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67|回复: 8
|
佛教版《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复制链接]
|
|
在旧文《从文字看证量?come on!》中,我有提到不能单从语言文字就得知一个人的修行程度。但是,有些佛教徒(尤其正觉会的粉肠粉丝),常常模仿佛经内一问一答的模式来判断如不如法,可能也是模仿着三国演义里面的情节『关公大骂曰:“量汝一匹夫,亦何能为!可惜我青龙刀斩汝鼠贼!”纵马舞刀,来取庞德。德轮刀来迎。二将战有百余合,精神倍长。两军各看得痴呆了』。
这真的就是小说看太多了。
(题外话:为什么我那么肯定萧平实的辩论功力很“水皮”(粤语)?,其中一个原因是我见识过不少法师的辩论功力。呵呵,萧平实批藏传喇嘛到一文不值,我建议他趁还活着时去西藏走走,看下喇嘛辨经有多快多激烈,看看藏传如何有系统地训练喇嘛,再看看自己身上又有哪一寸皮毛值一文钱。)
喇嘛辨经影片
既然那么多佛教徒认为看文字就可以判断证量,甚至如来藏真的是佛说,只限于大乘教法......我这些邪魔外道对经典有很多不明白,倒想和诸位佛教徒玩个佛教版《我猜我猜我猜猜猜》,让你们说一说一下哪一个讲法是佛,大和尚,等等大乘佛教修行人所说的,哪一个说法不是。
在游戏开始之前,请各位先准备纸跟笔,下面有十一道题目,各位玩家必须在纸上记录,自己判断哪一个是佛说,大乘法,哪一个是小乘法,外道法。还有,请对自己诚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問:如何收攝心智?
答:如果了悟自性,那就無心可收了。當心智寂滅,自性自然輝耀。悟道者的心智可能是活躍或者不活躍;自性獨自存在。因為心、身、世界皆不離自性,不能獨立於自性之外。它們能相異於自性嗎?只要覺知到了自性,一個人何必擔憂這些幻影?它們如何能染著自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天下午,我又上山,在我常坐的一块巨石上坐下,我是睁着双眼坐在那里的。几分钟之后,我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地。在那一刻之前,和大多数人一样,我总是在想“这”是我,“那”是别人。但是那天,第一次,我分不清什么是我,什么不是我。我曾认为的我变成了周围的一切。
我以为这种疯狂的状态持续了5到10分钟,但是当我回到正常的意识状态时,发现4个半小时已经过去了。我就那样坐在那里,意识完全清醒。自成年以来,我第一次流下了眼泪,眼泪簌簌地落下来,湿透了自己的衬衫。那时的我,是个绝对不会流下一滴眼泪的人。但是那时候,突然之间,泪水连连,打湿了衬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佛陀也是这样:当他熄灭三界时,他正坐在某地的菩提树下,他并未飞入三界.他在心中熄灭它们,因为三界就存在于心意之中.
那些志在熄灭三界的人们,应该在他们的心里如是熄灭它们,惟有如此,他们才能从心里销毁臆测的活动,只剩下涅盘,这是最初的法,它认识「不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接着下来就是所谓涅盘寂静---就像写出数字1234567890,然后把1~9擦掉,只剩下0,不再写上任何东西,剩下来的就读做零,但它全然没有任何价值,你不能用它来和其它任何数字加、减、乘除,然而同时你也不能说它不存在,因为那儿有个0(零).
这就像知悉一切的洞察力,因为它摧毁了臆测的活动.换言之,它完全涂销了臆测,并且全然不涉入或停留在任何的臆测之中,在「涂销」或「摧毁」臆测活动的字眼里,产生了问题:「当臆测完全地被摧毁时,我们要停留在那里?」答案是我们将停留在一个不是臆测的地方---正是涅盘之境.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它们存在,但自性是空的。我们依惯例称某样东西为痰盂,那只是创造出来的名称,或者我们也可以称它为罐子。事实上,就名称的角度来看,它们是空的。但是我们却会习惯性地加以执着,而误认为真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相反的,本心则超越善与恶。当你偏离本心时,每件事都变得不确定,有无尽的生死、不安、焦虑与艰苦在等着你,没有任何止息的方法......境是境,心是心,如果心没有被境污染,就不会痛苦。清净心坚若磐石,它是一种觉醒的状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心本身是独立、清净与光明的,其自然状态是平静的,没有乐与苦。这就是心的真实状态。因此,修行的目的就是向内寻找,持续观察,直到找到本心为止。本心也称为清净心,是没有执着的心。它不受外境的影响,不会追逐喜欢或讨厌的现象。此外,它一直都是觉醒的,完全明白它的一切经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问:「觉知者」与「本心」是一样的吗?
答:不,不。 「觉知者」是会变化的事物,它是我们的觉察……每个人都有这样东西。
问:所以不是每个人都有本心?
答:本心潜藏在每个人里面,每个人也都有「觉知者」。不过「觉知者」是你永远无法论断的;本心虽然人人都有,不过不是每个人都看得到它。
问:「觉知者」是自我吗?
答:不是,它只是生起的觉知。像这样提问,只会引来无尽的疑惑。你无法只从别人的话里,得到清晰的见解。穷追不舍的发问,无法让你了解实相,你需要自己去体悟。往话语指出的方向去观察,而不要陷在话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当我们了解事物的实相,并且不会执着苦与乐时,我们就不需要刻意忍耐,因为法已经在我们的眼前,我们的经验就是法。无论什么事都是法,觉者根据实相而觉知。经过学法与见法的过程之后,现在事物已经成为法。当经验是法时,我们就可以停下来,因为寂灭已经现前了。
没有必要再使用任何法,因为每件事都是法。内外现象都是法:能觉知者是法,因缘是法,这个觉知也是法,一切皆合而为一,即解脱。
这个自然的本质,没有生、老、病、死,也没有悲喜、大小、高矮、黑白或轻重之别。没有东西可以和它相比,也无法描述它。世间的名言概念都沾不上边,也不适用。
因此当佛陀谈到超越的层次时,他说:「唯有智者自己能够了知。」它无法对人宣说或显示,只能施用善巧方便而已。达到它的人,将不受后有。世间的名言概念完全派不上用场,只能到此为止。以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安住在自然的状态,即寂灭与安定中。无论受到批评或称赞,都可以不受干扰。我们随顺自然,不受外界影响。这就是解脱,觉知并且不落两端,我们将会体验到安乐,这是真实的喜悦与平静,超越一切世间法。我们超越一切善恶,凌驾于因果与生死之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已得大全智,圆满大佛道,不二无终始,亦无中间境,
无生无梦睡,自体发光明,此法永光耀,是根本自性,
当知一切法,自性皆如空,亦复无有始,无有殊异性,任时处皆尔,
一切法自性,皆原始明觉,决定义无变,人如是能忍,乃堪入真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诸性无自性 亦复无言说 甚深空空义 释子不能了
一切性自性 言说法如影 自觉梵智子 实际梵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游戏到此结束,各位整理好自己答案,才继续往下看谜底。
谜底:只有第十一题有用上大乘经典做参考,其余一律是印度瑜伽师,南传禅师和印度教经典说法。
- 拉马纳,马哈希(Ramana Maharshi)的说法
- 撒咕噜(Sadhguru,Yaggi Vasudev)的说法
- 阿姜曼(Ajahn Mun)的说法
- 阿姜曼的说法
- 阿姜查(Ajahn Chah)的说法
- 阿姜查的说法
- 阿姜查的说法
- 阿姜查的说法
- 阿姜查的说法
- 改自《唵声奥义书》第四卷,第81,91,92偈
- 改自《楞伽经》卷二
哈哈哈哈,有多少人把『小乘南洋阿罗汉』阿姜曼,阿姜查的说法误以为是大乘如来藏真心说法啦?不是说小乘『执法』吗?不是说小乘『不知道万法唯心造,心外求法』吗?慧律法师不是说小乘不知道有真心吗?
为什么阿姜曼又说『因为三界就存在于心意之中,那些志在熄灭三界的人们,应该在他们的心里如是熄灭它们』?为什么阿姜查又说『心本身是独立、清净与光明的,其自然状态是平静的,没有乐与苦』?
好笑好笑!『因為心、身、世界皆不離自性,不能獨立於自性之外。』,这类好“如来藏”的说法,竟然是印度瑜伽师拉马纳.马哈希说的!
哈哈!『第一次,我分不清什么是我,什么不是我。』,这类“看话参禅起疑情”的讲法,竟然是瑜伽师撒咕噜的说法!
『这个自然的本质,没有生、老、病、死,也没有悲喜、大小、高矮、黑白或轻重之别。没有东西可以和它相比,也无法描述它。世间的名言概念都沾不上边,也不适用。』,咦?这不是心经『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吗?为什么是『小乘南洋阿罗汉』阿姜查说的?!
不是说小乘『落空』,『执着空定』吗?
『这些东西确实存在,不能说它们不存在,但是它们是存在于空性之中。』这句不正好是小乘阿姜查说的吗?
『剩下来的就读做零,但它全然没有任何价值,你不能用它来和其它任何数字加、减、乘除,然而同时你也不能说它不存在,因为那儿有个0(零).』这句不是小乘阿姜曼说的吗?
真的是『奇哉奇哉,一切大乘佛教徒皆有大乘根性,唯南洋阿罗汉是小乘焦芽败种』
有多少位大乘佛教徒误把第十题的《唵声奥义书》当成佛教的东西了啊?各位把『佛』改去『梵』,『真如』改去『永生』,就是奥义书原文了。
又有多少位大乘佛教徒把源自《楞伽经》的偈语当成外道法了呀?原文在此咧:
诸法无自性,亦复无言说,甚深空空义,愚夫不能了
一切法自性,言说法如影,自觉圣智子,实际我所说
唓!我只不过把『愚夫』改去『释子』,『圣智子』改成『梵智子』,『我所说』改成『梵所说』,就认不出了吗?
不是说单凭三言两语,问答就能够判断一个人的修行程度吗?为什么佛教徒会把小乘当大乘,印度教当如来藏教,《楞伽经》当外道法?不是说经典有『密意』吗?为什么你的如来藏密意那么脆弱,才改几个名词,教义碰都没碰,就变得佛梵不二了?
翻开《奥义书》,我相信还可以玩佛教版《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好几遍。
这算不算娱乐版《佛教徒恐惧的真相》?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8-2014 09: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2-8-2014 10: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第一個來猜正覺會迷題.
以我對佛教的認識, 這樣解答才合法:
1.常見外道
3.常見外道
4.常見外道
5.斷見外道
6.斷見外道
7.常見外道
8.常見外道
9.邪見外道
10.常見外道
11.斷見外道
我自己所認知的解答只有一個:
2.哭包外道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2-8-2014 05: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外道 发表于 12-8-2014 02:25 AM
我第一個來猜正覺會迷題.
以我對佛教的認識, 這樣解答才合法:
这个根本是没答案的。
如果我在全部题目下面写《奥义书》,《薄伽梵歌》,《黎俱吠陀》,《拉马纳马哈希开示录》,《jed mckenna 开悟不是你想象的那样》,保证,全部都说是不如法。
假设全部标题写成《慧律法师开示录》,《虚云法师开示录》,《简说如来藏》,《简说楞伽经》,《简说楞严经》,《破斥小乘外道论》,保证,全部如法。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13-8-2014 05: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无疑,南传佛教徒都知道一切幸福唯心造(善果和恶业)。但是南传佛教徒会相信一切事物唯心造吗?(比如阿弥陀佛创造极乐净土)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8-2014 05: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素还真 发表于 13-8-2014 09:41 AM
无疑,南传佛教徒都知道一切幸福唯心造(善果和恶业)。但是南传佛教徒会相信一切事物唯心造吗?(比如阿弥 ...
这倒没有,有的最多是相信世界只在六识中,那个还要是近代重新探讨十二因缘后才得到的结论。
|
|
|
|
|
|
|
|
发表于 13-8-2014 10: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唯一乌托邦 发表于 13-8-2014 05:45 PM
这倒没有,有的最多是相信世界只在六识中,那个还要是近代重新探讨十二因缘后才得到的结论。
南北传佛教对法义的理解不同,所以大乘佛教有人无我,法无我之说。
怎样都好,各取所需啊~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8-2014 10: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素还真 发表于 13-8-2014 02:41 PM
南北传佛教对法义的理解不同,所以大乘佛教有人无我,法无我之说。
怎样都好,各取所需啊~
其实『人无我,法无我』这个概念,有点像后期搞出来的伪命题。
如果根据唯识学,主观客观是互相依赖而存在。当主观消失后,自然客观也会消失。
假设已经证得无我,却还会有『法我』,就根本称不上『无我』。
|
|
|
|
|
|
|
|
发表于 13-8-2014 11: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唯一乌托邦 发表于 13-8-2014 10:59 PM
其实『人无我,法无我』这个概念,有点像后期搞出来的伪命题。
如果根据唯识学,主观客观是互相依赖而 ...
众生是名色因缘条件聚集下的产物。因缘条件不具足则色身分散。今生后世彼此不同,所以无我。
法无我更加深奥 -我们这个由微尘组成的世界,包括又更加微细天人世界,这些微尘是实际存在呢?还是不是实际存在呢?换言之就是器世间没有众生是否还存在呢?这样的命题,现代量子力学者还提出呢?月亮如何没有人观察是否还存在?
阿弥陀佛创造西方极乐世界,甚至连其国众生的寿命,福报通通决定好,更是南传佛教很难想像。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