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ee33

【AIRASIA 5099 交流专区 1】亚洲航空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1-5-2008 04: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ilson_Ling 于 21-5-2008 03:47 PM 发表
想问下各位,你们继续持有Airasia是为了什么?被套牢?还是觉得这公司有很大潜能??

我是觉得来年这公司的盈利会下跌,前景不是很乐观,廉价航空在马航的介入后,airasia面对着跟大的打击。我很佩服tonny得能 ...


对于目前局势,我觉得该公司价格非常吸引,主要是因为:

1,股价已经很低
2,良好的人才
3,很好的招牌
4,未来的策略

由于最近价格已经由最高处下降至最低处,一共累计达到50%的跌幅,所以,在未来的日子,以比发行价格更高持有的投资者、组织或公司一般上都不会“亏本”卖出去。加上,即使Airasia盈利下降一半,其PE也不会超过10,而10以下的PE对于长线投资来说是相当的吸引力。

而Tony本身已经是个明星,他能够在与前首相的会谈中以象征式价格购买Airasia并将其重组并还清债务。过后还使它成为区域甚至国际的廉价航空公司的佼佼者,不能不佩服他的领导。此外,他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完成以上,真是个奇迹。

至于Airasia的“人人都可以飞”,已经是个相当有吸引力的招牌。廉价航空毕竟是廉价航空,载的是一搬不能承担昂贵机票的人们,将这个形象定型后,它就拥有一个号召力。如果,你今天乘搭MAS,或许你不必付钱,但是,MAS是否能够扭转自己形象,并在短期内将对手Airasia完全排挤出这个市场呢?

展望未来,Airasia已经慢慢填补过去的空缺,使市场由需求转换成供应,并打铁趁热鼓励人们使用它的飞机,它的酒店甚至它(未来)的广场。Airasia销售的不止是机票,它还销售一个概念-人人都可以拥有。

所以,不必对这公司那么悲观。人们依然需要乘坐飞机,依然需要成本控制,依然需要花费。那么Airasia就能够从中得到盈利。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0 收起 理由
Mr.Business + 10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1-5-2008 04: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48# wwloon32 的帖子

你的前提不对。你的看法没有问题,逻辑也很强。问题是,如果Airasia开始亏损,甚至可能倒闭呢?你的所有论点,都没有立足点了。
请考虑Airasia 的财务杠杆,和需要承担的利息。
似乎没有人跑去研究这些,就开始投资Airasi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5-2008 04: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45# tan81 的帖子

是的, 別忘記買入一只股的同時,也買入這家公司的債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5-2008 04: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an81 于 21-5-2008 04:45 PM 发表
你的前提不对。你的看法没有问题,逻辑也很强。问题是,如果Airasia开始亏损,甚至可能倒闭呢?你的所有论点,都没有立足点了。
请考虑Airasia 的财务杠杆,和需要承担的利息。
似乎没有人跑去研究这些,就开始投资 ...


那么目前的债务,应该处于什么水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5-2008 05: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47# wwloon32 的帖子

你买了它的股,不是应该很清楚吗?
可以参考InvestKLSE的分享。没有理由要和Tony分担他的债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5-2008 05: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44# wwloon32 的帖子

为什么林森池不喜欢运输业。
http://chinese4.cari.com.my/myfo ... 7091&extra=page%3D2

运输业固定成本高
在众多运输股中,最瞩目的是航空及航运公司。这也是笔者在初入行做分析员时,最先接触的行业。1974 年,中东战争令全球石油短缺,苏伊士运河堵塞,令中东石油要绕道非洲海岸运往欧洲,额外需时一个月,所以油轮需求量突然急升,其租金亦大幅上扬,而油轮的价钱亦录得数以倍计的升幅。当时香港是世界上最大油船公司的总部:有包玉刚环球船公司、董浩云的船队、会德丰及华光航业4大公司,还有不少规模较小的船公司。油船是当时世界经济衰退中唯一一枝独秀的行业,作为初入行的分析员,以为找到了一个可以在逆市中上升的行业。有一次,有位荷兰基金经理途经香港,访问香港的上市公司,维高达当日亦安排了他与这些船公司管理层会面。见面后笔者(一个20 多岁的小伙子)向这位50 多岁的基金经理推介航运股,想起来真是个大笑话,被他教训了一番,但却令笔者终生受用。

这位基金经理很婉转地说,他们的基金有百多年历史,其中一条不可侵犯的家规(House Rule),就是在过去百年的经营中,从不沾手这些运输业的股票,包括任何海、陆、空运输。 当时笔者碰了一鼻子灰,实际上这个策略隐藏了前人几百年的经验及智慧。这一鼻子灰令笔者不断阅读航运杂志及请教伦敦总公司资深的分析员,向他们学习运输业的运作环境及窍门,终于明白运输业的风险,是不适宜长线投资的。

1975-1976 年间,香港股市开始复苏,笔者在股市上升阶段,反而建议机构性投资者出售会德丰,理由是它的船务投资比重太大,当大量新落水的船只投入服务时,船租可能急速下跌,令到整个会德丰集团会出现资金短缺。当时笔者坚信会德丰需要筹集资金,来支持船队在船租及船价下跌时所带来的挑战。在这段时间,另一英资经纪行嘉惠父子的分析员, 反而大力推荐会德丰,认为当时会德丰已落后大市。作为蓝筹之一的会德丰可能会追回升幅。其心态只是捡便宜,买落后股,缺乏对基本因素的分析。结果不出3个月,会德丰果然宣布供股集资,股价因而大跌,笔者从伦敦客户获悉嘉惠父子出了一封道歉信,为该次推介会德丰引致客户损失而道歉。因为当时笔者坚持相反意见,所以伦敦一些基金经理,开始认识笔者这个藉藉无名的分析员,自此之后笔者便再没有写求职信,只有猎头公司找笔者转工。回想起来,当时的分析员确是很有专业操守,互不抄袭,保持各自独立的意见,就算嘉惠父子亦肯为错误作出道歉。

运输公司的固定经营成本非常昂贵。以航空公司为例:国泰是最有效率的,若每程飞机载客量(Load Factor)不能达到65% 的话,便会亏蚀;就算达到65% 以上,利润亦受到很多限制,例如票价的升跌、头等舱与商务客位的载客分布情况等。2003 年上半年,香港惨受SARS 冲击,国泰载客量急剧下跌,公司只有大幅减价及送出机票维持经营。虽然,当时的载客量达到64.4% ,但国泰仍出现12 亿港元的亏损,这是减票价带来的负面影响。粗略计算,由于减价幅度大,载容量要上升至72.8% ,才可以收支平衡。

船方面也一样,虽然很多运作程序已经自动化、计算机化及机械化,但固定成本仍是十分昂贵。当船只到达某个港口上落货,最大的成本,就是支付货柜码头泊位及上落货的费用。无论是海陆空的运输都有风险,所以保险费用十分昂贵,尤其是中东局势一旦紧张起来,要经过中东水域的船只,投保时要缴交额外战争保险费,甚至有时无法投保。

运输公司的第二个挑战是要不停地运作。就像工厂一样,24 小时3班运作便可降低成本,若只得8小时运作,其成本便会十分高昂。所以船队及机队的编排十分紧凑,是用人手去配搭班次的编排,例如国泰由香港直飞洛杉矶,机组人员到达后下班休息,但班机不会停下来,下一程可能实时由洛杉矶飞回香港,在洛杉矶有另一班机组人员接班继续行程。所以一个环球式的运作,需要很多人手配合,后勤支持是十分庞大的,因为除机组人员外,还有机上的用品支持亦需配合运作,而这是十分昂贵的。

船只也是要不停地运作,不能停下来的。由于船只体积庞大,空置时要停在安全的停泊位置,要支付泊位费;停泊其间,除了要继续支付昂贵的保险费,还要派人员继续看管及发动涡轮,以维持船只的运作能力。若船只长期没有运作的话,到重新启动时,是需要入坞维修一段长时间的。一艘“空置”轮船的维修成本和要付的银行利息,很快便会把“老本”吃光,

而且新的环境保护条例,对船只设计的要求不断提高,理论上每艘船应有30 年的寿命。但新一代的船只无论在设计及运作效率方面,都有改良,空置的旧船只在低潮时会很快被淘汰, 葬身于拆船厂。今时今日的科技,亦缩短了造新船的时间,船只的新供应可能很快充斥市场,压缩了航运的上升周期。众所周知,飞机维修费用昂贵。每次班机降落,与地面接触时的震荡,贯透全机每一环节,日积月累,容易产生金属疲劳,引致意外,飞机经过若干升降次数之后,便要进行全机X 光测试。

航运业与地产不同。自1997 年,香港有很多负资产出现,但只要供款者继续有工作及还款,银行便不会收楼拍卖,亦不需长期付出庞大的维修费用,只是付出小额的差饷及管理费用而已。所以地产是一门能守的行业,不少过去7年的负资产,现时已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航运业并不拥有市场专利,处于完全公开的价格竞争,一定要做到最便宜、最优质及最迅速的服务。所以国泰航空未来的挑战,是来自着陆权的开放(Open Sky)及廉价航空公司的竞争:中国内地及香港都会开放天空,容许廉价航空公司加入竞争。香港的第五航权已经开放,中国内地日后相信也会跟随。航空权的开放会导致更多竞争,价格会继续下滑;但成本很难下跌,以占其成本20% 的燃油为例,石油价格在可见将来很难大幅回落。美国的航空业已是投资界的诟话,因为价格竞争,令他们无法达到收支平衡,很多公司随时都会宣布破产。

在六十年代汇丰银行亦曾与会德丰及包玉刚合作,投资航运业务。但在七十、八十年代, 汇丰将手上股权陆续出售。自从七十年代的航运高潮后,航运业便辗转走下坡,所以在七十年代后期包玉刚先知先觉,尽量减持手上船只数目,继而登陆收购九龙仓;而董浩云则坚持投资航运,结果金山船公司及东方海外,在八十年代初要进行财务重组。会德丰的船务在八十年代初亦几乎要面临清盘,虽然有其他业务支持,勉强维持下去,最后会德丰的股权,还是被九龙仓收购了。

在运输业中,笔者觉得比较有保障的环节,就是提供基建服务的上市公司。例如机场或货柜码头的经营商、系统供货商等,这些都有比较固定的收入。看看表14 的数据,中远太平洋及招商局的纯利表现,会较中海发展稳定得多,后者只是纯粹经营航运业。至于航空股, 东航、南航及国泰的纯利极度反复,而且变化速度之快十分惊人。就算专业投资者,往往也要损手离场。

[ 本帖最后由 Mr.Business 于 21-5-2008 05:36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1-5-2008 05: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 Airasia 也是非常吸引我。一流的人才,号召力也很强。
看到它透过广告业务赚钱的方式实在令我非常佩服.
可是她的债务是令我却步。。。
Tony 如今面对的压力,我认为不止是商业竞争,还有政治上的压迫。
做生意没扯上政治是假的。可是现在摆明是被政治 “欺负" .
Tony 的商业才能是无可否认的,但是他有没有能力或如何对抗强权是我对他的关注....
我担心他现在是,"郁郁不得志".
加上。。。Airasia 不是一个可以令我晚上安心睡觉的股.
上个月已经上演了航空公司倒闭的 "好戏" 了。。。
以前可以说, Airasia 是我国唯一的廉价航空。。。政府还会对这 "唯一" 有顾忌.
现在多了个 Firefly.... Airasia 不再是唯一了。。。她现在可有可无。。。。
政治,不公平的商业竞争, 上升的原油,高债务, Airasia 正处在四面楚歌的困境,很被动.
我认为他唯一的出路,就是靠非航空业务来起死回生,转移核心业务,转被动为主动
我听说过 Airasia 不是有酒店生意吗?请问有没有人知道她的业绩怎样呢?(不好意思,我没对 Airasia 作深入的研究)
请指教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0 收起 理由
Mr.Business + 10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5-2008 05: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50# lawrence311 的帖子

转换生意的投资,是最危险的。你可以看好它,可是要在它成功后,才买入它的股票。
小股东是没有必要陪伴大股东一起冒险的。
不要忘记散户的优势。
最安全和赚幅最好的投资,肯定是捡现成的。
问题是,世界上有许多人不相信有这么好的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1-5-2008 05: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an81 于 21-5-2008 05:23 PM 发表
你买了它的股,不是应该很清楚吗?
可以参考InvestKLSE的分享。没有理由要和Tony分担他的债务。


分担债务,分担风险,是投资的一部分。
Airasia的债务大概没有什么问题吧?
感觉上长期债务比短期债务多,资金比短期债务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5-2008 05: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52# wwloon32 的帖子

感觉和大概。
你应该拿了不少风险。
希望你会从新考虑这项投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5-2008 05: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50# lawrence311 的帖子

Airasia的行业前景不好,最近这么多航空公司倒闭,不就证明了航空业的高风险?行业不好,你有多少一流的人才或多强的号召力,也是没用。

很多人认为Tony和Airasia被政治打压,我却不觉得。MAS把30%的空位拿出来,是商业考虑。反正这30%都是空位。。。可MAS的这一招却大大打击Airasia。Airasia的搭客都是对价钱很敏感的,会被MAS的30%的空位所吸引。

Airasia要买飞机,飞机很贵,所以要借多多钱。生意赚的钱就要拿来还债,还利息,之后继续买飞机。我不以为Airasia会有free cash flow的一天。

[ 本帖最后由 Mr.Business 于 21-5-2008 05:49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5-2008 05: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an81 于 21-5-2008 05:37 PM 发表
转换生意的投资,是最危险的。你可以看好它,可是要在它成功后,才买入它的股票。
小股东是没有必要陪伴大股东一起冒险的。
不要忘记散户的优势。
最安全和赚幅最好的投资,肯定是捡现成的。
问题是,世界上有许 ...


嘻嘻。。。我知道。。。谢谢提醒
所以我才问有没有人知道他的进展如何。
其实廉价航空 + 廉价酒店 + 廉价出租车在欧洲是很好的配搭,他们很流行自助旅行。
可是他们那套在本地行不行得通呢? 那就得 study 一下本地的旅游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5-2008 05: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55# lawrence311 的帖子

根据我之前在欧洲的经验,自助旅行有一个先决的条件,就是治安。
没有自助旅行的人愿意到访人身安全受威胁的地方旅行,因为可以旅行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你认为大马的治安怎么样? 就可以看到这些配套的前景。
互联网绝对会把每个地方的资料,都报道得很详细。
有兴趣做这些投资的朋友,可以看多看旅客对大马的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5-2008 05: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r.Business 于 21-5-2008 05:46 PM 发表
Airasia的行业前景不好,最近这么多航空公司倒闭,不就证明了航空业的高风险?行业不好,你有多少一流的人才或多强的号召力,也是没用。

很多人认为Tony和Airasia被政治打压,我却不觉得。MAS把30%的空位拿出来, ...


你是有你的道理。所以我才说 Airasia 是无法令我晚上安心睡觉的股票,从而令我却步.
我也坦白告诉你,Airasia 被政治打压,纯粹是我个人的假设和猜测
你可以说我有偏见,可是像 MAS, Telekom, Tenaga, Maybank , EON etc 这类型的公司。我是不相信他们没有靠政治取得商业上的优势,虽然在生意上靠政治是很正常的事(也很需要), 可是我觉得他们已形成依赖, 使我非常质疑他们的商业才能,和是否真的能照顾股东的利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5-2008 06: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an81 于 21-5-2008 05:56 PM 发表
根据我之前在欧洲的经验,自助旅行有一个先决的条件,就是治安。
没有自助旅行的人愿意到访人身安全受威胁的地方旅行,因为可以旅行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你认为大马的治安怎么样? 就可以看到这些配套的前景。
...


哈哈。。。是有道理。 搞不好匪徒看到鬼佬,觉得他们特别 "多水“,先下手为强!
此外我也觉得本的的基建设施是很不太好,只是公共交通就够了。。。
对于本地廉价酒店的前景,我有一个看法,请指教
如果先进国的旅客要来本地旅行,我觉得他们搞不好索性住 5 or 4 星酒店, 因为汇率的关系,对他们来说是超便宜的,所以就没需要去住廉价酒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5-2008 06: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旅游业和酒店是很难赚大钱的 (对上市公司来说),不要对这有太多幻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1-5-2008 06: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馬航之所以會突然暴利,是前期把沒用到的資產和人物方面下功夫,去減成本,所以才會出現暴利,不過下來的盈利就不會像早期了。因為資產和人物已經過去了,這時是要看營業額了,所以馬航跟本沒法動搖亞航的運作,所以就用亞航的手法轉來打擊亞航。

所以馬航看到亞航的運作,把一個月里的機票有多少%是沒賣出去的,拿去free機票,不過我們還是要還附加費用,這些附加費的用意是幫助油價的高漲,意思叫人民也來負擔這些油價的意思,這樣一來就能把運作成本拉下,所以亞航就能從中得到外來的這些人民的資金而轉去高油價的沖擊,所以馬航也就是看中亞航的這一點方法來做。

所以馬航就一石兩鳥之計,明來講是給人民有機會做FREE的飛機,暗來講,無非是要把亞航拉下水,把亞航有利的飛行航線用馬航賣不出去的空位機票對凖亞航有利的飛行航線,這樣一來,自已也能把高油價的成本拉下,二來也能從中打擊亞航這些線路。

所以只要油價一天不下跌價,所有航空業就會面對資金問題,不是倒的倒就是負債過高,而且航空不是講我沒錢就可以做下去,(只有馬航是特別能做下去的一間政府保護的航空公司)所以亞航下來就是要如何讓投資者和外資信服亞航能過的了這一關,就像DIGI電訊一樣,有外資支援,所以不怕政治的手法,照樣我做我的,他做他的,各不相讓。

現在如果馬航真的要亞航完全沒營業額來講,最容易方法就是直接用完全FREE的系統,對凖亞航有利的線路飛行,只要拉上幾個月,亞航肯定會變成資金出現問題,如果又得不到外來的資金運作,那就是成了負荷的航空公司了。

這也叫著: 不是你死便是我亡,有你就沒有我的存在世間。

亞航一直自認為自已的運作能力能應付油價的高漲,但是切沒算到讓自已走向面臨危機的切是一間快要倒的馬航,現在反而讓馬航得到有利的條件,直接送亞航去非洲當土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5-2008 07: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油價不斷上漲,破記錄的航空在大馬的馬航和亞航切在鬥價錢表,我想那些外地的航空經營者肯定大開眼界了。

有消息講,布什會在退位之前會攻打 IRAN,如果真是如此,油價會沖破另一高峰。


不停飙升再创新高 纽约期油直逼130美元 二零零八年五月二十一日 晚上七时十九分

(纽约21日电)国际原油价格不停飙升,纽约期油再创下闭市及历史新高,直逼每桶130美元大关,因受到一连串因素之激励。
交易商称,美元因物价数据强劲而走软、伊朗核问题、多家机构预期今年油价上升,以及蒸馏油供应紧张等因素,驱使资金大量涌入油市,令油价进一步大涨。
市场担心美国与伊朗的紧张对峙,可能使得已经因为全球供应紧缩及需求强劲驱升下的原油市场,投机热度升高。
投资机构T.Boone Pickens预期今年油价将扬升至每桶150美元。
纽约商业交易所6月原油期货周二一度至每桶129.60美元,闭市时拉回至129.07美元,不过该刚满期的合约则仍然创下闭市新高,以及较周一大起2.02美元,也打破了上周五创下之每桶127.82美元的历来最高纪录。
此外,7月原油期货亦创下每桶129.29美元的空前新高,闭市起2.26美元叩至128.98美元。周三在亚洲尾市时段的电子盘交易,该期货进一步上涨至129.45美元。
美国原油价格在过去12个交易日中,有10次刷新最高纪录。
伦敦的布兰特7月原油期货周二闭市时也大起2.78美元而叩至每桶127.84美元,较早曾叩至128.07美元,改写了5月16日创下的126.34美元的前新高。
纽约的6月RBOB汽油期货周二的结算价急涨6.78仙而至每加仑3.3044美元。6月取暖油期货微升至每加仑3.775美元,较早叩至3.792美元的新高。天然气期货也劲升41.1仙而叩至每千立方尺11.365美元。
美国能源资料管理协会将于今晚公布上周石油库存数据,市场预期原油库存增加60万桶,汽油库存上升70万桶及蒸馏油库存增加130万桶。

[ 本帖最后由 khokhokho 于 21-5-2008 07:38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5-2008 08: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刺激好兴奋哦!!!破USD130了!好恐怖啊。。。。
AIRASIA 再跌就破RM1。00了。。。。。到时候就拼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5-2008 08: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各位,我听过一句话叫 "Never Catch A Falling Knife"
Airasia 现在算是falling knife 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1-2-2025 05:58 PM , Processed in 0.152240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