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为佛教徒的你,遭到其他宗教观点上的攻击,是否会反击/回应还是懒得理?
[复制链接]
|
|
发表于 3-7-2009 10: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3-7-2009 11: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o1j2m3 于 3-7-2009 09:35 PM 发表
忘记了告诉您,我们对于神通完全不注重,也不鼓励。不鼓励术流动静,也包括各种神通催眠术气功等等,这些不过是活着的人的工具而已,可以为了健康懂得一点,不过要明确认知,术流动静都无法解脱。
大略述说一件事,这是很久的事情,年轻的大概没有听过:
曾经有人练气练到有各种神通(坐禅也是气法,所以也能修得各种神通),也有学法术的,就像楞严经所说的,可以看穿东西等等的,修行的时候却被济公活佛问了一句话:要修行你就要舍弃身上的一切神通,你愿意吗?从那天起,这些人的神通全部消失,必须和普通人一样吃饭走路活动。
方法依旧是方法,所以,佛菩萨不再时常直接附身教育,之前的需要是因为人没有确实的正见可以依随,所以必须先建立正见。
我可沒有說修行不能練氣功之類的咯。。。
打坐的時候,所有會出現的現象在楞嚴經或是天台的釋禪波羅密一書裡面都有提到,基本上,是不需要這些幻象來指導的。你應該記得那個用筆畫一個圓圈在大蜘蛛身上的禪宗公案吧
可以看穿東西之類的能力得是本能來的,根本不需要去執著他的有無,只有三毒熾盛的人才會想執著那些能力的,經過三毒火燒過的東西,很難有清淨的一面咯
我並不覺得那些呈現出來的能力有必要消失,我也不認為需要濟公活佛跑來做那樣的點破,因為那個濟公活佛的作法是把那群人帶到斷滅見裡去了,理由是那些人身上的神通消失了。楞嚴經講的是不要去對這些神通的現象做聖解,並不是要你去執著神通的有無,這個差別很大。
世尊是的教法足以讓人自覺自證,你所謂的那些佛菩薩的附身直接教導都是於事無補的。如果附身教導的事情是必須的,那麼釋尊就不必那麼麻煩大老遠跑來這裡成佛,然後那麼講經那麼多年了,他可以直接附身於某一個人的身上,然後開演佛法就好了,但是沒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在佛教界裡。然後,佛陀成佛以後,也沒有授權任何所謂的佛菩薩有需要跑去附身指導佛弟子來修持佛法,所以佛菩薩附身教導之事並不屬於佛教裡面的事項,不可任意混淆。
這天,憍薩羅國的國君波斯匿王,來拜訪佛陀,想要佛陀印證他的一個看法。波斯匿王說:
「世尊!我獨自沈思,認為世尊所教導的正法,可以讓人當生就遠離苦迫煩熱的燒灼;沒有時節的限制,就能自覺自證。佛陀實在是我們的善知識、善同伴,不是惡知識、惡同伴。」
節錄至:善知識與精進不放逸
http://agama.buddhason.org/book/as/as020.htm |
|
|
|
|
|
|
|
发表于 4-7-2009 01: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LZ,我觉得偶尔可以反击下咯,当是积点功德~
但...遇到疯子最好要比他疯,不然你会受伤。
举例说....他说看到佛陀在地狱受罪,你干脆就答他....“有个精神病患还自称是耶稣”......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如果你心中没有“佛陀尊贵的形象”,你不会理别人怎么评论佛陀,相反....如果他的“主”不是他心目中“最神圣”的,他也不会介意有那么一位“佛陀”的存在。(事实就是佛陀威胁了他心目中“最神圣”的形象)
我们学的是“佛法”,不是和佛陀的形象谈恋爱。
都是心魔,所以偶尔去踩一踩他的“主”,其实是在帮助他摆脱心魔。同样的....也许他也在帮你。 |
|
|
|
|
|
|
|
发表于 4-7-2009 09: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踩人的人要耐得住被別人踩才有資格去踩別人咯
不過,佛陀的戒律裡面,沒有看過一個戒是允許弟子門去踩人績功德的,危險呢,等下像三哥常講的踩到荷蘭去就慘了
再者,佛教徒不需要去踩人來增長自己除掉心魔的信心或能力,如果是需要去踩傷別人而修行的話,那麼那實在是與理不容,別說是佛理了,連耶教的理也沒辦法包容。 |
|
|
|
|
|
|
|
发表于 4-7-2009 11: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1# 小糊塗仙 的帖子
看黄帝内经不是看医典,因为黄帝不会那么无聊只是学医而已。
如果仔细看黄帝内经,就知道那和内观坐禅等等有相当的关系,当然,也和环保等等有相当的关系。
|
|
|
|
|
|
|
|
发表于 4-7-2009 11: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2# 小糊塗仙 的帖子
有神通,也习惯神通的人,很难用平常心去修行,所以,这个我非常能够理解为什么需要除去神通。
就比如,有人打坐气功练了数十年才有神通,现在却要他统统舍弃,他能够吗?这就是执著与否,谦虚与否的考验。这也好像人把自己的大学文凭到博士文凭忽然间烧毁,很多人是舍不得的。
就比如,习惯佛菩萨感应的人,如果有一天佛菩萨不再给他任何感应的时候,他还能修行吗?这就是看人有没有肯修行的心态,日常生活里是否真的有真正的修行。
共勉之。 |
|
|
|
|
|
|
|
发表于 4-7-2009 11: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5# o1j2m3 的帖子
四部醫典也不只是在講醫理而已哦。。。裡面也有講到大自然與人類互動方面的事情呢
那你是看靈樞還是素問喈? |
|
|
|
|
|
|
|
发表于 4-7-2009 11: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3# Roy_Tantra5053 的帖子
不认同你这种想法。
何必为了一时的还击,而与对方结恶缘呢。
《阿含經故事選》
http://agama.buddhason.org/book/as/as008.htm
008.佛陀如何面對謾罵
有一次,佛陀到憍薩羅國的首都舍衛城遊化,住在城南郊外的祇樹給孤獨園。
這天,來了一位年輕的婆羅門,因為不滿他的哥哥隨佛陀出家,所以就當著佛陀的面,以激烈的言辭,十分氣憤地謾罵佛陀。
佛陀靜靜地聽完這位年輕婆羅門的謾罵發洩,然後才反問這位年輕的婆羅門說:
「婆羅門!你有沒有親朋好友來你家拜訪的經驗?」
「有啊,瞿曇!那又怎樣?」
「婆羅門!你曾經準備餐飲,來招待那些到訪的親朋好友了嗎?」
「有啊,瞿曇!」
「婆羅門!如果他們沒吃你準備的餐飲,那你所準備的餐飲,最後會歸誰?」
「瞿曇!如果他們沒吃,那些飲食當然還是歸我啦。」
「這就對了,婆羅門!你來我面前,對我粗言惡語,侮辱謾罵,我都沒接受,那你剛才那些粗惡謾罵,最後又歸誰了呢?」
「瞿曇!雖然你不接受,但我已經給你了。」
「婆羅門!沒有我的接受,何來你的給予?」
「瞿曇!那你說說看,什麼是接受?什麼是給予?什麼不是接受?什麼不是給予?」
「婆羅門!如果你罵我,我反過頭來回罵;你對我動怒,我也回過頭來對你動怒;你打我,我也回打你;你鬥我,我反鬥回去,這就是有了接受,也完成了給予。反之,如果不以謾罵回應謾罵;動怒回應動怒;拳頭回應拳頭;爭鬥回應爭鬥;這就沒有接受,也成立不了給予。」
「瞿曇!我聽以前我們有德行的婆羅門長老說,如來、阿羅漢、等正覺在面對別人的怒罵侮辱時,是不會生氣,也不會動怒的。而今,你生氣動怒了嗎?」
這時,佛陀回答說:
「瞋恚永斷的人,還有什麼事會讓他起瞋心的呢?
你應當瞭解:
善於自我調伏而正當生活者,是不會有瞋心的,
更何況是全然依於正智、正慧而生活的解脫者!
以瞋怒來回應瞋怒,這是惡劣的人、惡劣的事;
不以瞋怒回應瞋怒的人,
才能贏得最難贏的戰爭。
因為他不但明白對方為何憤怒,
也能夠讓自己沈靜而提起正念,
不但戰勝他人,也戰勝了自己,
讓自他都獲益,是雙方的良醫。
如果有人認為這樣的人是傻瓜,
那不過是個不懂正法的無知者。
不瞋勝過瞋恚;善行勝過不善;
布施勝過慳貪;誠實勝過妄語。
聖賢者不會動瞋心,也不會有害人的念頭,
但惡人執著於瞋恨,卻像山那樣難以鬆動。
瞋恚的心,像匹狂奔的馬;
狂奔的馬,要靠韁繩控制,
但那控制狂奔馬兒的韁繩,
遠比不上能控制內心的調伏力!
所以我說世界上最好的調御師,
不是那手持韁繩控制馬兒的人。」 |
|
|
|
|
|
|
|
发表于 4-7-2009 11: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4-7-2009 05: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9# 小糊塗仙 的帖子
不回应你了。 |
|
|
|
|
|
|
|
发表于 4-7-2009 05: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4-7-2009 09: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你真的明白这段故事,你就会明白我在表达什么。
骂不骂回去根本不重要,但重要的是当你看到别人诬蔑佛陀的时候你有何感觉?
没感觉?因为佛陀教导你应该“没感觉”?或应该压抑感觉?
我相信一般人很难拥有和佛陀一样的心境,所以....坦诚才是重点。
LZ的提问正显示了他内心的矛盾,即“不应该回骂”的想法和“很想骂回去”的想法在抗争着,所以他才会问这样的问题。
我的建议就是想骂就去骂,等某天你不想骂时就自然不想骂了,心魔就解除了;但如果一开始就被一些“训示”阻碍自己对自己坦诚,那心魔就会被压着,某天就会变成心灵毒药,会导致一个人变得愤世嫉俗。 |
|
|
|
|
|
|
|
发表于 4-7-2009 10: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你真的明白这段故事,你就会明白我在表达什么。
骂不骂回去根本不重要,但重要的是当你看到别人诬蔑佛陀的时候你有何感觉?
没感觉?因为佛陀教导你应该“没感觉”?或应该压抑感觉?
我相信一般人很难拥有和佛陀一样的心境,所以....坦诚才是重点。
LZ的提问正显示了他内心的矛盾,即“不应该回骂”的想法和“很想骂回去”的想法在抗争着,所以他才会问这样的问题。
我的建议就是想骂就去骂,等某天你不想骂时就自然不想骂了,心魔就解除了;但如果一开始就被一些“训示”阻碍自己对自己坦诚,那心魔就会被压着,某天就会变成心灵毒药,会导致一个人变得愤世嫉俗。
個人認為有人罵佛陀的時候,大部分的人不是因為佛陀被罵而有感覺,而是因為自己的信仰被人污辱而有感覺的可能性比較大。就好像沒有自信的人或是自卑的人沒有辦法承受得起別人對他的不認同的感覺是一樣的。如果你不能接受別人有貶意的眼光,那麼你就會很自然的自我保護起來,簡單來講這並不是所謂的自衛,而是一種因自卑而自大的現象。相似的當一個外道污衊一個佛教徒信仰的中樞代表─佛陀─的時候,他很自然的就會曾受不起自己的自尊被侮辱,這是因為很多人都會把宗教變成自己的身心的一部份,因此很自然的就會以俗人的方法去處理,那就是對罵。
最基本的概念是佛法的根本目的是讓人從煩惱中解脫的,而不是利用佛法去制造更多的煩惱,因此,一個學佛人是不應該借一些佛理來放縱自己的行為,就好像放縱自己去罵人的時候,總是把放縱自己的理由講得很佛法化,例如甚麼釋放心魔之類的說詞。
無論怎麼說,罵人是不對的,也不是三寶認同的作為,因為罵是因為自己內心的煩惱而生,並不是因為佛陀被污衊而生。因此,認清楚了罵的根源時,就該對著根源下手去處理而不是本末倒置去放縱自己的煩惱,然後去製造更多的煩惱,再矇騙自己認為那是一種過程,到最後,自己可以不罵人的。如果自己日後可以不罵人的話,現在就馬上可以不需要去罵了。話說回頭,如果現在讓自己去罵人,就等於培養自己的罵人習氣更堅固而已,並不可能會有所謂的不想罵就不罵的情形出現,到時,你很可能罵的是別的東西,依然是離不開罵的範圍。
當樓主有疑惑的時候,不應該鼓勵樓主去做他疑惑是否對錯的事情(例如建議他想罵就去罵的那種行為),這樣的做法是等於陷樓主於不義,同時也是等於破壞樓主的修持。
另外,一個人之所以會憤世忌俗是因為他的理念出了問題,通過宗教的力量,這些理念上的問題可以被解決的,只要得其門而入。很明顯,樓主的宗教方面已經有所歸屬了,所以,我個人認為應該以樓主的宗教信仰範圍去給於樓主督導,把當時的負面情緒管道出來,而不是以一般的庸俗手法去處理,因為這樣會對樓主造成更多的心理負擔,並非人道所能接納。
自己對自己坦承是一種方法,但是這個方法不是用來當成是接納自己失敗的一種理由。當你面對別人的污辱時,生起了回罵之心,這時,你已經是修行失敗了,失敗了就應該坦承自己的失敗,而不是去以回罵的方式來掩飾自己的失敗,然後告訴自己罵到自己不想罵時,自然就不會有罵的心了。這種做法是一種自欺欺人的行為,不但解決不了問題,而且也會傷害別人。當你傷害自己或別人的時候,你已經遠離佛法了。
願與我所在乎的樓主和大家共勉 |
|
|
|
|
|
|
|
发表于 5-7-2009 12: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糊塗仙 于 4-7-2009 10:34 PM 发表
個人認為有人罵佛陀的時候,大部分的人不是因為佛陀被罵而有感覺,而是因為自己的信仰被人污辱而有感覺的可能性比較大。
我在前面说的很明显了,我说问题是“自己”的“感觉”。不管是因佛陀被骂,还是信仰被侮辱,其实就是“自己”的内心投射,不是吗?
你说的“可能性比较大”....其实只是你试图把相同的事情拆开来讲,企图为你接下来讲的话做个模糊假设,证明你对。
就好像沒有自信的人或是自卑的人沒有辦法承受得起別人對他的不認同的感覺是一樣的。如果你不能接受別人有貶意的眼光,那麼你就會很自然的自我保護起來,簡單來講這並不是所謂的自衛,而是一種因自卑而自大的現象。
你这里又有一句逻辑上的假设。
没有人要求你接受别人“贬义的眼光”,而是你已经把事情诠释成别人在“贬”你。
简单的说...有些人看到一些基督教徒讲佛陀在地狱受罪,只会当一则笑话来看待;但一些人则会大动肝火,说对方诬蔑他的宗教。
这不是因为他“不接受对方的贬义眼光”,而是他已经“接受”并把这话题诠释成别人在侮辱他。
之前我说山野草夫网友不了解他自己贴的故事的内容也是这么回事,因为“接受”已经深入人们的潜意识,在察觉不到的情况下,并不是“表面上”不去回骂就代表没有“给予”没有“接受”了?
佛法绝对不是这么肤浅的玩意。
相似的當一個外道污衊一個佛教徒信仰的中樞代表─佛陀─的時候,他很自然的就會曾受不起自己的自尊被侮辱,這是因為很多人都會把宗教變成自己的身心的一部份,因此很自然的就會以俗人的方法去處理,那就是對罵。
倒不如说....多数人是抱着“模仿”的心态学习佛法,情况就像年轻人追星族,时常会模仿自己偶像的衣着,谈吐。
这种“自尊”源自自己试图和佛陀形象“同化”的结果。
简单的说...“罪”或“业”的概念间接导致人们产生一种根本性的自卑心理,所以大家都被逼着去维护某种自己认为“神圣”的形象而努力。但说穿了....其实是无法建立自我价值。
外道是分别心,“俗人”也是分别心。在佛法的层面,并没有“把宗教变成自己身心一部份”的事情。说的贴切点....是人把自我价值建立在宗教上,而不是透过宗教来认识自己。 |
|
|
|
|
|
|
|
发表于 5-7-2009 01: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3# 小糊塗仙 的帖子
善哉,善哉。
骂人是不好的,做莫还要鼓励别人去骂人呢。
坦诚不是让感觉牵着自己的鼻子走。
这样很快会惹祸出事的。
马来文有句话说,Ikut hati mati, ikut rasa binasa |
|
|
|
|
|
|
|
发表于 5-7-2009 01: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糊塗仙 于 4-7-2009 10:34 PM 发表
最基本的概念是佛法的根本目的是讓人從煩惱中解脫的,而不是利用佛法去制造更多的煩惱,因此,一個學佛人是不應該借一些佛理來放縱自己的行為,就好像放縱自己去罵人的時候,總是把放縱自己的理由講得很佛法化,例如甚麼釋放心魔之類的說詞。
这里又有一个假设,请问你“骂人”的定义是什么?
無論怎麼說,罵人是不對的,也不是三寶認同的作為,因為罵是因為自己內心的煩惱而生,並不是因為佛陀被污衊而生。因此,認清楚了罵的根源時,就該對著根源下手去處理而不是本末倒置去放縱自己的煩惱,然後去製造更多的煩惱,再矇騙自己認為那是一種過程,到最後,自己可以不罵人的。如果自己日後可以不罵人的話,現在就馬上可以不需要去罵了。話說回頭,如果現在讓自己去罵人,就等於培養自己的罵人習氣更堅固而已,並不可能會有所謂的不想罵就不罵的情形出現,到時,你很可能罵的是別的東西,依然是離不開罵的範圍。
把你的“骂”字转成“讲”字,就知道你在诡辩了。
其实....对骂中会觉得难堪就是因为“我执”的存在。
當樓主有疑惑的時候,不應該鼓勵樓主去做他疑惑是否對錯的事情(例如建議他想罵就去罵的那種行為),這樣的做法是等於陷樓主於不義,同時也是等於破壞樓主的修持。
就如我前面所说的,佛法绝对不是那么肤浅的。
在佛法的层面看来,一个“行动”本身的意义不大,发现“行动”背后的意义才最重大。
另外,一個人之所以會憤世忌俗是因為他的理念出了問題,通過宗教的力量,這些理念上的問題可以被解決的,只要得其門而入。很明顯,樓主的宗教方面已經有所歸屬了,所以,我個人認為應該以樓主的宗教信仰範圍去給於樓主督導,把當時的負面情緒管道出來,而不是以一般的庸俗手法去處理,因為這樣會對樓主造成更多的心理負擔,並非人道所能接納。
这种诡辩的话我也会说......
一个人之所以会生病,是身体出了问题,通过医学的力量,身体的问题就可以被解决,只要得其门而入。很明显,楼主已经有主治医生了,所以,我个人认为应该由的楼主的主治医生给他督促......................................................
其实,说了等于没说,你前面做一大堆假设无非是想模糊焦点,搞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而已。
说穿了...你所谓的“庸俗”手法是什么?又是一个带有误导性的假设句子。
自己對自己坦承是一種方法,但是這個方法不是用來當成是接納自己失敗的一種理由。當你面對別人的污辱時,生起了回罵之心,這時,你已經是修行失敗了,失敗了就應該坦承自己的失敗,而不是去以回罵的方式來掩飾自己的失敗,然後告訴自己罵到自己不想罵時,自然就不會有罵的心了。這種做法是一種自欺欺人的行為,不但解決不了問題,而且也會傷害別人。當你傷害自己或別人的時候,你已經遠離佛法了。
这里又有莫名其妙的假设了。
对自己坦诚是基本的一种心理认知,和“失败”根本是毫无关系的。你总不能说...“自信”是接纳自己失败的理由吧?
奇妙的是....辩证法就是有这样的奇妙的功效,读者没有细心去思考,就会踏进你似是而非的论调里,说不定还会为你鼓掌。
其实....修持的过程,“成功”或“失败”只是门外汉的看法。
比如说....爱迪生尝试了999种金属,结果还是不能制造出灯泡,你也许可以取笑他白痴,笨蛋,失败得很彻底。但在爱迪生的认知里....这或许是“成功”的发现了999种不能成为灯泡的金属,是一件值得振奋的事情。
同样的....你觉得别人回骂就是失败,那只是你自己的想法;如果你习惯于这种想法,这种想法就会变成你的“心魔”,某天你就会变得习惯性认为别人“失败”时,就是愤世嫉俗人格的显现时刻。 |
|
|
|
|
|
|
|
发表于 5-7-2009 01: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山野草夫 于 5-7-2009 01:04 AM 发表
善哉,善哉。
骂人是不好的,做莫还要鼓励别人去骂人呢。
坦诚不是让感觉牵着自己的鼻子走。
这样很快会惹祸出事的。
马来文有句话说,Ikut hati mati, ikut rasa binasa
或许....你应该思考下“骂”的意义。
为什么你小时候父母会骂你?
为什么你老师会骂你?
是刻意侮辱?是故意想令你难堪?
不,我想....“骂”只是一种激烈点的表达方式,髒话才是真正不可取的。
享受“不骂”的优越感无助于你了解佛法,但却会令你渐渐陷入封闭的学习状态里。 |
|
|
|
|
|
|
|
发表于 5-7-2009 09: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山野草夫 于 5-7-2009 01:04 AM 发表
善哉,善哉。
骂人是不好的,做莫还要鼓励别人去骂人呢。
坦诚不是让感觉牵着自己的鼻子走。
这样很快会惹祸出事的。
马来文有句话说,Ikut hati mati, ikut rasa binasa
就是咯,那裡知道為甚麼有人會那麼奇怪跑來教佛教徒去罵人,真的是很奇怪咯。。。 |
|
|
|
|
|
|
|
发表于 5-7-2009 09: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7# Roy_Tantra5053 的帖子
|
|
|
|
|
|
|
发表于 5-7-2009 10: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