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念弥陀

顶礼一时祖师大德禅净法语 ~'~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18-10-2012 02: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净土为主,参究可当念佛否?

答:参念皆属行摄;切则参亦往生,不切则念亦不生。又、虽有切行,若信愿为导,则往生;无信愿为导,则不生也。

问:彻悟人还须往生否?

答:普贤愿王,导归极乐;初地至十地,皆云不离念佛。

怡山发愿:承事十方诸佛,无有疲劳。百丈清规:课诵、送亡等事,无不指归净土。

故天如云:‘若果悟道,净土之生,万牛莫挽。’

云栖云:‘悟后不愿往生,敢保老兄未悟。’是知凡言不必生净土者,皆是增上慢人;非真入菩萨位者也!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2/1124.htm#a01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8-10-2012 02:53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2-10-2012 01: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念佛兼参究,可为助行;参禅兼愿往,非偷心欤?

答:无禅之净土,非真净土;无净土之禅,非真禅。然净土之禅,本不须参究,但一心不乱即静,名号历然即虑。

若夫禅之净土,必须证极净心,非可以理夺事。从上诸祖,凡情已尽,圣解未忘,不妨随机扫执。

后世学人,虽有干慧,染习未枯;自非发愿往生,依旧随业轮转。

永明四料简,楚石十念不缺等;正所谓‘有禅有净’,岂偷心耶?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2/1124.htm#a01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2-10-2012 01:22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10-2012 12: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参究念佛,与止观法门,为同,为异?

答:理则互融,门实有异。止观以信入,参究以疑入。

止观虽三根普被,而上根方真得明了;参究虽亦被三根,而上根始获大总持。

且如下根之人,或念佛或参究,虽未达止观深理,然理无不具;以置心一处即,用心参念即

故中根之人,或借解而起念行,或塞解而发参情;虽随机致用不同,亦皆不失止观大义。

唯上根之士,直下相应,境智一如,观谛不二;斯时念与不念,皆得而究竟,更无可参。何以故?言前荐得,屈我宗风;句下分明,沉埋佛祖。

故知参究念佛之说,是权非实,是助非正。虽不可废,尤不可执。

废、则缺万行中一行;执、则以一行而碍万行也。高明学道之士,试熟计而力行之!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2/1124.htm#a01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6-10-2012 12:56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10-2012 01: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蕅益大师净土选集—论述


念佛即禅观论


或问蕅益子曰:参禅、教观、与念佛法门,同耶?异耶?

答曰:同、异、皆戏论也。即亦同亦异,非同非异,亦戏论也。

以三种法门,无不离四句故。若知一切法,无非即心自性,仍可四句而诠显之。

何者?梵语禅那,此云静虑;静即是定,虑即是慧。静即止,虑即观。静即寂,虑即照。是故、定慧也,止观也,寂照也,皆一体而异名也。

或谓:寂照约性,余约修;止观约因,定慧约果;不过一往语耳。

吾人现前一念心性,虽昏迷倒惑,灵知终不可灭;虽流转纷扰,本体终未尝动;此岂非寂照真源、止观血脉、定慧根据乎?

究此现前一念心性,名为参禅达此现前一念心性,名为止观思惟忆持此现前一念心性,名为念佛。

念者,始觉之智,佛者、本觉之理也。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2/1124.htm#a02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31-10-2012 01:20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11-2012 12: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此念佛法门,有念自佛、他佛、自他佛、之不同:

若单念自佛,与参禅、止观全同;若单念他佛,与参禅止观,亦异亦同;若双念自他佛,与参禅止观非异非同。

念自佛者,是四念处观,所谓:观身,观受,观心,观法。若一切法门,不为四念处所摄,即外道法;故知与禅观同也。

念他佛者:或念相好,或法门,或实相,或不能作此三种念者,则但持名号。

若念相好,一往似与禅观异,然必止息异缘,专观彼佛,则仍与止观同。亦仍与静虑同也。念法门者,例此可知。若念实相,虽托他果佛为异,然终无两种实相,究竟是同。

若持名号,一往亦与禅观异;无论解与不解,而所持之名,当体无非一境三谛;能持之心,当体无非一心三观。

故曰:‘明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一。’是则心无异缘,即是静、是止;名号历历,即是虑、是观;亦究竟同也。


双念自他佛者: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乃托他佛,助显本性。由悟本性,故与禅观非异;由托他佛,故与禅观非同。是谓胜异方便,无上法门。

文殊般若经,般舟三昧经,观无量寿佛经等,皆明此圆顿了义;而妙宗钞申之为详。

凡栖心净土之士,不可不熟究而力行之也!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2/1124.htm#a02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5-11-2012 12:58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11-2012 01: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灵峰寺净业缘起


尝观净土之为胜异,正不在寂光、实报、方便,而在同居。

三土断惑乃生,同居直以信愿相导,感应道交,五浊之习稍轻,三界之苦斯脱,而又即此西方极乐,竖彻方便、实报、寂光。

下愚皆可登其阈,上智终莫踰其阃。三根普资,四悉咸备。正法住世,诸祖已共弘扬;末运迷津,四依能无独赞。

乃世之驾言直指者,以西方为钝置;学语大乘者,以净土为退休。不思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安有如斯曲径?妙华盛祴,遍供亿方,安有如斯小乘?

且既悟直指,是名见性成佛,何故拒弥陀于自性之外?既乘大愿,必须严净佛国,何故栋极乐于刹海之中?

声闻权教,不闻他方佛名;四果神力,仅周三千界内。

彼十万遐方,尊特善逝,非胜进大士,勇猛丈夫,孰能亲近承事?

甫育莲台,便阶跋致;较矢心参究,期克三生;已悟心宗,犹曰‘生生不退,佛阶可期’者,难易迟速,皎然可知。

六方调御,同口赞扬;遍吉、文殊,诚心劝发。岂欺我哉!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2/1124.htm#a02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9-11-2012 01:31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4-11-2012 12: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法流震旦,禅、律、性、相,皆法久弊生,势穷须变。

惟兹玄猷,始匡岳,讫五云,或刻莲漏于六时,或发妙宗于三观,或导万善以同归,或融一心于事理;法无不收,机无不摄。故得法流益久,法道愈光;声化所洽,远及山谷!

鄣南灵峰讲寺,石峨颀公,请雪航檝公,结社兹山。复有抱一粹沙弥,季清程居士,共禀弥陀弘愿,同阐势至法门。

佛声浩浩,偕松风鸟语,并显圆通;僧德雍雍,率牧竖耕夫,同入三昧。

横超三界,无烦九次第修;竖彻寂光,不俟三僧祇证。诚劫浊津梁,昏衢宝炬也!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2/1124.htm#a03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4-11-2012 12:51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11-2012 12: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刻净土忏序


无净无秽,儱侗真如;即秽即净,颟顸佛性。信释迦之诚语,悟法藏之愿轮。

始知若律、若教、若禅,无不从净土法门流出,无不还归净土法门。

予初志宗乘,苦参力究者,数年;虽不敢起增上慢,自谓到家;而下手工夫得力,便谓净土可以不生。

逮一病滨死,平日得力处,分毫俱用不著。方乃一意西归。然犹不舍本参,拟附有禅有净之科。至见博山后,稔知末代禅病,索性弃禅修净。虽受因噎废饭之诮,弗恤也。

今专事净业,复逾三载。炽然舍秽取净,与不取舍,元非异辙。较西来祖意,岂不更直捷耶?

每痛末世狂禅,乌空鼠即;不惟拨无净土,亦乃谤讟宗风。

季清居士,因佛日寺刻六宗,遂任净土一门,即从忏仪始。

此书十科行道,五悔练心,彻事理之源,极性修之致。如然和香一丸,饮海水一滴,何香不具?何水不沾?爰为之序。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2/1124.htm#a04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2-11-2012 01:04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6-11-2012 12: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刻宝王三昧念佛直指序


念佛三昧,为如来胜异方便。凡圣均收,利钝悉被。以一念直归佛海,至圆、至顿;第一了义故也。

迷义徇名者,见五逆众恶,十念往生,反以为专摄凡劣,但化钝根;可谓昧佛妙旨,谤讟深经矣!

予慨末世行人,多疑多障,难悟难开;于深妙法门,非著事忘理,必执理拨事。

著事者,犹堪下品生因;执理者,竟沦恶取空见。至此而直指之道,翻成断灭深坑。非藉金錍,谁抉翳膜!

妙什导师,法绍宗乘,教兴莲社;应永明角虎之记,畅宝王三昧之谈。境观并彰,纤疑悉破。唯心之致,依正宛然;示自性之源,感应不忒。

俾达者,以理融事,而理非事外;愚者、因事入理,而事挟理功。诚除惑前茅,生西左券也!

二百余年,流通机塞;莲大师欲见未能,而愿力不磨。韩居士,从万融禅师处得之。予获借读,如饫醍醐。悲劫浊方殷,喜津梁有在。急谋付梓,以广厥传。普愿见闻随喜,种乐土圆因;请诵思惟,证宝王法印。转相晓悟,共脱沉沦。庶不负希有良缘矣。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2/1124.htm#a05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6-11-2012 12:15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11-2012 12: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蕅益大师法语


修净土忏并放生社序


净土法门,原为众生迷本自性,不知常寂光理,生死浩然,无有休息;故藉弥陀胜愿,为增上缘。

因其净土有寂光、实报、方便、同居、四种;而上三土、非断惑不生,还同竖出三界之义。

特指西方安养同居使利根即此顿净四土,钝根亦依此先脱苦轮。虽诚简易,亦非草草。

弥陀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一日乃至七日,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即得往生。

一心不乱,纵未断惑,可不伏惑耶?傥娑婆事业在在牵系,遇五欲时,如胶如漆;遇逆缘时,结恨怀怨;而欲命终弥陀接引,此决不可得之数也。

又、观经云:逆恶之人,临终十念皆得往生。夫临终十念,必深植善根。

今逆顺境缘,便不复有正念,何况临终?且临终苦现,止藉善友提撕;今青天白日,尚不能于明师友真实格言信受奉行;当临终时,安保善友现前?

设现前开示,神识昏迷,而欲求其信解,此又决不可得之数也。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2/1124.htm#a06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30-11-2012 12:45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12-2012 01: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五悔法,本为无知造罪,无可奈何,教以发露披忱,修来改往;逆顺十心,痛切恳到,非可视为悠悠泛泛者。

兼以四法,助成此行:劝请,灭谤法魔障;随喜,灭嫉妒重障;回向,灭悭贪著三有障;发愿,灭退失喜忘误障。

更有作法、取相、无生、三种忏仪:作法,依律所说,对首忏悔;取相,严净道场,专求感应;无生,深观实相,断烦恼源。

傥旋忏旋犯,作法之所不许。既不能依律作法,必不招贤感圣。

既不睹圣贤一色一相,又何能顿证圣贤清净法身?

故三种法,前前不兼后,而能通后;后后必具前,而不废前也。

由此观之,净土法门,药也;娑婆爱嗔,忌也。

五悔法门,药也;不断相续,忌也。甫服其药,又触其忌,可乎?

慈云大师,合此二种巧妙方便,述为往生忏仪且云:行人各有无始恶习,速求舍离,勿使行法唐丧其功。药忌昭然,亦可思矣。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2/1124.htm#a06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2-12-2012 01:09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12-2012 12: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或谓:闻白毫名字,功德不可限量;闻一佛二菩萨名,灭无数劫罪。岂现前恶法所能较敌?噫!误矣!

不观占察经耶?经称地藏菩萨大悲愿力,诸大菩萨皆不能及。其言曰:能闻我名者,谓得决定信,利益行故。若杂乱垢心,称诵我名字,不名为闻。以不能生决定信解故。杂乱则无定,不与奢摩他相应;垢则无慧,不与毗婆舍那相应。

不与二观相应,则不知地藏法身,诸佛法身,与自己身无二无别,不名为闻也。

智者大师释十六观经题,必约三德秘藏。释法华经题,乃以九旬谈妙。故曰:‘若闻首题名字,所得功德不可限量。’若不如所解释,安获无量功德?今杂乱垢心,闻犹不闻。

现行烦恼炽然不息,以此脱苦,杯水投车。逮临终无验,翻疑佛法不灵;自误误他,堕谤法罪。

服药食忌,反致丧身。遂谓医王杀人。颠倒至此,极矣!

独放生一事,捐所爱资财,以赎彼命。弊端略少。然或重视大形,于微细蛆虫边,生下劣想;或多视微物,于现前屠宰者,起悭吝心;或留意异类,偏于人中妄隔怨亲,爱憎不息。既昧平等慈心,无以为念佛礼忏之本。

智者大师云:虽入道场忏悔,恶心不转,恶业不坏,无益苦行,唐丧劬劳。稚臼上下,竟有何益?虽举手低头,皆成佛道;戏著袈裟,犹为远因;岂六时勤苦,全无功用?但缘因力弱,不能敌现业流注耳。

象岩开士,结往生忏社,买放生命,悲智并运,将此菩提心,为往生正行。予申其说而示之。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2/1124.htm#a06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2-12-2012 12:38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12-2012 12: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蕅益大师法语

观泉开士化万人早生念佛同生净土序

出世之要,莫尚愿力。愿者,信所钟,行所出也。

无信,则无愿;不愿,可云信乎?

无愿,则无行;愿相续,非即行相续乎?

所以法藏比丘四十八愿既发,阿弥陀佛四种净土斯严;从是以来,愿愿相续,即是灯灯无尽。莲宗诸祖,堪为左券。

观泉一法友,刺血书法华,翘勤礼大悲行法,毕生日念佛万声;今欲化他,请万声局难取必,无论千、百、十、下至一声,但终身不替,便决定横超。

宝王三昧谓:一念得生,不我欺也。余嘉其说,即此是往生公据,佛祖阶梯。

弁语以劝登斯籍者,便作标名莲蕊想;不必别求圆顿,一念已超佛地矣。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2/1124.htm#a07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8-12-2012 12:53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1-2013 12: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蕅益大师法语


莲漏清音序


经云:‘若欲净土,先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事理因果并彰之旨,自他权实不二之谈也。

昧者一迷缘影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所现物。

是故西方极乐世界,即唯心净土;现在乐邦教主,即自性弥陀。

四明妙宗钞云:‘应佛显本性明,托外义成,唯心观立。’岂似愚人,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遂置十万亿刹,于心性之外哉!

顾惟现前一念心性,觅不可得,是即空义;炳现万法,是即假义;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是即中义。

心即空,名见思惑;心即假,号尘沙惑;心即中,称无明惑。三惑既炽,四土斯秽。

今一心念佛,不计我我所,即空义显;随念佛时,佛随心现,便知十界皆惟心造,即假义显;不惟是心作佛,亦且是心是佛,即中义显。

一心三义既显,便能圆破三惑,圆净四土。仍于无次第中,假说次第:观行破惑,同居土净;相似破惑,方便土净;分证破惑,实报土净;究竟破惑,常寂光土永得清净。即中故,即假故,即空故

又复三谛皆常,三惑皆寂,三智皆光。此一非一,举一即三;此三非三,言三即一。不纵横,不并别,不可思议,名秘密藏。

阿弥陀佛,先证此也。一切众生,久迷此也。

吾人现前,注念此也。是谓念佛三昧,是谓心净土净。
先悟后修,名理一心;理一事亦一矣。先修后悟,名事一心;事一理亦一矣。

文殊一行三昧,普贤十大愿王,远公刻莲漏于东林,云栖号莲池以明志,皆归极于此也。

丁莲侣老居士,深信笃行之余,遍阅古今净土法要,摘最警者,目为莲漏清音,始法胜,终现应,凡二十五章,条理井然,群疑冰释。夫疑非可强释也,由本无可疑故也。因僭为序如此。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2/1124.htm#a08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4-1-2013 12:54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2013 02: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好,我想为楼主加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1-2013 11: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蕅益大师法语


劝念豆儿佛序


心之本觉曰,心之始觉曰


顾本觉之在人心也,似异而恒同;乃始觉之随人用也,虽同而恒异。


是故背尘合觉,便名始觉背觉合尘,便号无明


无明无体,即以始觉为体始觉无相,即以无明为相。


是故众生念五欲时,即名欲界无明;念四禅四空,即名色无色界无明;念断常,即名邪见无明;念涅槃,即名界外无明。


唯有念佛之时,即名始觉。


故曰:‘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众生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故一切法门,无不从此念佛法门流出,无不摄入念佛法门中。

一念相应一念佛,一日相应一日佛。直捷圆顿,离见超情。马祖即心即佛,盖深得乎此也。

夫知即心即佛,断无不念佛时矣。而迷者误认缘影为心,又妄谓:心既即佛,便不须念。故不得已,转为方便曰:非心非佛。又曰: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等。此曲为中下解粘去缚,非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本旨矣!

后世逐块韩卢,反以非心非佛、乃至种种险句为奇特;以即心即佛为平常。何异嗜巴豆大黄,吐弃膏梁美味者也!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2/1124.htm#a09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7-1-2013 11:30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5-1-2013 01: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蕅益大师法语


悲华经序


大悲释尊,能为难事;较十方三世佛,偏称勇猛。悲华一经,叙述尤详。

此经亦名大乘大悲芬陀利经,谓:摄取净土菩萨、如余华;大悲苦行善萨,如芬陀利华也。

然、释尊成佛,刹海微尘数劫;为众生故,于恒沙劫前,示作宝海大臣。

其长子成佛,名宝藏。既劝轮王千子,及诸小王,供佛发心,各取净土;后独发悲誓,愿取秽土。

呜呼!我辈垢重障深,久为十方佛所摈弃;聚此五浊世间,自非释尊彻底大悲,何由得闻出世法要?

当知:今日四众弟子,无非昔日曾饮大悲血、食大悲肉、受用大悲头目脑髓、及余身分者也!

释尊舍无量血肉身分,令我辈成菩提种;我辈犹复不思报恩,尚可为人乎?

经云:‘菩萨有四法懈怠:一、愿取净世界;二、愿于净众作佛事;三、愿成佛、不说声闻辟支法;四、愿成佛、寿命无量。

有四种精进,一、愿取不净世界,二、不净人中作佛事,三、成佛说三乘法,四、成佛得中寿。’此经宗要,概不出此。

然、懈怠菩萨,如恒河沙;而精进菩萨,迄今不满十人。

释尊虽自取秽土,仍劝秽土众生,求生极乐。苦口叮咛,不一而足。

吾辈信大悲语,即同大悲心,生极乐已,方可速入不净世界,于不净人中,说种种法,数示生灭,为第一精进菩萨。

吴兴唐宜之,甫读是经,不禁感泣。山东耿闇然,适闻是经,便誓流通。

此皆释尊真实眷属,一切人中芬陀利华也!

此经久行世间,五浊不难度尽。深心随喜,为之序。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2/1124.htm#a10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5-1-2013 01:43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1-2013 01: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苦口婆心话放下


李炳南老居士讲述

民国七十三年在鹿港布教所

弟子黄洁怡敬记


大家要明白,学佛是为了什么?小乘佛法只是为个人了生死。

大乘佛法,光自己了生死还不行,必得叫大家一同了生死,这叫自利利他。

鹿港这个道场创办之初,也是以了生死为主。而了生死有‘真了生死’与‘假了生死’。果能真正了生死的,只有佛一人。

大家学佛,学了生死,必得经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有所成就。

因此佛陀另以方便横超的方法来教导众生,今众生当生就能够成就,这就是‘净土法门’。

净土法门是靠著二种力量的修行法门,经二力合修,当生就能成就。

懂此法门后,不论你活七八十岁,或百余岁,乃至只活一个月,只要肯修,一个月也就能了生脱死。

法门是这样好,但要彻底明白却很难。

真要懂此法门,必得将三藏十二部全部看完才明白。

再说,其他法门是必须得人身才能修行,净土法门连小蚂蚁也能成就。

当然你当生不成就,也会入轮回,也有隔阴之迷,将来再遇法门的机会就很渺茫了。

佛陀所说的言教称为‘圣言量’。果能真正信仰,虽不懂,亦能有所成就。就怕你不懂却妄作聪明。

比如,明明这是块木头,你强说是纸。纸有纸的作用,木头有木头的作用,以木头敲头会痛,纸则不会,东西都各有其用不能牵强附会。

经典更是错讲不得,中国字,一字一音,各有所指,讲错了,就害人。平时,凡来本道场讲经之人,都必须依祖师的注解宣说,不能胡说八道。

平素大家经常听到‘我执’二字。人要是有病,就得吃药。什么病,就吃什么药。

但是一种药不只冶一种病,是千变万化的,没病乱吃药就找麻烦。

佛法中常说到一种大病,就是贪、嗔、痴。人人学佛都知道,不问那一宗,都坏在贪、嗔、痴上。

贪心、嗔恨心、愚痴,名字叫三毒。这三毒那里来的呢?完全是你自己去求来的。

‘自己求?’你一定说无此道理。这可是千真万确。自己求贪嗔痴,然后种在心上。这样就不能了生死。

大家一定听古人说过:‘成佛不难,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屠刀是杀猪牛之刀,杀生不是好事,只要把屠刀放下,就成功了。

大家要记住‘放下’啊!三毒就是屠刀,咱们任何人专会拿屠刀,然后自杀杀他,这样怎会解脱呢?

如果放下屠刀,再转拿剪刀,这也不行,必得全部放下。

修净土法门,必得专心于阿弥陀佛上。禅宗讲‘一念不起’,那个人能一念不起,就是真正放下。

如果办不到,就必须专念阿弥陀佛,靠著二力修行,往生才会成功,了生死才有希望。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2/1008.htm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31-1-2013 01:26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2-2013 12: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是用功时节


李炳南老居士讲述

民国六十八年元旦慎斋堂开示

明伦月刊社整理


台中莲社三十年来都是修净土,今天要讲的就选修净土的祖师法语。或言净土法门的道理已说了三十年,大家都知道了,何必再讲?但诸位知道的只是表面。所选的法语是祖师说的,祖师是证了果的人,而我们都是凡夫,所知的是一知半解,祖师的话不是普通话,是有深意的,不可随便看过。

净土难信之法

学佛必须先有目标,若没有目标就没有成就。每宗各有目标,看似普通,做起来皆做不到。

台中不论讲什么经文都离不开净土,台中同修三十年来,二十年前还很好,这几年来却一年不如一年,退步得几乎不成样。

从前还看得出来有结果,我曾经拿出二十年前各单位发表的讲演或文章来看,内容都是正知正见,现在不行,乱七八糟的多,成就的少了。

佛法是五乘说法—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前二乘是世间法,后三乘是出世间法。

我们都是世间上普通人,佛先说世间的道理,也就是做人的道理,和生天的道理,这两乘就是世间法,这是佛法为度初机不得已所说的法。(世界各宗教说的也都是世间法,不究竟的道理。)

佛的正法是出世间法,能出生死、跳出六道轮回,这各宗教都不懂得。

我已九十多岁了,平常也难得多说,而说法讲究契机,净土法门大家都没把握,还讲别的做什么呢?净土法门完全是出世间法,但是大家都错用了,只拿来求家庭平安,升官发财。

出世间法又分两乘,有大乘和小乘。

小乘只求出轮回,生死只了一半,没有全了,声闻、缘觉属于这类。

小乘人不在六道里头,但永远不能成佛,学了一半就止住了,不能进步,他自己有好处,对众生无好处。

大乘是成佛,没有成佛不算大乘,成佛才是最彻底。

净土法门是出世间法,是小乘还是大乘?是大乘。

我说的话皆是佛经上的,看祖师的注解说的,我怕诸位误会,以为我妄作聪明,强说净土是大乘。

但是,我懂净土吗?这世界上没有懂得的,出家二众,在家二众皆不懂得。

唯有佛懂得净土法门连十地菩萨也不懂得,等觉菩萨快成佛了,也才懂一点。

所以阿弥陀经说,净土法门是‘难信之法’,难信在那里?净土法门看似平常,做起来不平常,所以是难信之法。

净土法门有什么秘密可以成就?没有什么秘密,教你怎么念,你就怎么念。

六个字‘南无阿弥陀佛’就可成就,不是什么妖魔鬼怪。

能念阿弥陀佛,你的心就是阿弥陀佛,若学妖魔鬼怪,心就成妖魔鬼怪。

净土难懂之处,不但今日之下我们同学们愚笨不懂,自古以来全球上连印度也如此,所以祖师说:‘唯佛与佛乃能究尽。’断尽根本无明惑才能明了净土法门,未证佛果前都难了解。

千言万语就是要好好的信,不好好的信,寿命在呼吸之间,再后悔觉悟,时间已来不及了,英雄好汉要识时务啊!

小乘断见惑之后,成个罗汉要七番生死,成佛则要三大阿僧祇劫,很难成就。

能活上一百年很难,即使活了一百岁又算什么?一轮回,隔阴之迷,什么都忘了,算你幸运再成为人,你能遇到净土法门吗?少了净土法门,你怎么成佛呢?

净土法门的特别是当生成就,与其他法门最大不同就在当生能往生西方,若不生西方就入轮回。

而到西方极乐世界的身分还是凡夫,不是成佛,只是极乐没有三恶道,较易继续修学以至成佛。

此外,那儿虽有四土,净土是横超法门,一旦横超,用不著三大阿僧祇劫,就可以成佛。

这横出三界,横超四土的法门,竟有人不信,不信怎么修呢?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2/1017.htm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8-2-2013 12:47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2-2013 12: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莲池大师法语

莲池大师是净土宗祖师,早年学禅,断了见思惑,证了果,然后修净土法门。

十三代的净土宗祖师,除印光祖师不是学禅以外,其他都是学禅,证了果以后学净土,他们证果后才知道证果多么的难。

净土的道理,我们不懂,祖师说什么话,我们就信什么,欲知山下路,必问过来人。

这篇法语是莲池大师对学了多年的净土学人说的‘警众法语’,这些法语就是秘密。

‘予见新学后生,才把一句佛顿在心头,闲思妄想,越觉腾沸,便谓念佛功夫不能摄心。不知汝无量劫来生死根由,如何能得即断?

且万念纷飞之际正是做工夫时节,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后工夫纯熟,自然妄念不起。

且汝之能觉妄念重者,亏这句佛耳。如不念佛之时,澜翻潮涌刹那不停者,自己岂能觉乎?’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2/1017.htm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3-2-2013 12:21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7-4-2024 01:24 PM , Processed in 0.068073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