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tutye

结集经典【删除】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8-2-2010 01: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7# justdoit77


先假设楼主说的是像观音菩萨,弥乐菩萨这样的大菩萨.(这个假设可以接受
这些大菩萨不是任何人那么容易就能够见到的.(这个没有人敢肯定的说?这个和有和结集经典有关吗?
如果那么容易请,那版主应该快点请弥乐菩萨上网给我们开示,或请药师佛来给我们办一个禅修营等等. 为什么我感觉到你不像是在讨论,而是在讽刺的呢,再说没有人说要请菩萨啊!!!干麻要把主题给歪曲呢????
当然结集经典有没有菩萨在场这很难说.(说的没错,当时哪个纪录的人也只是纪录阿罗汉。所以我才会问说为什么结集经典时只有阿罗汉而没有菩萨?)

但如果是说菩萨在人道中的化身,那是有的.(根据经典是的说
大迦叶尊者就是一个菩萨了.
他已经证悟了,随时都可以进入灭磐,但他仍然留在世间,结集经典,就是为了要渡众生.
佛陀也授记他很多位大弟子,如舍利弗,目建连在行了菩萨道之后,未来有一天都会成佛.

不要以为他们成了阿罗汉之后就不管众生的死活了.(这里的回应没有人说阿罗汉不管众生的死活啊。。。
佛陀在成佛以前,有一生也曾经是一个得道的阿罗汉.(这个我不知道
如果因为他来到众生的世界行菩萨道,便把他贬为凡夫,这是很要不得的.(没有人貶他为凡夫啊。。。有吗?
要深切的忏悔.(??????

总结:谢谢你的回复,可是看不出你要说的重点。可以更明确的说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8-2-2010 01: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居于某些原因,乌巴会选择在农历初一过后,在法音入灭。。。临走前也来八卦几句。。。
有些人说菩萨道和解 ...
upatissa 发表于 8-2-2010 01:20 PM

乌巴,少了你,又少了一位对大乘佛法,深入了解的人了。怀念你的“缘起性空的父权社会”。。。怎么?选择初一剃度?如果是的话,弟子就要顶礼师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2-2010 01: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開悟的關鍵,

只在參透從"不捨得"的苦中解放自己 ,而達到完全的心態自由.

悟道後,濫用自由 ,就會變成" ...
guilimen 发表于 6-2-2010 06:05 PM



喜欢你这句“只在參透從"不捨得"的苦中解放自己 ,而達到完全的心態自由.

{:2_6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2-2010 01: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8# upatissa


為甚麼您要放棄我們這些劣根的"一闡提"呢?


您忍心看著我們繼續墮落下去嗎?

就算您自認"清高" ,搬家到西方極樂世界 ,難道那裡就沒有網路嗎?

求求您 ,請您不要離開論壇.

至少也用"馬甲分身"回來論壇逛逛,

多一個人 ,多一份力量 .

不是我們無藥可救 ,而是您缺少佛力的加持.

要怪別人 ,必須先責己.

留下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2-2010 01: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素还兄引用的经典,不足以否定大乘经非以解脱为主。

你假设忍辱仙人烦恼心重,为何不假设仙人慈悲 ...
peggy_str 发表于 8-2-2010 10:48 AM


【金刚经]】的重点在般若婆罗蜜,不是在慈悲心。面对割截肌体之痛还能做到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不是等闲人能办到,这是关乎超凡的智慧。

另外关于菩萨的智慧与解脱力在其他大乘经论有提到,未免找书的麻烦所以没有引用。近来我没有读佛经,所以要引用就得找书,恕我懒散不想找相关资料。

关于菩萨是否断灭微细烦恼,依我理解是没有。我是指微细烦恼。当菩萨成佛时就会断尽微细烦恼。至于粗糙的烦恼根据经典修习色界定能减弱。当然假如后来我发现自己理解错误我会推翻错误的观念。不过菩萨却能让烦恼不蔓延而造成错失。另外必须理解法身大士化身的不可思议的能力与示现。这些已经超越了一般的理解,说成是神话也可以。反正目前我就是不想妄加猜测。

智慧是否与果位成正比,个人就认为两者的关系不大。就说阿罗汉也有智慧差别。菩萨智慧比圣弟子更高当并非是解脱者或许也不奇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2-2010 01: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知道的是佛是等觉,妙觉。。菩萨就像14的月亮,佛就是15的月亮。。
可以这样解释吗??
chinjing09 发表于 7-2-2010 07:48 AM



首先要澄清,月亮与月球又不一样的意思(我本人觉得)。
月球=星球
月亮=月球反射太阳的亮度和呈现的形状。

就我来说,我是这样做比例:
月球=佛陀
月亮=六道众生,声闻,缘觉,菩萨。

呃。。。。。好像离开主题了耶。。。。{:2_7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8-2-2010 01: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0# jackson2009


你去搞政治會比較適合 .

學佛的人心胸必須寬闊,要有容人的量度.

眼睛進沙也無所謂 ,又不是長釘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2-2010 02: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5# 素还真


大乘的"菩薩"人數多到一千個垃圾場也回收不完.

阿明、阿成、阿英、阿鳳、阿公、阿嬤、都是菩薩.


大家臉上貼金亂亂叫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8-2-2010 02: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你一直以南传佛教的角度来看我的见解吧?

不过,我还是赞叹素还兄对大乘佛法的理解。
毕竟这里也 ...
peggy_str 发表于 8-2-2010 11:01 AM


个人虽不才却也不是对南传佛教一窍不通,三法印等人所引用的南传佛理对我而言熟口熟面。

我以为你的看法应该与南传的禅师意见一样,至少四圣谛的定义也符合传统。不过就算不一样也没有什么,不过是名词的转换而已。

说到大乘佛法,我个人的意见也不是什么新颖的看法,不过却是非主流的看法。

主流看法如 西方极乐净土超越六道轮回,活在当下就是修行智慧,不在乎一件事物就说是不执着,就等于没有分别心,对这类主流看法本人实在感到遗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2-2010 02: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peggy_str


大乘佛法有很多的 Once upon a time .

我建議 ,

"西遊記"應該可以歸納入大乘佛 ...
guilimen 发表于 8-2-2010 01:15 PM


如果您能理解大乘佛法,您要这么认为也可以,随你便~

所以您就自己去玩吧~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2-2010 02: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菩萨

本帖最后由 素还真 于 8-2-2010 02:15 PM 编辑
如果你认为你做的是对的话,为什么要那么随着人起舞呢?佛教徒啊,佛教徒,我们且做一个反思,我 ...
jackson2009 发表于 8-2-2010 01:09 PM


你以为过去古印度大乘菩萨造论摧破外道见解是随着众人起舞?还是玩逻辑游戏?你以为大乘菩萨学习因明是闹着玩?

目前就最令人感到啼笑皆非的是现代大乘禅师的言论。。。都不知道他们要干嘛,除了show off自己高境界高德行以外根本就没有能力反驳别人的质疑。你学大乘佛法的话就不好学这类禅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2-2010 02: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6# tutye


佛法應該是"月光".-------這是一個基督教的笑話.


月亮(佛法)只有一個,並不是為了你們各人不同的打算而存在。
月亮(佛法)是不會拒絕把亮光(法力)照到罪人的屋子上。


月亮(神)只有「一個」,並不是為了你們各人不同的打算而「存在」。
月亮(神)是不會拒絕把亮光(咀咒或寬恕)照到「罪人」的屋子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2-2010 02: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尽信书不如无书(能领悟再来谈成佛)
kingnqueen 发表于 7-2-2010 10:57 AM



这不是一定的。
这样的说法就把话说断了。
金刚经里头有提到,不说断灭相。
因为一切都是在改变的,都在成住坏空。

再说,书是一个概念,把知识看进去自己的心,再去实践它。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再回头看一看,再审查,再调整,然后再去实践。

如果不信书,对于初机教、学、也会显得无从下手。
如果全信书的话,就偏离了佛陀的教导--去实践---遇到疑问疑惑-----找出疑问疑惑的根源-----得到智慧-----再去实践----。。。。。

再说,‘能领悟再来谈成佛’,这样的言辞,在这个主题也起不了什么益处,反而有害。

无论如何,谢谢你的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2-2010 02: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刚经]】的重点在般若婆罗蜜,不是在慈悲心。面对割截肌体之痛还能做到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不是等闲人能办到,这是关乎超凡的智慧。
素还真 发表于 8-2-2010 01:49 PM

智慧与慈悲是相辅相成的。
试想没有慈悲的智慧是怎样子的?
而没有智慧的慈悲又是怎样子的?
所以我不否定以上您的解说。

另外关于菩萨的智慧与解脱力在其他大乘经论有提到,未免找书的麻烦所以没有引用。近来我没有读佛经,所以要引用就得找书,恕我懒散不想找相关资料。

关于菩萨是否断灭微细烦恼,依我理解是没有。我是指微细烦恼。当菩萨成佛时就会断尽微细烦恼。至于粗糙的烦恼根据经典修习色界定能减弱。当然假如后来我发现自己理解错误我会推翻错误的观念。不过菩萨却能让烦恼不蔓延而造成错失。另外必须理解法身大士化身的不可思议的能力与示现。这些已经超越了一般的理解,说成是神话也可以。反正目前我就是不想妄加猜测。

智慧是否与果位成正比,个人就认为两者的关系不大。就说阿罗汉也有智慧差别。菩萨智慧比圣弟子更高当并非是解脱者或许也不奇怪。

以上跟我所理解的大乘佛法接近,我不否定。
若说菩萨是已短灭微细烦恼,那我就要重新研讨了。

跟素还兄学了那么多,我想我们应该有了对大乘佛法的最基本共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2-2010 02: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8# 素还真


虽然你说出了弊病,可是也帮不上忙。

既然如此,还是专注的讲解你的大乘小乘之说。

我觉得你说的有你的道理,其他人可能会有意见,

所以,请你继续,

这样的讨论是很好的。

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2-2010 02: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eggy_str 于 8-2-2010 02:38 PM 编辑
个人虽不才却也不是对南传佛教一窍不通,三法印等人所引用的南传佛理对我而言熟口熟面。

我以为你的看法应该与南传的禅师意见一样,至少四圣谛的定义也符合传统。不过就算不一样也没有什么,不过是名词的转换而已。

说到大乘佛法,我个人的意见也不是什么新颖的看法,不过却是非主流的看法。

主流看法如 西方极乐净土超越六道轮回,活在当下就是修行智慧,不在乎一件事物就说是不执着,就等于没有分别心,对这类主流看法本人实在感到遗憾。。。
素还真 发表于 8-2-2010 02:05 PM

我想重申的是,不管其他人如何定义四圣谛,苦集灭道的次序是不变的。
我对四圣谛的定义是非常原始的。

另外,建议素还兄放下对我是南传佛教徒的看法,这样我们才能更进一步的交流。
而我也尽量不以南传的角度来看大乘,这一点我相信素还兄心里有数。

对于他人认为我不自量力的说法,我一点都不在乎。
因为我知道我是否能在交流上获益。
所以素还兄也无须感到遗憾,因为有主流看法的人实在太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8-2-2010 02: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5# tutye


素還真講的是個人的看法 ,個人的心得.

很容易陷入歪論 .

参考Upatisa 寫的比較妥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2-2010 02: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2# jackson2009 / guilimen

法音有我无我不成大碍,有些东西我在消化和沉淀,不确定的东西去讲,无论是什么立场,都是妄语;加上从注册乌巴到现在,有些观点已经彻底改变了,所以现有乌巴必须入灭,才会有新生的乌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2-2010 02: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菩萨证得了法身,根本就没有在不在的问题。
文字主义者 发表于 7-2-2010 10:51 PM




初地菩萨是不是也证得了法身?
经典说,持菩萨戒的佛子,如同菩萨无异。

那么持菩萨戒的佛子是不是证了法身?

我不了解,请再解释深入一点好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2-2010 02: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jackson2009


你去搞政治會比較適合 .

學佛的人心胸必須寬闊,要有容人的量度.

眼睛進沙也 ...
guilimen 发表于 8-2-2010 01:55 PM



    对不起,我还没证如来,菩萨,或阿罗汉圣果,面对对于菩萨,如来或阿罗汉的不恭敬,恕我不敢苟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3-2-2025 12:39 AM , Processed in 0.127591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