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980|回复: 5

《汉丽宝》舞台剧观后感-纯属个人意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8-2004 03: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星期日下午的一场大雨差点让我以为观赏不到在槟城少有的大型舞台剧。还好老天爷可怜我,知道我极度缺乏观赏表演艺术的机会,所以把雨“hold”着让我踏入槟州大会堂的剧场

1小时45分钟的文化大汇演...噢不,应该是《汉丽宝》“舞台剧”,果真是热闹非凡,歌唱、舞蹈、演戏样样齐全,完全表现出大马文化的精髓!佐一有幸可以坐在舞台前的第三排中间,演员们的动作、表情都一览无遗。

首先我看到的是时空的交错,一大群21世纪的现代人跨越时空回到了明朝歌颂马六甲王朝的强盛。皇帝于是传圣旨要与马六甲王朝“做朋友”?对不起,请恕我的华文程度低劣,明朝皇帝圣旨那么正式的文件竟然可以用那么口语化的字眼吗?比较正式的不应该是“建立邦交”吗?多得那一群跨越时空的大臣们,几百年前的明朝已经很现代化了。

老实说一句,佐一对中国各朝代的服饰没有什么研究。但明朝皇帝、公主、将军、宫女们的服装一出现,佐一就感觉怪怪的...尤其是公主那些华丽的头饰真的是来自明朝的吗?感觉上好像是做大戏的。 建议导演,或顾问应该多做一点功课,这样的东西拿出来(还要带到中国去)会贻笑四方的。

可能导演是巫裔,所以对于本身的文化背景比较熟悉,舞台上你们可以看见很鲜明的马来文化。佐一比较容易接受巫裔演员们的宫廷式马来对话,至少听了会舒服,不会很做作。所以整体上会让佐一觉得巫裔演员比华裔演员强得多了。基本上有几位比较强的巫裔演员(演旁述者、Inang和助手),还有演汉丽宝的保姆的华裔演员(电视上曾经看过她)在撑场,让佐一勉强可以融入剧里,但只限某些部份。

饰演明耀将军的叶老师,恭喜你踏入演舞台剧的门框。但如果有得选择的话,佐一宁愿看你跳舞就够了。你的舞的确跳得很棒!舞剑那一幕真的很不错,但为什么佐一只感觉到你的力度只达到手腕,不能力透剑尖呢?还有你那肉紧的演技、肉紧的舞蹈,看多了佐一会觉得肉麻,还鸡皮疙瘩掉满地咧!你那握紧双拳、不知该摆在哪里的双手,不要整天好像在抓着驾驶盘一样好吗?佐一知道放弃汉丽宝会让你锥心刺骨的痛,但也不必凌空几个大跳再加几个超级优美的踢腿来表现你的伤心啊!佐一完全“link”不到你的内心跟你的动作...

佐一很佩服宋美人,基本上3个表情就可以串完整个演出:苦瓜脸、木无表情脸和大义凛然脸。当我们的宋美人在用哭腔讲话时,可怜坐在前排的佐一必须仰起头看高高在上的英文字幕,因为佐一完全听不清楚宋美人的对白啊!汉丽宝是整个舞台剧的中心人物,但佐一就是完全感觉不到她的重要性、看不到一个性格鲜明的汉丽宝。对不起,恕佐一直言,随便找一个稍有几分姿色的都可以演这个角色。

明朝皇帝,佐一也不知该如何说...呆滞的眼神加木讷的表情,完全没有一个皇帝应该有的气度与风范。感觉上龙椅上坐着的是一个“穿起龙袍(演员穿的龙袍真的是属于明朝的吗?)也不像皇帝”的昏君。反观饰演苏丹的巫裔同胞,却清楚地表现出了一位王者的胸襟与风范,谈吐间轻易的就流露出一位苏丹应有的风度与修养。

至于舞蹈,Istana Budaya的舞者们跳的都是一些拿手的文化大汇演形式舞蹈,没有新意。至于另外一群华裔舞者,很炫的的技巧与动作,一贯共享的风格。咦?明朝的现代舞果然跳得很棒哩!

佐一所说的这一番话,纯属个人意见,大家可以接受也可以反对,因为每个人的见解与立场都不一样。佐一的批评不是恶意的,佐一只是希望大马的表演艺术会有所进步,不要一直在原地打转。如果真的有心继续做下去的话,就必须做得“好好睇睇”,不要为了表演而表演。

总的来说,《汉丽宝》是一台经过豪华包装的文化大汇演,标榜的大前提就是:

MUHIBA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8-2004 11: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谈汉丽宝

我只记得昨天我可是一万个不愿意去看演出的。因为下雨天,睡得好爽,不愿意起来。看完出来以后我更是一万个超懊恼为什么没有坚持继续睡觉而不去看。否则我就不用因为生气而在这里做历史调查。当然,也因为看了这部演出,我开始明白为什么我觉得的我们华社的危机会存在。

    华人在这片土地上的历史没有马来同胞的久,所以他们对于自己的文化色彩有一定的认知与掌握是可以理解的。这样说比较能够安慰在剧中的各位华裔演员吧?因为我看到的皇帝、公主、将军、官吏等等都似乎不知道自己的背景是什么。我整个晚上都在懊恼:“演什么像什么”的道理难道他们没弄懂?都没有做功课的吗?

    如果说着整个演出完全是由马来同胞演出或许我还不会这么气结。问题是:那个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只不知道自己交了什么成绩出来?这个演出到底是为了什么而做的?什么是历史考察?

    我看了整个演出,有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我今年还不到30岁,自问对于中国历史的认识不多,但是至少有看过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这个演出,整个描述中国历史的部分几乎完全错光了!我这一代是咱老祖先侨居本土的第三代,相信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是前辈,对于历史应该懂得更多。但是,我却看到如斯的成绩。

    “为什么?”这个问题萦绕了我整个晚上。我不明白。这些在网路上顺手拈来就有的资料为什么没有发挥功用?反而让整个演出蒙上了一层布满问号的紗?

    至于历史上的错误,我在收集了各方资料之后总结如下:

年代 - 有说汉丽宝公主是明成祖朱棣的公主,1460年许配予苏丹曼苏沙。问题是朱棣于1424年驾崩,他怎么可能在36年后完成该举?要说1460年,最有可能的只有明英宗朱祁镇。可是他在位的那段期间,内忧外患,22年的在位分成两段,后段只有8年,怎么还能和番?

服装 - 明代的服装头饰是如以下所示。


{明代皇帝龙袍;明朝建立以后,废弃了元朝的服制,并根据汉族人民的习俗,将服饰制度重新规定。首先制定皇帝的礼服。皇帝服饰有冕服、通天冠、皮弁服(弁为男子戴的一种帽子)、武弁服、常服等。同时还制定出后妃的礼服、常服,文武官员的常服基建士庶巾服。此图为织金缎龙袍,是山东邹县明鲁王朱檀墓出土的柿蒂膝襕五爪行龙袍,亦称“腰线”或“曳撤”。 }


{明代皇帝常服; 常服又称翼善冠,戴乌纱折上巾,样式为盘领、窄袖、前后及两肩绣有金盘龙纹样,玉带皮靴。此服用途较多。明代皇帝的常服,服装以黄色的绫罗,上绣龙、翟纹及十二章纹。明代的龙,集中了各种动物的局部特征,头如牛头、身如蛇身、角如鹿角、眼如虾眼、鼻如狮鼻、嘴如驴嘴、耳如猫耳、爪如鹰爪、尾如鱼尾等等。在图案的构造和组织上也很有特色,除传统的行龙、云龙之外,还有团龙、正龙、坐龙、升龙、降龙等名目。本图服装上所绣的团龙,就有升龙、降龙两种。}


{明代皇帝金冠; 乌纱折上巾,是皇帝穿常服所戴,其样式与乌纱帽基本相同,惟独左右二角折之向上,竖于纱帽之后。折上巾是皇帝配盘领、窄袖常服袍所戴。}

{明代皇后冠饰}


{明代冠帽;左1图为冕冠,是皇帝穿冕服所戴,前圆后方,前后各十二旒。左2图为乌纱折上巾,是皇帝穿常服所戴,其样式与乌纱帽基本相同,惟独左右二角折之向上,竖于纱帽之后。右图为忠靖冠,是一种官帽,以铁丝为框,外蒙乌纱,冠后竖立两翅(当时称“山”),正前上方隆起,以金线压出三梁。三品以上,冠用金线缘之,四品以下,不许用金。 }

(待续)

[ Last edited by 多麗絲 on 5-8-2004 at 01:37 PM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8-2004 12: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能够像多丽丝般先做了关于明朝汉丽宝的历史考查,就不会被千夫所指。问题来了:“为什么他们没有做呢??”华社的悲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8-2004 02: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續)

服裝看完, 已經是老淚縱橫. 再留意劇本, 我就又再想: 無從考察的歷史 (就當作是吧! 以我們這裡華人的用功程度, 600年前的東西也難有像樣的資料), 也沒有多一絲絲的戲劇作用. 從頭看到尾, 我覺得像在看服裝秀. 畫得超出一吋厚的妆的皇帝, 走起路來不止沒有人中之龍的風範, 還多了彆扭. 墊得高的白底大戲布鞋就只有皇上一個人穿. 其他的文武官都不知道是從哪個朝代沖出來的. 我可以理解那位正氣凜凜的將軍因為舞蹈需要而穿上方便的鞋子, 但是那些滿朝百官呢? (結果我還是扯回去服裝部了)

故事的起迭欠奉, 衝著看舞台劇, 沒有高潮迭起也有演技安慰觀眾的吧? 如果沒有 Mak Inang 和奶娘(雖然劇裡竟然起了一個非常摩登的名字 - "保姆")在裡面湊湊場, 超過半數的觀眾如果沒有睡覺肯定是因為支持咱檳城的兩顆主角明星 - 公主及蘇丹.

沒啦! 看著很用心裝置的舞台, 看著花了大筆大筆錢來增加效果的 fog machine 及 spot light, 這些本來屬於讓整個演出更精采的支柱變成浪費.

我們不是來看裝置藝術的, 我們不是來看明星的, 我們是來看戲的!

適逢馬中邦交600年紀念, 這個演出, 不管是否還有其他的苦衷導致演出是如斯的悽慘, 我衷心希望當這部劇浩浩蕩蕩的往中國的舞台上站的時候, 我們應該好好的想一下我們的立場. 如果真的逼不得已, 請加上"以上演出純屬虛構, 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因為不管歷史記載中有沒有這段過去, 但是當時的國家是存在的. 如果沒有辦法把故事塑造成真的一樣, 也不要把想像強制性的加諸現實之中來扭轉整個過去. 時空交錯不是不好, 想像力豐富, 創造另一個馬來西亞版的神話不是不可以, 但是中國流諸5000年的文化及鞏固的歷史形象, 不要教這些隨著老祖宗漂洋過海之後在此落地生根打著生於斯長於斯的口號的越洋子孫給砸了.

看看我們的膚色, 不管我們怎樣跟著大馬人民一起和睦共處, 尊重自己的祖先, 等於要求人家尊重我們的首要條件.那些早在世紀以前入土為安的先人們是我們存在的根源啊!

想想看: 有多少曾經不屑自己是炎黃子孫的傳統語言的人今天卻急著把孩子送進華校? 身為百家姓的一份子, 方塊字卻是自己所不認識的. 就連我們現在口裡說著的話語, 即使現在已經溶入了本地的其他語言, 但是如果沒有經過當年從那塊大地流傳出來, 我們能有屬於自己的語言嗎?

有多少在印尼的華僑是根本不懂華語的. 他們也是流傳出來的炎黃子孫啊! 難道我們也要有一天操著馬來語告訴人家: "Saya tak faham Bahasa Cina" 嗎?

可能有人會對我以上所言嗤之以鼻, "呵, 有這麼嚴重嗎?" 但是如果深一層去想: 為什麼不可能?

很多東西國體上是有所限制, 但是個人修為上是可以實事求是的.

大馬與中國的邦交, 除了經濟還有友好. 這裡有他們的子孫, 如果我們身為兩國超過600年交情的橋樑的因素也不好好珍惜本身的條件的話, 那麼再過幾代的年輕人就覺得: "中國與我何干? 我是馬來西亞人!"

我們是馬來西亞人沒錯.
我們的確是這裡土生土長的.
我們是享受著這片和平的國度所帶給我們的安穩及建設.
就這樣? 就像童話故事裡面王子與公主"從此以後快快樂樂的在一起,直到永遠"?
如果還有人記得咱從古代流傳下來叫"成語"的東西, 請想一想: 居安思危.
然後再回想: 多麗絲衝著什麼看一個演出要這麼激動?

很多時候, 如果危機意識沒有早一點有的話, 等到火燒到眉睫的時候說什麼都已經太晚了.
把這一席話跟 The Day After Tomorrow 連起來想想唄!


(完)

[ Last edited by 多麗絲 on 5-8-2004 at 02:39 PM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11-2004 01: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佐一古 于 2-8-2004 03:04 PM  说 :
星期日下午的一场大雨差点让我以为观赏不到在槟城少有的大型舞台剧。还好老天爷可怜我,知道我极度缺乏观赏表演艺术的机会,所以把雨“hold”着让我踏入槟州大会堂的剧场

1小时45分钟的文化大汇演...噢不 ...


我相信还有很多人看后都会有佐一的相同观点.
那位所谓的"华人文化"顾问,真怀疑他是否真的懂得中华文化!
应该也是"香蕉人"一个吧.
希望这么说不会太过吧.
若真的是"香蕉人",我还觉得好过些啊!
若他不是"香蕉人",那就完全无法原谅了!该打八十大板.
在马来西亚这片土地上,随便点一点都有很多懂得中华文化的马来西亚人啊!
这么能够找一个这样的"华人文化"咨询顾问啊!真气人了!
到最后还能自以为很"好"的上台谢幕呢......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5-2007 12: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原帖由 dereklooch 于 30-11-2004 01:01 AM 发表


我相信还有很多人看后都会有佐一的相同观点.
那位所谓的"华人文化"顾问,真怀疑他是否真的懂得中华文化!
应该也是"香蕉人"一个吧.
希望这么说不会太过吧.
若真的是"香蕉人&quo ... [/quote

就因为我们不爱我们的传统啊!
舞蹈界还有人说我们没有传统呢!
这位老前辈还说:我们都是杂种的,他本身也不懂我们的传统,还在某某院校教传统呢!可悲可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1-5-2024 02:16 AM , Processed in 0.058072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