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16-6-2017 06: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回这贴的时候想到我曾经问过我的老师,
为何理论和现实往往有落差,而且落差很大。
同样的,现实告诉我们很多人放不开,
他们知道要放开,
但他们就是放不开。
怎么办?
有没有办法帮助我们做到放的开呢?
|
|
|
|
|
|
|
|
发表于 16-6-2017 08: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会面对,
面对自己,
认识自己,
寻找自己,
人所认识的就久的就是自己,
但却是对自己是最迷糊的。
你有自己寻找过吗。
有问回自己要知道的答案吗。
别执着问题,明白问题,放开问题~
应感谢一切曾经拥有过的过去~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6-6-2017 08: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嗯,你是说和自己对话吗?
面对镜子和自己对话?
不过,你很有可能不是真的在和自己对话!
还是你说的是潜意识?
我是不大能够抓住你的意思。
|
|
|
|
|
|
|
|
发表于 16-6-2017 09: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读书层很差吧了,不大会解释说法,
都是自己心里觉得的想法,
大概只能简单写出来,
所以只能自己去~领悟~
|
|
|
|
|
|
|
|
发表于 17-6-2017 12: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暫退之前,我就說說我的心得和讀書報告。
道家會不斷提倡重要的概念, 那就是道。
從道德經第25章,已細説清楚, 有研究的人應該會懂,不必我說。
道生萬物,包括我們人類
因爲道是個整體,所以萬物包括我們也是道的一部分。
所以我說,我眼前的電腦有道。我的手機也有道等等
我的話是跟莊子學來的。
有人問莊子, 道在哪裏?
到最後莊子直接跟他說,道在屎尿裏面。
當道生萬物,萬物死了也一樣回歸于道, 在過程中沒有得也沒有失。
在道家的眼裏,死亡不是可怕的東西。
回歸于道有什麽好害怕, 就好像莊子的故事裏頭麗姬一樣。
都沒有得也沒有失, 你害怕什麽?
因爲得,會讓人捨不得,
失 ,會讓人不甘心,
若沒得也沒失,還什麽煩惱呢?
無論怎樣我始終都是在道的裏面,從未份解過。
莊子鼓盆而歌
重點不是放在莊子的心情感受,而是放在所謂道的整體。
一開始莊子也是很傷心哭,跟他一輩子的老伴忽然死了,哪裏會不傷心?
不過他哭了不久,忽然想到他不應該哭。
爲什麽?
他就跟惠子說:我的妻子在還沒給生下來之前,它是草邊的一股氣。在因緣巧合之下有了形體,現在他已經走了,他又變成一股氣回到道裏去了,所以我要恭喜他。
也許我會寫得不完整,請你回顧莊子的故事莊子鼓盆而歌,會有更詳細的資料。你自己去看,我懶得再寫了。
莊子曾經說過 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逸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
道付給我形體, 用歲月使我勞苦
用年老使我安逸
用死亡讓我永遠休息
妥善安排我生的,也妥善安排我的死
既然有道安排好, 你還有什麽好害怕?
問題是你對道有信心嗎?
題外話
有人說死亡有什麽好怕的?
在死亡之前的距離, 你都沒了解死結構,你死過嗎,若沒有,有什麽好怕的?只有了解了, 你才決定怕還是不怕。
若你真的死了,都已經進入狀態了,怕還有意思嗎?
哈哈
晚安, 有緣下次再聊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7-6-2017 11: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呵,你如果有兴趣,推荐你看看道德经,或许你会发现觉得蛮有趣的。当然,庄子就更加接近这贴的主题,你表达的看法在里面也找得到,而且走的更远。
不过他的文笔比较好,所以有时比较难懂。
|
|
|
|
|
|
|
|
发表于 17-6-2017 11:52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cwch24 发表于 16-6-2017 06:10 PM
我认同这个说法,但可能不适合用在庄子身上。我自己的感觉是如果跟着道家(道德经)的路走下去,的确很可能出项庄子这种情况,何况他比道德经走的更远。
我们不能说他无情,他只是看透了而已。
就好象大家说的 ...
庄子是真人,并非掩饰自己情感的人。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17-6-2017 12: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哦~
|
|
|
|
|
|
|
|
发表于 17-6-2017 09: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谁叫我们喜欢追根究底啊。 好中存坏,总要把这些bug挖出来才行。
|
|
|
|
|
|
|
|
发表于 17-6-2017 09: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寻生存意义时人还比较能随心意。 探索生存意义时就真的迷失了。 找生存意义,不如探索如何制造意义。 意义中又会制造出什么样的损坏可能。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6-2017 11: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我道中人之所以和别人不同就在于我们渴望知道。其实芸芸众生又有多少个人在乎人生是否有意义呢?
大家还不是活着,然后死去。
但就是有一群人可能精神有问题,会尝试寻找表象背后的真实。
我个人觉得创造意义和寻找意义的不同在于,
创造意义是从人出发的思考模式,
而寻找意义则是从世界作为一个整体出发的思考模式。
就拿现代的科技发展做一个例子,
通过大量消耗创造出来的便利是站在我们身为人的立场为出发点衍生出来。
可是如果你从世界作为一个整体为出发点进行思考的话,
你很可能就会立刻变成反现代科技的一分子了。
|
|
|
|
|
|
|
|
发表于 18-6-2017 09:34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cwch24 发表于 18-6-2017 11:27 AM
我觉得我道中人之所以和别人不同就在于我们渴望知道。其实芸芸众生又有多少个人在乎人生是否有意义呢?
大家还不是活着,然后死去。
但就是有一群人可能精神有问题,会尝试寻找表象背后的真实。
我个人觉得创 ...
我想说的寻找意义有点不一样。 对我来说寻找意义这个想法主要还是会让一个人把出发点转移去自己。 在这种情形下 “我” 会排在第一, “世界” 只会变成第二或更后面,“我” 是会永远在第一位的,属于追求自身 “有为” 的情况。 |
|
|
|
|
|
|
|
发表于 18-6-2017 09:39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跟你分享一下
“每个个体体验的世界中心都是自己,谁都逃不过”。 个体会体验各自的世界来断定世界的好坏。 日子过得好 世界就是天堂了。日子过得不好,世界就是地狱。 而个体也会从接收到的讯息类型不同而产生心境的差别改变。 |
|
|
|
|
|
|
|
发表于 19-6-2017 10: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梅洛龐蒂說過我們是透過身體器官類似眼睛看到,觸摸並感知事物瞭解事情。
我 ---- 肉體--表達-- 他者
^
我 ---- 身體--表達-- 世界
但咱覺得世界運作是自然而然,無我世界一樣可以運轉。
無肉體只是表達不到我的意思,但都有與我頻率共鳴意見一致的人是表達出我的意見。
|
|
|
|
|
|
|
|
发表于 19-6-2017 11:12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的解释是人生来还债。
其实这问题很矛盾。人生下来就是等死,为何怕死? 我觉得是自然反应。
平凡过完就好 |
|
|
|
|
|
|
|
发表于 19-6-2017 11: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oobanzhu 于 19-6-2017 11:30 AM 编辑
人生比喻上天給你演出電影,是有限定的時間。
給你一個角色,你負責儘量表演出自己所訂理想人物,拍完了還有時間還給另一個角色演出。
時間到了,(上天)導演說卡,自然離場。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6-2017 11: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贱猪头 发表于 18-6-2017 09:39 PM
跟你分享一下
“每个个体体验的世界中心都是自己,谁都逃不过”。 个体会体验各自的世界来断定世界的好坏。 日子过得好 世界就是天堂了。日子过得不好,世界就是地狱。 而个体也会从接收到的讯息类型不同而产生 ...
这个的确是事实,每个人都是从自己开始去了解这个世界。但你会发现我们之所以会思考何谓人生就是因为发现就算没有我们,这个世界还是同样在运转。
你的回帖内容让我想去季羡林在他的自传”牛棚“里的一段文字。
文中提到他在文革时被斗的很惨,觉得人生没有意义了,然后他想去自杀。
而他在去自杀的途中,可能累了或者其他原因,他躺在一片草坪上。
在他躺着的当儿,发现草坪周遭的花开了,春天来了。
那一瞬间,他发现人间虽然已经沦为地狱,但春天还是来了。
他想到了道德经的第五章的第一句话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最后,他自杀不成,回家了。
季羡林没有在文中为这段往事下注解,可能有,但我没印象,但显然在那一瞬间,他看到了比”我“更加本源的东西。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6-2017 11: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6-2017 11: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债一说可能不大可能成立,毕竟还债需要债主,
显然,没有人可以明确的指出他们天生的债主是谁,
那又何来还债一说。
不过,佛教里面倒是蛮多有意思的内容可以作为参考。
|
|
|
|
|
|
|
|
发表于 19-6-2017 01: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认为人生下来就是等死的话,那么那个体的最终目标就只是等死。 注重的也只会是 “开始” 跟 “结束” ,过程就会变成只是个 “屁” 了。
想法决定价值观,价值观决定态度。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