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kfcc

《西方确指》(印光大师、淨空法师推荐的奇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3-9-2017 11: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wmes 于 13-9-2017 11:56 PM 编辑
念弥陀 发表于 12-9-2017 12:57 AM
哈!这么说来阿弥陀佛也是印度佛,泰国佛,缅甸佛的啦!

嗯! 大大 很久都没出现在法音,琢磨一来就像要找人比划少林功夫样,地球很危险快回火星。

這是你講的,我沒破和合僧的膽量

地球是危險沒錯,但散佈三教一家等錯誤觀念,陷人於壞三皈依之地,加速佛滅速度的附佛外道是更危險.

《優婆塞戒經》淨三皈品:
一、受三皈已,造作痴業,受外道法自在天語,以是因緣,失於三皈。
二、若有造作種種雜業,為受樂故,修於善事,如市易法好比市場作買賣,以求利為先,其心不能憐憫眾生,如是之人不得三皈。
三、若人信其(神)能救一切怖畏,禮拜外道,是人則失三皈依法。

《大般涅槃經》:
“讀誦世典不敬佛經。如是等惡現於世時。如來為欲滅是諸惡令得遠離邪命利養。如來則為演說是經。若是經典秘密之藏滅不現時 。當知。爾時佛法則滅。”


J宗很危险快回淨土宗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7-2018 12: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3-8-2020 08:33 PM 编辑

忆佛念佛


【菩萨曰:“诸弟子当知,十方诸佛是众生心,十方众生是诸佛心,是故忆佛念佛,则十方诸佛现汝心内。然亦非诸佛之入于尔心,亦非汝心出于诸佛,皆是觉妙本明不可思议。”】

菩萨说道:“ 诸弟子应当知道,十方诸佛是众生心,十方众生是诸佛心,因此忆佛念佛,则十方诸佛现你心内。然而也不是诸佛之入于你心,也不是你心出于诸佛,皆是觉妙本明不可思议。”


尽形修习


【菩萨曰:“心行处灭,是诸佛常住真心,心行处有,是众生生死业心,其间不容丝发。若汝等能绵密加工,使此心无些子空隙,方得几分相应。莫略做半年十月,便谓我能苦心修道,不知此正障道处,切宜慎之!】

菩萨开示道:“ 心于行处灭,是诸佛常住真心,心于行处有,是众生生死业心,其间不容丝发。若是你们能够绵密加勤用工,使此心无一点空隙,方得有几分相应。不要稍做半年十月工夫,便说我能苦心修道,不知这正是障道处,切宜慎之!


铜山铁壁


【又、工夫虽加,若未到铜山铁壁推不倒移不动处,犹未是打成一片。切莫见些影响,便即歇手,是为半涂(同“途”)之废,必至弃其前功,毫无所益。此又学道人大病,不可不知。要知佛法如大海,转入转深,断非小小知见之所能尽。应尽形修习,造极(到达最高点)为则,切莫作容易想。”】

又、工夫虽然进步,倘若未到铜山铁壁推不倒移不动处,犹是没有打成一片。千万不要见到些成效,便即歇手,这是半途而废,必至弃其前功,毫无所益。这又是学道人之大病,不可不知。

要知道佛法如大海,愈入愈深,绝不是小小知见之所能穷尽。应当尽形寿修习,登峰造极为原则,千万不要作容易想。”

用心不力

【菩萨曰:“ 念佛三昧,是汝心大势力之所成,非由他致。今尔等念佛,昼夜不能如一,乱想犹复间真,皆是用心不得力处。”】

菩萨说道:“ 念佛三昧,是你心的大势力之所成,而不是由其它什么。现今你们念佛,昼夜不能如一,乱想仍然间插,都是用心不得力处。”

一心不乱

【顾定成求教。菩萨曰:“ 汝来此庵,欲依净业,可知道云何得生极乐?” 答曰:“ 念佛往生。” 菩萨曰:“ 汝知云何念佛,即得往生?” 曰:“ 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菩萨曰:“如 何是一心不乱?” 定成不能对。菩萨曰:“ 吾知汝第(但)能言之,未必能如法行之也。汝谛听我语。】

顾定成求教。菩萨说:“ 你来此庵,欲依从净业,可知道为何得生极乐世界?”

顾定成回答说:“ 念佛往生。”

菩萨说:“ 你知道怎样念佛,即得往生?”

顾定成回答说:“ 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菩萨问:“如 何是一心不乱?” 顾定成不能对答。

菩萨说:“ 我知道你就会说 ‘ 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即得往生’,却未必能够如法念地到一心不乱。你凝心谛听我的话。

【善男子,心本无念,念逐想生,此想虚妄,流转生死。汝今当知,此一句阿弥陀佛,不从想生,不从念有,不住内外,无有相貌,即是尽诸妄想。诸佛如来,清净微妙真实之身,非一非二,不可分别。如是念者,烦恼尘劳,无断无缚,止是一心。必得(一定要)一心,方得(才可以)名为执持名号,方得名为一心不乱。净业功成,直趋上品。”】

善男子,心本无念,念逐想生,而此想虚妄不实,故流转生死。

现在应当知道,这一句阿弥陀佛,不从想生,不从念有,不住内外,无有相貌,即是尽诸妄想。诸佛如来,清净微妙真实之身(法身),非一非二,不可分别。

如是念者,烦恼尘劳,无断无缚,止是一心。一定要一心,才可以名为执持名号,才可以名为一心不乱。净业功成,直趋上品。”

【定成再拜曰:“浊世凡夫,心智浅劣,未能深达至理,更求详示。”菩萨曰:“ 汝今当发大愿,愿生极乐,然后至诚恳恻,称于阿弥陀佛。必使声缘于心,心缘于声,声心相依,如猫捕鼠,久久不失,则入正忆念三昧。更欲上进,当广参知识,博询高明,自悟即心是佛妙谛。汝今当具深信,慎毋学彼庸流,闻而不受,更莫学彼半真半假、半疑半信之徒,名虽受而无诚心奉行也。”】

顾定成再拜,说道:“ 浊世凡夫,心智浅劣,未能深达至理,更求菩萨详细开示。”

菩萨说:“ 你现在应当发大愿,愿生极乐世界,然后至诚恳切,称念阿弥陀佛。必须使声缘于心,心缘于声,声心相依,如猫捕鼠久久不失,则入正忆念三昧。

若是更欲上进,应当广参善知识,广泛请教高明,自悟 ‘ 即心是佛 ’ 之妙谛。

你现在应当具有深信,千万别学那些庸流之辈,闻而不受,更不要学那些半真半假、半疑半信之徒,名虽受而无诚心奉行也。”

〔即心即佛〕自心原来就是佛。(详见《六祖坛经精解》)

勤勤念佛

【菩萨谓查母曰:“汝何不勤勤念佛?”答曰:“因添儿孙,时常抱持,恐有不净。”菩萨曰:“汝谓不净念佛,恐怕有罪,不知不念佛则获罪无量,莫计净与不净,只管念去可也。”】

菩萨对查母说道:“ 你为何不勤勤念佛?”

母回答说:“ 因为新添儿孙,时常抱持,恐有不净。”

菩萨说:“ 你以为不净念佛,恐怕会有罪,却不知道不念佛则获罪无量。你不要去计较净与不净,只管念去可也。”

守此四法

陈永寿问结局,菩萨示偈曰:“ 节欲戒嗔,是保身法。收敛安静,是作家法。随力婚嫁,是省事法。行善念佛,是出世法。守此四法,结局通达。”

陈永寿问自己的结局,菩萨以偈开示道:“ 节欲戒嗔,是保身之法。收敛安静,是持家之法。随力婚嫁,是省事之法。行善念佛,是出世之法。守此四法,结局自会通达。”

正邪终身

【顾善记问终身及行善之方。菩萨曰:“汝若存正心,行正事,得个正终身。你若存邪心,行邪事,还你个邪终身。至于善之一字,随时随地可行,大事小事皆是。又兼戒杀放生,随力舍贫施苦,持念阿弥陀佛,回向极乐,日日不间。如是三年不改,方许你‘好心行善’四字。”】

顾善记问自己这一生将如何以及行善之方。

菩萨说道:“ 你若是存正心,行正事,则得个正的一生。你若是存邪心,行邪事,则得个邪的一生。至于善之一字,随时随地可行,大事小事皆是。

同时又要戒杀放生,随力济贫拔苦,持念阿弥陀佛,回向极乐世界,日日不间断。如此坚持三年不变,方许你 ‘ 好心行善 ’ 四字。”

http://www.cfolu.com/xiuxueyd/115xifangquezhi.html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江心影 + 5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2-2018 11: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3-8-2020 08:34 PM 编辑

修净之法

【菩萨示无朽曰:“大抵修净业人,行住坐卧,起居饮食,俱宜西向,则机感易成,根境易熟。室中止供一佛一经,一炉一桌,一床一椅,不得放一多余物件。庭中亦扫除洁净,使经行无碍。要使此心一丝不挂,万虑俱忘,空洞洞地,不知有身,不知有世,并不知我今日所作是修行之事。如是则与道日亲,与世日隔,可以趋向净业。盖汝生时撇得干净,抛得干净,念头上不存一些子根节,大限(死期)到来,洒洒落落,不作儿女子顾恋身家子孙之态,岂不是大丈夫举动?所以要汝一意修行,别无沾滞,正为此一大关目(大事件,指大限到来)也。】

菩萨对无朽开示道:“ 大体来说,修净业的人行住坐卧,起居饮食,都要面向西方,则机感容易成,根境容易熟。


室中止供一佛一经,一炉一桌,一床一椅,不得放一多余的物件。庭中也要扫除干净,使经行没有障碍。

要使此心一丝不挂,万虑俱忘,空洞洞地,不知有身体,不知有世界,并且不知道我今日所作是修行之事。

如此则与道日亲,与世日隔,可以趋向净业。

由于你在生时抛弃得干净,念头上不存一点牵挂,则大限到来时,洒洒落落,不会作儿女子顾恋身家子孙之态,这岂不是大丈夫举动?

所以要你一意修行,别无沾滞,正为此大事件也。

【“至于修净之法,不出专勤二字。专则不别为一事,勤则不虚弃一时。汝今晨起,即诵弥陀经一卷,持阿弥陀佛一千声,向佛前回向,念《一心归命文》,以此文言简而意备也。此为一时之课。若初起或身心未宁,日止四时。稍宁,渐增至六时,又渐增至十二时。合经十二卷,佛名一万二千声。更于回向时礼佛百拜,亦可分作四时。此为每日常课。余工不必计数,或默或声,但摄心谛念而已。】

“至于修净业之法,不出专勤二字。专则不别为一事,勤则不虚弃一时。


你现在每日晨起,即诵弥陀经一卷,持阿弥陀佛一千声,向佛前回向,念《一心归命文》,因为此文言简而意备也。

此为一时之课。若开始时或是身心未宁时,每日只做四时。稍安宁后,渐增至六时,又渐增至十二时。折合诵经十二卷,念佛号一万二千声。

而且在回向时礼佛的一百拜,也可以分作四时。

这是每日的常课,至于课外念佛,不必计数,或默念或出声念,只是摄心谛念而已。

〔一心归命文“ 一心皈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愿以净光照我,慈誓摄我。我今正念,称如来名,为菩提道,求生净土。佛昔本誓,若有众生,欲生我国,至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以此念佛因缘,得入如来大誓海中。承佛慈力,众罪消灭,善根增长。若临命终,自知时至,身无病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如入禅定。佛及圣众,手执金台,来迎接我,于一念顷,生极乐国。花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广渡众生,满菩提愿。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又、持名之法,必要字字句句声心相依,不杂分毫世念。久久成熟,决定得生极乐,坐宝莲华,登不退地。若余年未尽,犹得以其所证,为四众向导,报佛深恩。汝若于我所说,一一遵依,方不负觉明菩萨示汝正道,令汝出家;方不负三昧和尚为汝剃度,授汝大戒。此非小小因缘,汝莫自生轻慢,慎之!慎之!”】

“ 又、持名之法,必须要字字句句声心相依,不杂分毫世念。久久成熟,决定得生极乐世界,坐宝莲华,登不退地。


若是余年未尽,犹得以其所证,为四众之向导,报佛深恩。

你若是对我所说,都一一遵依,才不辜负觉明妙行菩萨向你开示正道,令你出家;才不辜负三昧和尚为你剃度,授你大戒。

这可不是小小因缘,你不要自生轻视怠慢之心,慎之!慎之!”

http://www.cfolu.com/xiuxueyd/115xifangquezhi.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3-2019 07: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3-8-2020 08:35 PM 编辑

兼程而进

【菩萨示常摄曰:“ 汝向(你一向)持大悲神咒,祈观音冥加,速得入道,甚好。但不得一向延缓,使志事不立。要须并日而作,兼程而进。自今当刻定期限,约准数时,杜绝人事,安止一室。每咒百卷作一时,兼礼四明所立忏法(四明法智大师《大悲忏仪》)一卷,忏诸业障,助发胜功,为一时。昼夜分为六时,以五时持咒,一时礼忏,余时安坐修禅,深入不思议慧。】

菩萨对常摄开示道:“ 你一向持大悲神咒,祈求观世音菩萨加被,速得入道,这是非常好的。


但不得老是延缓拖沓,使抱负不能实现。必须要并日而作,兼程而进。

从今日起,当刻定期限,订下数量和时间,杜绝人事,安止一室。

每持咒一百卷,作一时;礼四明法智大师所立《大悲忏仪》一卷,以忏诸业障,助发胜功,作一时。

昼夜分为六时,以五时持咒,一时礼忏,其余时间安坐修禅,深入不思议慧。

【何言乎不思议慧?了知心外无法,法法无名,直下纤尘不立,一念圆融,不可以思思,不可以议议,故名不思议慧。依此妙慧,则心摄于微,摄无摄相,所谓摄无所摄,而不碍于摄,名善摄心也。由心摄故,无事不办。总而言之,无时无在而不心心流入,为持咒摄心之本。自然夙障冰消,定心朗现,或得三昧开发,契本妙心。庶无虚縻(mí)岁月,可以刻期进道。不然,今日明朝,来年后月,若作不作,欲前不前,保汝百年后,仍自目前行止,断不能移易寸步也。慎之!勉之!”】

为什么说是不思议慧呢?


了知心外无法,法法无名,直下纤尘不立,一念圆融,不可思维来思,不可以议论来议,故名不思议慧。

依此妙慧,则心摄于微,摄无摄相,所谓摄无所摄,而不碍于摄,名善摄心也。由心摄故,无事不办。

总而言之,无时无在而不心心流入,为持咒摄心之本。自然夙障冰消,定心朗现,或得三昧开发,契本妙心。

千万不要虚度岁月,而要刻期进道。不然,今日明朝,来年后月,若作不作,欲前不前,保管你百年后,仍是目前这个样子,绝不会有所改变。慎之!勉之!”

〔并日而作,兼程而进〕两天的活一天干完,一天走两天的路程。

【菩萨又示常摄曰:“ 只 ‘ 强顺人情,勉就世故 ’ 八个字,误却你一生大事。在今日决不是牵郎拽弟、打哄过日之时矣。道业未成,无常至速,急宜敛迹韬光,一心向道,不得再误。”】

菩萨又开示常摄道:“ 只 ‘ 强顺人情,勉就世故 ’ 这八个字,误了你一生大事。
现在决不是牵郎拽弟、嘻哈打笑过日子的时候了。

自己道业未成,无常很快到来,你要立即敛迹韬光,一心向道,不得再误。”

〔敛迹韬光〕意思是:悄无声息,隐匿才华。敛迹,不让人知道自己的踪迹;韬光,把才华隐藏起来。


http://www.cfolu.com/xiuxueyd/115xifangquezhi.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6-2019 11: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9-6-2019 11:10 PM 编辑

奉教出家

【达本奉教出家。菩萨示曰:“汝老年出家,不得泛学余事。但诵弥陀经,日课佛名一万二千,自少至多,真真切切,求生极乐,此事一了百当之法。莫学世俗愚流,高谈阔论,说性说心,见人念佛,便一概抹去,及叩其所行,不及三家村里一个不识字的汉子,十字街头一个念三官经的乞儿。枉使掷却光阴,误却大事。因汝平日喜说禅而不达要妙,又未必能深信净土,老实念佛,故发此论。”】


达本奉教出家。菩萨对他开示道:“  你年老出家,不可广泛去学其他的事。就只诵佛说阿弥陀经,日课佛名一万二千,自少至多,真真切切,求生极乐,这是一了百当(把一件主要的事情办好了,便一切都妥当了)的妙法。不要去学世俗愚流,高谈阔论,说性说心,见人念佛,便一概抹去,待到考察他的所作所为,还不及三家村里一个不识字的汉子,十字街头一个念三官经的乞儿。枉使掷却光阴,误却大事。因你平日喜说禅而不达要妙,又未必能深信净土,老实念佛,所以对你讲这些话。”

〔三家村〕指偏僻的小乡村。〔三官经〕即《太上三元赐福赦罪解厄消灾延生保命妙经》。

http://www.cfolu.com/xiuxueyd/115xifangquezhi.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7-2019 02: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3-8-2020 08:36 PM 编辑

依我行去

【菩萨又示无朽曰:“弥陀经十二卷,佛名一万二千,不要增,不要减,只依着我行去。但经要匀匀净净,不缓不急,不疾不徐,佛要声声心心,不涩不掉,不浮不沉念去,至千回向。不是但诵旧文一过,须从自己心中,发出真正大菩提愿,至诚恳切,普愿一切众生,同生极乐,而我心无所著,如虚空等,是名回向。】

菩萨又开示无朽道:“ 弥陀经十二卷,佛名一万二千,不要增加,不要减少,只依着我的话足踏实地做去。


但诵经要匀匀净净,不缓不急,不疾不徐,念佛要声声心心,不涩不掉,不浮不沉念去,持至一千声,向佛前回向,念《一心归命文》。

回向时,不是只诵旧文一过便了,必须从自己心中,发出真正大菩提愿,至诚恳切,普愿一切众生,同生极乐,而我心无所著,如虚空等,这才叫回向。

【“又、静坐时,当反观深究,佛即我心,是心是佛,不假外求,如心而住,无能无所,如是谛观,更无二念,是名修行三昧。慎勿忘形死心,又落外魔知见。如是坐一时,便起经行,又更持诵,有个次序。若忙忙促促,一气赶去,谓可完却一日课诵,便有苟且了局之念,非真正修行矣。大抵学道人不遵知识明诲,决定劳而无益,未久必败。慎之!慎之!】

、静坐时,当反观深究,佛即我心,是心是佛,不假外求,如心而住,无能无所,如是谛观,更无二念,这就叫修行三昧。
要小心,不要忘形死心,否则又落外魔知见。

如此坐一时,便起身经行,然后持诵,这样有个次序。若是匆匆忙忙,一气赶去,以为这就可以完成一日课诵,便有马虎了结之念,而非真正修行矣。大多学道人不遵守善知识明诲,决定劳而无益,未久必败。慎之!慎之!

【“又、诸经中所谈净土依正庄严,须讲诵明白,倘坐中或经行或礼诵时,净土现前,便可觉了,不为异境所惑。”】

“又、诸经中所谈净土之依正庄严,必须讲诵明白,倘若坐中或经行或礼诵时,净土现前,便可觉了,不为异境所惑。”

http://www.cfolu.com/xiuxueyd/115xifangquezhi.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3-8-2019 12: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3-8-2020 08:36 PM 编辑

不涉别想


【 菩萨示陈大心曰:“ 尔道念增矣,世念亦不减。凡世间一切人我相,名利相,嗔喜相等,不但在身上行出来,始为(才是)牵连尘网;但心上略带些子,即属障道因缘,尔须要明白。尔但身礼阿弥陀,口诵阿弥陀,心念阿弥陀,不涉分毫别想,便得洗涤干净,打破尘网,生极乐国,尔须要明白。” 】


菩萨开示陈大心道:“ 你道念增加了,而世念也不减少。凡是世间的一切人相、我相,名利相,嗔喜相等,不是要在身上行出来,才是牵连尘网;只要心上略带一点儿,即属障道因缘,你必须要明白。你只身礼阿弥陀佛,口诵阿弥陀佛,心念阿弥陀佛,而不牵涉分毫别的念想,便能够洗涤干净,打破尘网,往生极乐国,你必须要明白这个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1-2020 05: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3-1-2020 05:47 PM 编辑

或问终身

【 或问终身。菩萨曰:“ 汝问终身耶?我这里没有断终身的法,为因菩萨历劫修行,不曾学得这事。然汝亦太愚痴,终身便不过如此,问他何益?汝何不问头儿白了,面儿皱了,身子软了,无常将次到了,阎罗大王面前,如何抵对他一言半句,免得披枷带锁去?这事汝何不问问?” 】

有人问终身。菩萨说道:“ 你问终身吗?我这里没有断终身的法,因为菩萨历劫修行,不曾学得这等算命之事。然而你也太愚痴了,终身便不过如此,问他何益?你为什么不问头发白了,面皮皱了,身子软了,无常就要到了,阎罗大王面前,如何抵对他一言半句,免得披枷带锁去?这事你为何不问问?”

〔问终身、问结局〕问终身、问结局的真正答案是:虽然穷一点,病一点,挫折多一点,寿命短一点,只要命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终身就是好终身,结局就是美满的结局。


反之,虽然富一些,健康一些,顺利一些,寿命长一些,而命终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终身就是坏终身,这个结局就是悲惨的结局。

所以,与其关心贫或富、生病或健康、逆或顺、夭或寿,倒不如去关心怎样念好佛。

而且,贫或富、生病或健康、逆或顺、夭或寿常常由不得自己,而是否念好佛,操之在我。

所以念好佛,这是一了百了之妙法,其它用不着太去关心。

http://www.cfolu.com/xiuxueyd/115xifangquezhi.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7-2-2020 11: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7-5-2020 12:52 AM 编辑

结期礼忏

【僧法缘将结期礼弥陀忏,先来求示。菩萨曰:“ 弥陀忏是近代慈云忏主所集,亦具事理一心(也具备事一心和理一心)。事一心,专于一事;若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不生,湛若虚空,名理一心,此一心难到。外则勤修忏法,以除夙障;内则依理修观,驯致一心。既得一心,何患不能入道?汝今在期,莫管为自己,为施主,亦莫管长久不长久,只要扫除习气,打荡身心,不成三昧,誓不休息,便了。】

僧人法缘将结期礼弥陀忏,先来求示。

菩萨说道:

“ 弥陀忏是近代慈云忏主所集,也具备事一心和理一心。
事一心,专于一事;
若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不生,湛若虚空,名理一心,此一心不乱难到。
外则勤修忏法,以除夙障;内则依理修观,驯致一心。既得一心不乱,何患不能入道?
你在这一期中,不要去管为自己,为施主,也不要去管长久不长久,只要扫除习气,打荡身心,不成三昧,誓不休息,便了。”


【又、汝在彼,虽然次第,但不是个修行地面。若真正要修行,将万缘放下,一钵依于十方,一身依于大地,真真切切,求度生死,乃为正修行法。若区区三载(三年)忏期,又夹杂世故,而欲成净业,出生死,譬如吸风吞雾而求饱足,世上必无之事。汝莫作此大愚痴想,以至冻馁而死也。”】

又、你在那里礼弥陀忏,虽然有次第,但不是个修行的处所。
若真正要修行,将万缘放下,一钵依于十方,一身依于大地,真真切切,求度生死,乃为正修行法。
若区区三年忏期,又夹杂世故,而欲成就净业,离出生死,犹如吸风吞雾而求饱足,这是世上必无之事。
你莫要作此大愚痴想,以至冻馁而死也(譬喻不得实际成效而枉过一生)。”

〔一钵依于十方,一身依于大地〕诗云:“ 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为了生死事(为了了却生死大事),乞度过春秋(乞食度化,春去秋来,年复一年)。”

〔乞食〕僧人以托钵行乞为生,行止没有定止、也没有贫富的分别与选择,是在行脚中次第乞食,所到处便是暂时依止处。


http://www.cfolu.com/xiuxueyd/115xifangquezhi.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4-2020 12: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9-4-2020 12:17 AM 编辑

又遭兵变


【王师初下三吴,湖寇突发,阖(hé全)城奔窜。久之事定,稍稍复集。菩萨示曰:“后六月十三之变,得无惊恐耶?汝等当知,此皆无始劫来,不能修善,广造恶业,所以生生世世,不离此祸。如梁武皇时,八人以兵乱各散,今日又遭兵变,逃窜无地。可见众生不能超三有,获无生,毕竟因缘业报,分寸难免。汝等幸而不死,亦大险矣。三世业果,可惊可怖,汝等尚不一心办道,早出苦轮,隔世他生,正未了在(像这样的灾难,还没完没了)。奈何!奈何!】

王师(指清兵)初下三吴(苏州﹑常州﹑湖州),湖寇突发,全城奔窜逃跑。久之事定,众人稍稍安定,又聚集在一起。

菩萨开示道:

“ 不久前,六月十三日的灾难,难道不惊恐吗?你们应当知道,这都是无始劫来,不能修善,广造恶业,所以生生世世,不离这些灾祸。

又如梁武皇时,你们八人因为兵乱各散,今日又遭兵变,逃窜无地。

可见众生若是不能超三有,获无生,毕竟因缘业报,分寸难免。你们幸而不死,也万分危险了。

三世业果,可惊可怖,你们还不一心办道,早出苦轮,那么隔世他生,像这样的灾难,会没完没了。奈何!奈何!


〔王师初下三吴,湖寇突发,阖城奔窜〕觉明妙行菩萨的法会是在吴城,从明朝崇祯癸未(1643年)五月二十八日开始,至清朝顺治丁亥(1647年)十月初二日结束,前后四年余,共二十四会。

其间,于1645年,清兵攻陷扬州,屠城十日,杀八十万人,又攻陷江陵,杀十三万人。吴城即今苏州,位于江陵下方,滨临太湖。

〔三有〕三界的生死有因有果,所以叫做“三有”。一、欲有,即欲界的生死;二、色有,即色界的生死;三、无色有,即无色界的生死。

〔无生〕涅槃之真理,无生灭,故云无生。


http://www.cfolu.com/xiuxueyd/115xifangquezhi.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5-2020 12: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忌夹杂


【菩萨示沈元辉曰:”大凡修净土人,最忌是夹杂。何谓夹杂?即是又讽经,又持咒,又做会,又好说些没要紧的禅,又要谈些吉凶祸福见神见鬼的话,却是夹杂也。既夹杂,则心不专一,心不专一,则见佛往生难矣,却不空费了一生的事?你如今一概莫做,只紧紧持一句阿弥陀佛,期生极乐,日久功成,方不错却。当授汝一偈,依而行之:阿弥陀一句,万法之总持。声与心相依,念兹复在兹。感应不思议,莲开七宝池。】


菩萨开示沈元辉道:“ 大凡修净土的人,最忌讳的是夹杂。什么是夹杂?即是又是讽经,又是持咒,又是做会,又好说些没要紧的禅,又要谈些吉凶祸福见神见鬼的话,这便是夹杂。

既然夹杂,则心不专一,心不专一,则见佛往生难矣,却不空费了一生的事?

你如今一概都不要做,只紧紧持一句阿弥陀佛,期生极乐,日久功成,方不错却(才不会走错路)。

现在授你一偈,依而行之:阿弥陀一句,万法之总持。声与心相依,念兹复在兹。感应不思议,莲开七宝池。

http://www.cfolu.com/xiuxueyd/115xifangquezhi.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5-2020 09: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难幸免

【菩萨示定恺(kǎi)曰:“ 汝既遭大难,幸而得免。自今当痛思前过,断其后愆(qiān罪过)。更无躁心竞气,逞志使能,贻厥(yí jué,遗留)身灾。今为汝立名曰恺。恺者何?慈也,仁也。慈以立身,仁以及物。功名得不足喜,失不足忧。惟务培育善心,坚固善行,以仰答四恩而已。”】

菩萨对定恺开示道:“ 你既遭大难,幸而得免。自今日起,当痛思以前之过,断其以后之过。更不要躁心竞气,逞志使能,给自己招来祸殃。

现在为你取名:恺。 “ 恺 ” 是什么意思呢?也,也。慈以立身,仁以及物。功名得之不足以喜,失之不足以忧。

只是专意地致力于培育自己的善心,坚固善行,以报答四恩而已。”


〔慈以立身,仁以及物〕以慈(和善)来做人,来修养自己;以仁(博爱)来恩及万物。
〔四恩〕父母恩(家庭)、众生恩(社会)、国土恩(国家)、三宝恩(佛门)。
〔三宝〕佛宝、法宝、僧宝。一切之佛,即佛宝;佛所说之法,即法宝;奉行佛所说之法的人,即僧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6-2020 10: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3-8-2020 08:36 PM 编辑

降临法会

【一时,菩萨降临法会。士庶(儒生和百姓)三十余人,未决心疑,咸来咨请。菩萨悯兹众等,虽同禀诚心,而不识修行正路,乃垂示曰:“今日之会,可谓有缘,但若与尔等说佛法,非所习闻,恐难信入。不若举一则世典儒书,与众等一话,或能信得一句、两句。《中庸》说:‘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


一时,菩萨降临法会。儒生和百姓三十余人,未解心中疑惑,都来咨询请教。

菩萨怜悯在场的众人,虽然同具诚心,但不识修行正路,于是赐示道:“ 今日之会,可说是有缘,但是如果与你们讲说佛法,由于过去不常听闻,恐一时难以信入。不如举一则儒家经典上的话,与你们讲解一番,或者能信得一句、两句。《中庸》说:‘ 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


〔中庸〕儒家基本经典之一。原为《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孔子之孙子思所作。南宋朱熹把它与《论语》、《孟子》、《大学》合称为“四书”。〔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这段话的全文是:“ 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因为当时的读书人,四书都背得烂熟,平民百姓也耳濡目染,所以菩萨在这里只引了前三句,而后面两句稍后再引用。

这段话的意思是:有些人理所当然地去做,有些人是因为有利益才去做,有些人则须要勉强他才会去做,然而一旦做成功了,其结果都是一样的。

http://www.cfolu.com/xiuxueyd/115xifangquezhi.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6-2020 10: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3-8-2020 08:37 PM 编辑

【 “ 今日看来,安与利且莫说起,即勉强而行者,亦不可得。即如尔等,自遇我之后,亦曾发心勉强为善,乃有一旦弃捐,或渐至懈废者,其故何在?只是将 ‘ 善 ’ 之一字,看得太缓。谓行善无功,不如为恶之有效耳。不知为善若果无功,何以古来圣贤之徒,断不作些微小恶,善则尽力尽心,必要做到十二分满足?】


“ 现在看来,‘ 安而行之 ’ ‘ 利而行之 ’ 且不要说它们,即便是 ‘ 勉强而行之 ’ 的人,也不可得。

就如你等,自从遇我之后,也曾发心勉强为善,竟然有一旦废止,或渐至懈怠而废止者,其原因何在?

只是将 ‘ 善 ’ 之一字,看得太缓,难以奏效。以为行善无功,不如为恶之有效。

不知道为善若是果真无功,为什么古来圣贤之徒,绝不作些微小恶,而行善则尽力尽心,一定要做到十二分的满满足足呢?



【 “ 若果为恶有效,又何故古来仁人君子,不惟有效是求,反作无功之事?且现见为恶之人,眼前虽得便宜,到头几个有好结局,好断送,好名声,好子孙以延其世代?又如世间数岁小儿,见说个好人,便知赞美,岂不是为善有大利处?见说个恶人,便要嗔怪,岂不是为恶无大利处?】

“ 若是为恶果真有效,又为什么古来仁人君子,不做有效的事,反而去作无功之事呢?而且现在为恶之人,眼前虽得便宜,到头来几个有好结局,好下场,好名声,好子孙以延其世代呢?

又如世间才几岁的小孩子,见说这是个好人,便知道赞美,岂不是为善有大利处?

见说这是个恶人,便要嗔怪,岂不是为恶无大利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6-2020 10: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此事极易晓。非是尔等不聪明,真不知得。但是不能实心向善,故一时不细察耳。所以平日间,舍一钱,也要向人说一遍,有句好话,也要向人说一遍,都是从外边做手脚,全不体会大圣大贤用心切己处,觉得没滋味,便抛弃了。】

“ 此事非常容易明白。不是你们不聪明,真不知道。但是不能够实心向善,因此一时没有细察。


所以平日间,舍一文钱,也要向人说一遍,讲了句好话,也要向人说一遍,这都是从外边做手脚,全不体会大圣大贤用心切己之处,觉得没滋味,便抛弃了。



【“ 汝等今日,若果将真真实实的心,行真真实实的事,无一毫妄想觊觎于其间,坦坦然乐天知命,守其在我,不见有终身可祈,结局可问,五行八字之穷通可卜,吉凶得失之可得而趋避。自然无祸不消,无福不至,道与时增,德与岁积,成圣成贤无难矣。此尔将来一定的实事,所以说‘ 及其成功,一也 ’。反此,则生为无忌惮之小人,死为腐烂之草木,可不痛哉!”】

“你等今日,如果将真真实实的心,来行真真实实的事,而无一毫妄想觊觎于其间,坦坦然乐天知命,真心做实事之操守全在于我,而不见有终身可祈,结局可问,五行八字之穷通可卜,吉凶得失之可得而趋避。则自然无祸不消,无福不至,道与时增,德与岁积,成圣成贤无难矣。


这是将来一定的实事,所以说‘ 及其成功,一也 ’。

若是与此相反,则生为肆无忌惮之小人,死为腐烂恶臭之草木,可不痛哉!”

〔切己〕和自己密切相关。〔觊觎jìyú〕希望得到(不应该得到的东西)。

http://www.cfolu.com/xiuxueyd/115xifangquezhi.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7-2020 10: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菩萨说是语已,默然而住。时,众犹颙颙(yóngyóng期待盼望貌)有待,更有再拜而致祷者。菩萨曰:“甚哉!尔众之愚也。闻如是言,竟不生希取之心,反顾之念,只要将胸中儿女、身家之事,一问而后已。苦哉!苦哉!然菩萨大慈无已,当更说些古话,醒豁尔等痴梦。】


菩萨说完这番话,默然而住。这时,众人还有所期待盼望着,更有再拜而祷告者。


菩萨说道:“ 你们众人也实在太愚痴了。听到我上面这番话,竟然不生希取之心,反顾(回头检点自己)之念,只是要将胸中儿女、身家之事问了才称心。苦哉!苦哉!然而菩萨大慈无边,就再说些古话(古人流传下来的的话),点醒你们的痴梦。


【“ 一者、学道之士,情不正,性则离;心不坚,德乃阙( 同“缺”)。往往慎于斯须(片刻),而变于顷刻。若是者,谓之造就无地之流,难以入道。非圣人之诲人或倦,而故绝之也。众中有识者,思之!】


“ 一是:学道之士,情不正,性则离;心不坚,德乃阙(同“缺”)。往往谨慎片刻,瞬间即变。这样的人,就是无地可造就之流,难以入道。这并不是圣人之诲人有所懈怠,而故意不教化他们。众人中有识者,思之!

〔情不正,性则离〕情有贪嗔痴,即是不正。如此,则本性离位而迷。〔心不坚,德乃阙〕心志不坚定,则道德缺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8-7-2020 11: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者、天下又尽有聪明向上之士,却为自是之见所障,不成大器。盖人一自是,决不肯虚心就正有道。其平日所交所接,定是一等庸下之徒,互相称誉。凡有所为,不能面闻其过,而德业殆矣。众中有识者,思之!】


“ 一是:天下又有很多聪明向上之士,却被自以为是之见所障碍,不成大器。因为人一旦自以为是,就决不肯虚心请教有道之人指正。


他们平日所交接的,必定都是最为平庸下劣之徒,而互相称誉。凡有所为,都不能当面闻其过失,其德行与道业就非常危险了。众中有识者,思之!


【“ 一者、世人贪得,都务强求。不知一钱之获,尚有命焉,而况功名富贵之大!曰:‘吾智力可求。’若然,则苍苍者天,赫赫者神,将无用乎?即使强求而得,亦是命数合有,不因尔用却许多龌龊心机,天悯而与之也。然则勉强而求者,有辱无荣,有失无得,有僇(lù同“戮”)身之祸,无利物(众生)之功,有损德之灾,无进善之福,天厌之,神弃之矣。众中有识者,思之!】

“ 一是:世人贪得,都专意强求。不知道一钱之获,尚且有命,何况功名富贵之大者!


有人说:‘ 我用智用力就可以谋取。’若是这样,则苍苍上天,赫赫诸神,就没有用了吗?

即使强求而得,亦是命数中应当有,而不是因为你用了许多龌龊心机,上天怜悯而给你。

然则勉强而求者,有辱无荣,有失无得,有杀身之祸,无利物(没有利益众生)之功,有损德之灾,无进善之福,天厌之,神弃之矣。众人中有识者,思之!


【“ 一者、天下大恩莫过父母。父母而在,堂前活佛也;父母而没,犹可追报也。试思:此身从何而来?何由而长?乃不能反本寻源,尽心尽力,敬事承顺,而至有结怨于父母而不顾,自利其妻子而不养,更甚至有病而不知,死而不葬,或一言亦报复如平人者,是皆禽兽所不若也。呜呼!人而禽兽不若耶?可畏哉!众中有识者,思之!”】


“ 一是:天下大恩,莫过于父母。父母若在,即是堂前活佛也;父母没世,犹可追报也。


你们想一想:此身从何而来?何由而长?乃不能反本寻源,对父母尽心尽力,敬事承顺,而甚至有结怨于父母而不顾,只顾妻子儿女而不孝养父母,更有甚者,父母有病而不知,死而不葬,或一言也要报复视如路人者,这都是禽兽不如啊。

呜呼!难道作人却连禽兽都不如吗?可怕啊!众人中有识者,思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7-2020 10: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9-7-2020 10:29 PM 编辑

欲求做官


【或(有人)欲求官,问可得否?菩萨曰:“做官一事,你更莫想!你须知得,通经史之谓文,练韬略(古代兵书《六韬》和《三略》,也泛指兵书)之谓武,膂力(lǚ lì,体力)过人之谓勇,智能出众之谓才。汝自思量,有一于此否?若四中不具其一,要做官,不过图侥幸而已。要图侥幸,念头先已不正。一做了官,便去假威仗势,一味虐疲民而饱我腹,决不思为国为民做些好事。以至积恶日深,不知改悔,来世定作牛马驼骡有力报人等畜。如目前兵戈战阵中一类畜生,皆夙世冒禄贪功,无一毫功德于天下之徒也。】

有人欲求做官,问菩萨能否得到?


菩萨说道:“ 做官一事,你更不要想!你必须知道,通晓经史者谓文,精通兵法者谓武,体力过人者谓勇,智能出众者谓才。你自己思量,是否具备其中一种本事?若是四种本事中你一种都不具备,要想做官,不过是图个侥幸而已。

要图侥幸,念头先已不正。一旦做了官,便去假威仗势,一味虐疲民众而饱我腹,决不考虑为国为民做些好事。

以至于积恶日深,不知改悔,来世定作牛马驼骡等有气力的畜生,服劳役来还债。

如目前兵戈战阵中一类畜生,都是前世冒禄贪功,无一毫功德于天下之徒也。


【“且报应之理,远近无期,或致祸于现世,或殃及于子孙。如目前一等(一类)罪犯囹圄(líng yǔ,也作“囹圉”,监牢),身受屠戮,继嗣不肖,或绝灭无传者是也。又、损害良民而取其财货,谓之不仁不义之物。以之祀祖先,而祖先益愆(qiān,罪过);事神明,而神明加怒;供诸佛圣贤,必为之堕泪;奉仁人有道,反为之生惭。即罪恶不极,而冤结相酬,后世定作一类羊猪鸡犬,无力报人之畜,及世间一等贫穷下贱剧苦之人。又、此图侥幸一辈,在官即做些好事,亦未免公中有私,善中有恶。罪福影响,不漏丝毫,贪有限之荣名,受累生之恶果。侥幸做官,溺心利欲,如上所谈,势所必至,可不畏哉!”】

“ 而且报应之理,是远是近没有定期,或遭灾祸于现世,或殃及于子孙。
如目前监狱中的犯人,身受屠戮,子女不肖,或断子绝孙者是也。

又、损害良民而取其财货,谓之不仁不义之物。用来祭祀祖先,而祖先增罪;用来事奉神明,而神明加怒;用来供养诸佛圣贤,诸佛圣贤必为之堕泪;用来孝敬仁人有道者,仁人有道者反为之生惭。

即使罪恶不到极点,而冤结相报,后世定作羊猪鸡犬一类无气力服劳役的畜生,以自己的血肉来还债,及作世间最贫穷下贱剧苦之人。

又、此图侥幸一辈,在官即使做些好事,也未免公中有私,善中有恶。罪福之报,不漏丝毫,贪有限之荣名,而受多生之恶果。

侥幸做官,溺心于利欲,如上所谈之恶果,势所必至,能不畏惧吗!”

http://www.cfolu.com/xiuxueyd/115xifangquezhi.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8-2020 08: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3-8-2020 08:45 PM 编辑

定佑求子

【王定佑求子,菩萨曰:“汝自今莫杀生命,勿食异物(指稀有的美食),勿多欲逞忿。何以故?杀生伤天地之慈,乖长(zhǎng)养之道。食异物,必增淫秽,或致恶疾。多欲逞忿,则戕(qiāng杀害)损寿命,暴折元和(根本的祥和),又多犯阴阳之忌。汝当永戒此三,一意奉养老母,推惠行慈,济贫拔苦,广行阴德,积累不废,天必锡(赏赐)汝佳胤(yìn子孙、后裔)也。”】


王定佑祈求生子,菩萨说道:“ 你自今日起,不要杀害生命,不要吃稀有美食,不要多欲逞怒。


为什么呢?杀生伤天地之慈,背离长(zhǎng)养之道。
吃稀有美食,必增淫秽,或致恶疾。
多欲逞怒,则毁损寿命,猛烈地摧折元和(根本的祥和),又多犯阴阳之忌。

你应当永戒这三条,一心一意奉养老母,推惠行慈,济贫拔苦,广行阴德,积累不止,上天必赏赐好儿孙给你。”

〔推惠〕把好处让给别人。〔行慈〕令众生安乐。

http://www.cfolu.com/xiuxueyd/115xifangquezhi.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8-2020 08: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莫狎恶少

【菩萨示陆定息偈曰:“亲近老成,莫狎恶少,君子上达,汝曹(你们)当效。劝母修行,是为大孝,必诚必敬,遵菩萨教。”】

菩萨对陆定息开示一偈:“ 亲近老成,莫狎(xiá亲昵)恶少,君子上达,汝曹(你们)当效(应当效法)。劝母修行,是为大孝,必诚必敬,遵菩萨教。”

〔恶少〕品行恶劣、胡作非为的年轻人。〔上达〕修养德性通达于仁义者。


【复示曰:“ 回去向尔母亲,谆谆切切,劝她至心念佛,求生极乐。即不能素食,莫勉强她,但不可杀生。她若肯归向弥陀,自断血肉。此是世间第一等孝行,汝宜勉之。”】

菩萨又开示道:“ 回去向你母亲,反反覆覆真真切切地,劝她至心念佛,求生极乐世界。若是不能素食,不要勉强她,但不可杀生。她若肯归向阿弥陀佛,自会断食血肉。这是世间第一等孝行,你要努力地去做。”

http://www.cfolu.com/xiuxueyd/115xifangquezhi.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9-3-2024 09:18 AM , Processed in 0.074529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