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13-11-2008 06: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11-2008 06: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11-2008 06: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11-2008 07: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79.美财政部放弃收购抵押资产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3日 07:06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华盛顿十一月十二日电(记者 邱江波)美国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今天表示,美国政府将不会收购银行的问题资产,美国政府目前的注意力已经转向非银行与消费金融领域。
在今天美国财政部的一次会议上,美国财长保尔森说,美国政府的七千亿美元救市计划,将不会购买银行与金融机构那些有问题的资产。救市计划中因为不收购问题抵押资产而节省下来的部分资金,将可以被用于支撑信用卡应收账款、汽车贷款与学生贷款市场。
保尔森今天承认,收购抵押资产并不是利用政府资金的“最有效途径”,保尔森的最新转变令业界惊讶。最近,美国财政部出台的一系列救市措施显示,美国政府已经开始倾向于通过认购优先股的方式向银行业注资,似乎显示这才是这笔资金更好的利用方式。有人说,这是美国政府在对金融危机后救市方向的重大改变。
针对当前金融市场,保尔森说,美国百分之四十的消费信贷是通过有价证券销售提供的,这个市场急需政府的支持,虽然金融体系已经稳定下来,但考虑到它们所持有的问题资产、抵押赎回权丧失率预期中的居高不下,以及美国与世界经济环境的不景气,银行与非银行机构都可能需要更多的资金。
保尔森表示政府会继续利用二千五百亿美元购入银行股份的计划,财政部已批准数十宗银行参与联邦政府救援计划的申请案子。他鼓励“银行谨慎的借贷”,认为这样将有利于美国经济恢复增长。
保尔森还为财政部此前采取的救市系列措施进行辩护,但他强调,金融市场的情况仍然脆弱,救市工作的重点仍然应该放在“恢复和修补”上。据他透露,修改抵押贷款协议的提案仍然在考虑范围之内,不过,因为这些计划的成本巨大,且不属于美国政府七千亿美元救市方案项范畴,所以可能不再优先考虑之列。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usstock/economics/20081113/07065501041.shtml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11-2008 07: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80.美国国会聆讯索罗斯 追查金融危机元凶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3日 09:41 东方早报
早报讯美国政府正寻求各种方法加强金融市场的监管,“追查”金融危机的“元凶”。据英国《金融时报》昨日报道,美国去年收入超过了10亿美元的五位对冲基金经理昨日将被召至美国国会作证,其中包括赫赫有名的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这也是继史上最伟大的央行主席、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和全球顶级评级机构之后,又一批被传召的金融巨头。
对冲基金经理和咨询人士称,听证会或许只是美国当局加强监管的前奏。《金融时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据Alpha杂志的粗略计算,上述五位的收入在对冲基金经理中排在前列,因而被国会“挑中”。
对冲基金行业管理层预计,此次听证会重点内容将包括,对冲基金的庞大规模是否对金融体系稳定性构成威胁——原因或是其交易的影响,又或者甚至是一家对冲基金倒闭影响。
次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对冲基金的报酬机制是否鼓励了对冲基金经理不计后果地承担风险。此外,作为对冲基金的惯用手法之一的卖空也将会是听证会上讨论的另一问题。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usstock/c/20081113/09415502070.shtml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11-2008 07: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81.美三大行业巨头掀起历史上最大借款浪潮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3日 07:38 大洋网-广州日报
本报讯 (记者陈海玲)昨天的美国市场最新情况是:通用汽车仍需要500亿美元才能存活,“两房”可能需要1000亿美元,AIG正在获得1500亿美元的再融资,此外,国会一个全新的1000亿美元的救市方案正在准备中……什么时候才是终点?“美国政府正处于历史上最大的借款浪潮,华盛顿又一次处于恐慌当中。”美国伟斯资产管理公司分析师Martin对本报记者表示。
三大行业巨头又发“SOS”
近期的美国正掀起又一个大公司公布大规模损失并向华盛顿乞求数百亿美元以过日子的浪潮。
截至昨日,通用汽车的股价已下跌了90%——从一年前的每股31.14亿美元降到昨天的3.36美元。而上次股价这么低,还是1949年。分析师甚至警告,通用汽车的股价很快就会归零。
分析师的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上星期五,通用公布第三季度净亏损25亿美元,至此其2008年亏损额已高达213亿美元。更严重的是,昨天,通用汽车称,华盛顿准备给的250亿美元并不够用,因为其现金储备正以每月23亿美元的速度消耗掉。
通用汽车的高层已经公开表示,如果没有政府的救援,通用汽车很可能就会在明年上半年倒闭。这样140万名通用汽车的工人及供应商就会一夜间失去收入来源。而白宫正在组织另一场规模达500亿美元的救援计划。新当选的美国总统正在催促美国总统通过此项计划。
此外,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AIG)昨天则公布了一项高达1500亿美元的再融资方案。而此前,美联储已先后给了AIG公司2350亿美元的信贷额度以支撑它存活。然而,AIG公司却始终摆脱不掉倒闭的可能。昨天,就在刚刚宣布其在七至九月份损失250亿美元后,政府又公布将再给AIG空降另一个新的救援包裹——价值1500亿美元。
此外,美国最大的抵押贷款公司——房利美亏钱亏得如此之快,只能再等待政府另外1000亿美元的救援,否则就只能彻底地关门停业。而此前,房利美已从政府那获得了1000亿美元的救援,但其今年第三季度仍录得290亿美元的亏损。
急煞的美国政府四处筹钱
美国政府不断收到公司发出的“SOS”:这里需要数十亿美元,那里又需要数千亿美元……
而就在昨天,美国国会又在呼吁发出另一个经济刺激方案,以期能令在股灾中深受打击的股民缓缓神,继续消费。然而美国政府从何处能再次迅速地拿出这笔钱来,是个巨大的考量。美国政府必须再借钱。事实上,上周,美国财政部就已宣布它将会借款5500亿美元,这笔钱比2008年全年的美国财政赤字都要大。
然而这仅仅只是冰山的一角。高盛的分析师宣布,为了支持财政部8500亿美元的联邦赤字,买下5000亿美元的坏资产,使5610亿美元的到期国库券能支付,华盛顿政府还需要再借2万亿美元。
“美国政府正处于历史上最大的借款浪潮,华盛顿又一次处于恐慌当中。”美国伟斯资产管理公司分析师Martin对本报记者表示。
高盛分析师宣布,为支持财政部8500亿美元的联邦赤字,买下5000亿美元的坏资产,使5610亿美元的到期国库券能支付,华盛顿政府还需要再借2万亿美元。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usstock/economics/20081113/07385501129.shtml
[ 本帖最后由 cariklsbsin 于 13-11-2008 07:11 P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11-2008 07: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82.摩根士丹利将裁减10%机构证券员工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3日 00:39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北京时间11月13日凌晨消息,摩根士丹利首席财务官科姆·克勒(Colm Kelleher)周三称,在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和客户需求下降的形势下,该公司计划在旗下机构证券部门裁员10%,并在资产管理部门裁员9%。
克勒在今天由美林在纽约主办的一次银行业会议上宣布了这一消息。今年早些时候,摩根士丹利已经采取了裁员措施,并于9月份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摩根士丹利还表示,截至10月底为止,该公司总资产已经下降至8000亿美元以下,并计划使用股权、长期债券及存款融资50%的所持资产。
摩根士丹利联席总裁詹姆斯·戈尔曼(James Gorman)称,该公司正在招募零售银行业专业人员,并将以零售银行为目标寻求“有目的性的收购”。
据知情人士称,摩根士丹利今天宣布的裁员总数在其46383名的员工总人数中所占比例约为5%到10%。这位知情人士拒绝透露姓名,原因是摩根士丹利尚未宣布具体数字。2008年迄今为止,摩根士丹利已经裁减了4400名员工;去年年中以来,全球各大金融机构的裁员总数已经超过了15.5万人。
在美国第四大证券公司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以后,9月份与摩根士丹利一同选择从证券公司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的还有高盛集团,两家公司此后均采取了裁员措施。上周,作为裁员1.2万人以上计划的一部分内容,高盛和花旗集团已经开始裁减员工。
上个月,摩根士丹利从日本三菱日联金融集团(Mitsubishi UFJ Financial Group Inc.)处筹募了90亿美元的资金,并从美国政府那里获得了100亿美元的拯救资金。
据摩根士丹利今天在公司网站上公布的文件显示,截至目前为止,该公司已经有33%的资产由股权、长期债券和存款进行融资,高于2007年的21%;公司总资产则已经从第三财季的9870亿美元下降至不足8000亿美元。
在截至8月31日为止的九个月中,摩根士丹利净利润同比下滑41%,至39.6亿美元;今年截至昨天为止,摩根士丹利股价已经下跌了73%。(唐风)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usstock/c/20081113/00395499793.shtml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11-2008 07: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83.北美保险公司损失超1200亿美元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1日 23:32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北京时间11月11日晚消息,北美洲各大保险公司在债券市场上的损失已经超过了1200亿美元,其中以美国国际集团(AIG)损失最高。在这一损失的推动下,全球各大金融公司的损失总额正走向万亿美元大关。
截至昨天纽约时间17点(北京时间今天凌晨5点)为止,美国国际集团在北美洲保险业损失总额中所占比例大约为50%,相当于飓风卡特里娜袭击美国时损失的三倍之多。此前,美国国际集团公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该集团第三季度亏损创下历史新高。
在与美国抵押贷款相关的资产价值下跌的形势下,第三季度中KBW Insurance Index指数24只成分股中的15只已经出现了净亏损,促使北美保险公司筹募了800多亿美元资金以修复资金基础。在美国国际集团亏损的推动下,全球各大银行和金融公司的损失总额已经超过了9190亿美元。
美国国际集团首席执行官
爱德华·李迪(Edward Liddy)在昨天接受采访时称:“我们仍旧拥有很大的资产基础,如果这些资产的价值继续恶化,则我们将继续蒙受亏损。我们认为,这种情况不会发生,但谁也不知道市场上会发生什么。”
美国国际集团已经减记了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信用违约掉期的价值。本周早些时候,该集团获得了1500亿美元的政府拯救资金。不到两个月以前,该集团已经接受了850亿美元的拯救资金。
除美国国际集团以外,其他金融机构也已经蒙受了巨额损失。其中,美国银行、花旗集团和美联银行的市值损失总额已经达到了1539亿美元。(唐风)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usstock/c/20081111/23325494700.shtml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11-2008 07: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84.早盘:花旗创12年新低 油价跌破60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2日 00:18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美股在上午继续下滑,市场呈普跌态势,99%的标准普尔500成份股在下跌。花旗集团自1996年以来首次跌破11美元。道指、纳指与标准普尔500指数距离10月10日的低点尚有9.6%、5.6%与6.4%的距离。
Eisner's投资服务公司合伙人蒂莫西-斯派斯(Tim Speiss)表示,“当前美国经济最大的问题是消费者信心的不足。如果美国消费者在第四季度圣诞购物季节继续减少开支,那么所有行业都会受到冲击。”
原油价格暴跌5.3%,至每桶59.10美元,创自2007年1月来新低。投资者认为全球经济成长放缓将影响原油需求。
住房开发商Toll Brothers称无法确定2009财年能够盈利,而咖啡店运营商星巴克的财报也令人失望。这两份财报突出显示了住房与浪费者支出两大重要领域的问题,星巴克与Toll Brothers销售额均出现下降 。
因周二是老兵纪念日,今天没有经济数据公布,投资者将把注意力集中在企业财报上。债券市场今日休市。
美国运通已将业务转型为银行,以便更快获得政府资金。
截至美东时间上午11:00(北京时间午夜),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了267.14点,至8603.40点,跌幅为3.01%。道指30种成份股全线下滑。
通用汽车 (GM)暴跌17.0%,创自1943年以来新低。投资者担心通用在年底前就会烧光所有剩余现金。
前道指成份股AIG (AIG)下跌了7.9%,财政部昨日追加了对AIG的资助额并降低其利息负担。
斯派斯表示,“市场在等待坏消息并猜测下一只靴子将来自哪里。市场会继续留意AIG,而通用汽车的问题十分严重。”
美国铝业 (AA)下跌了7.2%,Freidman, Billings, Ramsey Group Inc.将该股评级从“跑赢大市”调降至“同步大市”。
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了29.97点,至889.24点,跌幅为3.26%;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了48.39点,至1568.35点,跌幅为2.99%。
标准普尔10大行业板块全线下滑,金融与能源板块领跌。
斯派斯认为以美国为中心的市场忽略了一个重大利好因素。
他表示,“中国为刺激经济进行了巨额投资,让中国继续进口对于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经济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美元对日元汇率有所下跌,但对欧元汇率有所上涨。
斯派斯表示,“第一季度将有更多坏消息。”
星巴克 (SBUX)下跌了3.8%。因关闭店面与裁员带来的开支,该公司第四财季利润下滑97%。星巴克称当前财年同店销售额将下降2%至7%。
Wisco Research分析师格雷格-施罗德(Greg Schroeder)指出,“星巴克第四财季利润率在美国与海外均出现下降。”但该分析师仍维持对该股买进评级。
他在给客户的一封短信中表示,“我们对其削减成本的努力有信心,这些措施将改善其未来盈利前景。”
信用卡公司美国运通 (AXP)下跌了5.8%,美联储批准了该公司转型为银行的申请。
住房开发商Toll Brothers (TOL)表示第四财季住宅市场营收下降了41%,该公司没有对明年业绩进行预测。该公司北美部门近几周销量下降,合约撤销率有所上升。该股下跌了1.2%。
沃达丰 (VOD)上涨了6.8%,该公司没有发布盈利预警,但下调了销售额目标。
InterContinental Hotels (IHG)下跌了7.9%,该公司表示十月份业务形势严重恶化。
Chesapeake Energy (CHK)下跌了5.0%,该公司与StatoilHydro (STO)达成一项价值33.7亿美元的开发阿巴拉契亚地区的协议。
Las Vegas Sands (LVS)下跌了16.9%,该公司表示已终止在澳门项目以节省现金,公司将重点开发在新加坡与宾夕法尼亚州的在建项目。
东京日经225指数下跌了3%,伦敦富时100指数下跌了2%。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ustock/pmbd/20081112/00185494776.shtml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11-2008 07: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85.肉价上涨经济不景气 英盗窃家畜行为泛滥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1日 13:41 扬子晚报
据新华社电 肉价上涨及经济不景气等因素使久已绝迹的盗窃家畜行为在英国死灰复燃。保险公司估计,英国农民每年因此损失数百万美元。英国《独立报》9日报道,英国伍斯特郡58岁农民约翰·毕晓普原本过着悠闲的生活,但近来却怒火满腹,原因是他养的羊总是莫名其妙失踪。加上上周丢失的几十只,他总共已丢了200多只羊,价值超过1.5万美元。
《独立报》分析认为,便宜肉黑市的增多及肉价上涨是这种犯罪行为死灰复燃的原因。毕晓普的遭遇并非个案。诺森伯兰郡、达勒姆郡近几个月来均发生了盗窃家畜案件,其他一些热点地区包括苏格兰南部、威尔士等地。英国几家保险公司估计,英国农民每年因家畜盗窃行为损失达500多万美元,而随着经济危机蔓延,这种犯罪行为可能会继续增加。
http://finance.sina.com.cn/j/20081111/13415493052.shtml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11-2008 07: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86.中国公司美国讨债忙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1日 12:14 国际先驱导报
今年底到明年初,中国企业的美国外债危机将迎来雪崩式爆发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王晓洁发自北京 “我看,还是不说了吧。”电话那头,广州一家五金公司的负责人不愿讲述这些天辛酸的讨债经历。美国五金公司Shapes的破产,让广州、沧州、上海三家供货商瞬间面临货款无法追回的风险。
正在帮其讨债的,是位于纽约的美中资产管理公司。该公司总裁刘海善最近明显感觉到,金融危机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生意。每天,他都会接到来自许多中国企业的电话、邮件,问题只有一个:怎样才能尽快把美国公司欠的债讨回来?
美国企业破产殃及中国
“本月初我刚刚帮助三家中国公司讨回150万美元。”刘海善无法抑制住兴奋之情,“平均追回率在70%,很难得。”一年多来,这家专注美国讨债业务的公司已为中国企业追回约500万美元欠款。
其实,做刘海善这行的人还有很多,500万美元的讨回额也不过是沧海一粟。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贸易室主任刘旭近日指出,拖欠货款已成为美国企业在金融危机中转嫁损失的一种办法。统计显示,仅今年前5个月,浙江企业的海外坏账就达10亿美元。
“今年底到明年初,中国企业的美国外债危机将迎来雪崩式爆发。”刘海善对此不无担忧,“美国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恶化,最终将给中国出口企业制造沉重的债务包袱。”
从事了一年多的追债业务,刘海善最有感触的就是:美国大牌也会破产,并欠下巨债。他所说的“追回150万”案件,债务人就是知名服装零售商Steve&Barry's,美剧《欲望都市》中的女一号萨拉·杰茜卡·帕克就拥有其旗下品牌。今年7月18日,这家企业申请破产,因此拖欠全球1700多家公司2.5亿美元货款,中国50余家公司受到牵连。
“90%的债务几乎都无法追回了,剩下的10%,平均追回率也只有50%。因此三家中国企业平均70%的债务追回率很不容易了。”刘海善感叹,幸亏这三家企业反应及时,在规定期限内通过法律途径提出申报,才得以从接手者那里讨到欠款——欠款为法院拍卖原公司资产所得,十分有限,晚一步可能就要不到了。
其实,刘海善干上这行,就是因为他在2006年接触到三家知名美国企业破产案时,看到中国出口坏账明显增加的隐患。三家破产企业中,LG美国子公司的名气自不必说,Oneida也是拥有150年历史的家居大牌,美国电影里的烛台、银具几乎都来自Oneida,GHP则是在美家喻户晓的厨具品牌销售商。而且,债权人也常常位列行业龙头。GHP破产案中,被拖欠货款的企业就包括国内厨具业“老大”苏泊尔(11.18,0.33,3.04%,吧)。
就在本报截稿当天,记者又收到刘海善发来的一封电子邮件:包括美国著名电脑品牌商Gateway在内的母公司MPC Computers刚刚申请破产,债务总额高达2.78亿美元,江苏某知名IT企业将因此担上约720万美元的无保障债务。
中美律师组成追债大联盟
在中国,讨债并不是新鲜生意,不过多年来,国内讨债公司大都只从事国内业务。但随着做外贸的中国企业飞速增多,国外追债业务的市场也大了起来,从事相关业务的多为律师事务所、商务咨询、调查公司。
上海信诚律师事务所的姜涛律师告诉《国际先驱导报》,对于中国律师而言,处理海外追债案件,跨国司法合作至关重要,信诚律师所就与美国部分律师所成立了追债联盟。
办理中外追债业务的费鸣律师也坦言,当年留学澳大利亚攻读法律硕士时建立的海外关系,给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作为清华源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费鸣从2006年开始办理跨国追债业务,凭借遍布全球的律师人脉,费鸣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律师所、专业追债公司都结成了合作联盟。
2006年注册于纽约的美中资产管理公司,也与6家不同规模的美国律师所联合建立了中美追债律师团队,接案律师都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我对接案律师有三条要求,一是在相关行业从业10年以上;二是要对中国友好,富有正义感;三是能承担风险,先追债,成功收款后再按比例提取服务报酬。”刘海善表示,因为有些案件虽胜诉或协商赔款,但收款成果不佳,“这也是美国绝大多数的律师都要求提前拿到服务费用的根本原因。”
讨债过程多艰辛
“没有容易的案子,都很难。”费鸣这样形容追债之艰辛。
通常情况下,追债公司先调查债务人的欠债原因及还债财力,并将证据搜集齐备,与债务人沟通。如果债务人有意协商还债,欠款则由庭外解决收回;而当这种做法行不通时,就必须经过法庭诉讼程序。不过,如欠债的公司已在国外宣告破产,或已关门,债务就很难追回了。而且,如果债务发生超过6年、债权人方存在偷漏税、故意改换产品名称及产地来源、仿冒专利产品等情形,或产品确实存在质量问题和出货时间差错等,追债也会困难得多。
“旅行社的债特别不好追,口头协议多,取证太困难,实在很难接手。”刘海善无奈地表示,这些案件的规模动不动就有几十万美金之多。
此外,追回的欠款常常要打折,刘海善最近处理的一桩案件中,一家美国进口商便以六折向中国债权人分期支付了30万美元的欠款。而在他看来,这样的企业已经算“厚道”了。
即便得到了大部分欠款,债权人也要按照约定付给追债公司高额佣金,一般情况下,占到讨回金额的30%至50%。虽然国外不乏收费在10%至20%的追债公司,但他们主要靠“骚扰战术”办理业务:不停打电话、发邮件,当债务人不予理睬时,这招就不奏效了。
出口企业应该“留一手”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企业的外债发生率在全球都处于较高水平。商务部研究院院长柴海涛今年9月指出,中国外贸企业国际业务的坏帐率高达5%,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倍,发达国家的10到20倍,每年的出口都要新产生300亿至350亿美元坏账。
费鸣认为,这与中国中小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普遍偏低有关,经常被外债问题困扰的也多为中小型制造、加工、贸易类企业,这些企业内部普遍缺乏一整套系统、完善的信用管理制度。
“追债是退路,防债是出路。”在刘海善看来,企业完全可以采取措施防债。他建议,为防止债务发生,中国企业在将货物卖给外国企业时,要坚持签订订单、合同,并把发票、装箱单、提货单、质量合格验定书等保留5至6年。美国法律规定,一般不超过6年的欠款都在可追回之列,而且,出口企业最好通过货运部门拿到货物安全运抵美国以及购货方提货完毕的证明。
“中国企业还要建立‘良商’档案,在签下订单、合同做生意之前,获取购货商的相关资料。”刘海善认为,中国制造商或出口商应尽量在贸易发生前,要求美国公司提供或者通过其他公司得到进口方在国外注册的营业执照、信用报告和法院债诉记录,而这些资料在国外花少量费用就可以得到。
http://finance.sina.com.cn/g/20081111/12145492729.shtml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11-2008 07: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87.高盛高华裁员近二成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2日 00:53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张晓芳
继高盛(Goldman Sachs)11月5日爆出在全球范围裁减3200名员工之后,其香港的业务部门以及国内的合资券商高盛高华本周都已卷入裁员风波当中。
目前,高盛高华的裁员正在进行中。据某合资券商在北京的工作人员透露,高盛高华此次裁员接近20%的比例。
本周已经收到“坏消息”的高盛高华员工涉及投资银行部和销售交易部等。
上述合资券商人士认为:“高盛高华裁员比例胜过股东高盛的全球计划,估计还是节省人力成本的考虑。”
他指出,高盛高华的财报显示2007年公司净利润为9039万元,而业内公认的人力成本指标(利润表中的业务及管理费)则高达9.65亿元。如果裁员20%,不仅薪水、年终奖金这一块也会相应减少,通常年终奖金是投行员工收入的大头,那么人力成本缩减比例将远不止20%。
同时,高盛在香港裁员数目将不低于100名,保持与高盛总部步调一致,裁员比例约10%。
据香港某业内人士介绍高盛在香港的裁员覆盖了除财会部门之外的所有部门,研究部、投资银行部等业务核心亦在瘦身布局之中。
两个核心部门的裁员在大家意料之中。由于今年市场低迷,部分内地企业暂缓了到香港融资的步伐,高盛在香港的投行业务大大缩水。
不过投资银行部的裁员比例将略高于平均水平,而研究部的裁员人数将很少,“最多不会超过2个人,且为职级较低的。”上述人士称。
而外界猜测较多的高盛香港证券化衍生产品部,也遭遇了最猛烈的裁员潮。
据介绍,该部门原有不足10名员工,不幸下岗的至少有2位,且该部门曾被市场称为“窝轮女王”的负责人——亦难以抗衡香港权证市场巨幅萎缩的大势所趋,上述人士推测“其名列裁员册中”。
另外,上述业内人士表示为削减成本,高盛在香港的裁员风暴还将席卷私人银行、人力资源、IT等部门。
高盛2008年第四财季将于11月30日结束,并将于12月中旬公布财务报告,因此,在香港及全球推行的裁员同样源于降低成本贴补收益的目的。
“高盛短期的盈利将不如人意,其经纪业务、直接股权投资以及证券化衍生品等核心业务都遭受巨大冲击。”莱登伯格证券公司分析师理查德·巴夫(Richard X. Bove)表示,并且已经将2008财年对高盛的每股盈利预测下调了2.46美元,目标股价也由之前的140美元下调至80美元。
而来自瑞银(UBS)、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等投行的分析师也纷纷预测高盛第四财季将出现其上市以来的首次季度亏损。
纽约时间11月10日,高盛股价下跌8.45%,收于71.21美元。
另据了解,与高盛高华同属合资券商的中国国际金融公司(下称中金)本周也开始了局限于投资银行部的小规模瘦身,目前面临下岗的均属于低职级的投行工作人员,比例接近投行部门的3%。
上述人士指出:“通常在国内的熊市中,券商第一波裁员应该从营业部开始,不过合资券商的营业部本来就稀缺,无从裁起,所以一般从管理费用高的投资银行部下手。”
不过,他也预测中金是否还会有下一步举措,还要看市场形势尤其是对明年的预判。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usstock/economics/20081112/00535494810.shtml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11-2008 07: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88.北电第三季度巨亏34亿美元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2日 00:58 北京商报
商报讯(记者 毛涛涛)加拿大北电网络(以下简称“北电”)昨日公布的最新财报显示,今年第三季度,该公司净亏损额高达34亿美元,这也创下了北电7年来单季度最高亏损纪录。此外该公司承认,将裁员1300人。
北电表示,经济危机、市场竞争加剧以及客户消费开支下降等因素导致了公司第三季度出现大幅亏损。在此期间,该公司的总收入仅为23.2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了14%。由于预计电信和企业客户将进一步缩减资本开支,北电今年9月已将第三季度的收入预期从26.6亿美元下调至23亿美元。
此前,业界曾风传北电将裁员5000人以缩减开支。昨日,北电表示,该公司包括首席技术官在内的4名高管将于明年1月离职。这已经是北电今年之内第二次进行裁员。今年2月,北电宣布在全球范围内裁员2100人。目前,北电拥有约3.2万名员工,而2000年时这一数字曾高达9万。宣布新一轮裁员计划的同时,北电还对公司内部架构进行了调整。从明年起,北电将分成企业、运营商和城域以太网三大业务部门。
为了节省开支,电信设备厂商近期相继宣布进行裁员。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usstock/c/20081112/00585494828.shtml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11-2008 07: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89.AIG无底洞:援助资金升至1500亿美元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2日 00:39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曹咏
黑洞越来越大,美国国际集团(AIG)再一次获得美联储援助。
美国东部时间11月10日纽约股市早盘,尽管开盘前AIG曝出创世纪的第三季度巨亏,但受同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公布新的AIG援助计划支撑,该公司股价一度暴涨34.6%至2.84美元,11日报收2.28美元,涨8.06%。
10日早间,美联储与美财政部联合发表公告称,将再次向AIG提供援助资金。至此,美国政府向AIG提供的援助资金总额将上升逾1525亿美元,其中包括600亿美元的贷款,400亿美元购买优先股和525亿美元的资本。其中,用于购买AIG公司优先股的400亿美元资金,将来自政府的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截至9月底,610亿美元已经到账。
此外,AIG在10日公布了2008年第三季度业绩,当季录得高达245亿美元的巨额亏损,成为该公司有史以来最大单季亏损。
讨价还价的AIG
“新的条款使AIG能获得较低成本的资本,以及更多的喘息空间来进行融资。”AIG首席执行官爱德华·李迪(Edward Liddy)在10日召开的投资者电话会议表示,“该方案直指我们证券借贷及多领域担保债务凭证(CDO)沉疴,它将向纳税人提供一个极有吸引力的AIG。”
投资者会议上,李迪毫不客气的评价最初的850亿美元救援计划利息过高,“显然,这些条件不具有持续性”。
按新的援助计划,美国政府将早前于9月16日承诺的850亿美元、为期两年的贷款降至五年期600亿美元贷款,该笔贷款的利息也将从之前的8.5%加上三月期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下调550个基点,更新为3%加上三月期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
为保障美国纳税人的利益,这笔贷款以AIG全部资产为抵押。此外,美国政府将动用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中的400亿美元额度,用于购买2%的AIG优先股,这些优先股将给美国政府带来10%的年息。
同时,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还同意向AIG提供至多225亿美元贷款,用于成立一家新的有限责任公司,允许AIG将住宅抵押贷款支持证券(RMBS)从证券借贷担保组合转移至新建的融资工具。另外,纽约联储还将与AIG一起创建第二支融资工具,最多买入约300亿美元与其信用违约互换(CDS)合约相关的多领域担保债务凭证(CDO)。此后,AIG将中止美国证券借贷项目以及相关的信用违约互换项目。
作为回应,公告中要求,AIG必须遵守救市计划中对企业支出和公司治理等的限制,同时AIG前70名高管的补偿金以及“黄金降落伞”计划必须得到约束。
此前,AIG早在9月中旬获得美国政府高达850亿美元的援助,作为交换,美国政府持有AIG公司79.9%的股份;约半个月后,美联储10月9日宣布,将由纽约联储银行出面,为AIG提供额外的378亿美元贷款,美联储解释此举是担心该公司可能再度出现现金短缺。
“看看上面清单列出的条件,最初的设计是一些惩罚性协议:在AIG偿还清所有贷款之前,美国政府几乎拥有这个公司的所有权利,并可否决许多关键行动。作为对AIG的惩罚,在它还清所有债务之前,它应该没有任何权利。”奥勒冈大学 (University of Oregon)经济学家马克·托马 (Mark Thoma) 在邮件中向本报表示。
“这只是理论上的,事实上,协议已经更改了两次。”马克认为,“现在的计划听起来是不错,但是要记得原来的协议,AIG的所有资产已经用于担保美联储的贷款,因此,尽管交易的形式有了变化,美联储还是向同一担保池贷出更多的钱。”
救援何时止?
马克·托马在博客中推荐了下面这个故事:
一男人走进一家典当店,向柜台后的老板说:“你认识这个我在两个星期前买的这块手表吧?我知道你借了我85美元,现在我还需要你借我50元。我告诉你为什么你必须借给我。我带了一把枪,如果你不肯借,我将用它崩了自己的脑袋,到时候,你得清理你漂亮的地毯,我保证清洗成本将超过50美元。而且在此之前,你还必须得关闭商店,我的自杀会给你的商店声誉带来影响。”
“多亏美国政府对AIG无理索求的应承,他们的管理层现在已经获得了长达5年的保证期。我们已经向AIG做出了太多让步,这些都是有损纳税人利益的。”马克评价称。
AIG第三季度亏损244.7亿美元,合每股亏损9.05美元。这一业绩相比去年同期获利30.9亿美元,合每股盈利1.19美元,两者不可同日而语。李迪将这一巨大亏损归咎于资本市场的巨大波动,以及资产重组的花费,但仍坚持AIG资本牢固。
李迪在10日并没有公布新的资产出售计划,但AIG在各地的分支机构已经进入“标售”。
路透社和台湾地区媒体爆出,AIG准备以20亿至25亿美元,出售其在台湾南山人寿95%的股权。报道称,此笔交易计划于明年一季度完成。而此前,AIG曾表示计划出售南山人寿49%的股份,但保留控股权。
早前,同样陷入出售传言的AIG在亚太地区的全资子公司——友邦保险——10日发布声明表示,今年前九个月,友邦保险的税前利润[未包括已实现资本利得(损失)]超过了10亿美元,并称在其投资组合中采取了保守策略,目前,权益性投资的比例低于5%。
友邦保险总裁麦智信说:“友邦保险资本充足并在亚太地区拥有无与伦比的历史。在这一区域,我们网点众多,拥有2000万庞大的客户群与20万名保险营销员的销售网络。自全球危机发生以来截至上月,我们的客户留存率超过了99%。”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usstock/c/20081112/00395494791.shtml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11-2008 07: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11-2008 07: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91.瑞典政府接管卡内基投资银行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2日 01:45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瑞典政府10日宣布接管瑞典卡内基投资银行,以稳定国内金融市场。
总部设在首都斯德哥尔摩的卡内基投资银行是一家已有20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金融企业,其业务遍及整个北欧地区,共有1100名雇员。由于经营不善,这家银行受到目前这场金融危机的猛烈冲击。自10月底公布让人失望的第三季度业绩报告以来,其股票市值缩水了一半。最近,瑞典中央银行不得不向它提供了50亿瑞典克朗(约合6.3亿美元)的援助贷款,帮助它渡过难关。
然而,瑞典央行的救援行动未能收到很大成效。为此,瑞典政府决定由瑞典国家债务局接管该银行。
瑞典地方政府与金融市场大臣马茨·奥德尔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政府采取这一行动并不是因为资金不足,而是为了要恢复人们的信心,以达到稳定金融市场的目的。
瑞典国家债务局说,它接管卡内基投资银行只是权宜之计,不会持续太长时间,一旦时机成熟,它将把这家银行出售给瑞典金融监管机构认可的买家。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usstock/c/20081112/01455495068.shtml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11-2008 07: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92.全球信贷危机损失将达1.4万亿美元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2日 02:05 大洋网-广州日报
据新华社电 美国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扬·哈齐斯10日说,全球信贷危机总损失将高达1.4万亿美元,而目前已经暴露出来的损失仅8000亿美元。
扬·哈齐斯当天在一个金融行业研讨会上指出,这一估算意味着未来不论是银行系统还是实体经济都将经历更多“痛苦”。为避免出现更糟糕局面,相关经济体需要实施进一步的财政刺激计划。
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逐步演化成波及发达经济体的信贷危机,并对实体经济产生严重侵蚀。近期,新兴市场也开始明显感受到这场危机的冲击波。随着危机升级,有关机构对危机损失的估算也不断提高。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上半年对危机损失的预测只有4220亿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将损失匡算提高至9450亿美元。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usstock/economics/20081112/02055495238.shtml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11-2008 07: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93.两房拟修改房贷条款防止止赎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2日 02:40 第一财经日报
彭博社昨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美国房贷管理机构正在联合房利美、房地美对之前房贷项目条款进行修订,以防止更多的贷款人发生止赎情况。
该知情人士透露,在新的条款下,房贷机构将和贷款人协调还贷利率和对贷款期限进行展期。预计将每月的还贷额下调至占贷款人收入38%的水平,这一比例通常被认为是可接受的。
此前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已经敦促“两房”在遏制房市下滑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而新晋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上周第一次新闻会议上呼吁,财政部和其他政府部门通过实质性的授权,帮助那些美国家庭避免发生止赎,以保住他们的房子。
“如果房市不企稳的话,实体经济还是会血流不止。” Naroff Economic Advisors Inc.总裁Joel Naroff表示。该知情人士还表示,“两房”的这一计划并不包括在财政部7000亿美元金融援助方案的计划中,但已经对其进行了融资。赵刚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usstock/c/20081112/02405495392.shtml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11-2008 08: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94.哈佛捐赠基金遭遇史无前例亏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2日 03:00 每日经济新闻
金融危机的影响开始蔓延到美国老牌名校。哈佛大学校长德鲁·福斯特 (DrewFaust)日前表示该校369亿美元捐赠基金面临 “史无前例”的亏损,哈佛正在寻求新的收入来源。
她在给全校所有师生的一封信函中指出,要做好准备应对捐赠基前所未有的亏损,并要准备好渡过一段财政紧缩期。
哈佛大学的捐赠基金居全美各校之首,但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未来收到的捐赠很可能将减少,而来自政府的补助也面临压力。据悉,全美各地的大学都已经在想方设法开源节流,明年期刊订阅量也已经大大削减,以应对数十年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 每经记者 马骏骎
http://finance.sina.com.cn/g/20081112/03002509886.shtml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11-2008 08: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