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8years

【8years 个人专区 1】8年的投资组合。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7-2-2008 05: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去五年,中国经济一直保持9-10%的高速增长,而上市公司作为中国经济的优秀代表群体,他们的盈利水平在过去的三、四年之间一直保持高达20%的平均年增长率,有些蓝筹企业的盈利增长水平甚至更高。

  可以说,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是在不断成长,然而,上市公司业绩的这种增长却没有完全反映到股价上。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较低的预期和估值,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中国资本市场历史性的制度性缺陷,比如,股权分置问题,信息透明度问题、中小股东利益侵害问题等等。所以,这个时候,上市公司的业绩虽然在增长,但对于二级市场上的投资者来讲,上市公司的价值并不具有足够的吸引力。

  从06年开始,随着改革的进程,证券市场遗留的很多问题逐渐得到了很好的修正和解决。可以说,股权分置改革完成以后,上市公司的行为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股权分置改革以前,很多上市公司、大股东都想掏空上市公司的资产,因为大小股东的利益并不一致;而股改之后,各方利益取得了基本一致。因此,上市公司治理将从根本上的改善,绝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想把公司做好。

  这个时候,对于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来说,上市公司的价值越来越有吸引力,市场的信心不断增强,对上市公司的估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的成长和上市公司的价值,将通过投资者不断向好的预期,在证券市场上得到最终体现。

  中国上市公司价值成长

  从1978年开始,虽然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但是这期间的增长方式基本还是粗放型的。经过了28年的发展,可以说,现在中国整个工业产业链已经全部搭建完毕,并且很多行业和企业都建立了成本控制体系,今后中国的经济将不再是简单地拼成本式增长了。所以,中国的产业升级基础已经具备。

  在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很多行业将会诞生一批世界级的企业,将会出现存续百年的优秀品牌,上市公司的价值将不断成长。而价值成长的成果,必将通过投资者的主流预期和价格在证券市场上得到反映和体现。

  中国会有10亿股民吗?

  目前,沪深股市投资者开户数量已经突破了8000万户。随着股市行情不断走高,2007年元旦之后,一周新增投资者开户数目更是达到百万户左右,而一周新增基金开户数也有60万户。

  在过去长达5年的时间里,走熊的指数和跌跌不休的个股,让中国股市一直形同鸡肋,然而今天,牛市浪潮和赚钱效应,驱使着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资金重新涌向股市。如果以我国约13亿人口数量计算,现在每100个人中就约有6个人投资股市。而目前证券投资者又以城市人口为主,以此计算,大中城市中参与证券投资的人口比例会更高。

  新的投资群体

  与原先资金量几万至十几万,覆盖中老年人群的散户不同,目前正在形成梯队的新的个人投资者,是由具有一定知识能力的年青一代或中产阶级组成。他们会经常阅读各家机构的研究报告,关心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的价值,可以说,现在进入的这批投资者将是中国证券市场的未来。

  乡村的潜在投资者

  中国城乡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和资讯的广泛传播,为中国绝大多数老百姓参与证券投资提供了条件和基础。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小事,就最好地证明了这种正在孕育中的趋势。

  2007年春节回家探亲的时候,我发现,以往农村聊天的热门话题一直是议论当年土地的收成和农副加工业的效益,可是今年,有一些乡村的亲戚们却在讨论股票买卖的事情,这在以往是不可能的事情。

  连乡村的居民也开始关心资本市场的投资收益,也开始对证券投资感兴趣了,这个变化可以说是根本性的,同时也让人不得不思考:五年之后,证券投资是否将普及到中国的城乡乃至农村?中国未来会有多少股民?

  其实,预测未来股民数量这个具体数字将是多少并无多大意义,更重要的是,无庸置疑,投资者群体的壮大,将会推动中国证券市场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多重因素共振中的股市正强化趋势

  今天,中国证券市场的总市值已经连续超过韩国等新兴市场,成长为全球第一大新兴市场。现在的A股市场是在一个新的制度框架下,在新的思维模式下运行,逐渐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市场、一个良性的市场、一个全面向好的市场、一个有潜力的市场。

  从宏观经济来看,已经真正进入市场化国家的行列,中国经济所释放出来的惊人能量还将持续。证券市场在经历重大制度转折之后,开始迈入发展的春天。在人民币长期稳步升值和中国经济长期看好的背景下,国际资金加速流入是大势所趋,而巨额外贸顺差所带来的流动性充裕的局面也将持续很长时间。在中国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资本市场制度变革和扩容,以及全球流动性聚焦中国的合力下,A股市场将迈入发展的“黄金十年”。

  大国经济崛起和中国市场制度的有机变革,两者加起来会使得中国的资本市场逐步进入全球主流资本市场。中国的崛起为中国上市公司的发展提供了世纪性的机遇,必将极大的提高上市公司的长期盈利能力,造就一批优秀的大企业,提高市场对这些公司的估值预期。中国的崛起也会强化市场的乐观预期,提升投资者自身的投资能力和投资状态,投资者会更加自信,这也将推动股市的发展。而股市的强化发展,也将从资本市场自身的金融功能方面促进中国的崛起,这种多重的强化趋势带给世人的,很可能是超出预期的发展。

  在以上这些多重趋势正强化的共振和推动之下,大牛市具备了一个启动的基础。而这些诸多因素的不断强化发展,将会使市场启动自身的正强化运行过程,从而强化大牛市的运行。

  回首世界金融市场过去的一百年里,股票投资在时代的正强化发展过程当中获得了丰厚的收益,对于未来,可以预见,时代的正强化发展趋势将有可能是一个更快的加速阶段,这主要将由科技创新所推动。而对于投资者来说,这可能将是一段难得的黄金般的投资岁月。但是,如果上述的各种层面因素的正强化趋势发生逆转,牛市的正强化趋势将面临极大挑战,甚至发生逆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7-2-2008 05: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股价运行的逻辑


--------------------------------------------------------------------------------
  在其他领域非常成功的人,踏进股市仍会茫然不知所措,为什么?――偏见主导市场时,机遇如何把握?――股票价格是由上市公司价值决定的吗?――证券市场能正确的反映未来吗?――投资者的主流预期能进行度量吗? ――股市正强化运行的专业性和广泛适用性――证券市场的内在规律是什么?――基本面、股票价格、投资者预期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股票价格是如何运行的?
  上市公司本身的基本面,构成了影响投资者预期的主要因素;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和投资者的预期,一起影响证券的市场价格;投资者预期通过投资行为影响股票市场价格的涨跌,大幅上涨或下跌的价格往往能够反过来影响甚至改变上市公司的基本面。

  上市公司基本价值、价格和投资者预期,三者互相影响、相互作用,注定了价值是时刻移动或者变化的。金融市场时常利用投资者的偏见启动阶段性的投资热潮,而非基于对未来基本面的正确判断。

  很多在其他领域非常成功的人,刚开始做股票时,也会茫然不知所措,这与金融知识的普及程度有关系,但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这个行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造成的。市场价格的运行规律和其他产业的价格规律、甚至一般的经济学规律是不一样的,有着自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我清楚地记得,十多年前当我刚开始踏进股市的时候,面对电脑屏幕上近千只股票,上窜下跳、起起落落,同样有种茫然不知所措的感觉。

  那个时候,身边一位朋友告诉我,股票涨跌是庄家在操纵的结果。后来,我看到或听到的一些事实的确部分地证实了他的忠告,很多股票的大起大落确有操纵者所为。不过,这些股票操纵者往往一时风光,过了不久便销声匿迹,纷纷被市场消灭掉了。这说明,操纵股价不能长久。而另外也有很多投资者,热衷于跟庄或者听消息,但几年下来也是损失惨重。

  如此等等,均说明任何人都不能控制市场,都不能逆势而为,违反市场的内在客观运行规律,而企图靠依赖跟随这些“主力”获得长期稳健收益,更不可行。

  那么,在这个几乎时刻充满了偏见和混乱的市场里,该怎样来把握股票的涨跌起伏呢?

  希望通过这一章的论述和解释,能够有助于投资者站在一个更开阔的视角来观察股市价格是如何运行的,并做出更好的投资决策。

  我们先来探讨第一个关于的股票价格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2-2008 05: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节 股票价格是由上市公司价值决


--------------------------------------------------------------------------------
  超市里,草鱼的价格是每斤5元,大米2元钱一斤,这些我们生活中的东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它们的价格波动变化并不大,基本上都是价格围绕其价值上下波动,趋于均衡,我们称之为“价值决定价格”。那么,股票价格的波动是否也类似?也是这么简单的由上市公司的价值所决定的呢?
  如果你亲身实践,一定能够感到股票市场里的真实情况绝对不是这样的简单关系。

  普通投资者每天关注更多的是股价的涨跌波动,或者它的技术图形,然而,这些只是我们这个复杂的市场中,各方力量进行博弈的瞬间体现。股票价格时刻受到政策、投资者偏好、基本面变化、投资者预期、资金的多少、甚至天灾人祸等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从短期来看,几乎没有办法能够稳定地把握价格的涨跌,因为个体的力量在上述的诸多因素面前经常显得微不足道,更何况信息不对称,对股票的了解和分析又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所以,我们只有淡化影响短期波动的因素,重点分析影响价格长期基本走势的因素,才能找到一个确定的、一般性的规律。

  价格走势的八个阶段

  通过对股票市场的长期研究,我们总结得到如下结论:

  从长期来看,经典的股票价格走势经常表现为八个阶段——缓慢上涨,稳步上涨,加速上涨,疯狂上涨,高位振荡,缓慢下跌,持续暴跌,持续低迷。而且,股价的这种走势不仅在股票市场具有一般性的意义,每个人的人生或者一个社会的成长发展,几乎无不如此。

  这种规律,即便是有名的主力控盘的强庄股票也不例外,如:

  股票价格这种走势,实际上是一个动态不平衡的演进过程。在这个演进过程的背后,是多方面的、复杂的、理性和非理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它显然不能简单地用估值公式或者技术分析方法就能进行良好解释。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解释股票市场价格这种经典性的演进规律呢?

  基本面、股票价格、投资者预期之间的关系

  正确解释一个事物的前提是找到其中最基本的因素。那么从长期的角度来看,影响股票市场价格的最基本因素是什么?

  我认为,从长期来看,从内在规律性的因素来看,决定股票价格的最基本因素不是政策,不是某些主力机构,更不是市场中的某些操纵者。而是股票的基本面、股票的市场价格和投资者的主流预期。

  股票的基本面,指的就是上市公司的经营发展状况,衡量它最重要的指标是每股收益;投资者对于同一家上市公司、同一只股票往往有不同的预期、判断乃至偏好,投资者的主流预期就是投资者的预期最终形成的、占据主流的那一种预期,或者说偏见。

  比如说,假设市场中只有甲、乙、丙投资者,对于贵州茅台这只股票价格今后的走势,甲乙都认为还能继续大涨,而丙认为会下跌,那么投资者的主流预期则是继续看涨,尽管这种预期可能是极端的非理性,但是这种主流预期会影响甚至决定股价的走势。当然,真实市场的主流预期并不是这么容易判断的。

  在上述股价走势经典的八个阶段过程中,一般情况下,股票的基本面、股票的市场价格和投资者的主流预期,它们三者的关系是:

  1)上市公司本身的基本面(Value),影响投资者的主流预期(Except),两者通过投资者的买卖行为,一起成为影响股票价格(Price)涨跌起伏的主要因素;

  2)被影响的股票价格,它的上涨或者下跌,将反过来进一步影响投资者的主流预期,使人们的预期变得或更加乐观,或更加悲观;

  3)投资者主流预期,通过投资者的买卖行为,进一步影响股票市场价格的涨跌。这时价格往往能够反过来影响甚至改变上市公司的经营发展,也就是基本面。

  上市公司基本价值、股票价格和投资者预期三者相互作用,注定了上市公司的价值是时刻移动或者变化的。股票价格,在某些时候能够通过投资者的主流意识或者预期,改变的内在价值,而不仅仅是被动的反映基本面的状况。在某些情况下,这些因素可能会同时相互作用影响。


 另外,最重要的基本面存在于未来。股价反映的不是往年的收益、资产负债表和股息,而是将来的收益、股息和资产价值。这些流量不是事先给定的,因而只是市场猜测的对象。而我们都知道,对某个事物的猜测往往是综合了信息和偏见的混合物。在股票市场中,投资者对某只股票基本面的猜测,会在价格中表现出来,通过价格,基于猜测的预期能够影响价格和未来的基本面。
  这样导致的结论就是,市场永远都处在一个动态不均衡的状态中,而不是价格始终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因为价格能以各种途径影响基本面。比如价格可以影响公司形象品牌,吸引客户,影响融资能力等,从而能够改变证券的内在价值。就这样,基本面在决定价格方面失去了自身的独立性。因为上涨的价格可以改善基本面,让上市公司基本面和业绩,随着股票价格的上涨趋势而变的更好;反之也是一样的道理。

  股价走势与股市基本因素的关系

  上面所阐述的关于上市公司价值、价格、投资者主流预期之间的关系,和我们在商学院学习的古典经济学理论有很大不同。虽然这些规律和逻辑看起来较为复杂和抽象,但通过本书后面几章具体案例的分析和讲解,我相信,您就可以比较透彻的理解了。

  下面让我们在股价的运行过程中,详细分析上市公司价值、股票价格、投资者主流预期,这三个基本因素之间的关系。

  1. 股价缓慢上涨。在一轮上涨趋势的起始阶段,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已经开始改善了,但由于历史惯性的作用,市场还在维持原来对它的看法和评价,这种改变仅仅被少数先知先觉的人认识到,所以,市场价格表现为价值低估。让我们注意,预期和认识,在一轮趋势刚刚启动时,往往受历史因素的影响而滞后于基本面的真实趋势状态。不仅仅股价的启动是如此,它也表现在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尽管是好东西,但在开始就要想被外界认可,总是比较困难的。

  2. 股价稳步上攻。基本面的改善趋势,逐渐被更多的市场参与者意识到,这些投资者开始纷纷买入,价格稳步上涨。

  3. 股价加速上涨。提速阶段,基本面的优良被越来越多投资者认可,于是,在市场中的表现就是价格上涨趋势加速;

  4. 股价疯狂上涨。基本面被投资者极度看好,在市场的普遍乐观预期下,这只股票变得流行起来,因此,价格疯狂上涨。

  5. 股价高位振荡。短期的过高预期,将会导致众多投资者出现认识上的分歧,价格趋势将调整,出现振荡,基本面也往往会受到一定影响;经过一段市场的质疑,如果基本面继续以更好的趋势成长,而主流预期不变,则上涨的趋势继续延续,否则下跌。

  6. 股价缓慢下跌。游戏还在继续,尽管人们已经不再相信公司基本面能够支撑如此高的股价,但股票持有者仍然希望有更傻的投资者接棒;但随着时间推移,这只股票的新投资越来越少,股价不涨反跌,考虑到机会成本等因素,投资者开始没有耐心,逐渐放弃等待,开始抛出这只股票。更不利的情况,是这只股票的基本面未来发展趋势也开始变得不太乐观,所以逐渐有更多的投资者选择放弃,股价开始下跌。

  7. 股价持续暴跌。这是股票价格的加速下跌时期,大多数投资者抛出股票,而股价下跌又带动更多投资者杀跌抛售,同时价格下跌对基本面又起到负面影响,各种因素前景变得更不乐观,于是下跌加速。

  8. 股价持续低迷。上市公司的真相将会显现,价格归于沉寂,持续低靡,强化过程结束。

  一个极端的例子

  为了便于理解上述的逻辑,现在举一个极端的例子:

  有一只股票A现价10元, A这家上市公司经营发展健康、盈利持续增长、财务状况良好。公司良好的基本面影响市场中的投资者预期,投资者开始意识到股价相对被低估,普遍认为每股价值应该为15元,并且逐渐看好该上市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所以,慢慢买入该股票,股票价格在投资者的买盘推动下上涨到15元。

 上涨的价格吸引更多的投资者给予关注,并影响投资者的预期开始变得更加乐观,股价非理性上涨到20元。此时,A公司以每股20元价格定向增发进行募集资金,投资更大的机遇,开拓更大的市场,投资者预期新项目将会为A公司带来更多的利润和发展机遇,机构开始调高估值水平,给予这只股票的估值和预期是每股价值为40元。所以,价格也能影响价值。
  每股价值40元的预期,无疑将会带来股票价格的上涨,并进一步强化投资者的乐观预期。而A公司则有可能实现以每股40元以上的价格再次募集资金投资新的机遇。如此循环,基本面、价格和投资者预期三者之间不断互相作用强化,直到价格极端脆弱,发生振荡,甚至逆转。

  理解和掌握市场的三个最基本因素——上市公司基本面、价格、投资者主流预期三者之间的关系,将非常有助于你把握价格运行的趋势,更好的理解和解释市场的价格行情。事实上,很多成功的投资经理,之所以他们的交易图表像是从天上俯瞰绘制而成的,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清楚目前价格运行到了什么阶段,他们懂得股价变化的背后有一般性的规律做支撑。

  就像一列火车,如果它加足马力前进,你应该跳上去,拱一段顺风车。可是,火车不会永远前进,最后会遇到上坡,速度和加速度都会慢下来。你必须知道什么时候动能不足,这就是下车的时机,因为当火车翻过山顶之后,它会以同样的速度向下冲。

  只有先理解金融市场的内在规律,才能正确的看待和预测价格起伏的运行轨迹,才能够比较理性和及时地把握投资机会。因此,掌握金融市场的普遍规律,是成功进行证券投资必修的第一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2-2008 05: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节 证券市场能正确的反映未来吗


--------------------------------------------------------------------------------
  金融市场通常不能正确反映将来
  金融市场与其他市场的显著不同在于:市场参与者的投资决策所依赖的,不是摆在眼前、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相反,他们的投资决策建立在对未来状况的贴现。

  在信息不完备的现实中,市场参与者只能根据自己对未来情况的判断,甚至说自己的偏见,来进行贴现行为,从而做出投资决策。根据我们上面的理论,这些投资决策行为与股价和上市公司基本面,三者互相影响、循环作用,反过来又使得未来的状况变得更加不确定和难以明确。

  所以,市场中这样普遍的基于对未来进行贴现的投资行为,将会使市场的不确定性加大。因此,任何人、任何决策、任何事情、任何时候,都是可错的,可以修正的,都处于一个开放的状态。

  当我们自认为对一个区域、一个国家、一个行业或者一家公司的未来很了解,或者很有信心的时候,实际上很可能只是自己的偏见而已。所以,金融市场上时刻充满了偏见,这是有其必然性的。

  1994年,在麻省理工学院举办的世界经济研讨会上曾说:“我对现行观念很有看法。被广为接受的观点是金融市场趋向均衡,并且未来被正确的反映到现在。我认为,金融市场不可能正确无误的反映将来,因为它在反映的同时也在改变将来,同时参与者的认知是不完备的。”

  既然金融市场经常不能正确地反映未来,投资者往往依据自己有限的判断,或者偏见进行投资,那么,我们如何在这个偏见流行、嘈杂混乱的市场里做出投资决策、实现稳健收益呢?甚至,管理层又会针对市场的这种情况进行怎样的监管和调节呢?

  偏见主导市场 机遇如何把握

  现实中,金融市场时常利用投资者的偏见启动阶段性投资热潮,而非基于对未来的正确判断。为了深入理解这种在日常生活中不经常发生的事情,而在金融市场却又再正常、再合理不过的游戏,有必要回顾欧美等发达市场的投资历史,重点考察一些经典的案例。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证券市场中发生的大型联合企业集团的繁荣和幻灭的兴衰过程,就是其中一个典型。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股市,曾爆发了一波市场普遍追逐高成长的狂热。当时,对于每股收益快速增长的股票,投资者都愿意以很高的市盈率(PE)去购买。“只要是增长的就是好的”,人们根本不关心这一增长结果是如何取得的。而大型联合企业集团的热潮就是从这样一种流行偏见开始的。

  市场对高增长股票的热烈追捧,导致有些公司能够利用它的高股价去并购其他低股价的公司,用这种方法来获得每股收益的快速增长。很多公司看到了这种偏见,就利用这种偏见为自己牟利,用自己公司高涨的股票收购其他公司。

  其中很有代表性的是高科技国防公司。不久前,这家公司取得了盈利的高增长,它的股票相应在股市中获得了很高的市盈率(PE),这使得这家公司能够利用自己被高估的股票收购那些低市盈率(PE)的公司,于是带来公司更高的收益增长,从而投资者在股市中给它更高的市盈率估值。这种并购扩张趋势加速发展下去,直到大量模仿者出现,最终因为趋势逐渐变得脆弱而幻灭。

  1999-2000年的国际互联网热潮,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案例。

  当少数从事互联网商务的公司上市时,兴衰过程就以不易为人们察觉的方式开始了。公司提供的价值服务深受大众赞赏,股票预期自然较好,而股票的声望又提高了公司的品牌和服务,基本面趋势和主流预期相互加强,繁荣加速。

  随着网络普及,投资者以几何级数增加,而供给却受到各种制度的限制,互联网公司的估价达到天方夜谈的地步。只有少数网络公司盈利,但投资者只盯住公司的客户数目,于是一些公司提出“眼球经济”的概念,并以此作为评估公司价值的依据

  于是有些网络公司开始通过赠送服务来增加客户数目,就能够以更为有利的条件在股市募集资金,游戏的目的变成了募集资金,而远离了利润这个目标。最终,当1999年7月28日,华尔街日报的头版文章解释了这一模式的缺陷,直接导致在很短的时间内网络股暴跌50%,互联网泡沫破灭了。
  从上面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即便是市场的投资热潮由偏见来主导,我们也仍然能够在这种偏见引发的热潮中,描绘出投资机遇的发展过程,这种过程与我们在前面所阐述的逻辑框架仍然一致。每一次热潮的启动都遵循了正强化的驱动规律,都是基本面、投资者的主流预期和价格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强化,直到极度脆弱,价格趋势发生逆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2-2008 05: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很多.....不打算再贴上来了.....不然会弄脏八年兄的帖子....不好意思.....


我找到了应该是完整版的.....也另外上传到mediafire 的server....但是不知道应不应该贴上来供大家下载.....毕竟八年兄不赞成......问问他的意见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2-2008 06: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85# goodluck88 的帖子

你都贴了那么多,没有办法咯,就贴上来供大家下载咯。。。。。。
有谁读了以后就开贴研究吧,同看一本书,10个人会看到10种不同的东西,等大家看完了就分享自己到底看到了什么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8-2-2008 02: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我再看了一本书,内容讲的是人际关系和公司股价。这就是华尔街。里面讲的是投资者和投资银行和其他金融业如基金,auditor等的关系。其实就是教导公司如何能够吸引更多投资者,如何能够让公司pe更高。

这也是一个非常经典的书,里面讲解了为什么同样业绩的公司,一间司股票不值钱(pe低),一间司股票那么值钱。原因只有一个:基本因素加上人际关系。是的,人际关系就是那么的重要。只有人际关系好的才会有好的股价。

看完这本书我可以了解到为什么topglove死都要买股扶持股价,我也可以了解到为什么topglove的pe可以那么高。

我也开始认为未来的日子,云顶将持续拥有区域赌场的低pe,不为什么,就因为新的uncle lim虽然有才能,可惜自私自利,完全不顾投资者感受,所以云顶未来就算赚大钱也可以是pe将会非常低。genting int已经接近完蛋,老的uncle lim建立下来的信誉将会被新的unlce lim砸完。云顶的信誉将慢慢进入低点,pe也将会很难再提升。

我也开始了解为什么lcl会director来回答投资者的问题,我也可以想像到knm的investor relationship肯定非常棒(虽然我没有试过)。

我也预见vitrox有前途,不过一切还得看它的业绩如何。vitrox和投资者的关系也维持得不错,可以嘉许。

所以一句话讲完,信誉在股票市场是非常重要的,没有了信誉,你的公司怎样赚钱也有可能股价非常低。没有好的人际关系就没有人会推荐你的股票。没有好的对待投资者,你的pe永远都不会高。总总关系非常复杂。

我其实最想讲解的是topglove为什么要扶持股价(原来topglove是做对的,这是骑虎难下被逼要做的)。我也想讲解新一代uncle lim将会砸掉老一代unlce lim留下来的信誉,就算将来云顶业绩可以很好恐怕股价永远都不会再被高估,因为pe永远都必需在低处徘徊(和国际pe比较)。

不要问我是那一本书,就让我还保持一点神秘感,不然我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2-2008 08: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84# 8years 的帖子

我大概知道是哪一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8-2-2008 09: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84# 8years 的帖子

之前八年兄不是才看好长期的云顶吗?现在读完这本书了又不看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2-2008 10: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8years 于 18-2-2008 02:09 AM 发表
今天我再看了一本书,内容讲的是人际关系和公司股价。这就是华尔街。里面讲的是投资者和投资银行和其他金融业如基金,auditor等的关系。其实就是教导公司如何能够吸引更多投资者,如何能够让公司pe更高。

这也是一 ...


通常好公司而且
p/e一直都很低的公司只有两个下场

要不然就自己私有化,要不然就被人收购
genting 这一个这么出名,而且公司基本面好的公司不可能永远处于低p/e
一定会被其他人看到的
但是等过了cw时代再说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2-2008 10: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以书上的知识过后来分析的,并不是我的意见。书上讲的是美国华尔街投资者的特性,如果那是事实的话,将来云顶的股价将在低过区域的p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2-2008 07: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Gtronic , mqtech hah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2-2008 12: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哈,今天非常高兴,泡沫股终于一个个死到很惨。很多股价也跌倒值得买进了,不过当然不会现在买进啦,看情况迟一点有可能还有更多便宜货要大平卖。

今年看来凶多吉少,不过只要小心,应该不会亏得很惨,组合的变动显得更为重要。

cari近来没有什么生气大概表明了市场的惨况,如果cari的生气没有恢复,看来市场还有排跌。

不过看情况美国没有什么事马来西亚都惨死了,如果美国再出现情况,那么真的不敢想象市场有多少货要割肉大平卖,还是沥血大平卖。

不过任何市场不景气都会过去,请大家必需记得,你可以买错时间,但你不能买错股。不论你什么时候买股票,最重要的还是买到正确的股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2-2008 12: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任何市场不景气都会过去,请大家必需记得,你可以买错时间,但你不能买错股。不论你什么时候买股票,最重要的还是买到正确的股票。”

谢谢8年兄这句。

看了市场的游资情况,我还是认为市场处于上升趋势。所有企业的盈利能力还没有受到太大的侵蚀。股价低,当然会更好,因为相对的便宜。短期的波幅,使不会和基本面有太大的关系。市场应该会和游资有比较密切的关系。

只要马币继续升值,而外汇储备一直增加。股市是会上升的。短期内,人民币的升值非常强劲。我本身认为,泡沫的爆点,还不在这里。

不过,这里的人气的确有下降。而这才是买股的安全期。无论如何,这是我的个人看法。不过,8年兄没有股,还是最安心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2-2008 01: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91# tan81 的帖子

我还有很多股在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2-2008 01: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uncle lim在世的时候,
云顶的pe也没有特别高,
只是我真的对林国泰的薪水不怎么满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2-2-2008 01: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ya_ch 于 22-2-2008 01:34 PM 发表
其实uncle lim在世的时候,
云顶的pe也没有特别高,
只是我真的对林国泰的薪水不怎么满意

薪水的高低会影响公司PE吗?愿听其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2-2008 01: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94# 弹煮 的帖子

“薪水的高低会影响公司”
会影响公司的赚益,也会影响受欢迎程度,所以会影响p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2-2008 01: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95# 8years 的帖子

原来如此。看来薪水真的会影响一个Director在投资者眼里的形象。
另外我想要问一下,Google的总裁好像是zero salary对吗?他手上的股票就是薪水了?对不起我是菜鸟,表75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2-2008 02: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96# 弹煮 的帖子

应该差不多是那样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5-2-2025 09:50 AM , Processed in 0.121101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