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7-4-2005 03: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朝收心
五代大画家荆浩的《画说》里有一句:“朝洗笔”,意思是前一天残留在笔间的墨不可用,每天作画的第一件事就是洗笔。这虽然只是指绘画方面,但何尝不能用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呢?我们不应该把昨天的得意,带到今天来、沉醉;假日中的无拘无束,销假后也就当加以收敛。
所以荆浩“朝洗笔”这一句话,即使不能改为“朝洗心”,也可以说“朝收心”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4-2005 03: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雨巷诗人
早期的现代派诗人戴望舒,以一首描写在雨中看见一位带有了香般愁怨的姑娘,自身边飘过,又消失在巷子尽头的诗作——《雨巷》,获得“雨巷诗人”的美誉,徐志摩的《偶然》更是一首总为人们吟诵、歌唱的著名作品。
美,不一定要占有。它常是一种瞬间的感受,只是淡淡地一瞥,轻轻地飘过,就能留给我们心中难以磨灭的印象。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4-2005 03: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快乐的条件
临危的病人,死刑的犯人,即使给他们最佳的物质享受,也快乐不起来。年老孤独的富翁,不比为子女劳碌的夫妻来得快乐;养尊处优的孩子,不比披荆斩棘的青年来得快乐。没有未来的人,未来黯淡的人和还不懂得开创未来的人,都很难获得真正的快乐。
所以快乐有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具有理想和希望。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4-2005 03: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的四季
我们常说:“人生不过数十寒暑”,其实也可以讲“人生不过四季”。春天,万物发舒,生气蓬勃,虽不免失之娇柔,却正像初生的孩子。夏日,林木蓊郁,枝条茂盛,虽不免失之火气,却正像健壮的青年。秋天,结实累累,枫红似火,虽不免过于丰盛华丽,却正是中年富裕的景象。冬天,白雪皑皑。万物凋零,虽不免过于萧条朴素,却正是老年宁静的境界。
春天的播种是为秋天的收获;夏日的蓊郁是为秋天的装扮;春夏秋的喧哗则当归于冬日的宁静。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4-2005 03: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命的唱片
生命是一张唱片,岁月是转动的唱盘,我们的一言一行使是刻针的颤动。有的人行动快,刻痕密,可以容纳较长的音乐;有的人行动慢,刻痕疏,只能录取较短的东西;有的人活力充沛,留下的是一曲热门音乐;有的人波澜壮阔,留下的是一篇交响乐章;有的人恬淡宁适,变成柔婉的小夜曲;有的人波折破碎,只是一张效果唱片。他们或以高亢沸腾的音符,戢然而止;或以沛然丰盛的交响,完满结束;或以幽逸淡远的绵延,轻轻消逝;或以抒情引人,华丽渲染,澎湃激荡,徐缓而渐归宁静。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4-2005 03: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突然
机器经过长期的运转,关闭时,常需要逐步进行,事则容易出故意。刚从火里出的玻璃器皿;常需要放在温暖的地方逐渐冷却,否则容易炸碎。方才塑制好的陶器,常需要加以阴干,才能放进炉里,否则容易破裂。
突然的停顿,突然的失意与得意,对于一个人,也就如同突然的静止,突然的冷却与加热,对于一件物的不适当一样。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4-2005 03: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选书与择友
最近有位出版界的朋友对我说,一本畅销书应该合于几个条件。第一:是封面和书名吸引人,第二是纸张和印刷精美,第三是厚度够,最后才考虑到内容。原因是读者到书店选书,经常先被封面和书名吸引才去翻阅:看的时候,最初注意的则是印刷和纸张,然后估计价钱与书的厚度相当,拿在手上也很有重量,就会掏钱买。至于内容,因为在书店没有太多时间注意,所以并不极重要。
与买书同样的道理,我们择友,也经常是先注意相貌、衣着、财富与地位,反而忽略了最重要的内在。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4-2005 03: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粗犷中的细腻
张大千的画,经常在泼墨山水中,加上工笔的点景人物;在勾勒细致的花卉里,又加上粗笔写意的叶子。但是因为安排和谐,感觉更有味道。
为人不也如此吗?粗犷中的细腻最见精神,拘谨中的豪迈更见天真,问题是要表现得自然。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4-2005 03: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火气、霸气、油气
为文就如同为人,少之时感情丰富,才华外露,难免失之火气;中年时局面渐开,信念愈坚,难免失之霸气;老年时饱经世事,轻车熟路,却常循旧途,难免失之油气。
若能将少年的真挚、中年的创意、老年的洗练合而为一,便能成最佳的文章、最美的人生。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4-2005 03: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朽的凭借
我们常认得一个人的脸孔,却记不起他的名字,可惜他的肉体是会死亡的,所以百年之后人们就将他完全遗忘了。
我们常背得一首诗,记得一篇文章或定理,或想不起作者和发现者的名字,不过幸亏诗文不会死亡,而能流传永远,所以经过追索考证,人们就能知道它的作者。
由此可知,我们的身体和名字都是多么短暂而有限的东西,唯有伟大的创作能千秋万世而不朽;也唯有依靠那些不朽的作品,才能使我们的名字流传下去。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4-2005 03: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爱的教育
某年冬天,我在国外参观一所小学,当时正落着籁簌的雪花,学校里每个孩子都穿着冬衣,戴着帽子,但是令人奇怪的是,在操场旁边一个撤尿小童的雕像也戴上了毛线帽,并披着一件夹克,看起来非常滑稽,我就问校长:“为什么连雕像都穿衣服,难道它也怕冷吗?”校长郑重其事的回答:“对!在儿童的眼中,雕像也是怕冷的。为了给予孩子爱的教育,并使他们由幼年就培养出同情心和爱心,所以我们为雕像穿上寒衣。您想,儿童连一个假的石像,尚且不忍它受冻,如果看到真人,还会不伸手援助吗?”
爱的教育岂止是在课堂上啊!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4-2005 03: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两耳菩提
我曾对一位学禅的朋友说:“真希望能有到庙里住一阵子,享受那晨钟暮鼓,菩提梵唱的宁静。”
朋友回答说:“你的呼吸便成梵唱,脉傅跳动就成钟鼓,身体便为庙宇,两耳就是菩提,无处不是宁静,又何必等机会呢?”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4-2005 03: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时间的痕迹
常听人说时间是没有痕迹的,其实时间的痕迹却处处可见,几乎由我们接触到的每一样东西,都能读出时光的过往。
欣赏一幅画,我们可以想到上面的每一笔,都是画家时间和精力的叠合;读到一本书,我们可以知道上面的每个字,都是作家花时间写出来的;看到一尊雕像,我们仿佛可以听见匠人刀斧的声响,每一片斑驳与剥落更是岁月摧折的痕迹。
不舍昼夜的流水,阴暗圆缺的明月,沧海桑田的变幻,树的枯荣,燕的来去,人的死生,甚至落在案上的小小尘埃,都能使我们感到时光的过往。想到这些,我们怎能不刻刻警醒,爱惜光阴呢?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4-2005 03: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古筝
在听完两位著名古筝家的演出之后,我问同行一位研究古筝多年的朋友,最欣赏的是哪一位。这位朋友回答说:“他们两个人都弹得好极了,可以说一点暇疵都没有。前者演奏时感情洋溢在脸上,随着铮铮的乐音,演奏者全身都跟着震动,仿佛下了极大的力量和情绪。但是我更叹服后者,因为他融合各种乐器的优点于古筝之中,却能丝毫不露痕迹,他脸上平适宁静,但是琴音蕴含无限的情思而幽远;他的身体与双臂不见什么抖动,凝坐如敬亭山,但指间泛出的音符,忽而如行云流水,骤而若铁马金戈,空冷如入无人之境,敛止如老僧入定,雄壮如两军交战,飞扬如鸽长鸣。令人心随琴音,如驰天马,突发于千里之外,突归于所发之处,由始至终,但觉浑然如一,了无痕迹。”
所谓参天地之机,而与造化争奇的艺术境界,大概便是如此吧!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4-2005 03: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节制
情绪节制,则能养气;饮食节制,则能长寿;金钱节制,则能致富,所以一切福份皆生于“节制”二字。
但是节制也当有一定的限度,如果情绪节制得心如铁石,饮食节制得营养不良,金钱节制得近乎吝啬,就过犹不及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4-2005 03: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绿色的火焰
我有一次在冬残春至的时候到韩国去,发现那儿的树木前半天还可能是光秃秃的枝干,一夜之间就能抽出整片新绿。那种绿似乎来得特别翠,也特别快,玲瑰剔透又娇嫩欲滴,仿佛绿色的火焰,一夜之间点燃了整个山头。
据说愈是寒冷的地方,春天树木的发荣愈快,叶子也特别绿。冬天的寒霜,更能染成嫣红的枫叶:山风凛烈的绝峻,更能塑造对挺的枝干;坎坷的境遇,更能历练出伟大的人格,大概也就是这个道理吧!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4-2005 03: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磁铁
伟大的老师就像是磁铁:它能连串地吸引学生,并使学生影响更多的人。它能使平凡的针成为罗盘,散乱的铁砂排列图案。它固执自己的道理,凡是对的都加以吸引,否则就将之排斥。
最重要的是:它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论它是大的铁块,或是小的铁屑。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4-2005 03: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穿地黑暗
有一位朋友,最近由高雄坐夜车来台北,当我问他坐夜车是不是很苦的时候,他笑答:“当你在苍茫的暮色中,登上夜车,睡眠里,不知觉地穿过黑暗,再醒来时,投入的是一个新的环境和早晨的光明,除了有如获新生的快乐,还可能会感到会夜车的痛苦吗?
穿过黑暗,改变环境,投向光明,就是新生,这真是生活至深的感受。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4-2005 03: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漏雨
前些对家里屋顶的瓦破了,请工人修补之后,下了一阵小雨,屋子已经不漏水。但我碰到泥水匠时仍不放心地问:“下大雨会不会漏啊?”他笑着回答:“小雨不漏,大雨就不会漏;大雨不漏,小雨却不保险。因为小雨水流缓慢,专渗缝孔;大雨固然声势不小,却多半倾泻而过,毫无影响。”
为人处世不也是如此吗?我们常震惑于那些外表惊人的事物,而忽略了潜在细微的力量。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4-2005 03: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地基
我有一位艺术界的朋友,研究国画已近十年,每天仍孜孜于传统技法的练习。当人问他为什么不早一点积极从事创作的时候,他说,“建十层的大厦,得打两层以上的地基,地基愈稳,楼也愈坚固。同样的道理,我要从事创作的岁月有五十年,打十年的基础又算得了什么呢?”
古人常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张大千在五十岁之前致力于传统的研究与临摹,而能在其后的十余年间,名闻国际,大概也就是这个原因吧!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