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AK- 于 25-4-2011 01:06 AM 编辑
【星洲日报】投资產业须適时进场
(图:星洲日报)
在80年代至90年代初,產业发展蓬勃,人们“一窝蜂”疯狂购买產业,製造业出现泡沫,之后產业市场跟隨下挫,產业泡沫因此破裂,在亚洲少数一些市场的特定產业领域,至今仍未完全恢復元气。
投资、购买產业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它也可能是你有生以来金额最大宗的交易,即可保值、也可充当退休后的收入来源,还可对衝通膨,避免现金贬值的衝击。
但是投资、置业,也不能在水平太高时进场,万一泡沫真的形成,並且在支撑不住时爆破,烧伤的是我们这些本金不大的购屋者。
確保能承担所需开销
购买產业之前,首先应进行规划及预算,確保能够承担投资买房所需的开销,例如律师费、印花税、房贷保险、每月份期等成本,即使在產业市场不景气时,也有能力支撑。
不论是经济好景或市况欠佳,都会有人进行產业投资,只是投资的產业类型稍有不同;在市场好景时,商业產业、零售產业的交易蓬勃,在市况欠佳时,住宅產业依然会有零星交易,不少人趁这个时候购买一些单位,准备提昇自己居住质量。
投资商业產业的回酬,一般来说,比住宅產业理想,当然,风险也相对较高,这与投资其他工具,原理是一样的。
由於巴生河流域一些有地房產已上涨到相当高的水平,若买来投资赚取租金,其实並不划算,假设资本回酬较可观,一年內能取得至少10%的涨幅,那么独资、合资或集资购买,仍是可行的计划。
过去一年来,巴生河流域部份地区,商业、住宅產业的价格,皆取得可观涨幅,少数一些住宅社区,涨幅达到30%,甚至更高涨幅,令许多在一年前迟疑的投资者有些懊恼。
表面看来,虽然是迟了一些,但投资產业,儘管说时机是关键,但这並不意味接下来没有適当的投资机会,只是我们需转移锁定的地点,A区成本太大了,我们需要调整,转向B区、C区或其他有增值潜能的地点。
投资的成本升高,回酬自然相对降低,本大的投资,除非是回酬非常可观,否则,结算起来並不划算。
產业投资若回酬不到8%,其吸引力自然褪色,毕竟这是一笔金额较大的投资,至少要比定期存款的回酬高一倍,同时,也不能比公积金储蓄逊色。
附带许多隱藏成本
有產业投资经验的人士,相信会同意这样的看法,產业投资附带许多隱藏的成本,每月的分期付款、每月附加的利息,大笔首期钱的投入,个人投资其他工具的选择减少,都是数目可观的支出。
普通市民的小投资者,锁定產业投资,数额最好在20万令吉之下,如果一间在50万至80万令吉之间的双层排屋,可收取的租金,只不过1千800令吉至2千200令吉,严格来说,一点也不值得;假设是共管公寓,可以不只这个价位,但別忘了屋子需要支付数目在300至500令吉之间管理与维修费,扣除每月这笔管理费,剩下的租金凈额,可能不足2千令吉。
反观一间价格在20万令吉以內的房屋,租金在850令吉至1千200令吉之间,两者之间幅度的对比,其实不会比上面所提的例子逊色。
因此,大家在投资產业之前,一定要认真计算与思考,不要因为有地房屋越来越少,担心房价一再走高,“一窝蜂”跟隨进场,然后將价格不断炒高,別忘了,最后受牵累的其实是自己的小辈们。
星洲日报/財经‧2011.04.24 http://biz.sinchew-i.com/node/464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