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82may

同性恋在道教方面有错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3-6-2011 02: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和‘她’有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3-6-2011 02: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1# das


    我问天, 为什么月老公公要这样玩弄我呢? 既然要赐缘,就赐良缘给我啊。 可是还是没有关系, 我还在等着第二春。希望这一次月老公公会让我遇见对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6-2011 02: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給我知道你生日日子嗎?幫你算一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6-2011 03: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3# boobanzhu


    你也会算啊?? 不用啦,谢谢。 在等吧。 虽然我不再年轻,但是不急。相信我自己是会找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6-2011 03: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boobanzhu


    你也会算啊?? 不用啦,谢谢。 在等吧。 虽然我不再年轻,但是不急。相信我自己 ...
82may 发表于 13-6-2011 03:05 PM


好啦。。祝福您找到好的姻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6-2011 03: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5# boobanzhu


    谢谢你的祝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1-7-2011 04: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6# 82may


    你是个阴中带阳,你只要找个阳中带阴的男人

那么就是完美。。。。结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7-2011 09: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7# 51sf


    去那里找哦?还是一句。。随缘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2-7-2011 10: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次去算命很搞笑~算命婆講我有2只老婆和幾個兒女,站我後面的朋友竟然搞笑說:“他gay的,誰幫他生哦!”算命婆冇聲出~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7-2011 11: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9# 无名士


    算命师, 乱乱讲话,真讨厌。
我很讨厌算命, 但是我妈妈却很爱。 两个不同性格的人在同一个空间,感觉真辛苦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7-2011 11: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9# 无名士


    那么你真的是。。gay  的吗? 多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9-2011 11: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路是我们本身走出来,有因必有果.无论你选择你的朋友还是你自己,
请记住有缘才能当一家人.朋友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0-2011 02: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违反大自然????
人家明明就只是喜欢和自己一样性别,可是俗世眼光要同性恋者喜欢异性。。。
这么强逼他人的东西怎么可以说是大自然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0-2011 01: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oobanzhu 于 2-10-2011 01:10 PM 编辑

一陰一陽謂之道,是自然法則。
愛欲是自然象徵,愛欲也不能氾濫,是要在適當禁止欲時候,講stop。同性戀是將愛枷鎖在同性邊緣,孤陰不生,獨陽不長。
在大自然界,同性戀都會有存在動物界之內,但屬於略少一群。
比方黑天鵝是一種,喜愛同性。黑天鵝本來與異性生活,當異性生出小孩之後,會將異性趕走,與同性一群一起生活,養育自己兒女。(現實生活都有這樣的人)
但要明白黑天鵝生活會影響後代人生活的習慣。
雖然人擁有自由選擇權,可以去喜愛同性或異性。
在道教立場是,不贊同,也不鼓勵。
同性生活一起,並非要擁有他/她人,修行人都有同性一起生活,但他們不能當作私愛。
但在我個人意見。咱是同意同性可以生活一起,並非在鼓勵他們。

宗教方面,站在修行方面,是漸漸地要對兒女私情看輕,都會將自己慾念減少。
所以人先入道,學道,修道,悟道是要經歷不同階段。
年輕時候會對愛情很執著,年紀大了,漸漸會將私愛放開,有更大任務或事業等著你去開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7-2012 08: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轉帖]道教如何看同性戀?

最近有香港歌手公開宣佈自己是同性戀者,令同性戀話題再度成為社會熱話。其實,同性戀的情況在中國自古有之,正如《漢書》有載:「柔曼之傾意,非獨女德,蓋亦有男色焉。」又謂「宮人自相與為夫婦」,可見男女同性戀在漢代已不是新鮮事。道教主張「陽好陰,陰好陽」,理想的社會是陰陽調和,而傳統社會也一直追求夫唱婦隨的男女生活。不過,中國文化也認同「陽中有陰,陰中有陽」的特性,近代科學研究發現,人體內每一個細胞都有遺傳決定因素的基因,基因有陽有陰。按生物進化理論,生物大約是從陰陽同體逐漸分為抑制一性或僅存一性,但這特徵也不是每一個人都是固定的。有些人大體上保持一性,但心裡卻有換性的傾向,而生理上變異的情況就更多了。《晉書》便曾記載,晉惠帝時「京洛有人兼男女體」,亦即古代已有陰陽人出現。關於身體的變異,莊子的觀點是「知其天也,非人也」。正如有些人天生一掌有六隻手指,有些人腳趾相連,這是自然所生,而生理上或心理上的陰陽變異也是自然的情況,並不完全關乎疾病甚或魔鬼附體。已故道教研究名宿柳存仁教授曾撰〈道家看同性戀〉,也認同道教中人很早就知道人身上陽中有陰,陰中有陽的道理,但並不是指道教鼓勵同性戀,而道教最終是追求一種超越性別的境界,亦即「純陽」之體,超越陰陽兩面。不過,在社會生活的層面上,道教是絕對認同「陰陽相與合乃能生」的道理,鼓勵正常的夫妻生活。況且同性戀者的生活對宗教戒律有很大衝擊,但基於「性長非所斷,性短非所續,無所去憂也」的道理,天生長的不應強行截短,天性短的不應接長,道教絕不會歧視不同性向的人,也認為天性各異的人是不應憂愁,最重要是保持大道的真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7-2012 08: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轉帖]道教关于同性恋的伦理问题看法

    同性恋一词是由德国医生benkert于1869年提出来的,然而同性恋现象却早就存在于社会之中了。在我国古代,正史和野史中都有关于同性恋现象的大量记载。男性同性恋者被称为“男风”、“龙阳之风”、“断袖之癖”,女性同性恋者在现代被称为“同志”,其聚集地被称为“姑婆屋”。在西方,同性恋现象更是数见不鲜,古希腊和罗马时期,同性恋是一种正常现象,并且被认为是一种比异性恋更高级的方式。

    近年来无论国内外,对同性恋的议题早已讨论得如火如荼,社会文明快速的发展,许多曾被压制在道德伦理以及社会舆论中行为如今已经慢慢得到“解禁”,社会的进步,对于人类的文明是有可想而知的影响的。那么关于同性恋的话题是否也能和其他的行为一样能在这个社会让人认可呢?

    目前人们对同性恋的态度由三种,赞同,反对或者中立。(1)大部分人都是持不赞成的观点,认为同性恋在我国是不可能合理的和道德的,因为同性恋违反了自然的规律,是反常的性行为;违反了人类进化的规律,是一种倒退的现象;同性恋背离了性行为的天然作用;同性恋性行为对艾滋病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同性恋还会导致一些犯罪现象;同性恋会对我们社会家庭和婚姻有一定的冲击作用,面对同性恋的这种性取向时问题时,道德问题也就显现出来。有很多人从伦理上认为,同性恋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其理由多为同性恋者不能繁育后代、延续人种,或同性恋者会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传统的伦理观念认为,只有以繁育后代为目的的婚内性行为才是道德的,所以有什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什么败坏道德…等等问题,并将矛头指向同性恋群体。认为他们根本就是不该这样违背了道德伦理。男女结合才是真正的顺从道德而走。除此之外的一切性行为都是不道德的。这就是反对者强有力的论据。所以导致现在大部分同性恋者是不轻易和别人说自己的性取向,也就顺从了男女结合的章程。

    (2)而持有赞同态度的则认为,应该把同性恋伴侣关系放到与异性恋婚姻的同等地位,是允许同性恋者结婚。他们常认为,同性恋是一种稳定、强烈的性冲动的取向,这种取向是自然形成的、是与生俱来。而快乐就行的主张,在当代人中普遍流行。顺从自然本能和满足自然欲望,至少不算不道德的,认为压制自然本能,会造成痛苦,反之则会带来快乐。快乐是令人向往的,使人幸福,给人带来欢乐,就是道德的,就是好的;反之就是坏的、恶的。虽然,同性恋者之间不能自动地生产后代,延续人种。但是,同性恋者可以借助人工授精等技术手段生儿育女或者领养儿童。这些变通措施同样为人类社会种的繁衍做出了贡献。然而,有很多人认为,同性恋者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他们认为,同性恋父母可能会影响儿童的性倾向,从而使儿童由异性恋者转变成同性恋者。这种观点是毫无根据的。如果父母的行为会影响儿童,那么异性恋父母怎么会生养出同性恋者。我们的道德在不损害大多数人的幸福的前提下,有何理由去剥夺少数人的幸福!同样赞同者的论据也是非常有力的。

    (3)持有中立态度的则认为要把同性恋的问题从公正的角度来看待,把公正作为对待同性恋者的主要伦理原则。不论古代还是现代,人们对同性恋者持赞美态度的是极少数,而大多数人则持不同程度的否定态度,称他们是流氓、神经病、性变态者,并鄙视他们的不洁,视为怪物、道德败坏者、社会丑类。他们面临的不是严酷的迫害和极端的仇视,而是长期饱受心灵的谴责,他们要么把自己隐藏在阴暗的角落里,要么违心的进入异性婚姻。因此,公正的对待同性恋者渐显必要。把公正作为正确对待同性恋者的主要伦理原则,为对待同性恋者提供了理论依据。公正是伦理学的主要原则之一,即指公道、正义,是在一定物质生活条件下协调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指导原则和行为规范,是道德评价的重要标准,也是道德起码标准。

    而作为一个道教教职人员的我来说,我们的教理教义没有和天主教基督教那样有专门的条文明令禁止,但其中的理论也给我们提供了思考的依据。

    道教是中国的唯一本土宗教,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起到了不少影响。而中国又是文明的礼仪之邦,尤其注重伦理道德。即使现在已经是解放思想的年代,人民的观念还是深深的受到影响的。面对着同性恋的这种性取向时问题时,道德问题显现的尤为重要。所以我们道教也是持有一种反对的态度。道教医学著作的开篇就说了:“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人都以阴阳来形容男女,这句话的引申义就是说男女夫妻乃是人伦正道,这乃是自然规律,乃是天道。顺应天道才是符合道德理论和常人观念。以别的形式结合的都是不该有的,是要禁止的。万事万物都有一个道理,违背道理而行就是倒行逆施,必然天理不容。男性与男性,女性与女性恋爱结婚,实在是不伦不类,不是人类应该做的事。道教经典《道德经》里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意思就是说,天地产生阴阳之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各种新生体,万物都有阴阳两个对立面,他们相互激荡而得以调和成新的和谐体,离开了阳,阴就不是阴。离开了阴,阳就不是阳。男女结合是阴阳的结合。如果阴阴结合或者阳阳结合就违背了阴阳结合的自然规律,就结合不成新的生命体。道教还讲因果报应和承负。意思就是说,为什么人家不是同性恋,而我是同性恋呢?是因为你前世或者现世做的坏事多,造了罪业而得到同性恋的恶报,这是过去生造诸恶业的果报。所以我们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应该上不怨天,下不尤人,而应该忏悔自己的过错。按照道祖的教诲和指导,精进修行,忏悔过错,行善积德,等到罪过除了,同性恋自然也就没有了。同性恋要承受很多磨练,这个过程很痛苦。但只要能转变心念,就能逆增善缘,带来善报。

    虽然我们的教理教义只是把同性恋当作是违反自然规律来看待的,但是这已经是现实社会中存在的一个不争事实。发现问题我们就要去解决,所以大家首先从一个中立公平的态度去看待这件事,对待这群人,必要的时候进行换位思考,需要理解那些同性恋者的本身痛苦。而作为教职人员的我们更应该以一颗仁爱、包容、有耐性及充满望德的心,来面对那些渴望得到帮助的兄弟姊妹。好使那些接受我们协助的兄弟姊妹,能够在道祖的庇佑,善度圣洁的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5-7-2012 08: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名士 发表于 12-7-2011 10:08 AM
上次去算命很搞笑~算命婆講我有2只老婆和幾個兒女,站我後面的朋友竟然搞笑說:“他gay的,誰幫他生哦!” ...

命理界有句俗語為“改變性格 改變命運”,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2012 11: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xxkangxx 发表于 3-6-2011 01:18 PM
道教崇尚自然的规律,同性恋是违反自然,因此道教反对同性恋

同性恋是违反自然,因此道教反对同性恋?!

那避孕和堕胎是不是违反自然呢?!道教有反对避孕和堕胎吗?!



本帖最后由 郎財女貌 于 2-8-2012 11:41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8-2012 02: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琛發:勿用成見否定生命平等權 祝福同性婚姻≠鼓勵縱慾www.chinapress.com.my/node/346067

 (亞羅士打17日訊)我國宗教研究學者王琛發教授強調,祝福同性婚姻不能和鼓勵縱慾混為一談。

 他認為,既然是兩人互相承諾忠誠、互相扶助一生,就不是淫亂。對他而言,異性淫亂的幾率,比同性淫亂的幾率更高。

 “各大宗教主張信眾抗拒和節制慾樂,旨在避免人們因沉迷色慾而忽略生死大事,並遠離社會現實以及道德培養。”

 他說,若有人存有歧視,指責那些互相願意在神佛前承諾終生負責任的同性婚姻是淫亂,那個人就是心存歧視。

 他補充,人們應考慮同性戀婚姻是否擁有神聖與合理的基礎,而非以成見去否定生命的平等權利、包括同性婚姻的平等權。

 王琛發是針對台灣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系主任昭慧法師見證“女同志佛化婚禮”掀開的社會輿論,接受《中國報》訪問時,這么指出。

 “昭慧法師的做法無可厚非,我覺得法師這樣做是大勇、大智、慈悲及平等。”

 王琛發說,接受和祝福同性戀,不等于鼓勵人人都去做相同的選擇。

 “既然尊重天意,就得尊重屬于不同人物命運的性別傾向,並接受性別傾向的多元性,不管是異性戀情或同性戀情,首先都須要尊重人。”

神佛前盟誓理應得到祝福

王琛發認為,一對同性戀人願在莊嚴的神佛前互相承諾照顧對方一輩子,他(她)們並未傷害任何人,不應受到攻擊;相反的,應為他們的坦誠、勇氣、真誠和責任感給予祝福。

 “很多異性婚姻是買賣婚姻、政治聯姻、你虞我詐,為何社會能夠忽視及容忍,卻不自我覺醒?”

 他說,讓同性戀者擁有戀愛自由及婚姻受到祝福的空間,反而可防止同性傾向的性慾。若沒社會的正常支持,或將被迫朝向抑制和放縱之間搖擺的兩極化。

 “大眾承認同志能擁有組織家庭權,總好過全社會壓迫他們走向黑暗角落,實際上,以歧視去製造社會問題,本來就不應存在。”

 他補充,在神佛前發誓的同性婚約,在制度上可能不合法,但同志能虔誠面向神佛進行婚禮,說明他們重視組織家庭的神聖,以及追求幸福的積極,不能說是嘩取眾取寵。

陰陽調和講求內外和諧

王琛發強調,中國傳統要求天地萬物互相做到陰陽調和,對人際關係也是如此。

 “陰陽不是對立,‘陰陽調和’理論的重點在于追求內外和諧,能互補優點和缺點、遇到各種情形時能互補強處和弱勢。”

 他說,不論是男女、男男或女女,如果能互相體諒和溝通互補,使得雙方的身心靈更平和智慧、能耐,就是他們之間的陰陽和諧。

 “男女不能只是根據表面的性別分陰陽,須注意實質上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的多層次,有些男人先天生理或后天熏陶變得陰柔,會被陽剛的一面吸引。”

 “同樣的,也有些女人受天生生理或后天影響,覺得自己本來應是男人,會被陰柔的一面吸引。”

佛道教平等對待同異性戀

中國傳統信仰,佛教和道教認為不論是同性戀、異性戀都沒有差別,皆是情慾所現;甚至戀物狂、人鬼戀也都是情慾所現,只會讓人執著而顛倒夢想,不適合想要修行的人。

 王琛發指出,儒家主張在家者“存天理,去人慾”,也是相近的道理。

 “我們不能說同志會比一般異性戀者容易沉迷色慾。我們應說,只要有愛慾就會引起分別心,有偏心和私心,不論哪一種‘戀’都是‘平等’的。”

 他強調,若能離愛慾,無憂亦無怖,則是不管同性或異性戀者的平等機會,人的自性可無憂無怖,也是平等。

歧視同性戀卻不敢抨濫權

王琛發指出,一些人太偽善,喜歡引用佛道經典來非議和歧視同性戀的罪惡,卻不敢引經據典公開抨擊貪污、濫權,以及不公義和不公道的事實。

 他認為,反對同性戀者,應用過往經典流傳下來的訓言和例證,必須擁有解釋的知識及能耐,知道歷史以來的接受或反對情勢,才來做出宗教學理上的判斷。

各宗教須懂得尊重他人

王琛發指出,在多元的社會,各宗教必須懂得尊重他人。

 “接受自家信徒同性婚姻與否,屬于各宗教內部的神學思辯,不容他教中人以自身的場越俎代庖,否則將影響宗教自由。”

 他認為,儒家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非常適合這個多元社會。

 “比起全人類的總數,各宗教或宗派的人口都佔少數,所以不能要求他人按自己的經典行事,以為自家經典就是別人必須遵守的根據。”

 他說,中國傳統典籍,的確有很多是指責“男風”,但要注意的是,典籍主要針對買賣男色、用自己的權勢玩弄男色引起的課題,這和用錢財或權勢玩弄女色的本質一樣,甚至可看成是一種人與人的剝削壓迫。”

同志有修成正果一日

王琛發說,有些人喜歡引用佛道經典內同志出家不守戒律被驅逐的故事,是有些不負責任,因為他們沒有看到還有經典提到,原來尚有同志或雙性人出家是修成正果。

 他說,出家是放棄情慾,一旦已出家,連異性戀也不允許,哪可能允許同性戀?

 “經典只是提到讓同志還俗,或討論其心生理狀態能否出家,並沒有譴責或歧視。”

 王琛發在學生時代,常見一些有陰柔傾向的同學被其他同學歧視和欺凌,總是覺得他們很不受尊重,也很不公平。

 “鄰居也有變性的孤獨老人,雖然一直努力生活下去,卻一生求職無門。”

 他指出,這是上天給這些群體不像大多數人的性別傾向,絕不是他們刻意選擇,他們對其他人也沒有造成傷害,為何其他人懂得拜神卻不懂得尊重他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8-2012 07: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道教有没有反对同性恋?

~~ 道教有沒有反對同性戀不關我的事情 我又不信道教 道教管的到我嗎?!

请问同性恋会不会下地狱?

~~ 這個問題很有趣 難道異性戀就不會下地獄?!那你還是快點去治療 去變成異性戀就不會下地獄了!!!

请问道教有反对同性恋吗?这问题最重要

~~ 你的性取向是需要宗教來幫你管的嗎?! 要是道教反對同性戀你就不搞同性戀?!另外佛教並不反對同性戀  還是要是你信佛教你就可以搞同性戀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7-2-2025 07:45 AM , Processed in 0.218256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