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AK-

【AK专区-信托基金】岸外银行设户口投资外匯 国行:管道不正犯法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3-4-2011 09: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找到了2个实际投资纪录。。。 在整理中。。。
1个是 定期定额。。 另一个是单笔投资。。。 在整理中。。
到时分享出来给各位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3-4-2011 10: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308 的经验让pm 怕了, 担心星期一股市停板的历史回归, 不是set 一些limit, psmall cap 3分1是call warre ...
lulumi 发表于 15-4-2011 02:27 PM



去哪里看1/3呢?

好像我在report看到1.5%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4-2011 11: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24# tst86


    有些warrent 和equity mix 在一起, 你可以看看有一面有一个更详细的warrent lis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4-2011 12: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理財八寶袋.房產地點好隨時間增值

23/04/2011 13:53

读者李国良先生问:

 我今年26岁,职业是厨师,月入2500令吉,在联昌银行(CIMB Bank)有15年定期存款產品,有5万令吉,已放了1年多。另外,还有基金1万令吉,目前无债务。

 (1)若手头上有3万令吉,应该购买股票还是买屋子?如果购买股票,应该如何选择?

 (2)请问我之前和我爸爸联名拥有房產,我还可以购买政府廉价屋和国家房屋公司(SPNB)的屋子吗?

 (3)现在是购买屋子的时机吗?如果想买屋子作投资,应该选择柔佛州还是巴生谷?

理財达人:林俊喜硕士(VKA財富管理董事经理兼財务规划师)
公司网址:www.vka.com.my

答:

答:

(1)参考表(一),股票和房產是2种截然不同的资產级別,所涉及投资资本和投资期限,都不一样。

 若选择投资股票,来管理个人財富时,股项的选择和研究非常重要。

 同时,股票投资策略分成好几种,例如:基本面分析、技术分析、股市领域、领域週期、增长率比对价值,甚至是全球市场。

 要投资股票,李先生必须拥有兴趣和时间,掌握股市投资知识。

 否则,可以投资在单位信託基金,那是不错的长期投资选择,因为由专业的投资团队进行管理。

 然后,从单位信託基金公司提供给投资者的內容概要说明书里,学习股票投资知识,因为一般会说明他们如何选择股项,和选择甚么类型的股项。

 投资房產则是大部分马来西亚人长期內累计財富、最普遍的方式。不像动盪的股市,位于好的地点的房產,会隨著时间增加而增值。

 李先生可以利用手头上的3万令吉作为购买房產的头期款。余额就通过房屋贷款支付,但要確保每个月的房屋供款是自己能力范围內。

买廉价屋须3条件

 (2)要註册成为廉价屋的购买者,必须符合每一个州州政府秘书的条件,因此,必须向相关房產工程所在地的州政府秘书洽询。

 而且,根据国家房屋公司条例,想要购买廉价屋须符合3个重要条件,包括:

 ★年龄介于21至50岁的大马公民
 ★没有在国內拥有房產或土地
 ★家庭收入低于2000令吉

 由此可见,李先生並不符合上述条件。详情可查阅http://www.spnb.com.my

 (三)地点好的房產,时刻都有需求。而且房產价格,在过去2年內已激烈上涨。最近,政府也推介一些政策以缓和房產领域的炒作。

 不过,若第一间购买的屋子用来自居,肯定不会出错。

 柔佛和巴生谷都同样好。在柔佛州內,依斯干达区內的房產都是不错的选择。

 雪隆区內,继吉隆坡、孟沙、满家乐、万达镇、八打灵再也和梳邦后,房產发展趋势正朝向南方和西方,如莎阿南和巴生地区。

 联邦大道或靠近轻快铁站的房產,可能也是李先生不错的选择。

表(一):各种投资工具的比较
种类       回酬     风险     保障     流通性
定期存款   低     低     没有     高
股票        高     高     没有     高
房產        高     高     没有     低
投资基金   高     高     没有     高
人寿保险  中等     中等     有     高

要晚年安忧‧小心五雷区

老年是人生理財的重要阶段,安排不好就会直接影响晚年幸福。

理財师建议老年人,小心留意5种理財“雷区”。

除了老年人本身,身边的孩子和亲友也应该多加留意,阻止不幸事件发生。

 ◆雷区一:轻信

 老年人由于年事已高,不如年轻人接触更多资讯,在理財过程中很容易轻信他人、上当受骗。

 要避免受骗,不要轻信来歷不明的投资说法,要秉持“我的钱我做主”的想法。

 ◆雷区二:贪利

 抓住了老年人贪利的心理,社会上不少以高息为诱人標誌的“非法集资”。

 但,因为“高息”,成为陷阱的机率就越大,老年人一定要谨慎。

 ◆雷区三:担保

 常有老年人因碍于面子为他人提供经济担保,最后把自己也“套”了进去。

 在“看不准”、“摸不透”的情况下,明哲保身是老年人最安全的理財方式。否则受担保人一旦失信,担保人可要遭殃。

 ◆雷区四:跟风

 老年人理財要有自己的主见,要凭自己多年的生活阅歷把握理財之道,最忌“跟风”。不管哪种“风潮”袭来,都要用眼观察,用心体味。不要盲目跟从別人的投资决定。

 ◆雷区五:攀高

 虽说“高风险高收益”,但理財专家认为,老年人应变能力较差,加上投资期限不及年期人长,风险承受度相对低。因此,最好不要选择风险高的投资方式,可以选择储蓄、国债等有稳定收益的投资。

资料来源:中国报
http://www.chinapress.com.my/node/20958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4-2011 01: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K- 于 25-4-2011 01:06 AM 编辑

【星洲日报】投资產业须適时进场        
                                 

                                                                                                                          
(图:星洲日报)


在80年代至90年代初,產业发展蓬勃,人们“一窝蜂”疯狂购买產业,製造业出现泡沫,之后產业市场跟隨下挫,產业泡沫因此破裂,在亚洲少数一些市场的特定產业领域,至今仍未完全恢復元气。


投资、购买產业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它也可能是你有生以来金额最大宗的交易,即可保值、也可充当退休后的收入来源,还可对衝通膨,避免现金贬值的衝击。

但是投资、置业,也不能在水平太高时进场,万一泡沫真的形成,並且在支撑不住时爆破,烧伤的是我们这些本金不大的购屋者。

確保能承担所需开销

购买產业之前,首先应进行规划及预算,確保能够承担投资买房所需的开销,例如律师费、印花税、房贷保险、每月份期等成本,即使在產业市场不景气时,也有能力支撑。

不论是经济好景或市况欠佳,都会有人进行產业投资,只是投资的產业类型稍有不同;在市场好景时,商业產业、零售產业的交易蓬勃,在市况欠佳时,住宅產业依然会有零星交易,不少人趁这个时候购买一些单位,准备提昇自己居住质量。

投资商业產业的回酬,一般来说,比住宅產业理想,当然,风险也相对较高,这与投资其他工具,原理是一样的。

由於巴生河流域一些有地房產已上涨到相当高的水平,若买来投资赚取租金,其实並不划算,假设资本回酬较可观,一年內能取得至少10%的涨幅,那么独资、合资或集资购买,仍是可行的计划。

过去一年来,巴生河流域部份地区,商业、住宅產业的价格,皆取得可观涨幅,少数一些住宅社区,涨幅达到30%,甚至更高涨幅,令许多在一年前迟疑的投资者有些懊恼。

表面看来,虽然是迟了一些,但投资產业,儘管说时机是关键,但这並不意味接下来没有適当的投资机会,只是我们需转移锁定的地点,A区成本太大了,我们需要调整,转向B区、C区或其他有增值潜能的地点。

投资的成本升高,回酬自然相对降低,本大的投资,除非是回酬非常可观,否则,结算起来並不划算。

產业投资若回酬不到8%,其吸引力自然褪色,毕竟这是一笔金额较大的投资,至少要比定期存款的回酬高一倍,同时,也不能比公积金储蓄逊色。

附带许多隱藏成本

有產业投资经验的人士,相信会同意这样的看法,產业投资附带许多隱藏的成本,每月的分期付款、每月附加的利息,大笔首期钱的投入,个人投资其他工具的选择减少,都是数目可观的支出。

普通市民的小投资者,锁定產业投资,数额最好在20万令吉之下,如果一间在50万至80万令吉之间的双层排屋,可收取的租金,只不过1千800令吉至2千200令吉,严格来说,一点也不值得;假设是共管公寓,可以不只这个价位,但別忘了屋子需要支付数目在300至500令吉之间管理与维修费,扣除每月这笔管理费,剩下的租金凈额,可能不足2千令吉。

反观一间价格在20万令吉以內的房屋,租金在850令吉至1千200令吉之间,两者之间幅度的对比,其实不会比上面所提的例子逊色。

因此,大家在投资產业之前,一定要认真计算与思考,不要因为有地房屋越来越少,担心房价一再走高,“一窝蜂”跟隨进场,然后將价格不断炒高,別忘了,最后受牵累的其实是自己的小辈们。


星洲日报/財经‧2011.04.24

http://biz.sinchew-i.com/node/464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4-2011 10: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财务工具分析:投资房地产,以小钱赚大钱?


AK读后感言:
  这篇文章不错一下,作者分析了在以房地产作为投资工具时,也必须想到它的风险性。
凡是投资必有风险,不要一味追求高回报时,却忽略了风险。简单的说,就是在做任何投资时,在做最好的打算的同时,有没有做最坏的打算?

所以,我不喜欢储蓄保单,看到有的朋友供到半死,却只有那么一丁点的回酬。。想后悔都很难了。。
间中如果身体安康、事事顺利如期供完的话,还真是幸运之极。。。但如果间中多了一两个小家伙的话,很难想象他们到底是否能如期供完,无法供,就是断保了。。。 所以还是要三思啊。。。

所以,我比较喜欢信托基金,能够弹性处理, 基金选择也比较多,不用像保险那样会怕“断保"。
要保障就去买定期保单(人寿或严重疾病 都有),保障大保费又便宜。

如果每个月可以投资450元,在仅仅10%的复利率下,30年后,就可以得到$1,025,696.40。
各位要注意的是,我这里针对的是 信托基金 unit trust的股票型基金,不是指投资型保单。如果有看过我前面帖子的数据研究,就会发现到采用定期定额,不难做到这一点,唯一要的就是耐心。当然如果间中还会做适时的switching 效果会更好。当然,还是要重声一次: 过去的表现,不代表未来。

当然,各位在追求累积百万财富的同时,必须考量自己的财务状况及财务目标,所以最好有agent能够协助你,帮组你厘清这些。我个人的做法是,我会先帮助顾客,先厘清他的开销去向,了解他的基本开销、固定开销、及非基本开销等、储备金有多少个月、是否拥有基本保险保障等等,然后再协助他设定一个长期、中期、短期财务目标。

当然,目标设定也需要因人而异的,不过,个人觉得最好是至少设定一个长期,一个短期。
手头的资金就先分配,才开始投资。不做守财奴,也不做月光族。。。
按比例分配,一部分做储备金、一部分做长期投资、一部分做短期投资。有近有远, 近期的财务需求照顾得到,远期的财务需求也有准备到,储备金作为紧急用, 保险是保障用途,策略完善,攻守兼备。

喜欢作者的资金先分配后花费的理念,开销不要超过收入的60%,储蓄至少要收入的》30%。



财务工具分析:投资房地产,以小钱赚大钱?
投资房地产的好处就是可以把房地产抵押,以区区的20%甚至10% 的成本就可以获得80% 甚至90%的贷款,充份的发挥以小钱赚大钱的杠杆效应。也许你还看不到以杠杆效应,钱生钱的“威力”,看了下列的分析你就不难明白了:-
假如你用RM100,000的现钱投资一项产业,一年后产业增值20%,那你只不过是赚取区区的RM100,000 x 20% = RM20,000。但是,如果你以RM100,000的成本,向银行贷款90%,你就可以购买总值RM1,000,000的产业。若是这些产业一年后也同样增值20%的话,你的总回酬将是RM1,000,000 x 20% = RM200,000。换句话说以同样的RM100,000成本,现钱投资你就只赚得相等於20%的RM20,000,但以杠杆效应向银行借贷投资,你则可获得高达200%的RM200,000投资回酬。以相同的原理来投资於收入型的产业,要是有8%租金回酬的话,以RM100,000现钱购买一间产业,你每年就只有RM8,000的租金收入。但是向银行借贷90%作大笔投资,则可让你每年享有RM80,000的租金收入。这就是向来许多“专家”非常强调:以小钱赚大钱,投资於房地业这个公开的秘密!

看了这些分析,你会有什么反应?
我想,如果你还未曾投资过房地产的话,你一定会有一股冲动,想马上找一些本钱来投资於房地产。要是你真的想要投资於房地产的话,我想你也会尽本能向银行借贷最顶限的贷款以充份的发挥你的金钱效益,对吗?

在你还未轻举妄动作出决定之前,请先允许我向你泼一泼冷水,让你清醒过来,冷静的思考、分析、再作决定好不好?首先我必须提醒大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那些专家朋友所告诉你,如何通过借贷,在产业界以小钱赚大钱,其重点并不在於水,而是你是否深懂水性,并能好好的驾驶你的舟。要是你两点都能充份掌握的话,当然更多的水能越让你航驶自如,充份发挥你的才华。尽管如此,也还有不少的航海员在大风浪中没顶消失,倘若你即不暗水性,又不懂行舟,更多的水,更大的海洋,对你而言是凶是吉,只有你自己才知晓了。
当你想通过借贷,以杠杆的原理,多倍增加你的潜在回酬的当儿,请别忘记,也许那些“专家”忘记了告诉你,其实你也同样的以杠杆的原理,多倍增加了你潜在的风险。我就曾经有过一位学员(当然有类似情况
的学员并不止这一位)在98年经济风暴之前,抱着相同的理念向银行大量借贷,一口气在Bandar Baru Nilai和Bukit Beruntung两地买下了五间店屋(我想熟悉这两个地方的人都知道,事隔十多年,当地的产业还是大量的
丢空)。打着如意算盘,原以为这一次大展身手过后,就可以大赚特赚,等待坐享其成的他,没想到一等就等了十多年。如今,他不但彻彻底底的把自己毕生的血汗钱赔上,同时还必须把自己接下来十五年的青春献上给银行,有吃没吃不要紧,但就是必须“安分守己”的把每个月的收入送入银行。最痛心的是,十五年后“大功告成”之际,他并不是功
果圆满而进入经济独立的状况,而只是仅仅脱离债务纠缠的日子。十五年过后,才能再一次的“重头再来”!各位,一世人能有多少个十五年?讲的人容易,听的人兴奋,只有深受其害的人才能深深的体会
到:一个错误的观念所换回的代价有时候真的未免太沉重了。


再说,充份发挥杠杆的原理来赚取数倍的租金收入谁都可以算得到,我们就暂且抛开投资的风险不谈或假设你是一个非常资深,完全掌握投资策略,懂得如何物色最佳产业的人(其实这种人也的确不易找)。倘若你的投资目的是要通过产业租金,赚取投资收入(passive income)的话,虽然通过贷款,充份发挥杠杆效应能让你赚取更可观的收入,但是你一厢收取更多的租金,另一厢却要支付分期付款,除了为
银行打工,得一个“桔”字,你还能得到什么呢?更何况有时候暂时租不出或租户跟你耍太极,几期不交租给你,分期付款又由谁来承担呢?也许你会说,只要我“挨”过分期付款的期限,若干年后,我不就可以收他一个干干净净,
又大又肥的净租金了吗?是的,你一点也没有错,但这要看你是否能在“挨”过那漫长的分期付款后,还有年岁来享用你的收入咯!

总结来说,凡事都一体两面,没有事情是绝对的,假如你期望更大的回酬,你也必须要准备付出更大的代价。每当我在讲堂上谈到有关产业投资这环节的时候,我的学员们往往喜欢争论说那一种投资法(现钱或是借贷)最好?我总是告诉他们说:只有你最清楚你要的是什么,也只有你最明白自己的财务状况与风险承受度。只是我还想再一次的提醒你:-
1)投资房地产的关键不在于你能借多少钱,而是你精不精通产业投资
2)每当你尝试以杠杆效应增加你的投资回酬时,别忘了,你也在以同样的原理增加了你的风险。
如果你明白了以上的道理「投资房地产」和「以小钱赚大钱」还有关系吗?




资料来源:ISI理财电子会讯 第25期 “财务成功的要诀
http://www.isi2u.com.my/cms/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66&Itemid=1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30-4-2011 10: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K- 于 9-7-2011 12:06 PM 编辑

目录: 52~71

【目录 1~51】, 在第2楼。
52)  24/2/2011  油价飆涨‧大马弊多於利(483#)
53)个人研究13:8/3 /11MorningStar: alpha、beta系数的优缺点(492#)
54)停損停利點用於小額定期定額的迷思(497#)
55)个人研究14:看看过去升息对债券型基金的影响(500#)56)《资汇理财》基金惊传收档,海外投资栽跟头。(501#)
57)个人研究15:基金配置投资,心安又稳当。(502#)
58) 南洋商报:直曲是非:不公平的利息计算法(517#)
59)【南洋商报】分享锦集:掉进土坑的天文学家●冷眼(525#)
60)个人研究16:单位信托计划的结构(图)(534#)
61)8/4 个人比较看好的bond fund。买卖自负(544#)
62)左派作家王志鈞,<讓財富在你心中發芽>(564#)
63) Public Smallcap Re-opening 且与PEF相同,禁止switching 投资。(571#)
64)【转载】理财的真谛(609#)
65) 【转载】投资的目的?(610#)
66)【转载】投资组合的真义(618#)
67)【转载】富马隆综指刷新史上新高,后续发展将如何?(620#)
68)20/4【新闻】经济转型吸资千亿‧又7项新计划启动(621#)
69)【转贴】理財八寶袋.房產地點好隨時間增值(626#)
70)【星洲日报】投资產业须適时进场 (627#)
71)【转载】财务工具分析:投资房地产,以小钱赚大钱?(628#)
免·责·声·明
这里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

由于信息内容被本人所接受,仅供各位网友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
有关人士据此操作而引致的任何亏损行为,风险自担。
以下相关文章所提到的回酬数据,是过往的历史记录,并不代表未来。

2011年更正说明:
股票型基金的服务费在2007年之后为5.5% ,而之前为6.5%。在久远一些,就不得而知了。在此感到抱歉,无法找到更确实的数据,希望有大大能提供。所以相关的计算数据,会有些许出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4-2011 10: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K- 于 3-10-2011 12:38 PM 编辑

【目录 1~50】, 在第2楼。
51) 单靠保险养老‧风险高(473#)
52)  24/2/2011  油价飆涨‧大马弊多於利(483#)
53)个人研究138/3 /11MorningStar: alpha、beta系数的优缺点(492#)
54)停損停利點用於小額定期定額的迷思(497#)
55)个人研究14:看看过去升息对债券型基金的影响(500#)
56)《资汇理财》基金惊传收档,海外投资栽跟头。(501#)
57)个人研究15:基金的配置投资。(502#)
58) 南洋商报:直曲是非:不公平的利息计算法(517#)
      ASM的派息计算方法,并非是年利率。
59)【南洋商报】分享锦集:掉进土坑的天文学家●冷眼(525#)
60)个人研究16:单位信托计划的结构(图)(534#)
61)个人比较看好的bond fund。。(买卖自负)(542#)2011年4月
62)左派作家王志鈞,<讓財富在你心中發芽>(564#)
63) Public Smallcap Re-opening 且与PEF相同,禁止switching 投资。(571#)
64)【转载】理财的真谛(609#)
65) 【转载】投资的目的?(610#)
66)【转载】投资组合的真义(618#)
67)【转载】富马隆综指刷新史上新高,后续发展将如何?(620#)
68)20/4【新闻】经济转型吸资千亿‧又7项新计划启动(621#)
69)【转贴】理財八寶袋.房產地點好隨時間增值(626#)
70)【星洲日报】投资產业须適时进场 (627#)
71)【转载】财务工具分析:投资房地产,以小钱赚大钱?(628#)
72)  巴菲特祖父给孩子的家书--紧急储备金的重要性!(635#)
73)理財八宝袋.了解理財四大误区 小积蓄理出大財富(636#)
74)定期定额进阶投资法(650#)
75)9-5-2011 财富测试第一关:给你100万,你能成为富翁么?(652#)
76)《资汇报章25/4/11》 ETF ≠ 指数型股票基金(653#)
77)2010生產力报告‧得分87‧前进8名‧大马竞爭力全球第十(654#)
78)理財八宝袋.黄金价又创新高 还值得投资吗?(655#)
79)亚洲抑制资本流入(656#)
80)经济慧眼:大宗商品真有泡沫?●叶德利 (657#)
81)设定目标 长期累积(658#)
82)《资汇16/5》理财十大毛病,让你越来越穷!(659#)
83)理財八宝袋.教育存款时限短 保守投资 买债券基金(667#)
84)18/5/2011 如何用小钱建立资产配置(672#)
85)18/5/2011 富贵险中求的结果(股票VS基金)(673#)
86)养钱6招‧打稳財富地基(687#)
87)通膨贏家怎么做?(688#)
88)《聪明投资金律》(感谢雁风网友分享)(690#)
89)个人研究17 :过去20年不同基金不同时段的总回酬。(696#)
90)理財八宝袋.大马无纯白银基金户头(700#)
91)星洲日报,投资致富《基金投资不仅止高回酬》(701#)
92)个人研究18: 计算基金,停利策略 与定期定额策略(708#)
93)蕭碧燕 定期定額全都賺,用基金買房、存到退休金(709#)
94)教你如何开basic saving account (不需付年费RM8 的ATM CARDS)(714#)
95)星洲日报:理財三点式‧保险+定存+基金(731#)
96)个人研究19: 不同国家、区域 ,定期定额数据分析(736#
97)美国国会2011年7月15日将取缔黄金白银OTC交易(740#)
98)不怕跌,长期才能赚得多(752#)
99)个人研究20: 投资基金,不能只看NAV(净值产值)(753#)
100)新闻:扮顾客揪害群之马(754#)

免·责·声·明

这里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

由于信息内容被本人所接受,仅供各位网友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
有关人士据此操作而引致的任何亏损行为,风险自担。
以下相关文章所提到的回酬数据,是过往的历史记录,并不代表未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0-4-2011 01: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part我很好奇,可以大概解释吗?

表(一):各种投资工具的比较
种类       回酬     风险     保障     流通性
定期存款   低     低     没有     高
股票        高     高     没有     高
房產        高     高     没有     低
投资基金   高     高     没有     高
人寿保险  中等     中等     有     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4-2011 02: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part我很好奇,可以大概解释吗?

表(一):各种投资工具的比较
种类          回酬     风险     保障     流通性
定期存款      低        低      没有       高
股票            高        高     没有       高
房產            高        高     没有       低
投资基金       高        高     没有       高
人寿保险      中等     中等     有        高
白狐狸 发表于 30-4-2011 01:17 PM


这些东西看看就好。。 不要太执着。。。

我也不知道你要我解释什么。。。

不过,我对于文中作者说,人寿保险是高流通性产品,我抱有质疑。
因为,买了人寿保单,不可以随时断保就能拿回本钱的。即使是那些所谓“高回酬”保证的储蓄保单也是如此。

至于投资基金,一般上是没有保障(这里指的是保险保障)。
但对于pulic mutual来说,public ittikal fund有附送保险。当然是有附带条件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4-2011 03: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32# AK-


    也没什么,只是觉得分类和风险排位有点主观吧鸟。

好吧,看看就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4-2011 04: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AK-


    也没什么,只是觉得分类和风险排位有点主观吧鸟。

好吧,看看就好。 
白狐狸 发表于 30-4-2011 03:40 PM



    分享一下你的看法。。 你觉得你心目中的 分类和风险排位是如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2011 01: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巴菲特祖父给孩子的家书






很喜欢这句:“任何正数的序列,不论有多么令人印象深刻,只要乘上一个零,就会变成泡影。历史告诉我们,杠杆太常制造出零来,就算是给非常聪明的人来用也是如此。”

有时会在想,最近投资房产正火热中,对于那些一心想用房产这类投资工具的人来说,是否他们有考虑到这类杠杆投资的风险呢?有的可能连储备金都没有准备足够,或许被一切美好的“远景”给蒙蔽了。。有的甚至连基本的保险保障也没有(再次声明我不是保险代理员)。


不论是何种投资(尤其是那些会被长期‘套牢’ 的金融商品),紧急储备金是非常重要的。
文中提到【紧急预备金,准备达至少4个月以上的未来必要开支。这笔钱,就是对抗风险所规划的‘保险杠’。】
这点我非常认同。。

我常会提醒我的顾客、朋友们,储备金至少准备3~6个的开销金额。
不过,我倒觉得可以做如下的分配,3个月储备金放F.D,另3个月的金额放bond fund。
当然,我觉得对于那些单身无家庭经济负担的人来说,准备3个月、4个月,也算是足够了。

F.D的钱不是不能动,而是非到“关头”绝不碰。但有的人却食古不化,只因为了那区区的3%而本末倒置。
投资bond fund的好处,就是它的波动比股票型基金来的小,虽回酬不及股票型基金,但其潜在回酬却可以好过F.D,最重要的一点是,它套现快、且容易。明文规定10天内就可以拿到资金,一般上通过public mutual online处理,2、3天就会bank in account了。 当然,这并不代表bond fund短期内(大约3~6个月)不会呈现跌幅,只是根据过去的记录,其跌幅绝不会比股票型基金来得大。

根据记录显示,其中一档基金public bond fund,过去最坏的情况 2008年5月~8月期间,这4个月的跌幅最大,约为-3%。但以2008年 全年来说, public bond fund 依然还有1.28%的回酬。以当时来说,并不比F.D的利息好,但至少还算是不失本金。

再来,到了2009年 public bond fund全年表现 6.94%, 2010年全年表现7.67%。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说 bond fund的潜在回酬会比 F.D 高了。

public bond fund 从2008年~2010年,此3年的总回酬是16.82%。
如果把bond fund作为储备金定存的一部分,其实也是不错的选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2011 11: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財八宝袋.了解理財四大误区 小积蓄理出大財富

財富经  30/04/2011 17:20

隨著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理財”变得很火红,人人理財,银行更纷纷成立理財中心。

我们的生活忽然好像更充满理財资讯,但,大家对于理財却似懂非懂。

到底什么是理財?要如何把这些普及的理財知识加以运用,提高自己的理財技能?

我们可以从了解理財四大误区开始著手。

误区一
以为理財是新鲜事

理財一词並不是一个新名词,中国歷史里,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在西汉时期逐步完善。

 至于西方歷史,隨著巴比伦考古研究的发现高潮迭起,人们发现巴比伦的財富並不是从天而降。

 现代理財,一般认为起源于20世纪美国的保险业。1969年,在美国芝加哥的酒店里,一群专业人士,发现每个专业领域都有各自的理財顾问,但却少了对各个金融领域全面熟悉的理財顾问。理財服务就这样应运而生。

 理財的范畴,不只是投资和保险。是根据生命週期理论、个人和家庭財务状况、和非財务状况,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制定切合实际的,可以操作的理財规划。

 理財规划的目的,最终將实现个人和家庭財务安全和財务自由。

 简单来说,理財就是合理的利用理財工具和理財知识,进行不同理財规划,完成既定的理財目標,实现最终的人生幸福。

 理財的工具主要有储蓄、保险、股票、基金、外匯、黄金、收藏品和投资信託等。

 理財的知识包括財务、会计、经济、投资、金融、税收和法律。

 理財有两个主要目標,一个是財务安全,一个是財务自由,財务安全是基础,財务自由是终点。

 从另一个角度讲,理財有两个方向,一个是进攻,一个是防守。

误区二
理財就只是赚钱买房?

目前,很多人对理財的概念有严重的误区,他们认为理財就是赚钱、买股票、买房地產。

 但其实,这些只是理財的一部分,理財更重要的概念就是,遇到困难时的保障。

 例如,遇到困难时,能够透过保险,少花钱甚至不花钱。另外,就是以税收和法律工具,合理分配资產。

 理財的內容也包括现金规划、消费支出规划、教育规划、风险管理和保险规划、税务筹划、投资规划、退休养老金规划和財產分配规划等。

 理財是个漫长的学习过程,必须耐心学习。

误区三
没钱怎么理也没用

很多人认为,自己没钱,再怎么理財也没用。

 还有很多时候,隨便说说,大家都觉得理財很简单,但到了真正理財时,就感觉力不从心。

 不过,现在理財不会很浪费力气,因为许多银行都有理財服务中心,只要到这些地方坐坐,肯定可以获得相关服务。

 同时,不要小看小小的积累。时间和复利是让您小小財富增至令人咂舌数字的关键。

 透过基金定投,每个月固定小额支出,一段时间加上复利效果,储蓄肯定会有所增加。

 当然基金定投需要耐心,短期內不会看到很明显的效果。

 专家指出,2007年基金市场火爆的时候,人们早上排队购买基金,很多人因那时购买的高位基金至今还是套牢。如果投资者选择积极方式,逢低买入基金,逢高卖出基金,通过几年不断循环摊薄成本弥补损失,现在可以解套获利。

 专家还说,如果您是现实中耐住寂寞又是积极爭取获利机会,您就有望成为投资基金中的贏家。

误区四
银行產品可隨意支配?

一些银行理財產品,期限分成几天、十多天、二十多天、一个月、三个月、半年、一年等,但许多人认为存理財產品可以隨意支配,这是错误的想法。

 购买这类理財產品只能是等待当期理財產品结束,才能自由支配资金,否则可能会损失掉手续费等投资成本。  

 如果耐不住这种等待成果的寂寞,不能够遵守理財约定时间,还是选择普通银行存款,可以因需自由支取。

(资料来源:香港商报)
http://www.chinapress.com.my/node/2118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2011 12: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我家都是买‘sin chew’的,难得这里有其它报刊的理财文章,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2011 12: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我家都是买‘sin chew’的,难得这里有其它报刊的理财文章,谢谢
aikies 发表于 2-5-2011 12:06 AM



    托另一位网友的福。。。不然我都没注意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5-2011 12: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托另一位网友的福。。。不然我都没注意到。。
AK- 发表于 2011-5-2 12:30 AM


哈哈,我知道是谁,也要谢谢他,可惜图片有点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5-2011 12: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我知道是谁,也要谢谢他,可惜图片有点小
aikies 发表于 2-5-2011 12:32 AM



圖片下方有連結可以下載更大解像素的圖, 歡迎大大自行下載存檔

我一向也是閱星洲而已. 只是最近看了兩天的中國報都讓我遇到類似報導, 所以上傳來與眾分享

至少對理財概念可以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5-2011 09: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圖片下方有連結可以下載更大解像素的圖, 歡迎大大自行下載存檔

我一向也是閱星洲而已. 只是最 ...
win20282002 发表于 2011-5-3 12:45 PM



  哈哈,原来原来,无论如何都还是需要谢谢你们无私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5-2011 10: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原来原来,无论如何都还是需要谢谢你们无私的分享
aikies 发表于 3-5-2011 09:37 PM



    我们“鸡婆”分享。。希望不会又有人来找碴,弄得乌烟瘴气就可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4-2-2025 03:39 PM , Processed in 0.10962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