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谷成

上座部佛教与大乘佛教的基本共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7-7-2015 01: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7-7-2015 01:37 PM 编辑

等了六十年(佛教的本质不是宗教而是教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7-7-2015 01:57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orest456 于 25-4-2023 08:05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7-2015 03:13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orest456 于 25-4-2023 08:05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8-2015 11: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6-8-2015 11:56 PM 编辑

  
          上淨下空老法師慈悲开示:宗教徒本身不了解宗教

「以護法城,故曰清白;超諸毀謗,故曰清白」,這清白的意思。


現在的社會對宗教毀謗很多,宗教是迷信,宗教違背科學,這都是毀謗。如果宗教回歸教育,都在這裡認真教學,這個毀謗就沒有了。

毀謗從哪裡來?從誤會來的。誤會從哪裡來?對於事實真相不了解,現在不但是社會大眾不了解宗教,宗教徒本身不了解宗教。

佛教徒,有人問你佛教是什麼,答不出來。

我們問學佛的人,很簡單,問了三個問題,什麼叫佛?什麼叫教?什麼叫佛教?

你講給我聽聽。講不出來,那就是迷信,社會大眾如何能包容你?決定不能怪別人,怪自己,佛教之衰不是衰在社會,衰在佛教徒沒有認真依教奉行,因果責任不能不負。

「文中之法城」,法城是比喻,「指智斷之果。如《合贊》曰:智斷之果,謂之法城」,字字句句真的都是有來歷,不是隨便說的。智慧決斷,這是法城。

佛法教我們的是什麼?就是智慧。智慧從哪裡來?從定來,清淨平等心。清淨平等心從哪來?從持戒來。所以「因戒得 定,因定開慧」。

你有戒、有定,你看經你就能看得懂,生智慧;沒有戒定,看經、聽經沒有用處,你聽不懂,你看不懂,你所生的是迷惑,就是無明,不開智慧。由此可知,戒定多重要。

學佛從哪裡學起?從《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沙彌律儀》,這四個是根本教育,四個根。

這四樣東西分量都很小,不是大部的,很好學,但是要真幹。它不是念的,不是背的,也不是講的,它是日常生活。

它就是釋迦牟尼佛做出來表現給大家看,這是佛的精神,這是佛的文化,這是佛的生活方式。給社會大眾做好榜樣,這個對社會就真的有貢獻。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 (第七十五集) 2011/12/11  檔名:02-037-007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9-2015 11: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7-9-2015 11:53 AM 编辑

  
    上淨下空老法師慈悲开示:佛不在世,我們依誰為師?

釋迦牟尼佛在世,教我們「以戒為師,以苦為師」,他都做到了,所制定的戒律,沒有一條他沒做到。


入般涅槃之前囑咐阿難,阿難問:佛在世,我們依佛為師,佛不在世,我們依誰為師?

佛就說了,「以戒為師,以苦為師」。要能吃苦,不能吃苦你就不能持戒;不能持戒,你就不能成就。

佛把這個事情看得很重,我們在這麼多年來學習過程當中,深深體會到,佛法為什麼不能振興?實在講就是不能吃苦,就是不能持戒。

六波羅蜜大家都知道,為什麼要學布施?為什麼要持戒?為什麼要修忍辱?這六條都是對治修行人的煩惱習氣,都是對治這個的。

布施是對治慳貪的,貪名、貪利、貪財、貪色,這四個是一切惡法的根源。有一個你就不能成就,如果四個都有,你怎麼可能有菩提心,行菩提道?不可能的事情!

文摘恭錄—2012淨土大經科註 (第六十六集) 2012/12/12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0-006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10-2015 11: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9-10-2015 11:29 PM 编辑

  
                     上淨下空老法師慈悲开示:大乘的精神

方東美老師最佩服的就是大乘的精神,他不故步自封,他開放,他什麼都學,他什麼都知道,成就圓滿的智慧,這是一般人所不及的。


一般人學東西,他就是故步自封,他有他一定的範圍,不接觸別的,也不讓別人到我這來,所以他那是有限的。這一開放,什麼都學,那是博大精深,在他這個地方。

世界上任何一切法沒有獨尊、獨美的,不可能做到的,真正好東西必須是開放的,是遍法界虛空界的,那才叫獨,獨就是圓滿,獨就是全體,最後獨歸自性。佛法到最後歸自性,一切萬法都歸自性。

現在量子力學家有這個意思,他們稱宇宙之間有一個零點能量點,那就是最極高、最高無上的。

零是什麼?什麼都沒有。要是有一二三四它就有,它歸到無、歸到零,零點能量點才是宇宙的起源。這個說得非常像佛法裡面的常寂光,自性,確實有這個意思,零點能量點、零極限,他們用這些名詞。

一切歸於零,身心一切世界統統放下了。但是佛法裡面講無中它有,不能那個無裡頭什麼都沒有,無裡頭什麼都沒有叫無想定,那就錯了。

修無想定修成功,將來往生到四禪天,裡頭有個無想天,就是他們的去處。無想定,心是定了,什麼都沒有,但是沒有智慧,有定沒有慧。

佛法的定是定裡頭有慧,定慧均等,這是佛門講的定。所以自性什麼都沒有,但是它什麼都能夠現。就好比我們作夢,作夢的心,那個心什麼都沒有,但是睡覺它會發夢,會變成夢境,好像什麼都有,醒過來之後什麼都沒有。

佛用夢做比喻,在經典上講得最多,「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佛教我們對於宇宙一切萬事萬物要有這個看法,這是一場夢,是假的,不要計較。


善的、好的是假的,惡的、壞的也是假的,所以一切都歸零,惡的也歸零,善的也歸零。這個樣子,你對於善不會貪戀,對於惡不會瞋恨,你的心是平等的,都不是真的;你對於天堂不會很愛戀,對於地獄不會起怨恨,平等的。

為什麼會有天堂地獄?你修的有福報。

自性裡頭沒有福、沒有罪,就是自性裡頭沒有善惡,所有對立的東西全沒有,那你現在修的福,天堂是消福報的,要把它消掉心才清淨;你幹的壞事、惡的東西就地獄,地獄是消你的罪業,統統消光,平等了。

所以是自性變的,都是業力變現的,業力有善有惡、有染有淨,造什麼樣的因它就現什麼樣的果,這是自然的,自然現象。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二四集) 2012/5/6  檔名:02-037-03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7-11-2015 12: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7-11-2015 12:52 AM 编辑

  
          上淨下空老法師慈悲开示:佛法是尖端的科學、哲學

只要我們把念頭轉過來,環境就轉過來了,大乘教裡頭講得很多,境隨心轉。最近量子學家提出以心控物,跟佛講的一個意思。

科學家提出要以意念去控制物質現象,我們可以說近代這個三十年量子力學家最大的貢獻,是發現過去科學有一個很大的誤會,就是二分法,他說這是個嚴重錯誤概念。

二分是什麼?物質、精神,就是心理跟物理,這是錯誤的。

心理跟物理是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分開來就問題出來了,決定不能分開。因為現在觀察到最小的粒子現象,它裡頭有精神現象。

我們看到這個報告,想到《心經》上所說的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我們以前都把五蘊皆空說作人身,人的肉身是物質,色相,有感受、有思想。行是相續不斷,有識,有意識 ,都把個人看到。

現代科學家發現,最小的粒子裡頭具足色受想行識,這沒想到的。佛法裡是說了,說毛端、微塵,但是我們始終沒有體會到,到看科學報告,
恍然大悟。

物質從哪裡來的?今天科學家報告,物質是假相,不是真的,物質是從意念當中產生的,所以意念就能控制物質。念頭好,沒有一樣不好,所有物質都變成七寶莊嚴,自然變的。

  
現在這些科學家說他們研究所發現的,在目前稱它作前衛科學,就是還沒有被科學家完全接受,在實驗,但是實驗非常有成就,案例已經有幾萬個案例了。科學家如果完全接受了,他們說能夠改變現在世界,這個效果就不可思議了。

意念真的能控制物質,我們身體健康就不需要用醫藥,不需要用什麼補品保健,不需要了。

我們只有善念,意念能叫我們身心健康,所有帶著病毒這些細胞、器官,都可以恢復正常,那就是最健康的,意念能夠讓它恢復。

地球上這些災難,可以用意念恢復正常,一切災難都沒有了,這是小事。大事,這個意念可以能夠讓太空星球改變軌道,有這麼大的能量,真不可思議!

這個理論佛家講得很清楚,我們相信。人決定要放棄競爭、要放棄佔有,這是錯誤觀念。你不需要競爭、不需要佔有,你想什麼就得什麼,諸佛剎土裡面就是如是。

極樂世界,我們看到祖師註解,那個地方物質環境是思衣得衣,思食得食,你想什麼就有什麼,不想就沒有了,多自在!取之不盡,用之
不竭,那是什麼?自性的能量。

自性能量不是修得的,是自性裡頭本自具足的。能量取自於自性,這是達到究竟圓滿。

所以現在的科學發展,我們相信二、 三十年之後,這個世界會改變,這些發現都被證實了,大家都接受了,都改變自己的觀念,把許多錯誤的看法、想法,統統糾正過來,這世界就走向美好。

佛法我們相信再不會被看作是迷信、宗教,而是佛的經典會變成尖端的科學,尖端的哲學。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0八集) 2011/12/29  檔名:02-037-01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2-2015 12: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3-12-2015 12:19 AM 编辑

  
     上淨下空老法師慈悲开示:佛說種種法是幫助我們打開悟門

「《會疏》曰:開顯真實為顯示。」開顯,古人用比喻來講,譬如這是個倉庫,藏寶的,這個倉庫門是關著的。


這個寶是什麼?是自己的自性,我們現在迷失了自性,就好比一道門把它關住了。

佛菩薩來幫助我們把這個門打開,打開之後我們不識貨,我們對於自性的體、相 、作用一無所知。所以佛再幫助我們一樁一樁指示出來,我們覺悟、明白了。

明白之後我們就得受用,我們曉得哪樣東西有什麼作用,我什麼時候需要,需要的時候我能用得上。用這個比喻,這個比喻好懂。

但是這個寶庫,這是自性。所以佛講經教學,為我們說種種法,就是幫助我們打開悟門。悟門打開,最重要的是我們要能聽得懂。所以說法有善巧,真讓我聽懂,真讓我聽明白了。


這樁事情,我們為什麼聽不懂?為什麼聽不明白?是自己有業障,自己有煩惱,煩惱跟業障障礙了我們的悟門,雖聽經不能開悟。

這怎麼辦?古德教導我們,多聽,一遍一遍重複的聽。 所以古大德有句話說得好,「讀書千遍,其義自見」,就是書裡頭講的道理,你把這本書好好的去念,念上一千遍,意思你就見到了。

真的嗎?真的。為什麼?一千遍,心定了。心定下來,就是我們的煩惱、業障不起作用了,煩惱、業障雖然沒斷,伏住了。

什麼東西伏住? 這一千遍的定功把它伏住了,豁然開悟,明白了。這個經驗我們自己有,讀書千遍,我們講經也有千遍,天天心裡沒有想別的,都在想這個經,求這經裡頭到底講什麼。

我所了解的我全講出來,一絲毫保留都沒有。保留是什麼?保留是吝法,保留是障礙,你不會再有更深的體會。

你統統說出來,底下還有深的,明天、後天又發現了。永遠沒有保留,天天都是和盤托出,我就這麼多,全部托出來了,一點保留都沒有,天天不一樣!

這就是「讀書千遍,其義自見」的道理,遍遍講,遍遍不一樣。遍遍,我這方法遍遍不用舊的材料。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 (第九十五集) 2011/12/22  檔名:02-037-009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5-12-2015 11: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5-12-2015 11:50 PM 编辑

  
          上淨下空老法師慈悲开示:三因是正因、了因、緣因

三因是正因、了因、緣因,正因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本經所說的三種真實,都是正因, 自性本具的。


第一個是智慧,自性本具真實智慧、真實利益,它的本體是真實之際,真實之際是自性的本體。

由體就起用,用有兩種,一種是照見,一種是了斷,照見是了因,一切功德善根這是緣因。

章嘉大師講得很簡單,看破、放下,看破就是了因,放下就是緣因,自性自然就現前,正因就現前。

所以大師對我們初學的人講善巧方便,他要講三因,我們搞不懂 、聽不懂;他說看破、放下,我們似懂非懂,很容易接受。

看破馬上要放下,放下馬上又要看破,才能向上提升,才能從凡夫提升到佛境界。

看破了放不下不行,那變成什麼?變成知識,不是智慧,那個不能算是了因。

了是了了分明,確實看到事實真相,真相,真相是假的 、是空的,自然就不執著,自然就放下了。

所以,老師教我一個標準,不要自以為看破了,標準是什麼?放下。


如果你沒放下,你要老老實實的承認沒有看破。看破的人哪有不放下的道理?所以沒有放下就是沒有看破,你還有救,你還肯慢慢學。

你以為看破了,那就完了,那就到此為止,不能再向上提升。所以老師這個標準非常有道理,非常管用,來檢驗我們是真的、是假的?

如果真放下了,境界一定提升。譬如見思惑看破了,是假的,我執、法執就放下了。不再執著有個我,不再執著萬法是真實的,這個立刻就提升了,提升到菩薩境界。

放下見思煩惱是阿羅漢,向上一著再看破就是菩薩,阿羅漢升級作菩薩去了。

文摘恭錄—2012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一一集) 2013/1/7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0-01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2-2015 10: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念弥陀 发表于 16-8-2015 11:44 PM
上淨下空老法師慈悲开示:宗教徒本身不了解宗教

「以護法城,故曰清白;超諸毀謗,故曰清 ...


學佛從哪裡學起?從《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沙彌律儀》,這四個是根本教育,四個根。

这些都不是释迦摩尼所教。佛陀所说的定也是禅定的定。

282 Yogàve jàyatã bhåri, ayogà bhårisaïkhayo.
Eta§dvedhàpatha§ ¤atvà bhavàya vibhavàyaca
Tath'àttàna§ niveseyya yathàbhåri pavaóóhati.
智慧生於禪修中,無禪修智慧退失;
知曉了這兩種道:導向提昇與退失,
應當自己就實踐,以便智慧得增長。


66 Caranti bàlà dummedhà amitten'eva attanà,
Karontà pàpaka§ kamma§ya§ hoti kañukapphala§.
無慧愚人四處走,伴隨自己此敵人,
他們在造作惡業,帶來苦果的惡業。

136 Atha pàpàni kammàni kara§bàlo na bujjhati;
Sehi kammehi dummedho aggidaóóho'va tappati.
造做惡業的時候,愚人不知其為惡,
愚人因己業受苦,猶如被烈火焚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1-2016 05: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4-1-2016 05:30 PM 编辑

  
                   上淨下空老法師慈悲开示:學習要循序漸進

現在佛法修學是有問題,沒有好老師教,也不知道循序漸進,一入門就想學大經大論,學一 輩子都學不成,念錯了課本。像幼稚園的學生,念博士班的教科書,那怎麼行?念一輩子, 也拿不到博士學位。


佛的教學,做出來給我們看。釋迦牟尼佛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之後就開始辦學,教什麼?教《四阿含》,小乘教。

小乘教的內容,多半都是倫理教育、道德教育 、因果教育,聲聞乘。這種教學教了十二年,時間不短,十二年。等於現在一般學校小學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十二年。

十二年奠定這個基礎,再講般若。般若是大幅度的提升 ,如來大徹大悟,他悟的是什麼,把他所悟的境界說出來,告訴大家。大家過去有二十年的基礎、底子,這才能接受。

我們現在沒有這二十年的基礎,一進門就學《金剛經》,《金剛經》是般若,《心經》是般若,學一輩子,會念,什麼意思不懂,錯了。


《心經》、《金剛經》是般若會上的課程,不是初學的。要是初學的,釋迦牟尼佛何必費前面二十年辛辛苦苦打基礎,才進入這個境界? 所以學習要循序漸進,不能躐等,躐等是佛不贊成的。

佛在《佛藏經》上有一句話說,「佛子」,就是佛弟子,「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非佛弟子」,佛不承認你。你沒有循序,佛不承認。所以,什麼都學不好,學得不像樣。

這都是什麼?不聽佛的話,自以為聰明,小學 、中學沒有念,就念大學、就念研究所,這騙人,實際上是騙自己。沒有遵守佛的教誨,你怎麼能有佛的成就?

佛法修學的原則,永遠不能改變的,過去、現在、未來諸佛想成佛都得走這條路,這條路就是戒定慧三學。


現在學佛怎樣?戒不要了,戒不要就不能得定,沒有定就不能開智慧。你學到什麼?學到常識,學到的皮毛,對你自己絲毫利益得不到,學了一輩子,還是搞六道生死輪迴,還是免不掉三途苦報,這是真的。

用現在科學方法來研究佛學,佛學沒有了,變成世間的一種學術,把它變質了。


為什麼?佛教學的原本是教人成佛的、成菩薩的、成阿羅漢的 ;再往下面講,是幫助你生天的,幫助你來生再得人身,比這一生更有福報、更有智慧,這是佛法教學的目的。

有這樣的成果,佛法教學才算是有成績。如果這些成績都達不到,學佛的人都墮三途去了,沒有生天的,沒有證果的,這個佛法全盤失敗了。經典沒有過失,祖師大德也沒有過失,過失是我們自己沒有依教奉行。

文摘恭錄—2012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二五集) 2013/1/15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0-0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1-2016 05: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子房学韬 于 15-2-2016 11:18 AM 编辑
笑话故事一则

漫话“仁波切”
第 103 期
仁波切很受当前国内中产阶级尊崇,他们成了心灵鸡汤的生产主力军,
坊间甚至出现了“朝阳区有三十万散养仁波切”的笑谈。本期我们就来揭揭“仁波切”的老底。

001.gif
002.gif
003.gif
004.gif
005.gif
006.gif
007.gif
008.gif

转至:
http://baike.baidu.com/vbaike/%E6%BC%AB%E8%AF%9D%E2%80%9C%E4%BB%81%E6%B3%A2%E5%88%87%E2%80%9D/57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2-2016 12: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5-2-2016 12:44 AM 编辑

  
      上淨下空老法師慈悲开示:佛用教學幫助眾生離苦得樂

佛為了要讓所有的大眾都能夠明瞭他所覺悟的境界,那怎麼樣?開班教學。
他見到的境界,就等於說博士、研究所的境界。

開班教學,把這些人怎麼辦?慢慢帶,先辦小學,再辦中學 ,再辦大學,再辦研究所,最後他悟入的境界你全明白了。

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你看, 阿含是小學,方等是中學,般若是大學,法華是研究所。用這個方法,一般中下根性的人才能慢慢理解,慢慢把你帶。

只有上上根人,像惠能這樣的人,上上根人,這種人很厲害,他一聽就懂。他不需要經過這麼多的階層,小學、中學、大學他都不需要,他直接就上研究所 。這種人很少很少,千百年當中難得遇到一個,億萬人當中難得遇到一個,不是沒有,太少 了。

四諦法是佛對小乘說的,就是小學裡頭可以說是最高的境界。第一個就是你要認識苦,這裡頭有因果。

苦從哪裡來的?迷來的;樂從哪裡來的?覺悟來的。所以佛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從果上講的。

用什麼方法幫助他?用教學。教什麼?教學最重要的宗旨就是幫助他破迷開悟;迷破了,他的苦就離開了,覺悟了,他樂就得來了。

用教學,不用教學就沒法子,沒第二個辦法,這個你不能不知道。然後你才曉得宗教是教育,宗教不是迷信,但是宗教要把教育離開了,它就是迷信。換句話說,迷信幫助眾生不是離苦得樂,是離樂得苦。

你看現在的社會人過得多苦,比六十年前的人苦多了,六十年前的人比我們快樂。為什麼?教育丟掉 了,丟掉了就是幫助大家離樂吃苦,沒法子,他顛倒了。

我們還是想離苦得樂,那就得要把老祖宗、佛菩薩的教育找回來。不覺悟你苦就吃定了,覺悟才能離苦。

所以你看看,小乘須陀洹他就離苦了,離什麼苦?他永遠離三惡道,這個厲害!
我們天天在學習經典,這個不能不知道。


他們修行的境界就是人間天上,他不會墮阿修羅,他不會去做羅剎,不是天就是人 ,在這兩個地方修行,提升自己的覺悟,沒有別的。

所以佛不能離開經教,離開經教,佛就沒有了。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 (第八十四集) 2011/12/16  檔名:02-037-008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2-2016 10: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念弥陀 发表于 25-2-2016 12:30 AM
上淨下空老法師慈悲开示:佛用教學幫助眾生離苦得樂

佛為了要讓所有的大眾都能夠明瞭他所覺悟 ...

把最接近佛陀的大弟子的上座部称为小学?你们这基本的口德与妄语都不能守好还想谈什么?真有料就不会沦落到修弟子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3-2016 04: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1-3-2016 04:27 PM 编辑

  
上淨下空老法師慈悲开示:學佛為什麼要學《弟子規》,為什麼要學《感應篇》?

為什麼我們五倫五常四維八德做不到?為什麼《十善業道》做不到?為什麼《感應篇》做不到?根本原因就是我們根沒有了。
所以我們推上兩代之前,那個時候在家、出家人他都能做到。

我們往上推兩代是什麼時候?諦閑老法師的時代,虛雲老和尚的時代,印光大師的時代 ,那個時代修行人真做到,持戒沒問題。

到上面一代,那就是我們老師李炳南老居士、夏蓮居老居士、黃念祖老居士這一代,比我們強,我們不如他們,他們就沒有能做到。但是他們懂得,他們常常勉勵我們,他們有成就。

我們今天承受他們的教誨,不認真努力學習就空過這一生,一定要認識這根本的根本。

我們要把《弟子規》看作我們佛門的根本戒,沒有《弟子規》,沒有《感應篇》,決定沒有十善業道。沒有十善業,就決定沒有三皈五戒,全是搞假的,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

有人問我:學佛為什麼要學《弟子規》,為什麼要學《感應篇》?我說:佛教的。哪一部經上講的?《觀無量壽佛經》上說的。

釋迦牟尼佛對韋提希夫人講的「淨業三福」,那三句話是佛法大乘無論學哪個宗派,無論學哪個法門,八萬四千法門總的指導原則,最高的指導原則。你要不遵守你怎麼會有成就?

三福第一條頭一句話,「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佛說的。


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怎麼做?《弟子規》。

《弟子規》就是講孝親尊師,你查查看、讀讀看它的內容。所以孝親尊師我們落實在《弟子規》上。《弟子規》做到,這兩句就做到了。慈心不殺,《感應篇》做到,這一句就做到了。有這個基礎,下面是《十善業道》。

為什麼從前人學佛那麼容易?為什麼今天學佛這麼難?少了前面孝親尊師,慈心不殺,少這個,也就是少了《弟子規》跟《感應篇》。

我們真的要想這一生成就,這個課不補不行,一定要把它補出來,我們才會有成就;不補出來,沒成就。

第一條真做到,你才是善男子、善女人,善男子 、善女人才真正是佛門弟子。第二條「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學小乘。第三條是大乘,「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末後一句是化他,自行化他。三福一共十一句,十句是自度,後頭一句是教化別人,最高指導原則。

佛在後頭說這三條是「 三世諸佛淨業正因」,三世:過去、現在、未來。你想成佛都要遵守這個指導原則,你要把這個指導原則疏忽了,你決定不會有成就,多麼重要!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五六二集)2011/8/27 檔名:02-039-056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3-2016 11: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念弥陀 发表于 11-3-2016 04:12 PM
上淨下空老法師慈悲开示:學佛為什麼要學《弟子規》,為什麼要學《感應篇》?

為什麼我們五倫五常四維八德做不到?為什麼《十善業道》做不到?為什麼《感應篇》做不到?根本原因就是我們根沒有了。所以我們推上兩代之前,那個時候在家、出家人他都能做到。

我們往上推兩代是什麼時候?諦閑老法師的時代,虛雲老和尚的時代,印光大師的時代 ,那個時代修行人真做到,持戒沒問題。

到上面一代,那就是我們老師李炳南老居士、夏蓮居老居士、黃念祖老居士這一代,比我們強,我們不如他們,他們就沒有能做到。但是他們懂得,他們常常勉勵我們,他們有成就。

我們今天承受他們的教誨,不認真努力學習就空過這一生,一定要認識這根本的根本。

我們要把《弟子規》看作我們佛門的根本戒,沒有《弟子規》,沒有《感應篇》,決定沒有十善業道。沒有十善業,就決定沒有三皈五戒,全是搞假的,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

有人問我:學佛為什麼要學《弟子規》,為什麼要學《感應篇》?我說:佛教的。哪一部經上講的?《觀無量壽佛經》上說的。

釋迦牟尼佛對韋提希夫人講的「淨業三福」,那三句話是佛法大乘無論學哪個宗派,無論學哪個法門,八萬四千法門總的指導原則,最高的指導原則。你要不遵守你怎麼會有成就?

三福第一條頭一句話,「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佛說的。

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怎麼做?《弟子規》。

《弟子規》就是講孝親尊師,你查查看、讀讀看它的內容。所以孝親尊師我們落實在《弟子規》上。《弟子規》做到,這兩句就做到了。慈心不殺,《感應篇》做到,這一句就做到了。有這個基礎,下面是《十善業道》。

為什麼從前人學佛那麼容易?為什麼今天學佛這麼難?少了前面孝親尊師,慈心不殺,少這個,也就是少了《弟子規》跟《感應篇》。

我們真的要想這一生成就,這個課不補不行,一定要把它補出來,我們才會有成就;不補出來,沒成就。

第一條真做到,你才是善男子、善女人,善男子 、善女人才真正是佛門弟子。第二條「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學小乘。第三條是大乘,「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末後一句是化他,自行化他。三福一共十一句,十句是自度,後頭一句是教化別人,最高指導原則。

佛在後頭說這三條是「 三世諸佛淨業正因」,三世:過去、現在、未來。你想成佛都要遵守這個指導原則,你要把這個指導原則疏忽了,你決定不會有成就 ...

把学做人自我贡高为大学,把佛陀教导的解脱道贬低为小学。确实你们这种连做人都有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7-4-2016 06: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7-4-2016 07:07 PM 编辑

  


上净下空老法师:圖文巴多元文化活動中心未來展望植樹活動開示 2016年3月3日

 諸位嘉賓,諸位同學、朋友們,大家好。

  今天這個活動很有意義,是我們圖文巴走向神聖教育、宗教團結,一個開始。這是我們幾十年的願望。願望有,但是信心沒有。一樁事情成就,一定是有因、有緣、有果。

因是很早年就有了,但是始終遇不到緣。我跟澳洲的緣分應該有二十多年。最前面的十年,二OOO年以前的十年,是每一年到澳洲來講經一個月,由這邊我們華人邀請。

在布里斯班,大概從台灣來的人多;悉尼那邊,是從香港、廣東來的人多。我跟他們都很熟悉,每一年來一次,講一個月。我記得差不多是講了十年,所以也算是很熟悉。這個地方沒來過。

  這個地方是二OOO年,我們移民到澳洲來。移民的緣也很殊勝。在過來之前我是住在新加坡,在新加坡住了三年半,做了一樁事情,就是把新加坡的九個宗教團結起來。

這個信息,我不知道怎麼傳到我們部長的耳朵裡,澳洲移民部的部長。那個時候,同時他也是多元文化部部長,他管兩個部。

我們見過兩次面,談得很愉快。所以他就非常希望我能夠移民到澳洲來,幫助澳洲宗教團結,還有幫助族群團結。族群裡面最重要的就是土著,這麼多年來他們的心都不平。

這兩樁事情,政府很有智慧,交給格里菲斯大學去辦這樁事情,所以我們跟學校就發生關係了。在學校裡面建立一個活動中心,就是宗教活動中心,規模並不很大,可以容納大概一百人差不多,就是一個小講堂。

  我們總是希望滿足部長的願望,部長的願望是我們自己多年來的這個念頭,想著要這麼做。為什麼要這麼做法?我們如果細心冷靜觀察,這半個世紀以來,二次大戰結束之後這後面半個世紀,戰爭雖然結束了,可是社會並不安定,災難還是頻繁。

人沒有安全感,社會還是呈現一片混亂,尤其在學校裡。過去學校的教育是文化的聖地,二戰之後變質了,它跟商業掛鉤,跟政治掛鉤了,這是讓我們一般些讀書人非常憂慮。

  我們如何來拯救?所以在台灣的一些教授,特別是教中國文史的,他們感觸最深。在那個年代,這個問題依然是很複雜、很多,大家最擔心的就是固有的文化。在台灣有一套《四庫全書》,有一套《四庫薈要》,這兩套書是乾隆皇帝那個時代編輯成就的。

這個書完全是手寫的,參加這個活動的人,專家學者有三、四百人,抄寫,負責抄寫的有三千多人,工作了九年才完成。一共,《全書》寫了七套,《薈要》寫了兩套。

《薈要》是專門給皇上看的,就是《四庫全書》的精華品,最好的東西選出來,皇上看。所以給皇上看的只有兩套,一套放在皇宮,一套放在圓明園。我們知道,八國聯軍,圓明園被摧毀了,這兩部書燒了,非常可惜。

《全書》只有六套了,《薈要》只有一套。《薈要》這一套在台灣故宮博物院,如果再次爆發戰爭,很可能會被毀掉。這個被毀掉不僅是中國人的悲哀,可以說是全世界人的悲哀。

為什麼?這兩套書是中國五千年傳統文化的精華,都在這兩套裡頭,中國古聖先賢的智慧,以及他們怎麼修身。

什麼叫修身?讓我們自己在這一生當中,都能過著很幸福、很美滿、很快樂。能不能做到?能,每個人都能做到。這樁事情,快樂幸福與富貴不相干。

在我們中國古人裡面,我們大家都知道的,最快樂、最幸福的是誰?是孔子。還有,孔子還有個學生,孔子常常讚歎的,顏回。

孔子沒有做過大官,沒做過官,他一生只做了三個月的大司寇,官名叫大司寇。我們想像到古時候這個制度,這個大司寇管什麼?大概是現在警察局派出所的所長。

孔子就做這麼大的官,只做了三個月,他就辭職了,就不幹了,從事於教學,私人教學。沒想到跟他學的學生很多,他有學生三千人,三千人有七十二個傑出的人物,也就是學有專長。真正能夠是像現在一個國家裡面的部長,這樣的地位、這樣的人才。

孔子沒有顯赫的地位,沒地位,也沒有財富,他是小康之家,生活勉強可以維持。他也沒有收入,那個時候的教學完全是義務的,不是收學費的,不是商業行為。

教學的目的是希望學生都能夠成聖成賢,為聖人君子,為社會人做好榜樣。所以生活很清苦。

  他的學生顏回是最貧窮的人。吃飯,在歷史上記載,顏回家裡沒有飯碗,用什麼?用竹子編成一個簍裝飯,用葫蘆瓢當茶杯喝水。所以「簞食瓢飲」,形容顏回的物質生活。但是,學生裡面最幸福、最快樂的是誰?是顏回。

孔子對他讚歎。他的快樂從哪裡來的?這就是我們要問的,我們學傳統文化幹什麼?為什麼要學傳統文化?這有很多人提出這個問題。傳統文化,就是孔子的教學,這簡單的說;廣大來講,廣義的就是儒家。

為什麼要學?我們反問一句,你想不想這一生當中得到真正的幸福快樂,想不想?這個我想。學儒,學孔子、學顏回就能得到。這樁事情與富貴(貴是在社會上有地位,做官的這些人,富是有財富),與這個完全不相干,你會得到真正的快樂。

  我們還可以找到一個證人,這個證人是誰?是印度的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有身分,他是王子,他要不出家他是國王。中國古人所謂是「貴為天子,富有四海」,這是釋迦牟尼佛他得到了,他生在皇家。

他能夠十九歲他就明白了、就覺悟了,捨棄王位,放棄王位的繼承權,貴不要了。他過的生活是富貴榮華宮廷的生活,他去出家,去做一個苦行僧,日中一食、樹下一宿,過這樣的生活。這樣的生活比顏回還要辛苦,他要去托缽。我們講的,這是乞食。乞食是教化。這是在社會上沒有地位,完全沒有地位,貧窮到極處。

  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要過這種生活,一生沒有建道場,不是建不起道場,家族是皇族,怎麼會建不起道場?出家之後,他學生當中有十六位是大國王,哪一個國王都可以給他建一個道場,建個富麗堂皇的道場來供養他,不是做不到,做得到。

他為什麼不要?我學佛到今年六十五年,我是在最近幾年才知道的,才明白了。

這個明白從哪裡來的?就是從孔老夫子的《論語》上第一句話來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釋迦牟尼佛知道。他去學習,把所學習到的、明白了的,統統落實在生活。落實在生活,自己做到了,落實在工作、落實在家庭、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

那是什麼人?聖人,在印度稱為佛陀,中國稱為聖人,聖人就是佛陀、佛陀就是聖人。所以,孔子歡喜,真的一生達到幸福、究竟、美滿,他做到了;釋迦牟尼佛做到了,他們是同一等級的人物,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你才能夠法喜充滿。

他的歡喜、他的幸福是從內心裡面向外發射,放光,他不是受外面這些富貴的影響。

一般人,世間人不了解這個道理,他所享受的是世法,不是自性,自性他完全迷惑了,道理在此地。所以我們看到,第一句話很重要,那是學習核心。

我為什麼要學佛?我要求不亦悅乎。學佛是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

我學佛是方東美先生介紹給我的,他為我講了一部《哲學概論》,最後一個單元是「佛經哲學」。把佛法介紹給我是三句話,第一句話告訴我,釋迦牟尼佛是全世界最偉大的哲學家,因為我跟方先生學哲學,釋迦牟尼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第二個是介紹的佛經哲學,佛的經典是世界上哲學的最高峰,最高的點是佛經哲學;第三句告訴我,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人生最高的享受是什麼?佛經上講的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儒家孔子做代表,孔子《論語》上第一句話,「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就是你為什麼要學。

我們今天換句話,為什麼要學傳統文化?為什麼對於傳統文化這樣的熱心、這樣的努力?為的是我在傳統文化、在佛的經典裡,我學會了自己法喜充滿、快樂,我也想把這分快樂傳給別人。

  任何一個人都有,《華嚴經》上告訴我們,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這個話說得好!本來是佛。換句話說,一切眾生本來個個都是幸福圓滿,都是快樂,都是跟孔子、跟顏回、跟釋迦牟尼佛一樣,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統統有分,統統可以做到。

為什麼我們現在失掉了?我們迷了,我們把方向走錯了,誤以為富貴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沒有想到傳統文化是最高的。是真的,不是假的

這富貴要失掉怎麼辦?失掉就苦了。選上總統好,歡喜;沒有選上,下台了,這就悲哀了,一切都失掉了。財富也一樣,財富靠不住。佛家講的,經上講得好,財為五家所有。

我們的壽命是有限的,而且大家都知道,人有生,最後一定有死亡,世界上找不到一個不死的人,找不到。

死了之後,哪一樣帶得走?你的榮華富貴沒有一樣可以帶走。但是有一樣可以帶走,法喜充滿可以帶走,不亦悅乎可以帶走。那就是真的,不是假的。

我們如果把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搞清楚、搞明白了,這個人就開始覺悟了,佛法叫始覺。

為什麼?他覺悟之後,他一定拼命去追求永恆的不生不滅,永恆的價值觀,永恆的幸福,永恆的快樂。

這個永恆的決定不受我們外界環境的影響,與它們不相干。從這些地方,如果真搞清楚、搞明白了,我們對於傳統文化、對於宗教,宗教裡講永生,不是假的,是真的。

我們有理由相信,應該再過二十年,頂多三十年,現代的量子力學家會把這個事實真相搞清楚、搞明白,公布於世界,我們大家恍然大悟。

  最近這個二十年來,量子力學家的成就,是把宇宙三種奧祕,第一個物質,物質究竟是什麼,這個問題解決了。我讀的報告是德國的普朗克他的報告。普朗克博士是愛因斯坦的老師,他的學生比他出名,說愛因斯坦大家都知道。

他專攻哲學裡面講的宇宙的源起,物質究竟是什麼?他費了一生的精力,到最後發現了。他說,根據他的研究所明瞭的,這個世界根本沒有物質這個東西存在。

那明明物質在我面前,怎麼會不存在?這個物質是假相。它從哪裡來的?從念頭來的。念頭是製造物質的根源,它是我們的念頭,起心動念,念頭在波動現象之下產生的幻相。

  這個幻相存在的時間多長?他說非常非常短暫,一般人無法覺察。佛經上有,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就把這個現象告訴我們了,告訴我們物質是什麼?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主要就是講物質現象虛妄的,不是真的。

我們過去對於經典上這句話,因為佛說的,我們不能反對,但是有疑惑,都打了問號在裡頭。明明在眼前,六根、六塵、六識都是物質現象,怎麼會說沒有?

佛有一次跟彌勒菩薩在一起,釋迦牟尼佛提出個問題,問彌勒菩薩說,心有所念,我們的心動一個念頭,這個一念裡頭有多少個微細的念頭、有多少個物質現象、有多少個念頭波動現象?問了這麼個問題。

彌勒菩薩回答說,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百千是十萬,三十二億乘十萬,我們算出來,中國人講的三百二十兆,一彈指。

一秒鐘可以彈幾次?有人告訴我,年輕身體好、動作敏捷的可以彈七次。再乘七,那就是二千二百四十兆,一秒鐘。一秒鐘二千二百四十兆次的生滅,我們怎麼會知道?

它就在我們眼前,我們眼所看的、耳所聽的、身體所接觸到的所有現象,統統都是一秒鐘二千二百四十兆次的生滅。

我們舉個比喻,大家有個概念。我們現在看電視,電視拍攝這個畫面,一秒鐘多少次?現在拍攝的彩色的,我們用這個電視,一秒鐘一百次,一百次。

我們現實的環境,現實環境一秒鐘多少次生滅?二千二百四十兆。怎麼能比!

所以我們誤以為它是真的,它真的存在。它是個生滅法,它有生有滅。我們這個生滅法,不是看到真相,都是看到幻相。

  現在第二個問題,念頭從哪裡來的?物質現象搞清楚了、搞明白了,搞明白了就應該把它放下,不要放在心上。應該用物質這個身體,物質環境,幫助一切眾生覺悟,這就叫佛法。

佛菩薩幹什麼事情?教育眾生。你看,他不做國王,他去教學。釋迦牟尼佛開悟之後就開始教學,教了四十九年。他三十歲開悟,就開始教學,四十九年沒有中斷。

他辦學,在今天講一條龍的學校。最初出來教學的十二年,小學,講的經典叫《阿含》。《阿含經》講了十二年,是佛教的小學,我們叫小乘。

小乘講的結束之後,大家有了根,根柢扎下去了,向上提升,辦中學,方等。方等是中學,八年。講了八年,加上前面,二十年。這個二十年叫扎根教育。

基礎教育教完了,那佛要講真東西了,是他在一生修學當中最殊勝的成就,是智慧,就是般若,般若智慧,中國人翻成智慧。教了多少年?二十二年。

要知道前面有二十年的基礎,才能學般若,學生當中才開智慧。有小悟,阿羅漢、辟支佛,小悟;有大悟,菩薩。可以說是從三賢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三賢是大悟,十地是大徹大悟。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他就成佛了。

所以般若教了二十二年,這是佛教的大學。最後八年是研究所,把大家統統提升到跟他同樣的地位。

所以,佛陀這是名稱,菩薩、阿羅漢是什麼意思?是佛陀教育裡面學位的名稱。佛陀好比現在大學裡頭的博士,菩薩好比大學裡面的碩士,都是研究所,阿羅漢是本科畢業的學士,是三個學位的名稱。所以人人可以成佛。博士學位,只要你肯用功,你都可以拿到,你不是不能拿到。

佛用什麼東西幫助我們從凡夫達到佛的果位?從總綱領上來說,就是戒、定、慧三學,這是方法。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所以必須要修禪定。

修禪定一定要守戒律,戒律是什麼?戒律是教你放下。智慧是看破。我們為什麼放不下?沒有智慧。為什麼沒有智慧?放不下。這兩個是互相纏著的。

所以應該怎麼樣?每個人根性不相同,普通一般根性從戒開始,從持戒達到禪定,再達到開悟。

根性利的,最利根的人,聰明智慧的人,他的理解力很豐富,思考很敏捷,他可以從看破入門。看破了,他就放下了。

我們現在最麻煩,上根,我們沒分;下根,好像又比他高一點。所以兩頭,對我們產生困難。可是我們學佛的時候這兩個很重要。

古大德總結他們的經驗,教給我們兩個原則,第一個,一門深入,長時薰修;第二個,讀書千遍,其義自見。這裡面都有定慧,是好方法,在中國用了兩千年。這兩千年當中,用這個方法成就的,可以說是不計其數,太多太多了。

我們翻開中國歷史,歷史上這些名人,有成就的,多半都用這個方法成就的。男女老少、各行各業都能用,沒有限制。你只知道會用,你就會有成就。用這個方法能不能成就,關鍵在恆心、毅力,你一直堅持下去,不鬆懈,它就有成就。

  我們這邊供的一張照片,海賢老和尚。他是大前年,二O一三年過世的。這張照片是他過世前三天照的,一百一十二歲。他二十歲出家,師父看中了他。他沒有念過書,不認識字,師父看中他。他出家了,剃頭,師父教他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告訴他一直念下去,他就念了九十二年,一直到他自己往生,九十二年。他走的時候,沒有生病,自在往生。這張照片三天前照的。

  他的生平,現在有很多常常跟他接觸的人,給他寫了一本傳記,叫《永思集》。他這個道場裡頭三個人,他還有個師弟,也是很了不起,八十二歲走的,留了肉身,肉身不壞,留肉身,現在的身體還在來佛寺;另外一個,他媽媽,他媽媽八十六歲念佛走的,都不認識字,都是一句佛號。

媽媽走了之後,當時生活非常艱難,連棺材都沒有,只找幾塊板釘了一個破棺材,他把他媽媽葬了。法師常常念在心上,覺得對不起媽媽。八年之後他們生活環境好了,所以就想把她墳墓打開,重新裝棺材安葬,立碑做紀念。把墳墓打開之後,棺材打開,人沒有了,他媽媽人沒有了。

  這種現象在中國歷史上記載的,達摩祖師示現這個相。達摩祖師走了以後,埋葬在中國。過了幾個月,大概是四個月之後,有人從現在的新疆,從前叫西域,回中國來的做生意的商人,他們在西域見到達摩祖師。跟達摩祖師見面,看到達摩祖師拿了根棍子。他是一隻腳穿草鞋,一隻腳沒穿,他穿一隻腳。

回來之後告訴同鄉的人,同鄉說不對,四個多月以前就過世了,埋在那個地方,怎麼可能你們在西域會遇到他?這些人說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真遇到他,還跟他講了不少話,問了不少問題。

於是大家把墳墓打開,真的,棺材裡空空的,沒有人,剩下一隻草鞋。說明他講的一點沒錯,法師一隻腳上穿著草鞋,一隻腳上沒穿草鞋,那一隻草鞋留在棺材裡頭。有過這一樁事情。

那海賢老和尚的母親是不是菩薩來現身的?到現在是個謎。母親的身體不見了,找不到了。

  來佛寺三個不凡的人,修行人,真的值得我們做榜樣。我們相信海賢老和尚的母親是達摩祖師一類的人物,不是凡人。這三個人都是我們的榜樣,他師兄弟兩個是我們出家人的榜樣,他的母親是在家人的榜樣。

一句佛號能成功,我們要有信心。這一句佛號念到功夫成片,就證阿羅漢果;念到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就成佛了,就屬於地上菩薩了。

到不了地上菩薩,我們叫大悟,不是大徹大悟,大悟,三賢位的菩薩,十住、十行、十迴向,《華嚴經》上所說的。

這些方法確實很殊勝,在中國有兩千年的實驗,有成就,成績非凡。歷代的祖師大德、在家居士成就的,都是我們的好榜樣。

這些方法能不能用在現在的學校?我們想到這個問題,現在學校學生可不可以用這些方法?怎麼樣把中國古老的理念方法,跟現在學校結合?我們整天想這個東西。

如果能夠和這個契合的話,對於學生悟性成就大幅度的提升。這個要做實驗,今天科學講實驗,拿證據來,我們做實驗才能有證據。

現在我們跟很多學校教授交換意見,討論這個問題,大家對這個都有興趣。所以在大學裡面開一個特殊的班,實驗班,來做實驗,從「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讀書千遍,其義自見」。

由老師,像古時候的老師一樣來帶領,用正確的方法來引導,老師跟學生可以一起學,我們相信能做得成功。為什麼?兩百年前的人都用這個成功的,不少人,距離我們不遠。

所以,東方教學的這種智慧、理念、方法跟西方不一樣。西方走科學,求知識,科學知識;東方不走這個路,東方走定、慧,求智慧,不是求知識。

智慧能解決一切問題,智慧能幫助我們自己得到快樂的一生,真正是幸福快樂的人生,科學技術做不到。

科學技術正如科學家所說的,如果是一昧讓科學技術自由的發展,發展到最後,會把地球消滅掉。

原子彈沒有發明之前,地球人所用的這些武器,科技的能力不能消滅地球;這個東西發明之後,人類有能力消滅地球,問題嚴重了;再向前發展,愈來這個危險就愈大。

核武戰爭是沒有勝負的,沒有勝負,同歸於盡。所以,很多人知道這回事情,生活在這個世間沒有安全感。

這個世界在今天,真的貴而不安、富而不樂,富貴人沒有安全感,不快樂,生活得很辛苦,沒有像孔子講的不亦悅乎,佛陀說的常生歡喜心,這個做不到,求不到。法喜充滿,不亦樂乎,這才是人生真正的幸福、真正的快樂。

  我們希望在圖文巴做這個實驗,把中國古老的教學理念、方法在這邊做實驗。實驗成功,我們再帶動其他的地區,帶動全世界,讓我們真正能夠在科學技術之下,也能夠得到安全感,也能夠得到幸福快樂。

好,今天我們的時間到了,我就說到此地。希望我們共同努力,圖文巴是第一個源頭,我們這裡做成功了,帶動全世界,讓整個地球人都能過得幸福美滿,社會安定,國家富強,天下太平。謝謝大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4-2016 12: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8-4-2016 12:21 AM 编辑


和諧示範城帶來地球千年盛世  (共一集)  2016/3/12  澳洲圖文巴聖名小學活動中心  檔名:21-764-0001

       尊敬的各位宗教領袖、代表,各位嘉賓,各位大德,大家好!在這暑氣已盡,秋高氣爽的時節,非常高興看到大家今天歡聚一堂,共同為促進宗教團結與社會和諧而努力。

       十五年前,我來到圖文巴的那一天就在想,希望圖文巴成為一座神聖的、大愛的城市,希望每個人都可以感受到這一點。十幾年來,為了構建圖文巴成為多元文化和諧示範城,各界人士都做出了最積極的努力,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績。


特別值得讚歎的是,漢尼夫先生有智慧、有善巧方便,成立的親善委員會,六年來辛勤有成,為各宗教、各族群之間平等對待、和睦相處建立了暢通的溝通管道,促使今天我們十七個宗教團結在一起,像兄弟姐妹一樣,非常難得!

       【壹】居安思危,發大誓願

       雖然我們有了良好的開端,但相距我們的理想、目標,以及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和平,也只是剛剛起步而已。中國古人歷來強調居安思危。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這半個世紀,世界上衝突不斷,恐怖主義持續升級。


每一起傷亡事件都提醒我們,如何化解衝突,實現世界永續的安定和平,仍然是人類最為關心和必須解決的重大問題,往後的路任重而道遠。

       這一次我回到圖文巴,有一位宗教界的好朋友很擔憂的告訴我,在這兩個世紀裡,丟失傳統文化的不僅僅是東方國家,西方國家也是如此,很多節日已經背離了宗教原本的教義,各個宗教也普遍缺乏人才。


他所流露的這種悲天憫人的慈悲心,讓我們感覺到,圖文巴的每一位宗教領袖都是非常值得我們尊敬的人。

       面對宗教衰微的這種現狀,怎麼辦?我們更要發起大心,以振興宗教為己任,並且團結起來。我們不做,誰來做?我們做好了,眾生幸福;我們做不好,眾生受苦。


這種勇於擔當、普利大眾的心就是覺悟的心,佛教稱之為「菩提心」;換句話說,為眾生不為自己的心就是菩提心。一切為正法,一切為眾生。心量愈大,成就就愈殊勝。

這樣的心最為難得,會感動一切宗教的神和諸佛菩薩,他們一定會幫助我們更加緊密的團結在一起,讓各個族群的傳統文化煥發青春。

       【貳】世間亂象和宗教衰微的原因

       一、宗教教育被丟失了

       英國著名的歷史哲學家湯恩比博士說,「宗教是人類所必需。人類文化的起源是由宗教來的,先有宗教然後才出現文明,所以文明是宗教的產物」。


       宗教的教育是文明與文化的根本,如果把宗教的教育廢除了,文明與文化頂多二、三百年就會滅亡,世界怎麼能不亂?

       二、沒有言行相應的榜樣

       今天的社會裡,必須做出和諧的榜樣,別人才會相信。佛門常講「演教」、「說經」,演是表演,要把他所說的做出來給大家看,這樣大家才會相信;如果只有說,沒有演,把它表演出來,很難讓人相信。


       那一些不能收到教學效果的,多半是把演這個字疏忽了。如果能夠做到「身行正」,自然就「教化廣」。

       宗教為什麼衰?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宗教信徒沒有真正落實神聖的教誨,使得這麼好的宗教教育卻被今天社會大眾所誤會,以為宗教是迷信,誤會了,當然他就不想學,也就得不到利益。


中國古人說得好,「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國寶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國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國用也;口言善,身行惡,國妖也」。

這段話就是說,能講出來,又能身體力行,這是對於國家有重大意義的人;不能講,但有實際的行動,這是國家能任大事的人;嘴上說得好,而行動上做不到,還能為國家所用;嘴上說得很漂亮,而行動上是為非作歹,這種人是國家的妖孽。

所以,用什麼條件來選擇宗教教師?我們要看這個教師學習經典之後有沒有做到。

例如學佛的人,佛在經上所講的他統統能做到;學習基督教的人,《聖經》上所講的他能做到,這樣的人,我們可以跟他學,因為他說的是真的,不是假的,通過他自己的實行印證了經典上的教誨。也就是說,只有言行一致、說到做到的人,才能真正傳承宗教,並將宗教的精神發揚光大。

       三、手機、電視、網絡傳播的負面內容把人教壞了

       現在人主要受的教育不是來自於經典,而是來自於電視、手機、網路,這些多數都是負面的內容,把人都教壞了。


       古人不是這個教法,古人教我們收聽攝視,凡是負面的內容都不看、不聽,避免受到染污。

       現在電視、手機、網路所播的內容,很多都是殺盜淫妄,天天接受這種教育,人心怎麼能端正?小孩生下來,眼睛一張開就看到手機、電視、電腦,到了六、七歲已經不好教了,很難回頭,這是大問題!

我五十多年沒有看過電視,也沒有看過電影,沒有聽過廣播;我也不會用電腦,也不會用手機。

真正發心學習宗教經典的年輕人,應當遠離這些東西,這些都是擾亂身心的,讓我們不能寧靜下來。  所以,現代人過的生活是富而不樂、貴而不安,他沒有幸福。

如果要問,什麼是幸福?德國有一句老話說,「人無國王、庶民之分,只要家有和平,便是最幸福的人」。

中國人講,修身、齊家是幸福,先端正自己的心念,修養自己的言行,不受干擾、不受染污、不受誘惑,然後就能和諧家庭關係,這就是幸福。

http://edu.hwadzan.net/play/21/764/0/1057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4-2016 06: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ezz 于 28-4-2016 10:36 AM 编辑

樓主,其實我有點奇怪這帖,主題是“上座部佛教与大乘佛教的基本共识”,可是帖文內容并不都是共識呢,我覺得有誤導之嫌。先說明我不是來找架吵的哦

@念弥陀 ,其實我有點奇怪你的跟帖,主題是“上座部佛教与大乘佛教的基本共识”,可是跟帖內容并不都是共識呢,我覺得有誤導之嫌。先說明我不是來找架吵的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4-2016 10: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jezz 发表于 28-4-2016 06:55 AM
樓主,其實我有點奇怪這帖,主題是“上座部佛教与大乘佛教的基本共识”,可是帖文內容并不都是共識呢,我覺得有誤導之嫌。先說明我不是來找架吵的哦

你是说主楼内容,还是跟帖的内容?如果是主楼的内容,里面已经强调了,只是“基本共识”,就是认同佛陀为我们共同的导师,认同四圣谛和三十七菩提分,认同声闻、独觉和菩萨乘都是解脱的三种途径。把这些归为基本教义。至于其他的,就未必在共识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3-12-2024 04:35 AM , Processed in 0.166917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