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dalap

中国嫦娥六号返回器安全着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5-6-2024 08:15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共匪国旗已经插在月球,月球已经成为中国不可分裂的一部分,没什么好争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5-6-2024 11: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台劳还是改不了口, 一阵被诈骗岛教育劳改过的cu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6-2024 11: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嫦娥六號月球探測器」開微博:現在我正在月球挖土

6月3日,認證為「嫦娥六號」的「嫦娥六號月球探測器」官方微博發出第一條微博,內容是「大家好,我是嫦娥六號,現在我正在月球挖土。」


據新華社6月2日報道,嫦娥六號當天成功着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預選着陸區,開啟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實施的樣品採集任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6-2024 11: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嫦娥六號︱全程地面無法干預 落月難度須精準踏實


成功着陸月球,是嫦娥六號採樣返回的關鍵一步,嫦娥六號在月球的南極艾特肯盆地登陸,此處是太陽系已知最大的撞擊坑之一。據介紹,由於落差可達十多公里,降落過程好比把一輛小卡車成功降落到崇山峻嶺中,每一步都不能掉以輕心。


每一步都不能掉以輕心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黃昊介紹,為了讓嫦娥六號更為平穩地實現月面軟着陸,科研人員前期花了不少心思。在軌道設計上,相比嫦娥五號,嫦娥六號的近月制動從2次變成3次。為了更好控制着陸過程,科研人員在嫦娥六號探測器上配置了多個敏感器,包括微波敏感器、激光敏感器和一系列光學成像敏感器。這些敏感器可實現測距測速、障礙識別等功能,以求平穩、安全着陸。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任德鵬表示,此次落月的難度主要是全程地面無法干預,完全自主執行,「着陸過程中的幾個關鍵性動作,首先要保證推進正常執行,尤其是發動機推力的穩定性保持,導航敏感器、着陸緩衝裝置要正常工作」。

他表示,整個落月過程所有動作都精準完成,從最後落月的姿態來看,落得精準踏實,選擇的月面也非常平穩,「圓滿地完成了這次軟着陸任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6-2024 02: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嫦娥六號順利完成人類首次月背採樣 上升至環月軌道 踏上歸途



嫦娥六號順利完成人類首次月背採樣,踏上歸途。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6月4日7時38分,嫦娥六號上升器攜帶月球樣品自月球背面起飛,3000N發動機工作約6分鐘後,成功將上升器送入預定環月軌道。

6月2日至3日,嫦娥六號順利完成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的智能快速採樣,並按預定形式將珍貴的月球背面樣品封裝存放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採樣和封裝過程中,科研人員在地面實驗室,根據鵲橋二號中繼星傳回的探測器數據,對採樣區的地理模型進行仿真並模擬採樣,為採樣決策和各環節操作提供重要支持。



智能採樣是嫦娥六號任務的核心關鍵環節之一,探測器經受住了月背高溫考驗,通過鑽具鑽取和機械臂表取兩種方式,分別採集了月球樣品,實現了多點、多樣化自動採樣。

嫦娥六號着陸器配置的降落相機、全景相機、月壤結構探測儀、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等多種有效載荷正常開機,按計劃開展了科學探測,在月表形貌及礦物組分探測與研究、月球淺層結構探測等科學探測任務中發揮重要作用。探測器鑽取採樣前,月壤結構探測儀對採樣區地下月壤結構進行了分析判斷,為採樣提供了數據參考。

嫦娥六號着陸器攜帶的歐空局月表負離子分析儀、法國月球氡氣探測儀等國際載荷工作正常,開展了相應科學探測任務。其中,法國月球氡氣探測儀在地月轉移、環月階段和月面工作段均進行了開機工作;歐空局月表負離子分析儀於月面工作段進行了開機工作。安裝在着陸器頂部的意大利激光角反射器成為月球背面可用於距離測量的位置控制點。


嫦娥六號着陸器攜帶的五星紅旗在月球背面成功展開,這是中國首次在月球背面獨立動態展示國旗。(視頻來源:國家航天局)
表取完成後,嫦娥六號着陸器攜帶的五星紅旗在月球背面成功展開。這是中國首次在月球背面獨立動態展示國旗。該國旗由新型複合材料和特殊工藝製作而成。由於落月位置不同,嫦娥六號國旗展示系統在嫦娥五號任務基礎上進行了適應性改進。


表取完成後,嫦娥六號着陸器攜帶的五星紅旗在月球背面成功展開。這是中國首次在月球背面獨立動態展示國旗。(圖片來源:國家航天局)
與地面起飛相比,嫦娥六號上升器沒有固定的發射塔架系統,而是將着陸器作為「臨時塔架」。與嫦娥五號月面起飛相比,嫦娥六號從月球背面起飛,無法直接得到地面測控支持,而需要在鵲橋二號中繼星輔助下,藉助自身攜帶的特殊敏感器實現自主定位、定姿,工程實施難度更大。嫦娥六號上升器點火起飛後,先後經歷垂直上升、姿態調整和軌道射入三個階段,順利進入了預定環月飛行軌道。

後續,上升器將與在環月軌道上等待的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進行月球軌道的交會對接,並將月球樣品轉移到返回器中;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將環月飛行,等待合適的返回時機進行月地轉移,在地球附近返回器將攜帶月球樣品再入大氣層,計劃降落在內蒙古四子王旗着陸場。

5月3日,嫦娥六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開啟奔月之旅,歷經近月制動、着陸器與上升器組合體和軌道器與返回器組合體分離,於6月2日成功着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預選着陸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6-2024 10: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成功“挖土”后留下“中”字 外媒:嫦娥六号完成了一件壮举!



  6月5日电 在月球背面“挖土”并展示五星红旗后,嫦娥六号上升器4日携带月球“土特产”踏上返回地球的行程。

  在完成月背采样之后,嫦娥六号还在月面留下了一个“中”字,整个任务过程引发多家外媒热议,称嫦娥六号此行完成了“历史性的任务”,是“国际科学界为之庆祝的壮举”。

  五星红旗和“中”字引热议

  中国国家航天局4日公布了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的五星红旗展示影像。鲜艳的五星红旗再次闪耀月球,这也是中国首次在月球背面独立动态展示国旗。

  美联社关注到这面闪耀月背的五星红旗,并介绍称这面旗帜是由特殊的复合材料制成,在着陆器侧面展开的可伸缩臂上被展示给世人。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则用“象征性时刻”来形容五星红旗在月背'飘扬',并称中国也因此成为第一个在月球背面悬挂国旗的国家。报道详细介绍了旗帜是以玄武岩为核心材料制作而成,旨在抵抗月球背面的腐蚀和极端温度。

  CNN还提及了中国国家航天局4日发布的一张照片,照片上嫦娥六号在“挖土”后留下的形状类似汉字“中”,报道还介绍称“‘中’,即是汉语中‘中国’的第一个字符。”

  路透社也报道称,这张“中”字的照片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引发热议,并介绍称这一形状与中文的“中国”一词相呼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6-6-2024 02: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國首次在月背展示“石頭版”國旗 僅11.3克

香港中通社6月4日電 6月3日,中國“嫦娥六號”著陸器攜帶的一面由玄武岩纖維製成的“石頭版”五星紅旗在月球背面成功展開,這是中國首次在月球背面獨立動態展示國旗。據悉,這面“石頭版”五星紅旗由武漢紡織大學研製。



6月4日,五星紅旗在落在月背的嫦娥六號探測器上展開。新華社發(國家航天局供圖)

“嫦娥六號”月面國旗大小為300mm×200mm,規格與“嫦娥五號”月面國旗一樣,但重量比“嫦娥五號”月面國旗輕0.5克,為11.3克。

據徐衛林院士月面國旗團隊介紹,“嫦娥六號”自5月3日出發後,在太空飛行了30天才落月,在奔月、繞月及落月的過程中,高低溫反復交替,國旗對環境的耐受性要求更高。接到“嫦娥六號”月面展示國旗任務後,團隊遵從“原位利用”的原則,採用與月壤化學成分相近的玄武岩作為國旗的核心材料。

月面國旗的重量和質量要求高,既要做到薄而軟,又要做到強而韌。玄武岩纖維具有非常優異的隔熱抗輻射性能,能够抵禦月表惡劣環境。但玄武岩纖維屬於無機纖維,表面光滑、脆性易碎、模量高,難以紡制超細絲、紡紗、織造,以及構築高牢度的顔色。

據武漢紡織大學消息,歷時近4年,科研團隊攻克了玄武岩超細纖維紡絲、紡紗、織造及色彩構建等諸多國際難題,首次成功研製出無溫控保護、獨立動態展示的“石頭版”高品質織物國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6-2024 04:29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看到最新消息, 月球样品已经成功转移到返回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6-6-2024 05: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Mr.Bean 发表于 6-6-2024 04:29 PM
刚刚看到最新消息, 月球样品已经成功转移到返回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6-2024 11: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38萬公里之外遙控「挖掘機」有多難?陸月背挖寶大解密


大陸央視新聞用戶端5日報導,大陸嫦娥六號去38萬公里之外月球背面採樣返回。這距離如果乘坐時速300公里高鐵,大約53天才能到。嫦娥六號任務,相當於在38萬公里外遙控一台月球「挖掘機」,難度人類史上未有。中國航太人怎麼解決這個世界級難題?


6月2日早晨6時23分,嫦娥六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成功登陸於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預選著陸區。根據嫦娥六號拍攝傳回的著陸區影片,在中國航太科技集團五院的地面實驗室裡,科研人員迅速還原著陸點周圍地貌,與月球表面著陸區完全一致。

這裡也稱為嫦娥六號「預訓練場」。因為降落月球後,嫦娥六號並不是直接取樣,而是先在實驗室這裡試驗驗證,把操作指令上傳到月球後,才開始實際採樣。

操作現場,中國航太科技集團採樣封裝分系統副主任設計師金晟毅,拿著一個小本子,反復一直地翻。金晟毅透露:「本上記錄歷來使用的一些經驗教訓和理論依據,參考作用非常明顯。」

38萬公里之外遙控「開挖掘機」有多難?金晟毅稱,難度肯定非常大,畢竟是人類首次,但熟能生巧,「我們都有驗證器,在驗證器基礎上,經過成百上千次這種反復演練練習,才比較有信心執行這樣任務。」

在年輕科研面孔中,有位熟悉老航太人──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培建。2004年,中國探月工程立項,當時年近60歲葉培建擔任嫦娥一號衛星總設計師兼總指揮。20年來,嫦娥工程的每一次任務,他從未缺席。嫦娥四號登陸月球背面,嫦娥六號去月背採樣,都是他最先提出來。

葉培建表示,「到(月球)背面採樣,是世界第一次。中國科學家如果最後能夠拿到月背採回的月壤做科學研究,將會出很多科技成果。航太產品有一個特點:一次成功不代表次次成功,我們要次次成功,還是要付出很大的努力的。」

鑽取過程持續了約3個小時,獲取了月球背面不同深度的月壤樣品。

嫦娥六號任務副總設計師王瓊指出:「我們是希望獲得月壤以下一定深度樣品,並且保持它的層序,讓科學家能夠對它開展研究,能夠研究月面以下樣品的資訊更加豐富。」

與鑽取不同,表取是使用機械臂,通過表面鏟取的方式來採集月球樣品,實現多點的自動採樣。為此,科研人員設計了十多個表取採集點位。這次月背採樣,由鵲橋二號中繼星提供通信支持。跟嫦娥五號相比,中繼星支持地月之間聯繫的時間,由48小時縮短到40小時。任務時間縮短,也讓嫦娥團隊要設法提高採樣效率,跟嫦娥五號比,嫦娥六號在智慧化和自主化方面有了很大的改進。

中國航太科技集團馬如奇表示:採樣任務一開始只要發一條指令,整個任務就都給連貫起來,然後比如說觸月、採樣、到放樣,整個過程只需一條指令,就全給連起來全部執行了。有很多中間狀態一些遙測參數,都不需要人工去判讀,智慧化軟體在後面就可以判讀了,這樣效率就提高了。

從月面傳回的監控錄影上看,表取採樣過程看似波瀾不驚,但實則不少操作都驚險萬分。表取過程中,就遇到難題。

中國航太科技集團賈曉宇指出,這次出現一個光線比較差情況,導致準備的A方案,實際上當時精度已達不到要求了。

賈曉宇在任務中負責的是圖像分析和機械臂的精調。盡管做足各種準備,但降落點月面光線比預想的暗,影響採樣過程機械臂操作判讀。經過反復精調,機械臂的鏟挖精度終於恢復正常水準。

賈曉宇說:「當時一點都不慌,因為除了那種方法,我們還備了另外兩種方法調整,可能代價是時間稍微長一點,但我當時心裡非常有底的。」

金晟毅表示,雖然說是看起來很驚險萬分,實際上也是十拿九穩。因為做過很多驗證測試,可靠性都能達到非常高的一種水準。

讓航太人意想不到的是,表取結束後,月面出現了一個「中」字。

賈曉宇稱,最開始選採樣點只是根據表面看到的圖形選出來,鏟挖時再翻出一些新的感興趣樣品來,然後會根據翻出來的樣品,動態調整採樣點位置,「中」字斜的收筆和「中」字頭部其實就是這樣產生。本來可能除了「中」字之外,還會多鏟幾鏟,但最後發現「中」字最後一筆形成後,正好這個樣品容器也幾乎要滿了。各種意外催成了一個「中」字產生,可能註定中國要在月球上留下印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6-2024 11:39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月球基地也正在准备了, 叫"月壶樽", 外型像鸡蛋的基地, 他们会采用就地取材的方式建造, 用3D打印技术来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6-2024 02: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欧媒:嫦娥六号实现中国太空最新进展


中国嫦娥六号探测器于北京时间6月2日早晨06:23在月球的南极-艾特肯盆地着陆。此次成功发射是中国第二次在月球背面执行任务,并从此前未被探索过的月球暗面获取了世界上第一批岩石和土壤样本。

英媒:成功“登陆”并采集首批样本

路透社报道,嫦娥六号是中国日益自信的月球战略的一部分,该战略的目标包括在2030年实现载人登月任务,作为建立月球基地的先行者。嫦娥六号任务是对中国是否能顺利实现其探月目标的一次考验。2020年,中国成功完成嫦娥五号任务,这是冷战时期太空竞赛以来第一次收集月球样本。在嫦娥六号之前,没有国家探索过月球背面的领域。月球背面永远背对着地球,布满了深而暗的陨石坑,这给通讯和机器人登陆操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欧洲航天局技术官员尼尔·梅尔维尔-肯尼(Neil Melville-Kenney)表示:“在月球背面着陆非常困难,因为没有视距通信,你需要依靠链条中的很多环节来控制正在发生的事情,或者你必须使正在发生的事情自动化。”他与中国合作负责嫦娥六号有效载荷之一的发射。梅尔维尔-肯尼补充道:“自动化非常困难,特别是在高纬度地区,因为阴影很长,这可能会让探测器无法感知。”嫦娥六号配备了用于识别障碍物和绘制地形的传感器、钻头和用于采集样本的机械臂,在两天内收集两公斤月球物质并带回地球。样本将被转移到探测器顶部的火箭助推器上,火箭助推器将发射回太空,与月球轨道上的另一艘航天器对接并返回,预计于6月25日左右降落在内蒙古地区。



6月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在监测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工作情况。(图片来源:新华社)

BBC报道,嫦娥六号探测器模拟实验室将制定和验证采样策略和设备控制程序。“每个人都非常兴奋,因为我们可能会看到这些从未见过的岩石。”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专门研究月球地质学的约翰·佩内特-费舍尔(John Pernet-Fisher)教授解释道。他还分析了美国阿波罗计划和中国之前的月球探测任务带回的其他月球岩石。但他表示,分析来自月球完全不同区域的岩石的机会可以解答有关行星如何形成的基本问题。“迄今为止收集到的大部分岩石都是火山岩石,类似于我们在冰岛或夏威夷发现的岩石。但远端的物质却有着不同的化学性质。“它将帮助我们解答那些真正重大的问题,比如行星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会形成地壳,太阳系中的水是从哪里来的?”佩内特-费舍尔教授说。南极-艾特肯盆地是一个撞击坑,是太阳系中已知的最大的撞击坑之一。从那里,探测器可以收集来自月球地幔深处(即月球内核)的物质。月球南极是月球任务的下一个探索前沿,各国都渴望了解该地区,因为那里很有可能有冰。获得水将大大增加在月球上成功建立人类科学研究基地的机会。如果任务成功,飞船将通过特殊的返回舱带着珍贵的样本返回地球。中国科学家将获得首次分析这些岩石的机会,随后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也可以申请研究。

奥媒:中国太空计划最新发展

奥地利国家广播电视台报道,中国月球探测器“嫦娥六号”已成功登陆月球背面。中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社援引中国航天局的报道,“嫦娥六号”按计划降落在南极艾特肯盆地,这是一个巨大的月球陨石坑。该探测器旨在首次从月球背面收集岩石样本并将其带回地球。这是北京几十年来太空计划的最新发展。

5月初,中国启动了另一项月球背面探测任务。5月3日,搭载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的运载火箭从中国南部海南岛文昌航天发射场升空。这项技术复杂的任务预计将持续53天。在南极-艾特肯盆地,探测器将采集总计两公斤的岩石和土壤样本,并开展其他实验。6月2日6时23分,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在鹊桥二号中继星支持下,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

嫦娥六号着陆器与上升器组合体成功着陆后,着陆器将通过鹊桥二号中继星,在地面控制下,进行太阳翼和定向天线展开等状态检查与设置工作,此后正式开始持续约2天的月背采样工作,通过钻具钻取和机械臂表取两种方式分别采集月壤样品和月表岩石,实现多点、多样化自动采样。同时将开展月球背面着陆区的现场调查分析、月壤结构分析等科学探测,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历史的研究。

嫦娥六号着陆器携带的有效载荷将按计划工作,开展科学探测任务。嫦娥六号任务国际载荷中欧空局月表负离子分析仪、法国月球氡气探测仪即将开机工作,意大利激光角反射器完成部署。

中国还希望成为太空旅行的大国,并正在其太空计划上投资数十亿美元。目前已经取得了成功: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功利用“嫦娥四号”首次在月球背面着陆。

在2020年的后续“嫦娥五号”任务中,中国成为继美国和苏联之后第三个将月球岩石带回地球的国家——尽管是从月球正面。现在中国希望成为第一个分析月球背面样本的国家。

苏联在1969~1970年间连续遭遇无人探月失败,其中“月球-15”号采样返回飞行器在月面降落过程中撞上了山脉,这一失败源于其对复杂地形缺乏准确认知。失败的风险在探索新区域时尤其高。

为了在“山脉中找平地”,嫦娥六号探测器出发前,中国的科研人员在选址上下足了功夫。嫦娥二号探测器影像制成的全月7米分辨率数字正射影像及20米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产品发挥了作用,科研人员借助它们为嫦娥六号寻找坡度较小的平坦区域。中国官方媒体报道,从发射升空到成功落月,38万公里,30天抵达,900多秒惊心动魄的下降,嫦娥六号的表现近乎完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6-2024 02: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Mr.Bean 发表于 7-6-2024 11:39 AM
中国的月球基地也正在准备了, 叫"月壶樽", 外型像鸡蛋的基地, 他们会采用就地取材的方式建造, 用3D打印技术 ...

太阳能发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6-2024 12: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國採樣月壤黑科技:自主封裝 原態轉運


香港中通社6月4日電 4日,隨著中國“嫦娥六號”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採樣和起飛,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揭秘了“無人打包”月壤的黑科技。

據國家航天局消息,月球樣品密封封裝子系統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10所研製,是嫦娥六號此次任務的核心產品之一。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李昊璘說,“裝置外形像個樸實無華的罐子,但裝載的‘外賣’可是極為珍貴的月壤。” 它是唯一承接月球表層樣品和鑽取樣品、自動密封並攜帶樣品返回地球的產品,目前已順利完成“打包”任務。

李昊璘表示,月球表面為高真空、高低溫、月塵綜合環境,這套裝置能在無人條件下自主打包封裝樣品,並面對返回過程中的力、熱等複雜環境,依舊維持樣品原態,將純天然、無污染的月壤帶回地球。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王春勇說:“既要完成自主封裝,還要保證開合蓋過程萬無一失,研發過程中突破了多項核心關鍵技術。”由於裝置外形尺寸和重量嚴格受限,研發團隊設計了全新的多功能複用、輕小型、高有效容積比、極低漏率的密封封裝裝置。

同時,針對月球樣品密封的特殊需求,研發團隊通過複合密封方式,實現小空間下可靠密封的目標;另外為防止大氣對月球樣品的污染,設計了月球樣品冗餘密封方案。

此外,月球樣品解封分裝操作台、鑽取樣品截取和剪切裝置、採樣視覺標識、噴氣組件等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其餘“產品大家族”,同樣為嫦娥六號任務的圓滿成功保駕護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6-2024 08:20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了嫦娥五号与嫦娥六号的挖土经验将来中国火星取样返回同样没问题, 照搬类似的技术就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6-2024 10: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想知道月土有什么神秘物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8-6-2024 11: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创人类史上首次!中国「嫦娥六号」完成月球背面采样


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国的”嫦娥六号”上升器于6月4日7时38分从月球背面起飞,携带月球样品,大约6分钟后成功将上升器送入预定的环月轨道,完成了人类首次从月球背面采样并起飞的壮举。

在5月3日发射升空后,嫦娥六号探测器启程奔向月球。经历了近月制动、着陆器与上升器的分离,于6月2日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的预选着陆区。

在6月2日至3日,嫦娥六号顺利完成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的智能快速采样,并将珍贵的月球背面样品按预定形式封装存放在上升器携带的贮存装置中。

中国国家航天局此前表示,迄今为止,人类进行的10次月球采样返回均位于月球正面。月球背面相对于月球正面更为古老,且存在着艾特肯盆地等月球三大地形,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此外,嫦娥六号着陆器携带的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成功展开。这是中国首次在月球背面独立动态展示中国国旗,该旗由新型复合材料和特殊工艺制作而成。

据报道,与地面起飞相比,嫦娥六号上升器没有固定的发射塔架系统,而是将着陆器作为“临时塔架”。与嫦娥五号月面起飞相比,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起飞,无法直接得到地面测控支持,而需要在鹊桥二号中继星的辅助下,借助自身携带的特殊敏感器实现自主定位、定姿,工程实施难度更大。嫦娥六号上升器点火起飞后,先后经历了垂直上升、姿态调整和轨道射入三个阶段,顺利进入了预定的环月飞行轨道。

接下来,上升器将与在环月轨道上等待的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进行月球轨道的交会对接,并将月球样品转移到返回器中;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将环月飞行,等待合适的返回时机进行月地转移,在地球附近返回器将携带月球样品再入大气层,计划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6-2024 09:33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Nasa假惺惺祝贺嫦娥六号, 目的是想获取一些月壤, 不过中国是不会给的, 嫦娥五号的月壤也是没给他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6-2024 10: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經執行“阿波羅8號”任務的美國前宇航員因飛機失事身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6-2024 05: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51GqKQNsu4


First Ever: Chang'e-6 Detects Ions and Takes Moon Selfie


很多老外都很赞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7-6-2024 05:11 PM , Processed in 0.057771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