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看马来西亚华人(性格,文化......)--已经更新缺点部分
[复制链接]
|
|
发表于 25-3-2013 07: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fulltilt 发表于 16-3-2013 02:17 PM
你说的RM50K是二线城市啦,比如你娶了成都重庆南京大连沈阳天津这些地方的,RM50K可能还ok, 也有可能丈母 ...
这个我觉得很得意,马来西亚女孩的确娶得过。她们会大大声说她父母不是卖女儿所以决不拿聘金,三,五千也是杀人放火,拿了她在夫家怎样过日子?怎样还有地位。 我想知道中国女孩家拿聘金会感觉过意不去吗?男孩家也是觉得应该的? 谢谢,大家讨论讨论。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5-3-2013 10: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408pm 发表于 25-3-2013 07:11 PM
这个我觉得很得意,马来西亚女孩的确娶得过。她们会大大声说她父母不是卖女儿所以决不拿聘金,三,五千 ...
中国不觉得这个是卖女儿这么严重了,况且很多家庭都会拿出彩礼钱的大部分来补贴婚礼和新房;最近沿海城市结婚也都贷款按揭买房了,因为实在是太贵了,几百万的现金不是谁都能拿得起的。不过车好像就很少人像银行借钱来买,基本上都是提一箱子cash,当场点清,开车就走了。中国女孩子现在地位非常高啊,都好像千金大小姐一样。 |
|
|
|
|
|
|
|
发表于 30-3-2013 02: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fulltilt 发表于 17-3-2013 09:04 PM
我想你应该误会我了,我并不是在指点马来西亚人平时应该做什么,人花时间在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肯定是无可厚 ... 我想你也误会了我一直强调的客观与环境因素
所以我也可以针对你说的
中国的精英阶层的话题基本都是政治经济,投资理财,国际时事。
所以大部分中国精英阶层剩下的就只有这些了。。?
本帖最后由 马波若menthol 于 30-3-2013 02:58 AM 编辑
|
|
|
|
|
|
|
|
发表于 1-4-2013 09: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最让我欣赏的地方是,没有把马来西亚华人称为‘马华’。
撇开政治因素不谈,许多马来西亚华人其实非常在意被称为‘马华’。
可惜的是,许多中国人,无论是在中国国内的朋友,还是在马来西亚求学或者做工的,都喜欢把马来西亚华人简化为‘马华’。
即使三番四次解释了‘马华’在马来西亚有另一个意思,他们也依然故我,还辩称这种简化是汉语的习惯。
更甚的是,当告诉他们可以简称为‘大马华人’时,有些人竟然说马来西亚人自大,这么丁点的国家也敢自称‘大马’,实在令人无言。
|
|
|
|
|
|
|
|
发表于 1-4-2013 10: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tan24ley 发表于 1-4-2013 09:56 PM
楼主最让我欣赏的地方是,没有把马来西亚华人称为‘马华’。
撇开政治因素不谈,许多马来西亚华人其实非常 ...
他們不懂馬華MCA吧
稱呼馬華我覺得還好,我中國朋友多稱馬來人 ~ 囧
|
|
|
|
|
|
|
|
发表于 1-4-2013 11: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fulltilt 发表于 17-3-2013 09:04 PM
我想你应该误会我了,我并不是在指点马来西亚人平时应该做什么,人花时间在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肯定是无可厚 ... 其他阶层的人我姑且不论,只是那中马的专业人士这个top 10%的阶层比较。马来西亚的专业人士平时聊的话题基本上还是港台娱乐八卦,TVB连续剧剧情,哪里有好吃的,哪里有好玩的,基本就是这些。中国的精英阶层的话题基本都是政治经济,投资理财,国际时事。 小弟从事建筑发展业的,我遇见的专业人士一般上都是在谈逃税,走捷径,巴结权贵,房产股票行情,专业技术性的问题等云云
基于什么astro TVB等等娱乐八卦其实都没有人说起,大部分都没有时间看电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1-4-2013 11: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fulltilt 发表于 25-3-2013 10:35 PM
中国不觉得这个是卖女儿这么严重了,况且很多家庭都会拿出彩礼钱的大部分来补贴婚礼和新房;最近沿海城市 ...
我所知道这里一般上的外父外母都不抱着“卖女儿”的心态来要求聘金,一般上平民的聘金的不超过马币10k
我相信大部分的老人家都已把聘金当作是的礼节上的手续而已
多数的聘金都会归还于女方做嫁妆,一般上所归还的聘金都是用来贴房屋按揭
至于聘金的丰俭只是老人家茶饭后的一番吹嘘而已
|
|
|
|
|
|
|
|
发表于 2-4-2013 09: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看到,不过大部分都对。。。 |
|
|
|
|
|
|
|
发表于 2-4-2013 02: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了一课
中国聘礼那么高多多因一家一胎
我躺着也中枪你那亲菜style 100%在讨论我 |
|
|
|
|
|
|
|
发表于 5-9-2013 09: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fulltilt 发表于 17-3-2013 04:56 PM
现在开始说缺点了,来了.........
我个人观察到的最大的缺点就是.......比较懦弱,害怕竞争。我在新加坡 ...
对视野那一点有同感。本地华人看东西都看得不深,看得深的看得不广,看得广的少之又少,更不用说看得又广又深。总以为把“现实”挂在嘴边就很了不起。
我有机会就会问身边的朋友,“为什么中华圈子里就是不能崛起有影响力的人物”,“你们当神拜的郭鹤年和比尔盖茨有什么分别?” 但是没有人会回答。我说“是思维差异”。郭鹤年到老还是一直在赚钱;比尔盖茨提早退休自动辞去职位,晚年把精神放在研究经济体系。华人的思想就是,只要你赚很多钱,或是发明了什么什么的就很厉害,其他的一点都不重要。
我本身是在念硕士时从“前/钱途光明”的工程系转入社会学。以下是提及这件事时别人的反应,足以反映外国人和本地华人的差异:
国外:1)转系的理由? 2)社会学也很重要 3)毕业后有什么打算? 4)念关于什么主题?
大马:1)什么是社会学? 2)怎么那么傻? 3)读出来做什么的? 4)浪费人才咯 5)回来现实吧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6-9-2013 03: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mc_tablo 发表于 5-9-2013 09:50 PM
对视野那一点有同感。本地华人看东西都看得不深,看得深的看得不广,看得广的少之又少,更不用说看得又广 ...
行行出状元,这个世界从来都是科学和人文两套腿走路的。祝你成功。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6-9-2013 05: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6-9-2013 06: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mc_tablo 发表于 5-9-2013 09:50 PM
对视野那一点有同感。本地华人看东西都看得不深,看得深的看得不广,看得广的少之又少,更不用说看得又广 ...
絕對認同缺乏視野。。
現在的大學生報讀哪間名校的科系就是為了文憑和錢途,其他一概不重要。
之前下定決心辭職了去背包窮游一陣子,覺得自己不止是經歷了很多難忘的人文風景,那段背包經歷讓俺對人生看法開始有所不同。
雖然這不是什麼威風的事,純粹想表達的是人生不是只有 一直賺錢,一直重復做一樣的事兒,沈迷FB電玩電視劇 etc, 導致智商衰退。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6-9-2013 10: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mc_tablo 发表于 5-9-2013 09:50 PM
对视野那一点有同感。本地华人看东西都看得不深,看得深的看得不广,看得广的少之又少,更不用说看得又广 ...
本地华人视野不广和国际观不宏伟已是事实,甚至是对于风俗民情和各族不了解,对香港,小新,台湾,中国等有什么好吃好玩了如指掌,吃喝玩乐,华人在这一方面是专家。看事情不透彻主要是阅读风气低落,表达能力低主要是文化历史知识表面上肤浅。本地华人时常以混社会的精,广东话所谓“世界仔女”为豪。
本帖最后由 zyrtec 于 6-9-2013 10:40 PM 编辑
|
|
|
|
|
|
|
|
发表于 11-10-2013 10: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2-10-2013 09: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来西亚华人选择扎根,选择落地省份,一点点的小成就都是先辈一分耕耘,一泪一汗奋斗回来,才有后辈的康庄大道!
早期的谦虚,传承到现在变成谦卑,
以前的心酸,沦落到现在的自大!
其实,我们都很优秀,只是社会冷漠了自己!打开心扉,寻找会华人最引以为豪的礼义廉耻。。。 |
|
|
|
|
|
|
|
发表于 20-10-2013 01: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fulltilt 为我们大马华文上了一堂宝贵的课
希望你的见解能让一部分的大马华人了解或领悟到一些道理 |
|
|
|
|
|
|
|
发表于 20-10-2013 12: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人经常跟我们后辈说,华人最厉害的就是说回自己华人。
我也是个不会什么国际大件事,世界性新闻
我只是个呆在小小吉隆坡,打份薪水低,有时候为了得到老板同意唯有青青菜菜处理工作的华人
喝茶吃饭也只是聊聊科技,人事,美食,旅游等等
但我想说每个地区,每个国家,每个人可定有自己的一套
如果不跟随大环境就是错
那么以后还有什么叫做创意,文化,不一样的文明
至于那些懦弱怕事之类的
外国的华人不懂,我们不可以怪他们
但连本地人都这样说回自己的华人,真的有点接受不到
或许我们受的教育真的不一样
但的确很失望
像之前的一帖,提出各国华人的弱点,才真的所谓客观 |
|
|
|
|
|
|
|
发表于 20-10-2013 12:22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樓主不用白費心機,讓馬國人去吧,他們不會接受良言的。說了哪麼多,他們有誰幾個會認真去看少10分鐘港劇? 對嗎?為甚麼自己會讓自己看港劇?看港劇是為了生活???為何而看?真的如此而需看嗎?
除非有勞改中心,強制性勞改,不然樓主是浪費大家的時間。(《是時候禁港劇》一帖已經證明了) |
|
|
|
|
|
|
|
发表于 20-10-2013 03: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