师通常都素面朝天,只有学校办活动时才刻意妆扮,妆容也都相当朴素。


环境使然,我对化妆这事至今还是不习惯,虽然玩传统服装外拍时,不免得化妆上阵(为省掉后制修图麻烦),但总是被玩 cosplay 的朋友吐嘈妆容太淡,毫无效果可言。

唯一一次画舞台级的浓妆是为了拍印度纱丽,总觉得那样的服装就该搭配深浓眼影、分明轮廓。但收到的照片令我大为震惊:浓妆艳抹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竟然只有「看得出有化妆」!

趁著那一次的经验,我随口与帮忙摄影的朋友聊起相关话题:「男人嘴上说喜欢女人素颜、不化妆,其实,他们喜欢的是裸妆的女人,也就是化了妆,但让人看不出来?」男性友人听完面有难色地坦承,如果没有画到烟熏妆或舞台妆的程度(主要看眼影和假睫毛),他确实不太能分辨女人究竟有没有上妆。

20150728-123727_U3338_M76100_7f2f.png
电影《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中,刘嘉玲蛾眉樱唇的装扮极具唐代妆容代表,不过,武则天时代其实并不流行此款眉型。
肤色力求润白如玉

相较于会用裸妆「误导」男人认为自己天生丽质的现代美女,唐代美人可说反其道而行。

怎么说呢?现代人追求白皙透亮,唐朝人更是不遑多让。由于人人都崇尚美白,致使当时的美容秘方变得十分珍贵,乃至于「医门极为秘惜,不许子泄漏一法,至于父子之间亦不传示」。药王孙思邈认为此风甚不可取,因此,在他的《备急千金要方‧第六、七窍病‧面药第九》与《千金翼方‧卷第五妇人一‧面药第五》中,慷慨地提供了120种美容产品的制作方法,包含美白洗面乳(粉)、保湿洗面乳(粉)、美白紧实去皱精华等等,撷取部分内容如下:

白面方

材料:牡蛎(三两)、土瓜根(一两)。
用法:上二味末之,白蜜和之,涂面即白如玉。旦以温浆水洗之,慎风日。

澡豆洗手面方

材料:白藓皮、白僵蚕、川芎、白芷、白附子、鹰屎白、甘松香、木香(各三两)、土瓜根(一两)、白梅肉(三七枚)、大枣(三十枚)、麝香(二两)、鸡子白(七枚)、猪胰(三具)、杏仁(三十枚)、白檀香、白术、丁子香(各三两)、冬瓜仁(五合)、面(三升)。
用法:上二十味,先以猪胰和面曝干,然后合诸药,捣末,又以白豆屑二升为散,旦用洗手面,十日色白如雪,三十日如凝脂,神验(《千金翼》无白僵蚕、川芎、白附子、大枣,有桂心三两)。可治面黑不净。

所谓澡豆,是利用豆类含有的皂苷去除污渍的能力,混合了豆粉与各种药物香料制成的洗涤剂,在肥皂流行前十分盛行。上面的这则澡豆方宣称「十日色白如雪,三十日如凝脂,神验」,能令人「悦泽光白润好」,不仅要白,还要「如玉」、「如凝脂」般的温润透明,正如现代美妆保养品标榜的「光透美肌」。

除了美容药方外,孙思邈在论妇人方时还特别提醒:「凡妇人欲求美色,肥白罕比,年至七十与少不殊者,勿服紫石英,令人色黑,当服钟乳泽兰丸也。」而他推荐的四种包含钟乳和泽兰的药方,主要是治妇人虚劳寒中、虚弱瘦削、面无光色,效果是:补益、令人肥白!

简单说,白皙透亮、柔润有光,而且看起来充盈饱满,就是当时认为最漂亮的肤色。

脂粉红艳厚重

单论保养品功效,大家可能觉得唐朝跟喜爱美白的现代差不多嘛,难怪《武媚娘传奇》里女角都把脸蛋涂抹得很白,看起来甚至有点像日本艺妓了,这也一定是唐风的影响!事实上,唐代虽以肤白为美,但化妆时却极力把脸颊两侧涂得跟个红艳艳的桃子似的,例如《开元天宝遗事》中描述杨贵妃:「初承恩召,与父母相别,泣涕登车。时天寒,泪结为红冰」,又或「贵妃每至夏月,常衣轻绡,使侍儿交扇鼓风,犹不解其热。每有汗出,红腻而多香,或拭之于巾帕之上,其色如桃红也」。书中记载杨贵妃与父母离别时痛哭不已,因为当时天寒,融混著脸上脂粉的泪水甚至凝结成了红色的冰。此外,贵妃十分怕热,她的汗水因为沾染了脸上和身上的胭脂,乃至于将手帕给染成了桃红色!就连杨贵妃这等超级美女都习惯把胭脂涂得如此浓艳厚重,一般人更不用说了。

当时女人不仅胭脂抹得多,粉也打得极厚,王建《宫词》:「舞来汗湿罗衣彻,楼上人扶下玉梯。归到院中重洗面,金盆水里泼红泥。」描写的是舞姬表演完后洗脸卸妆,结果洗脸盆里的水像是翻涌著红色泥浆一般(有的版本作「金花盆里泼银泥」)。不管这位舞姬妆容究竟偏红还是偏白,都可以由此推测其脸上脂粉之厚。

五官不立体才上流

现代的东方人崇尚五官立体如西方人,化妆时会刻意营造明暗度,凸显轮廓,但在唐人眼里,太过突出的轮廓是胡人的特征。对重视门第的唐人来说,「胡相」不但看起来怪,而且显然不是高门大族出身,可能还有什么胡商番将或胡姬昆仑奴的血统咧(这些人在唐代社会中的地位都不高)。因此唐代女人化妆时不仅不会打阴影塑造立体效果,五官突出的人还会刻意把轮廓画得没那么深。「有颜大娘,亦善歌舞,眼重、脸深,有异于众,能料理之,遂若横波,虽家人不觉也。尝因儿死,哀哭,拭泪,其婢见面,惊曰﹕「娘子眼破也!」(《教坊记》)」

从上面叙述来看,这位眼眶较深的颜大娘大概就是在眼部涂了厚厚的粉,让眼窝看起来没那么深邃,其眼妆概念可以说与现代审美观完全相反。

20150728-123727_U3338_M76101_b4dc.png

眉似远山含烟翠

唐以前画眉主要用黛,最高级的称螺子黛,是波斯进口的珍贵舶来品,一般人则用石黛、铜黛描眉。看过《甄嬛传》的读者应该对里头嫔妃们分眉黛的情节有印象。那段其实是引用《隋遗录》的故事:「(吴)绛仙善画长蛾眉⋯⋯司宫吏日给螺子黛五斛,号为蛾绿,螺子黛出波斯国,每颗值十金。后征赋不足,杂以铜黛给之,独绛仙得赐螺子黛不绝。」话虽如此,这个情节放在清宫戏里却是严重错误,因为从宋代以后,女人画眉就改用眉墨,而不用眉黛了。

美女描了眉黛的秀眉往往被称为「翠眉」「春山」,因为黛不是纯粹的黑色,而是深青,正所谓「黛眉印在微微绿」,用黛画出来的眉毛是绿色的!

一个典型的唐朝美女在上妆时,先以铅粉或轻粉(水银粉)刷墙也似地把脸、嘴唇和脖子完全打白,然后在两颊涂上鲜艳的腮红,接著画上墨绿色的眉型,用口脂(管状的口红)描出小巧鲜红的唇型。之后再依喜好在脸上贴贴纸(花钿,用法和贴纸差不多)、画点点(面靥,通常点在酒窝位置)⋯⋯。

几年前有一位彩妆部落客在网路上出了一系列「唐代仕女仿妆」,为了对她的挑战和创意表示敬意,我把这些彩妆照片当成教材拿到课堂上展示,台下学生总是一片惊呼与哀嚎:「为什么要画成这样!」「太恐怖了吧!」可见这妆容明显不符合现代人的口味──特别是男人(总是男生惨叫得最为凄厉)。比起唐朝仕女,其实这位彩妆部落客的妆容已经淡雅许多,而且她示范的都是较为正常的妆面造型。要知道,唐朝奇特的妆饰可不少呢。

摩登型女仿唐朝女妆

毕业于台北教育大学美术系的部落客陈妍卉,因为在网路上模仿古代仕女妆容一举成名。她一步步解构,画出一系列「唐代仕女仿妆」,因为仿妆相似度极高,妆容令人莞尔。

陈妍卉搜集唐代绘画中的女子样貌,仿照画上4种妆容以及从初唐到晚唐流行的11种眉型,旁边再辅以图示对照。陈妍卉指出,平均化上一个妆要花至少三小时,而在化妆的过程中,她意外发现,有些古代的妆容以现代眼光来看其实效果不差,而且很适合东方人!

陈妍卉说他本身就很喜欢带有东方风格的妆容,加上之前对课堂上中国美术史老师所言:「中国绘画很写实」感到疑惑,所以就想试试落实国画人物形貌于现代。

以下是陈妍卉仿照唐代仕女妆容,令人发噱的大胆尝试,尤其她效仿唐朝的百变眉妆,搭配夸张的腮红、鲜红的樱桃小口以及额头上的花钿,栩栩如生,堪称一绝:

20150728-123727_U3338_M76102_20e2.png

斜红如血伤痕风

唐朝前期的妆容大抵还算清淡,当时还流行用颜料把额头涂黄,称为「额黄」,这种妆饰从南北朝以来就很盛行。南朝简文帝《美女篇》:「约黄能效月,裁金巧作星」,把涂成鲜黄的额头形容成满月,旁边还点缀著金箔的花钿。或贴上黄色花瓣状的装饰品,也就是《木兰辞》中对镜贴「花黄」。此外脸边再画一道疤痕似的红印,称为「斜红」,也是魏晋南北朝以来的流行。

武周到唐玄宗时流行粗眉风格,一开始只是把自然的眉毛加粗一点,后来却成了「桂叶双眉」,甚至到了「半额画双蛾」的程度。也有人直接把网纱贴在额头上,称为「透额罗」。

到了天宝晚期,又流行起了细长的眉型,白居易《上阳白发人》忠实记录天宝末年时世妆的特色:「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安史之乱前,长安美人们双颊嫣红、翠眉纤长,确实是「芙蓉如面柳如眉」。

20150728-123727_U3338_M76103_fef0.png

愁眉+瘀紫=血晕妆

相较于天宝时期的妆容,白居易生活的元和年间,流行的化妆风格别具特色:「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时世流行无远近,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妍媸黑白失本态,妆成尽似含悲啼。圆鬟无鬓椎髻样,斜红不晕赭面状。」当时女人不涂脂抹粉,而是流行用赭土抹颊的「戎风」,大概是模仿边疆地区的「高原红」造型。此外还画上八字愁眉,嘴唇再涂上黑色唇膏,造型可谓非常前卫!

之后长庆时代的血晕妆口味更重,《唐语林》载:「长庆中,京城妇人去眉,以丹紫三四横,约于目上下,谓之血晕妆。」从壁画中看来,当时的女人大致是先把眉毛剃掉,画上状甚哀怨的愁眉,眼睛旁边再画上几条有如瘀青带血的伤痕,乍看有如惨遭家暴!但从徐凝《宫中曲》:「披香侍宴插山花,厌著龙绡著越纱。恃赖倾城人不及,檀妆唯约数条霞。」一诗中看来,美女对自己的妆容可得意著呢!





http://www.storm.mg/lifestyle/5898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5-4-2016 02: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30-11-2024 03:19 PM , Processed in 0.121286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