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kkk_0

这里有人信奉原始佛教吗?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3-4-2009 11: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kk_0 于 19-4-2009 02:07 PM 发表
「戒」最初也是舍利弗(十大弟子之一)向佛陀所提議,起初佛陀仍不願過度約束,但在舍利弗與其他弟子的堅持下,才開始設立戒規,且初期僅有少數幾項,之後才逐漸擴展成更多的戒規。

连佛都没出声这10大弟子在忙甚 ...


因为僧团的人数越来越多,问题也越来越多,戒律就必须制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3-4-2009 11: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kk_0 于 19-4-2009 07:12 PM 发表
摩诃迦叶(梵语:Mahākāśyapa,巴利语:Mahakassapa),因梵文中"摩诃"解作"大",故"又名大迦叶(“叶”字音“摄”),又作迦叶波、迦摄波。意为饮光。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为禅宗第一代祖师。 大迦叶生于王舍 ...


因为他可以证到辟支佛的果位,并不能证到佛的果位,所以,还是还有向佛陀学习的必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4-2009 11: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kk_0 于 20-4-2009 12:27 PM 发表
佛祖教导人们的是解脱之道,并非成佛之道。我总认为大乘佛教有点自以为是的看轻小乘佛教。佛说放下执著和分别心才能得道,为何大乘佛教连修行都要分大小?佛祖有把修行分大小乘吗?人类不好在自以为是的想出各种头衔 ...


大乘佛教是思想之分,不是派别之分。其发展出来的渊源,请看“龙树菩萨传”。那时候的印度战火连天,所有寺庙都关起门来,求自身的安稳。龙树菩萨对此种行为不敢苟同,所以就发展出来了,后来的大乘佛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4-2009 11: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kk_0 于 20-4-2009 02:54 PM 发表

现存的法若加了人的看法进去那我信的是佛法还是人法?


不同观点切入的佛法。。。。在南传的派别对佛法有些也有不同的诠释。比如说十二因缘的解说,佛使比丘和阿姜查就有不同的看法。。。。可以去深入读读他们的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4-2009 11: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kk_0 于 20-4-2009 07:47 PM 发表

这是我的看法。


佛陀在一段经文里面曾经说过,叫弟子们出外传播佛法时,不要走同一个方向。所有弟子都好像佛陀一样证悟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4-2009 11: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7# 沧浪澈 的帖子

137# 沧浪澈 的帖子
我已经真正皈依佛法僧,已经得度了。我可以这样说,因为我真心向佛法僧学习。得不到佛祖度化,是因为对当事人对佛法僧信心不足,心生退转。


不敢苟同,很想说话,不过还是算了,就看在你那么努力回答的份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3-4-2009 11: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ambora 于 22-4-2009 11:05 PM 发表

大乘非佛说。


那么你怎么肯定声闻一定是佛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4-2009 11: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ambora 于 22-4-2009 11:05 PM 发表

大乘非佛说。


什么叫佛说?佛亲口所说?符合佛所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3-4-2009 11: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4# Nagarjuna 的帖子

他们为了什么因缘而说,为了什么层次而说,谁又已经证悟,谁又了解那是觉悟之说,为何有不同的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4-2009 11: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7# Nagarjuna 的帖子

因为有阿难这多闻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4-2009 11: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o1j2m3 于 23-4-2009 11:37 AM 发表
他们为了什么因缘而说,为了什么层次而说,谁又已经证悟,谁又了解那是觉悟之说,为何有不同的观点?


简单一个比喻,“佛一音说法,众生各自领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4-2009 11: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o1j2m3 于 23-4-2009 11:39 AM 发表
因为有阿难这多闻在。


不对,看完佛教史才来说这番话吧。哈哈,不知道佛陀几时有和老母娘喝过咖啡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4-2009 11: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8# Nagarjuna 的帖子

符合经与律,即是佛说,不管文字多么漂亮优雅,或多么朴素简陋。
符合圣人之言,实践长久无有害处,则为圣人之言,虽非解脱之道,亦离之不远。

可是,大部分人通常不了解经与律,虽然嘴巴说着经与律,心里却不符合经与律,所以,小乘大乘万般极乐世界佛号经题唱经坐禅宗教论哲学论无神论回向论,所认为的,或自认为的,或群体认为的,也不一定都符合经与律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4-2009 11: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o1j2m3 于 23-4-2009 11:39 AM 发表
因为有阿难这多闻在。


佛教史里说,佛灭度后三百年才开始有文字记载佛典,所以,没有人可以说,什么是佛亲口所说,什么不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4-2009 11: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o1j2m3 于 23-4-2009 11:46 AM 发表
符合经与律,即是佛说,不管文字多么漂亮优雅,或多么朴素简陋。
符合圣人之言,实践长久无有害处,则为圣人之言,虽非解脱之道,亦离之不远。

可是,大部分人通常不了解经与律,虽然嘴巴说着经与律 ...


但是,我敢肯定你不符合经与律,因为,身为佛弟子,应归依佛,法,僧,不归依天魔外道。老母娘应该是算外道吧!所以,你自己已经不符合经与律,也就没资格说人不符合经与律。正如做贼的人,没资格苛责同样是做贼的人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4-2009 11: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o1j2m3 于 23-4-2009 11:46 AM 发表
符合经与律,即是佛说,不管文字多么漂亮优雅,或多么朴素简陋。
符合圣人之言,实践长久无有害处,则为圣人之言,虽非解脱之道,亦离之不远。

可是,大部分人通常不了解经与律,虽然嘴巴说着经与律 ...


解脱之道与圣人之道相去甚远,请明察!孔子是圣人,但是其教法非趣向解脱之道,是则名为世间善法!

实践回教教法(正信的回教)会有害处吗?但是回教教法=佛教的解脱道吗?

**道为白莲教的余孽,其本领就是一直鼓吹“宗教是一样的”。但是,事实是个宗教的教义,世界观,宇宙观都不尽相同!但是,其劝人行善的目的就是一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3-4-2009 11: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o1j2m3 于 23-4-2009 09:06 AM 发表
其实,大乘小乘外表看起来很不一样,内容是互通的。
最重要不是 佛教是什么,重要的是 人在做什么。

觉得,或许可以看《六祖坛经》,对于有疑问的人,最适合看。
里面不说地狱天堂,也不说太深奥的术语,很适 ...


什么是大乘?什么是小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4-2009 12: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opi 于 23-4-2009 08:38 AM 发表


大乘非佛说?此话非佛说?

到底佛陀当年在印度宣说其教义和思想时,有没有大乘的出现?

法华系统,般若系统,华严系统等等都是佛陀为大乘而说,为回小向大而说,更重要的这些这些经典能够有幸流通地球,都 ...

请看卡拉玛经 Kalama Sutta。

一、不因为他人的口传、传说,就信以为真。
二、不因为奉行传统,就信以为真。
三、不因为是正在流传的消息,就信以为真。
四、不因为是宗教经典书本,就信以为真。
五、不因为根据逻辑,就信以为真。
六、不因为根据哲理,就信以为真。
七、不因为符合常识外在推理,就信以为真。
八、不因为符合自己的预测、见解、观念,就信以为真。
九、不因为演说者的威信,就信以为真。
十、不因为他是导师、大师,就信以为真。

http://sss2002.51.net/books/KALAMA_SUTTA.htm

佛没说大乘法,也没说小乘法,佛说四谛(苦,集,灭,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4-2009 12: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1# Nagarjuna 的帖子

不错的见解。
那么,每一个人对佛法又不一样的观点的时候,也无法否定人总有一些妄想,那么要如何判断:何者佛说,何者人说,何者魔说?

[ 本帖最后由 o1j2m3 于 23-4-2009 12:40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4-2009 12: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2# Nagarjuna 的帖子

古印度是一个不注重史实的国度,那么所谓的佛教史,是推测出来的,还是学术研究出来的,还是哲学理论出来的,还是佛说的。
如何去判断何者确乎事实不存推测揣测之意?

关于喝咖啡的事情,我只是在看着,所谓的哲学观宗教观讨论中的各种观点是否正信,是否合乎经与律。

[ 本帖最后由 o1j2m3 于 23-4-2009 12:43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2-2-2025 08:58 PM , Processed in 0.097587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