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441|回复: 35

四梵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9-6-2010 10: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梵住

[作者]坦尼沙罗尊者
[中译]良稹
The Sublime Attitudes
by Ven. Thanissaro Bhikkhu

原文版权所有 © 2006 坦尼沙罗比丘 。免费发行。本文允许在任何媒体再版、重排、重印、印发。然而,作者希望任何再版与分发以对公众免费与无限制的形式进行,译文与转载也要求表明作者原衷。


中译版权所有 © 2007 良稹,http://www.theravadacn.org , 流通条件如上。转载时请包括本站连接,并登载本版权声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9-6-2010 10: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陀有关心之善法 [善巧素质]的教导一贯成组地传授: 五[禅]支、七[觉]支,等等。即便那个永远适时的素质——念住——也一向作为某个集合的成分加以传授。首先,它与警觉并列: 念住意味著把某件事牢记在心,譬如我们在禅定时不断提醒自己意守呼吸;警觉则意味著注意当下事态,敏知自身行为[业]与其果报。为了使念住在心智修练中发挥效应,它必须始终与警觉成对共存。其次,两者还必须在几个更大的集合中发挥作用,作为五力、七觉支、八圣道的构成部分。
        佛陀之所以成组教授善法,是因为不善法也成组出现。不善法的三大主根——贪、嗔、痴——可以分枝发散,成为五盖、七随眠[偏执习性]、十分结、一百零八渴求。它们以指数形式增长。无单一善巧之法能独立对付这一切。每一善法之效力必须藉其它善法的强化,才能在整个修心过程中发挥作用。同时,每一善法必须藉其它善法以维持平衡,确保它不至过盛,反成其对治力量的工具。这就是佛陀传授四神足、七觉支、四梵住等教导的用意: 作为善法之阵,迎战摩罗之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6-2010 10: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乍见一、二、三、四、五、六等诸善法之集合名称,给人印象是,从某个善法开始培养,接著把它放下,再培养下一个善法。实际上这个过程更多的是如何把所有善巧之法聚结起来,应机朝这个或那个方向适当倾侧以维持心的平衡。该原理也适用于四梵住,即: 无量之慈、无量之悲、无量之喜、无量之舍。
        我们从修慈心开始,非是因为该素质层次最浅,而是因为它最基本、最根本。在此基础之上,才能确立起其它素质: 悲、喜、最后是舍。平衡之心,懂得何时侧重这四种素质之任一。非是你放下第一项,挪到第二或第四项,而是试著随时保持所有这四种素质,应机善用其中之所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6-2010 10: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慈心[善意]是一切的根基。可以说它是整个修行的根基。如果我们没有对自己、对周遭人士的善意,四圣谛无成其为要谛之理由。正因我们希望止息苦,才愿意走上灭苦之道。我们有意探索何为苦、如何弃绝苦因、并为实现苦的止息而努力。
        因此慈心是一切的发端。想一想: 你为什么希望任何人受苦? 你也许想到他们过去所作的邪恶、残忍之事,但即使那样,为什么要他们受苦? 是为了给他们一个教训么? 他们当然会得到教训,因为业力原则自会生效——那就是舍心教导的依据——因此你没有必要自充上帝的复仇之剑,确保人人接受应得的惩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6-2010 10: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唯一工作是,确保你的慈心不存在限度。有人做残暴之事时,你不必喜欢他们,你不必姑息他们的行为。那非是慈心之意。慈心意味著你不愿任何人受伤害。假如他们正在做残暴之事,你若有能力,那么你完全有权制止——行事残暴者终究是在自造恶业,给自己造更多的苦。只是要确定你在试图制止他们的过程中不欲伤他们。
        因此,试著使你的慈心无限——用经文用语来说是,使之无量。把这个目标当作一项挑战。当你传播慈心时,测试一下哪里有局限。不要只虚设自己慈心无量。每个人的慈心起始都有限。你的局限是什么? 对你的朋友、亲人——对之已存此心者——传送慈念之后,对你无自发情感者传送。对你所厌恶者传播善意时,你的心是否有抵制? 停下来问一句: 为什么? 见他们受苦,我能从中得著什么? 审视内心见不得他们幸福的那个细小声音。它是你想认同的声音么? 你能把那个心态放下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6-2010 11: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慈心观的修练于心智真正有益之处,也就是当它迫使你挑战内心的任何小气、狭隘之时。假若你把慈心想象为一片粉红色棉花糖式的翻卷云彩,朝各个方向覆盖世界,你不过是在掩盖自己的真实心态,那样做对于觉察心的洞见了无增益。慈心意味著一种挑战,是对你那些狭小心态逐一作探索与解卸的方式,使得你能够审视、拔除它们,真正地放下它们。只有当你如此精修细节时,慈心才越来越成就无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9-6-2010 11: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时侯,你的悲心[同情]也才有可能成就无量。假若你对人们有善意,那么当他们受恶业之果报,而你莫可相助时,只会对他们升起悲心。你希望他们不仅止息当下的苦痛,而且止息造成他们继续受苦的行为。这是悲心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不单指你对受苦者心存一处柔软,它还意味著你试著寻找某种方式,助他们止息自造苦痛的行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6-2010 11: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肚皮豚 于 29-6-2010 11:49 PM 编辑

感谢师兄分享
南传的法门,总是很刻薄的强迫自我内审。有时候我会逃避,但又逃不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0-6-2010 12: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师兄分享
南传的法门,总是很刻薄的强迫自我内审。有时候我会逃避,但又逃不掉。
大肚皮豚 发表于 29-6-2010 11:43 PM

为何要逃避,面对事实就是一种修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6-2010 09: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大肚皮豚


    那版主大大,王字出頭漏尾就成丰了,有頭有尾行動起來就不方便了。。。凡事,別太超出,適可而止就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6-2010 09: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gg/jj 但不强迫自己(这样做)又不能涅磐啊,很挣扎的。懒散了,惰性太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6-2010 10: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又不是梁詠琪,既非林俊傑,那來的gg/jj。。。

errr。。。如果是按部就班,那麼就沒機會急了。。。或許,懶散可以通過感受苦轉成助道資糧。。。

我自己懶散的時候,我都會想想自己的處境,自己的不幸遭遇,自己的苦,再想想別人的處境,別人的不幸遭遇,別人的苦,懺懺悔,感受一下自己與別人苦,激發一下自己的出離心,往前走。。。

版主大大是如何度過懶關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6-2010 03: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das兄,这个有没有书可以结缘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6-2010 04: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楼楼上的不是gg/jj的 gg/jj, 我随心所欲的,就这样一懒就懒了14年。现在才开始着急一点点。

我换个方向从慈悲下手,希望可以重拾旧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6-2010 04: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來不是那回事哦,那我就當不了gg/jj了。。。

一懶14年?那還好呢。。。有好些人一懶好幾劫,就如我。。。

身為人母者或身為人子者,修樓主說的四梵住最容易上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6-2010 04: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來不是那回事哦,那我就當不了gg/jj了。。。

一懶14年?那還好呢。。。有好些人一懶好幾劫,就如我 ...
阿月渾子 发表于 30-6-2010 04:43 PM


so?这位 dd/mm,目前是修楼主的法门吗?有什么好的意见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0-6-2010 05: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为何当不了ggjj?是我佛缘好,年纪小小就开始修内观禅了。而且当时没有牵挂,非常精进,也很快达到一个境界。但我懒了。现在后悔也来不及啦。现在再重修很吃力。悔恨难当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6-2010 05: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o?这位 dd/mm,目前是修楼主的法门吗?有什么好的意见呢?
大肚皮豚 发表于 30-6-2010 04:59 PM



    沒機會讓你叫mm了。。。
     談不上修唄,就是盡量善用人本具有的豐富感情總好比到處留情的好吧。。。
     不過呢,如果把四梵住與禪定放在一塊,我覺得副主之分別很快就出現了。
     沒了禪定的基礎,恐怕很難定下來好好慈悲喜捨一番唄。。。
     話說回頭呢,在禪修到了某一程度時,這慈悲喜捨就挺關鍵的了,這四梵住會讓禪修人即時懸崖勒馬,免墮頑空。。。(這是我的經歷,不是什麼大道理,看看就好)
     有何指教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6-2010 05: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得啊,我替您的修行感到欢喜。我现在是站在门外罢了。并没有任何本事可以指教别人。所以才要虚心学习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6-2010 05: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为何当不了ggjj?是我佛缘好,年纪小小就开始修内观禅了。而且当时没有牵挂,非常精进,也很快达到一个境界。但我懒了。现在后悔也来不及啦。现在再重修很吃力。悔恨难当啊大肚皮豚 发表于 30-6-2010 05:06 PM



    版主大大剛才說不是那梁詠琪與林俊傑的回事嘛,所以我就當不了ggjj了嘛。。。

     我的看法是,有牽掛時,就有牽掛的好處;沒牽掛,也有沒牽掛的益處。各有各的好,這要看你如何“安身立命”了。

     後會來不及,那就懺悔唄。。。

     年紀那麼小就修內觀了哦?還真讓人羨慕呢。。。說到悔恨,應該是我才對唄。。

     重修不難唄,這我有經歷,畢竟修了那麼多劫,我都還在修,因為還沒解脫(無奈ing)。。。而且是從生到死,從死到生這樣地重修,無論如何,得再加把勁了,要不然,恐怕真要趕不上龍華三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2-2025 10:53 PM , Processed in 0.147681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