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3652|回复: 72

中國生活與禮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4-4-2008 11: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三十六行
   
* 三教 , 九流

   
* 三書六禮

   
* 三百六十行

   
* 中国饮食禁忌

   
* 互助會

  
* 佛誕

  
* 光明燈

  
* 冠禮

   
* 冥婚

   
* 分豬肉

   
* 叩头

   
* 堂号

   
* 天后寶誕


* 太平清醮

   
* 契兄弟 (同性戀)

   
* 安太歲

   
* 廟會

   
* 拔罐

   
* 数九

   
* 文定

   
* 烟花

   
* 犯桃花

   
* 笄禮

   
* 筊杯

   
* 結誼

   
* 納徵

   
* 纸老虎

   
* 虚岁

   
* 避讳

   
* 長住娘家

   
* 開門七件事

   
* 鞭炮

   
* 飄色巡遊

   
* 養瘦馬


[ 本帖最后由 海@叶 于 5-4-2008 12:40 AM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348 人气 +1 收起 理由
車掌先生 + 300 + 1 精華3加分300分。
Nachogy + 48 此加分为2008年4月份最佳网友名单里您按报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4-4-2008 11: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教

中国三大传统宗教:


    * 儒(即儒教 )
    * 释(即佛教)
    * 道(即道教)

[ 本帖最后由 海@叶 于 4-4-2008 11:44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4-2008 11: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儒教

儒教,或称孔教,大致有两种含义,一种含义是一些人对于儒家思想的统称,另一种含义是指特定的团体、组织所奉行的具有宗教性质的儒教。
儒教思想滥觞源于伏羲,奠基于尧、舜,光大于周公,形成于孔、孟,故又称孔孟之说。主要经典是《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经》、《尚书》、《礼经》、《易经》、《春秋》),儒教承认存在神、鬼,但不关心其世界的事,而将注意力完全放在现实世界,研究自己的圣王(沟通天地人者)之道。“儒”是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中的一家,是一个学术派别。汉武帝利用政治权力把孔子学说宗教化[来源请求],定儒教于一尊。隋唐时期“佛”、“道”、“儒”并称为三教。儒家思想在历史上对中国、朝鲜、日本、越南等地区影响巨大,这一儒家社会地区统称儒家文化圈。

历史

儒家一说形成于春秋时期,中间有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使儒家思想几乎濒危失传。到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儒教得到复兴,并呈现出各种流派。儒家思想理学派和心学派在宋、明两代发展至高峰,期间出现博大精深的“宋明理学”,后世多奉其为正宗。
民国初期,为了应对西方基督教的挑战,中国出现了一个儒家宗教化的运动。“康南海先生﹐与其弟子陈焕章等﹐欲化儒教为真正之宗教﹐以与基督教对抗。

“儒教为宗教”的争议

儒教是一种信仰,但是否是一种宗教,存在极大争议。孔曰:“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由于儒家并不关心超自然事物及鬼神世界,中心思想集中于世俗,甚至可视儒家为不可知论者。
一种观点认为它不能算是一种宗教,而且儒家社会地区往往也同时伴随佛教、道教的传播影响。柳翼谋不赞成把儒教当作一种宗教,“欲比孔子于耶稣、穆罕默德,以孔教为标帜,是皆不知孔子者也”,认为孔子“不假宗教以惑世”,而立人伦道德,中国以人伦立国,西方以宗教立国。
一种观点认为,儒教存在着许多宗教的特征,例如祭天地、拜孔子、敬祖先,可以视为一种宗教。
还一种观点,则认为应当将儒教发展为一种宗教,以便于巩固推广,使中国免受西方基督、伊斯兰等宗教文化的侵蚀,捍卫中国文化。如康有为等人曾发展孔教。

[ 本帖最后由 海@叶 于 4-4-2008 11:46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4-2008 11: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神祗系统

儒教存在者宗教分类上的争议性,但其确实包含宗教许多基本特征,也有自己的祭祀标准、神灵系统,其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即所谓“敬天”、“法祖”、“尊圣贤”:

    * 敬天:祭祀自然神灵,以昊天上帝、后土神祗、社稷诸神为代表,但一般此类神祗没有自己独立人格神特征,而仅是个象征或祭祀符号。在民间亦一般拜祭地方自然性神祗,如龙王、山神、土地、城隍、灶君。
    * 法祖:祭祀列祖列宗,以三皇五帝、家族祖先为代表,这可以源于商周礼法制度所特有的祖先崇拜,皇室有太庙,民间有家庙用来专门祭祀祖先英灵
    * 尊圣贤:祭祀历代圣贤,以尧舜禹汤、文武周召、孔孟董韩、程朱陆王、为代表,以及一些在民间影响很大的神祗,如妈祖、关公等,最后都纳入儒教系统享受官方祭祀


基本教义

敬天,奉祖,孝亲,忠信,仁义,崇礼,性善,弘毅,见贤思齐。

    * “三纲”:1)明明德 2)亲民 3)止于至善 。
    * “八目”:1)格物 2)致知 3)诚意 4)正心 5)修身 6)齐家 7)治国 8)平天下
    * “三达德”:智、仁、勇
    *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
    *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孝经》)
    * “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易传》)
    *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曾子)
    * “持志养气”、“养浩然之气” (孟子)
    *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 《大学》)
    * “三希修炼”: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 (宋 ·周敦颐)
    *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 ·张载)


儒家文明与世界

儒家文明指儒家思想下的文明。
许多学者把儒家文明、基督教文明和伊斯兰文明这三大信仰文化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文明。儒家文明的主要区域范围为东亚,基督教文明的主要区域范围为欧美,伊斯兰文明的主要区域范围为西亚、中亚、南亚和北非。其中,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为一神宗教,并且对其他宗教、信仰具有非常强的排斥性,圣战、异教徒在这两种宗教历史上都是重要的课题。儒家社会则对各种不排斥儒家思想的宗教信仰比较宽容,在儒家文明地区,往往也流行道教和被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佛、基督、伊斯兰)之一的佛教。



台湾儒教与宗教

“儒教”一词不必然是指“宗教”,有时只是指“教化规范”,而其“祭祀行为”亦有宗教性格。日治时期台湾山本曾太郎就指出:“无论儒教は果して宗教なりや否やに关しては学者间に尚は一致点を认めてないら、その断定に苦してむけれども”(中文翻译:儒教是否为宗教?目前学者的研究尚无一致的看法;要断定儒教是否为宗教是不容易轻下结论的),山本曾太郎认为儒教是一种“纯然的宗教”。(〈宗教的殖民政策论(上)〉,《台湾青年》2:5,和文页31,1921年6月。)
不论“儒教是不是宗教”,但《台湾民报》的作者群常拿“儒教”与各宗教作比较,如吴三连说“孔子曰、大同、老子曰、无为而治、佛曰、极乐世界”,是传统儒、释、道并论的“三教观”。
山本曾太郎以“儒、道、佛、斋、基”五教论述台湾宗教,并指总督府的调查“儒教信者が第一で、次は道教、佛教で其の次は基督教、斋教といつ?やうの顺である(中文翻译:信仰儒教的人占第一位、其次为信仰道教、佛教的人,再其次为信仰基督教、斋教的人)”(〈宗教的殖民政策论(下)〉,《台湾青年》3:1,和文页15,1921年7月15日。)“儒教主祀妈祖庙信者百五拾万人,信者之势最大。”日治时期台湾的宗教分类曾将“人格神”的信仰画入儒教,因此妈祖信仰亦属儒教,儒教成为台湾最大的宗教,战后则将“人格神”信仰归类为道教或民间信仰,有时亦不承认儒教为宗教。

[ 本帖最后由 海@叶 于 4-4-2008 11:47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4-2008 11: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的释迦牟尼(被称为佛陀)在西元前6世纪以前建立,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列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或者佛陀)的意思是觉悟者,而“教”可以理解为宗教或教育,意为佛陀对大众的一种普遍而传承的教育。佛教重视人类心灵的进步和觉悟,人们的一切烦恼(苦)都是有因有缘的,“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人和其他众生一样,沉沦于苦迫之中,并不断的生死轮回。惟有断灭贪、嗔、痴的圣人(佛陀、辟支佛、和阿罗汉)才能脱离生死轮回,达到涅槃(清凉寂静之意,即无有烦恼),释迦牟尼就在35岁时成佛,并对众人宣扬他所发现的真理。佛教徒的目的即在于从佛陀的教育(正法)里,看透苦迫和“自我”的真相(缘起法),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成佛,或者成阿罗汉。
现代佛教可分为南传佛教与北传佛教二大传承,北传佛教又可分为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因此又可分为三大传承。(详细的分类请参考佛教宗派。)南传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又被称为小乘佛教),北传佛教大致上包括大乘佛教(主要是汉传佛教),以及秘密大乘佛教或金刚乘佛教(主要是藏传佛教)。各传乘在佛教的根本教义基本上没有分别,在修行特色上与一些理论上则略有分别,以菩萨行理论的分别为最显著。
佛教目前主要流行于中国(?%)、蒙古(93%)、日本(71%)、韩国(23%)、台湾 (?%)等东亚地区以及泰国(94%)、柬埔寨(93%)、缅甸(90%)、寮国(65%)、越南(50%)、斯里兰卡(70%)等国家,在欧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也有少量信徒。但佛教徒人数目前并没有明确的统计数字,只能估计大约有3亿多人,约占世界总人口5%。

[ 本帖最后由 海@叶 于 4-4-2008 11:47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4-2008 11: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历史

佛教由古印度的乔达摩·悉达多(被尊称为释迦牟尼或佛陀)35岁时创立,由于释迦牟尼的生卒年代说法有两种(参见释迦牟尼条目),佛教开始的时间也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是在西元前523年5月月圆之日,另一种认为是在前589年或前588年。当时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创立佛教,在其后的几十年中云游四方,度化了许多弟子,佛教影响逐渐扩大。
释迦牟尼死(入灭)后,弟子们整理出他的言行说教,通过几次结集,成为经、律、论“三藏”。之后佛教在古印度发展非常迅速,到孔雀王朝阿育王时,成为了国教,佛教得到了极大的弘扬。随着形势的发展,佛教修正并发展了释迦牟尼的学说,分化为18个部(有的说是20个部)。1世纪时产生了大乘佛教。
从孔雀王朝开始,佛教分别向南北两个方向传播。南传佛教(又称小乘佛教)主要影响泰国、缅甸、柬埔寨、斯里兰卡等地。北传佛教(又称大乘佛教)又分为两个支派,一个经喀什米尔到达新疆,在东汉时传入中国,形成汉传佛教,后又传入朝鲜、日本以及越南;另外一支则主要在西藏地区传播,称为藏传佛教,后来又传入蒙古和中国东北等地区。

传统的社会阶级制度

印度教信奉神灵主宰一切,认为通过对这些神灵进行祈祷,就可以获得现世的种种好处,于是渐渐出现各种祭祀,以及对各种神灵的赞咏,进而成为四种《吠陀》。
根据玄奘法师的名著《大唐西域记》的记载:“其婆罗门,学四吠陀论。一曰寿,谓养生缮性;二曰祠,谓享祭祈祷;三曰平,谓礼仪占卜,兵法军阵;四曰术,谓技能伎数,禁咒医方。”
因为种族等级、社会分工、文化教育等的长期巨大差异,古印度社会渐渐分化成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以及首陀罗等四种非常不平等的阶级,其中婆罗门主要从事祭祀,刹帝利世袭军政,吠舍经营市农工商,首陀罗则为贫穷的自由民,但是接近奴隶的地位。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贱民”,地位更低,被称为“不可触者”。 唐朝留学印度的义净法师在《南海寄归内法传》中这样记载:“五天之地,皆以婆罗门为贵胜,凡有坐席,并不与余三姓同行。”(印度古来译作天竺,有东、南、西、北、中之分,称为“五天”。)甚至当时人们认为,他们的“梵天祖公”在创造人时,婆罗门是从口生,刹帝利从肩生,吠舍从腹生,首陀罗则从足生。 贱民从地下出生。时至今日,虽然经过了圣雄甘地的不懈革新,种姓制度仍然笼罩在印度社会上空。

[ 本帖最后由 海@叶 于 4-4-2008 11:48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4-4-2008 11: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婆罗门思想

在公元前六世纪到五世纪,出现了各种非婆罗门思想,主要有以下六个流派:

   1. 阿耆多派:他们认为人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组成,否认灵魂,反对祭祀,具有唯物论的思想,以追求现世快乐为目的;
   2. 散惹夷派:主张对一切问题不作决定说,认为哲学辩论,得不到最后的解答和知识,是一种主观主义学派;
   3. 末伽梨派:主张没有业报,一切修行都徒劳,只要经过很多世,大家都会解脱,属于定命论者;
   4. 不兰迦叶派:也是否认善恶报应,否认社会道德,主张纵欲;
   5. 波浮陀派:认为人由地、水、火、风、乐、苦、命等七大元素组成,元素分离便是死亡,尔元素永存,具有唯物思想;
   6. 尼干子派:主张通过苦行,来加速受业报,从而更快地解脱。严禁祭祀,严格地不杀生,有的甚至衣服都不穿,被戏称为裸行外道,后来发展成为耆那教,在现在的印度,仍有一定的影响。



六道轮回

佛教认为一切有情众生都在天道、人道、阿修罗、畜生、饿鬼和地狱这六道里生死流转,无有止境。

四谛

根据佛教,佛陀一生所教的内容主要就是知苦与灭苦。四谛学说是佛教教义的核心。

    * 苦谛:佛教认为人生在世,哪一个也免不了生老病死等诸多苦难。这些苦难不会因为人的死亡而结束,因为人死之后并不是彻底的消失,仍然会在六道中轮回不息,不论在天堂、地狱还是人间,苦总是存在的,只是程度不同罢了。佛教还认为,世间的万物都是变化不定的,没有永恒,这叫做无常。对众生来说,这种永无止歇的变化本身就是一种苦。

    * 集谛:集谛是讲苦产生的原因。佛教认为世上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有情众生之所以会受苦,皆是由于在无尽的轮回过程中,在贪、嗔、痴这三毒的驱使下做下很多的业,这些业积累起来成为未来的苦因。

    * 灭谛:佛教认为只要是在六道中轮回,就无法避免会受苦。有情众生要想从苦中真正的、彻底的解脱出来,只有脱离轮回这一个办法。

    * 道谛:为了脱离轮回,必须进行修行。佛陀给出的方法主要为戒、定、慧三学。经过从四念处到八正道,一共三十七道品的次第修习,便可以达到涅槃,永远从轮回中解脱出来,证得阿罗汉。

缘起

缘起理论是整个佛教的理论基础,是佛教区别于其他宗教和哲学思想的主要特点。缘起理论认为,世间万法都是依因缘而生,依因缘而存在。世上没有不依靠其他事物而独立存在的东西,任何事物都是因缘合和而成;没有什么东西能够不受其他事物的影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够不影响任何其他事物;任何事物都有前因,也有后果,而这种因果关系构成了一个无始无终的链条。根据这种理论,佛教否认了“第一因”和“造物主”的存在。

缘起论在原始佛教中的主要应用表现在十二因缘上。

因为觉悟到缘起法和十二因缘而得到解脱的修行者被称为辟支佛。

缘起理论的发展

在缘起理论的基础上,后来大乘佛教的中观学派发展出“空性”学说,唯识学派则提出了“阿赖耶缘起”,后期如来藏思想中又产生了“法界缘起”的说法。

佛教理论的发展

以上所讲的四圣谛是佛陀在世时对弟子们宣讲的教义,这些教义后来被称为原始佛教或小乘佛教。


大乘佛教

在佛教建立大约五百年后,大乘佛教在印度兴起,对佛教理论有较大的发展。

如果说原始佛教的核心是一个“苦”字,那么大乘佛教的核心就是一个“空”字。大乘佛教认为这个世界,不论是有情众生还是物质元素,乃至时间空间,都是人们所感知的假象,并非真实存在。因此要想解脱苦,并不一定非要按照佛陀所说的那样从六道中彻底脱离,因为所谓“六道”,甚至“苦”本身,在大乘佛教看来都是人们所感知的假象而已。而且即使从六道轮回中脱离出来,成为阿罗汉,按照大乘佛教的标准来看只能算是暂时的脱离痛苦,根本不是真正的解脱。

大乘佛教认为,人们只要证得空性,当下就是解脱。而真正彻底的解脱,只有成佛才能达到。众生都应该成佛,众生也都能够成佛。当然众生在成佛之前要经历三大阿僧祗劫的时间进行艰苦的修行。大乘佛教的修行方法主要是六种,称为六度(或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这种以成佛为终极目标进行修行的佛弟子称为菩萨。

密宗佛教

大约在公元6、7世纪,大乘佛教在印度逐渐衰落,密教开始兴起。密教,(或密乘,金刚乘)是佛教吸收了印度原始的婆罗门教的一些思想理论和修行方法后产生的。密教认为原来的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都是佛陀的方便说法,而不是佛的真实义谛。甚至历史上的释迦牟尼佛在密乘看来只是佛的应化身而已。佛陀的真实教义不能为一般信徒所接受,只能由师傅秘密传授给具备资格的弟子。

密乘的修行方法主要有“持咒”、“灌顶”加持等,如果修行得好的话,便能够即身成佛。

禅宗思想

在南北朝时期,印度僧人菩提达摩来到中国创立了禅宗,提倡“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禅宗法门。禅宗认为解脱不在身外,也无须借助经典的指导。解脱之道就在人的内心,只要能够放下执着,放下自我,便是解脱。

菩提达摩号称初祖,师徒次第相传,直到传到六祖惠能,衣钵即止。而惠能的徒子徒孙,演化出五家七派,号称“一花开五叶”,最重要的有临济宗、曹洞宗等。

后来,禅宗在中国的发展非常兴旺,禅宗思想本身也经历了很大的发展,并对中国的文学、艺术、思想文化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甚至东传,影响了日本的武士道精神。

净土信仰

净土宗也是大乘佛教的一个宗派,因提倡净土法门而得名。净土法门主要是对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的信仰。

净土思想认为,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曾经发愿说:只要众生虔诚地念诵阿弥陀佛的名号,行为及心境皆与往生净土之正道契合,内心真切地希望在死后往生到极乐世界(净土),那么在临终时他就会被阿弥陀佛接引到那里,永远脱离六道轮回之苦。极乐世界顾名思义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地方,众生在那里继续修行直到成佛。

净土思想号召人人念佛,死后往生净土。并认为这条道路最简单、最快捷、最稳妥。

在汉传佛教地区的各个佛教宗派中,具有净土信仰的人是最多的。

佛教信徒

    主条目:佛教徒

一般来说,皈依佛教的人称为佛教徒。佛教徒分为出家众和在家众两大类。

出家众包括: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尼。 在家众包括:优婆塞和优婆夷。

佛教徒遵守的戒律: 在家众者遵守五戒,分别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佛教的影响

佛教在亚洲国家的影响最深,佛教思想已经融入信仰佛教国家的人民的生活中。但是在印度,佛教的影响力却日趋衰落,佛教徒只占印度人口的0.71%[1],分布也很零散。

佛教对盛行的国家和地区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包括文化、艺术等许多领域。梁启超以为“佛教是建设在极严密极忠实的认识论之上,用巧妙的分析法解剖宇宙及人生成立之要素及其活动方式,更进而评判其价值,因以求得最大之自由解放而达人生最高之目的者也。”[1]

美国大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2006年9月14日指出佛教在美国近年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已有信徒150万左右,是美国第4大宗教,其中有三分之一的是后来改信佛教的。并指出“佛教最吸引西方人的地方之一在于,人们认为像达赖和一行这样的杰出佛教大师们在向社会贡献智慧,而不是在要求别人信奉什么。”

    * 佛教艺术
    * 佛教音乐
    * 佛教美术

佛教典籍

    主条目:佛经列表

佛教的典籍包括经、律、论三藏,佛经是佛说的经典。佛教三藏的全集则称为大藏经。

佛教宗派

    主条目:佛教宗派

汉传佛教的八宗

    * 三论宗
    * 天台宗
    * 贤首宗(华严宗)
    * 禅宗
    * 密宗(真言宗)
    * 净土宗
    * 律宗
    * 法相宗(唯识宗)

藏传佛教的教派

    * 格鲁派(黄教)
    * 宁玛派(红教)
    * 噶举派(白教)
    * 萨迦派(花教)
    * 觉囊派
    * 噶当派
    * 希解派
    * 觉宇派
    * 廓扎派
    * 夏鲁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4-2008 11: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道教

道教,是一种发源于中国古代的传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原。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道教被认为是与儒教和佛教一起的一种占据着主导地位的理论学说和实践方法。

道教的称呼在形成初期有所不同,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中许多人都曾经以“道”来称呼自己的理论和方法。儒家、墨家、道家、阴阳家甚至佛教都曾经由于各种原因自称或被认为是“道教”。儒家最早使用“道教”一词,将先王之道和孔子的理论称为“道教”。佛教刚刚传入中国时,把“菩提”翻译成“道”,因此也被称为“道教”。而到了东汉末年出现了五斗米道(天师道),自称为“道教”,取“以善道教化”之意。自此,其他各家为了以示区别,也就不再以“道教”自称,而成为五斗米道(天师道)的专称。南北朝时道教宗教形式逐渐完善。

现在所说的道教,是指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承袭了方仙道、黄老道等一些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逐步形成的以“道”作为最高信仰,奉老子、元始天尊为教主,以老子的《道德经》等为主要经典,追求修炼成为神仙的一种宗教,道教成仙或成神的主要方法大致可以归纳为五种,服食(仙药,外丹等),炼气与导引,内丹修炼,法术仪式,功德成神,常见的后天神仙多为内丹修炼和功德成神者。

教理和教义

道教天师道从创教之初,就以老子的《道德经》为根本经典,将其中“道”和“德”作为基本的信仰。道教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主宰,无所不在,无所不包,万物都是从“道”演化而来的。而“德”则是“道”的体现。三清尊神则是“道”最初的人格化显现,也代表了宇宙创生的三个重要过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三清化生出天地宇宙和自然诸神,这些称为先天尊神(天尊),乃道所演化,先天既与道体合一,而道法无远弗届充斥无边宇宙,故道教徒祝颂语常曰“无量天尊”,人类通过某些方式可以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这些人称为后天神仙,最高修为者也可以达到天尊。

道教以太上老君(即道德天尊)为教主,也就是老子。此外道教的至尊天神在历史上的不同宗派道经中还有其他说法,一是以玉清元始天尊为最高天神,二是以上清灵宝天尊为最高天神,三是以太清道德天尊为最高天神,最后,演变成三位一体的“一炁化三清”的神学理论。

在修身方面,道教讲究“人天合一”、“人天相应”、“无为而治、不言之教”, 讲究“虚心实腹”、“归根复命”,“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 等等。

道教重生恶死,追求长生不老,认为人的生命可以自己做主,而不用听命于天。认为人只要善于修道养生,就可以长生不老,得道成仙。因此也就产生了许多修炼方法:炼丹、服食、吐纳、胎息、按摩、导引、房中、辟谷、存想、服符和诵经。

明朝道士张三丰认为道的功用是“修身利人”,儒家“行道济时”,佛家“悟道觉世”,道家“藏道度人”。道家修炼仙道。张三丰以修人道为炼仙道的基础,强调只要素行阴德,仁慈悲悯,忠孝信诚,全于人道,离仙道也就自然不远了。“人能修正身心,则真精真神聚其中,大才大德出其中。”

道教神学可以说是道家思想神秘化后的宗教学说,未必完全切合,其间异同,颇值玩味。然道教既祖称老、庄,尊崇《道德经》(老子)、《南华经》(庄子)等众多道家经典,毕竟吸收继承了道家思想的大量内容。此外,它也受到了《易》以及阴阳家、儒家、中医养生家、佛教以及上古方仙道的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4-4-2008 11: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渊源

道教虽奉老子为祖师,但其主张与老子、庄子的思想并不完全一致,而更多得益于汉初盛行的以老子之名言修道养寿的黄老道。道教的另一渊源是始于战国、盛于秦汉的方仙道。方仙道分行气(含导引)、服饵、房中三派。行气派尊彭祖、王乔、赤松子为始祖;服饵派以羡门、安期生为代表;房中派以容成、务成子为代表。此外,亦可遥追殷商的鬼神崇拜。

道教在其逐渐形成过程中,与当时正进入中国的佛教的互动(佛教对道教的影响以及道家对佛教中国化的影响),也很值得注意。

发展历程

道教的发展一般分为汉魏两晋的起源时期、唐宋的兴盛、元明期间全真教的出现和清以后衰落四个时期。

道教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作为道教最终形成的两个标志性事件,一是《太平经》的流传,一是张道陵的五斗米道(天师道)。汉顺帝时(126年—144年),于吉(一说干吉)、宫崇所传的《太平清领书》(即所谓《太平经》,据信传自汉成帝时齐人甘忠可编著的《包元太平经》)得到广泛传播。到汉灵帝时,张角奉《太平清领书》传教,号为太平道,自称大贤良师,信徒遍布天下九州,已是颇有影响。后来,黄巾起义失败,太平道日趋衰微。同样是在东汉顺帝时,张道陵学道于蜀郡鹄鸣山,招徒传教,信道者出米五斗,故称五斗米道(也有研究称,乃因其崇信北斗南斗等五斗星,加之与蜀地弥教结合,故称五斗弥教,后讹为五斗米教)。其孙张鲁保据汉中多年,后又与最高统治当局合作,使得五斗米道的影响从西南一隅播于海内,遂发展为道教正宗天师道。

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炼丹术的盛行和相关理论的深化,道教获得了很大发展。同时道教也吸取了当时风行的玄学,丰富了自己的理论。东晋建武元年,葛洪对战国以来的神仙家理论进行了系统地论述,著作了《抱朴子》,是道教理论的第一次系统化,丰富了道教的思想内容。南北朝时,寇谦之在北魏太武帝支持下建立了“北天师道”,陆修静建立了“南天师道”。

到了唐宋,唐高祖李渊认老子李耳为祖先,宋真宗、宋徽宗也极其崇信道教,宋徽宗更自号“教主道君皇帝”,道教因而备受尊崇,成为国教。此时出现了茅山、阁皂等派别,天师道也重新兴起。自汉晋以来一直隐而不显的道教丹鼎一派,由于汉钟离、吕洞宾等人的大力倡导,内丹之学始露于世。在理论方面,陈抟、张伯端等人阐述的内丹学说极为盛行。

此阶段不仅中国内部道教有所发展,更借由迁徙与文化交流发扬至亚洲其他各处。比方东晋末,五斗米道在中国南方发动起义失败后,卢循率部逃至越南交州。越南人李脱帮助卢循进攻交州府城,失败后自尽。这是道教传入越南最早的记载。另外,诸如朝鲜融入檀君神话的天道教、越南高台教或日本结合日照天神、崇仰天皇思想、祭祀神灵的神道教。不过,除越南道教尚存其道教本质外,韩国天道教或日本神道教就其宗教内容等,与道教已大相迳庭。

金朝时,在北方出现了王重阳创导的全真道。后来,王重阳的弟子丘处机为蒙古成吉思汗讲道,颇受信赖,被元朝统治者授予主管天下道教的权力。而同时,为应对全真道的迅速崛起,原龙虎山天师道、茅山上清派、阁皂山灵宝派合并为正一道,尊张天师为正一教主,从而正式形成了道教北有全真、南有正一两大派别的格局。

明代时,永乐帝朱棣自诩为真武大帝的化身,而对祭祀真武的张三丰及其武当派大力扶持。此时,道教依然在中国的各种宗教中占据着主导的地位。

清代开始,满清统治者信奉藏传佛教,并压制主要为汉族人信仰的道教。道教从此走向了衰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4-2008 11: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近现代的道教

明清以后,道教基本已经停止了发展。进入近现代社会以后,道教更是衰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中国政府新的宗教政策的执行,以前的一些道教的清规戒律由于和现行法律抵触而作废。1957年,中国大陆成立了中国道教协会,管理中国道教内部的事务。到文化大革命时期,道教同中国其他的宗教一样经受了一场浩劫。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道教才开始恢复正常的宗教活动,可是正式出家的道教徒并不多。

台湾日据时期,很多民众信奉道教以表明自己的民族立场,因此道教备受打压,道教宫观屡遭损毁,必须兼供佛像或民间神祇才能得以保全。这种混杂现象延续至今。1949年,正一六十三代天师张恩溥辗转到达台湾,1969年过世后传于堂侄张源先,是为六十四代天师,现居台湾嗣汉天师府。现据统计道教乃为台湾第一大宗教(另有一说为佛教才是台湾第一大宗教)。

目前中国大陆的全真派和正一派道士约有5万余人,正式开放的道教宫观有5千多处。道教组织有中国道教协会、省一级地方道教协会、地区(市)一级地方道教协会。

道教诸仙

    主条目:神仙

大英博物館藏道教人物像
大英博物馆藏道教人物像

道教是一个多神教,最高的神是由道衍化的三清(“一炁化三清”)尊神,即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其中道德天尊即是太上老君。另外部分道教流派按照人间的秩序发展出了天庭及玉皇大帝和一系列官员,吸收了佛教的地狱和海中世界的概念,作为天庭的附属,也发展出了阎罗殿和水晶宫的一系列神仙官员,再加上地方神仙系列如四值功曹、山神、城隍、土地、灶王等。还吸收了众多中国古代神话中的西王母、九天玄女等。所以道教的神仙众多,还随时可以吸收地方百姓创造的任何神仙以及崇拜的名人,如妈祖、关帝等都可以纳入道教的神仙系统。所有的神都可以建立自己的庙宇,但大型宫观必供奉三清神像。

此外,道教认为人身也是一个小天地,因此人身上的各种器官,例如毛发、五官等等也都有神灵驻守,而且还有相应的修持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4-2008 11: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戒律


道教戒律是一些约束道士思想言行的准则。道教的戒律依照不同的教派,有着不同的内容。一般说来,全真派的戒律严于符箓派。戒律的内容主要有不得杀生,不得喝酒吃肉,不得偷盗,不得邪淫等。戒律是教徒必须遵守的,而且必须有一个受戒仪式一名道士才能算作教徒。根据规则的严紧程度,戒律可以分成上品戒,中品戒,下品戒。根据戒条的多少有“三戒”、“五戒”、“八戒”、“十戒”、“老君二十七戒”等。

   1. “五戒”为“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2. “八戒”为“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得眠坐高广华丽之床”、“不得涂脂抹粉”、“不得观听歌舞”

除戒律外,还有道教清规,就是道士犯戒以后的处罚手段。具体条例派别不同则规定也不同。

道教的戒律,在吸取了佛教的一些内容和儒家三纲五常等要求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自己特有的内容。道教的清规戒律也是随时事的变化而变化的,当与政权的法律相冲突时,会进行适当的调整。

道术

《抱朴子》中所载的老君入山符,认为使用它可以避开鬼怪野兽。
《抱朴子》中所载的老君入山符,认为使用它可以避开鬼怪野兽。

道教的宗教活动十分庞杂,主要分两大类,道士的自身修行(称为道术)和道教仪式,内容包括道教经法、忏法、斋、醮、符咒、禁咒、隐遁、乘蹻、驱邪、伏魔、降妖、消灾、祈禳、房中术、神仙术、辟谷、风水堪舆、占卜等。

道士的自身修行成为道术,包括内丹,外丹,服食,房中等内容。外丹是指烧炼丹砂铅汞等矿物以及药物,制作能够使人长生不老的丹丸。现代科学认为这些丹药大多有毒,古人也有很多服食致死的例子,所以后来道教也认识到由于外丹服食和配制的方法较难掌握分寸,所以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而后世转向较为保险的内丹修炼。外丹也被认为是现代化学的先驱。

内丹则是指通过行气,导引,呼吸吐纳,在身体里炼丹以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外丹和内丹的用语相同,但是所指代的含义完全不同,比如把人体比喻为烧炼丹丸的炉鼎,不过理论上还是具有相通性。古时炼丹术的传授大多师徒相承,口口相授,外人很难了解。

此外,道教还有许多道术。例如内观、守静、存思、辟谷等多种。这些现代多归为气功。另外,全真道的道教徒许多都习武术。中医理论亦大多源自道教。

道教的仪式统称为“斋醮科仪”,斋是清洁的意思,醮是指祈祷,又称为道场。道教祭祀神仙,由于认为神仙清静洁高,因此祭祀前需要沐浴更衣,不喝酒吃荤,进行斋戒。进行祭祀活动称为“醮”,道教在发展过程中吸取了许多佛教的内容,名目繁多。道教认为通过这些仪式可以去灾求福。占卜也是道术的一部分,包括卜卦、抽签、测字等。此外,道教很有特色的是使用符、箓。符是用朱砂画在黄纸上的一些符号,道教认为可以用来治病,而箓则被认为可以驱使天神。另外,道教认为口念禁咒可以治病驱使鬼神,赶走野兽。这些主要都是正一道的法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4-2008 11: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典籍

道教奉老子的《道德经》、庄子的《南华经》为最重要的两部经典。另外,道教模仿佛教的大藏经创制了道藏,收集历代道家著作,不仅包括哲学和道家理论,而且包括炼丹、养生、治病、气功等方面的著作。主要有《正统道藏》、《道藏辑要》、《万历续道藏》等,现仅存明代《正统道藏》流传,其它版本已失传,现存历代道教经典多收录于此。道教的经书数量非常庞大,各派的主要经典也各不相同。

《周易参同契》是最早的丹经,称为丹经之祖,此外《抱朴子》也是道教丹鼎派的基本经典。《太平经》和《老子想尔注》也是道教早期的主要经典。《黄庭经》和《上清大洞真经》则是上清经箓派的主要经典,茅山派也非常重之。《度人经》和《三皇文》则是灵宝派和三皇派的主要经典。《阴符经》和《常清静经》也是道教两部非常重要的经书,是道士必须诵习的经书。此外,《玉皇经》和《心印妙经》也是道教徒的日常功课之一。

道教南宗正一派虽然以符箓、斋醮、科仪为主,但北宋以后也主张三教一理,修炼内丹。出现了《悟真经》、《金丹四百字》等经典。道教北宗全真派更主张三教合一,炼气全神,明心见性,兼融释儒,以《道德经》、《孝经》和《般若心经》三家经典为主,提倡“孝谨纯一,

教派

道教内部门派众多,因分派标准不同而名称各异。据学理分有积善派、经典派、符录派、丹鼎派(金丹派)、占验派五类。历史上还有正一宗(张道陵)、南宗(吕纯阳)、北宗(王重阳)、真大宗(张清志)、太一宗(黄洞一)五大宗之分法和天师道、全真道、灵宝道、清微道四大派的分法。还有道德、先天、灵宝、正一、清微、净明、玉堂、天心八派的说法。

近现代道教就纯宗教方面分之,主要分为五个派别——积善、经典、丹鼎、符箓、占验。而最有影响的则是符箓派和丹鼎派,前者主张以符咒等方术治病驱鬼,后者主张炼金丹求仙,分外丹与内丹二脉。

道教的正式分派,一般认为是开始于宋、元。道教历史上比较有影响的有7个大派:

    * 正一道:下面又分有灵宝派、天师道、阁皂宗等。其道士可以在家修行,不戒荤腥,可婚娶生子。其道观一般被称作为“子孙庙”。
    * 全真道:又有南宗和北宗之分。支派很多,如龙门派、遇仙派、净明派、南无派、随山派、崳山派、华山派、清静派等。
    * 真大道教:金朝时创立,元朝以后逐渐衰微。
    * 太一道:金朝时由卫州〔即今河南吸县〕人萧抱珍创立,元末以后逐渐衰微。其教主要崇奉“太一神”。
    * 净明道:南宋时创建,明朝以后该教逐渐归入正一道。
    * 上清派及其支派茅山宗
    * 武当派:明代张三丰于湖北均县武当山创立。供奉真武大帝为主神。

明朝以后,道教主要分为正一道和全真道两大派别,其他宗派全部归纳到这两个宗派之下。现在北京的白云观藏有《诸真宗派总簿》,所列道派系谱共有八十七派,实际上有些只是系谱的续字,不是独立一派。(据教内所传应为36天教及72地教,总共应108教派。)

道教活动

道教的活动主要在宫观内进行。宫观可以分为两种:

    * 十方丛林(全真派)
    * 子孙庙(正一派)

三元节是道教的大庆日子。唐代三元节由皇帝下敕天下诸州禁屠三日。

道教文化

道教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音乐、绘画、建筑、医学、药物学、养生学、气功、化学、武术、天文学、地理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此外,它对于华人的思维方式、伦理、道德、民俗、民族关系、民族心理、民族性格等各方面也有很深的影响。

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道教对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道教中一些宗派都师徒相传一些武术和气功,例如武术中很出名的武当派,据说就是武当山上的许多道士传承的武术。道教的武术也和许多武术不同,讲究圆柔、后发制人,充分体现了道教的教理。其中像太极拳这样的简单武术套路,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的日常健身活动。道教气功也是中国气功中的一大流派,全真道的修炼方法基本上就是气功,对气功的探索和发展,其贡献很大。

道教的养生术还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医学《黄帝内经》中经络学等方面内容。 此外,许多道教徒研习医术,对于中医学发展颇有贡献,如葛洪、陶弘景等人,于中医药皆有所建树。

道教的炼丹术对火药的发明有着重要的影响。

唐代的大诗人李白受道教影响很深,他曾经游历各地,求仙访道,甚至炼过丹、受过道箓,可以说是位虔诚的道教徒。这段经历给他的个性、诗歌创作乃至一生的际遇都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李白受召入长安,受到唐玄宗等许多的道士和信仰道教朋友的推荐。寻仙过程中,他游遍五岳,给他带来大量的素材。他的诗歌中也常常出现“仙人”、“羽化”等意念。

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虽然讲述的是佛教徒唐僧等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但全书中使用了大量道教专有的概念如心猿、意马、姹女、元神等,还构筑了一个以玉皇大帝为核心的道教神祇、神官系统。书中也出现了很多道教人物和魔怪,不过多为反面角色。

而完全以道教为核心的最著名小说则要数《封神演义》了。书中讲述的商周战争,其实质就是道教的两个派别阐教和截教的斗争。书中出现的各色仙神和宝物等,也全属于道教系统。

“天皇”在中国道教中,是表示北极星的神祇。在唐朝时期,唐高宗曾使用天皇称号,与天后武则天并称二圣。唐朝时期的日本天武天皇因喜欢道教而使用天皇作为君主的尊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4-2008 11: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道教与道家

“道家”与“道教”二词,常被不加区别地使用。从历史来看,这两个词指称过很多不同的内容,也曾混为一谈;现在也仍然有人主张将二者等同起来。然而,如果将道家理解为由老子、庄子开创,并在魏晋被重新发明的哲学思想流派,将道教理解为于两汉逐渐形成,后又有若干发展分化的宗教,那么,虽然道教在理论上汲取了道家思想的大量要素,甚至奉老子为教主,但是二者还是不能混为一谈,也不能说道教理论就是道家思想。道教作为一种宗教,有其神仙崇拜与信仰,有教徒与组织,有一系列的宗教仪式与活动,其主要派别的传承是大致清楚的。道家作为一个哲学思想流派,其思想演变与代表人物应是它被解说时最重要的内容;魏晋之后道家思想的传承演变,现在看来还是模糊而难以说清的,但它对历代学者文人的影响却仍是依稀可辨的;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说,狭义的“道家”指的就是先秦时代以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人物的哲学思想流派。

也有学者认为,道家思想与宗教或有莫大联系。如闻一多先生在《道教的精神》一文中曾指出:‘我常疑心这哲学或玄学的道家思想必有一个前身,而这个前身很可能是某种富有神秘思想的原始宗教,或更具体点讲,一个巫教。这种宗教在基本性质上恐怕与后来的道教无大差别,虽则形式上尽可截然不同。这个不知名的古代宗教,我们可暂称为古道教。’(《闻一多全集》,第143页)

道教神学与道家思想的异同,确实一言难尽。试举一例:道教所谓长生不老,成仙通神,老、庄并未言及,也不能视为老、庄思想的合理的引申,甚至可以说,与自然之道亦不无悖逆。

道教与其他宗教的不同

道教的理想世界不同于佛教的极乐世界,也不同于基督教的天堂。道教的理想世界有两种,一种是世俗的,一种是宗教的。世俗的理想世界在《太平经》中讲的很明白,希望世界成为一个公平、和平的世界,没有灾祸、没有战争。而宗教的理想世界则是“仙境”,道教追求得到成仙,这样就能超脱生死,在仙境中过仙人的生活。不同于其它宗教的是,道教并不认为人死后才能到达仙境,而是认为人的形体通过一些形式的锻炼可以长生不死,成仙以后也可以一样生活在普通人的世界里,作“活神仙”,也可以到仙境中去生活。但是由于达到成仙的境界非常不容易,因此后来才出现了“尸解”等方式。部分风景秀丽的地方由于适合修炼而被誉为人间仙境,例如所谓的“洞天福地”就是其中一些代表性的地方。

大多数的宗教教义认为人生充满了不幸或者罪孽,认为死后灵魂才有可能得救。然而道教却认为生活在世界上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死亡才是痛苦的,因而道教追求的是“长生久视”(《道德经》)、长生不死。也因此有许多养生的方法,例如气功等在道教得到了发扬。

许多宗教都认为人的寿命是不能改变的,然而道教不这样认为,有一句话“我命在我不在天”就是出自道教的《西升经》,另外,道教作为一个多神教(但讲“道通为一”),相信万物有灵,甚至人体的各种器官都有神灵。

道教与佛教的关系

道教和佛教作为中国的主要宗教,两者在相互竞争中又互相吸收,使其更适用中国本土文化的需要。

老子化胡传说

汉桓帝延熹九年(166年)襄楷所上奏章中有“或言老子入夷狄为浮屠”的说法。

汉代《太平经》提到“老子往西越八十年”。

《三国志·魏书》提到“浮屠所载,与中国老子经相出入,盖以老子西出关,过西域,至天竺教胡,及浮屠(Buddha)弟子合二十有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4-2008 11: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九流

在《汉书·艺文志》分别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九流十家, 是九流以外加上小说家。

九流可细分为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但却有不一的说法。 (此九流为社会地位, 与九流十家的学说无直接关系)

上九流

    * 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
    * 佛祖、天、皇上、官、阁老、宰相、进、举、解元
    * 佛祖、仙、皇帝、官、斗官、秤、工、商、庄田
    * 佛祖、仙、皇帝、官、烧锅、当、商、客、庄田

中九流

    * 举子、医生、相命、丹青、书生、琴棋、僧、道、尼
    * 秀才、医、丹青、皮(皮影)、弹唱、金(卜卦算命)、僧、道、棋琴
    * 举子、医、风水、批、丹青、画、僧、道、琴棋
    * 举子、医、风水、批、丹青、相、僧、道、琴棋

下九流

    * 师爷、衙差、升秤、媒婆、走卒、时妖、盗、窃、娼
    * 高台、吹、马戏、推、池子、搓背、修、配、娼妓
    * 打狗、卖油、修脚、剃头、抬食合、裁缝、伶、娼、吹手
    * 巫、屠、抬、梆、剃、吹、伶、街、贩

    * 奴、乞、氓(流氓原义是游民、浪人)、娼、盗、窃等为不入流(骂人男盗女娼颇有此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4-2008 11: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民间还有一种关于九流的说法:

上九流

和尚、道士、画工、 郎中、风水先生、算命先生、 厨师、私塾先生、药铺

下九流

优伶、婢女、娼妓、 乞丐、恶棍、剃头师傅、 当铺、澡堂、木匠



蒋月泉在评弹《大生堂》里提到末九流(其余未提及):

末九流

一流举子二流医 三星四卜五堪舆 唯有相家称第六 七书八画九琴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4-2008 11: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书六礼

三书六礼是古代中国的传统婚姻习俗礼仪。“三书”指在“六礼”过程中所用的文书,包括聘书、礼书和迎书。“六礼”是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个结婚过程。“六礼”即六个礼法,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

这古代的结婚过程,与现代的意义有点不同。现代的结婚过程一般指结婚当日所举行的礼仪,三书六礼的结婚过程则包括了从谈婚、订婚到结婚等过程的文书和礼仪。与现代相似,整个传统婚姻习俗礼仪通知了亲属邻里,以取得社会的认可和保障。除此之外,传统婚姻习俗礼仪使结婚的夫妇取得祖先神灵的认可和承担履行对父母及亲属的权利义务。故此在古代某些时代,男女若非完成三书六礼的过程,婚姻便不被承认为明门正娶;嫁娶仪节的完备与否,直接影响婚姻的吉利。不过,在不同的中国朝代时期中,婚俗礼仪亦有所不同。

历史

三书六礼的传统婚俗历史悠久,可以追溯至西周。西周时期的“婚姻六礼”,对其后各朝代婚姻的形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国古籍《礼记》和《仪礼》都对此有所论述。《礼记》载﹕“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男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筳几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敬慎重正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故曰昏礼者,礼之本也。”另据《仪礼》载:“昏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由此可见,这传统婚俗始创于西周时期。一般认为,此婚俗于秦朝已经定下,其后用于汉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4-4-2008 11: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容

三书

“三书”是结婚过程中所用的文书,可以说是古时保障婚姻的有效文字记录。分别指:

    * 聘书:即订亲之文书。在纳吉(男女订立婚约)时,男家交予女家之书柬。
    * 礼书:即在过大礼时所用的文书,列明过大礼的物品和数量。
    * 迎书:即迎娶新娘之文书。是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男方送给女方的文书。

六礼

“六礼”是结婚过程的六个礼法,分别指:

    * 纳采:当儿女婚嫁时,由男家家长请媒人向物色好的女家提亲。男家在纳采时,需将大约达三十种有象征吉祥意义的礼物送给女家;女家亦在此时向媒人打听男家的情况。
    * 问名:即在女方家长接纳提亲后,女家将女儿的年庚八字带返男家,以使男女门当户对和后卜吉凶。
    * 纳吉(又称过文定):当接收庚帖后,便会将庚帖置于神前或祖先案上请示吉凶,以肯定双方年庚八字没有相冲相克。当得知双方并没有相冲相克之征象后,婚事已初步议定。
    * 纳征(又称过大礼):即男家把聘书和礼书送到女家。在大婚前一个月至两周,男家会请两位或四位女性亲戚(须是全福之人)约同媒人,带备聘金、礼金及聘礼到女方家中;此时,女家需回礼。
    * 请期(又称乞日):即男家择定合婚的良辰吉日,并征求女家的同意。
    * 亲迎(或迎亲):在结婚吉日,穿着礼服的新郎会偕同媒人、亲友亲自往女家迎娶新娘。新郎在到女家前需到女家的祖庙行拜见礼,之后才用花轿将新娘接到男家。在男家完成拜天、地、祖先的仪式后,便送入洞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4-2008 11: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聘礼与回礼

聘礼

在纳征时,男家需聘金、礼金及聘礼,其中主要有:(均双数—意即“好事成双”)

    * 礼饼一担
    * 海味(款式与数量按经济情况):发菜(必须)、鲍鱼、蚝豉、元贝、冬菇、虾米、鱿鱼、海参、鱼翅和鱼肚等。
    * 三牲鸡(两对)、猪肉(3-5斤):一片相连开二,意即“起(喜)双飞”,
    * 鱼(大鱼或鲮鱼):意即腥(声)气
    * 椰子两对:意即有椰有子
    * 酒(四支)
    * 四京果:龙眼干、品枝干、合桃干、连壳花生
    * 生果:意即生生猛猛
    * 茶叶、芝麻:祝愿种植不移之子,暗喻守信不渝的婚约
    * 帖盒(礼金盒):内有莲子、百合、青缕、扁柏、槟椰两对、芝麻、红豆、绿豆、红枣、合桃干、龙眼干,还有红豆绳、利是、聘金、饰金、龙凤烛和一幅对联

回礼

在纳征时,女家需回礼,其中主要有:

    * 茶叶
    * 生果
    * 莲藕、芋头和石榴(各一对)
    * 贺维巾
    * 长裤:意即长命富贵
    * 鞋(一对):意即同偕到老
    * 扁柏、姜、茶煎堆、松糕
    * 回聘金
    * 槟椰(受一个,余数则全回给男家):意即一郎到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4-2008 11: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六行

三十六行是中国唐代社会主要行业的统称,反映当时社会行业的分工。三十六行延伸出中国民间常用的七十二行或三百六十行的行业分类之说。

三十六行的论述,见于宋代周辉的《清波杂录》。徐珂在《清稗类钞·农商类》中说:“三十六行者,种种职业也。就其分工而约计之,曰三十六行,倍则为七十二行,十之则为三百六十行。”可见三十六行只是虚指数,实非具体数字。


主要行业

三十六行分别指:

肉肆行、
宫粉行、
成衣行、
玉石行、
球宝行、
丝绸行、
麻行、
首饰行、
纸行、
海味行、
鲜鱼行、
文房用具行、
茶行、
竹木行、
酒米行、
铁器行、
顾绣行、
针线行、
汤店行、
药肆行、
扎作行、
仵作行、
巫行、
驿传行、
陶土行、
棺木行、
皮革行、
故旧行、
酱料行、
柴行、
网罟行、
花纱行、
杂耍行、
彩兴行、
鼓乐行
花果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4-2008 11: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名字由来

“三百六十行”这文字始于明朝嘉靖年间,文学家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一书,作者用“三百六十行”来表示明代的各行各业比宋代时多。在这之前,中国人也习惯用“三十六”这个数来表示很多之意。而清末徐珂撰写的《清稗类钞·农商类》里面说:“三十六行者,种种职业也。反其分工而约计之,日三十六行;倍之,则为七十二行;十之,则为三百六十行,皆就成数而言。”依照这样的看法,三百六十行只是广意指各行各业的统称,是一个虚数而不是个实数。

另外一种说法,认为农历一年有三百六十天,每天学一行或者干一行的话,整年就能学成或者干成三百六十行。或者说,一个人至多也仅可从学或干成三百六十行。另有的认为圆周共计三百六十度,这些是西亚两河流域人发现的,从古至今世界通用。“三百六十”从时间上跟空间上来看,全是整数。“三百六十行”有天下全部行业的含意,上下左右和古往今来的行业全都包括进去。此种说法是有一定的道理。

以行业别分有以下类别

农业行,作坊行,商店行,饮食行,瓜果行,小菜行,摊贩行,花鸟行,修补行,娱乐行,文化行,服务行,医药行,交通行,员工行,苦力行,巫术行,乞讨行,烟赌娼行,骗抢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7-4-2024 05:05 PM , Processed in 0.074453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