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311|回复: 1

中華傳統工藝(製作工序之簡述)分享-2樓 彈棉花被工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8-2013 06: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好,在這裡隨時分享與中華傳統工藝有關的製作工序簡述。歡迎瀏覽。

目錄:
1樓 米豆腐製作工藝
2樓 彈棉花被工藝



工藝名稱:米豆腐製作工藝別稱:米涼粉,蕎涼粉(若以甜蕎代替糯米)
典籍出處:地工開物-追蹤中國民間傳統手工藝
原料:糯米,清水,石灰水/碱水,涼水
替代材料:以名為“甜蕎”的野菜結的籽(粗糧食品)磨成粉作成粑代替糯米
工具:木桶,石磨,鐵鍋,柴,勺子,漏勺
技藝口訣:-
注意事項:碱水添加的份量
製作工序簡述:


浸泡
  • 用清水浸泡洗乾淨後的糯米在木桶里,大約浸泡一個晚上


磨漿
  • 用石磨把準備好的材料(1)磨成白花花的米漿


煮漿
  • 將材料(2)倒入鐵鍋內以柴火烹煮


添碱
  • 往快要煮熟的米漿添加石灰水。添加的份量要掌握好,量多會讓米豆腐的味道很澀,量過少,就失去因生石灰帶來的淡淡清香

攪拌
  • 添碱時需不停攪拌鍋內的米漿,使米漿內的所剩水分在不斷加溫過程時,盡量蒸發出來,也使石灰水能充分地滲透到米漿內。鍋內米漿成稠糊狀,米漿徹底熟透後,米豆腐可出鍋


舀漿與漏漿(冷水低溫自然凝固法)

  • 用勺子舀起糊狀的米漿,倒入一個帶密密麻麻小孔的漏勺內。糊狀米漿從孔里流出來,落入架起漏勺(木桶內放有涼水)的木桶內。滾燙的米漿遇冷水立刻凝固,條狀的米豆腐成型。
  • 或者將體積很大的糊狀米漿放入水盆內,冷卻,凝固。要吃時,根據需要以刀削成各種形狀:片狀,塊狀,條形,菱形。
本帖最后由 一門匠心 于 4-8-2013 06:04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4-8-2013 06: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華傳統工藝(製作工序之簡述)分享-彈棉花被工藝

工藝名稱:彈棉花被工藝別稱:-
典籍出處:中國三百六十行(水粉畫),地工開物-追蹤中國民間傳統手工藝
原料:棉絮,棉團,棉紗線,彩色毛線(若用於喜慶棉被需彩色毛線)
替代材料:-
工具:寬大的案板,附有弓弦的彈弓,錘子,附有竹條為邊框的鋪床,軋板(磨盤,外形似農家大鍋蓋)

技藝口訣/詩詞:棉花街里白漫漫 誰把孤弦竟日彈 彈到落花流水處 滿身風雪不知寒 ---韓珠船
注意事項:-






早年的腳踏彈棉機




軋板(類似農家大鍋蓋)





製作工序簡述:


彈棉花
  • 將棉絮,棉團擺在寬大的案板上,將弓弦貼近棉絮,棉團,用錘頻繁敲擊彈弓上的弓弦,使弓弦的震動觸及皮棉絮並帶動棉絮不斷翻飛,將皮棉彈成鬆軟的棉條


牽紗結網
  • 用棉紗線在棉條鋪設前,先結一層網以兜住棉條。棉紗結網步驟:在地上擺放一個鋪床,鋪床邊框為短小豎立的竹條,密密麻麻宛如矮小的竹籬笆


鋪設棉條
  • 將棉條層層疊疊鋪設在已結上棉紗網的鋪床上,根據所需棉被的輕重鋪設適量棉條,直至鋪成厚薄均勻的整床棉絮


軋花
  • 用軋板(磨盤)在蓬鬆的棉絮上來回擠軋,將棉絮軋緊軋實,軋板外形類似農家大鍋蓋。軋花方式有兩種,一是用手旋轉軋板(磨花),一是用腳踩軋板(踩花)


牽紗結網
  • 再次用棉紗縱橫交錯地結網,這次是在棉絮上結網,以保證棉絮不露棉出來



鎖邊

  • 用棉紗線將棉絮邊緣細心聯結。若是結婚喜慶的棉被,在鎖邊前,還用彩色的毛線在棉紗上編出式樣各異的圖形和文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7-2-2025 06:29 PM , Processed in 0.125550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