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637|回复: 0

佛教-探索,发现?系列之(3)关于佛教的信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2-2014 11: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佛教-探索,发现?系列之(3)关于佛教的信仰

前言
关于佛教属不属于宗教性质这个课题,历来人们都提出过各种不同的看法。在此仅以综合性结论作为一种说法,那就是佛教既富于哲学意味,但它又不完全一味作做哲学上的玄想,佛教既含有宗教里的,那些对现实以外的生命阶段及另外世界的信仰,但它又不完全以这个范畴做为其信仰主题。
现在我们都将佛教列为是一个宗教单位了,其实只是一种形式上或习惯上的标签认识而已。
在本系列第一章结尾里曾提出过的【 ”第4项:辨别信佛教的原本性质-以理性求证还是单单相信而已?“ 】将在以下作进行探讨。


佛教的信仰对象及其内容


对佛教稍加认识的人,都知道佛教的信仰对象是三宝,不是单单对佛陀而已。佛教徒不是单单对佛陀个人(佛)的敬信, 同时也是对佛陀求证的真理(佛法)敬信,对佛陀真理求证者(僧团)的敬信。
这种涵盖三个层面作为信仰对象的特有信仰结构是佛教独有的。而在这点可理解到”佛陀”不能单独是信仰上的绝对化,”求证的真理-佛法”也不能单独是信仰上的绝对化,自然”真理求证者-僧团”也不能单独是信仰上的绝对化,三个信仰对象结合一体才能成为信仰上的绝对化。这就是佛教具有其强烈的事实性,验证性及实践性的特质信仰内容。如何这样说呢?

以下概念化的做个探讨

1)【佛】佛陀不能单独成为信仰上的绝对化---佛陀不是主宰,他不能创造真理, 他只是真理的发现者,也是真理传达者与实现者,同时也是真理求证者,他与真理本身和真理求证者是不可切割的。否则单单只对【佛】的信仰是毫无意义的 。
  
2)【佛法】”求证的真理”也不能单独成为信仰上的绝对化-----真理必是源自于佛陀求证的,同时也是真理求证者的共同目标。它与真理发现者和真理求证者是不可切割的。否则单单只对【佛法】的信仰是毫无意义的 。

3)【僧团】”真理的求证者”也不能单独成为信仰上的绝对化-----他们求证的真理必是源自于佛陀求证到的,同时佛陀也必是求证者共同的模式典范  。它与真理发现者和真理本身是不可切割的。否则单单只对【僧团】的信仰是毫无意义的 。

我们可以看到在佛教里,其信仰的对象其实是三个相互关联的单位所建立起来的,就是那位完全实现了真理的人【佛】,他为实现真理的实践方法【佛法】,还有和他在一起去求证真理的人【僧团】。  

【佛】真理的实现者,他的成果是他人可实现的而且有实践法的。因此,在信仰范围里,也同时具备了对“实践方法”与“求证者”的推崇。否则,敬仰佛陀就与偶像崇拜无别了。

【佛法】求证的真理,这种真理不是一套没有实现者的玄谈,因此,在信仰范围里,也同时具备了对“实现者”与“求证者”的推崇。否则,信服佛法就与迷恋空谈无别了。

【僧团】”真理的求证者”,这些求证者是有“实践方法”作为途径与“实现者”作为典范的,因此,在信仰范围里,也同时具备了对“实践方法”与“实现者”的推崇。否则,崇敬僧团就与结党意识无别了。

总结而论,佛教的信仰对象及内容,是极能符合民主原则里的平等性质,同时,又体现出科学精神里的求证态度!

佛教的信仰态度

也许,那部“加摩腊经”已是大多数人耳熟能详的经典,故在此不引出所有经文了。此经正是佛陀对于佛教的信仰态度做了一次详尽的分析与准则规范的建立。

在此,就其内容扼要,做简略的探讨”

1】相信--信其实是好也是善的,它可以去除怀疑。而怀疑也不是罪恶,对于未知或未经验的事物,必然就有存疑虑的心态。然而,两者须有一个平衡的发展,在任何学习过程里,存有疑虑才会推动求解,如果一直疑虑,就妨碍了求进步。然而,完全不求解的相信,那样也只是停留在迷惑的阶段里,对进步完全没有意义可言。
在佛教礼拜文赞颂三宝时对【佛法】的赞文里就出现一句Ehipassiko,它的意思是要您来参与来看,而不是直接要您来相信。可见佛教的信仰态度是那么的具备理智程序。

2)盲信-----盲信是相信的负面发展。也是无知的表现,那是不经过理解程序的接受。   
盲信也是狭义的偏见,对于事物没有整体性的掌握或依随一般人口里所流传的,又或者
局限在某个区域里沿袭下来的传统观念。它的具体表现就是一味的服从与听命。

3】理信----理信是相信的正面发展。是有通过求证程序的相信,是有知有见的相信。
这也是佛陀在此经文的总结【。。。加摩腊人啊!只有在你确知某事是不善的,错误的,邪恶的,你才革除他们。。。而当你确知某事是善良的,美好的,那时你再信受奉行】

以上对有关佛教的信仰的课题,进行了如此的探讨后,得知佛教的信仰原是那么的具备
了科学与民主性质,又那么的符合人间性与事实性。

然而,在我们一般认识里所见到的佛教又为何是那么的充满着浓厚宗教色彩呢?
主要原因就是在于,那是脱离了发源期的佛教(第一圈),走向了变化期的佛教(第二圈)。

佛教的核心点或原貌就是扩展成这两个圆圈的就是最内中间的圆心点。
再次依据这个圆圈理论,我将第一次形成的上座部佛教名为第一圈,而后来扩展形成的
后期佛教名为第二圈。


在第二圈出现了如何的状况呢?

作为信仰对象的“佛。法。僧。三宝” 出现了以下情况


佛陀这个单位扩展成复数的,多元化的,其【人格化】也升级为【神格化】了。
佛陀是供祈求的对象多过于供学习的对象。其他世界的佛格甚至超越这位在我们 这个世界悟道成佛,创立佛教,自认也是僧团一份子的那位释迦牟尼佛,他被矮化了,甚至被疏远了。不可思议的佛格最后成为崇拜的对象。


佛法这个单位扩展成唯心论的,多元化的,其【实在性】也升级为【理想性】了。
佛法是供辨析的运用多过于供实践的运用。其他的实践方法及观念理论构成庞杂的体系,形成多重化的修行目标及理想。浩瀚的经论最后也沦为被膜拜的对象。

僧团这个单位扩展成人神共处的,多元化的,其【人间性】也升级为【天堂性】了。
僧团是供膜拜和求灵感的场合,多过于供亲近修证者的场合。宗教色彩越来越浓厚,
僧团的角色逐渐从佛法求证者演变成与佛力沟通的管道,自然的也演变成被膜拜的对象。


在20世纪初至80年代。佛教已到了现代化阶段。在大时代扭转里,在新旧文化大冲击里,针对佛教本质的趋于腐朽与混杂。
有某些佛教代表性人物就提出过“人生佛教”“正信佛教”与”人间佛教“等等的革新理念,然而,其影响力成果并不太大,原因是脱离了原点的佛教,
急需的是重回原点, 在脱离区里提出的革新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而已!
                     

                                        佛教     探索,发现?系列将继续推出。。。。

                                                
本帖最后由 alpsfeel 于 28-5-2014 05:12 AM 编辑

FA.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1-5-2024 12:09 AM , Processed in 0.077877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