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念弥陀

顶礼一时祖师大德禅净法语 ~'~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9-6-2011 12: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9-6-2011 12:21 AM 编辑

感恩  常美和miaoyin  随喜功德!阿弥陀佛_/\_

世间众生。当处急难痛苦之时。嘷叫父母。呼天唤地。不知父母人天王等。不能救我生死。尽我轮回。以其同在生死轮回故耳。
三乘圣人。虽出生死。无大悲心。无益于我。诸菩萨等。虽有大慈悲心。以其心证各有分限。未能普利众生。满一切愿。
十方诸佛。虽皆证穷法界。然我感之不易。纵感极而见。不过暂时离苦。终非究竟。

唯阿弥陀佛。但得一见。即顿脱生死。永断苦根矣。唯此一句阿弥陀佛。是所当尽心竭力者。予曾有偈云。世间出世思惟徧。不念弥陀更念谁然而念佛不难。难于坚久。果能坚持一念。如生铁铸成。浑钢打就。如一人与万人敌。千圣遮拦不住。万牛挽不回头
如是久之。必能感通相应。若其未能如此用心。便谓佛言无验。佛心难感者。夫岂可哉。但得一念感通。便顿出生死。直登不退。稳成佛果。岂易事也哉。

(净宗十二祖彻悟大师语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3-7-2011 12: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3-7-2011 01:00 AM 编辑

《淨土十疑論》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

第十疑

问:今欲决定求生西方,未知作何行业,以何为种子,得生彼国?又凡夫俗人皆有妻子,未知不断淫欲得生彼否?

答:欲决定生西方者,具有二种行,定得生彼。一者厌离行,二者欣愿行

言厌离行者,凡夫无始已来为五欲缠缚,轮回五道备受众苦,不起心厌离五欲未有出期。为此常观此身脓血屎尿,一切恶露不净臭秽。

故涅槃经云:‘如是身城,愚痴罗刹止住其中,谁有智者当乐此身?’又经云:‘此身众苦所集,一切皆不净,扼缚痈疮等根本无义利,上至诸天身皆亦如是。’

行者若行若坐,若睡若觉,常观此身唯苦无乐深生厌离。纵使妻房不能顿断,渐渐生厌作七种不净观。一者观此淫欲身从贪爱烦恼生,即是种子不净。二者父母交会之时赤白和合,即是受生不净。三者母胎中在生藏下居熟藏上,即是住处不净。四者在母胎时唯食母血,即是食不净。

五者日月满足头向产门,脓血俱出臭秽狼藉,即是初生不净。六者薄皮覆土,其内脓血遍一切处,即是举体不净。七者乃至死后膨胀烂坏,骨肉纵横狐狼食,即是究竟不净。

自身既尔他身亦然,所爱境界男女身等,深生厌离常观不净。若能如此观身不净之者,淫欲烦恼渐渐灭少。又作十想等观,广如经说。

又发愿,愿我永离三界杂食,臭秽脓血不净,耽荒五欲男女等身,愿得净土法性生身。此谓厌离行。


二明欣愿行者,复有二种,一者先明求往生之意,二者观彼净土庄严等事欣心愿求

明往生意者,所以求生净土,为欲救拔一切众生苦故。即自思忖,我今无力,若在恶世烦恼境强,自为业缚沦溺三涂动经劫数,如此轮转无始已来未曾休息,何时能得救苦众生?

为此求生净生亲近诸佛,若证无生忍,方能于恶世中救苦众生。故往生论云:‘言发菩提心者,正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者,则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者,则是摄众生生佛国心。’

又愿生净土须具二行,一者必须远离三种障菩提门法。二者须得三种顺菩提门法何者为三种障菩提法?一者依智慧门,不求自乐,远离我心贪著自身故。二者依慈悲门,拔一切众生苦,远离无安众生心故。三者依方便门,当怜愍一切众生欲与其乐,远离恭敬供养自身心故。

若能远三种菩提障,则得三种顺菩提法。一者无染清净心,不为自身求诸乐故。菩提是无染清净处,若为自身求乐,即染身心障菩提门,是故无染清净心,是顺菩提门。

二者安清净心,为拔众生苦故。菩提心是安隐一切众生清净处,若不作心拔一切众生,令离生死苦,即违菩提门。是故安清净心,是顺菩提门。

三者乐清净心,欲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涅槃故。菩提涅槃是毕竟常乐处,若不作心令一切众生得毕竟常乐,即遮菩提门。

此菩提因何而得?要因生净土常不离佛得无生忍已于生死国中救苦众生。悲智内融定而常用自在无碍,即菩提心此是愿生之意。

二、明欣心愿求者,希心起想缘弥陀佛,若法身若报身等。金色光明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八万四千好,一一好放八万四千光明,常照法界摄取念佛众生。又观彼净土七宝庄严妙乐等,备如无量寿经十六观等。常行念佛三昧,及施戒修等一切善行,悉已回施一切众生,同生彼国,决定得生。此渭欣愿门也。

http://bookgb.bfnn.org/books/0056.htm#a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7-2011 09: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分享 阿彌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7-2011 01: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4-7-2011 02:01 AM 编辑

感恩 flynnyap 随喜功德!阿弥陀佛_/\_

一生取办之因

净土或问

吾闻善财童子圆顿利根,一生取办,今乃不生华藏,而劝生极乐,此何意耶。

华严疏中,自有此问,彼所答云,有缘故归凭情一故不离华藏故即本师故谓华藏中所有佛刹,皆微尘数,极乐去此十万亿土,并未出于刹种之中,故不离也。经云,或有见佛无量寿观自在等共围绕,赞遮那随名异化,故即本师也。又曰,普贤为善财海众。结归极乐者。盖为信解圆宗之人,入文殊智,修普贤行。福慧事理皆称法界,此大心人,虽妙悟本明,顿同诸圣。然犹力用未充,未及如来出世普利众生。暂依净土,亲近弥陀,直至成佛,意在此也。

净土十要问答撷录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2/1342.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7-2011 12: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9-7-2011 12:34 PM 编辑

《净土十疑论》
(原文·白话释·提要)

一、刚发菩提心的菩萨,忍力没有成就以前,是没有能力去救众生的。因此要常亲近佛,证得无生忍之后,才能救度众生。

二、所谓不生,是指生的因缘,是由于诸法的和合而成的,它是没有一个坚守的自性的。然而寻求此生物之本体,也找不到。它生的时候,不知道从那里来,所以叫做不生。其次讲不灭,不灭是说诸法散时,它也没有坚守一个自性,说我要散灭了。当它散灭时,不知它到了何处,所以叫做不灭。所以说,并不是因缘生之外,另外有一个不生不灭。也不是说不求生净土,就叫做不生。

三、由于众生的根器钝,内心混浊杂乱的人多。如果不专心只放在一件事物上的话,三昧是很难修得成的。专心念阿弥陀佛,就是修一相三昧。由于专心到了极点,所以能够往生极乐世界。又,因为法身无二无别之故。所以,精进专心念一尊佛时,也就是精进专心在念一切的佛。

四、释迦牟尼佛讲净土法门时,十方像恒河沙数那么多的佛,都证明一切众生,只要肯念阿弥陀佛,那么就能乘佛大悲心跟本愿力,一定能往生极乐世界又、阿弥陀佛特别发了四十八个大悲愿,来接引众生。因此诚心念阿弥陀佛的人,就会获得感应,最后一定能往生极乐世界。

、若是相信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能够摄取念佛的众生,于是就开始发菩提心,开始修念佛三昧,心里很厌恶三界,很想离开三界,并且身体力行修布施、持戒等的善行福报,还把所有的善行福报,全部都回向愿意往生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最后乘佛的愿力及自己的念力,互相感应而得以往生

有漏凡夫只要发了无上的菩提心,求生净土,经常念佛之故,所以能把烦恼伏住或断灭,因此而得以往生净土。并且能随各人的功力见到佛的粗略相,而菩萨见到的是微妙相。

六、生到西方净土,证得不退位,有五个原因(略,见上)

七、弥勒净土是要通过修行众多的三昧,要深深的进入正定聚,才能够往生。弥陀净土是用阿弥陀佛的本愿力和光明力,来摄取念佛众生。又,兜率天宫属于欲界,在那儿修行的诸天退步的很多。而且那儿又有女人,这些都是让修行者增长贪爱五欲的环境。再说天女极美。诸天容易被迷惑而沉迷欲爱不能自拔。所以兜率天不如西方净土。

八、在心是说,造罪业的时侯,是从虚妄颠倒的心念所产生的。而念佛的人,是听到善知识教念佛法门,知道阿弥陀佛的真实功德名号之后,用真心诚意的心来念佛的。

在缘是说,造罪业的时候,是从虚妄愚暗的心,缘由虚妄颠倒的境界而起的。而念佛的心,是从听闻佛的清净真实功德名号,缘由无上的菩提心而生的。

在决定者,造罪之时。以有间心有后心也。念佛之时,以无间心无后心,遂即舍命,善心猛利是以即生。

九、娑婆世界的女人及盲聋暗哑的人,只要修净土法门,往生极乐国之后,就不再是女人身,也不会是残障者了。

十、厌离心是要我们在心里厌恶五欲,只有离开五欲的系缚,才有脱离三界的希望。发菩提心就是发愿成佛,发愿成佛的心就是发心度脱众生免受灾难,而度众生的心就是教众生往生佛国的心。

要以智慧为前导,不要只追求自己的快乐,因此要远离只贪爱自身的心;要培养慈悲心,要时时想如何来拔除一切众生的苦恼,因此要远离不为众生著想的心;要修行种种方便,要怜悯一切众生,以种种方便使他们得到快乐,因此要远离仅为令自己身心快乐而勤作方便的心态。

http://bookgb.bfnn.org/books/0056.htm#a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7-2011 04: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7-7-2011 04:54 PM 编辑

彻悟大师法语~~


一切法门。以明心为要。一切行门。以净心为要。
然则明心之要。无如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
复次净心之要。亦无如念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清珠下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如此。念佛非净心之要乎。
一句佛号。俱摄悟修两门之要。举悟则信其中。举修则证在其中。信解修证俱摄。大小诸乘一切诸经之要。罄无不尽。然则一句弥陀。非至要之道乎。

吾人现前一念之心。全真成妄。全妄即真。终日不变。终日随缘。不随佛界之缘而念佛界。便念九界。不念三乘。便念六凡。不念人天。便念三途。不念鬼畜。便念地狱。
以凡在有心。不能无念。已无念心体惟佛独证。自等觉已还。皆悉有念。
凡起一念。必落十界。更无有念出十界外。以十法界。更无外故。每起一念。为一受生之缘。果知此理而不念佛者。未之有也。

此心能与平等大慈大悲。依正功德。以及万德洪名相应。即念佛法界也。
能与菩提心六度万行相应。即念菩萨法界
无我心。与十二因缘相应。即念缘觉法界也。
无我心。观察四谛。即念声闻法界
或与四禅八定。以及上品十善相应。即念天法界也。若与五戒相应。即念人法界也。修戒善等法。兼怀嗔慢胜负之心。即落修罗法界若以缓蝡心。念下品十恶。即堕畜生法界或以缓急相半心。与中品十恶相应。便堕饿鬼法界若以猛炽心。与上品十恶相应。即堕地狱法界也。

十恶者。即杀。盗。淫。妄言。绮语。恶口。两舌。贪。嗔。邪见是。
反此则为十善。当密自检点日用所起之念与何界相应者多。与何界相应者猛。则他日安身立命之处。不劳更问他人矣。

http://www.jingtu.org/jtjl/13z12/qwdsyj07.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8-2011 02: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8-2011 02:15 AM 编辑

彻悟大师法语~‘~


一切境界。惟业所感。惟心所现。即其现处。当体即心。

凡在有心。不能无境。不现佛境。便现九界之境。不现三乘之境。便现六凡之境。不现天人鬼畜之境。便现地狱境界。

佛及三乘所现境界。虽有优降不同。要皆受享法乐而已。
三界诸天所现之境。但唯用禅定五欲之乐。人道之境。苦乐相间。各随其业。多少不同。鬼畜之境。苦多乐少。至于地狱。则纯一极苦。

如人梦中所见山川人物。皆依梦心所现。若无梦心。必无梦境。设无梦境。亦无梦心。故知心外无境。境外无心。全境即心。全心即境。

若于因中察果。当须观心设于果处验因。当须观境故曰。未有无心境。曾无无境心。果必从因。因必克果。

真知此心境因果一如不二之理犹不念佛求生净土者。吾不信也。

http://www.jingtu.org/jtjl/13z12/qwdsyj07.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8-2011 01: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8-8-2011 01:11 AM 编辑

寒山问拾得

稽首文殊,寒山之士;南无普贤,拾得定是。

  昔日寒山问拾得曰:

  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寒山云:还有甚诀可以躲得?

  拾得云:我曾看过弥勒菩萨偈,你且听我念偈曰:

  老拙穿衲袄,淡饭腹中饱,补破郝遮寒,万事随缘了。
  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涕唾在面上,随他自干了,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
  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
  人弱心不弱,人贫道不贫,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办,
  世人爱荣华,我却不待见,名利总成空,我心无足厌,
  堆金积如山,难买无常限。子贡他能言,周公有神算,

孔明大智谋,樊哙救主难,韩信功劳大,临死只一剑,
古今多少人,那个活几千。这个逞英雄,那个做好汉,
  看看两鬓白,年年容颜变,日月穿梭织,光阴如射剑,
  不久病来侵,低头暗嗟叹,自想年少时,不把修行办,

得病想回头,阎王无转限,三寸气断了,拿只那个办。
  也不论是非,也不把家办,也不争人我,也不做好汉,
  骂着也不言,问着如哑汉,打着也不理,推着浑身转,
  也不怕人笑,也不做脸面,儿女哭啼啼,再也不得见,
  好个争名利,须把荒郊伴。我看世上人,都是精扯谈,

劝君即回头,单把修行干,做个大丈夫,一刀截两断,
  跳出红火坑,做个清凉汉,悟得长生理,日月为邻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8-8-2011 01: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8-8-2011 01:26 AM 编辑

彻悟大师法语~‘~


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十六字。为念佛法门一大纲宗。若真为生死之心不发。一切开示。皆为戏论。

世间一切重苦。无过生死。生死不了。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出一胞胎。入一胞胎。舍一皮袋。取一皮袋。苦已不堪。

况轮回未出。难免堕落。猪胞胎。狗胞胎。何所不钻。驴皮袋。马皮袋。何所不取。

此个人身。最为难得。最易打失。一念之差。便入恶趣。三途易入而难出。地狱时长而苦重。

七佛以来。犹为蚁子。八万劫后。未脱鸽身。畜道时长已极。鬼狱时长尤倍。久经长劫。何了何休。万苦交煎无归无救。

每一言之。衣毛卓竖。时一念及。五内如焚。是故即今痛念生死。如丧考妣。如救头然也。然我有生死。我求出离。而一切众生皆在生死。皆应出离。彼等与我。本同一体。皆是多生父母。未来诸佛。

若不念普度。唯求自利。则理有所亏。心有未安。况大心不发。则外不能感通诸佛。内不能契合本性。上不能圆成佛道。下不能广利群生。无始恩爱。何以解脱。无始冤愆。何以解释。积劫罪业。难以忏除。积劫善根。难已成熟。随所修行。多诸障缘。纵有所成。终堕偏小。故须称性发大菩提心也。

然大心既发。应修大行。而于一切行门之中。求其最易下手。最易成就。至极稳当。至极圆顿者。则无如以深信愿。持佛名号矣。

所谓深信释迦如来梵音声相。决无诳语。弥陀世尊大慈悲心。决无虚愿。且以念佛求生之因。必感见佛往生之果。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响必应声。影必随形。因不虚弃。果无浪得。此可不待问佛而能自信者也。

况吾人现前一念心性。全真成妄。全妄即真。终日随缘。终日不变。横徧竖穷。当体无外。弥陀净土。总在其中。以我具佛之心。念我心具之佛。岂我心具之佛。而不应我具佛之心耶。往生传载临终瑞相。班班列列。岂欺我哉。如此信已。愿乐自切。以彼土之乐。回观娑婆之苦。厌离自深。如离厕坑。如出牢狱。以娑婆之苦。遥观彼土之乐。欣乐自切。如归故乡。如奔宝所。

总之如渴思饮。如饥思食。如病苦之思良药。如婴儿之思慈母。如避冤家之持刀相迫。如堕水火而急求救援。果能如此恳切。一切境缘。莫能引转矣。然后以此信愿之心。执持名号。持一声是一九莲种子念一句是一往生正因。

直须心心相续。念念无差。唯专唯勤。无杂无间。愈久愈坚。转持转切。久之久之。自成片段。入一心不乱矣。

诚然如此。若不往生者。释迦如来便为诳语。弥陀世尊便为虚愿。有是理乎哉。

http://www.jingtu.org/jtjl/13z12/qwdsyj07.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8-2011 02: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2-8-2011 02:16 AM 编辑

彻悟大师法语~‘~


观经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语。较之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尤为直截痛快。



何也?以见性难而作佛易故。何为见性?离心意识。灵光迸露。始为见性。故难。何为作佛?持佛名号观佛依正。即为作佛。故易。

经云。
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岂非以想念于佛即为作佛耶。夫成佛是佛。理无二致而见性作佛。难易相悬若是。岂非念佛较之参禅。尤为直截痛快也哉。

一是祖语。一是佛言。何重何轻。何取何舍。学者但当尽舍旧习。虚其心。平其气。试一玩味而检点之。当必首肯是说为不谬矣。

http://www.jingtu.org/jtjl/13z12/qwdsyj07.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8-2011 03: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5-8-2011 03:21 AM 编辑

彻悟大师法语~‘~



永明大师。谓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路。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此真语也。实语也。大慈悲心泪出痛肠之语也。

学者幸勿忽诸。最初迷真起妄。则曰一念妄动末后返妄归真。则曰一念相应

是则起妄之后。归真之前。更有何法。能外此一念乎。是故一念悟。

随净缘。即佛法界。迷。随染缘。即九法界。十方虚空。是此一念迷昧。
一切国土。是此一念澄凝
四生正报。是此
一念情想合离。
四大依报。是此一念动静违顺。

唯依此念。变现诸法。离此念外。无法可得。原此一念。本是法界。从缘而起。缘无自性。全体法界。故得横徧十方。竖穷三际。离过绝非。不可思议。法尔具此威神。法尔具此功用。

今以此念。念于西方阿弥陀佛。求生极乐净土。正当时。西方依正。在我心中。而我此心。已在西方依正之内。如两镜交光。相含互照。此横徧十方之相也。

若约竖穷三际。则念佛时。即见佛时。亦即成佛时。求生时。即往生时。亦即度生时。三际同时。更无前后。帝网珠光。难齐全体。南柯梦事。略类一班。此理悟之最难。信之最易。但能直下承担。终必全身受用。

可谓参学事毕。所作已办矣。如或未能。但当任便观察。随分受用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8-2011 01: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8-8-2011 01:36 AM 编辑

彻悟大师法语~‘~


心能造业。心能转业。业由心造。业随心转。
心不能转业。即为业缚。业不随心转。即能缚心。
心何以能转业。心与道合。心与佛合。即能转业。
业何以能缚心。心依常分。任运作受。即为业缚。


一切现前境界。一切当来果报。皆唯业所感。唯心所现。
唯业所感故。前境来报。皆有一定。以业能缚心故。
唯心所现故。前境来报。皆无一定。以心能转业故。


若人正当业能缚心。前境来报一定之时。而忽发广大心。修真实行。心与佛合。心与道合。则心能转业。前境来报。定而不定。

心能转业。前境来报不定之时。而大心忽退。实行有亏。则业能缚心。即前境来报。不定而定。

然业乃造于已往。此则无可奈何。所幸而发心与否。其机在我。造业转业。不由别人。

如吾人即今发心念佛。求生极乐。或观依正。或持名号。念念相续。观念之极。则心与佛合。合之又合。合之其极。
心能转业。而前境之娑婆。转为极乐。胎狱之来报。转为莲胞。便是乐邦自在人矣。

若正恁么时。其心或偶然失照。或忽生退悔。不与佛合。则业能缚心。而前境仍旧。来报依然。还是忍土苦众生也。

然则我辈有志出离。求生净土者。可弗惕然而警。奋然而发也哉。

http://www.jingtu.org/jtjl/13z12/qwdsyj07.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8-2011 01: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3-8-2011 02:03 AM 编辑

彻悟大师法语~‘~


夫见道而后修道。修道而后证道。此千圣同途。千古不易之定论也。然见道岂易言哉。若依教乘。必大开圆解。依宗门。必直透重关。然后得论修道。否则便为盲修瞎练。不免撞墙磕壁。堕坑落堑矣。

唯净土一门则不然。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但发愿持名。即得往生。此乃佛心佛眼。亲知亲见之境界。非彼三乘贤圣。所能知见也。

但当深信佛言。依此而发愿持名即是以佛知见为知见。不必另求悟门也。

余门修道。必悟后依法修习。摄心成定。因定发慧。因慧断惑。所发之慧有胜劣。所断之惑有浅深。然后方可论其退与不退。

唯此净土门中。唯以信愿之心。专持名号。持至一心不乱。净业即为大成。身后决定往生。一得往生。便永不退转。

又余门修道。先须忏其现业。若现业不忏。即能障道。则进修无路矣。修净业者。乃带业往生。不须忏业。以至心念佛一声。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故。

又余门修道。须断烦恼。若见思烦恼分毫未尽。则分段生死不尽。不能出离同居国土。

唯修净业。乃横出三界。不断烦恼。从此同居。生彼同居。一生彼土。则生死根株便永断矣。既生彼土。则常常见佛。时时闻法。衣食居处。出于自然。水鸟树林。皆悉说法。同居土中。横见上三净土。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圆证三种不退。一生便补佛位。

然则净土一门。最初省求悟门。末后不待发慧。不须忏业。不断烦恼。至极省要。至极径捷。及其证入。至极广大。至极究竟。

学者当细心玩味而详择之。毋以一时贡高。失此殊胜最大利益也。

http://www.jingtu.org/jtjl/13z12/qwdsyj07.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8-2011 12: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7-8-2011 12:38 AM 编辑

彻悟大师法语~‘~


一穷人遥望。见钱一串。就而取之。乃蛇也。遂瞠立于其傍。复一人至。得钱一串携去。夫钱非蛇也。

而蛇现者。唯业所感。唯心所现也。钱上之蛇。固是业感心现。而蛇上之钱。独非业感心现乎。

钱上之蛇。一人之别业妄见也。蛇上之钱。多人之同分妄见也。一人之妄见。其妄易知。多人之妄见。其妄难知。以易知例难知。难知亦易知矣。然则蛇固蛇也。钱亦蛇也。推此而往。内而根身。外而境界。由一方而至十方。以及四大部洲。三千大千世界。皆此钱上之蛇也。但唯心之蛇既现。便能螫人。唯心之钱既现。便得享用。非谓唯心。便无外境。且娑婆之秽苦。安养之净乐。皆唯心现。

唯心之秽苦既现。则遭大逼迫。唯心之净乐既现。则得大受用。既秽苦净乐皆唯心现。何不舍唯心之秽苦。以取唯心之净乐。而乃久经长劫。甘为八苦之所交煎也哉。

http://www.jingtu.org/jtjl/13z12/qwdsyj07.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8-2011 12: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9-8-2011 01:06 AM 编辑

彻悟大师法语~‘~


吾人生死关头。惟二种力。一者心绪多端。重处偏坠。此心力也。二者如人负债。强者先牵。此业力也。

业力最大。心力尤大。以业无自性。全依于心能造业。心能转业。故心力唯重。业力唯强。乃能牵生。

若以重心修净业净业则强。心重业强。惟西方是趋。则他日报终命尽。定往西方。不生余处矣。如大树大墙。寻常向西而歪。他日若倒。决不向余处也。

何为重心。我辈修习净业。信贵于深。愿贵于切。以信深愿切故。一切邪说莫能摇惑。一切境缘莫能引转。

http://www.jingtu.org/jtjl/13z12/qwdsyj07.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8-2011 01: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2-9-2011 02:21 AM 编辑


彻悟大师法语~‘~



若正修净业时。达磨大师忽现在前乃曰。吾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禅。汝但舍置念佛。吾即以此禅授汝。
但当向祖师作礼。谓我先已受释迦如来念佛法门。发愿受持。终身不易。祖师虽有深妙禅道。吾则不敢自违本誓也。

纵或释迦如来。忽尔现身。谓曰。吾先说念佛法门。特一时方便耳。今更有殊胜法门。超于彼者。汝当且置念佛。吾即为说胜法。
亦秪可向佛稽首陈曰。我先禀受世尊净业法门。发愿一息尚存。决不更张。如来虽有胜法。吾则不敢自违本愿也。

虽佛祖现身。尚不改其所信。况魔王外道。虚妄邪说。岂足以摇惑之耶。能如是信。其信可谓深矣。

若赤热铁轮。旋转顶上。不以此苦。退失往生之愿。若轮王胜妙五欲现前。亦不以此乐。退失往生之愿。此逆顺至极。尚不改所愿。况世间小小逆顺境界。岂能引转哉。能如是愿。其愿可谓切矣。

信深愿切。是谓重心。而修净业。净业必强。心重故则易纯。业强故则易熟。极乐净业若熟。娑婆染缘便尽。

果得染缘已尽。则临终时。虽欲轮回境界再现在前。亦不可得。
果得净业已熟。则临终时。虽欲弥陀净土不现在前。亦不可得。
然此信愿。要在操之有素。临时自不入于歧路。



如古德临欲命终。六欲天童次第接引。皆不去。唯专心待佛。后佛现。乃曰佛来也。遂合掌而逝。

夫临欲命终。四大分张。此何时也。六欲天童。次第接引。此何境也。苟素常信愿不到十分坚固。当此时。对此境。而能强作主宰乎。如古德真可谓千古修净业者之标榜矣。

http://www.jingtu.org/jtjl/13z12/qwdsyj07.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3-9-2011 02: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2-9-2011 02:20 AM 编辑


彻悟大师法语~‘~



有禅者问曰。一切诸法。悉皆如梦。娑婆固梦也。极乐亦梦也。既同是一梦。修之何益。

予曰。不然。七地以前。梦中修道。无明大梦虽等觉犹眠。唯佛一人。始称大觉。

梦眼未开之时。苦乐宛然。与其梦受娑婆之极苦。何若梦受极乐之妙乐。

况娑婆之梦。从梦入梦。梦之又梦。辗转沉迷者也。

极乐之梦。从梦入觉。觉之又觉。渐至于大觉者也。

梦虽同。所以梦者未尝同也。可概论乎。



http://www.jingtu.org/jtjl/13z12/qwdsyj07.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9-2011 02: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2-9-2011 02:19 AM 编辑


彻悟大师法语~‘~



佛法大海为能入。净土一门尤为要。以持名念佛。乃诸佛甚深行处。
唯除一生所系菩萨。可知少分。自余一切圣贤。但当遵信而已。非其智分之所能知。况下劣凡夫乎。

十一善法居初。心之前。更无善法。五十五位。为始。位之前。别无圣位。

菩萨造起信论祖师作信心铭心一法。为入道要门也。

昔王仲回问于杨无为曰。念佛如何得不间断去。杨曰。一信之后。更不再疑。王欣然而去。未久。杨梦仲回致谢。谓因蒙指示。得大利益。今已生净土矣。杨后见仲回之子。问及仲回去时光景。及去之时节。正杨得梦之日。噫。信之时义大矣哉。

http://www.jingtu.org/jtjl/13z12/qwdsyj07.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9-2011 02: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2-9-2011 02:16 AM 编辑


彻悟大师法语~‘~



法藏比丘。世自在王佛发称性四十八种大愿。依愿久经无量长劫。修习大行。至于因圆果满。自致成佛。

法藏转名弥陀。世界转名极乐


弥陀之所以为弥陀者。深证其唯心自性也。然此弥陀极乐。非自性弥陀。唯心极乐乎。


但此心性乃生佛平等共有。不偏属佛。亦不偏属众生

若以心属弥陀。则众生乃弥陀心中之众生。

若以心属众生。则弥陀乃众生心中之弥陀。

以弥陀心中之众生。众生心中之弥陀。

众生心中之弥陀不应弥陀心中之众生耶。


【故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也】

但佛悟此心。如醒时人。众生迷此心。如梦中人。

离醒时人。无别梦中之人。岂离梦中之人。别有醒时之人耶。

但梦中之人。当不自认为真。亦不离梦中之人。别求醒时之人。


唯应常忆醒时之人。忆之又忆。

则将见大梦渐醒。而梦眼大开。

即梦中能忆之人。便是所忆醒时之人。

而醒时之人。非梦中人也。

梦中人众多。醒时人惟一。


十方诸佛如来。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能。力无畏亦然。

此乃即一即多。常同常别。法尔自妙之法也。念佛之意。大略如此。


http://www.jingtu.org/jtjl/13z12/qwdsyj07.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9-2011 01: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2-9-2011 02:15 AM 编辑


彻悟大师法语~‘~



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二语。上句说事。下句说理。

是即理之事。谓生即不生。非直以生为生也。

是即事之理。谓不去而去。非直以不去为不去也。

两句作一句看。事理圆融。所谓合之则双美也。

若两句作两句看。事理分张。所谓离之则两伤也。



若不合此两句作一句。便当演此两句作四句。

生则决定生。生而无生。去则实不去。不去而去。

虽为四句。义亦无增。合为一句。义亦无减。总一事理圆融耳。



与其执去则实不去之理。不如执生则决定生之事为得。

何也。以执事昧理。犹不虚入品之功。若执理废事。便不免落空之诮。

有偕理之功。无独立之能故也。


以有生为生。则堕常见以不去为不去。则堕断见。

断常虽同一邪见。而断见之过患深重。


故不若执事之为得。然总不如圆会二句为佳耳。



http://www.jingtu.org/jtjl/13z12/qwdsyj07.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8-3-2024 08:20 PM , Processed in 0.084604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