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宇宙從哪裡來的?生命從哪裡來的?我從哪裡來的?
[复制链接]
|
|
发表于 16-9-2020 03: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净空老法师 : 佛是怎麼知道宇宙奧祕的?
三細相,物質現象就是阿賴耶的境界相,完全揭穿了,宇宙的奧祕,這個奧祕揭穿了,科學家完全明白了。
科學家告訴我們,根據他們的研究,這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物質這個東西存在。
這句話跟《金剛經》上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完全相同。
跟《般若經》上所說的,「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是一個意思。
這些話是佛三千年前講的,今天科學家說法完全相同,只是說根據他們的研究,宇宙之間沒有物質這個東西。
佛是怎麼知道的?是從甚深禪定當中見到的,禪定當中有境界,那是實相,定中所見到的是實相。
宇宙的起源,萬物的起源,我的起源,我們不說人類,說我自己,我從哪裡來的,佛從哪裡來的,他從哪裡來的,你從哪裡來的,這個根源,這是今天科學跟哲學研究的對象、追蹤的問題。
物質沒有了,物質是什麼?物質是念頭、意念波動產生出來的幻相。
佛說得一點都沒錯,凡所有相,這個相是指物質現象,皆是虛妄。
物質是念頭波動產生的幻相,那念頭是什麼?現在科學家還沒有正確的答案,科學的發現就是念頭是突然發生的,沒有原因,而且一發生立刻就消失掉,速度非常快。
這個說法佛在楞嚴會上講過,佛說「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念頭這個現象,我們一般稱為精神現象、心理現象,這屬於心理,它不屬於物質,物質是從它變現出來。
這個現象從哪來的,科學家不知道。
佛告訴我們,這個念頭是阿賴耶的轉相,它能轉變成物質,它是從業相來的,阿賴耶的業相。
業相是最粗的,是什麼?就是一念不覺,也叫做無明。
一念不覺是業相,現在科學稱它作能量。
能量從哪裡來的?能量是自性裡頭本有的。
文摘恭錄—2012淨土大經科註 (第十三集) 2012/11/1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0-0013
|
|
|
|
|
|
|
|
发表于 11-10-2020 09: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1-10-2020 10:00 PM 编辑
淨空老法師慈悲开示 :【宇宙主宰是念頭,共業別業都從心想生】
《菩提心論》曰:「求菩提者,發菩提心,修菩提行」。
菩提是梵語音譯,中國意思是覺悟,菩提翻作覺。發者,信願也,修者,行也,行就是真幹。
《菩提心論》說得好,發菩提心,就是有心求菩提,求覺悟,從發心起,發心後要真幹。
用在淨土法門,發,就是真信,真正願生極樂世界,非常重要。
信願是萬行的基礎,無論修哪個法門,沒有信心不能成就,沒有願心也不能成就。
尤其是淨宗法門,首先一定要信極樂世界真有。
憑什麼?就憑現前,你們以為現前這個境界是不是真有?每個人都以為真有,不是假的,擺在面前,我們看得見,聽得到,摸得到,怎麼會假?
這東西從哪來?銀河系從哪來?太陽系從哪來?地球從哪來?整個宇宙從哪裡來?佛告訴我們,一切法從心想生。
誰的心想?自己的心想,也有別人的心想。
自己的心想叫別業,差別,每個人不一樣,還有一分大家相同,叫共業。
共業跟別業都是心想,共業當中有別業,別業當中有共業,整個宇宙從心想生。
佛法講無神論,不是不承認世間有天地鬼神,不是這個意思。
承認什麼?他也是眾生,他跟我們是平等的。
他從哪裡來?也是心想變現出來。
他不是宇宙的主宰,不是造物主,造物主是我們的念頭,一天到晚起心動念。
念頭只要一斷,宇宙就沒有了,但是斷不了,斷了就成佛了。
這個念頭太微細,就在眼前生滅,但是我們毫無感覺。
達不到這個境界,但是要有概念,沒有這個概念,修行就不踏實,沒依靠。
這是依靠真理,什麼真理?事實真相(諸法實相)。
-----------------------------------------------------------------------
本文節錄自【2014淨土大經科註】143集
-----------------------------------------------------------------------
|
|
|
|
|
|
|
|
发表于 26-10-2020 06: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6-10-2020 06:52 PM 编辑
華嚴科學宇宙觀 淺探
後學鍾茂森(定弘法师) 講於華嚴講堂
“ 若問哪種宗教可以應付現代科學進展的需求,那麼這個宗教便是佛教。”
---- 阿爾伯特 愛因斯坦
“ If there is any religion that would cope with modern scientific needs, it would be Buddhism.”
--- Albert Einstein
提綱
一、前言
二、現代宇宙學與華嚴經簡介
三、與現代宇宙學相吻合的華嚴法界觀:
1、 對宇宙結構的描述
2、 最早的天文數學。
3、 時間空間的可變性
4、 物質的非真實性
5、 宇宙的生滅
6、 宇宙的基本粒子是什麼
7、 超距作用和全息理論
8、 黑洞理論
9、 反物質與暗物質
10、宇宙以外的世界
四、結語
第一集
一、前言
1、國家提倡以崇尚科學為榮,而佛法中有究竟圓滿的科學。
2、听華嚴的心得報告
現代物理學家對宇宙真相的探索已經相當深入,他們對宇宙的描述同釋迦牟尼佛在經上所講的真相有許多相似之處。
而對於宇宙人生真相如果能明瞭一些,對於修學來?都是有很大的幫助。
所以上人慈悲,吩咐末學來談談現代物理學對佛法修學的啟示。
而末學在佛法上,在科學上都是初學,很喜歡借這個機會向大家請教。
http://www.amtfweb.org/science%20&%20buddhist%20html/huayansci.htm
|
|
|
|
|
|
|
|
发表于 26-10-2020 06: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6-10-2020 06:31 PM 编辑
二、現代宇宙學與華嚴經簡介
1、現代宇宙學簡介
宇宙,字義是時間和空間。
現代宇宙學是天文學和物理學的分支學科,它從整體的角度研究宇宙的結構、運動和演化。
愛因斯坦證明,空間和時間(時空)皆與物質不可分離。
宇宙作為演化著的整體被確認,在現代自然科學的發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任務是探索比星系更高的宇宙層次,研究目前觀測所及的大尺度宇宙的時空特性、物質及其運動規律。
近幾十年來,科學家們提出了一些較有價值的宇宙理論。
主要有:愛因斯坦的靜態宇宙模型、穩恒態宇宙學、膨脹宇宙模型、物質—反物質宇宙模型、大爆炸宇宙學和暴脹宇宙論。
靜態宇宙模型已被天文觀測所否定。穩恒態宇宙學未被廣泛接受。
進入20世紀以來,由於人類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天文觀測手段出現一次又一次的革命性的進展,觀測到了上百億光年的宇宙空間,瞭解到天體的上百億年的時間演化。
天文學家們對這樣的大尺度空間和悠久的時間裏的物質演變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如何解釋已觀測到的許許多多客觀事實,如何利用現代物理學對這許許多多觀測事實給予科學的說明?
這些就是現代宇宙學的任務,它是天文學中的一個分支。
也就是說,現代宇宙學從整體上研究大尺度的時空性質,物質運動的規律。
它是當代天文學中最活躍的前沿陣地之一。
現代宇宙學的最大特徵是必須尊重觀測到的客觀事實,不能憑想像。
而且必須能在理論物理學的基礎上給予科學的說明。
它涉及到恒星的起源和演化,星系的起源和演化,元素的起源和演化等多方面的基礎理論問題。
研究的問題主要是:宇宙是什麼樣子呢?宇宙有多大?宇宙的結構如何?宇宙有沒有誕生之日和終結之時(生滅)?
20世紀以來,天文學家們建立起多種宇宙模型。在眾多的宇宙模型中,目前影響較大的是大爆炸宇宙學說。
大爆炸宇宙學認為,大約在150億年前,在一個緻密熾熱的奇點發生了驚人的熱大爆炸。
這場爆炸後,形成迅速的膨脹,逐漸形成了我們今日可見的宇宙。
這就告訴我們,不僅宇宙間的萬物在演化,大尺度的宇宙本身也是演化的主體。
那麼,現在有沒有觀測到的事實來支持這個觀點呢?
有關星系的紅移現象和哈勃定律等,都支持了宇宙還在膨脹之中的論點。
另外,20世紀60年代天文學中的四大發現之一的微波背景輻射認為,星空背景普遍存在著2.7K微波背景輻射,這種輻射在天空中是各向同性的。
這同由理論預言的熱大爆炸遺留下的餘熱相符,有利地支持了大爆炸宇宙學的觀點。
但是,熱大爆炸宇宙學也有些根本性問題沒解決。
如大爆炸前的宇宙是什麼樣,大爆炸是怎麼引起的、宇宙的膨脹未來是什麼結局?……。
http://www.amtfweb.org/science%20&%20buddhist%20html/huayansci.htm
|
|
|
|
|
|
|
|
发表于 26-10-2020 06: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11-2020 05:23 PM 编辑
2、華嚴經簡介。
華嚴是一部科學與哲學完美結合的偉大著作。佛教根本法輪。
‧佛成道後在菩提樹下二七日或三七日中說。
‧佛滅後七百年,龍樹菩薩從龍宮傳來《華嚴經》。
東晉時,印僧佛陀跋陀羅在揚州道場寺譯《華嚴經》,以及其他諸師的講傳疏解。
‧唐杜順和尚(傳系文殊菩薩轉世)悟入華嚴法界,始倡華嚴宗。著有《法界觀》,《五教止觀》,發揚華嚴法門。
‧初傳智儼,作《華嚴經搜玄記》十卷,發明十重玄門,以六相融會之。
‧次傳至賢首大師,作《探玄記》、《遊心法界記》、《一乘教義分齊章》等,總判釋尊一代教化為五時八教,集華嚴宗之大成。
武后時,實叉難陀重譯《華嚴經》四萬五千偈,世人稱為新經。
‧時清涼大師澄觀作《華嚴經大疏鈔》,博大精微,總括小大行相,無倚無偏,大振華嚴宗風。
‧清涼法嗣宗密,原為禪宗學者,改宗華嚴,著有《原人論》,禪教並重。其《圓覺經疏鈔》,與清涼思想一以貫之。
本宗所依經典:
一、《大方廣佛華嚴經》 六十卷 晉佛陀跋陀羅譯 又稱舊譯華嚴
二、《大方廣佛華嚴經》 八十卷 唐實叉難陀譯 又稱新譯華嚴
三、《大方廣佛華嚴經》 四十卷 唐般若譯 又稱後譯華嚴。
在三譯華嚴中,賢首以前均依六十《華嚴》而弘教化,宗密則依八十《華嚴》而弘教化。
此外,世親造《十地經論》十二卷,為《華嚴經、十地品》的釋論,為本宗所依論典。
http://www.amtfweb.org/science%20&%20buddhist%20html/huayansci.htm
|
|
|
|
|
|
|
|
发表于 26-10-2020 07: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11-2020 05: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9-11-2020 04:49 PM 编辑
2、最早的天文數學。
二千五百年前的數學還沒有現代這麼複雜、高深。
就在那個數學還處在比較原始的時候,佛開講了冪,講了無限次冪;講了大數,並為大數定名。
所謂冪,也就是乘方,它的一般表達形式是:
X的n次冪,也就是一個大寫的X,在它的右肩上寫上一個小寫的n。念起來是‘ X的n次方 ’。
如果二者均為2,即是2的2次方,表示兩個2相乘,結果是4。也就是‘ 2的2次方等於2乘2等於4 ’。
佛給我們講了冪,講了無限次冪。
在華嚴經中所說的數字大大超過了現今宇宙學的天文數字。
佛還給我們講了大數,給大數定了名,而且告訴我們數大無限。
這講這件事是有根據的,是寫在《華嚴經》上的。八十卷本《華嚴經》卷六十五第十一頁到第十二頁。
上面寫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參到自在主童子面前……原文是:
自在主言。善男子。我昔曾於文殊師利童子所。修學書數算印等法。即得悟入一切工巧神通智法門。
……我亦能知菩薩算法。所謂一百洛叉為一俱胝。俱胝俱胝為一阿庾多。阿庾多阿庾多為一那由他。那由他那由他為一頻婆羅。頻婆羅頻婆羅為一矜羯羅。廣說乃至優?羅優?羅為一波頭摩。波頭摩波頭摩為一僧祇。僧祇僧祇為一趣。趣趣為一喻。喻喻為一無數。無數無數為一無數轉。無數轉無數轉為一無量。無量無量為一無量轉。無量轉無量轉為一無邊。無邊無邊為一無邊轉。無邊轉無邊轉為一無等。無等無等為一無等轉。無等轉無等轉為一不可數。不可數不可數為一不可數轉。不可數轉不可數轉為一不可稱。不可稱不可稱為一不可稱轉。不可稱轉不可稱轉為一不可思。不可思不可思為一不可思轉。不可思轉不可思轉為一不可量。不可量不可量為一不可量轉。不可量轉不可量轉為一不可說。不可說不可說為一不可說轉。不可說轉不可說轉為一不可說不可說。此又不可說不可說為一不可說不可說轉。善男子。我以此菩薩算法。算無量由旬廣大沙聚。悉知其內顆粒多少。
洛叉(梵語lak'sa), 今依《俱舍論》卷十二的記載: 「 一十為十,十十為百,十百為千,十千為萬,十萬為洛叉,十洛叉為度洛叉,十度洛叉為俱胝,十俱胝為末陀,十末陀為阿庾多,十阿庾多為大阿庾多,十大阿庾多為那庾多,十那庾多為大那庾多,(中略)……十跋邏攙為大跋邏攙,十大跋邏攙為阿僧企耶。」
一洛叉(10萬, 10^5)
一百洛叉為一俱胝(千萬, 10^7),此處華嚴比《俱舍論》講的大
俱胝俱胝為一阿庾多(10^14)。
阿庾多阿庾多為一那由他。(10^28)
那由他那由他為一頻婆羅。(10^56)
頻婆羅頻婆羅為一矜羯羅。(10^112)
廣說乃至優缽波羅優缽羅為一波頭摩(10^448)(按此邏輯推理,可能指:矜羯羅矜羯羅為一優缽羅:即10^224;優缽羅優缽羅為一波頭摩,即10^448)
波頭摩波頭摩為一僧祇。(10^896)
僧祇僧祇為一趣。(10^1792)
趣趣為一喻。(10^3584)
喻喻為一無數。(10^7168)
無數無數為一無數轉。(10^14336)
無數轉無數轉為一無量。(10^28,672)
無量無量為一無量轉。(10^57,344)
無量轉無量轉為一無邊。(10^114,668)
無邊無邊為一無邊轉。(10^229,376)
無邊轉無邊轉為一無等。(10^458,752)
無等無等為一無等轉。(10^917,504)
無等轉無等轉為一不可數。(10^1,835,008)
不可數不可數為一不可數轉。(10^3,670,016)
不可數轉不可數轉為一不可稱。(10^7,340,032)
不可稱不可稱為一不可稱轉。(10^14,680,064)
不可稱轉不可稱轉為一不可思。(10^29,360,128)
不可思不可思為一不可思轉。(10^58,720,256)
不可思轉不可思轉為一不可量。(10^117,440,512)
不可量不可量為一不可量轉。(10^234,881,024)
不可量轉不可量轉為一不可說。(10^469,762,048)
不可說不可說為一不可說轉。(10^939,524,096)
不可說轉不可說轉為一不可說不可說。(101,879,048,192)
此又不可說不可說為一不可說不可說轉。(103,758,096,384)
也就是1後面有3,758,096,384個0。(37億5809萬6384)
如果你一秒鐘寫兩個0,不停地寫,寫3,758,096,384個0需要60年!
我們現在所觀測到的宇宙中所有基本粒子的總數,為10的80次方,大概是我們能賦予意義的最大天文數字,而顯然華嚴所說的宇宙概念比我們觀測到要大的多。
佛典中經常出現很大的數字,反應出佛教的眼光不是只拘限在一小範圍內,而是放眼在廣大的時空,使心胸能含攝整個宇宙。
據統計,《華嚴經》所說的數量位共有一百二十六位,這簡直了不得。這是對世界數學的發展進步的一大貢獻。
關於這個問題在《國際數學通史》這部書上寫得明明白白。也就是說,全世界公認釋迦牟尼佛對數學的重大貢獻。
釋迦牟尼佛在國際數學的歷史上佔有一席之位。
![](static/image/smiley/onion/handsome.gif) ![](static/image/smiley/onion/handsome.gif) ![](static/image/smiley/onion/handsome.gif)
http://www.amtfweb.org/science%20&%20buddhist%20html/huayansci.htm
|
|
|
|
|
|
|
|
发表于 2-11-2020 06: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11-2020 06: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華嚴經多處顯示廣狹自在、念劫圓融的境界。
如果觀察者處於深度禪定狀態,他眼中的空間和距離也突破了。
據記載,中國近代高僧虛雲老和尚,在禪定之中到達天上(兜率天內院),聽彌勒菩薩講經說法,這個真實的記載,成為當代中國佛教的佳話。
而自古至今,在禪定之中突破空間、距離者不乏其人。
佛與大菩薩們都有這種突破空間、距離的能力。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我以普賢行願力故,一一佛所,皆現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身。”
釋迦牟尼佛在中本華嚴(彭際清)《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彼佛如來,來無所來,去無所去”,又說:(大菩薩)“ 諸佛剎中,皆能示現,譬善幻師,現眾異相 ”。
以上我們可以看到,突破空間、距離已不是神話,這完全取決於觀察者的狀態,用現代物理學的理論可以解釋。
因此佛家講極樂世界與我們地球遠隔十萬億佛土,但《觀無量壽佛經》: “ 阿彌陀佛,去此不遠。” 當你放下妄想、分別、執著時,就突破了十萬億佛土的距離。
“ 此方即淨土。淨土即此方 ”,西方極樂世界就在當下,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所以中峰禪師提醒我們:“ 十萬餘程不隔塵,休將迷悟自疏親。”
以上論述的是空間距離是假相,而至於時間也是假相,在物理學的相對論中也有精辟的論證。
在愛因斯坦物理學中一個關鍵的假設前提,便是光的速度是宇宙中最高速度,並且是永遠不變的。
也就是說,光不管在任何情況下都是以每秒299,792公里(約30万公里/秒)運行,這是物體可以達到的最高速度。特殊相對論是在這一前提下提出來的。
http://www.amtfweb.org/science%20&%20buddhist%20html/huayansci.htm
|
|
|
|
|
|
|
|
发表于 9-11-2020 05: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9-11-2020 06:09 PM 编辑
那麼,讓我們先考慮日常生活中的一個例子。
假設我們現在在一輛快速行駛的火車上踱步。
我們在火車裡感到自己在走得很緩慢,因為我們用火車作為我們的參照繫。
而一個火車外的觀察者看到我們正在快速地超過他,這是因為我們相對火車的速度慢,但相對於車外觀察者的速度很快的緣故。
現在我們再考慮一個例子。假設我們乘上一架太空飛船,這架太空飛船正在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飛離地球。
假設現在我們在太空飛船上用一個特定的時光儀器,每秒鐘向地球觀察人員發出一個光的訊號。
我們在太空船中看到時鐘信號儀器每秒鐘發出的光信號很正常,每秒鐘的時間長度沒有增加或減少。
而對於地球觀察員來講,他們所收到的光信號比較緩慢,因為光從高速飛离的太空船上返回地球需要一定的時間。
也就是說地球觀察員每次收到信號的間隔,比太空船上的一秒鐘要拉長(即一秒鐘又加上光返回地球所需的時間)。
在這種情形下,地球的觀察員觀察到的太空船員的每秒鐘的時間間隔拉長了,也就是說,太空船員的時間走的緩慢了。
這種現象稱為“ 時間蔓延 ”(Time Dilation)。
理論上講,你可以將很短的剎那延長至極限長的時間,而你自己身體都几乎沒有任何老化。
《六十華嚴》:知無量劫是一念,知一念是無量劫。(字幕)
即華嚴事事無礙法界十玄門中的十世隔法異成門。一念即無量劫;
《八十華嚴》初發心功德品第十七:
所謂知長劫與短劫平等。短劫與長劫平等。一劫與無數劫平等。無數劫與一劫平等……不可說劫與一念平等。一念與不可說劫平等。
另外一個關于時間蔓延效應的著名例子,是愛因斯坦的“ 孿生兄弟 ”的例子。
剛才講的太空飛船,假設離開地球高速運行二十年,當然這個二十年是按我們地球日曆來算的。
假設有兩個孿生兄弟同一天出生后,便分成兩種生活方式,一個留在地球上過普通人的生活,另一個被送上這一艘高速運行的太空飛船,二十年之後再返回地球。
二十年過後怎麼樣呢? 我們看到地球上的兄弟變成二十歲的青年了,而從太空飛船上返回的這個巒生兄弟還很年幼,比方說可能只有三歲而已。
這是因為對於太空高速飛行的孿生兄弟,二十年縮短為三年的時間,而他的身體功能的成長也相對緩慢。
根据哈勃的宇宙膨脹定理,离我們越是遙遠的星系其离我們而去的速度越快。
而在我們所能觀測到的极限距离為200億光年附近的星系,其离我們而去的速度已經接近光速了,它們的時間也因此而非常緩慢。
http://www.amtfweb.org/science%20&%20buddhist%20html/huayansci.htm
|
|
|
|
|
|
|
|
发表于 9-11-2020 06: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5-12-2020 04: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5-12-2020 05:03 PM 编辑
第二集
4、 物質的非真實性
現代物理學認為:物質只是人的錯覺。
愛因斯坦說:“ 物質是由場強很大的空間組成的。……在這種新的物理學中,並非既有場又有物質,因為場纔是唯一的存在。”他指明物質形成于場,場是具有能量強度的空間,其中並無一物。
因此宇宙中根本沒有物質,物質都是有能量之空間的組合。
當代西方科學界先驅艾德‧蔡安指出:“ 宇宙物質各系統,一般可歸納為物質、能、電荷等等,一概都是歸于零(空)。”
這證明《心經》上所說的“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
談到“ 空即是色 ”這個理念,讓我們先引用美國NASA太空物理學家斯丹奧敦沃博士的一段結論:“ 自然界為我們揭示的物理現象往往同我們一般觀察和認為的現象有天淵之別。
例如,人在運動中的老化方式完全不同;空間可以變形;物質可以從純能量中產生;物質可以在真空狀態下忽然出現。”
只要有足夠的能量,物質便會從此產生,所謂“ 無中生有 ”。
要證明這一點,我們可以借用一下愛因斯坦的質能守恒定律。
這個定律講,在一定條件下,能量可以凝聚成有質量的物質,物質的質量(m)也可以分解為能量 (E)。
這個守恒公式是:
這里,c是光的速度,即每秒約三十万公里;E 是能量;m 是質量。能量等于質量乘以光速的平方。
反過來,m 質量也可以從純能量中產生。我們只要將這個公式倒裝一下,變成:
也就是,在一定的條件下,能量可以在一無所有的真空中變現出物質。換句話說,東西可以無中生有。
事實上,在量子的微觀世界中,我們常看到物質在虛空中自然出現。而即使在宏觀世界裏也如此。
天文學家霍金斯說:“ 星點旋係從強度高能的虛無之中形成。”
天文編號為M87的無線電波星雲旋係,從非物質的無線電波區,噴出長達一万光年的光炬,其中為高速高能電子。
從非物質中,也即是從虛空中,射出物質,這個驚人發現,證實從“ 空 ”轉變為“ 有 ”,因此“ 有 ”的本源是“空”。
用佛法的術語說,“ 有 ”是假諦(錯覺)稱妙有 ;“ 有 ”的本體是空(空諦)稱真空;真空妙有同時存在,空有不二即中諦。
天台宗基本教義講的空、假、中三諦三觀,可由科學角度來理解。 清凉大师在疏钞中也有引用。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華裔物理學家林平奎領導的研究小組,在光學通信系統的一端把一束激光“ 毀滅 ”, 共摧毀了幾十億個光子,然後在一米外的另一端,然後成功地將其複製出來 ,將它重新現形。(有化为空,空中现有)。
據悉,澳大利亞的科學家在這次實驗中,這個過程,便被稱作“ 量子牽連 ”,花費的時間只有十億分之一秒。
然而,用“ 遠端瞬間傳物 ”模式進行人類和其他物體實驗目前似乎還遙遙無期。
林博士承認:“ 我們的實驗與科幻片仍有些區別。我們暫時只能遙距傳送激光中的光子,還不能將物件瞬間轉移。”
這些物理學的發現,證實了佛經裡所講的“ 空即是色 ”(“ 色 ”指物質),
《毗盧遮那品第六》:
( 爾時普賢菩薩。復告大众言。諸佛子。乃往古世。過世界微塵數劫。復倍是數。
有世界海。名普門淨光明。此世界海中有世界名勝音。
彼勝音世界中。有香水海。名清淨光明。其海中有大蓮華。須彌山出現。名華焰普莊嚴幢。
於其山上有一大林。名摩尼華枝輪。
此林東有一大城。名焰光明。)
此大城中所有居人。靡不成就業報神足。乘空往來行同諸天。心有所欲應念皆至。
此世界中這種自在的生活狀況,用現代的物理學完全解釋得通。也就是說,極樂世界的人,可以隨時將能量變現出物質來用,用完之後,又將物質變為能量而化去。
他們的能量從何而來?他們是從一心唸佛的念力中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可隨心所欲地變現物質。
《無量壽經‧受用具足品》中所講的:(極樂世界)“ 受用種種,一切豐足。宮殿、服飾、香花、幡蓋,莊嚴之具,隨意所需,悉皆如念。若欲食時,七寶缽器,自然在前,百味飲食,自然盈滿,...事已化去,時至復現 ”。 “ 應念現前,無不具足。”
http://www.amtfweb.org/science%20&%20buddhist%20html/huayansci.htm
|
|
|
|
|
|
|
|
发表于 1-2-2021 04: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2-2021 04:56 PM 编辑
5、宇宙的生滅
1)宇宙的形成
物理學中認為在量子世界裡,物質可以從空無中產生。這裡量子是指最小的能量單位。
那麼我們的宇宙從何產生的呢? 科學家告訴我們,宇宙也是從空無中產生的。
美國NASA的奧敦沃博士說:當物理學家講到這個“ 空 ”字,他們是在搞一個文字謎,因為我們平常觀念中以為真空便是“空”,便是什麼都沒有,而實際上,物理學家很清楚,真空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 空 ”。
而宇宙形成以前的這個狀態,既沒有時間,也沒有空間,連真空都沒有。這個狀態,并非我們一般心目當中所思量的空無狀態。
佛家講:宇宙本來的狀態,在佛經上用“ 自性 ”或“ 佛性 ”或“ 法性 ”來表達。它並無形相,但確實存在,不得已才稱之為“空”。
打個比方說就容易理解,這個“ 空 ”就好比是磁鐵的磁性,磁性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你不能說它沒有,學過物理的人都知道,磁性的作用極大,發電機與電動機都因磁力而顯功用。
佛家用“ 八不 ”來表達這種狀態:“ 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 ”。
佛家認為這種空靈能現妙有,能現宇宙萬物之相。
佛在三千年前就指出這種空靈是我們的心性。
《首楞嚴經》:“ 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這裏講的“ 心 ”,就是自性,就是本來面目,能生宇宙萬法。
最近,日本東京的科學工作者江本勝博士經過十年對水的微觀觀察,發現水的結晶體的形狀能隨著人的思想語言而變化。
善心善言對水,水的結晶體形狀就很美麗。惡意惡語對水,水的結晶體形狀就很醜陋。證明佛經上所講的萬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
菩薩問明品第十: 法性本無生 示現而有生 是中無能現 亦無所現物 眼耳鼻舌身 心意諸情根 一切空無性 妄心分別有
說明十法界依正莊嚴,萬事萬物是怎麼來的,這個說出來了。
http://www.amtfweb.org/science%20&%20buddhist%20html/huayansci.htm
|
|
|
|
|
|
|
|
发表于 1-2-2021 05: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現在我們來看看科學家認為的宇宙形成的那一剎那是什麼樣子的。
科學界目前廣泛所接受的是所謂“ 宇宙大爆炸 ”的形成理論。
根據大爆炸的理論,我們的宇宙是在大約140億年以前,從一個體積小、質量大、溫度高的原點爆炸而產生的。
大爆炸以前,沒有空間,也沒有時間。那一種狀態不是我們可以想像出來的。就連許多宇宙的定律在當時也不適用。
佛用“ 不可思議 ”來描述這種狀態,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而科學家也承認這種狀態我們可能永遠不能用思維去理解。
然而,佛告訴我們用“ 不思不議 ”的禪定方法,在精神意志深度集中時,所有的念頭都放下,這時一切障礙我們了解真相的東西都去除了,那麼宇宙的本來面目便完全顯現,這種境界稱為“ 明心見性 ”。
那麼我們的宇宙在出生之前的原點有多大呢?根據科學家的計算,宇宙的大小當時只有10-33厘米。即0.00……001(33個0)厘米。
這一個極微小的數字無法用我們常規思維去想像。
打個比方來說,如果我們頭上一根頭髮直徑是0.01毫米,切取這根頭發的直徑平面,將這個宇宙原點放入我們的這個頭髮中,可以在這根頭髮的直徑距离上平行放置多少個這樣的原點呢?通過計算,我們可以放置一百萬億億億個這樣的宇宙原點!
要知道,我們目前廣袤的宇宙所蘊藏的全部信息和能量原本存在于這樣小的微粒之中!
這些信息包括宇宙中所有的時空,所有的星系,包括過去、現在、未來,也包括你跟我!
令人瞠目結舌的是,我們身上的一根頭髮竟能包容這麼多億億億個宇宙!
而小原點的信息和能量並沒有少一點,而我們現前的大宇宙的信息和能量並沒有多一點。
佛在《華嚴經》給我們講,“ 大小不二,大小平等 ”,《華嚴經》十玄门中講的“ 微細相容安立門”。
原來,無限大和無限小是沒有差別的。
佛常講,不可計數的世界國土可以從一個人的汗毛孔中現出來。
我們也可以從身邊的例子中理解“ 大小不二 ”,例如:澳洲淨宗學院圖書館所藏的一套大藏經有八十多冊。
我們知道,現在有大藏經的CD,僅兩片而已。八十多冊的大藏經体積很大,兩片CD的体積很小,然而它們所容納的信息卻完全相同。這也是“ 大小不二 ”。
十迴向品第二十五 : 一毛孔中悉明見 不思議數無量佛 一切毛孔皆如是 普禮一切世間燈
|
|
|
|
|
|
|
|
发表于 1-2-2021 05: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另一個不可思議的現象是,從這個小微粒擴張成大宇宙,所須的時間极其的短促。
太空物理學家告訴我們,在10-33 秒內,這個微粒擴張了1026倍。
按這樣的擴張速度來講,在千分之一秒內,這個极小的微粒已擴張成比目前我們的太陽系還要大!
宇宙的產生原來是瞬間完成的!佛家講宇宙“ 一時頓現 ”。
所以,現代科學講的宇宙起源可歸結如下:宇宙原本是“ 空 ”,在“ 空 ”中忽然產生了一個微粒,微粒在瞬間形成了宇宙,而從此便開始不斷的向無限推展。由宇宙原點變成大千世界。
對於這個原點,現代科學只有一個數學的描述,並不知道它到底是什麼。
而佛明白的告訴我們,這個微粒是一種無明妄動的幻相。本來是清淨無有一物的,忽然起了妄想,產生幻相,從而由細的幻相進入粗的幻相,世界宇宙隨之展開。
而整個宇宙是本來無所有,實際不可得,當下畢竟空。
http://www.amtfweb.org/science%20&%20buddhist%20html/huayansci.htm
|
|
|
|
|
|
|
|
发表于 13-3-2021 03: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3-3-2021 03:44 PM 编辑
2) 成住壞空
科學家已證實大宇宙出生於虛空,各種天體(星雲、星球)皆在不斷運行,不斷生成和消滅。從空而有,因有而住,從住壞滅,復歸於空。
例如,獵人星座距離地球15光年,乃距地球最近的星座。
從夏威夷貓娜基山頂,用無線電望遠鏡攝得獵人座星雲爆炸散開後(壞滅歸空)的照片,後又用紅外線鏡頭,攝得正在初步又形成新星雲(從空復成)之照片,這就是星雲宇宙由老到壞,壞又再生的最佳科學證明。
獵人星座現正處於形成之初步。像這樣新生的星體,宇宙中不計其數。
星體經成,住而衰老,就開始發射紅光,稱“ 紅光巨星 ”。
太陽系中的太陽再經60億年,即將老化為紅光巨星。
如果更趨衰老而瀕臨毀滅時,天文學家稱之為“ 白光矮星 ”。因為它即將崩潰時,竭盡殘力,輻射白光,星體縮小,最後突然爆炸而毀滅,又歸於空。
宏觀世界中反複變遷,吻合佛說的宇宙規律——成、住、壞、空。
《華藏世界品第五》: (普賢菩薩說頌)
【 世界有成壞 譬如依樹林 種種果差別 如是依剎種 種種眾生住 譬如種子別 生果各殊異 業力差別故 眾生剎不同
有剎住一劫 或住於十劫 乃至過百千 國土微塵數 或於一劫中 見剎有成壞 或無量無數 乃至不思議 】
劫,是一個時間單位。一劫到底有多長的時間呢?劫有大劫、中劫和小劫。
佛教所說的小劫,是怎樣計算的呢?是根據人的壽命來計算的。
佛教經典(大毗婆沙論卷一三五)裏說,人的壽命從80000歲開始,然後每100年減一歲,一直減到人的壽命10歲为止,然後再從人的壽命10歲開始,每過100年增加一歲,一直增加到80000歲,這樣一增一減就叫一小劫,一小劫以現在的年數來計算,是(80,000-10)×100×2=15,998,000年。那麼,一小劫就是15,998,000年。
佛教所說的中劫,就是20個小劫。那麼它的公式就是15,998,000×20=319,960,000,可見一中劫的時間就是319,960,000年。
佛教所說的大劫,就是4個中劫或80個小劫,可見一大劫的時間就是319,960,000×80=1,279,840,000年。(12億年)
不僅星體有成住壞空,連宇宙也有成住壞空。
2002年9月7日出版的英國《新科學家》刊物發表了一篇文章,說宇宙的膨脹速度會逐漸減慢,而且會逆轉回去,將所有的物質擠壓,最後濃縮成一個“ 症結點 ”,並在劇烈的大爆炸中消亡。
“ 暗能量理論 ”認為,宇宙的加速膨脹是在全宇宙範圍的“ 標量場 ”的排斥作用下進行的,這種“ 標量場 ”的暗能量最終會降至零,然後將變成負數,並可能降至負無窮大,使宇宙的擴展速度減緩,然後轉向相反方向,使空間和時間收縮,最後凝聚成一點,在一次大爆炸中消亡。
消亡的時間是今後100億到200億年。
http://www.amtfweb.org/science%20&%20buddhist%20html/huayansci.htm
|
|
|
|
|
|
|
|
发表于 13-3-2021 04: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文學家測量的方法不同,有不同的關于宇宙壽命的結論:
麻省理工學院認為宇宙很年輕,有110億~120億年。
哈佛大學天文學系主任羅伯特‧柯什納為首,他們得出的結論是,宇宙並不是那麼年輕,可能有150億年。
普林斯頓大學的埃德‧特納則測定宇宙有240億年。 (110-240億年)
因此,宇宙由空而生,而最終歸於空。這樣的生滅並不是僅僅一次。
科學家說,宇宙的出生到消亡是循環不斷的。
大爆炸既不是宇宙的起點也非終點,而只是宇宙不同階段的“ 過渡 ”。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天文學教授保儸‧斯坦哈特與英國劍橋大學教授尼爾‧圖儸克共同提出了這個觀點。
他們說,如今的宇宙是在上個宇宙的塵埃中誕生。
有理論認為,人類所在的宇宙之外還有另外一個無限大的平行宇宙。這兩個宇宙在多重維度中互相區分開來。
兩位科學家根據此理論計算出,在這兩個宇宙之間有一個力場,可以將兩個宇宙呈週期性地互相吸引,爾後又在排斥開來,如同人鼓掌時兩只手的動作一般。
當兩個宇宙互相踫撞的時候,第五維度暫時消失,這時就會發生一次大爆炸。
新的物質世界在原有消散的物質塵埃中被重新“ 創造 ”出來。
這種塵埃中“ 創造 ”宇宙的說法,契合了佛在華嚴經中說的微塵中有世界的重重無盡法界真相。
佛經早有論述,可惜科學家沒讀!
華嚴境界裡面告訴我們,微塵這是最小的,不能再分割。
現在科學講的基本粒子,夸克,是不是佛法裡面講的微塵?還很難說,可是很接近。
但是佛告訴我們,微塵裡面有世界,這個科學沒說到。
不但微塵有世界,我們在後面經文讀到,微塵裡面有世界,那個裡頭也有微塵,那個微塵裡頭還有世界,重重無盡,不可思議。
是真的嗎?真的。![](static/image/smiley/miluegg/yes.jpg)
誰見到的?不但見到,普賢菩薩到那裡去遊覽過,到微塵世界裡面去觀光遊覽過。![](static/image/smiley/miluegg/car.jpg)
那裡頭也有無量諸佛,佛也與一切眾生講經說法,挺熱鬧的,微塵裡面。
而且告訴我們,所有微塵裡面都一樣,不是單獨只有一個微塵是這樣的,所有一切微塵沒有例外的。
【 普賢三昧品第三: 一切國土。及此國土。所有微塵。一一塵中。有世界海。微塵數佛剎。 】
|
|
|
|
|
|
|
|
发表于 13-3-2021 04: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3-3-2021 04:30 PM 编辑
有人問到我們宇宙以外的其它的宇宙時,美國NASA太空物理學家這樣回答:
“ 根據廣義的相對論,我們的宇宙代表了一切萬事萬物,包括了時間空間,包括了所有的星系乃至我們尚未發現的太空。其他的宇宙代表了完全不同維次的時空。那些其它的宇宙現在或將來都無法與我們有物理性的交流。它們簡直就是在無限與永恆的另一邊,無法用我們的觀察而達到的。”
釋迦牟尼佛在《華嚴經》裡為我們介紹說,宇宙裏有微塵,微塵裏又有宇宙,是重重無盡的,而我們之所以不能看到其它宇宙,是由於我們的妄想執著擋住了我們的視野。
如果我們能將妄想執著通通放下,我們便能清楚地看到所有的宇宙,佛就是具有這種能力的人。
在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的時候,心地極清淨,“ 淨極光通達 ”,便是“ 此方即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即此方 ”。
以上綜合看來,宇宙從無到有,由有歸無的一個循環的時間大約是240-340億年。
我們剛才分析過,時間的長度是一個相對概念,是我們的錯覺。
時間的長短是由我們觀察者能觀察的心與所觀察的宇宙之相對速度而決定的。
相對速度越高,就越能把本來短促的生滅的時間拉長。
所以,我們感知的340億年,實際上是極其短促的。
例子:一張紙上兩條線(一維),經過很長距離才相交,而在同一平面上(二維)。 二兩張平行的紙,永不相交,卻同在一三維空間中。
當我們把空間維度提高,則看到低維空間中的事物是“ 同時具足 ”的。華嚴十玄說得同時具足相應門。
所以340億年在五維空間以上看是同時的。
【 華藏世界品第五:華藏世界所有塵 一一塵中見法界。 】
|
|
|
|
|
|
|
|
发表于 13-3-2021 04: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3-3-2021 04:43 PM 编辑
佛告訴我們,我們的妄心是高速運動的,佛在仁王經上打一個比喻說,一彈指六十瞬那,一瞬那九百生滅,這是指我們妄心生滅的速度極快。
而彌勒菩薩講的更快:
佛即問彌勒:心有所念,幾念幾相識耶?
彌勒言:舉手彈指之頃,三十二億百千念,唸唸成形,形形皆有識,念極微細,不可執持。
(《菩薩從兜術天降神母胎說廣普經》〈三世等品〉第五)
可推斷宇宙的實際生滅的時間是極其短促,以至於我們遲鈍的肉眼無法感知宇宙生與滅的過程,正如《楞嚴經》:“ 當處出生,隨處滅盡 ”。
緊接著又來一個生滅的過程,又是當處出生,隨處滅盡。
如是循環不已,由於速度太快,我們的感受是一種宇宙在相續的樣子。
而實際上,整個宇宙是在每一個瞬息之間生了由滅,滅了又生,刹那生滅,循環不已。
這種刹那生滅之相,只有到了八地(不動地)菩薩的果位才能見到。
舉個生活中的例子容易理解,在黑暗的大廳里一開燈,廳內全景一時頓現,一關燈,全景頓消。
因此整個宇宙是我們能感知的心( 中峰禪師稱“ 靈知心 ”,能見聞覺知 )的作用而產生的。
如果生滅之妄心一停,整個宇宙的生滅現象也就立即停止了。
正是禪宗永嘉大師所謂:“ 夢裏明明有六趣,覺后空空無大千。”這裡的“ 覺 ”是指妄心不動,真心顯現的狀態。
然而,我們凡夫的妄心不能剎那停止,因而所見生滅之相也無法剎那停止。
《華嚴經‧菩薩問明品》:“ 種種法出生,速滅不暫停,唸唸悉如是。”
有人可能會問:這前念與後念所現的兩個宇宙有聯係嗎?”
答曰:“沒有。前念與後念各不相知,因而前念所現的宇宙與後念所現的宇宙沒有關聯瓜葛,是獨立的存在。”
《華嚴經‧菩薩問明品》開頭便說:“ 是故彼一切,各各不相知。譬如河中水,湍流競奔逝,各各不相知,諸法亦如是。”這裡用河中流水比喻。
宇宙中前一個相喻作前流,後一個相喻作後流,前流與後流各不相知。
這是由於前流和後流均無自性,皆是眾緣和合,因而各不相知。
而前後可以相牽流,牽引的力量就是因果定律。
因果定律是宇宙中萬有不變的規律,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雖然妄念在不斷生滅,但是能知的心卻沒有因為宇宙生滅而動搖。
所以中峰禪師說:“ 生自緣生,而法性不與緣俱生。滅自緣滅,而法性不與緣俱滅。”能知之心是永恆不變的,這是我們真心本性。
正因為它永恆不變的作用,才使我們眾生生滅的妄心裏觀察到宇宙生滅之相,但眾生迷惑,不識真心,只迷在生滅相中。
而諸佛在生滅之相中了達有一個不變真心。此謂“ 悟則生滅皆無生,迷則無生皆生滅 ”。
|
|
|
|
|
|
|
|
发表于 13-3-2021 04: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可能會問,既然我們每一個念頭都各不相知,所現的宇宙也是各不相聯,为什麼我們所看到的宇宙卻是相續而沒有分斷的相呢?
這是因为我們凡夫著相,當看到前一個相時,便立即起念執著這個相,而這個執著的妄念馬上又產生了第二個相,由於執著的作用,第二個相與第一個相非常相似,因而在我們凡夫眼中,宇宙成了相續相。
實際上第一個相和第二個相是互不關聯而獨立存在的。
比方說,電影底片每張每張都不一樣而且獨立存在,但在連續放映時,電影機的底片每1/24秒換一張,我們已無法覺察畫面的分斷了,我們所見的影像就連續起來了。
由於念頭的不住牽引,使因果互相牽纏,而眾生迷惑在妄相裏頭,“ 由是業網牽纏,流轉五道。恆隨生死以升沉,亙古至今而靡間 ”。
明白了這個道理之後,我們應該見性而不要著於相,朝這個方向上努力。
如何努力呢?淨宗修學的方法是念阿彌陀佛。
要知道,阿彌陀佛不是外人,正是我們每個人的自性真心,極樂世界是我們每個人的真心所現的境界。
念阿彌陀佛名號就是念我們自性名號。
所以我們淨宗修學以持名念佛為正行,就是把妄念轉为阿彌陀佛這一自性清淨名號,淨念相繼不斷,則所現的必定是極樂清淨國土。
當我們了解宇宙原來是我們相牽不斷的念頭所產生的現象,才知道宇宙中一切眾生皆是我們同一心念中的生命共同體。
因为我們的這一心念有能出生宇宙萬物的功能,因而它的德是愛是慈悲,淨空上人把它稱為“ 愛心 ”。
上人說:“ 愛就是真心、真性、真如、法性。”因为它是能生之源頭。
“ 愛是神聖、上帝、真主、聖靈 ”,因为它有造宇宙萬事萬物之功能。
所以“ 愛孕育出宇宙萬物。天地萬物,無一不是從愛心而生而長。”
明白這個真相之後,我們對萬物眾生的慈悲關愛之心油然而生,曉得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皆是我們同一個生命共同體,不僅是一個生命共同體,而且我們全部緊密團結在一個心念當中!
我們說“ 活在一個地球村裏 ”,或者說“ 環宇一家 ”,都是方便說。
而真實說,是“ 我們活在共同的一個念頭裏!”
所以,哪裏還能可以跟宇宙裏任何一人一物起對立衝突呢?
http://www.amtfweb.org/science%20&%20buddhist%20html/huayansci.htm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