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762|回复: 13

大马华人超有爱心 ?调查显示11%大马人每周行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10-2014 04: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所謂「人之初,性本善」,人性的真善美,可令世界發光發熱,尤其看到「一方有難,八方援助」的回響,往往最令人為之動容。然而,馬來西亞人的愛心有多少?通常捐助的對象又是哪一些?       

依據《東方日報》展開的民意調查顯示,受訪民眾有67%每年至少行善一次,其中更有高達11%的受訪者每週行善至少一次。

本期的《民意最大》向291名大馬人進行抽樣調查,了解大馬人的行善傾向和意識,并發現大多數人,即將近一半者懷著「愛心」做善事,且行善對象多數是福利和慈善機構,但是多數人行善后,多數不會跟進受惠對象的后續發展。

根據民調結果,高達48%或139人行善是出自愛心,32%或94人是基于宗教信仰或為了造福積德,而11%或31人是因為受人影響或跟隨流行趨勢,另有9%或27人則有其他行善原因。

調查也顯示,高達33%受訪者或95人,每月至少行善一次,而每年行善至少一次的則有68人(23%),每週至少一次則有31人(11%)。在受訪民眾中,不曾行善者只有3%。另有30%則是很久才行善一次。

對此,投身慈善事業多年的大馬世界宣明會執行總裁劉東源接受《東方日報》訪問時,非常認同很多馬來西亞人都有愛心,令他感到滿意。

他發現大馬人的行善最大因素,主要還是發自他們的愛心。

他分享,曾經有一個婦女長期支持大馬世界宣明會,雖然她的收入不多,也沒有銀行戶頭、沒有信用卡,但她每個月都風雨無阻地搭巴士來到大馬世界宣明會的辦公室捐款,其愛心和善舉,讓人非常感動。

馬來西亞同濟會前全國發展委員會主席吳頃華也認同,大馬人基本上都很有愛心。

受中華文化薰陶

吳頃華也是怡保國際同濟會前任會長,他說,從加入同濟會至今10年,他本身看到與接觸及的,大多都是願意行善的一群。

他以怡保國際同濟會為例,在得到社會熱心人士支持下,該慈善機構至今所進行的各項本地及海外專案,特別是該會長期推動的唐氐兒童訓練中心專案,都得到良好的關注。

他認為,大馬華人受中華文化薰陶,對行善不落人后,加上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也比過去好很多,比較有能力行善,是社會演進的良好現象。

「肯出錢的人其實不少,肯出力的人也很多,所以當有人有錢出錢,沒錢出力,又或有錢又出力,將使慈善事業更臻理想。」

這項民調是于9月21日至2 8日,在西馬半島吉打、檳城、霹靂、雪隆、森美蘭、馬六甲及柔佛展開。

高調行善喚醒關注漸凍人

今年7月期間,全世界掀起了拿冰水淋頭的「冰桶挑戰」熱潮,面子書發佈了超過240萬個有關冰桶挑戰的視頻。接受挑戰者不乏名人和藝人,成功地達到活動的宗旨,即為治癒「漸凍人」疾病募捐,同時也讓更多的人認識這一種病症。

該活動已成功達到上述宗旨,但是也成功達到某些人的個人或公司聲譽的宣傳目的,公益和私心難以分辨。

不過, 大多數受訪者, 即34%或99人,認同這種高調的行善方式取得很大的效益,33%或95人認為效益只屬一般,而20%或59人則認為效益不大,其余13%或38人對此表示不知道或沒意見。

愛心用在對之處

劉東源認為,這類高調行善的活動其實很好,因為它能夠喚起人們的關注對「漸凍人」的關注,但希望人們對慈善活動的關注是持續的,也從中瞭解到更多其他有需要幫助的社群。

他說,「我們鼓勵馬來西亞人能多發揮愛心,但要把愛心用在對的地方,幫助到真正有需要的人。」

針對這一點,吳頃華也認同相關活動的意義,他更認為人們應關注這全球旋風式的活動,背后所取得的效益有多大,特別是其捐款如何真正交到受惠者手上。

年輕人傾向捐錢 中年最常當義工

行善方式很多,大多數受訪者最常以最直接、快速和實際的捐錢行動,來協助有需要的單位和人士。

若根據性別、年齡層和學歷分析,無論是男女或各年齡層,捐錢者的比例都相當平均,惟,在學歷方面,則發現學歷地位和捐錢傾向成正比,即學歷越高,就越傾向捐錢。

民調顯示,最常捐錢者中,從學歷分析上,大專教育水平者中就佔了58%或106人,中學資格者中則是50%或47人,小學資格者只佔36%或5人。

中學資格捐血多

在小學資格者中,最常捐錢和捐獻物質者佔據同樣比例,不過在捐血或器官者中,以中學資格者的比例最高,即15%或14人。

在性別分析方面,女性比男性更傾向于捐獻物資和做義工,而男性比女性更傾向于捐錢、捐血或器官和精神支持,惟男女比例差距不大。

至于年齡層方面,可說是年紀越輕,越傾向捐錢,高達58%或71名來自21至30歲年齡層者首選捐錢。反之在最常做義工者之中,年齡介于46至60歲者佔據最大的比例,即有25%或12人最常當義工。

在選擇最常捐血者中,最低年齡層(16歲至30歲)的比例是低的,只佔有6%或7人。

逾半沒跟進受惠者發展

大馬人雖很有愛心,但超過一半受訪者,在行善后不會關注或跟進受惠對象的后續發展。

民調顯示,只有13%或37人在行善后,會關注和跟進受惠者的進展,多數人即51%或147人則不會這麼做。另有30%或88人則偶爾會這麼做,而6%或19人則不知道自己會否這麼做。

劉東源不否認有這樣的情況。他說,大馬人雖很有愛心,但往往在行善時因沒有考慮太多,而被濫用,因此,他呼籲行善者行善之前,應該要瞭解受惠者或單位的背景資料,瞭解所捐款項的用途。

他勸請民眾在捐款時,應先瞭解款項的去處和所帶來的成果。在這方面,他指世界宣明會的計劃和開銷皆經過仔細的審核,以確保有效運用資源,使得接受幫助的社區得到最大支援。

他強調,世界宣明會在服事據點,也會有經過專業訓練的工作人員,嚴格地實施品質管理,確保財務的透明度,對外建立公信力。

善心偶爾被濫用

「大馬世界宣明會的常年財政報告都需呈交至大馬公司委員會,並對外公開讓大眾稽查。此外,所有世界宣明會的辦事處皆經過審核,兒童助養人和捐款人可檢閱經審核的財務報告。」

他指,責任擔當與透明度是世界宣明會工作的基石,所以世界宣明會會主動向捐款者匯報世界宣明會事工的最新進展,讓他們瞭解所捐款項的用途。「我們同時也為所有兒童助養人提供常年進度匯報。」

吳頃華坦承大馬人善良的出發點偶爾會被濫用,這時有所聞,因此,他認為行善者心中最好有一把尺,對疑點處處的來者最好過濾一番,例如主動了解征求者或組織的背景,必要時向報館查證。

此外,他並不贊同以慈善組織的名譽對外募捐,會比沒有組織背景來得容易,原因現在的人都會分析個人或組織的需要,看看誰比較需要而予以援助。

他說,慈善組織的存在,予以弱勢群人與群體協助,而慈善組織的存在,其實是協助政府或相關單位減少社會問題和塑造愛心社會,因此政府應自動化及制度化對真正助人的團體撥款。

款項用得其所 捐助善團居多

民調顯示,有49%或143人通常協助福利和慈善機構,有22%或64人通常是協助個人,尤其是弱勢族群如乞丐和流浪者,有17%或50人的行善對象是宗教機構。至于動物如流浪貓、狗則獲得5%或14人的協助,7%或20人則選擇其他答案。

劉東源表示,這是因為慈善組織有較完善的發展計劃,能有效率地使用捐款幫助真正有需要的社群。

提及大馬人行善的對象,以殘胞為首選,還是兒童或老人,或多數人捐助本地或外國人時,他表示,這因人而異,得視乎行善者本身所處的環境和關注的事項,惟他們通常會捐給比較鄰近的對象。

他說,行善者認同世界宣明會的善舉,一般上選擇以捐錢和當志工的方式行善。「他們透過世界宣明會的兒童助養計劃、希望之禮,捐款幫助有需要的社群。我們也很感激志工的幫忙。」

缺政府關注推動

談到本地慈善事業面對最大的問題,包括是否缺乏政府的關注與推動,抑或缺乏相應的機制建設時,劉東源表示,這當中存在著很多方面的複雜因素,需要多方面的互相配合才能做得更好。

他說, 經濟放緩, 肯定影響慈善事業的進展,不過,雖然我們在生活中面對很多挑戰,但是貧困社區所面對的問題更大,應盡最大能力幫助他們,一步一腳印地克服問題。

民調顯示,有35%或101人認為,本地慈善事業面對最大的問題是缺乏政府的關注和推動,有20%或59人則認為社會的慈善理念和文化不普及,1 3%或3 5人者則對此無意見外,各有16%或48人認為社會缺乏相應的的慈善機制建設和有效的組織管理。



http://www.orientaldaily.com.my/ ... 2:11&Itemid=2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6-10-2014 04: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闪米特一神教是说人之初,性本恶。。而这也争执了上千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10-2014 05: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给mata kopi钱,算是有爱心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10-2014 06: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xloongx 发表于 6-10-2014 04:53 PM
在闪米特一神教是说人之初,性本恶。。而这也争执了上千年

令伯也越来越觉得兽性回归才是根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10-2014 05: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见mata太幸苦,给一点kopi duit奖励奖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10-2014 05: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些在pasar malam坐輪椅唱歌的給不給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7-10-2014 06: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馬華人, 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10-2014 06: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給不对,不給也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7-10-2014 08: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每週至少一次則有31人(11%)

真的这么有爱心?
难道 找神女谈心也是行善的一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10-2014 11: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知道食色性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10-2014 08: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没有利用价值,别想他们会帮你,一天不害你就偷笑了!
给乞丐通常有多余硬币才会给的,不信的話你去茶室坐坐就知道了...
马国华人是最没有人情味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10-2014 10: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給或不給, 有心就是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10-2014 11: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我每天都在行善啊,每天都在无条件贡献一堆税给政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10-2014 12: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一堆的黑鬼来马来西亚骗钱,刮刮乐越刮越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6-6-2024 12:40 AM , Processed in 0.062657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