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佛教?
佛教不是形而上的宗教,也不是仪式的宗教。
佛教非“常见”,也不是“断见”。
佛教不鼓励自我折磨的苦行,也不鼓励放纵自己于物欲的堕落。
佛教不是悲观主义,也不是乐观主义,而是实在主义。
佛教不是绝对的现实主义,也不是绝对的非现实主义。
佛教不向外聘求,而是向内寻思。
佛教不以“神”为中心,而是以“人”为中心。
佛教是通往觉悟的唯一途径。
佛教的原意就是“法”(Dhamma)。意思就是以“法”为指导方针的生活方式。
“法”是如实存在的真理。“法”是解脱痛苦的途径;也就是解脱的本身。无论佛陀是否应世,“法”是永恒不变的。佛陀觉悟到“法”的存在,而无知的世人却视而不见。“法”一直到佛陀觉悟后,才慈悲的向世人宣说。
“僧众啊!无论佛陀是否应世,‘法’依然存在,‘法’的存在是一种自然之道。一切‘法’都是‘无常’(anicca)、‘苦’(dukka)和‘无我’(anatta)。这是绝对的事实;如来认识并觉悟到这个事实,并以他所觉悟的‘法’,向世人弘扬、传授、推广、建立、阐述、讲解,使世人明白:世间一切‘法’都是‘无常’(anicca)、‘苦’(dukka)和‘无我’(anatta)。”
在《中部阿含经》(Majjhima Nikaya)中,佛陀说: “佛陀只教一法,就是‘苦’与‘苦灭’。”这就是真如的‘法’。
在《自说经》(Udana)中,佛陀说: “僧众啊!如大海只有一味,就是咸味。‘法’也只有一味,就是解脱之味。”这就是解脱的‘法’。 这高尚的‘法’,并不与人隔离,而是完全因人而建立,由人而觉悟。
因此,佛陀说: “自己为岛屿,自己为自己的皈依处。” attadipa viharatha attapatisarana “以法为岛屿,以法为皈依处,不向外聘求皈依处。” dhammadipa viharatha, dhamma patisarana, n'annapatisara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