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3514|回复: 33

康熙为何能做出这么巨大的历史功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3-1-2005 11: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圣祖仁皇帝康熙,名字叫玄烨,他8岁继位,14岁亲政,在位61年,享年69岁,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以来,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君主。他是清世祖顺治帝的第三子,康熙自幼好学不倦,意志坚毅。他刚刚披上龙袍时还是个孩子,他的祖辈虽然骑着马从关外打到关内,建立了清王朝,但实际上交给他的并不是一统江山。反清势力和分裂割据的活动来自四面八方。这位少年皇帝,14岁亲政,16岁就除掉了结党营私、欺凌幼主的辅政大臣鳌拜。削弱了八旗旗主的权势,20岁即迎战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经过8年奋战,一举平定了战乱,维护了统一。康熙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头脑清醒,文武兼备,对自己讲学习,对朝政讲勤慎。能较好地处理民族之间的关系,从而开创了康乾盛世,促进了清朝初年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疆域。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秦始皇以来两千年间一位伟大的君主,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康熙为什么能做出这么巨大的历史功绩?康熙作为一个皇帝执政61年,他为君之道的法宝又是什么?我们要打开康熙王朝历史之谜的那把钥匙是什么?

    在中国古代众多的帝王中,清朝的康熙皇帝是惟一认真学习过西方科学知识的皇帝,他通过学习,吸收了许多欧洲的数学、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等方面的知识,并主持了几项大规模的科学活动,这些真实的故事,不仅在典册中有真实记载,而且在他生活过的紫禁城中,至今仍留下了上百件他学习和从事科技活动的仪器。

    勤奋学习,是康熙为君之道的一个重要法宝。他不仅精通汉族传统文化,还认真研究西方科学技术,不愧为学习型的皇帝。康熙为了能将大清社稷绵延万年,对皇子皇孙的教育,更可谓望子成龙而煞费苦心。他亲自为皇子们选定师傅,让皇子皇孙接受学校教育,并定期检查他们的功课,这些在清史典籍中都有明确记载。

    康熙对待臣民他很重视仁爱,譬如说他蠲免赋税,譬如说他规定“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后来雍正又规定了“摊丁入地”。就是说中国几千年的人头税到这时候取消了。康熙的对臣民的仁爱表现在很多个方面,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惩治贪官,表彰清官。

    康熙通过清官树立榜样,让他们去体现仁和爱,因为他们直接接触臣民。康熙表彰的清官我想讲个例子,就是于成龙。清朝有两个于成龙,同名同姓同字,这个于成龙是山西人于成龙,上集讲到的治河的那个于成龙是直隶的于成龙。于成龙中了进士之后,分配他到广西罗城县做知县,广西罗城县经过明末清初的战乱,人民很贫穷,一片荒凉,荒凉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县的衙门,只是三间草房,这个县城有几户人家呢?只有六户人家。于成龙做知县的时候,和老百姓,据记载说“如同家人,亲如父子”。

他鼓励百姓垦荒种田,招集流民,在外面逃荒的人,回到家乡来安居乐业。经过七年的努力,这个县的情况大有改观,因为于成龙做出了很重要的政绩就有人推荐他,推荐到朝廷,就给他升官,升到一个知州。于成龙离任走的时候,县民百姓痛哭流涕,拦着马不让他走,他说,朝廷任命我走,还是要走啊,他往前走一步,跪在路旁的百姓,痛哭失声啊,一个县官做到这种地步,可以说是的的确确的清官。这时候有一个瞎子不走,就是跟着于成龙的后头,于成龙说,你为什么还不走啊?跟着我走一出程了。这个瞎子说,你离开罗城县上任的时候,你没有钱,你走到半路没有饭钱怎么办呢?他说,我是个瞎子,我也帮不了你的忙,但是我会算命,你没有饭吃的时候我就给人算命,得来点算命钱,咱们就解决饭钱的问题了。于成龙很感动,说那你就跟着我走吧。果然走到半路上,于成龙就没有饭钱了。这个瞎子就给别人算命,得的这点算命钱,解决途中的吃饭问题。

    于成龙做到知州很有成绩,受到康熙的表彰,做知州官升了,仍然一分钱不贪。后来官又升,升到两江总督,就是江南江西总督,封疆大吏。这时候于成龙有一个绰号叫“于青菜”。什么意思啊?就是于成龙做了这么大的官,穿素衣,吃素食,经年不知道肉味是什么,吃青菜。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顿两顿,常年吃粗米青菜,所以当地百姓把他称做“于青菜”。亲自访贫问苦,惩治贪官豪强,累死在官任上。

    于成龙死了之后,市民罢市,沿街聚哭,追悼于成龙。在治理丧事的时候,将军、都统、提督、各种大的官员到于成龙住的地方,家无一件余物,所有在场的官员感动地流下热泪。康熙表彰说,于成龙是当今清官第一。于成龙对百姓的仁爱的精神,就是康熙仁爱精神的体现,康熙表彰于成龙就是宣扬他对臣民要仁爱。

    有一个清官叫彭鹏,这个人做官很清廉,康熙表彰他了,让他做了顺天府府尹,相当于北京市的市长。这个时候他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顺天府乡试考试的时候,有作弊的情形,谁作弊呢?主考官和副考官串通豪强作弊,怎么办?他就上书有这个情况。但是主考官和副主考官、主持考试的人,有一个很严密的关系网,朝廷会议讨论说,查无此事没有作弊,说彭鹏诬告。彭鹏上书说:如臣妄言,请劈臣头,把我的头劈两半,半悬国门,另外一半悬挂在顺天府府学。朝廷会议又讨论,说是彭鹏这个话呀,太不恭敬了,大不敬,要撤他的官、免他的职,康熙这时候怎么决定呢?康熙说,把那个主考官、副主考官、相关的人让他们退休回家,彭鹏的官照做,康熙为什么能做出这样一个决断呢?力排众议保护彭鹏,是不是因为康熙私访了解了情况呢?电视剧有康熙私访嘛,根据我看到的关于康熙的史料,康熙的实录,康熙的起居注,康熙从来没有过微服私访,他不可能微服私访,因为圣驾一出驾的时候,必然惊动地方,没有可能微服私访,他也没有必要微服私访,康熙了解民情的渠道、了解官员政绩的渠道很多,其中一个渠道就是奏折制度,也叫密折制度,康熙在全国各地分布了很多的人,可以秘密的写上奏折,不经过任何的中间渠道,装到一个密折匣里面,直接送到康熙手里,所以这个官是贪、是廉、是勤、还是懒,可以说康熙一清二楚。

    我刚才讲的这个案子,康熙对顺天府的府尹彭鹏这件事情,他是清清楚楚的,那个主考官他们连同作弊,康熙通过密折制度,通过其他制度已经掌握了情况,所以,康熙就力排众议,断然做出决定,贪污作弊的人免职,清廉谨慎的官员表彰升官,表彰彭鹏这位清官。清官是康熙的一面镜子,体现了他的对臣民仁爱的思想,所以表彰他,借着他们层层的清官,从总督、巡抚、知州、知县层层的清官来推行他仁爱的理念,实现他的政治抱负。

[ Last edited by enry98 on 20-1-2005 at 09:56 PM ]

[ 本帖最后由 孟德新书 于 9-10-2006 10:45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3-1-2005 11: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康熙有一次出外巡察,在巡察的路上有一个人卧倒在路旁。按照正常情况下,他挡了圣驾呀,要严加处理。康熙说不要,说问一问怎么回事。把躺在路边的那个人,他的侍卫给推醒了,你叫什么名字啊?他说我叫王四海,你怎么回事啊?他说我是佣工,我们今天话来说打工,我回家路上因为饥和饿晕倒了,躺在路边。康熙说不要惊吓了他,你们马上热粥给他喂了,来救他。于是就把粥热好了,就喂这个王四海,王四海喝了热粥之后就苏醒过来了。康熙了解了情况,这个人的确是很困难,家境也很困难,康熙说给他盘缠,让他回老家,这样就把这个王四海送走了。从这个小的事情上,可以看出康熙身为皇帝,身为天下的共主,的的确确是有一种仁爱的精神。

    (二)

    康熙对西学的重视,他有一个传统,就是他父亲顺治的时候,已经开始对西学吸纳,他很重视和耶稣会士汤若望的关系,就是汤若望他参与编修历法,这个历法叫《时宪历》,汤若望做了钦天监的监正。还有一个人叫杨光先,这个杨光先很特殊,在明末崇祯的时候,他到了北京,抬了棺材到了阙下,弹劾当时的一个大学士,被人称作“奇怪之人”。当然受到处分了,把他遣送到辽西,很快明朝就灭亡了,他就回到江南,他家是江南的。到顺治朝他又来到北京,他自己说他懂天文历法,就到了钦天监里面,到钦天监里头他就上书告汤若望,说你《时宪历》 只编了二十年,大清王朝亿万万年,这二百年不是咒着清朝短柞吗?就是短命嘛!这就无限上纲了,朝廷受理了,就要讨论《时宪历》的事情,在朝廷会议上,大学士、尚书讨论,是汤若望正确还是杨光先正确?不能决定。又在午门前这些大臣聚在一块测验,测验的结果大臣不懂,康熙也不懂,后来又到古观象台,就是今建国门外的观象台,在那儿再继续进行观测,这些大臣们还是不懂,但是做了个决定,就是把汤若望关进了监狱,汤若望那时候已经年老得病,身上戴了八条锁链,战战兢兢地、哆哆嗦嗦地拿着望远镜观测,他也没有力气争辩。这案子就这么定了,当时康熙没有亲政,辅政大臣鳌拜等主持了这个事情。

    后来北京发生了地震,另一个耶稣会士叫南怀仁,他说地震是因为有冤魂,要重新审理这个案子,重新审理案子之后,就给汤若望平反。这时候汤若望已经死了,康熙让南怀仁做了钦天监监正,对杨光先进行了处理,有的大臣说要斩首,康熙说不要了,遣送他回原籍吧,后来杨光先就死在回家的路上。康熙任命南怀仁做钦天监监正,又任命他做工部侍郎,这是西洋人在中国朝廷做官的开始,从此康熙就重视自然科学的事情,正好这时候法国一批传教士白晋、张诚等到皇宫来见康熙,带了三十件科技的书籍和仪器,康熙就把白晋和张诚留在宫内服务,把他最喜欢的那几个仪器,摆在自己的宫廷里。康熙跟他们学数学,学天文,学历法,数学里面就学欧几里德的平面几何,耶稣会士学了满语、满文,用满语给康熙讲几何学,他们还带了一些科学的仪器,康熙就做题,做数学题。

    前不久在法国巴黎凡尔赛宫举办了康熙大帝展,其中展出了一些康熙时候的仪器。经过了这么长的岁月,仍然运转灵活,光彩耀人。其中有一件手摇计算机能进行加减乘除开方的运算,现在北京故宫里面收藏了康熙时代的手摇计算机有十件,很有意思。还展出了比例规,是铜镀金的,可以进行乘方开方的运算,还展出了几何模型,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圆锥体,多面体,完全是楠木做的,几十件,做得非常之精细,这是康熙当年学几何时候用的教学模型。还有一些其它的仪器。康熙他不仅仅是学,而且还实践,他在视察永定河的时候,带着他的几个皇子,让他们亲自打桩,亲自用仪器进行测量,康熙亲征噶尔丹的时候,把皇太子、皇四子等人留在北京,恰好那时候有日食,皇子们在北京观测日食,他在前线,然后紧急奏报,交流观测的结果。

    康熙对西洋和西方的科学技术不排斥,而是接纳,表示了作为一个帝王来说,宽大的胸怀和渴求的愿望。尽管是这样,但是康熙仅仅是一种个人的宫廷行为,没有形成吸收西方科学技术的政策,也没有形成一个制度。康熙故去之后,人亡政息,他下面的一代一代的子孙们,那些皇帝们,对西方的科学技术一个比一个不感兴趣,仅仅喜欢的是自鸣钟和大水法,作为欣赏和玩物而已,没有用来振兴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科学技术,这是美中不足之处。

康熙对子孙讲教育,在中国历代帝王里是非常特殊的。康熙一共有35个儿子,20个女儿,他孙子辈有人统计是97个,这是个很大的家族。那康熙怎么教育他的子孙?康熙对子孙的教育当然是望子成龙,他教育的方式很多,言传身教,让他的子孙跟他行围打猎,跟他巡视,甚至作战的时候,也带着他们,就是在实践当中来进行培养教育。但是,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学校教育。

    皇子皇孙读书的地方叫“上书房”,康熙他这时候上书房在畅春园无逸斋,就是避免他的子孙贪玩,要无逸,不要闲着,不要贪玩,不要贪图享乐。《康熙起居注》和其它的一些书记载了皇子皇孙上学的具体情况,我想举一天做一个例子,看看皇子皇孙们是怎么学习的。

    这天的寅时,就是早上三点到五点,寅正是早上四点,皇子们就要到无逸斋,开始复习头一天的功课,要有一个时辰的时间,要有两个小时,皇太子在这个时候才13岁,早上三点钟就要到无逸斋书房,他起床时间当然是更早,这是寅时。卯时,就是五点到七点,老师来到课堂,满文的师傅达哈塔,汉文的师傅汤斌等到了上书房,到了之后先给皇太子实行跪拜的礼节,然后就检查皇子们功课,让皇子背书,皇子朗朗背诵,一字不错。然后汉文师傅再给他划下面一段,接着背下面一段。底下就是辰时,就是早上七点到九点,这个时候学生上课已经过了四个小时了,康熙下了朝就来到了无逸斋,皇子们到斋外面台阶下面迎接康熙来,康熙来了之后落座,就说要背书,就让他的儿子背书,康熙拿出书来随便点一段,皇子就背,背完了以后,果然一字不错,康熙说,我小时候书要朗诵120遍,之后还要背诵120遍,完全熟练了,然后再换下一段,这样一段一段地学,这时候有了大臣说,说是100遍是不是就可以了?康熙说必须背足120遍,然后就问其他那几个师傅,说刚才背的怎么样?有的老师就说了,说是太子很聪明,背得很好,康熙说,说你们不能表扬他,要多批评他们,免得他们骄傲。检查完了之后,康熙就处理他政事去了。巳时,九点到十一点,这个时候,记得这一天已经是数伏了,很热,皇子读书的时候,是不许拿扇子的,不许摇扇子,正襟危坐,这时候写字,每一个字要写100遍,来练习书法。底下就到了午时,十一点到一点,就到了午饭的时候,侍卫就送上饭来,皇子们也让老师吃饭,老师跪着接了饭,然后到自己座位上吃饭,皇子们在另一旁吃饭,吃完饭之后不休息,继续前头功课。底下就到了未时,就是一点到三点,这时候皇子们到了无逸斋的外面是一个院,那儿有靶,射箭,一个是休息一下,一个是体育活动,一个是练习骑射,练习武艺。申时,就是十五点到十七点,康熙又到了无逸斋再次检查功课,还让这些皇子们背,他几个皇子排着队一个一个背。底下是酉时,十七点到十九点,这节课是在无逸斋外面练习射箭,康熙先让诸子们一个一个射,之后让那几位师傅一个一个射箭,最后康熙自己射箭,史书记载叫做“连发连中”,功课完了之后放学。从早上三点到下午七点,请注意,不是一天,是天天如此,叫做“无间寒暑”,天天如此。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来,康熙皇帝对教育子孙是极为严格的,在他教育之下,康熙的儿子有几种类型,一种是政治型的,譬如雍正做了皇帝,乾隆做了皇帝,应当说康熙的教育是成功的,儿子雍正是一个很杰出的皇帝,孙子乾隆也是一位很杰出的皇帝,那有人说嘉庆道光呢?康熙能管两代就可以了,再后面那么多也管不了。

    他的皇子皇孙不能都做皇帝,做皇帝的只有一个人,其他的第二个类型就是学者型,皇三子胤祉是很杰出的一个科学家,他主持编修《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第三种类型就是艺术型,写字绘画,有的皇子字写得很好,画也画得很好。第四种类型是生活型,他母亲在妃子里面比较地位比较低下一点,他也不可能竞争皇位,但是,他有一个平平安安的生活,所以康熙皇子皇孙当中没有一个纨绔,没有一个为非作歹者。康熙对子女教育成功的一个例子,就是雍正,康熙死了之后,雍正继位,下一讲,我们讲雍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1-2005 10: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等下,你的内容和主題好像很不符哦?

到底你是想說康熙的功績,還是想問康熙怎麽會成就這樣的功績?

以中學作文考試的評分標準來看,這篇文章好像離題了,要拿零分的哦。而以學術論文的角度看,這篇文章所擧的功績和平三藩、定臺灣、收蒙古、不加賦、戰俄羅斯等比起來根本不算什麽,論點不強,同樣也是要拿零分。

[ Last edited by 阿火 on 19-1-2005 at 10:26 PM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005 10: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 没有离题..........是问 为何康熙能做出如此多 的历史功绩.......

文章 列出了几点原因 如

对西学科学知识的重视........

勤奋学习....

对臣民仁爱...

严厉教育下一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2005 03: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阿火 于 19-1-2005 10:21 PM  说 :
等下,你的内容和主題好像很不符哦?

到底你是想說康熙的功績,還是想問康熙怎麽會成就這樣的功績?

以中學作文考試的評分標準來看,這篇文章好像離題了,要拿零分的哦。而以學術論文的角度看,這篇文章所擧 ...

and one more. to prevent the repeat of Ming emperors' bad conductio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韩诺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3-1-2005 10: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他有韦小宝!!!。。。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5-1-2005 11: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的“康乾盛世”,只不过是破坏后的习惯性恢复,这样的的盛世,在中国历史上每一个新的王朝建立后都有。
康熙,说他伟大我怀疑。文字狱,强制剔发易服就是从他开始的。而重视儒学,学习西学,不过是摆设而已。

[ Last edited by 西蜀渔人 on 25-1-2005 at 11:57 AM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1-2005 11: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和這個貼相同的轉載内容已經發成別的主題,所以刪掉了。

主題在這裡:
http://chinese.cari.com.my/myfor ... d=237755&page=1

[ Last edited by 阿火 on 28-1-2005 at 12:04 AM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8-1-2005 12: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西蜀渔人 于 25-1-2005 11:44 AM  说 :
清朝200年都在干什么?
文章提交者:中国威胁论 加贴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cat898.com


作者:梨花烟雨 提交日期:2004-10-21 10:01:00  

??二百年,漫长而又无谓的“ ...

謝謝分享!

不過能不能說一下您個人的看法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2005 01: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阿火 于 28-1-2005 12:00 AM  说 :

謝謝分享!

不過能不能說一下您個人的看法呢?

-----------------------------------------------
历史教科书说康熙有几大功绩,如平三藩,定台湾,,收蒙古,不加賦,战俄罗斯等等.那么,让我们看看这些所谓的功绩到底是一些什么!
满清,按照当时民族国家的观点来说,是个不折不扣的外来民族外来政权,这点与今世的日本人很相似.但有人辩解说,满人已经把汉人当成自己人了.是这样的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不晓得大家知不知道满清侵占中原后,在今天的辽宁南部建立了一到维拦,其目的就是防止汉人到东北.除了流放到关外的反清义士,逾越者杀无赦.皇太极有过训词,指示满清皇族,如果在中原待不下去,就退回满洲,请问,这是什么意思?以至于后来俄国入侵,长驱直入.
三藩的形成可以说是农民起义军的功劳.吴三桂李自成攻破北京后,准备投降农民军.但李杀其父辱其妾,谁能有这个肚量不反目成仇.所以明朝最精锐的部队加上满洲铁骑就无所不敌了呢.中国的农民起义永远逃不出自己被人压迫,而他们又反过来压迫别人的规律.哀哉!(跑题了)后来清庭打击三藩,目的就是消除汉人的力量,为坐稳龙椅的自私行为,与日俄战争有得比,我要问,日俄战争中,东北百姓很爽吗?而有人把他抬高到正义的位置,其目的不言而明.
收蒙古就跑题了,满蒙联姻早在奴儿哈赤时代的既定国策,而不是他康熙的全部功劳.
定台湾有意思,它与今天的台湾很好笑.满清与共产党,极其相似,一个是外来民族外来国家,一个是外来思想与势力扶植的政权.清时的台湾是明朝正统的延续,今天的台湾是中华民国的继续存在.有脑子的朋友还想不到其中的原由吗?
不加賦很可笑,哪一个王朝建立不实施一下怀柔政策.如果说这也是他的功绩之一,我很怀疑这个统治者的作为.
与俄罗斯战争不过为了保护他满洲人爱新觉罗家族一己之江山,要是这也是功绩,太难认同了.
在顺治时期,汉满两族可以有自己的服装,自己的发型.而到了康熙时候,就开始强行剔发易服,当时的口号是"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此有许多人不剔发易服而惨遭屠杀.要知道,汉人的观念是"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这样的行为就是对汉人的民族尊严的强奸.注意,清以前大臣自称臣,而满清时汉族大臣则称奴才.满人称臣.
文字狱又是他的一大伟举,清朝残酷而又荒唐的事情由他开始.
康熙时候,清庭开始禁海,重要而唯一目的就是防止海洋成为这个游牧民族的大患,拔除反清力量的根基.而同时期还说他重视西学,真好笑.他不过以此来表明他的开放的豁达而已.我从来认为明朝比清朝思想活跃与开放,这点从明朝有繁多的文学著作,而清朝就只有一部<红楼梦>就可以看出.举个例子,明朝有很多黄色小说,就说明了它的性要开放得多,而性的开放就是一个社会开放的一个重要标志.
综观清朝的"洋务运动"失败(这些举动是满清在不得己而为之的情况做出的,不是它自愿的),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其重要原因就是改革维新,进入现代民主社会会使他们失去特权与统治者的地位,他们是少数,是外来民族(后来变了),他们有危机感."百日维新"就是很好例子.

[ Last edited by 西蜀渔人 on 31-1-2005 at 01:56 PM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2005 10: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西蜀渔人 于 31-1-2005 01:43 PM  说 :

-----------------------------------------------
历史教科书说康熙有几大功绩,如平三藩,定台湾,,收蒙古,不加賦,战俄罗斯等等.那么,让我们看看这些所谓的功绩到底是一些什么!
满清,按照当时民族国家的观点来 ...

其實說真的,阿火魯鈍,實在不明白你想表達的是什麽?請問你是想説明康熙不是好人呢?還是什麽?

不加賦是懷柔政策也好,是他的機心也好,總之是安撫民心的措施;戰俄羅斯是爲了鞏固後方也好,是爲了開疆拓土也好,總之是樹立了強國的形象;但把三藩說成是農民起義就很特別了,阿火看的書不多,但還沒看過有人提出這樣的見解;但康熙定臺灣和國民黨又有什麽關係了?

康熙的功績是建立在奠定滿清的統治權上,但若抛開民族的情意結以事論事,我們不能說康熙這樣做不算功績吧?

還有一點很奇怪,我們在討論康熙的功績不是?百日維新和明治維新在康西死了幾百年才發生,怎麽也和他的功績有關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2005 09: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阿火 于 31-1-2005 10:02 PM  说 :

其實說真的,阿火魯鈍,實在不明白你想表達的是什麽?請問你是想説明康熙不是好人呢?還是什麽?

不加賦是懷柔政策也好,是他的機心也好,總之是安撫民心的措施;戰俄羅斯是爲了鞏固後方也好,是爲了開疆拓土 ...

-------------------------------------------------
我说这么多,无非是对康熙以及满清的否定.而后世如"百日维新"等事件的结果与康熙政策的延续是有联系的.我觉得现在海外以及中国的历史观点是一样的,如果你能看看台湾与美国历史就不一样了.历史是为政治服务的,你们与我们所了解的历史当然是以共产党的观点为主抽(从你们用简体字以及我在网上看到的马华华文报纸观点可以看出),希望你能换个角度来理解就不一样了.我看待历史就是把大陆的,台湾的,外国的综合一下,在以一个正常的人,一个平常心来看待,这样就有意义得多了.
最后请你谈谈对太平天国的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2-2005 01: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西蜀渔人 于 1-2-2005 09:21 AM  说 :

-------------------------------------------------
我说这么多,无非是对康熙以及满清的否定.而后世如"百日维新"等事件的结果与康熙政策的延续是有联系的.我觉得现在海外以及中国的历史观点是一样的 ...

想再請教一下,百日維新是請問是哪一項康熙政策所衍生的呢?据我所知,基於晚清的腐敗和慈禧的專權而產生的愛國運動吧?

馬來西亞的中文文體是用簡體沒錯,但或許你不知道,我國政府對中國歷史的興趣不是那麽濃厚,所以教科書裏面很少涉及。我們的中國歷史知識通常都是自己修讀回來的,中國、臺灣、歐美的資料都有,很雜亂。

但若説我們對歷史的了解是以中國共産黨的觀點爲主就不是那麽準確了。

別人怎樣我不知道,但我個人通常會參看幾個不同政治立場的資料,盡量摒棄所有的政治立場後,再衍生的自己的想法,不屬哪一家。

比如中國出版的近代史,政治立場就比較濃,所以我通常都對其内容有所保留。比如你說的太平天國起義事件,個人認爲只是國共為反清勢力鼓吹“農民起義”的士氣而美化的一場造反行動而已。雖然在當時的政治上有很高的價值,但在歷史上實在不能代表些什麽。

太平天國的我們在太平天國這個主題下談,你想談康熙或清朝的其他不是請開另一個主題,這裡我們只談康熙怎樣建樹他的功績,我們真的離題太遠了。

不過話説回來,這個主題從一開始就已經離題了。

但凡在這個回復下,與“康熙怎麽能建立這樣的功績”無關的回復都將被分割出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3-2005 01: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狱,强制剔发易服, 这两个很明显是康熙清化汉族的策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3-2005 03: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liximi 于 12-3-2005 01:30  说 :
文字狱,强制剔发易服, 这两个很明显是康熙清化汉族的策略.


但是最后满人还是被汉人同化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3-2005 09: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簡述清初康、雍、乾之統治政策99, 04
        滿清以異族身分入主中原,統治極難駕奴的漢人,但仍然能夠做出長達一百三十四年的罕見盛世,實有賴清初聖祖、世宗以及高宗所實施高壓懷柔兼施的統治政策,故史稱這為「康、雍、乾時代」。
           清聖祖玄燁年幼即位,一直受肘於鼇拜等輔政大臣。及至親政後,擒鼇拜,撤三藩,為聖祖主政五十多年的盛世展開序幕。康熙十二年,聖祖下詔薦舉山林隱逸;十七年,開博學鴻儒科,諭令中外官員推舉所知學行兼優、文詞卓絕的人才,入仕翰林院編修明史。聖祖既以提倡文學,尊崇儒學為職志,又欲博採群書,兼統一天下之言論與思想。另一方面,聖祖表彰程朱,強調尊君大一統,以求鉗制漢人反抗思想。故編修之書籍包括《康熙字典》、《古今圖書集成》、《性理精義》、《朱子全書》等,企圖以種種較溫和的方法,籠絡明末遺臣及知識分子。雖然康熙年間曾發生大型文字獄,如「莊廷鑨《明史》案」,牽連人數多達二百多人,但大體來說,聖祖的政治作風亦較其子孫寬宏。
聖祖勤政愛民,除了在即位初年禁止圈地,逃人問題亦得以立法解決外,聖祖嚴懲貪污,對科場舞弊案之官員嚴加責罰;對黃河之患亦大加關注,曾六次南巡,親自監督指揮治河工程。聖祖極力鼓勵人民開墾荒田,對侵擾開荒者的官員加以治罪;更且,積極推行積糧政策,以備荒年;為減輕人民負擔,於康熙五十一年宣佈「盛世之年永不加賦」,使中國人口急劇上升。這一系列的統治政策,為中國帶來五十多年的盛世。但由於聖祖為人過於寬宏,使官吏貪污之事日益嚴重,朋黨之事更屢有發生,尤以皇子結黨之事最為嚴重。此等統治政策的失敗,至雍正年間才得到解決。
             康熙六十一年,聖祖死,四子胤禛即立,是為世宗。世宗為人精明刻薄,對宗室痛加裁抑,並以嚴厲的手段,整飭吏治,嚴禁結黨營私,清理財政,以緹騎來偵察奸宄,監察百官,刺探民隱。對經濟民生,世宗之政策則較為溫和。興修水利,修治直隸河道;蠲浮糧,減輕江南賦稅;下詔廢除賤民階級,使奴隸得到解放;立社倉,周濟闆閻緩急;為了安定邊防,下詔改土歸流;為減輕軍政負擔,實施火耗歸公之策,作官吏養廉。創立軍機處,將大權集中於帝。然而,雍正年間屢興文字獄,如呂留良、查嗣庭等案件,不僅牽連甚廣,對士人的心理亦構成極大的影響,他們為求明哲保身,不敢從事著述,而紛紛研究考據學,使清考據學極盛。
        雍正十三年,世宗死,其子弘曆即位,是為高宗。高宗在位六十一年,是清室的全盛時期。雖然這時的漢人的反清心理已大大減退,但高宗仍採用寬猛相濟的政策統治漢人。
    高宗的高壓政策,是對朝臣恣意摧辱,使臣下失去自尊心。朝臣不論其地位之高低,皆要三跪九叩。不僅如此,高宗對朝臣的奏摺,尋瑕覓疪,恣意謾罵,出言的醜惡;對大學士、尚書、侍郎一類的大員,亦任意貶斥,無不受其黜辱。高宗又大興文字獄,而且比聖祖及世宗時更甚,其中以胡中藻、王錫侯、徐述夔三案為最嚴重,牽連最廣。  
至於懷柔政策,高宗學習其祖父及父親的方法,纂修巨籍以消磨讀書人的精力。乾隆年間所修的書籍特別多,包括《續三通》、《大清律例》等等,其中編修《四庫全書》為中國有史以來最龐大的編纂工程。高宗於乾隆三十八年,下詔廣搜天下遺書,花了約十年的時間,從搜集回來的書籍中選出三千多部,編入經史子集四類之中,繕寫七部,分藏各地。《四庫全書》雖為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大盛舉,但於編纂的過程中,有不少關於滿清,甚至遼、金、元之史事,皆被刪去或竄改,這無疑是高宗借此杜絕漢人反清思想,故修《四庫全書》亦為一大文化浩劫。  乾隆初年,高宗的統治政策較為寬宏。除了蠲租稅、免雜稅外,又鼓勵農耕,「凡造報開墾畝數,務必詳加查覆,然後具奏,不得絲毫假飾,以致閭閻之擾累。」;又不詔禮部釐訂汰除僧道之法,並付諸實行,以防止僧侶遺害社會經濟。
然而,高宗好大喜功的性格,卻使清室由極盛而走向衰落。高宗曾六下江南、四度東巡、五次西遊,又建萬春園、避暑山莊,擴建圓明園;晚年更自稱為「十全老人」,把過去的對外戰爭稱為「十全武功」。事實上,這些都是高宗奢侈揮霍的行為,引致國庫日絀,入不敷支。再加上高宗晚年寵信奸臣和坤,使政治腐敗、社會凋敝,叛亂迭生。在這一連串的打擊下,清室百年盛世基業,就由此開始衰落。  



有言乾隆一朝乃清之盛世,何以亦有清代中衰始於乾隆之說?試就有關史實加以評述。
         於乾隆繼位以前,康熙,雍正兩代的七十多年的治理,已使社會繁榮,乾隆在位早期,勵精圖治,勤勞政事,繼父陰使清朝之盛世推上頂峰。而清代中衰始於乾隆之說亦有其道理,這正是因為乾隆在位後期,好大喜功,又寵信和坤,為清朝走向中衰的轉捩點。
         治國之道,在乎知人善任。乾隆初年,虛懷納諫, 得到前朝舊臣張廷玉、鄂爾泰的輔助, 使政治走上軌道。高宗重視學術, 廣開科舉招覽人才,於乾隆元年,開博學鴻詞科,取錄「名士」十五人,俱授以翰林院編修及庶吉士之職。 除此以外,高宗又設經學, 陽城及馬周等科,藉以網羅山林隱逸之士。 還命人編纂巨著《四庫全書》, 以及《三禮義疏》,《通鑑輯覽》,《續三通》,《醫宗金鑑》,《清文鑑》,《大清一統志》,《唐宋文醇》等數十種,提倡文化, 博取文人信任。使朝臣知識提高,有助政治發展。
高宗又重視農桑,在各地興修水利, 傳授先進的耕種技術, 使農業的生產水平達到新的水平。乾隆年間, 還曾特召南方的老農到北方傳播種植甘薯的經驗, 並授予官品頂戴, 進行獎勵。當時手工業亦十分興旺,棉紡織業、絲織業、制茶葉、冶鐵業、造紙業、造船業等, 無論產品的數量和質量都更勝前朝。乾隆又糾正了墾荒的弊端以及糾正捐納制度影響吏治的流弊。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加上乾隆減免賦稅, 使商業迅速在各地發展。又詔令禮部釐訂汰除僧道之法,避免自清初以來僧侶日多並影響社會經濟的情況,使清之經濟繁榮起來。
高宗在乾隆二十年和二十二年派兵進攻準噶爾部, 平定了阿睦爾撒納的叛亂, 解決了幾十年的準噶爾部貴族的叛亂。又在乾隆二十三年平定了回族的叛亂, 並在該地屯田修水利, 改善民生促進農業。 高宗更於乾隆五十五年打敗入侵西藏的廓爾喀人, 並令鄰近的不丹、哲孟雄都先後歸附。就是這樣, 鞏固和發展了中國這個多民族國家,奠定了今天中國固有版圖。
   正因經濟繁榮, 政治清明, 國力強盛,使清朝之盛勢推至頂峰。故有言乾隆一朝乃清之盛世, 確是不錯。
     但清代中衰始於乾隆之說, 亦沒有矛盾。因高宗於晚期, 好大喜功, 常對外用兵, 更自誇「十全武功」。除了平回部及兩定準噶爾外, 其餘的大都虛耗不少國力, 如歷時五年, 才平定大小金川: 兩金川地不過千里, 人口不滿三萬, 費帑卻有七千萬兩之多, 大約是平定天山南北路所耗的兩倍以上。
而乾隆一個人的每餐「御膳」, 山珍海味至少幾十品, 多至一百多品。他六次下江南, 每次都鋪張浪費, 比康熙南巡不知超出多少倍! 他更擴建北京圓明園, 又擴建避暑山莊和許多廟宇, 耗費了無數銀兩。使國庫開始空虛 。
高宗又曾大興文字獄抑殺仕人的思想。徐述夔、蔡顯和王錫侯等人都因此而惹上殺身之禍。他又藉機割裂與焚燬有干礙的書籍, 弄得古籍面目全非, 這樣使到有識之士反感起來。加上乾隆晚年寵信和珅, 政多荒怠, 而和珅當國二十年與朝中大臣貪污舞弊, 欺上瞞下, 在各地結黨營私中飽私囊。 清廷在朝政日非, 國庫空虛之下, 元氣大傷, 故亦從此走向中衰之段。
嘉慶以後, 政治更加敗壞, 朝政千瘡百孔, 到達無可救藥的地部。故此乾隆確把清朝帶到頂峰, 卻又是清朝又盛轉衰的轉捩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3-2005 01: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阿火 于 19-1-2005 10:21 PM  说 :
等下,你的内容和主題好像很不符哦?

到底你是想說康熙的功績,還是想問康熙怎麽會成就這樣的功績?

以中學作文考試的評分標準來看,這篇文章好像離題了,要拿零分的哦。而以學術論文的角度看,這篇文章所擧 ...



我看看这帖子的日期,已经是很久的事情了。不知道我到现在才回复会不会有问题。我看到帖主的主题是“康熙为何能做出这么巨大的历史功绩”。如果这主题经过修改才成为今天我所看到的,那我下面说的就不对了,但是如果这主题本来就是那样,那我认为,他没有离题啊。他就是说康熙是为什么能够做出那些功绩的。这篇文章就是说他的为人处事等等是怎样,促使他能成就你说的那些功绩啊(就是平三藩之类)。

还有,这篇文章我在一本书里看过,是一位阎姓学者著的(我忘记了他的全名),书名是《正说清朝十二帝》。我认为此书言之有物呢。你说人家拿零分啊?。。。。。可能是见仁见智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波临天下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3-3-2005 08: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绝对不会认同 清朝 康干带给中国的盛世.而是将中国落后于欧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3-2005 12: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波临天下 于 23-3-2005 08:34 AM  说 :
我绝对不会认同 清朝 康干带给中国的盛世.而是将中国落后于欧洲.


同感,后期的清朝过于腐败,我还是比较喜欢唐朝和宋朝..
最爱还是东汉末年至晋朝初期的那段时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1-2005 02: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波临天下 于 23-3-2005 08:34 AM 发表
我绝对不会认同 清朝 康干带给中国的盛世.而是将中国落后于欧洲.

此話從何說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8-5-2024 07:51 PM , Processed in 0.070611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