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10-12-2007 05: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最終的歸向
蓮生活佛/文
在近期,我始終倡導聖弟子完成三大志願,這三大志願也非三大,而是「三小」,衷心的素願而已。
「真佛老人院」。
「臨終關懷」。
「真佛墓園」。
這三個素願,全是為了最終的歸向,現在我漸漸了解「老苦」、「病苦」、「死苦」,所以,一切所想所行全為了利益眾生,讓老人有歸,讓中陰身有指引,讓土歸於土,有棲身之處,目標與志向雖小,也是「最勝大願」。
我們人生至最後,終將歸向何處?大家都知道西方極樂世界摩訶雙蓮池是至真至善至美的佛國淨土,我們來自蓮花化生,也將歸向蓮花化生。
一輩子學佛的目的,就是最終時,心無掛礙,無有恐怖,無有顛倒,安住於蓮池淨土,花開見佛。
聖賢曰:「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這就是最終的歸向。另外,老人院、關懷中心、墓園,是為了眾生最後一程,苦少些啊!大家安安心心。
詩:
寂寂入定初解脫
遍嚐人生三大的苦楚
終於知道這樣的滋味
止止止
三大素願于世人
最終的歸向減少苦
讓撒手時不掛心
溫暖的直接飛向淨土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12-2007 05: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最終的歸向
蓮生活佛/文
在近期,我始終倡導聖弟子完成三大志願,這三大志願也非三大,而是「三小」,衷心的素願而已。
「真佛老人院」。
「臨終關懷」。
「真佛墓園」。
這三個素願,全是為了最終的歸向,現在我漸漸了解「老苦」、「病苦」、「死苦」,所以,一切所想所行全為了利益眾生,讓老人有歸,讓中陰身有指引,讓土歸於土,有棲身之處,目標與志向雖小,也是「最勝大願」。
我們人生至最後,終將歸向何處?大家都知道西方極樂世界摩訶雙蓮池是至真至善至美的佛國淨土,我們來自蓮花化生,也將歸向蓮花化生。
一輩子學佛的目的,就是最終時,心無掛礙,無有恐怖,無有顛倒,安住於蓮池淨土,花開見佛。
聖賢曰:「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這就是最終的歸向。另外,老人院、關懷中心、墓園,是為了眾生最後一程,苦少些啊!大家安安心心。
詩:
寂寂入定初解脫
遍嚐人生三大的苦楚
終於知道這樣的滋味
止止止
三大素願于世人
最終的歸向減少苦
讓撒手時不掛心
溫暖的直接飛向淨土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12-2007 05: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滿臉風霜之美
蓮生活佛/文
從小時候,到大學畢業做事,這期間,除了「學生證」上的照片之外,我的相片,寥寥可數。
有二張照片,我心喜之:
第一張,我至台灣南投碧山岩寺,受菩薩戒後的照片,當時我留平頭,披海青及戒衣,胸前掛白念珠,五官看來,還算端端正正,那時,二十來歲,青年戒子一個。
第二張,我年輕,留著斜斜的披頭,內穿高領的套頭衣服,外穿青年西裝,五官看來清清爽爽的,這一張照片,自覺年輕優雅,二十來歲,還不錯。
教授佛法之後,弟子漸多,弟子看見我,便說:
「師尊,照照相。」
「師尊,映多張。」
於是,我的個人照、雙人照、多人照,天天拍拍照,我來者不拒,到底一共照了多少照片,實在是數不清楚了,可以說「密集」照相期。
三十多歲一直拍拍照到五十來歲,這期間的留影,多得不可數,至我隱居閉關「葉子湖」之後,這「照相風波」才平息下來,不會再有照片了,除了更換美國護照及駕駛執照之外,我根本沒有照相。
一天清晨,我洗把臉,對著鏡子,看一看自己,鏡子中的自己,滿臉風霜痕跡,皺紋加寬加深,爬滿了整個臉,又長黑斑,臉消瘦了,光澤也褪了色,在一般人看來,這六旬老人的情景不再有什麼美感了,我早已不會注意鏡子中的自己,因為畫面不能再吸引我了。
面對一個不吸引人的臉,起起伏伏的風霜,飽受摧殘的歲月,這張臉早已看似平凡的風景。
然而,在整個局部不美之中,我看得出──
毅力。
精進。
寬容。
忍辱。
內在的部份,是經歷了「雷電交閃、星光飛濺」,那是超越審美觀念的另一種美的意境,不能用世俗眼光來評論的。
一位慈祥的老者,不可說年輕英俊,而是純樸之美,自然之美,和善之美,內心洋溢著素養之美,這種節奏韻律,只有用「內心」去看,我覺得是一種超脫,另外的一種不可思議!
寫首詩:
洗臉照鏡驚吾目
秀色年華已不足
休將皺紋寄幽懷
世上幾人能保護
淺淺輕笑已不宜
滿頭白髮簇簇住
傾增十年塵土貌
葉子湖中新隱士
歲月豈能從容住
年老色變躲無處
當時英俊已絕響
今日獨尋淨土路
煙中列岫青無數
煙雨夕陽紅欲暮
人如風後入江雲
醒悟自然不辜負
內在祥光薰透霧
寬容慈祥兼忍辱
自覺處境無不美
清淨身心無俗事
(老有老的韻味,哈哈!)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12-2007 05: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心而論「大燈文化」
蓮生活佛/文
在我隱居閉關於「葉子湖」之前,早已將我寫的書交付「大燈文化」出版,我看見負責人夫婦,誠惶誠恐接下出版我書的重責大任,那時候,我還特別寫了一偈,勉勵他們。
後來書的出版,我看了他們的努力結晶,講一句坦白的話,如果比較我以前印我書的出版社,好了很多,封面設計、印刷、排版、校對,均比以前進步很多,我心中頗安慰,甚至非常感激他們。
老實說,真佛宗如何建立?正是由我書而立,弟子很多是讀了我的書,才來皈依的。
如果我沒寫書,現在也可能沒有真佛宗,沒有真佛宗,就等於沒有了一切。
我隱居閉關近四載,「大燈文化」繼續出版我的書,我能弘法,繼續飛,全靠書而已!
據我知道,我書參加各大書展,躋身暢銷書排行榜,也算略具影響力,我在禪定中知道,欽敬者有之,好奇者有之,這全靠出版者的盡心盡力推廣,用盡所有方法,想盡所有妙招,才能如此,這不是我的妄言。
舉一例:
「大燈文化」的認購捐書至全世界各大圖書館,就是奇招之一而已。
一、 全世界圖書館均有藏書。
二、 文集推廣全界。
三、 出盡庫藏。
四、 真佛弟子善行,助師弘法兼行善。
五、 與文化界互動。
作為出版人,能衍生作家的諸多產品,盡其畢身精力,我看唯有「大燈文化」,這就是我對「大燈文化」的感覺,而且永遠感覺得到。
而且,負責人每兩週或一月,以記日記式,向師母蓮香上師報告,推廣、計劃、收支、財政、發展、等等等等。鉅細全報告周知,可謂淋漓之至,這一點,連師母也應付不來,但,其努力推廣,躍然紙上。
平心而論,真佛宗從雷藏寺、堂、會等等,從創辦宗派以來,未有如此者,其出版的運作,衍生產品無不經蓮香上師過目。
在這當中,也報告其他單位,但單位忙於法務,沒有時間顧及,獨有師母垂詢殷殷,時時關切,使我忐忑之心,稍能釋懷。
我今天寫這篇文章,是平心而論來述說的,我僅能以一個作家的心情,說說我對「大燈文化」的感覺,我並不想奉承誰。
我這個人,如今已是「六旨老人」,能寫多少書,看來也是有限了。總之,我已趨向保守,不會激進,在我接觸的出版者,均有缺點,我也不想批判得他們體無完膚,出版者原來是如此不堪的,但,「大燈文化」還算是受到我的肯定的。
寫一詩,算是嘉勉:
常言道
做任何事都會有人嫌
車馬塵埃自連天
原是自然
很多事不用放心田
我只願
參差霜樹相倚靠
亂鴉棲鳥同林
共相勉
想昔日
我也想萬古雄名
到如今
追思舊時法王座
皆已成灰
豈不是盡作往來人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12-2007 05: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法會主尊是一尊或多尊
蓮生活佛/文
曾經有人問我:「法會主尊只取一尊或多尊?」
我回答:「均可。」
為什麼?因為密教有言,一就是多,多就是一。這要看弘法上師的因緣而定了。
有上師因緣只是一尊,那就是專弘此尊可也。例如吾師普方上師專弘「准提佛母」即是。
以我來說,我專修「彌陀大法」,我的本尊有瑤池金母、阿彌陀佛、地藏菩薩。但我主持的法會,傳法就不限於本尊,也算多尊了。
有人以為法會只取一尊,但你知道嗎?就算你只取一尊,但,降壇場的仍然是多尊。例如,你以千手千眼觀音為主尊,但降壇場的會有千手觀音的眷屬二十八部眾,包括密跡金剛、金毘羅、五部淨居天等等等。
我又問:「大家拜梁皇懺、水懺、千佛懺、三千佛懺,是一尊還是多尊?」
我回答:「當然是多尊!連瑜伽焰口也是多尊!」
其觀想法,可觀一尊或多尊(盡力觀之),再化為無數光點融合,進入行者的心。
我這樣說,諸聖弟子當可明白,只取一尊,也是多尊,觀想多尊,也是一尊。
如果有人以「四大天王」為主尊,那就是四尊全請,這是可以的。
如果有人只取「多聞天王」為主尊,也是可以的。
(這完全看弘法上師的因緣而定)
在密教來說,有專弘綠度母者,是一尊,但也是多尊,度母又分二十一度母。
一尊修法「單純」。
多尊修法「繁複」。
如此而已。
再說,有聖弟子以為,只有盧師尊傳過的諸尊,才是有傳承的,其他沒有傳過的諸尊,就不可以當主尊來弘揚。
這句話不無道理,因為要弘揚的這一尊,至少弘法上師要得根本上師親灌或遙灌,並且要弘法上師修此法,已和這一尊相應,這才合標準。
然而,聖弟子再回首想想,我以畢生之力,弘揚真佛密法,以八大本尊為主,又兼其他諸尊,事實上,根本部、佛部、菩薩部、金剛部、護法部、諸天部、空行部,我的傳法灌頂,並未全包。
就算我一生,不停的傳法灌頂,也無法把所有的諸尊,一尊也不漏的弘揚完畢。
我的意思是說,以佛部就包含無量佛,又有無量佛母,連佛部都無法弘揚完。
我如此認為,若有聖弟子,確實與其他諸尊相應,想弘揚我未灌頂過的諸尊,請信寄「真佛密苑」報備即可。
這是讓我知之,給予加持,才算不惹人爭議!
(與其他諸尊相應,是自由心證,一切因果,由自己負擔。)
大家知道,真佛宗是由我創辦,但,我不是一個固執不通的人,我個人較崇尚自由民主,也傾向理想主義與完美主義。
聖弟子中,修諸尊,如果尊尊相應,是可喜可賀的,要弘法,知照「真佛密苑」,祈請加持,就算手續已完備了。
「法會主尊只取一尊或多尊?」
我的回答是:「均可!」
法會主尊是師尊(根本上師)未傳過的。
我的回答是:「只要聖弟子報備,求加持,也是可以的。」
另有一點,諸佛、菩薩、金剛、護法、空行、諸天,就連天龍八部、山神、土地均可為主尊。
我個人強調,我連六道眾生都不渺視,我希望聖弟子也不渺視天龍鬼神眾。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12-2007 05: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將寫「見神見鬼記」
蓮生活佛/文
我的文集第一七六冊「小雨繽紛集」完成之後,第一七七冊文集將寫「見神見鬼記」。
曾經有人批評蓮生活佛盧勝彥,認為盧某的文章,不在現實(真)的世間著眼,而反而寫些靈異虛幻的著筆頗多,其文章「見神見鬼記」而已矣!
這個批評,我聞之則喜,終於使我有一股衝動和靈感,第一七七冊文集就直書:「見神見鬼記」。
我這個人的觀念並不固執,或有人以為,我陳舊落伍,我活在十八世紀,不問蒼生問鬼神,講神說鬼根本就是迷信,開文明的倒車。
我說,非也,我反而認為,我講神說鬼,是開明的,是進步的。
為什麼是開明進步?
因為世人,只知人間世界的真,物質世界的真,認定鬼神全是幻,三世因果全是幻,但是,在我進步的觀念之中,我確定:
人間是幻。
物質是幻。
我還要告訴大家,世界上的人們,觀念水準實在低,只知人間世界者,實在沒水準。
人如果能洞悟佛陀的真諦──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人們就應該明白,幻才是真,而物質世界的真,反而有不如幻的感覺了。
世間的真,全是電光石火,是過眼雲煙,我告訴大家,幻才是永恆呢!
再進步一點,再開明一點,我這隱居閉關的行者,除見神見鬼之外,再對大眾解開一個結:「知幻離幻即是真佛也!」
大家別以為我「見神見鬼」是迷信,其實「執著人間」才是迷信,我這種觀念不但進步,而且開明,更是文明中的文明,比現代文明更超越,鬼神世界值得研究,佛國淨土值得嚮往。
如果一個人,只知有人間,而不知有「生前死後」,不知有佛、菩薩、聲聞、緣覺、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等之法界,這個人的孤陋寡聞可知,這個人和動物有何不同?
我能見神見鬼。
而你能否?
我能入太虛幻境。
而你能否?
我能知幻離幻悟得真佛。
而你悟否?
你說我迷信鬼神,迷信佛,迷信菩薩。
而你才迷信呢!你只迷信人,以人為真,才是大迷信者。
小詩一首:
夢幻泡影泛小舟
十方法界任汝遊
菩薩下凡度眾生
真實悟者才上鉤
生死不用愁
知幻離幻鑼鼓休
從此一道虹光去
人間何曾能長留
蓮生活佛盧勝彥
Sheng-yen Lu
17102 NE 40th CT.
Redmond WA. 98052
U.S.A.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12-2007 05: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智慧財產權」漫談
蓮生活佛/文
在此,先舉一個實例:
我在美國西雅圖時候,有二位弟子「蓮廣、蓮姿」,蓮姿是蓮廣的夫人,是白人,女作家。
蓮姿將一本書贈甄三元上師。
甄三元上師在西雅圖雷藏寺說法時,便引用「蓮姿」(白人)作品的故事,做了開示。
開示是有錄影及錄音的。
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蓮廣蓮姿提出異議,甄三元上師未經作者同意,引用蓮姿作品,上法座說法,是破壞而且犯了蓮姿的「智慧財產權」。
當時,蓮廣、蓮姿很生氣的抗議,且將提出警告。
我及弟子們全傻了眼。
我心中想:「有這麼重要嗎?什麼玩意是智慧財產權?」
後來,經過溝通、周旋,結果是蓮廣、蓮姿不提警告,但,錄影及錄音均要銷毀,不准出售。如此,才平息了這次的紛爭。
這個真實的過程,很多人都知道,也使我對「智慧財產權」有初步的認識。
此次經歷,確實也使我嚇了一大跳。
東方人和西方人的不同,在此,實在大不相同,東方人講「情面」,西方人講「法理」。東方人大而化之,西方人是一點也不苟且的依法論事,不含糊。
蓮廣、蓮姿對我說:「盧師尊,你的作品如果被粗製濫造,被盜版,被曲解,被斷章取義,你會怎樣?」
我啞口無言。
蓮廣、蓮姿說:「這就是智慧財產權。」
於是,我將自己的作品及其他,授權智慧財產權律師周慧芳律師處理。
我的意思是「有一個管理制度。」
弟子或他人若應用(引用)師尊的作品,一小部份,我是允許的。如果用了大部份,或整本書,或半本書,則須向周慧芳律師提出申請,或由蓮香上師去判別准或不准。原則上都是准的。
因為--
只要不拿來謀取利益。(善書)
不打擊市場行銷。(教材)
不粗製濫造。
不歪曲作者原義。
盧師尊的智慧財產,願意給天下人來共同使用,但,為了誰用了?精品或粗劣?不打擊市場?是否歪曲作者原意?
是須要管理的。因為有管理,才知道度了多少眾生。
如果不如此,偽品、粗品、仿冒品、……就會充斥整個市場。很可能,遺禍下一代。
我們要擴大文宣,令人人都知道真理,但,也須要有一個管理制度,避免衍生出無法收拾的局面。
想一想,大家全來亂印盧師尊的書,會是一個怎麼樣的場面?
我的女兒盧佛青說:「爸爸的書,如果由他人盜印,將來版權,都會有糾紛。」佛青是智慧財產權律師,法學博士。
我本人沒學過「智慧財產權」,對這方面不懂,以上所言,只是漫談而已,要真正明白,還是請教周慧芳律師,她是專家。
詩:
人間多觴
法律條文密又長
我這粗人如何看得光
只是整理整理
免得來日雪上加霜
同門之間亂成一大團
依情面也依法理
我是這樣子的想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12-2007 05: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多一點「代師剃度」
蓮生活佛/文
很多年前,我曾說,歡迎真佛弟子出家,上求佛果,下化眾生,承當如來家業,做一位真正的法師。然而,我也說,出家與不出家,是因緣使然,一切不要勉強,自自然然就好,我不勉強一定要出家,不出家照樣可以修成佛果的。
你伸頭來,我即剃度。
你不伸頭來,我不強拉你的頭。
說我強迫你剃度。
老僧不為也。
我在「葉子湖」閉關,在「三昧」中,知了有多位弟子欲出家,這是很好的發心。
但,想到要出家時,卻要等,為什麼要等,因為當年我閉關,只托付兩位上師「代師剃度」,一位是蓮翰上師,一位是蓮寧上師。
兩位上師,駐錫他國,很遠,也不一定常巡迴世界做法會,有時候巡迴法會,也會因緣不湊巧而錯失剃度的良機。
有弟子,自理了光頭,只剩一小叢髮,等剃度上師來,一等數月。
有弟子,發心出家,賣盡產業,只等出家,但一等也一年了。
有弟子,向家人都說好了,然而,剃度上師未到他的地方弘法,他住的地方太偏遠了,這一等,也不知道要等多久。
此等事,難等也。這也不是剃度上師的錯,剃度上師修行及法務甚忙,也不能「應召」,你說要出家,馬上飛過來幫你剃度。
所以我想了想,只有多些上師,「代師剃度」及授戒,此乃方便之門也。
我特許──
台灣雷藏寺蓮哲上師、蓮栽上師。
台灣蓮信上師。
美國蓮滿上師。
馬來西亞蓮今上師、盛法上師。
香港蓮雄上師、常仁上師。
歐洲常智上師。
加拿大蓮慈上師(只剃女眾)。
美國蓮傳上師(只剃女眾)。
澳洲蓮祈上師(只剃女眾)。
以上名單,只是一時之想,也許有掛漏之處,將來偏遠地區,勢必再補充。
另有說明,真佛宗的帶髮上師,因係在家的金剛上師,當然不在此列。
還有女上師不能剃度男眾,此乃佛制。
當上師未久的,不在此列。
另有法務甚忙的上師,我不敢再增添他們的勞累,他們也是很優秀的上師,他們平時已甚忙碌,再要派任務給他們,是增加負荷也。
(若有增刪,再另通告)
詩:
真正的發心出家
我們要趕緊的收
讓真佛密法廣傳
變成一艘艘度人的法舟
不能倚門的等
你等我
我等你
時光常常會蹉跎
多一點代師剃度受戒
代師皈依
一個眾生也不應漏
才不會讓根本上師內心發愁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12-2007 05: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子虛烏有」的失落
蓮生活佛/文
在從前,我讀報刊雜誌,也讀到報導我「蓮生活佛盧勝彥」的文字,往往我讀了,啞然失笑!
為什麼?因為「錯誤」報導實在太離譜了吧!有一點慘不忍睹的味道。
不過,我當然知道,報刊雜誌當然要這樣登,作者當然要這樣寫,因為這樣寫,人家才喜歡看,才能譁眾取寵。
報刊雜誌為了讀者的趣味,於是很輕易的把一位實修的行者,賤賣了、侮辱了、抹黑了,我成了「詐財騙色」,下三濫的人物。
過去我曾說::
在台灣,我碰到「時報周刊」。
在香港,我碰到「壹周刊」。
在馬來西亞,我碰到「先生周刊」。
還有…………………。
我曾問作者,怎會這樣寫?作者答得妙,「不是我,是上面交代的。」
哈哈!
曾記得我當記者的時候,稿紙上端印了六個字:「真實、公平、公正」,記者下筆要考慮此六字,但,媒體會這樣寫,這樣報導嗎?我看未必。
我以內行人的身份,來看現今的媒體,只有深深的惋惜,深深的遺憾!
寫我的,均不「確切」,寫他人的,恐怕也是如此,因此,很多報刊雜誌,往往被不服氣的當事人,到法院按鈴控告。
我隱居閉關於「葉子湖」已四載,這些往事,就在沒有任何意義的爭論中,漸漸的淡忘了,也溜走了,就算有報導,我也不見、不聞。
我們都生活在「子虛烏有」的世界,怪不得報導全是「子虛烏有」的,多少「子虛烏有」,多少「莫名其妙」,我也不想去辯駁,因為實在太多了,我也懶了,也累了,隨它去吧!
我這個人,不會去控告人,因為修行時光有限,人生苦短,告來告去,不好玩,會花費很多無益的爭論,真實性如何,「自心」知就好。
其實管它報刊雜誌「錯誤」報導怎麼樣。
作者寫得爽。
讀者讀得爽。
這也是給人快樂,不是嗎?
詩一首:
媒體是非是尋常事
捕風抓影
捏造
子虛烏有是口訣
縱然有點確切也是偏
真實付流水
倒是虛假人相信
這就是黑白不分的人間
自心明白雙目垂
不聞不問只管修學
也無愁來
也無憂
三界冉冉飄衣袂
修法修行本無限
管他人恥笑
管他人侮辱
管他人耳語
管他人撥迷霧
只淨心
與天上界相連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12-2007 05: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井底之蛙
蓮生活佛/文
這個世界,已經變成資訊爆炸的世界,我的女兒盧佛青得法學博士,專長是「智慧財產權」,她也是智慧財產權的律師,想當年,我根本對智慧財產,連聽也沒聽過!
什麼?
智慧也是財產?
我的兒子,在西雅圖大學,學的是國際商業研究,盧佛奇的專長是「資訊管理」。
資訊對我來說太籠統!
資訊又如何管理?我更不清楚?
對於佛青、佛奇的所學專長,我可以說是「井底之蛙」,這是我對於子女兩代的斷層,彼此之間的落差,也算是代溝吧!
我隱居閉關於「葉子湖」,不聞世事多年,我只會一點點佛法,其他一概無知,連「電腦」也從未摸過,算起來,我真是「井底之蛙」了。
不知什麼時候開始,漸漸的,我開始明白,目前的我,真的是:
「目光如豆。」
「見識不高。」
「無知愚痴。」
現在我自覺是原始人,劉佬佬進大觀園,連基本的資訊名詞也不懂,實在是不識大體,我倒底是在原地踏步,還是退化?落伍?
這些年來,只會念佛持咒、修法、經行、禪定、寫作,範圍有限的可憐。不見任何壯闊風光,卻只在「葉子湖」繞來繞去,不久,世人會遺忘了我,我也遺忘了世事。兩相忘!
我這「井底之蛙」,沒有色彩繽紛了,也沒有什麼變化萬千,我只看山,我只看湖,看不知名的小草,看小花度日,也看很多不知名的昆蟲。
漸漸的,漸漸的,我確實是在古井裡,我以為古井裡也不錯,滿適合生存的,昂首闊步也沒有人理會,低頭沉思也人不知,氣宇軒昂無人問,柔弱哀傷無人管。
我只把「葉子湖」放大,古井放大,古井也算一個世界,從古井看世界。
我善於沉思,美其名:「思維修行」。從小處著眼,看這大世界,古井之美,也可自在優遊啊!
我這「井底之蛙」寫一詩:
井底之水清澈
南無清涼界
水波也算萬樣嬌
小花小草算是「葉子湖」點緻
輕盈微笑
點點在眉梢
舞一回水墨
寫作自露心中事
也算是隱居的一招
管它白日太陽高
或是夜涼
同樣歲月同樣消
木魚輕敲
金剛鈴也搖啊搖
一顆心只向佛前團團繞
沒有人管殘更銀漏
沒有過去現在未來
一心悠悠
望向淨土去
且看明朝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12-2007 05: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面對生命
蓮生活佛/文
最近在「三昧」禪定中,見到一位年輕的真佛弟子,喪失了他的生命,空行母帶他來見我。
我見了他,覺得駭然。
在昔日,我曾同他單獨合影,對他讚揚有嘉,覺得他心地善良,個性純厚,我很疼惜他,然而,他竟然這麼年輕,就走了。
我唸「往生咒」。
他不走。
他說:「要留在世間,幫哥哥的事業。」
我左右為難,留下,不行。我送他往生蓮花,他不走。怎辦?突然,我在「三昧」中,口中竟然自動唸出極有力量的咒語,此咒語連我都未聽過,是自動唸出的。
只見千朵蓮花飛舞,將他團團圍住,一道閃光,托生「摩訶雙蓮池」去了。
第二天,我出了定,洗臉刷牙,感覺心跳「碰碰」,對於他的死,不能釋然。
對於年輕的真佛弟子逝去,我總覺得無限的哀傷,面對鏡子中的我,一陣茫然。
我自己,今天重複昨日修法、寫作,明日重複今天修法寫作,彷彿是一部機器,生命的表現一模一樣。
我想,完全千篇一律的生活,活一日與活一百日有何不同,活一年和活一百年又有何不同。
活著,為什麼?
難道就是等著衰老,等著往生的日子到來?
我是真佛宗創辦人,真佛弟子眾多,「老中青」都有,溘然而逝的弟子也多,我日日為弟子送蓮花往生,日子久了,但也依舊令人腸斷。
在「三昧」中,我知道,我的孫子誕生,且與我「心靈對話」二回。孫子粉?玉雕,聰慧過人。
但,我心想──
生有何喜?
死有何悲?
生命不都是一樣嗎?
真是笑也不是,哭也不是,只是淚眼紅了眼眶。
那天,我右手關節有點酸痛,這是從來沒有的,醫師說,關節老化,求醫無效,我轉求瑤池金母,瑤池金母派侍者天女來幫我。
我看了侍者天女,我怔住了,原來這位侍者天女,竟是我認識的真佛弟子。
她早逝,昇瑤池金母處,而瑤池金母竟派她來幫我,這不是恍如一夢是什麼?
在隱居閉關之中,我想到「如何面對生命」?
我看:
還是置生死於度外!
無欲無求!
每天做對人生有意義之事,每天感恩,每天修行。
如此,如此,如此,而已!
詩:
嬰兒的渾身
散發著出生的羅粉蘭香
老人的逝
冷稍織淚身彊然
嬰兒何在
老人何在
生命何在
煙水隔開了瀟湘
花開花落常思量
方才出生
今又惜別
只是一些事兒
其實每一個生命都相像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12-2007 05: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十歲的生日
蓮生活佛/文
隱居閉關於「葉子湖」多年,早已忘卻許多有關於屬於自己的日子,像生日、結婚紀念、出家日、西城雷藏寺落成日、佛菩薩誕辰日等等。
在未隱居前,我這個人就比較輕忽節日的,因為我始終認為,任何一個日子都很重要,每一天,該做的事,都應該做完,每一天都要有意義,每一天都要完成每一天修行的功課,一日也不隨便,這是我的生存原則。
由於是如此的觀念,因此,我珍惜每一日,並沒有那一天特別重要,那一天就不重要,今日事,今日成,不會拖到明天、後天,或一個月後,一年後。
很對不起師長、師友、親戚、姐妹、朋友、聖弟子的是,我連自己的生日都不記,自然而然對其他人的生日也是糊裡糊塗的了。
我知道這是不對的,自己生日可以不記,他人的生日總要記得的,這樣才是成功的人生,讓他人知道你重視他人,這種覺受,顯得親情、師情、友情的重要。
但,我完了,我特立獨行,我心中日日思戀,時時想念,但,卻忘掉他們的重要生辰,我這種輕忽,實在不值得原諒。
想想,我自己開脫自己輕忽罪──
養育之恩,心中感恩即是。
教導之恩,心中存記即是。
輔助之恩,心中存念即是。
救濟之恩,心中存報即是。
何須表面上的寄卡片、寄禮物。真是有心人,天涯若比鄰,對方一定會感受到。
(我在「三昧」中,也能現身向你祝賀)
我六十歲的生日,人們說六十是大壽,那天,我特別穿喇嘛裝,穿龍袍(紅色的),在壇城恭恭謹謹的修了一壇法,祝願:師長、師友、親眷、姐妹、朋友、聖弟子。…
日吉祥。
夜吉祥。
時時刻刻皆吉祥。
我當然知道,我的五百萬弟子,會在世界各國的雷藏寺、各國分堂、各國同修會、為我祝賀六十歲的生日大壽,也會祈求「長住世間、不入涅槃」。
五百萬弟子會唸佛、唸法、唸僧、唸真佛經、唸上師心咒、修上師相應法、修火供、水供。會點上蠟蠋,會供上大蛋糕,祝壽詞會刊於真佛報,燃燈雜誌。
有些弟子會放生,慶祝我的六十歲生日。
坦白說,我不怎麼重視六十大壽什麼的,因為我已隱居閉關了。
但,我感激弟子們的祝壽,但望在有生之年,和大家見上一面,歡聚一堂,也算人生一樂吧!
然而,那時候,我幾歲了?我自己也茫然。
詩:
你們的祝賀是風
我的迴向是雨
願普潤
吉祥如意永綿長
在斗室
修法恭謹遙向天暮
空行母迢遞世界壇場
點點清香
我雖沒有表面上祝大家的壽辰
但長存我心
人生煙波上
點點滴滴的收藏
縱然人在千里萬里何處
但願人長久
歡聚一堂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12-2007 05: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將寫「小雨繽紛集」
蓮生活佛/文
有一回,我在「葉子湖」經行,念佛持咒繞行之際,忽然小雨飄零而下,小雨點不是很大,但,也密密麻麻,小雨落在樹梢,落在樹葉,落在湖面,湖面也點點滴滴。
此時,小雨點也落在我的頭,涼涼的,溼溼的,於是滴落在我心中,我的心也在滴雨,驀然之間,我想,第一七五冊「天涯一遊僧」已寫完成,但一七六冊寫什麼呢?就寫小雨吧!「小雨繽紛集」。
「小雨繽紛集」寫什麼?小雨絲絲就是詩,繽紛而下就如同散文,還是散文與詩吧!
年紀輕的時候,我即喜好詩,也頗愛好有韻味的詩,也喜歡自由詩、新詩,雖然也讀了當代名家的詩集,然而自己放蕩而不羈,又寫散文、雜文、小說、評論,但,偏重詩及散文。
學佛之後,我又喜看經書,於是寫出來的東西,又雜了些禪佛之道,散文不是純散文,詩不是純詩,是又散文又詩又禪又佛。
自己覺得有點四不像,又似乎自成一體一格,本想廢然不寫了,但又覺得生平若不寫作,似乎一事無成,也就繼續下去,無止無休,想到就寫,也不自知寫出什麼東西?
我寫東西,動之於情,情傷時寫情傷,感悟時寫感悟,其實不敢說,能登大雅之堂,只是在隱居閉關時,聊自解一些煩悶而已,這本「小雨繽紛集」就是有感而發之作,情傷感悟交纏於其中。
情傷也好!
感悟也好!
寫一詩,記之。
衣服染上了小雨
老天也一樣又悲又喜
樹葉子沙沙而動
清涼了自己
仍然繞佛持咒不已
管它小雨滴滴
望那天幕
可帶來一絲絲的消息
在四個年頭的隱居閉關?
月換星移
當下記下一些情傷與感悟
就成了這本文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12-2007 05: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神行至天門
蓮生活佛/文
在「葉子湖」三昧中──
神行至一光燦亮麗的天門,天門守將現身,問我:「來的是什麼人?」
我反問:「此何境界?」
「普香世界。」守將回答。
我問:「我可以進去普香世界嗎?」
守將說:「你回答我三個問題,你答對了,便可進去。」
我說:「你問吧!」
「有一寶藏,全國人民搬運七年也搬運不盡,你有何功德,比這福還大?」
我答:「皈依佛法僧功德,比這福德大千萬倍。」
守將再問:「若天福享盡之後,五衰相現,你有何福德可避五衰相現?」
我答:「守戒得身清淨、口清淨、意清淨,五衰相現則不生也。不只不生,轉墮為升,升到最高天。」
守將三問:「阿羅漢有神通,能見一切不可見世界,唯佛的世界不能知之,你有何能?能見佛的世界?」
我答:「一般諸天,只能看下,不能看上,唯我無念是正覺佛寶,有而非有,空亦非空,自然任運,窮豎三際,橫遍十方,自性是佛,一切無礙。」
守將一聽,肅然起敬,合掌恭送我入「普香世界」,原來「普香世界」全是候補佛的境界,已是等覺世界,等於是佛了。
我在這裡,補充說明,天門也非天門,守將也非守將,並無此色法,只因度眾生,神行略表色法,為有緣弟子講講差別現象,「普香世界」功德是無盡的,豈有表相。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12-2007 05: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神行觀察弟子行徑
蓮生活佛/文
在「葉子湖」三昧中──
我看見有些弟子,為了維護身子的健康,或維護家宅平安,或爭取財物、土地、或交友,或人際關係,便走向方便的寺廟觀堂,或去祀神,或祀鬼王,或禮拜諸天,或恭敬其他法師等。
由於我已閉關隱居,便失蹤影,一切煩惱事,不知向誰祈求,信寄「真佛密苑」,仍不放心,因而,改求其他宗派的上師、法師、喇嘛、活佛等。
其實,我見弟子如此,也是無可厚非之事,只要不存歸依之心,仍可不失皈依,但,如果存歸依之心,便失去皈依「真佛宗」的傳承了。
真佛行者,修真佛密法,自可上求佛果,下化眾生,而「息、增、懷、誅」等法,亦可自利利他,這些已足足有餘。但,若去求神祀鬼,禮拜諸天,求諸法師,不算犯規。只有去歸依,才犯上了「失去傳承加持力」,才失去了皈依真佛的傳承。
諸聖弟子去參加其他宗派的法會,去祀天祀神,去敬禮僧眾,若無歸依之心,是可行的,並無大過患。若正式歸依才算大過患,也即離了「真佛傳承」。
所以,真佛行者要恭敬一切佛菩薩的聖相,恭敬一切佛教的典籍,一切佛教的出家人,但,為了偏重自己皈依的本尊佛、根本上師,這也是人之常情,不可妄加批評。敬禮根本上師,也恭敬其他上師,及其他出家僧眾,這樣才是正確的。
我說的已經夠明白了,重點在「皈依」及「未皈依」,所謂一皈依的真義也即是如此,結緣有多人,皈依只一位,這樣仍然不會失去傳承。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12-2007 05: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然之島大溪地
蓮生活佛/文
大溪地似乎很有名氣,是觀光勝地,但,似乎也默默無名,因為地處偏遠,新聞不常出現,原始而且充滿了自然野性。
大溪地在整個世界表達了什麼呢?答案是表達了不能表達的東西,是了無拘束,毫無造作的「自然」。
椰子樹。
海。
和風。
黑珍珠及無盡的沙灘。
當一個好像成功的盧勝彥,放棄了華貴的生活,走入自然之島的大溪地,對自己是一種挑戰,也算是冒險,是信念的大考驗的開始了。
在這鳥上,一切璨爛的過去被沖淡了,敏銳的感受到孤寂無聊,生活的形式不同,使我陷入了一種完全無助而枯燥的陷阱之中,我的文字就呈現了這一面。
不斷昇高思緒的片斷,變成文字,被日以繼夜的浪濤沖刷,又因身子不適,便掉落人生的最低潮。事實是如此,鬱卒加鬱卒加鬱卒。當生命沒有「欲望」支撐的時候,竟然如此可怕。
後來,我觀察當地人──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唱歌跳舞。
他們和自然交織成一體。
我深深體會及澈頭澈尾的明白生存的自然之道,感受源自於心的美妙大溪地色彩,返璞歸真,熱愛每一天,原始生活,人人如此,人人一樣。
無家可歸、無親可見、茫茫海島、只一人與藍天碧海為伴,但,只要融入「自然」,孜孜不倦的修行寫作,也即是盡法界,盡虛空界,不是嗎?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12-2007 05: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滄海一粟大溪地
蓮生活佛/文
在大溪地的生活,始終覺得大溪地只是滄海一粟,而我是一粟當中的一粟,很卑微,很渺小,大千世界一塵沙。想起來很可怕,但,也很悲壯,接踵而來的想法是,大溪地是世人遺忘的群島,而我是大溪地的「遺民」,被遺忘的人,終久將消杳於滄海的一個人。
由於在這島,環島一周只是一時,使我的生活更單純,生活面更小,但,我更能專一的修法、寫作,學習更清明堅定的觀察力與眼光。
我發覺──
這裡全是自然界的情懷。
感受力的增強有利於修法寫作。
豐富了大我與小我的融合。
成就了天馬行空的「三昧」力。
我幾乎可以覺察到自己的「金色年代」已經過去了,但,這也是自然現象,不是嗎?應該在一個小島上,度過了餘生,這不是夢寐以求的理想嗎?可以悠遊於自我詮釋及現有的意象之間。
寂寞、孤獨、無聊是可想而知之,這島的人只知唱歌跳舞,這就是人類原始生活的人生觀了。我覺得自己愈來愈平凡了,平凡的比一般大溪地的人更平凡,我似乎融入大溪地的生活之中,成了滄海中的一滴水,一粟中的一小粟,快要看不見了。
我們從何處來?就回到何處去。
我們是誰?我們是佛。
我們往何處去?摩訶雙蓮池。
花開見佛了無生。
我們無生,我們無死,我在大溪地無事!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12-2007 05: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溪地的落日
蓮生活佛/文
大溪地群島在南太平洋之中,介於夏威夷及紐西蘭的中間,那裡的島嶼錯落,如爆米花,撒落一地。
古來傳說,地殼變動,火山爆發,一塊一塊凸出來水平面的火成岩,就成了大溪地群島。
大溪地群島比較有名的是「大溪地島」、「馬貴斯島、「多米嘉島」、「希瓦奧亞島」。大溪地的名畫家,就是在希瓦奧亞的阿杜奧納建造「歡樂之家」的小屋。高更就是在「希瓦奧亞島」的小屋,因心臟病去世,時年五十五歲。
我覺得在大溪地,如同這裡的島嶼一樣,孤獨感及苦悶感互相交替,在我的內心世界深為悲痛與絕望。
高更畫家說:
我們從何處來?
我們是誰?
我們往何處去?
(深深震撼我的內心之處,是這三句話)
精神在極端無聊之下,有時不我予之感,我每天望著大溪地的落日,那圓滾滾的,紅通通的,在水平線上掙扎,一寸一寸的被大海吞噬的大日。
大溪地的落日,每天傍晚都一樣,我每天的生活都一樣,我如何度這樣的日子?我問我自己,難道我要像大日一樣被大海吞噬嗎?一日又一日。
後來,我想通了,活一天,感恩一天。活一天,快樂一天。活一天,被大海吞噬一次,活一天,寫一篇文章。活一天,修一次法。活一天,經行一回,念佛持咒。
不要去想過去、現在、未來。想太多無益!
抓住今天的「當下」。
做好每一天應該做的事。這即是盡力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12-2007 05: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樂光明在十方
蓮生活佛/文
寫完第一七四冊文集「一道彩虹」之後,我接著將寫第一七五冊文集「天涯一遊僧」,副題是「大樂光明在十方」。
在「葉子湖」隱居閉關近「四載」,不要以為我自己只一個人默默修「三昧」,其實仍然在「提起眾生」。這四個年頭,我不是在冬眠,冬眠固然清淨,也很輕安,是內斂的,但,我的閉關與此類有別。
我的心,並不執著守著身,從頂竅一衝就出去了,與東南西北合一,與虛空合一,變成了我即虛空,虛空即我,無二無別的現象。
當然隱居閉關,並不是守著茅蓬,守著身子,否則我豈不是成了「守屍鬼」,一動也不動,這和「死」有何差別,我可不是這樣的。
「三昧中」身心內外皆空,打成一片了,大樂光明在十方,我是「天涯一遊僧」,何處不能去得,我這位僧人,就有這等氣魄,三昧中,「心聞洞十方」,仍然是一個明明白白的人,我在欲界天得大樂,在色界天得淨光,在無色界天,十方去遊歷,無止無盡。
另外,在未隱居閉關前,我也是「天涯一遊僧」,娑婆世界的諸多國土,東南亞、東北亞、歐洲、南美、北美、南太平洋、澳洲等等,甚至僻遠無名的小島,我都走遍了。我也看盡了人間的種種景相,如夢如幻,如今在「天涯一遊僧」中將寫出一些些的見解,這也是「心聞洞十方」了。
修行多年,寫作多年,了解生死之事,也知生來死去要自己作主,有沒有把握,全在自己。這「修定」何其重要,迴向淨土何其重要,諸聖弟子要注意了,不是爭爭爭,而是定定定。
「爭」做不了主。
「定」才能做主。
這一切要能參透,才能「心聞洞十方」,大樂光明在十方,真正學佛的大願心在此也!
這樣子走來,成就了!
寫一首詩:
人間道
漸漸入晚年
密密密麻麻變玉樹
一伸入雲處
無情有情暫時放下不用管
歡聚一時 離散一時
不管歡聚離散都相識
隨緣也起舞
遊歷之後仍遊歷
偏愛幽遠
只嘆知己難逢
向誰展述
自嘆今世仍勞頓
經過如此多年尚有何事
漂泊但求有緣者
向其放炯炯大日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12-2007 05: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為了誰
蓮生活佛/文
讀經典,佛陀出世時,步步生蓮,指天指地,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是佛的殊勝因緣,能入胎不迷,住胎也不迷,出胎不迷,真是有夠厲害的了。
我們都知道,菩薩再來,猶有隔世之迷,入胎就迷糊了,住胎也迷糊了,出胎更迷糊了。
我個人也一樣,二十六歲之前,我不知我是誰?來到人間所為何事?又為了誰來此娑婆人間?真是迷迷糊糊的一個寶貝蛋、迷糊蛋。
二十六歲蒙「瑤池金母」開天眼,遊歷太虛幻境,始知自己是誰,來此娑婆是修持無等等法,是為了救度群苦眾生的,大事才明白。
二十六歲之前,真是昏沉,連一點靈靈明明還保持不了,真的有夠慚愧的了。二十六歲之前,我是真的在睡大覺,不是金仙喚醒,我還不懂事呢!
洞山禪師的一首偈很厲害:「淨洗濃妝為阿誰,子規聲裡勸人歸,百花落盡啼無盡,更向亂峰深處啼。」
看看!為了誰?
詩:
天河勝景再來人間入迷途
幸有金仙喚醒才上路
為了誰
從此跌跌撞撞學自主
如今習得自如
茅蓬獨居向窗外看
為了誰
只願眾生不辜負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