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PACKET 0082 交流专区】绿驰通讯
[复制链接]
|
|
发表于 23-11-2009 01: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3-11-2009 11: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3-11-2009 11: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4-11-2009 11: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5-11-2009 01: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GPACKET 目标价 RM0.65
GPACKET-WA 目标价 RM0.35
会再进货!! ![](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hy.gif) |
|
|
|
|
|
|
|
发表于 25-11-2009 05: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5-11-2009 06: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应用warren buffet
别人踩时我们要捧,
别人捧时我们要踩。
用另一个角度去看,富人都做穷人不做的事 |
|
|
|
|
|
|
|
发表于 25-11-2009 01: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OSK remaiser告诉我,当它跌到0.9X或0.8X时就可以买来收~
农历新年前会宣布一个projet,到时还会炒多一轮~
自己看着办,买卖自负~![](static/image/smiley/default/loveliness.gif) |
|
|
|
|
|
|
|
发表于 25-11-2009 03: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h-b 于 25-11-2009 01:51 PM 发表 我的OSK remaiser告诉我,当它跌到0.9X或0.8X时就可以买来收~农历新年前会宣布一个projet,到时还会炒多一轮~自己看着办,买卖自负~
selangor 政府那個?
之前有看當今大馬看到類似的消息
明天初會公佈誰得標? |
|
|
|
|
|
|
|
发表于 25-11-2009 04: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n728202 于 25-11-2009 03:39 PM 发表 ![](http://cforum2.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selangor 政府那個?
之前有看當今大馬看到類似的消息
明天初會公佈誰得標?
我也没问到酱清楚因为我还有贵票在手~
不过如果再跌可能我还会补买一点~ |
|
|
|
|
|
|
|
发表于 25-11-2009 08: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5-11-2009 09: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有看到消息,3个大户包括大老板在20/11/09,各丢8百万票~
怪不得跌到妈妈都不认得~![](static/image/smiley/default/icon_redface.gif) |
|
|
|
|
|
|
|
发表于 26-11-2009 03: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谢谢各位的见解看法。
原帖由 旭阳 于 21-11-2009 06:40 AM 发表 ![](http://cforum1.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不错的看法~!![](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mile.gif)
YTLE 的起点确实比GP迟了,与TM 签署协议租凭通讯站来架设WIMAX 服务,虽然说利润是被TM 给分去了,但这么做也有好处!
1: 架设网络的进度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
2:因为是租来的设备,所以 ...
我大概归类了一下三点
1。关于TM的合作协议
YTLE 和TM的合作方式,在我的看法是,这是可复制方式。架设网络的进度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和 尽快覆盖大多数的人口然后尽早改善覆盖的不足,的确这是一个很好很快的方法。他忽略的问题是,同业也能和TM签署类似的协定,也就是说,假设YTLE利用TM获得60%的覆盖,那么REDTONE和GPacket若希望一样做的话,一样可以和TM签署协议取得YTLE同样的覆盖率,甚至GPACKET依赖已设置的将近25%设施,只需租用TM部分的设备。优势,似乎没有想象中的好,这是我的看法。
2。成本开支
From Kenger
是如YTLE所说:要吗不出一出就要全国,我觉得是一味的建造投入,又没有有效的利用建好的资产,是白白浪费时间的。
我有点迷惑。。YTLPower避免建造另一个通讯台。响应政府呼吁共享现有设施,在短短的半年就可以覆盖全部人口。以上的结论是如何得来?
Gpacket的持续性投入建设已经超过一亿,所以这几年是损失连连,其中大部分是资本开销,一亿的投入若折旧20%就已经是两千万了。我觉得,在这期间Gpacket的营业额虽然不足以负荷这投入,但它还是取得了一定的现金流入,所以是聊胜于无的,这期间的营业额还是有利的。
反之,我阅读YTLE的报告,基本上还没有发现有很大的资本投入,也就是之前YTL计划初期投入的1billion,五年内投入总数的2.5billion,还没有真正进入财政报告里。所以当这部分投入开始折旧,数目是很可观的。若市场开拓顺利或许不会是负担,反之呢?
而Gpacket早在一开始就逐步投入逐步折旧,这数目会比较快递减,进而利润会产生比较快。这是我认为有效利用已兴建资产的意思。
3。Wimax的发展
关于WIMAX科技后续的发展,只要它还是属于Wimax,我想提升的费用应该低于建设新通讯台。
Ytle放眼Wimax mobile phone的前景是前瞻的,我不否认。
这问题蛮宏观的,恕小弟的看法不周全。
wimax phone我只是知道,真正的使用我不知道。但面对马来西亚三大电讯公司,这场仗似乎不容易。
比流动性:
初期wimax的覆盖网应该没法撼动三大电讯。中期也要面对其他wimax公司的介入。
比电话设备与服务:
我们把wimax phone和比较能全面上网的pda phone比较好了,其实也没什么绝大的优势。
同样的,YTLE可以推出的wimax phone服务,我相信其他wimax公司也可以提供,因为samsung生产的电话是通销世界的,YTLE没有独占性。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可以看但,maxis,celcom和digi的服务没有很大的分别,甚至一间看是新的配套,另一间可以快速的回应改变。最后又是价格割喉战了。。。
最后虽然说YTLE和YTLPOWER是同集团,我不赞成把他们混为一谈,毕竟他们属于不同的业务,即使资金上有牵连,但若YTLE无法自己融资自己而单方面依赖YTL group internal fund的话,绝对会影响YTLgroup 其他公司未来的发展和表现。
共勉之。 |
|
|
|
|
|
|
|
发表于 26-11-2009 10: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c.tay 于 25-11-2009 09:48 PM 发表 ![](http://cforum2.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今天有看到消息,3个大户包括大老板在20/11/09,各丢8百万票~
怪不得跌到妈妈都不认得~
他们丢什么价钱? |
|
|
|
|
|
|
|
发表于 26-11-2009 04: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eeboon 于 26-11-2009 03:15 AM 发表 ![](http://cforum3.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先谢谢各位的见解看法。
我大概归类了一下三点
1。关于TM的合作协议
YTLE 和TM的合作方式,在我的看法是,这是可复制方式。架设网络的进度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和 尽快覆盖大多数的人口然后尽早改善覆盖 ...
同业也能和TM签署类似的协定
同样道理,同业也能建筑通讯台。要增加覆盖要不就是用租要不就是用建的。而用租的能便宜又快的增加覆盖,这就是优势。
五年内投入总数的2.5billion,还没有真正进入财政报告里。所以当这部分投入开始折旧,数目是很可观的
不是全部2.5b都需要折旧的。至少通讯台不用,因为是租的。
而Gpacket早在一开始就逐步投入逐步折旧,这数目会比较快递减,进而利润会产生比较快。这是我认为有效利用已兴建资产的意思。
这只是Gacket减低风险的产品(By product)。 不觉的GPacket会为了会计形式上利润的增加而放弃覆盖率。
最后虽然说YTLE和YTLPOWER是同集团,我不赞成把他们混为一谈,
我重申YTLe已售出所有YTL Comm股分给YTLPower。:@ |
|
|
|
|
|
|
|
发表于 26-11-2009 07: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01# ah-b 的帖子
没有讲,应该是高过现在咯~![](static/image/smiley/default/icon_redface.gif) |
|
|
|
|
|
|
|
发表于 26-11-2009 07: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重申YTLe已售出所有YTL Comm股分给YTLPower
我想请问一下,杨忠礼电力已经不在杨忠礼机构的旗下了吗?
我想问的问题是:"杨忠礼电力 "已经不是杨氏家族的生意了?" |
|
|
|
|
|
|
|
发表于 26-11-2009 07: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enger 于 26-11-2009 04:45 PM 发表 ![](http://cforum1.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同业也能和TM签署类似的协定
同样道理,同业也能建筑通讯台。要增加覆盖要不就是用租要不就是用建的。而用租的能便宜又快的增加覆盖,这就是优势。
五年内投入总数的2.5billion,还没有真正进入财政报告里。所 ...
同业也能和TM签署类似的协定
同样道理,同业也能建筑通讯台。要增加覆盖要不就是用租要不就是用建的。而用租的能便宜又快的增加覆盖,这就是优势。
据我了解,YTLPower和TM所谓的租用,应该是指一定范围的发射站或中介站,若要达成覆盖,还是必须自己建立转发站或接受站的。要增加覆盖,不是一项单选题,YTLEPower选择租用,Gpacket可以选择租用加自己建,这似乎没有什么冲突吧?
五年内投入总数的2.5billion,还没有真正进入财政报告里。所以当这部分投入开始折旧,数目是很可观的
不是全部2.5b都需要折旧的。至少通讯台不用,因为是租的。
同上,建设的费用不过因为租用而减少一部分,折旧还是有的。如果在不用建设的情况下,YTLPOWER还需要投入2.5billion的话,我想这公司的政策似乎有问题。
而Gpacket早在一开始就逐步投入逐步折旧,这数目会比较快递减,进而利润会产生比较快。这是我认为有效利用已兴建资产的意思。
这只是Gacket减低风险的产品(By product)。 不觉的GPacket会为了会计形式上利润的增加而放弃覆盖率。
我这里看重的是产品推出的现金流入,比方说,生产与建设投入100million,取得50million的营业额。现金上流出1billion,流入50million,那么现金缺口就需要填补50million而已。比起净投入100million,这种方式应该比较轻松点。当然这只是我简化的对比,不能深究。
最后虽然说YTLE和YTLPOWER是同集团,我不赞成把他们混为一谈,
我重申YTLe已售出所有YTL Comm股分给YTLPower。:@
呵呵,这里真的要对不起了,必须承认是我的疏忽,还有谢谢提醒。因为我真的不知道。 |
|
|
|
|
|
|
|
发表于 26-11-2009 07: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旭阳 于 26-11-2009 07:03 PM 发表 ![](http://cforum1.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我想请问一下,杨忠礼电力已经不在杨忠礼机构的旗下了吗?
我想问的问题是:"杨忠礼电力 "已经不是杨氏家族的生意了?"
杨忠礼电力还是杨忠礼机构的旗下,只是持有wimax执照的YTLcomm股权,从YTLE手山转到了YTLPower手上。 |
|
|
|
|
|
|
|
发表于 26-11-2009 10: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eeboon 于 26-11-2009 07:57 PM 发表 ![](http://cforum3.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同业也能和TM签署类似的协定
同样道理,同业也能建筑通讯台。要增加覆盖要不就是用租要不就是用建的。而用租的能便宜又快的增加覆盖,这就是优势。
据我了解,YTLPower和TM所谓的租用,应该是指一定范围的发 ...
Gpacket可以选择租用加自己建,这似乎没有什么冲突吧?
哈哈哈。这就是我一开始就表达的论点。'同业也能和TM签署类似的协定'并不是一个弱点。如果需要的话,YTLPower也可以建筑通讯台。重点是以租为主的好处。所以我一直强调用租的能便宜又快的增加覆盖的优势。
如果在不用建设的情况下,YTLPOWER还需要投入2.5billion的话,我想这公司的政策似乎有问题。
根据我读到的新闻。YTLPower要做的不只是ISP那么简单。以下连接可以一窥YTLPower的策略。至于2.5b会怎么用就须要等YTLPower公布更仔细的资料了。
我这里看重的是产品推出的现金流入。
就是说你情愿为现金流入而放弃较大的覆盖率?现在这里有两间公司。一个有你看重的现金流入,不过需要很多的right issue, private placement。另一个完全没有现金流入不过有足够的资金建立这个生意。你有何看法?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