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浮萍 发表于 11-3-2014 10:33 AM
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道也 ... 所謂的前呼后應,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行不義的,讓他繼續行不義;骯髒的,讓他繼續骯髒;公義的,讓他繼續行公義;聖潔的,讓他繼續被分別為聖。
知知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当你引用这节经文的同时,希望你先监察自己的心,千万不要扯到孔子的身上以嫁祸予孔子,因为孔子是个普通人,他从来没有想过,没有能力要与上帝平起平坐,孔子不是撒旦魔鬼那样的狂妄。
这节经文是警告世人若再不悔改是没有出路的,接下来的经文就是耶稣基督宣告祂将要来审判活人死人,
耶稣说过,在地上不承认祂的人,将来祂也不承认他!
【啟廿二11】「不義的,叫他仍舊不義;污穢的,叫他仍舊污穢;為義的,叫他仍舊為義;聖潔的,叫他仍舊聖潔。」 〔原文直譯〕「那不義的,讓他仍舊不義;那污穢的,讓他仍舊污穢;那義的,讓他仍舊行義;那聖潔的,讓他仍舊聖潔。」 〔文意註解〕「不義的,叫他仍舊不義,污穢的,叫他仍舊污穢,」『不義的』指為人不公平正直的;本節四個『叫』字最好翻作『讓』,意指順其自然,並且含有機會一去,不復再臨的意思;『污穢的』指行事骯髒不潔的。 「為義的,叫他仍舊為義,聖潔的,叫他仍舊聖潔,」『為義的』指為人公平正直的;『聖潔的』指行事聖別良善的。 〔話中之光〕(一)主雖然再三的警告人們,必須及早預備自己,等候祂的再來,但主並不勉強任何人,一切都在於人們對於主的話作如何的反應,各人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二)我們盡力傳揚福音和啟示錄的信息,但接受與否在乎各人,當恩典之門一關,許多人必定後悔也來不及了。 (三)人生的抉擇,不但影響自己今後一生的道路,甚至還及於永世,當死亡來臨或末日來到,再也無法改變了。
【啟廿二12】「看哪,我必快來!賞罰在我,要照各人所行的報應他。」 〔文意註解〕「看哪,我必快來,賞罰在我,」意指當主再來的時候,必要施行審判,給予各人當得的工價。 〔話中之光〕(一)時候到了,審判要從神的家起首(彼前四17);那些堅持認定全教會災前一次被提的人請注意,切莫將公義的主誤會了,以為只要相信主就沒有問題了,主必會過問我們信主之後的行為。 【啟廿二13】「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後的;我是初,我是終。』」 〔文意註解〕「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這是重在表明,祂是本書之啟示的宣示者(參6節;一1),祂也是啟示的總結者。 「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後的,」意指沒有人在祂以先,也沒有人在祂之後;凡主所開啟示的頭,祂必要親自促成啟示的結束。 「我是初,我是終,」意指祂是萬有的創始者(參西一17),也是萬有的成終者;萬有因祂而存在,萬有也將藉祂而終結。 〔話中之光〕(一)耶穌基督必定會再來,成全祂所給的啟示;全本啟示錄所記載的預言和災禍,都肯定會成為事實。 (二)從萬有的起首,主一直在密切注視各人的一切,人的一切情形祂都瞭若指掌,沒有人能欺瞞祂。 (三)耶穌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來十三8),祂永不改變。
http://www.ccbiblestudy.org/New%20Testament/66Rev/66CT22.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