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3-10-2008 10: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功】
內煉名詞。指內煉程序中的七段功夫。《性命圭旨‧亨集》:“古先達人得濟長生者,良由有此逆用之法也。此法自始至終,丟他不得。起手時,有救護補益之功。第二節,有流戊就巳之功。第三節,有添油接命之功。第四節,有助火載金之功。第五節,火熾而有既濟之功。第六節,胎成而有沐浴之功。第七節,溫養而有乳哺之功。嬰兒救出於苦海,此時到岸不須船,這功夫方才無用矣〞。
【七正】
內丹名詞。指內鍊所行之火候。參見“正六〞條。
【七成】
謂人成道的七種因緣。《太上長文大洞靈寶幽玄上品妙經發揮》:“夫出世之,有七般成,有九般不成。有七般成者,一者宿有緣分,二者得遇真師,三者便行心,四者作真法,五者積其大行,六者信忠不退,七者不逢諸魔。如此七事,謂之修〞。 |
|
|
|
|
|
|
|
发表于 4-10-2008 01: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忌
仙道禁忌用語。指行房事時,應該避免的七類忌諱。《玉房秘訣》:“合陰陽有七忌。第一之忌,晦、朔、弦、望,以合陰陽,損氣。以是生子,子必行殘。宜慎之。第二之忌,雷、風,天地感動,以合陰陽,血脈湧。以是生子,子必癱腫。三之忌,新飲酒、飽食,榖氣未行,以合陰陽,腹中彭亨,小便白濁。以是生子,必癲狂。第四之忌,新小便,精氣竭,以合陰陽,經脈得澀。以是生子,必妖孽。五之忌,勞倦重擔,志氣未安,以合陰陽,筋腰苦痛。以是生子,必夭殘。第六之,新沐浴,髮膚未乾,以合陰陽,令人短氣。以是生子,子必不全。第七之忌,兵盛怒,謂陰起大,莖脈痛,當合不合,內作傷,有病。如此為七傷〞。
【七戒】
仙道禁忌。指祭煉壇醮的七種禁忌。指飲酒、食五辛等。謂飲酒,其氣亂;食辛,其氣昏;與別人同坐,其氣雜;視死看生,其氣穢;嗔怒,其氣奔;悲哀,其傷;見血,其氣污。《醮三洞真文五法正一盟威籙立成儀》:“以上七戒,宜依七或二七日,不違之,能滿四十九日更佳,大都道人忌之,悉然非止醮後〞。
【七返】
①內丹名詞。七在《河圖》數中表示火,九表示金,金火同宮,水火既濟,由天歸還先天純陽之體,即為內丹所謂七返之義。元玄全子《諸真內丹集要》卷中:七乃火之成數,神屬火,煉神還虛,謂之七返。〞《參同契》:“剛施而退,柔化滋,九還七返,八歸六居。〞《元始天尊說得道了身經》:“陰盡陽純為七返。〞修真太極混元指玄圖‧秘傳還丹訣》:七返還丹訣第二〞原注:“以三陰三陽三返夜一循環,三田都過,而曰七返。〞《中和集‧金丹內外藥圖說》:“以心煉念謂七返。〞《脈望》:“七竅內觀為七返。〞《金丹大成‧金丹問答》:何謂七返?曰:火生數二,成數七。返者,自下而上。七乃少陽之數。“陰真君曰:從寅至申七返,亦逆上也。〞《中和集‧金丹或問》:“何謂七返?曰:七為火之成數。返,返本之義。則是煉神還虛而已。神屬火,煉神返虛,故曰七返。或以寅至申為七,非也。又有謂七返者:退陰符,周天升降、金木交並、木三金四、合成七數。〞時間概念。南宋曾慥《類說》:“九還七返者,大而論一年。小而論一月。北斗一一夜一周天。天降地騰,從寅到申為七返〞。 |
|
|
|
|
|
|
|
发表于 6-10-2008 11: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七門】
內煉名詞。指人身所具修道煉養的七個門徑。一曰天門,在泥丸;二曰地門,尾閭;三曰中門,在夾脊;四曰前門,在明堂;五曰後門,在玉枕;六曰樓門,在樓;七曰房門,在絳宮。《黃庭外景經‧中部經》:“選與還丹與玄泉,象龜引氣靈根。中有真人匝金巾,負甲持符開七門〞。
【七品】
齋醮科儀。道教齋醮科儀的七品齋法:三皇齋,求仙保國;自然齋,修真學道上清齋,升虛入妙;指教齋,禳災救疾;塗炭齋,悔過請命;明真齋,拔九幽之魂三元齋,謝三官之罪。謂此等諸齋,或一日一夜,或三日三夜,或七日七夜,具如範,要之皆有所本(見《海瓊白真人語錄》卷二《鶴林法語》)。
【七神】
神名。指魂、魄、神、意、智、精、志七者為人之七神。《道樞》卷三十《七篇》:“岐伯曰:五藏有七神,而各有所藏者何也?人之神氣也,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與智,腎藏精與志〞。 |
|
|
|
|
|
|
|
发表于 7-10-2008 10: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七星】
謂北斗星,計有七宮,稱七元星君。七星即:天樞、天璇、天璣、天權、天衡、闓陽、《瑤光。太清玉冊》卷八:“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
【七政】
①指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書‧舜典》:“在璇璣玉衡,以齊政。〞唐張商英注《黃石公素書‧序》:堯欽若昊天,舜齊七政,禹敘九疇,傳說天道。〞②北斗七星。《星經》:“北斗星謂之七政。〞③指天地人四時。《尚書大傳‧唐傳》:“正月上日,受終於文祖,在璇璣玉衡,以齊七政。齊,中也。七者,謂春、夏、秋、冬、天文、地理、人道,所以為政也〞。
【七祖】
稱父、祖、曾、高、傳支之祖、開林之祖、立姓之祖為七祖。據《皇經集注》八《護持品九章》:“為其作男女,顯貴人崇重,七祖得超升,光大慶門戶,延及母親〞。 |
|
|
|
|
|
|
|
发表于 8-10-2008 10: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害】
中醫名詞。稱婦科七種傷害症狀。《備急千金要方》卷七《赤白帶下崩中漏下三》:“何謂七害?一曰竅孔痛不利,二曰中寒熱痛,三曰小腹急堅痛,四曰藏不,五曰子門不端引背痛,六曰月浣乍多乍少,七曰害吐〞。
【七候】
煉養名詞。指通過煉養身形健康長壽,成仙合道的七種現象。《道樞》卷二《忘篇》上:“七侯(候)何也?舉動順時容色和者一也﹔宿疾盡除,身心軟爽者二﹔填補天份,還年復命者三也﹔延數萬歲,名為仙人者四也﹔煉形為氣,名為真人五也﹔煉氣成神,名為神人者六也﹔煉神合道,名為至人者七也。〞《太上洞玄靈觀妙經》:“夫得道者,心有五時,身有七候。〞一者心得真定,不雜凡塵。二者疾蠲清,身心清爽。三者填補虧損,復命還年。四者延齡度世,名曰仙人。五者煉為氣,名曰真人。六者煉氣成神,名曰神人。七者煉神合道,名曰至人。《玄珠心注》稱第一候者,宿疾普消身心輕暢。第二候者,填補夭傷,還年復命超過常限,反童顏。第三候者,延壽千歲,名曰仙人。第四候者,煉身為氣,名曰真人。第五者,煉氣為神,名曰神人。第六候者,煉神合道,名曰至人。第七候者,超出三界,為虛皇大道玉宸之君。
【七氣】
中醫名詞。指寒氣、熱氣、怒氣、恚氣、喜氣、憂氣、愁氣。《備急千金要方卷五十五《積氣第五》:七氣者,寒氣、熱氣、怒氣、恚氣、喜氣、憂氣、愁氣。凡七種氣積聚堅大如杯,若半在心下,腹中疾痛,不能飲食,時來時去,每發欲死如有禍祟,此皆七氣所生〞。 |
|
|
|
|
|
|
|
发表于 9-10-2008 02: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七真】
①謂七真人。道教七真有南北二派,南宗系由劉海蟾所傳:張紫陽、石杏林、薛道光、陳楠、白玉蟾、劉永年、彭鶴林等稱為南宗七真﹔北派由王重陽所傳:丘處機、馬鈺、劉處玄、譚處端、郝大通、王處一、孫不二等,是為北派七真。
②稱茅盈、茅蒙、茅固、許謐、許翽、楊羲、郭璞等七人為七真。唐陸龜蒙《甫里集》卷八《江南道中懷茅山廣文南陽博士》詩:“一片輕帆背夕陽,望三峰拜七真堂。〞自注三茅、二許、一楊、一郭,是為七真。〞
③神名。即北斗七星。貪狼天尊,願我宅得安寧﹔巨門天尊,願我父母保長生﹔祿存天尊,願我榮業得稱情﹔文曲天尊,願闔門盡康健﹔廉貞天尊,願我子孫保榮盛﹔武曲天尊,願我眾惡永消滅﹔破軍天尊,願我六畜保興生﹔輔弼天尊,願我疾病得痊癒﹔三台天尊,願我財物不虛耗﹔華蓋天尊,願我橫事永不起。《太上老君說上七滅罪集福妙經》:“凡俗無知,上七真聖,每月降在人間,可以消災懺罪,請福延生,隨力章醮,福德增崇〞。 |
|
|
|
|
|
|
|
发表于 10-10-2008 11: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七患】
①指國家的七種患難。即城郭溝池不可守,而治宮室,一患也﹔邊國至境,四鄰莫救,二患也﹔先盡民力無用之功,賞賜無能之人,民力盡於無用,財寶虛於侍客。三患也﹔仕者待祿遊者憂反,君修法討臣,臣懾而不敢拂,四患也﹔君自以為聖智不問事,自以為安疆而無守備,四鄰謀之不知戒,五患也﹔所言不忠,所忠不信,六患也﹔畜種菽粟不足以食之,大臣不足事之,賞賜不能喜,誅罰不能威,七患也。《墨子‧七患第五》:“以七患居國,必無社稷﹔以七患守城,亂至國傾。〞
②道教教義名詞。指人生學道所遇的七種患難。據《道典論》卷三《引本願大誡經》所述七為:“患人得生人道,而不修德養性,以全於命﹔患聞經,而不信矣﹔患受經,而不講誦矣,而不修其事矣﹔患不修身矣﹔患服藥也,而未應中怠矣﹔患道行不備,誇求昇騰矣﹔患靜齋讀經,處幽山而不堪其憂矣。稱此七患在人之身,若不戒之,身無濟理。所謂大患者,乃我身〞。 |
|
|
|
|
|
|
|
发表于 12-10-2008 09: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七術】
一曰、眾端參觀,二曰、. 必罰明威,三曰、信賞盡能,四曰、一聽責下,五曰、疑詔詭使,. 六曰、挾知而問,七曰、倒言反事。《韓非子》卷九:“此七者,主之所用也〞。 |
|
|
|
|
|
|
|
发表于 14-10-2008 02: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七敗】
仙道禁忌。一稱“七傷〞。言學道者的七種禁忌。《上清玉帝七聖玄紀回天九霄經》謂學道者雖玄紀有名,身有仙相,應自然合真,但有七敗傷之,如不能修養消除,仍難列名仙籍,甚至不免於死,學貴六合,宜慎七傷:其一帶真行偽,淫色喪神;其二外形在道,皮好念真,而心抱陰賊,嫉能妒賢,毀謗同學,攻伐師友﹔其三嗜好醉,損氣喪靈﹔其四行不弘潔,責人宗敬,心忿口罵,嗔喜失節﹔其五不依科盟,形瀉天真﹔其六身履腌穢,內無清虛,氣擾精濁﹔其七啖食畜肉,膻腥充於臟府。為學之本,當以七傷為急〞。參見“七傷〞條。 |
|
|
|
|
|
|
|
发表于 16-10-2008 10: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七惡】
中醫名詞。外科稱廱疽、發背、疔瘡等病的七種惡症。指:煩躁而嗽,或腹痛而渴,甚而洩和無度,或小便如淋,一惡也﹔膿血大洩,腫焮尤盛,膿色敗死,疼痛不止,二惡也﹔喘粗短氣,恍惚嗜臥,三惡也﹔目視不正,黑睛赤腫,瞳子上看者,惡也﹔肩項不便,四肢沉重,五惡也﹔不能進食飲,服藥嘔吐,食不知味,六惡也;聲嘶色脫,唇鼻青赤,面目四肢浮腫,七惡也。《仙傳外科秘方》卷八:《聖惠》:“廱疽、發背、疔瘡、乳廱疽之節,有五善七惡之證,不可不察也。〞參見“五善〞條。 |
|
|
|
|
|
|
|
发表于 17-10-2008 10: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七情】
人的喜、怒、哀、懼、愛、惡、欲七種天然感情。泛指人的種種感情和心理壯態。《禮記‧禮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認為人的七情的天賦的。《禮記注疏 》:“七情好惡不定,故云治。〞主張聖人以治七情。道家亦以喜、怒、哀、樂、愛、惡、欲為七情﹔佛家以喜、怒、憂、懼、愛、憎、欲﹔中醫以喜、怒、憂、思、悲、恐、驚為七情。七情變化,一般屬於正常心理活動。如變化過大,可導致氣機失常,內臟功能失調。道教養生學主張盡量減心理消耗。《上清經》:“六欲務盡,七情宜除。〞明朱橚等普濟方》卷四十三《論》:“七情者,喜怒憂思悲恐驚,若將護得宜,怡然安泰,役冒非理,百病生焉〞
中醫名詞。①指藥物配合的七種情性。《備急千金要方‧論用藥第六》:“又陰陽配合子母兄弟,根莖花實草石骨肉,有單行者,有相須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惡者、有相反者,有相殺者。凡此七情,和合之時,用意審視。當用相須,相使者良,勿用相惡,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殺者,不爾勿合用也。〞指七情傷心、肝、肺、脾、神、膽、情。《太上老君清靜經圖注》:“七情者,喜、怒、哀、懼、愛、惡、欲是也。喜多傷心,怒多傷肝、哀多傷肺、欲多傷脾、愛多傷神,懼多傷膽,惡多傷情,此為七情牽心之傷〞。 |
|
|
|
|
|
|
|
发表于 20-10-2008 10: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報】
教義用語。指七種人生行為的因果報應。據《雲笈七籤》卷九十一記述:前世今世凡施功布德,得生福堂,超度八難,是為一報﹔凡好學仙道,念善改惡,得上升玉宸,是為二報﹔凡奉師樂道,得飛遊五嶽,是為三報﹔凡貞潔執道,得超三塗五苦,是為四報﹔凡博施普濟,得禮補上仙,是為五報﹔凡忠孝禮敬,得超三塗八難,是為六報﹔凡懷惡抱奸,口是心非,詆師毀聖,則遭三塗五苦,萬劫不復,是為七報。
【七道】
稱謂。謂天道、地道、人道、仙道、鬼道、神道、業道為七道,皆有功曹主之。又稱“七道功曹〞。其功曹名:天道功曹郜天真、地道功曹冉文魁,人道功曹胡(鬼+當),仙道功曹索忠,鬼道功曹翟魑(鬼+牛),神道功曹祖公弼,業道功曹葛(鬼+貣)(見南宋王契真)《上清靈寶大法》卷三十五)。 |
|
|
|
|
|
|
|
发表于 22-10-2008 11: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七階】
①學道求仙者之階品,即七種類型道士。一者天真、二者神仙、三者幽逸、四者山居、五者出家、六者在家、七者祭酒道士。(見《道門通教必用集》卷一引《出因緣經》)。
②學道之七個階次。《洞真太上八素真經三五行化妙訣》:“七階示漸,引末歸源,識神生智,是其一也﹔知而能見,是其二也﹔見而能從,是其三也﹔從而能習,是其四也﹔習而能堅,是其五也﹔堅而能成,是其六也﹔成而不居,是其七也﹔七覺七階,由乎一覺〞。
【七禁】
仙道禁忌。指修持大法的七種禁忌。一曰禁口,二曰禁目,三曰禁耳,四曰禁手,五曰禁足,六曰禁意,七曰禁思。(見南宋王契真編《上清靈寶大法》卷八“局報禁忌〞)。 |
|
|
|
|
|
|
|
发表于 23-10-2008 10: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七經】
①指仁經、禮經、信經、義經、智經、德經、道經為七經。謂習道者恪守的行徑準則。《洞真太上太霄琅書》卷九:“凡人學道,共修七經,經有所明,各有多少,經應多餘,事皆少少,不受稱多,故立名,名為《仁經》,亦有禮、義、信、智、德、道。〞
②指修用法門中的七種路徑。即一為洞視百靈吞服,混元玉札,高玄內諱,行元始內觀之道。如不及行此,當行內視中藏法。二為參斗割移死籍,注生南曹,謂北斗落死,南斗上生。三為朝元法。四為分神治事法。五為仙曹建邸法。六為超度玄祖,寄治南斗法。七為選應玄舉法(見南宋甯全真《上清靈寶大法》卷二)。 |
|
|
|
|
|
|
|
发表于 24-10-2008 10: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傷】
(1)修持煉養名詞。修道者應避免的七種傷害。《上清道寶經》卷三:“七傷〞注:第一之傷神泣,穹府上聞﹔二傷圖有玄名,滅已九泉﹔三傷五府功敗,萬神震驚,真仙高遊,赤子悲鳴,雖有玄記,空失玉名﹔四傷魂離魂逝,九子塵埃,五府乖表﹔五傷青宮有錄,金闕結篇,輕真賤寶,反黑七玄﹔六傷五神飛散,靈元失光﹔七傷真氣憂於靈門,遊駭於赤子,魂魄遊於宮宅,真仙高登於玉清。〞《洞真太上八道籍經》卷下:“學貴六合,宜慎七傷。〞
(2)中醫學名詞。①指臟腑受傷損的七種現象。即:肝傷善夢,心傷善忘,脾傷善飲,肺傷善痿,腎傷善唾,骨傷善飢,脈傷善嗽。②指七種癆傷。《備急千金要方》卷六十:凡遠思強慮傷人,憂恚悲哀傷人,喜樂過度傷人,忿怒不解傷人,汲汲所願傷人,戚戚所患傷人,寒暄失節傷人,故曰五六極七傷也。〞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虛勞病諸候》:“一曰大飽傷脾﹔二曰大怒氣逆傷肝﹔三曰強力舉重,久坐濕地傷腎﹔四曰形寒飲冷傷肺﹔五曰憂愁思慮傷心;六曰風雨寒暑傷形﹔七曰大恐懼不節傷志。〞
(3)指男子腎氣虧損的七種表現。《諸病源候論‧虛勞病諸候》:七傷者:“一曰陰寒,二曰陽萎,三曰裡急,四曰精連連,五曰精少陰下濕,六曰精清,七曰小便苦數臨事不足。〞又唐孫思邈《備急千金方》所謂七傷:“一曰陰衰﹔二曰精清﹔三曰精少﹔四曰陰滑﹔五曰囊下濕﹔六曰腰脅苦痛﹔七曰膝厥痛冷不欲行,骨熱,遠視淚出,口乾腹中鳴,時有熱,小便淋瀝,莖中痛或精自出。〞
(4)道教教義名詞。指修道者應守持的七種禁忌。一帶真行偽,淫色喪神﹔二外形在道,心抱陰賊,嫉能妒賢,毀慢同學,攻伐師友﹔三飲酒洞醉,損氣喪靈﹔四心忿口諍,嗔喜失節﹔五不依科盟,漏洩天真﹔六身履腌穢,氣擾精混;七啖食畜肉,臭氣充於臟腑。《上清修身要事經》:"為學道之本,當以七傷為急。"道教認為,學仙修道者,即或身有骨相仙體,也應該自然無為,清靜寡欲,與世無,合乎真道的準則﹔否則犯了七傷之戒,不僅難以列名仙籍,甚至不免於死﹔主張過修煉療養七傷,才能得道成仙。據《道典論》卷三引《回天九霄經》云:凡學士玄記有名,身有仙相,則應自然合真,而有七敗之傷。所列七傷為:一、帶真行偽,淫色喪神,魂液洩漏,精光枯竭﹔二、外形存道,皮好念真,心抱陰賊,凶惡內臻﹔三、飲酒洞醉,損氣喪靈,五府功潰,萬神震驚﹔四、行不弘物,責人宗仰,心忿口諍,罵詈無常﹔五、或玄圖表見,得受寶經,或運遇靈師,啟授神文﹔六、身履腌穢,形影不香,內無清虛,外無蘭芳﹔七、啖食五畜之肉,殺害膩口之美,臭氣充於藏府,伐非形於非已,真氣攝於靈關,遊神駭於赤子,魂魄逝於宮宅,濁啼纏於口齒,仙真高登於玉清,己身沉頓於地裡,徒有玄名帝簡,亦不免於必死(並見《雲笈七籤卷九十一)。
(5)指七種損傷。《大洞玉經疏要十二義》:“七傷者,墜傷以及跌、壓、觸、刑、刃、獸傷也〞。 |
|
|
|
|
|
|
|
发表于 26-10-2008 11: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七慢】
泛指人的種種感情和心理狀態。一以喜、怒、愛、惡、貪、嗔、癡為七慢。一喜、怒、哀、懼、愛、惡、欲七情為七慢。
認為均對修道有害。《皇經集注》卷一喜、怒、愛、惡,增為七慢。〞
注:劉朗然云:遂意生歡喜,感觸生忿怒,投中生溺愛,違意而憎惡,連上三心,共增為七慢。一慕浮華,不求大道為狂慢﹔二恣肆惡念,不信罪福為悖慢﹔三沉迷幻妄,不皈正法為褻慢﹔四樂縱凡情,不親正人為傲慢,五匿怨妒橫,不畏法典為怠慢﹔六縱情恣欲,不保身體為情慢﹔七厭惡不輟,不登善地,不敬神明為侮慢。或以喜、怒、哀、懼、愛、惡、欲七情為七慢。皆由喜怒愛而增貪嗔癡三心,不可入七慢中〞。 |
|
|
|
|
|
|
|
发表于 27-10-2008 10: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七魄】
神名。稱人身中有七魄。即尸狗、伏矢、雀陰、吞賊、非毒、除穢、臭肺。謂人身中之濁鬼,常於月朔、月望、月晦之夕流蕩遊走穢濁,或交通血食,往鬼來魅,或與死尸相入,或淫赤子聚奸伐宅,或言人之罪,詣三官河伯,或變為魍魎,使人魘魅,或將鬼入呼邪殺質諸殘病生人,皆魄之罪﹔樂人之死,皆魄之性﹔欲人之敗,皆魄疾通。道教有制魄之法。《上清太一帝君太丹隱書解胞十二結節圖訣》:人有七魄,害人之命。七魄朝在人左目下,暮在鼻人中下。學道者欲臥,先以右手爪按左目,及人中各三七過,甚佳。此制七魄之道也。〞也指人身中的七種濁氣。道教認為身有三魂七魄。《抱朴子內篇‧地真》:欲得通神,當金水分形,形分則自見其身之三魂七魄。〞《太清玉冊》卷八:七魄:尸狗、伏矢、雀陰、天賊、非毒、除穢、臭肺。〞《雲笈七籤》卷五十四《制七魄法》謂七魄之名為尸狗、伏矢、雀陰、吞賊、非毒、除穢、臭肺,皆身中之濁鬼也。〞月朔月望月晦之夕,是七魄作祟崇之時,須制七魄法〞除之,當正臥,去枕伸足,搓手掌心、掩兩耳、存想、咽津、叩齒等。實即月朔月望月晦之夕,人體生理會有一些變化,通過上述作法,可增強人體調節功能。又有人身有左三魂右七魄,存思時,右七魄在吾肺中。《上清修身要事經》:月朔月望月晦夕是,此時也七魄流蕩,遊走穢濁……其第一魄名尸狗,第二魄名伏矢,三魄名雀陰,第四魄名吞賊,第五魄名非毒,第六魄名除穢,第七魄名臭肺。此皆七魄之陰名也,身中之濁鬼也。〞《皇天上清金闕帝君靈書紫文上經》:第一魄名尸狗,第二魄名伏矢,第三魄名雀陰,第四魄名吞賊,第五魄名蜚毒,第六魄名曰除穢,第七魄名臭肺。此皆七魄之陰名也〞。 |
|
|
|
|
|
|
|
发表于 28-10-2008 10: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塵】
即七情。《文昌大洞仙經》以喜、怒、哀、樂、愛、惡、欲為七塵。參見〝七情〞條。
【七緯】
①七種緯書。即《易緯》、《書緯》、《詩緯》、《禮緯》、《樂緯》、《春秋緯》、《孝經緯》,七類緯書共35種。《後漢書‧方術傳》:樊英……又善風角、星算、河洛七緯,推步災異。〞參見“緯書〞。
②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南朝宋鮑照《鮑氏集》卷十《河清頌》:如彼七緯,累璧重珠。〞《新論‧思慎》七緯順度以光天象,五性順理〞。 |
|
|
|
|
|
|
|
发表于 29-10-2008 11: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七醜】
清規戒律。指奉道者的七種不合規戒的行為。《太上洞玄靈寶宿命因緣明經》所列七醜為:一者不忠不孝,毀辱道尊;二者虛引鬼神,罵詈善人;三者毀壞神堂,不敬三尊;四者多疑少信,謂無鬼神;五者骨血至不親;六者反逆不順;七者疸癩乃嫉妒逮戾。
【七轉】
①指讀經書七過。《洞真高上玉帝大洞雌一玉檢五老寶經》〝有七轉洞經之法,當先讀《太極道經》,次讀《真陽經》,次讀《太一經》,次讀《九老經》,次讀《青童經》,次讀《後聖李君經》,次讀《小有中經》,都畢,一月得作五變七轉〞。自注:〝七轉者,讀七過也。〞
②法籙名詞。《法海遺珠》卷三:〝魁神一轉周天度,(鬼+勺) 箕二轉紫庭生,(鬼+雚)角三轉璇璣運,(鬼+行)星四轉陰光發,魓烏五轉運太虛,(鬼+甫)婁六轉雷霆震,魒井七轉斬邪精,旱魃為災疾速滅。〞
③雷法書符中的七轉咒名。《道法會元》卷五十六:〝震天地五聲書井字,存雷火霹靂入井字,掐午再書井字,念天火電神;次掐丑,念地火電神……歷十二支。次自子歷午十二支至子結雷局,念五雷降靈,鎖鬼關精,就依前念七轉咒。
一轉(卯文)、二轉(寅文)、三轉(丑文)、四轉(中指中文)、五轉(四指上文)、六轉(四指中文)、七轉(子文)〞。 |
|
|
|
|
|
|
|
发表于 30-10-2008 10: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七曜】
①指太陽、太陰與木、火、土、金、水五星稱為七曜。因皆照耀光明,亦稱七政。《悟真篇.自序》〝服七曜之光。〞
②也叫三景。指北斗陽明、陰精、真人、玄冥、丹元、北極、天關、輔、弼九星。《洞真太上八素真經精耀三景妙訣》:〝日月之明謂之光,星辰之精謂之耀,總曰七曜,統曰三景,景者明精之象也。〞
③指人眼、耳、鼻、囗七竅。《道法會元》卷七十《玄珠歌》〝七曜芒寒〞宋白玉蟾注:〝七曜者,在天北斗也;在人,眼、耳、鼻、囗、七竅〞。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