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5-2-2009 05: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5-2-2009 07: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1# peggy_str 的帖子
“想”不过是一系列脑部的化学作用,不过是一堆化学方程式。
你会思考是因为你脑袋里进行着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包括一系列的喜怒哀乐也是荷尔蒙在作怪。 |
|
|
|
|
|
|
|
发表于 5-2-2009 10: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4# peggy_str 的帖子
怎么你的觉还是有个"我"呢?
虽然你说这个我,不是“我“或“无我“的我,也不是任何想法,习惯,性格,外表上的我。
对,我的觉还是有个“我。这是没有错的。如果,你把“无我”当作舍弃,把“我“当作拥有,就会进入二元逻辑思考,你在内观的时候就很难明心。也许,用一个生活的例子说明比较好:
A:没有脾气就好像没有了性格,也好像没有了我。
B:这是哲学,那么你去想想没有了脾气,你还存在吗?
A:当然还在。
B:那你还烦恼什么,你就是你,有没有脾气都是你,有没有性格都是你。
A:但是,我们不是说要“无我”吗?
B:那你要丢掉哪一个我,是想法的我,习惯的我,性格的我,还是别人眼中的你?丢掉你的身体,还是丢掉你的头脑?不过,你丢掉任何你想像得到的东西,你就真的不存在吗?
A:那不就是要有“我“吗?
B:那你要有哪一个我,是想法的我,习惯的我,性格的我,还是别人眼中的你?有你的身体,还是有你的头脑?不过,你有了任何你想像得到的东西,你就真的能说你存在吗?
A:之前不是说“无常”吗?不是“无我”,也不是“我”,那是不是“无我”也就是“我”?
。。。(很多关于常见的问答)
B:别再假设,别再想像,别再分别,你就会了解你自己。
请问这觉是"常"吗?
觉的出现,是因为有想法的产生。内观的时候,你看着你听着你感觉着,这算是觉吗?其实不算。你发现“内心的杂质”的时候,你觉察到。如果内心没有杂质,你能够觉察什么吗?或换句话,如果你的感官世界停止传达任何讯息,你的想停止功用,你能够觉察什么吗?觉,不过是“你”面对其他事物的一个过程。觉悟,则是你完全理解了这一个过程。所以,常还是无常,你可以亲自去体证。毕竟,对于明心见性,古人已经尝试去用“空有”去形容,也用“非空非有”去形容,也有“是空是有”去形容,结果别人看到了都落入常见,因为都是用想象去思惟。还是从内观去体证,这是唯一不会落入常见的方法。 |
|
|
|
|
|
|
|
发表于 5-2-2009 11: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6# y973 的帖子
当有我想来了,我们就用无我想面对,
这是很好的反应,因为这是在中和自我的想法,尽量在“中”下功夫。所以,贪欲,就以布施解除。。。。
当贪爱五蕴的想来了,我们就使用五蕴可怕的想来面对,
这就好像不净观那样子,这也是中和的功夫。
当贪爱五蕴的想走了,我们就停止想五蕴的可怕。
这就好像止念那样子,这也是停止的功夫。
停止想后,只有明觉的观照。
这不一定,因为也可能发生意识的疲累,观照反而无法发生。就比如,一辆车以秒速行驶,却紧急刹车,这个情况是可以有几种结果的。意识的疲累,就是来自这个状况。所以,很多人停止了想,却也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观照和想不一样。想是五蕴之一,是属于被观照的对象。
想会带来贪嗔痴,引起贪的想,需要克制贪的想来对治,当这些贪走后,就停止克制贪的想,这一切都被观照。
想,不一定都会带来贪嗔痴,不过普遍上都会带来。无记的想,其实很多。比如,习气就是一种,好像吃饭,并不存在贪嗔痴。毕竟你不开启这个吃饭的念头,你就真的永远不用吃饭了,这就是自杀了。不过,吃饭以外的选择什么饭什么菜,却是贪的想。
佛陀说过: 修成只有觉照和了知的境界。
当进入无余涅磐时候,佛陀从初禅进入四禅,再进入寂静的涅磐,不受后有。
不再轮回了,从此解脱了五蕴之苦。 |
|
|
|
|
|
|
|
发表于 5-2-2009 11: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9# peggy_str 的帖子
难道你有试过吃只是吃,吃了无滋味?
吃,如果吃不出滋味,就是无法得知食物的味道。这就进入了“灭“或“空”,这不算是认清本来面目。要知道,这个身体,你的舌头,就是传达这个世界的讯息,进入你能够想,也能够觉知的空间。如果,你的舌头没有了滋味,就是坏了。不过,也有另一个方法,就是抗拒讯息。这就是“中和“。小弟,也经历过这个阶段。也就是止念。这当中,也还是有一个抗拒存在。就是已经认知贪,却害怕贪。正确的来说,过后还是有一个过程要去理解的,就是把“害怕贪”也放开,再一次品尝少少的“贪”,再把“贪“完全放下来。
这就是,要理解框框,就要从外面看了,再走进去,再出回来。当然,前提是,你必须看到框框。这就是“明心”的修行功夫,可以在刹那间完成的。
|
|
|
|
|
|
|
|
发表于 6-2-2009 12: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3# 三法印 的帖子
喝喝茶。
这无法回答你,因为,是或非,都对人无益。应该去谈谈可以学习和实践的东西,这比较实在,于人有益。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6-2-2009 09: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o1j2m3 的帖子
回复你在[内忧外患,异论纷纷]的见解。
对,我的觉还是有个“我。这是没有错的。如果,你把“无我”当作舍弃,把“我“当作拥有,就会进入二元逻辑思考,你在内观的时候就很难明心。也许,用一个生活的例子说明比较好:
A:没有脾气就好像没有了性格,也好像没有了我。
B:这是哲学,那么你去想想没有了脾气,你还存在吗?
A:当然还在。
B:那你还烦恼什么,你就是你,有没有脾气都是你,有没有性格都是你。
A:但是,我们不是说要“无我”吗?
B:那你要丢掉哪一个我,是想法的我,习惯的我,性格的我,还是别人眼中的你?丢掉你的身体,还是丢掉你的头脑?不过,你丢掉任何你想像得到的东西,你就真的不存在吗?
A:那不就是要有“我“吗?
B:那你要有哪一个我,是想法的我,习惯的我,性格的我,还是别人眼中的你?有你的身体,还是有你的头脑?不过,你有了任何你想像得到的东西,你就真的能说你存在吗?
A:之前不是说“无常”吗?不是“无我”,也不是“我”,那是不是“无我”也就是“我”?
。。。(很多关于常见的问答)
B:别再假设,别再想像,别再分别,你就会了解你自己。
以上的例子说明全都是外在的。二元逻辑思考基本上是不会出现在内观修行里。若有,那就不是真正的内观,而是用想蕴来修。这就不是真正的Vipassana,而是叫Vipassanu。
若说"我"跟"无我"是二元论,那在这两者之间的是什么?
觉的出现,是因为有想法的产生。内观的时候,你看着你听着你感觉着,这算是觉吗?其实不算。你发现“内心的杂质”的时候,你觉察到。如果内心没有杂质,你能够觉察什么吗?或换句话,如果你的感官世界停止传达任何讯息,你的想停止功用,你能够觉察什么吗?觉,不过是“你”面对其他事物的一个过程。觉悟,则是你完全理解了这一个过程。所以,常还是无常,你可以亲自去体证。毕竟,对于明心见性,古人已经尝试去用“空有”去形容,也用“非空非有”去形容,也有“是空是有”去形容,结果别人看到了都落入常见,因为都是用想象去思惟。还是从内观去体证,这是唯一不会落入常见的方法。
你说想停止功用,就不能察觉了,是吗?
那请问你的想有停止过吗?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6-2-2009 09: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o1j2m3 于 5-2-2009 11:09 PM 发表 ![](http://cforum3.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难道你有试过吃只是吃,吃了无滋味?
吃,如果吃不出滋味,就是无法得知食物的味道。这就进入了“灭“或“空”,这不算是认清本来面目。要知道,这个身体,你的舌头,就是传达这个世界的讯息,进入你能够想,也能够 ...
滋味,可以从感官或内心而来。
如果师兄是对内观有研究的,就不需要跟我讨论舌头的问题了。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6-2-2009 09: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harani 于 5-2-2009 07:25 PM 发表 ![](http://cforum3.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想”不过是一系列脑部的化学作用,不过是一堆化学方程式。
你会思考是因为你脑袋里进行着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包括一系列的喜怒哀乐也是荷尔蒙在作怪。
很科学性的见解~
不过,也没错。。。 |
|
|
|
|
|
|
|
发表于 6-2-2009 10: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5# peggy_str 的帖子
若说"我"跟"无我"是二元论,那在这两者之间的是什么?
两者之间,还是在二元论里。这就是古今所有人只能形容,而无法说出的原因。小弟,只形容成“我”。而所有想象中的"我"跟"无我",或“两者之间”等等,凡想象都不是小弟说的那个“我”。外在的例子,是用来解释而已,而这外在的例子,却也是非常贴切的。
你说想停止功用,就不能察觉了,是吗?
不是,这不正确。或者小弟用一个例子好了解释全部好了。比如,用一支笔画东西,必须有纸或其他东西。当这支笔在空气中画的时候,又是什么呢?这过程如果说是画,的确是画;说不是画,也的确不是画;说是画不是画两者之间,那么也可以说是不是画也不是不是画;然后,这支笔就是你,这个动作就是觉。那么,你觉得这个过程是什么?
这例子,也可以用在上一个问题,也就是很多人的论说“空”,“有”,“是空是有”,“非空非有”。不过却说了,放下就见真实。所以,想的,都无法窥探明心。再推断,也不是事实。那么,重点不是论,而是放下和引导放下的修行。
那请问你的想有停止过吗?
这个问题不回答。唯一可以说的,活着的人,想是不会停止的,不过却可以让某个想停止。 |
|
|
|
|
|
|
|
发表于 6-2-2009 10: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6# peggy_str 的帖子
讨论的不是舌头,而是“看,进去,出来“的过程。舌头是例子。哈哈。 |
|
|
|
|
|
|
|
发表于 6-2-2009 10: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6-2-2009 11: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o1j2m3 于 6-2-2009 10:31 AM 发表 ![](http://cforum3.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若说"我"跟"无我"是二元论,那在这两者之间的是什么?
两者之间,还是在二元论里。这就是古今所有人只能形容,而无法说出的原因。小弟,只形容成“我”。而所有想象中的"我"跟"无我",或“两者之间”等等, ...
如果你的感官世界停止传达任何讯息,你的想停止功用,你能够觉察什么吗?觉,不过是“你”面对其他事物的一个过程。
以上是你的之前说的。
请问想停止功用,还能够察觉什么?
要如何放下?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6-2-2009 11: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o1j2m3 于 6-2-2009 10:35 AM 发表 ![](http://cforum3.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讨论的不是舌头,而是“看,进去,出来“的过程。舌头是例子。哈哈。
呵呵呵。。。
看,有很多方面,看你是从哪方面去看。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6-2-2009 11: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o1j2m3 于 6-2-2009 10:36 AM 发表 ![](http://cforum3.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什么让脑袋分泌了?
什么让荷尔蒙出来了?
这问题令我有点为难~
从医学角度去看,我无法回答,因我不是学医的。
从法的角度去看,我也无法回答,因我没这智慧。 |
|
|
|
|
|
|
|
发表于 6-2-2009 11: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1# peggy_str 的帖子
如果你的感官世界停止传达任何讯息,你的想停止功用,你能够觉察什么吗?觉,不过是“你”面对其他事物的一个过程。
以上是你的之前说的。
请问想停止功用,还能够察觉什么?
这个问题,可以想想那支笔,还有那过程。如果我告诉你无法觉察,这有点不正确,动作还在。如果我告诉你可以觉察,这也有点不正确,东西不在。不过,普遍上可以这么说:你不会再觉察到什么,即使那觉察本来存在。
要如何放下?
去了解你自己,完全的,从身体到内心,到“我”。 |
|
|
|
|
|
|
|
发表于 6-2-2009 11: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2# peggy_str 的帖子
内观,你如何看,就如何看,最重要,是什么在看。角度,不过是因为层次不一样出现的意见。
我的看,就是是什么在看的看。那什么就再一次少许的烦恼,再从烦恼走出来。 |
|
|
|
|
|
|
|
发表于 6-2-2009 11: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3# peggy_str 的帖子
在哲学,小弟说过,你的身体的任何一部分都可以脱离你然后另外培植,神经传输也可以用电亟。
那么,你了解你自己吗?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6-2-2009 12: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o1j2m3 于 6-2-2009 11:44 AM 发表 ![](http://cforum3.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如果你的感官世界停止传达任何讯息,你的想停止功用,你能够觉察什么吗?觉,不过是“你”面对其他事物的一个过程。
以上是你的之前说的。
请问想停止功用,还能够察觉什么?
这个问题,可以想想那支笔,还有那 ...
很好~终于说出了这句:你不会再觉察到什么,即使那觉察本来存在。
那为何"觉察"本来存在呢?既然你已说那"觉"是无常。
去了解你自己,完全的,从身体到内心,到“我”。
到"我"之后呢?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6-2-2009 12: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o1j2m3 于 6-2-2009 11:47 AM 发表 ![](http://cforum3.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内观,你如何看,就如何看,最重要,是什么在看。角度,不过是因为层次不一样出现的意见。
我的看,就是是什么在看的看。那什么就再一次少许的烦恼,再从烦恼走出来。
怎么你不去看看你那个是什么在看的看?![](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mile.gif)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