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小股民

【RCECAP 9296 交流专区】RCE资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9-9-2007 04: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jchua 于 29-9-2007 04:26 PM 发表
他老闆和哪一間銀行有關係 ?


AMBANK 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9-9-2007 04: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散户 于 29-9-2007 04:46 PM 发表


AMBANK 咯...


哈哈... bingo... AMM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9-2007 04: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RCECAP这两天跌得很慢...我手上的CASH 快忍不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9-2007 04: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散户 于 29-9-2007 04:51 PM 发表
RCECAP这两天跌得很慢...我手上的CASH 快忍不住了...


哈哈... 再跌我再買... 一路買下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9-2007 05: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jchua 于 29-9-2007 04:54 PM 发表
哈哈... 再跌我再買... 一路買下去


一直买,..20年后不知道你做了RCE的MAIN SHARE HOLDER了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9-2007 05: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散户 于 29-9-2007 05:05 PM 发表


一直买,..20年后不知道你做了RCE的MAIN SHARE HOLDER了没有.


哈哈... 怎麼可能... RCE 那麼多 share 怎樣買... 5% 也很多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9-9-2007 05: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44 mjchua 的帖子

既然你这么看好它的成长,那么你的“再跌我再买”就有问题了。
它为什么一直跌一定有原因的嘛。跌到0.20你还要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9-2007 08: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弹煮 于 29-9-2007 05:59 PM 发表
既然你这么看好它的成长,那么你的“再跌我再买”就有问题了。
它为什么一直跌一定有原因的嘛。跌到0.20你还要吗?


當然要... 因為我看好... 並不代表人人看好...
比 RM0.20 的價錢高我都敢買... 為什麼 RM0.20 我不敢買 ?

[ 本帖最后由 mjchua 于 30-9-2007 02:16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9-9-2007 08: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jchua 于 29-9-2007 08:57 PM 发表


當然要... 因為我看好... 並不代表人人看好...
比 RM0.20 的價錢我都敢買... 為什麼 RM0.20 我不敢買 ?


所以再跌我再買這句話一點問題都沒有...
WCT 當初不也是這樣子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9-2007 09: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jchua 于 29-9-2007 08:59 PM 发表
所以再跌我再買這句話一點問題都沒有...
WCT 當初不也是這樣子 ?


RCECAP 难道是30年前的GENTING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9-2007 10: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散户 于 29-9-2007 09:55 PM 发表


RCECAP 难道是30年前的GENTING ?


哈哈... 是就好了... 但我不認為他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0-2007 12: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Tan Sri Azman Hashim是forbes记录大马第11有钱的人,Net Worth共$600 million美金。

http://www.forbes.com/lists/2007/84/biz_07malaysia_Azman-Hashim_2IJG.html

[ 本帖最后由 Mr.Business 于 1-10-2007 12:32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0-2007 12: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RCE老板没有10大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0-2007 01: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updated:September 29, 2007 18:06

先享受後背債
個人貸款擾亂理財埋惡果

銀行個人貸款(Personal Loan)配套充斥市場,消費者應擦亮眼睛,以防掉進理財陷阱!

個人貸款年利率超過10%,光是利息開銷已大得驚人,借貸者應謹慎規劃以達致財務自由,免被“債魔”牽著走,背負沉重利息開銷。

雖然個人貸款產品從理財角度看來是“魔鬼”,但卻是推動內需的“天使”,繼而引領經濟向前發展。

本週《財經天地》將從理財、經濟、金融等多角度,為讀者分析個人貸款的好與壞。


理財篇

銀行游資充裕,個人貸款成為金融業者最佳釋放資金給普羅大眾的管道之一。
“喂,我是xxx銀行職員撥來的,我們剛推出個人貸款最新優惠配套,首年免借貸利率,可申請高達10萬令吉,你有興趣嗎?我們還提供上門拜訪服務。”

相信大家都曾接聽類似銀行產品推銷電話,“鼓勵”消費者多借貸,為國家經濟發展出一份“貢獻”。

隨著房屋及汽車貸款市場趨向飽和,商業銀行于2、3年前轉移陣營,搶攻個人貸款市場。

為了爭取客源,多家銀行不惜降低利率,以各種優惠吸引消費者,業界內掀起陣陣硝煙!

個人貸款已延伸至“簡易貸款”(Easy Loan),申請門檻愈來愈低,審批程序日益簡化,申請者僅需24至48小時,即可拿到10萬令吉或更高現金。

非生產性貸款

拜市場“爭客戰”愈演愈烈所賜,個人貸款融資成本日漸走低,但不見得消費者就是最大受惠者。

理財師普遍認為,個人貸款是個陷阱!消費者別被華麗的外表(各項優惠)矇蔽,不自覺掉入銀行設下的“圈套”,自找麻煩。

ISI理財培訓機構總執行長黃凱順接受《中國報》電訪時指出:“申請個人貸款,同等先洗未來錢,嚴重打亂個人理財規劃。”

他直說,汽車及房屋貸款,都各有資產及目標明確貸款,但個人貸款純粹是增加消費的非生產性貸款,花在不實際事物上。

黃凱順指出,消費者決定申請個人貸款前應先慎思,若只是供消引購東西,將來要負上惡果。”

“這是銀行的錢,借貸者根本無法逃,總要還清。”

陳凱順坦言,一旦消費者把持不住,借出首批個人貸款又沒有規劃好,即難以“翻身”。

“接下來就必須長時間與債務博鬥,失去財務自由,甚至引發‘10瓶子7個蓋’的局面。”

他說,如果借貸者不幸失業,將即時面對財務困境,因個人貸款借貸利率較有效利率(Effective Rate)高出1.8倍,利息開銷令人咋舌。

宏願理財機構(Great Vision)執行董事蔡兆源也不建議,消費者申請短期貸款,滿足個人消費慾望。

月利率高
抵卡債不划算

我國經濟可從個人貸款中獲益。
個人貸款的融資成本,實際較信用卡高!

黃凱順說,部份銀行利用“個人貸款抵信用卡欠款,減低融資成本”招數,誘惑消費者多申請個人貸款。

“事實並非如此,如果長期計算,個人貸款的融資成本或比信用卡昂貴。”

他指出,個人貸款利息開銷屬“固定”性,已計算在每月攤還額,反觀信用卡則隨欠款額而定。

一般個人貸款的借貸利率為每月1%,年率12%,高于信用卡年賒賬率。

自國行于7月落實信用卡風險定價新架構費,大部份銀行信用卡年賒賬率皆調低至10%以下。

申請簡易

個人貸款看似隨手可得,但消費者別忽略驚人的利息開銷,必須深入計算及研究是否“值得”申請。

現今個人貸款申請簡易,年收入只需2萬4000令吉、無需擔保人或抵押品、附上身份證複印本和收入證明,即可快速在1至2天得知借貸結果。


借5萬還8萬

A先生借了5萬令吉個人貸款,年利率12%(每月1%)。

若A先生選擇分5年、60個月償還,每月攤還額為1333.33令吉。

5年下來,利息開銷合計高達3萬令吉。

連本帶利,共付了8萬令吉。


金融篇

非主要財源
風險雖高未構威脅

印尼貧窮人口佔過半,激勵當地個人貸款市場蓬勃發展。
本地銀行業務多元化,即使面對高風險的個人貸款,也能掌控自如,不會影響整體運作。

僑豐投資研究分析員陳建堯說,個人貸款的貸款回酬偏高,但伴隨而來的風險,造成銀行承擔更大壓力。

“個人貸款佔總貸款的比率愈高,風險就會更高。”

他指出,由于個人貸款對銀行淨利的貢獻有限,並非主要收入來源,加上本土銀行的業務及市場多元化,有效分散風險。

“料日益活洛的個人貸款,不會對銀行構成傷害。”

他補充,個人貸款佔總貸款的比率雖小,對銀行貢獻也微乎其微,但國內金融體系游資太充裕,逼使業者必須通過各竹管道釋放資金,以達致經濟效益。

回酬20%

陳建堯坦言,銀行翼提高利息收入,就需致力拓展個人貸款市場。

數據顯示,個人貸款的貸款回酬高達20%。

惟他提醒銀行,看似穩賺的這門生意,若處理不當、或在審批中出了差錯,將暴發收賬問題,個人貸款變成呆賬。

“迄今,個人貸款尚未誘發嚴重呆賬問題。6月份銀行體系的3個月淨未履約貸款(NPL)率維持在4%低水平,6個月則為3.7%。”

他打趣說,一旦非法信貸市場也掀起“減息”風,即反映個人貸款的威脅性,但目前還僅是個小角色。

市場潛力
難媲美印尼

貧窮人口相較之下少,使個人貸款市場有限,難與印尼媲美。

陳建堯直言,印尼超過一半人口每日薪資少于1美元(約3.43令吉),令微型貸款市場潛質無限。

“儘管當地個人貸款年利率達27%,但需求依舊有增沒減,皆因他們真的‘需要’此貸款來過活。”

“反觀,大馬貧窮人口較少,對個人貸款的渴望不如印尼,就算襄王有夢(銀行大事宣傳),神女也可能無心(難激起消費者興趣)。”

他指出,6月份個人貸款只佔家庭貸款7%,佔總貸款約4%。


經濟篇

專家:政府該控制
社會經濟損失慘重

個人貸款成長迅速,若政府不加以控制,或影響日后的消費市場。
理財專家認為,我國消費者仍欠缺理財意識,政府應出面控制,避免個人債務如雪球愈滾愈大,造成社會問題,拖累社會經濟發展。

蔡兆源指出,個人貸款原是提供消費者緊急資金,但礙于太多人士的理財意識不夠強,開始出現濫用現象,若政府此時不加以控制,恐怕引發連串社會問題。

也是馬來西亞中華工商聯合會經濟調查小組主任的他說,在推動國家經濟發展的同時,政府應設法維護消費者利益,避開國人背負龐大債務,影響日后消費市場。

“民眾理財和財務危機意識不斷改善中,但離成熟水平還遠。”

破產人數增

他直言,缺少理財概念的消費者,容易在財務管理上做錯決定,輕意掉入財務窘境,政府應趁局面未惡化,加強對銀行的管制。

蔡兆源指出,有關單位不應給予銀行如此大的自由度,不受限制推出各類個人貸款,誘惑理財意識薄弱的消費者。

他坦言,若政府不再出手調控,或滋生連串社會問題,如打劫還債、破產人數增加等,擔心國家將付出慘重代價。

大餅日漸擴大
助杜絕高利貸

個人貸款有助杜絕大耳窿。
經濟發展需要個人貸款支援,否則非法信貸的市場大餅將日漸擴大。

僑豐投資研究經濟學家徐克宇說,銀行過去為了保障股東利益,僅涉足穩賺業務,例如只放貸給信用良好、居住城市的“富人”,住在偏遠的“窮人”則不受理,務求把信貸風險減至最低。

“久而久之,非法信貸公司成為鄉區的主要融資途徑。”

他指出,政府所幸在2005年意識此危機,不能再讓大耳窿坐大,繼而廢除基貸率(BLR)頂限,任由銀行依據個別風險程度制定基貸率。

國行設諮詢機構

“自從銀行可自由制定借貸利率后,個人貸款隨即成為火熱金融產品。”

徐克宇說,政府只是利用個人貸款填補金融市場的不足,以照顧各階層、各地區的融資需求,從中打擊非法信貸公司。

他補充,若處理妥當,個人貸款有助中小型企業(SME)開拓業務,助商家解決資金週轉問題。

“個人貸款市場雖無處不在,政府也沒忽略教育大眾,設立專門機構提供公眾廣泛的財務諮詢服務。”

國家銀行于去年10月2日,分別在檳城、新山、瓜拉登嘉樓、古晉及亞庇地區辦事處,成立信貸諮詢及債務管理機構(AKPK)。

該機構主要提供有關借貸、財務管理和教育方面的諮詢服務。

http://www.chinapress.com.my/topic/business%20weekly04/default.asp?dt=2007-09-30&art=20070930atopic06ee.tx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0-2007 05: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指数大起... RCECAP却走反方向...RCECAP KAWAN的心情一定很DOWN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0-2007 05: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55 小散户 的帖子

还好,我也是kawan genting,kawan evergreen, kawa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10-2007 05: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散户 于 2-10-2007 05:20 PM 发表
今天指数大起... RCECAP却走反方向...RCECAP KAWAN的心情一定很DOWN了..


已經很不錯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0-2007 05: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jchua 于 2-10-2007 05:42 PM 发表
已經很不錯了...


不怕不怕..RAYA前一定派派青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0-2007 05: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看中 AIRASIA... 打算分1半资金到AIRASI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0-2007 05: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55 小散户 的帖子

可以站稳RM0.93对我来说就很不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0-2-2025 04:05 PM , Processed in 0.15798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