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838|回复: 13
|
被遗忘的小岛 海脚人何去何从?
[复制链接]
|
|
在这座遗世小岛上,村民自称“海脚人”。海脚人,在海上落脚的人,也泛指以海洋为工作环境或从事渔业、养殖捕捞工作且终年在海上的人。海脚人的宿命似乎注定漂泊一生,没有永远的归宿地……
这座岛上的渔村,无水、无电、无电讯信号,村民只能靠着收集雨水饮用漱洗,使用发电机发电,靠捕鱼为生。一踏上这座岛,仿佛让人感觉回到上一个时代。岛上的人们,就是以这样的方式生活着。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岛民百年来都以自己的方式生活着。时至今日,生活仍一如从前简朴。
即使生活如常,但因时势所趋,靠海为生的人越来越少,人口也纷纷外流,大多到太平发展,落地生根后,不再回来渔村。慢慢的,岛上从曾经最高的三千人口,变成如今
仅剩下不到六十人。零出生率,加上剩下的住户平均年龄都是五六十岁,这里俨然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老人村”。
1940年创立至今,逾75年历史的太平大直弄益华小学是岛上唯一的小学,可说是见证了渔村的兴衰。学校过去曾经有两百多名学生,到今日,只剩下两名六年级的学生。如今,仍在渔村生活的村民,绝大部份都曾在益华小学受过教育。
“我是第一名,他就是最后一名。”
小学内仅存的两位小六生,个性外向的叫林文昌(左),较内向的叫刘俊显(右)。两人一胖一瘦,性格迥异。这两名小六旧生,似乎成为这座岛唯“二”的生气。
他们的童年就在这座岛度过,这里有城市没有的自然生态,他们的日出日落都只能在宁静里渡过。两人在这岛上的学校生活,无异他人,一样得准时上课下课,师资也足够,分别有校长、副校长、两名教师和一名校工。
学校更拥有岛上最先进的太阳能与过滤系统和冷气教室。但让人遗憾的是,岛上没有中学,想要继续升学,唯一途径就是离开。所以,这座岛也只能眼睁睁地送走自己孕育的莘莘学子。目前益华小学零新生,学校命运可想而知。
然而,两人为何被送回岛上求学?这背后多的是他们不愿透露的种种。
“妈妈在我3个月就”跑路“了,是婆婆和爸爸把我养大。”林文昌四年级才转学到这里,对于转学的种种原因,他仅说了因为想要陪婆婆,喜欢和婆婆生活在一起,而剩下的原因,欲言又止。
而刘俊显同样是交给外婆和外公看顾,“我为什么回来是秘密,不能告诉你。”
似乎,两人回到岛上读书皆是出于无法避免之因素。如果学校面临关闭或搬迁危机,两人就成为这座岛上,年轻一代最后的缩影。
不过岛上还有一名年轻人,28岁的蔡勤樑。
“我15岁就出外闯荡了,但兜兜转转后发现,比较适合这里的简单生活。不过,幸好我能够从事渔产养殖,若换作他人,你叫他们如何回来生活呢? ”
他在太平出生,大直弄是父亲的故乡。与大多数的村民一样,蔡勤樑的父亲年轻时往太平发展后,便不在居住在岛上。但是,他也计划着不久的将来,到半岛内陆养鳗鱼。
他回来了,成为岛上仅有的三名“年轻人”,但不久的将来,也许一个也不剩。
距离大直弄不远的海面上,渔产养殖场是蔡勤樑工作的地点。他们口中称为渔排,也是林文昌和刘俊显最喜欢的地方。
“和这些鱼一样,把它养大了,还是得卖出去的。”林文昌的童言童语,道尽这座小岛的命运。
从渔排可眺望大直弄,过往入夜后总是灯火阑珊,但如今只剩零星的灯光。
这座岛已经荒凉?还是仍被期待着?两名同样是12岁的学生林文昌和刘俊显,还有28岁的蔡勤樑,对于自己的未来,都有太多的不确定。这也许多少也透露了这座岛屿未来的命运。
留守《海脚人》影音完整版:
节目 :7视见
主题 :海脚人 (上)
集数 :第 11 集
首播日期:24-5-2015(星期日)
收看频道:ntv7 或付费电视Channel 107
|
|
|
|
|
|
|
|
发表于 21-5-2015 08: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无奈
但有些事还是得坚持下去,如果他们认为适合他们的生活 |
|
|
|
|
|
|
|
发表于 21-5-2015 08: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赶紧叫蔡勤樑开发旅游业
先把屋子改成民宿
再弄家海鲜餐馆
保证生意兴隆
必成大业 |
|
|
|
|
|
|
|
发表于 21-5-2015 10: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1-5-2015 12: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1-5-2015 12: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1-5-2015 01: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症虎 有要帮吗? 卖花 的知道 苦 字如何写否? 还有 那个不久前 淫乐 选举的要不要补补症积???大麻人,尤其花人好悲啊。 |
|
|
|
|
|
|
|
发表于 21-5-2015 04: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村民只能靠着收集雨水饮用漱洗,使用发电机发电”
说好的2020先进国呢? |
|
|
|
|
|
|
|
发表于 21-5-2015 05: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1-5-2015 05: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媽就是當地出生的人,我在很小的時候也曾在那邊度過。無電無水供應是因為很久之前的漁民不願意付費。所以到現在為止已經累計成巨款,根本沒人能夠付。
而且這個漁村是在海中央,進出漁村非常不方便。即使是快船也要15分鐘,沒有熟悉的人帶入根本就進不了。
以前出海還有魚,但是現在除非到非常深的海,否則根本就沒有魚可捕。我每年都有回去過年,所以算是見證了這個村的沒落。 |
|
|
|
|
|
|
|
发表于 22-5-2015 09:02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杀鸣人 发表于 21-5-2015 05:43 PM
我媽就是當地出生的人,我在很小的時候也曾在那邊度過。無電無水供應是因為很久之前的漁民不願意付費。所以 ...
所以岛上是有发电厂的吗?还是从内陆拉电缆到岛上?你的意思是因为没人交电费所以关掉了?
我在想岛上的老师是否一个人住还是带家人一起迁移到岛上,还是他/她们依然单身 |
|
|
|
|
|
|
|
发表于 22-5-2015 04: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現在人人家中都是靠發電器,而且是要晚上8點後才開以便省下燃料。
以前政府有提議從內陸拉電纜到島上,但是條件是要讓馬來人進來。當時的居民都不願意所以這件事就這樣割下來了。
現在聽說也有政府提議提供RM300以及免費建造新房子給願意遷居進去的人,但是裡面根本就沒有就業機會。所以也沒有人願意回去。
大部分的居民的後代都遷移到新山,新加坡,雲頂或其他地方了。
島上的老師我就不知道了,沒去關心。
|
|
|
|
|
|
|
|
发表于 25-5-2015 05: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琢磨你只关心年轻的老师
|
|
|
|
|
|
|
|
发表于 26-5-2015 10: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关心他们的性福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