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第一论坛

对宗教的新概念- 平線式的世界?没有前世的人?填鸭式的宗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8-1-2012 10: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Gap_Gezz


    我不否定有外星,我也不否定無我。

然而,我只是問人的佛性原至於哪裡?
第一论坛 发表于 7-1-2012 12:35 PM


佛性来自内心的真善美,慈、悲、喜、舍。
信、进、念、定、慧。

而诸善美当中,当以智慧为首。以法为皈依。
智慧犹如眼睛,能让人破除无明看清世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8-1-2012 11: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個人出世在這世上都被宗教認為有罪(基督)、前世的罪業(佛教)。如果這一切是用來控制你 ...
第一论坛 发表于 7-1-2012 04:35 PM


如果入宗教可以让一个人多一点爱、多一点神的特质。
我不认为是坏事。除非你自己不喜欢 爱与慈悲。

总之大家都可以从逆境中学习爱人、宽容别人、那就对了。
我自己体会到,如果不是佛陀跟耶稣,人将永远无明下去。
智慧还没开发到,自然需要老师引导。

大家也经历过求学的阶段啊。难道说我不受别人洗脑控制而不去上学吗?
佛陀教导的是智慧,如果你智慧未到位。那么确实是有受到控制之感。
智慧到位的人是自然而然的活在正法之中的,因为他知道如果我这样做,我的快乐就没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1-2012 11: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1# Gap_Gezz


你说的没有错,
但是我想问的却是我们的本性来自于哪里?
若说这些都是我们的本性,那么是否说我们本来就是在天界,
而就是因为我们的贪欲,所以就出世于裟婆呢?

这点很重要,
我只是想知道是否和基督教的创世论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1-2012 12: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Gap_Gezz


你说的没有错,
但是我想问的却是我们的本性来自于哪里?
若说这些都是我们的本性, ...
第一论坛 发表于 8-1-2012 11:59 AM


本性这个嘛,我不敢说因为我不是上帝。
但是我观察到,不管恶人还是善人。都很热衷于寻找快乐。
本性是每人与生俱来的东西。

那么我觉得是快乐。只是恶人用错方法,善人用对方法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1-2012 12: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2# Gap_Gezz


人之初,性本善,
若说人是因为前世的罪业,或者是本来都有罪恶,而乞求上帝的宽恕,
那么我们被标签为罪人。
就好像每个婴儿还没出世就是有罪恶在身,
若说,我们本来无罪,
而学习更好的人格,
那么不就行了吗?

人人有罪,而人人要学习作公德等,
这点几乎是说明了控制。
然而,我不是说控制不好,只是不符合慈悲。

还有,若每个婴儿出世就是有罪恶在身,
那么如果这个婴孩没有前世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1-2012 12: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4# Gap_Gezz


能够让一个人踏入宗教,原因是他本身已经忏悔了自己的过错,
难道你能说虔诚的信徒,不会再犯错吗?
本性是每人与生俱来的东西,你能分辨对与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8-1-2012 12: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Gap_Gezz
能够让一个人踏入宗教,原因是他本身已经忏悔了自己的过错,
难道你能说虔诚的信徒,不会再犯错吗?
本性是每人与生俱来的东西,你能分辨对与错。
第一论坛 发表于 8-1-2012 12:09 PM


人都会犯错的,我们能做的只有爱与包容、慈悲善待、就像一位父母永远爱她的孩子一样(不管她的孩子有多么的错)
要防止继续犯错就要警觉的修。告诉自己又来了,又想犯同样的错吗?

在我的理解佛陀之说离苦之道,世尊重来不强调宗教,他说你不是皈依我,是皈依我的特质(慈、悲、喜、舍)。
耶稣也是说,是信主不是信我。我对主有坚定的信心。

在佛教里面没有对错,
一个恶人他会伤害别人来获得自己的快感(因为无明所以他犯错);
一个善人他会帮助别人来获得自己的快感(因为智慧所以他爱人);

如果你想要快乐就要把快乐散播出去,大家感到快乐,最后你会被快乐所包围。
恶人就是不懂自然法则,把痛苦带给别人,最后被痛苦怨恨所包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1-2012 12: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7# Gap_Gezz


    那么你能解释为何人口一直增加呢?是因为很多人又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8-1-2012 12: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5# 第一论坛

我们不相信原罪,一个人的性格形成是跟他的生长环境是有关联的。
所以孩子本来就是天真无邪的,只是后来长大了、社会的贪嗔痴慢慢的污染孩子而已。

所以孩子的前世(不是前一个生命)就是他的成长环境,和他的心不断结缘的结果。
在无常里面,所有的一切都可以改变。一旦一个人有了无限的智慧,他就会了解如何面对无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1-2012 12: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9# Gap_Gezz


    既然如此,那麼人從哪裡來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1-2012 12: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Gap_Gezz
那么你能解释为何人口一直增加呢?是因为很多人又来?
第一论坛 发表于 8-1-2012 12:29 PM


不是,因缘条件具足了。
很多动物被人们杀害了,他们绝种了,没地方投生,而人类高度生育的结果就是他们投生来了。

人身难得,如今已得,2012不是灭亡之日,是正法复兴的新纪元。
未来佛将要出生的开始了。今日的万般苦,可以激励未来佛的愿力。

释迦佛的纪元快要过去了,人类灭亡之后将会迎来未来佛的到来。无常,佛法从鼎盛、到没落、然后筹备下一波的佛法大浪潮。
就像耶稣里面所说的大审判日将要到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1-2012 12: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Gap_Gezz


    既然如此,那麼人從哪裡來呢?
第一论坛 发表于 8-1-2012 12:39 PM


从父母而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1-2012 09: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1# Gap_Gezz


    我希望你的論點不是自己做出來的,有根據的。之前有人將長阿含經的文章放上不符合你現在說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1-2012 09: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2# Gap_Gezz


    那麼第一個的父母是誰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1-2012 11: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ap_Gezz 于 8-1-2012 11:22 PM 编辑
回复  Gap_Gezz


    我希望你的論點不是自己做出來的,有根據的。之前有人將長阿含經的文章放上不符合 ...
第一论坛 发表于 8-1-2012 09:51 PM

你要求我解释,所以我就以自己的看法解释了
是我的感觉。至于信不信是个人的事情。至少我相信会有未来佛将要出世。纯粹是个人的看法

现在筹备的是下一波的无常佛法高峰(注意即使是佛法也要经历无常的变化),
今日累积善根福德之人,要嘛就是未来佛、要嘛就是下一波的阿罗汉。

所以我们要谦卑、善待身边每一位来到我们生命之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1-2012 11: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Gap_Gezz


    那麼第一個的父母是誰呢?
第一论坛 发表于 8-1-2012 09:53 PM


没有第一个,只有无限的因。
就像数学里的无限小/无限大/无限的乘/无限的除

就像22/7 圆圈的算法一样 永远除不完的小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9-1-2012 12: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6# Gap_Gezz

《长阿含经》节录天地始终。劫尽坏时。众生命终皆生光音天。自然化生。以念为食。光明自照。神足飞空。其后此地尽变为水。无不周遍。当于尔时。无复日月星辰。亦无昼夜年月岁数。唯有大冥。其后此水变成大地。光音诸天福尽命终。来生此间。虽来生此。犹以念食。神足飞空。身光自照。于此住久。各自称言。众生。众生。其后此地甘泉涌出。状如酥蜜。彼初来天性轻易者。见此泉已。默自念言。此为何物。可试尝之。即内指泉中。而试尝之。如是再三。转觉其美。便以手抄自恣食之。如是乐着。遂无厌足。其余众生复效食之。如是再三。复觉其美。食之不已。其身转粗。肌肉坚[革*卬]。失天妙色。无复神足。履地而行。身光转灭。天地大冥。

大冥之后。必有日月星像现于虚空。然后方有昼夜晦明.日月岁数。尔时。众生但食地味。久住世间。其食多者。颜色粗丑。其食少者。色犹悦泽。好丑端正。于是始有。其端正者。生憍慢心。轻丑陋者。其丑陋者。生嫉恶心。憎端正者。众生于是各共忿诤。是时甘泉自然枯涸。其后此地生自然地肥。色味具足。香洁可食。是时众生复取食之。久住世间。其食多者。颜色粗丑。其食少者。色犹悦泽。其端正者。生憍慢心。轻丑陋者。其丑陋者。生嫉恶心。憎端正者。众生于是各共诤讼。是时地肥遂不复生。

其后此地复生粗厚地肥。亦香美可食。不如前者。是时众生复取食之。久住世间。其食多者。色转粗丑。其食少者。色犹悦泽。端正丑陋。迭相是非。遂生诤讼。地肥于是遂不复生。其后此地生自然粳米。无有糠糩。色味具足。香洁可食。是时众生复取食之。久住于世。便有男女。互共相视。渐有情欲。转相亲近。其余众生见已。语言。汝所为非。汝所为非。即排摈驱遣出于人外。过三月已。然后还归。

昔所非者。今以为是。时。彼众生习于非法。极情恣欲。无有时节。以惭愧故。遂造屋舍。世间于是始有房舍。玩习非法。淫欲转增。便有胞胎。因不净生。世间胞胎始于是也。时。彼众生食自然粳米。随取随生。无可穷尽。时。彼众生有懈惰者。默自念言。朝食朝取。暮食暮取。于我劳勤。今欲并取。以终一日。即寻并取。于后等侣唤共取米。其人答曰。我已并取。以供一日。汝欲取者。自可随意。彼人复自念言。此人黠慧。能先储积。我今亦欲积粮。以供三日。其人即储三日余粮。有余众生复来语言。可共取米。答言。吾已先积三日余粮。汝欲取者可往自取。彼人复念。此人黠慧。先积余粮。以供三日。吾当效彼。积粮以供五日。即便往取。


《长阿含经卷六·小缘经第一》记载,佛陀住世时,有两位婆罗门比丘,一位叫婆悉吒,另一位叫婆罗堕。他们以清净正信跟随佛陀出家修道,却被其他婆罗门嫌弃斥责。因为其他的婆罗门认为在所有的种姓中,只有婆罗门种姓是从大梵天的口中出生的,所以只有婆罗门种姓才是第一种姓,其他种姓都是卑劣下贱的;只有婆罗门种姓是清净的,其他种姓都是污秽的。而这两位婆罗门比丘却舍弃清净第一种姓,入刹帝利种姓的佛陀之法中修行,所以其他的婆罗门都看不起他们。  

佛陀知道这件事以后就告诉两位比丘说:他们那些人都愚昧无知,却又狂妄自大。在佛法中,不讲种姓,没有我慢之心。如果有沙门、婆罗门于佛法中持种姓之别,有我慢心,那么他就不会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佛陀告诉两位婆罗门,在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种姓中都存在善恶生和由善恶业引起的善恶报,并不是说只有婆罗门种姓行善业和受善报而其他三种姓全部是行恶业和受恶报,婆罗门中也有行恶业受恶报的,其他种姓中也有行善业受善报的。所以并不能说只有婆罗门是清净的,而其他种姓都是污秽的。同时婆罗门也是由父母所生,并不是由大梵天的口中出生。佛陀告诉两位比丘,所有的佛弟子不论以前是什么种姓,什么出身,一旦在佛法中出家修遭,如果有人问是什么种姓的话,统统都要回答是沙门释种子。所有的娄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都要恭敬供养佛法僧三宝。接着为了说明这些道理,佛陀就为比丘们说明四种姓的来源,也就是人类的起源。  

佛陀讲,在上一大劫末,天地崩坏,所有的生命都往生到第二禅之第三天即光音天上成为光音天人。此天的所有生命都不是父母所生而是自然化生的。他们也不吃五谷杂粮,而是以念为食。每一位光音天人的身体都发出清净殊胜的光明,代替语言进行交流。他们都有神足通,能够在空中自由地飞行。  

当时的地球表面全部被海水所覆盖,没有陆地,没有日月星辰,没有白天和黑夜,没有年月日的更替,只有漫长而无边的黑暗。后来地球上开始出现了陆地,这时候光音天人的寿命终结,就降生到地球上。他们刚降生时仍然是以念为食,具有神足通,能够自由地在空中飞行,他们的身体仍然能够发出清净殊胜的光明。他们在地球上住了一段时间以后,就把自己称为“众生”,也就是最初的人类。  

后来地下涌出像酥蜜一样甘美的泉水,一些性情轻浮的人看到这些泉水就想:“这是什么东西啊?我来尝一尝吧!”他就用手指沾了一点泉水放到嘴里尝了尝,觉得味道很好。于是就放纵地饮用取食。其余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来品尝这美味的泉水,觉得味道很好。于是所有的人都敞开胸怀尽情痛饮。可是时间一长,这些人的身体开始变得粗浊,失去天身妙色,丧失了神足飞翔的能力,只能在地上行走;由天身发出的清净光明也暗淡熄灭。世界又沉入无边的黑暗当中。  

又过了很久,天空中开始出现日月星辰,于是有了“昼夜晦明,日月岁数”。世界有了光明以后,人们看到那些喝了很多泉水的人变得非常丑陋,那些喝得少的人还稍能保持面容光泽端正。于是这个世界上开始有了美与丑的分别。那些长得端正的人就变得很傲慢,瞧不起那些长得丑的人;那些长得丑的人就生起嫉恶心,憎恨那些长得端正的人。人们相互间就有了仇恨争执。这个时候,地下的甘泉枯竭,自然产生一种叫“地肥”的美味,色味具足,香甜细软。大家又以吃细软“地肥”为生。那些吃得多的人长得丑陋,吃得少的人长得端正漂亮,于是大家又生起更多的仇恨纷争。后来,这种细软的“地肥”也没有了,生出一种“粗厚”地肥,虽然也很香美可口,但是比不上前者。人们这时就以吃这种粗厚地肥为生。同样,吃得多的人长得就丑,吃得少的人长得就漂亮,互相更加仇恨,生起更多纷争。后来这种粗厚地肥也枯竭了,从地里自然长出粳米来。这种粳米没有糠秕,“色味具足,香洁可食。”人们就以吃这种粳米为生。  

人类在地球上住得久了,吃了这么多地上的东西以后,开始有了男女性别的差异。《增一阿含经》讲:“彼时天子欲意多者,便成女人,遂行情欲,共相娱乐。”男女相处久了就有了情欲,就有了性行为。这时其他的人看到他们这样就说,你们这样做是不对的,就把他们从社群中驱赶出去,三个月后才让他们回来。  这时佛陀对婆悉吒感叹道:“昔所非者,今以为是。”过去人们认为是错误的,今天却人人都以为是正当的。这时人们乐于行淫,纵欲无度,毫无节制,渐渐感到羞愧。《增一阿含经》讲,当时人们为了男女同居,不让人看见,就建起房屋,遮蔽身体。有了房屋以后,人们更加肆无忌惮地过性生活,于是女人敢有了身孕。人类从化生变成胎生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1-2012 01: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ap_Gezz 于 9-1-2012 01:34 AM 编辑

回复 157# 第一论坛

谢谢分享!上一末劫仍旧没有讲到第一因,但是却说明了一些东西。

因为上一末劫 仍旧有 上上一末劫之因果。

如果上一大末劫是父亲,那么上上一大末劫都还没讲到(祖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1-2012 01: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8# Gap_Gezz


   上一大末劫時,古文明毀滅,比如埃及金字塔等。上上一大末劫,恐龍消失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1-2012 01: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Gap_Gezz


   上一大末劫時,古文明毀滅,比如埃及金字塔等。上上一大末劫,恐龍消失掉。
第一论坛 发表于 9-1-2012 01:39 AM


所以说你永远没有必要追踪生命的来源,先解决掉当下的生老病死才是看到未来的景象的人。
追踪到原始细胞你还是追不完。然后追踪原子,分子。

当你了解并体会到诸法时就了解一切了 何必现在自己玩智力游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4-2-2025 02:56 PM , Processed in 0.10919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