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inapress.com.my/content_new.asp?dt=2010-11-13&sec=mas&art=1113mc52.txt
《雪隆華族歷史圖片集》
華研徵求舊照片圖像
(吉隆坡12日訊)華社研究中心的學術委員會,正式啟動編輯《雪隆華族歷史圖片集》工作,即日起向各界徵求和收集舊照片或圖像,以便能編寫出更為完整和清晰的馬來西亞華人史。華研中心主席周素英指出,該圖片集將專注歷史圖片收集和存檔,以透過珍貴老照片,重溫華社對過去社會面貌的模糊記憶。
她說,圖片集將選擇隆雪地區為主,因為吉隆坡是我國首都及政經文教的中心地,是華人先輩較早聚集和開墾地區,因此圖集將喚起后人對先輩拓荒的溫情與敬意,並記載貢獻的見證和記錄。
“編委會為擴大書中內容,除了在各舊書刊、報章及檔案館搜尋外,也會展開徵求雪隆區歷史圖片活動,華研有義務為華族作重要的史料搜羅與建檔工作。”
周素英今日在記者會發表談話;圖片集將以徐威雄、陳亞才、張集強為主的編委會團隊,3人將承接本中心榮譽研究員李業霖,早前初步的收集工作。
分6大主題呈現
她說,圖片集分6大主題呈現,甲必丹時代歷史、社會生活、宗教生活、經濟活動、文教活動、政治活動。
她呼籲,社會踴躍報效有關華族社會活動、民俗慶典、活動紀念等各類早期照片或圖像,凡報效圖像者,可將照片複印或掃描為電子檔,傳送至華研中心,並註明拍攝日期、地點、活動主題、照中人物以及圖片贈送人的基本資料。
該中心電郵為[email protected],郵寄地址為Centre fo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No 1, Jalan Maharajalela, 50150 Kuala Lumpur.
分2大部分修訂成冊
徐威雄指出,《雪隆華族歷史圖片集》自編委會今年9月成立以來已有了完好規劃,圖片集將分成2大部分修訂成冊。
他說,首冊收集照片,將是從雪隆開墾的1857年開始至1957年之間,第二冊圖集則從1957年至2007年。
“編委會已把時間拉長,以及擴大篇幅,因此畫冊是呈現150年雪隆華族歷史,而編委會目前正收集1857年至1957年這期間照片,預計明年底或2012年初完成首冊收集。”
他透露,若收集活動的反應不錯,將在6月至7月之間率先展出部分圖集;因此若家中有收藏這150年期間的照片,包括百年傳單、或百年百貨公司的老廣告紙,大掃除時勿丟掉。
“圖片集一旦完成編輯,將以精裝版出版,而整個編務初步估計耗資7萬令吉,主要是印刷費。”
歷史編寫遇疑問
可提供客觀記載
陳亞才指出,我國教育歷史課本若在編寫時遇上疑問,編委會圖片集,將可提供客觀記載,以還原更準確歷史,單憑官方主觀記載以外,也必須存在民間的客觀記載。
張集強說,圖片集收集工作將標注照片來源,以及提供者姓名,而一些超過50年的照片並不會存在版權問題。
他指出,圖片集會將甲必丹和拓荒期分開來,主要是更早時期華人到此還未有顯著發展,不像后期創立,而會把怎樣創立的最原始面貌建立起來,因此圖片集將記載更多少為人知的先賢。
“編委會還沒收到1857年的照片,只有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