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念弥陀

顶礼一时祖师大德禅净法语 ~'~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5-2-2013 12: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念佛难摄心乎

‘予见新学后生’,所谓新学,不是学一、二年之初学者,至少是学了五、六年了,初学者不算新学后生,我就可以说是新学后生。

修学者每天跟祖师学,祖师怎么教,就怎么学,有修有学;而我做公务员,有空才修学,没空就没学,不像出家师父认真修学,学六、七天比我学一年要进步,所以我是新学后生。

学佛就如吃饭,一日三餐,天天要吃,不是吃一顿就可休息好几日。

‘才把一句佛顿在心头’,念佛不在嘴,在心念,一念一句。

‘闲思妄想,越觉腾沸’,不念还不觉得,一念佛时妄想都出来了,愈念则妄想愈多。

‘便谓念佛功夫不能摄心’,便以为念佛没用处,心收摄不起来。

这不是初学者,是懂教理的大行家,他知道了生死之法,才疑惑这几句话。

诸位只知道念佛,临终有阿弥陀佛来接你,这样糊里糊涂,迷迷糊糊的,怎能成功?

念佛并不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才来接你,阿弥陀佛天天都来接你,就在你旁边,人人跟前都有阿弥陀佛。

若我眼瞎耳聋,我麻木不仁,我的心都没在阿弥陀佛上,都在黄金美钞上,阿弥陀佛又有什么办法呢?

生死根本就是念头,没念头就绝对没生死,所谓:‘但尽凡情,别无胜解。’只要把念头去了就成佛了。

可是人人都有心,只要起念头就有心,心识的作用就是见惑,是心的影子并非真心,若把心影当作是你,就不知真心。

佛经三藏十二部都是方便法,给我们治病的,不生病则用不著药,众生有什么病呢?打妄想的病。

诸位若都不打妄想,就成功了,也用不著听经。

不念佛还好,一念佛妄想就起来。

知道妄想是生死的本源者,全球上的人不多,能知道就不错了。

知道妄念为生死根本后,就要不打妄想,也办不到。

不但你办不到,全球的人皆办不到。

佛法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其他方便法好麻烦,阿弥陀佛这一句话太巧妙了,你心一起念头,只要念阿弥陀佛就成功了。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2/1017.htm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5-2-2013 12:57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0-3-2013 12: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妄念一起就念佛,这是成佛最要紧的一句话,修净土的人深信者不多,还想有没有其他更巧的法子。

以为成天念阿弥陀佛,没念别的,这有什么意思?遇到关键时刻,佛号都没用处了,只有黄金美钞有用处。

如此,阿弥陀佛仍是佛,你仍是你。

佛的名字就是经,而‘阿弥陀佛’这四个字是秘密不翻的咒王。

阿弥陀佛的法身,无处不现身,可是凡夫看不见。

其实念佛就是念佛的法身,佛号万能极了,只要口念耳听心清楚,久久功夫自然成熟。

佛法最要紧的是—戒、定、慧三无漏学,学佛的人要先守戒,守戒后生定,定就是把心收摄起来,不起妄念了。

念阿弥陀佛摄心,就是要你得定,念久了就有定,有定才开智慧。

我们念佛不得定,怎么开智慧?所以现在还这么糊涂。

没打倒孔家店前,出家或在家人都读四书,四书之大学有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就是佛法的戒定慧三学啊!

那个时候的人学佛比现在容易得多,从前被中国财色名食睡迷住,现在还多了洋财色名食睡,中外夹杂,层层加厚,迷关更打不破了。

摄心就是要定,同修念佛十几年,你是嘴念佛,心摄不住,祖师说:‘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

真用功是要求定,任何宗派都是要求定,如水要静止才照得清楚,而其他的法门不容易得定,只有净土念佛法门容易做。

下文就答覆为什么念佛不能摄心。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2/1017.htm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0-3-2013 12:37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3-2013 12: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妄念是生死根由

‘不知汝无量劫来生死根由,如何能得即断?’这是内行人讲的话,从一下生到现在,妄念有多少呢?一弹指有六十个念头,一生起了多少念头?尘点劫来,千生万生到现在,我们的妄念尽虚空遍法界满满的。

念佛是二力法门,个人修持的力量加上佛帮助的力量,可以治妄念。

妄念如一个影子,我们八识田里有太多的影子,念阿弥陀佛也是一个影子,念佛的力量很大,可以消灭我们八识田里的影子。

纯纯粹粹的念一句佛号,所谓:‘至心念一句阿弥陀佛,可以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重要在‘至心’两个字,一个种子一番生死,一弹指之间八十亿劫的种子,因为一句阿弥陀佛而可以消灭。

虽然可以消很多,但是你的妄念有多少呢?有万万万的八十亿劫种子之多,一句佛才消八十亿劫,何况还有那尽虚空遍法界的妄念。

况且要清清净净的念一句佛才能感应,祖师说:‘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一句阿弥陀佛,要清净的念,才能抵制妄念,才能感应,光嘴里念,能消多少呢?

生死根本就是打妄念,有妄念就有见思惑。

若见思惑都不懂得,如何明心见性?罗汉懂得,所以能断惑。

我们办不到,才用阿弥陀佛的力量,可是你念佛打妄想,心不在阿弥陀佛身上,没有至心不得感应,生死根本如何断?

断生死根本就是要断妄念、断惑,惑有一百多品,一品惑也没断,怎么办?经上言:‘带业往生’。

带著罪业怎么往生呢?譬如我在外面沾了一身大粪,然后进入慎斋堂的佛堂,你们看了一定不准我进来,要我先去洗澡、洗衣服,洗澡还容易,洗衣服还要晒干等等。

于是我有好法子,我身上只要包上一层厚厚又漂亮的毛毯,臭味闻不到就可以进来了,这就是伏惑。

净土宗教大家伏惑之法,把惑压下来,压不住就不行,不能断惑就要伏惑,不能伏惑,万不成功。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2/1017.htm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7-3-2013 12:32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3-2013 12: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是做功夫时节

‘且万念纷飞之际,正是做工夫时节’,诸位同修做功课觉得有妄念,愈念妄念愈多,于是不想念,其实不念妄念更多,这是不觉,迷到极处了。

人人如此,看人家的毛病清清楚楚,看不见自己,光会挑人家毛病,自己知道有妄念才叫明白。

若一念佛心就干净了,那还要念什么佛?成功了就不用念佛,你就是佛,所以觉得万念纷飞正是觉悟的时候

如一棵树,上面是树叶,中间是树心,下面是树根,树叶在摇有人都不知道,你说树根在摇,他更感觉不到。

知道自己错误的人,才是起了觉悟之人以为自己都没错,如何会觉悟?根源之处不知道,如何学觉?觉悟的根源是什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但是,一般人往往好的事不去做,就是学佛的人,善事也做不多,恶事做得倒不少。

学佛是学佛的觉悟,有人学佛学了几年就说没有妄念了,这是糊涂到极点,登地菩萨都还有妄念,七地菩萨也还有妄念。

祖师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学佛学了几十年还是有妄念,不怕有妄念,就怕你不知道是妄念。

就怕起了妄念还不知道,以为自己还在修行,阿弥陀佛都变成妄念了还不知道。

妄念若起时不能让他随意起,要看著妄念,如捉贼,有贼进到你家,你知道了,看著贼的行动,贼就不敢偷东西,若不知是贼,不管他,家里东西就被偷光了。

所以,你要观察,起了妄念用阿弥陀佛的佛号压下去,起一个妄念,念一百声佛,这正是用功的时候。

所以,妄念纷飞之际,正是做功夫时节,不起妄念还不会觉悟,还不念佛呢!

念佛也不是一念就立刻收心,总还会有妄念,那就要‘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一句佛号一直念下去,妄念起了就赶快收心,收心回来念佛,这样不能断惑也能伏惑,伏惑就行。

‘久后工夫纯熟,自然妄念不起。’佛号和妄念譬如‘生、熟’两个字,该熟的事我们一点都不熟,该生的事你偏熟了,生熟颠倒。

譬如吃东西,米要煮熟才能吃,水果也要熟了才可以吃,生的吃了对身体有害。

杀盗淫妄你很熟,不去想自然就会去做,连晚上做梦都去做恶事。

念佛对你来说太生了,念佛若不勉强去念,念不到半点钟,念头就不知跑那里去了。

若念佛念熟了,那些杀盗淫妄的坏心就变生了。

学佛若不守戒,还干杀盗淫妄的坏事,那不成!

自古来没有曹操成佛的,必得守戒断恶业,随缘消旧业,更不造新殃,学佛才能有成就。

咱们现在旧业不去,还干新殃,这样可以往生吗?阿弥陀经说得明明白白,一心不乱断了惑才能往生,不断惑也要伏住惑,伏惑是假一心不乱,也可以上西方极乐世界。

久后工夫纯熟’生的佛号变熟了,忘了造业,熟的恶业就变生了。‘自然妄念不起’想起妄念,想半天还想不起来呢。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2/1017.htm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2-3-2013 12:40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3-2013 12: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念佛方觉妄念重

且汝之能觉妄念重者,亏这句佛耳。如不念佛之时,澜翻潮涌刹那不停者,自己岂能觉乎?’现在念佛发现妄念多了,这就是有觉悟。

不念佛的时候,妄念更多,只是你不觉而已。

七地菩萨都还有妄念,凡夫怎会没妄念?

能觉得妄念重,还多亏得这句佛号,因为念佛是正念,离开佛念就是妄念,没有佛号永远也不能觉。

佛、菩萨、缘觉、声闻四圣,缘觉是自己觉悟,不看佛经自己有悟性,看到飞花落叶就觉悟了,这种人很少

咱们看见了一点也没感觉,如见他人死,因自己还没死,就不会觉悟自己也会无常死亡,死在眼前都不觉,可见自己觉悟好难啊!

咱们不是缘觉,只有借助佛法,听闻佛法,教我们了生死,接引往生西方。

发心学习,这就觉悟了,也大不容易!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2/1017.htm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31-3-2013 12:20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4-2013 12: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佛依法不依人

学什么都得有明师,老师不明白便教不出好学生,古人言:‘亲近明师’,佛法言:‘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

现在光看外表,会教你秘密的,说得巧的就是善知识,教你秘密还要先收红包。

真的善知识没秘密,只要治你的病,凡情就是你的病,但去凡情就没事了,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中没有住留凡情,把坏主意去掉,见思惑自然没有了,就成功了,这就是秘密!

阿弥陀佛四字是真秘密,这是梵文咒语。

释迦牟尼佛以一个‘阿’字就能明心见性,何必六个字?我们是半个字也不会。

三藏十二部若没有这‘阿’字,那经典一个字都没有了,所以佛学辞典有‘阿字观’。

弥陀经说的‘执持名号,一心不乱’,这八个字就是秘密法门,偏不要,要去找邪魔外道,要红包你才喜欢。

红包送上还算小事,中邪得了邪知邪见,更增加见思惑,更增加若干生死,永远不得解脱。

现在社会上很多邪知邪见,如学佛学到去自杀的,误以为自杀就是解脱,不能解脱就自杀。

这里莲池祖师开示,一句阿弥陀佛就是了生死的大秘密,是出生死的堂堂大路,是难信之法啊!

千言万语,佛经为根本,经上有的为凭,经上没有的不能信。

修那个法门有那个法子,修净土的有净土的法子,修禅用净土的法门也不行,如厨房的刀是切菜的,铲子是炒菜的,拿著铲子切菜,拿著刀炒菜,一定不行。

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弥陀经说得清清楚楚的,若不听,那你在学什么佛?要听谁的话?学佛要‘依法不依人’,这是一定的规矩,经上已有的,即使释迦牟尼佛又来改说别的,也不依;何况是大居士、大法师跟佛比起来,也比不了啊!其他外人说的更不可信。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2/1017.htm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0-4-2013 12:59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8-4-2013 12: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净念相继得大定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说:‘净念相继’我们念头不断,但皆是坏念头,没有好念头。

净念不断,一句阿弥陀佛不能断开,这就很难了,出家人也办不到,在家更难办了。

大势至菩萨的法门是‘忆佛念佛’,念佛是念兹在兹,在家人事多,很难做到一天到晚念佛不断,古人定课念佛十万声,为的就是不起妄念,咱们也办不到,但忆佛办得到。

忆佛是明记不忘,无论做什么事不要忘了佛,如喝茶、吃饭不忘佛,一切都是为阿弥陀佛做的。

从事士农工商为的是什么?为了吃饭,从事任何行业都忘不了吃饭,若把念佛拿来当饭,便能‘净念相继’。

净念相继,念念相续无间断‘得三摩地’,三摩地就是正定。

念佛就是要求弥陀大定,弥陀经不明说,若一说大家会认为办不到。

莲池大师在此则开示明说,持佛名号就是得定的秘密法,若不得定如何开智慧?如何往生?得了定才不乱。

今秘密说出来了,切莫他求,除了净土能成就外,其他都办不到。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2/1017.htm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5-2013 01:04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2013 01: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夏莲居居士:念佛法要
在极乐庵念佛道场作 四首 甲申冬

其一
念佛最忌,精神涣散,字句模糊,先快后慢。
既无音节,又不联贯,心不应口,声不摄念。
轻忽养识,古德所叹,如此念法,永难成片。

其二
声和韵稳,字正音圆,恳切绵密,沉着安闲。
声合乎心,心应乎声,心声相依,妄念自清。

其三
佛号如珠,念头如线,分则各离,合则成串。
心不离佛,口不离念,如线贯珠,相续不断。

其四
未能一心,先求专念,未能不乱,先学成片。
真勤真专,功效自见,无须问人,还请自验。

老实念

但只老实念,不必问如何,
莫管同与异,休论自与他。
止贵愿力强,哪怕妄想多,
散乱固成病,分别易入魔。
境缘无好丑,佛号一扫过,
句句念能真,决定出娑婆。

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0/103892.html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3-7-2013 12:19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8-5-2013 12: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

印光大师撰
了然、德森法师鉴定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序

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是念佛一法,乃上圣下凡共修之道,若智若愚通行之法;以其专仗佛力,故其利益殊胜,超越常途教道也。

惟净土法门,最不易使人起信。如无生而生,无念而念诸语,非深解心作心是之旨,安能无惑?

故我世尊于本无言说中,而炽然常说者,无他,盖欲一切众生自明其本具觉性,进趋佛果也。

知自性即弥陀,方可与论唯心净土;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果能谛信、切愿、力行,则感应道交,已握往生之券。

顾世之狂慧者,动辄以浅易而轻之,欲别求其所谓玄妙者,而期有所悟证;讵知净土一门,实为默契佛心,至顿至圆之教乎。

佛心无为,不堕诸数。念佛,则能念之心,历历分明,而了不可得;非即有为而契无为者乎?了不可得,而历历分明;非暗合道妙者乎?是则念佛者,念念佛也。

故知:六字统摄万法,一门即是普门;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性起修,全修在性;托彼依正,显我自心;始本不离,直趋觉路;十万亿程,去此不远;九品可阶,一生成办;至平常,至玄妙;岂彼暗证盲参者,所可望其项背哉!

印光大师乘愿再来,单提正令,不高谈心性,而全显妙心。

弘一大师谓为三百年来一人者,岂过誉哉。

机薪既尽,应火须亡,而微言大旨,嘉惠后学,固无时无地然也。

师之文钞,虽处处指归,而人事倥偬,欲求一目全豹,涵泳有得者,则以李净通居士所编文钞菁华录尚矣。

是书都三百三十三则,理显真常,语无重见,至精极粹,世鲜其俦。

而居士重道尊师之心,尤所难能。吾知一卷风行,万流蒙益。正人心而辅郅治,其在斯乎!

圆瑛拜读之余,欢喜踊跃,难喻于词;谨略述数言,陈诸篇首,所以告同心,志盛缘,非敢序也。

壬辰冬日七五老衲圆瑛识于上海圆明讲堂

净土法门。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之圆顿法门。

以故等觉菩萨。已邻佛地。尚以十大愿王。回向往生。逆恶罪人。将堕阿鼻。若能称念洪名。即预末品。法门之妙。无以复加。

世每以愚夫愚妇。悉能修持。谓为浅近。致令如来究竟度生之心。郁而未畅。众生现生出苦之道。塞而罔通。

真歇了禅师云。念佛法门。径路修行。正按大藏。接上上根器。傍引中下之机。

又云。乃佛乃祖。在教在禅。皆修净业。同归一源。入得此门。无量法门。悉皆能入。伏愿一切见闻。同随华藏海会之班。一致进行。回向往生也已。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0362.htm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8-5-2013 01:18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5-2013 12: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赞净土超胜

◎大矣哉,净土法门之为教也!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直指人心者,犹当逊其奇特。

即念念佛,即念成佛;历劫修证者,益宜挹其高风。

普被上中下根,统摄律教禅宗;如时雨之润物,若大海之纳川。

偏圆顿渐一切法,无不从此法界流;大小权实一切行,无不还归此法界。

不断惑业,得预补处;即此一生,圆满菩提。九界众生离是门,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

是以华严海众,尽遵十大愿王;法华一称,悉证诸法实相。

最胜方便之行,马鸣示于起信;易行疾至之道,龙树阐于婆沙。

释迦后身之智者,说十疑论而专志西方;弥陀示现之永明,著四料简而终身念佛。汇三乘五性,总证真常;导上圣下凡,同登彼岸。

故得九界咸归,十方共赞;千经并阐,万论均宣。诚可谓一代时教之极谈,一乘无上之大教也。

不植德本,历劫难逢;既获见闻,当勤修习!(正)印施极乐图序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0362.htm#a01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4-5-2013 12:32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5-2013 12: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窃闻净土者,乃究竟畅佛本怀之法也。高超一切禅教律,统摄一切禅教律。

略言之,一言、一句、一偈、一书,可以包括无余;广说之,虽三藏十二部之玄言,五宗诸祖师之妙义,亦诠不尽。

纵饶尽大地众生,同成正觉,出广长舌,以神通力、智慧力,尘说、刹说、炽然说、无间说,又岂能尽?良以净土本不思议故也。

试观华严大经,王于三藏;末后一著,归重愿王。法华奥典,妙冠群经;闻即往生,位齐等觉。则千经万论,处处指归者,有由来也。

文殊发愿,普贤劝进。如来授记于大集,谓末法中,非此莫度;龙树简示于婆沙,谓易行道,速出生死。则往圣前贤,人人趣向者,岂徒然哉?诚所谓一代时教,皆念佛法门之注脚也。

不但此也,举凡六根所对一切境界,所谓山河大地,明暗色空,见闻觉知,声香味等,何一非阐扬净土之文字耶?

寒暑代谢,老病相摧,水旱兵疫,魔侣邪见,何一非提醒当人速求往生之警策耶?

广说其可尽乎?言一言统摄者,所谓也。

净极则光通,非至妙觉,此一言岂易承当?于六即佛颂研之可知也。

一句者,信愿行也。非信不足以启愿,非愿不足以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净土一切经论,皆发明此旨也。

一偈者,赞佛偈也。举正报以摄依果,言化主以包徒众;虽只八句,净土三经之大纲尽举也。

一书者,净土十要也,字字皆末法之津梁,言言为莲宗之宝鉴。

痛哭流涕,剖心沥血,称性发挥,随机指示;虽拯溺救焚,不能喻其痛切也。舍此则正信无由生,邪见无由殄也。(正)与悟开师书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0362.htm#a01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7-5-2013 12:26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2013 12: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众生一念心性,与佛无二。虽在迷不觉,起惑造业,备作众罪,其本具佛性,原无损失。

譬如摩尼宝珠,堕于圊厕,直与粪秽,了无有异。

愚人不知是宝,便与粪秽一目视之。智者知是无价妙宝,不以污秽为嫌,必于厕中取出,用种种法,洗涤令洁,然后悬之高幢,即得放大光明,随人所求,普雨众宝。愚人由是,始知宝贵。

大觉世尊,视诸众生,亦复如是。纵昏迷倒惑,备作五逆十恶,永堕三途恶道之人,无一念弃舍之心;必伺其机缘,冥显加被,与之说法,俾了幻妄之惑业,悟真常之佛性,以至于圆证无上菩提而后已。

于罪大恶极之人尚如是,其罪业小者,其戒善具修、禅定力深者,亦无一不如是也。

以凡在三界之中,虽有执身摄心、伏诸烦惑之人,而情种尚在,福报一尽,降生下界,遇境逢缘,犹复起惑造业;由业感苦,轮回六道,了无已时。

法华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若非业尽情空,断惑证真,则无出此三界之望。

此则唯有净土法门,但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即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

既得往生,则入佛境界,同佛受用;凡情圣见,二皆不生。乃千稳万当,万不漏一之特别法门也。时当末法,舍此无术矣!(正)傅大士传录序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0362.htm#a01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6-2013 12:46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2013 02: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紅塵白浪兩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 ? 什么意思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6-2013 02: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speedistime 发表于 1-6-2013 02:27 AM
紅塵白浪兩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 ? 什么意思 ?


嗯嗯!这是明末憨山大师〈醒世歌〉开头里的一首偈语!

末学的理解是【红尘白浪两茫茫】如现代的社会好比是个大染缸,到处充斥着贪嗔痴,加上外头种种的诱惑,让人不停追逐财富、名利、地位、美女、使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迷失了自己看不清方向。

然而大家为了争名夺利,贪图美色,往往做出损人利己的事,所造诸业无休无止,同时又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临命终时又随他所造诸恶业轮回去了!

哦!至于【忍辱柔和是妙方】其实把整首偈打开来看,就一目了然叻!

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到处随缘延岁月,终身安分度时光。

休将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过失扬; 谨慎应酬无懊恼,耐烦作事好商量。

从来硬弩弦先断,每见钢刀口易伤; 惹祸只因闲口舌,招愆多为狠心肠。

是非不必争人我,彼此何须论短长; 世事由来多缺陷,幻躯焉得免无常。

吃些亏处原无碍,退让三分也不妨; 春日才看杨柳绿,富贵还同九月霜。

老病死生谁替得,酸甜苦辣自承当; 人从巧计夸伶俐,天自从容定主张。

诌曲贪婪堕地狱,公平正直即天堂; 麝因香重身先死,蚕为丝多命早亡。

一剂养神平胃散,两种和气二陈汤; 生前枉费心千万,死后空持手一双。

悲欢离合朝朝闹,寿夭穷通日日忙; 休得争强来斗胜,百年浑是戏文场。

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家乡!


嗯嗯!西方步步踏蓮華,指路開門謝釋迦,三復叮嚀無別囑,一心念佛早歸家。《淨土偈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6-2013 01: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念佛法门,其来尚矣。以吾人一念心性,犹如虚空,常恒不变;虽常不变,而复念念随缘。

不随佛界之缘,便随九界之缘;不随三乘之缘,便随六道之缘;不随人天之缘,便随三途之缘。

由其缘之染净不同,致其报之苦乐迥异;虽于本体,了无改变,而其相用,固已天渊悬殊矣。

譬如虚空,日照则明,云屯则暗。虽虚空之本体,不因云日而为增减;而其显现障蔽之相,固不可以同年而语也。

如来以是义故,普令众生缘念于佛。故曰: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

又曰: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此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

随佛界之缘,则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矣;若随众生各界之缘,则是心作众生,是心是众生矣。了此而不念佛者,未之有也。

念佛一法,乃以如来万德洪名为即此万德洪名,乃如来果地所证之无上觉道。由其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故得因该果海,果彻因源。如染香人,身有香气;如蜾蠃之祝螟蛉,久则化之。即生作佛,转凡成圣;其功能力用,超过一代时教一切法门之上。

以一切法门,皆仗自力,断惑证真,方得了生脱死。

念佛法门,自力、佛力,二皆具足,故得已断惑业者,速证法身;具足惑业者,带业往生。

其法极其平常,虽愚夫愚妇,亦能得其利益;而复极其玄妙,纵等觉菩萨,不能出其范围。

故无一人不堪修,亦无一人不能修;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

实为如来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固不可以通途教理而为论判也。

末法众生,福薄慧浅,障厚业深;不修此法,欲仗自力断惑证真,以了生死,则万难万难!(正)栖真常住长年念佛序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0362.htm#a01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6-6-2013 01:53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6-2013 09: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6-6-2013 03: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平时每天念佛号,大悲咒等回响历代祖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6-2013 03: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天念佛号,大悲咒等回响历代祖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6-2013 12: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觉世尊,愍诸众生,迷背自心,轮回六道,久经长劫,莫之能出;由是兴无缘慈,运同体悲,示生世间,成等正觉;随顺机宜,广说诸法。

括举大纲,凡有五宗。五宗维何?曰律、曰教、曰禅、曰密、曰净。

律者佛身,教者佛语,禅者佛心。佛之所以为佛,唯此三法;佛之所以度生,亦唯此三法。

众生果能依佛之律教禅以修持则即众生之三业,转而为诸佛之三业;三业既转,则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矣。

又恐宿业障重,或不易转,则用陀罗尼三密加持之力,以熏陶之;若蜾蠃之祝螟蛉,曰似我似我,七日而变成蜾蠃矣。

又恐根器或劣,未得解脱,而再一受生,难免迷失,于是特开信愿念佛,求生净土一门,俾若圣若凡,同于现生,往生西方;圣则速证无上菩提,凡则永出生死系缚。以其仗佛慈力,故其功德利益,不可思议也。

须知教禅密净之基址,若不严持禁戒,则教禅密净之真益莫得;如修万丈高楼,地基不固,则未成即坏。

律教禅密之归宿,如百川万流,悉归大海;以净土法门,乃十方三世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之法门也。(正)青莲寺念佛宣言书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0362.htm#a01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2-6-2013 12:45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6-2013 12: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此名净土三经,专谈净土缘起事理;其余诸大乘经,咸皆带说净土。

华严一经,乃如来初成正觉,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称性直谈一乘妙法末后善财遍参知识,于证齐诸佛之后,普贤菩萨为说十大愿王,普令善财及与华藏海众,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

观经下品下生五逆十恶,具诸不善,临命终时,地狱相现,有善知识,教以念佛,彼即受教称念佛名,未满十声,即见化佛授手,接引往生。

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是知念佛一法,乃上圣下凡共修之道,若愚若智通行之法。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以其专仗佛力,故其利益殊胜,超越常途教道

昔人谓余门学道,似蚁子上于高山;念佛往生,如风帆扬于顺水。可谓最善形容者矣。(正)与徐福贤书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0362.htm#a01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8-6-2013 12:20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7-4-2024 02:15 PM , Processed in 0.06199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