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7-2010 10: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对法知道更深入的人不会说好像楼主这样的话,也不会一整到晚以为自己处于高深莫测的境界,又或者以为涅盘不过尔尔,又或者以为经典没有什么实用价值。世尊的学问不好好学,一天到晚就以为自己爬到最高境界。
我觉得倒好,他们都没有让人感觉已经悟道了,只是往那方向走而已。
如果悟道了,更好,随喜。。。。。
素兄最爱演怒目金刚(另一种慈悲像)了。。。。大家来感恩。。。。 |
|
|
|
|
|
|
|
发表于 20-7-2010 10: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倒好,他们都没有让人感觉已经悟道了,只是往那方向走而已。
如果悟道了,更好,随喜。。。。。 ...
aquariuscat_82 发表于 20-7-2010 10:42 PM
增上慢三个字,不虚心求学五个字。未学跑就想学飞,七个字。现代人就是这样。 |
|
|
|
|
|
|
|
发表于 20-7-2010 10: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觉知”当下, 活着,没有太多的想。。。不是呆呆无聊,是清楚知道世间,无所得。是一种随遇而安,做好本分,以不变应万变,无招胜有招,见招拆招。。。一种感觉自在,悠然的生活方式。自在心 发表于 17-7-2010 11:26 AM
請問你所說的見招拆招,是否只能在自己清醒時才用得上呢?如果是生病時,精神不集中時等等,你是怎麼拆招呢? |
|
|
|
|
|
|
|
发表于 20-7-2010 11: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素还真 于 20-7-2010 11:37 PM 编辑
比如说,有一个疑问,为何佛陀准准八十高龄就因为身体老病衰败而入灭?照理依佛说因缘,人若放生布施,可获 ...
自在心 发表于 15-7-2010 11:26 AM
世尊具足四神足可以住世一劫,不过阿难尊者被魔所迷所以没有请佛住世。
诸佛境界不可思议,可是三藏十部经也不是靠个悟就突然通晓一切。 |
|
|
|
|
|
|
|
发表于 21-7-2010 09: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外息诸缘,
内心无喘,
心如墙壁,
可以入道.
只要你做得到,觉知自然升起
(其实做不到, 觉知一样在那里, 只是我们都忽略了)
并非悟道
只是"可以"入道
还远得很呢! |
|
|
|
|
|
|
|
发表于 21-7-2010 09: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素还真 于 21-7-2010 09:58 AM 编辑
四念处大家忘记了,然后突然学会“觉知”,就以为自己学完了。离佛越远的年代什么怪思想都出来了。 |
|
|
|
|
|
|
|
发表于 21-7-2010 09: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和你一唱一和一下
例如你现在在上班
你很清楚等下十二点要吃饭
虽然忙得不可开交
接近十二点你"觉知"肚子空了,要吃饭了....
这个"觉知"和你修定的那个"觉知"本质是一样的
只是有粗细之分。。。。。。。。 |
|
|
|
|
|
|
|
发表于 21-7-2010 09: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念处的内容可在杂阿含609经找到!
那是一篇很重要的经文! |
|
|
|
|
|
|
|
发表于 21-7-2010 09: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我又又来啦 于 21-7-2010 09:58 AM 编辑
所谓"觉知",一直都在那里
是非经过,了了然然, 月照千江,花落无痕
修定者跳过七情六欲, 绑架"觉知"
凡夫者被"觉知"驾驭,甛于七情六欲
差别在此
"觉知"一直都在
不然叫没有“知觉”
那是废人,死人了。。。。。 |
|
|
|
|
|
|
|
发表于 21-7-2010 10: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LZ
你只是用所谓的"觉知"
抓住了你想要的,例如“喜”, “逸”, “安”等等, 丢了你不要的
这叫选择性放大,(当然也可以反过来说选择性放小)
离入道还远
当然,现在谈这个还太早了。。。。。。。。 |
|
|
|
|
|
|
|
发表于 21-7-2010 10: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觉知被认为是修行的终点之时,提出【四念处】就终结了这个缪抡。接下来还有更多的事物要学习的。 |
|
|
|
|
|
|
|
发表于 21-7-2010 10: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ks123 于 21-7-2010 10:35 AM 编辑
【杂阿含经】第608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离四念处者。则离如实圣法。
离如实圣法者。则离圣道。
离圣道者。则离甘露法。
离甘露法者。不得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我说彼于苦不得解脱
若比丘不离四念处者。得不离圣如实法。
不离圣如实者。则不离圣道。
不离圣道者。则不离甘露法。
不离甘露法者。得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我说彼人解脱众苦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
|
|
|
|
|
|
发表于 21-7-2010 10: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杂阿含经】第607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一乘道。净诸众生。令越忧悲。灭恼苦。得如实法。所谓四念处。
何等为四。身身观念处。受.心.法法观念处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
|
|
|
|
|
|
发表于 21-7-2010 01: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念处大家忘记了,然后突然学会“觉知”,就以为自己学完了。离佛越远的年代什么怪思想都出来了。
素还真 发表于 21-7-2010 09:32 AM
请问:四念处;覚知,有什么分别。 |
|
|
|
|
|
|
|
发表于 21-7-2010 05: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素还真 于 21-7-2010 05:53 PM 编辑
请问:四念处;覚知,有什么分别。
文宝 发表于 21-7-2010 01:59 PM
四念处与觉知的关系可以参考【大念住经】。问四念处与觉知的差别如同问足球比赛与足球有什么分别。 |
|
|
|
|
|
|
|
发表于 21-7-2010 06: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LZ
你只是用所谓的"觉知"
抓住了你想要的,例如“喜”, “逸”, “安”等等, 丢了你不要的
这叫选择性 ...
我又又来啦 发表于 21-7-2010 10:10 AM
你所提到"觉知"是属於第六意识,是所谓的妄心或攀缘心.
LZ所提到觉知不是第六意识的妄心,
应该是禅宗所称的佛性或真面目. |
|
|
|
|
|
|
|
发表于 21-7-2010 09: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所提到"觉知"是属於第六意识,是所谓的妄心或攀缘心.
LZ所提到觉知不是第六意识的妄心,
应该是禅宗所称的佛性或真面目.
尋夢人 发表于 21-7-2010 06:11 PM
师兄怎么知道LZ所提的应该是佛性或真面目? |
|
|
|
|
|
|
|
发表于 22-7-2010 08: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所提到"觉知"是属於第六意识,是所谓的妄心或攀缘心.
LZ所提到觉知不是第六意识的妄心,
应该是禅宗 ...
尋夢人 发表于 21-7-2010 06:11 PM
不是的!
而且还很远,离太远了.
例如我在上班,背后前面无窗
几个小时后,我知道外面快要要下雨了
我没有看到,听到,闻到,我又不是高人,为什么我知道?
你不能说是你的佛性告诉你的.
再来,把觉知当佛性
等于认儿子作亲娘!
根本不是那回事 |
|
|
|
|
|
|
|
发表于 22-7-2010 09: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觉知只是六识的作用而己!
六识=眼,耳,鼻,舌,身,意识。 |
|
|
|
|
|
|
|
发表于 22-7-2010 10: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六识非独立的,是依因缘生而生!
依六根缘六境而生起.......
生起的当下又改变了.....
这就是身心..........
一直迁流不息.....
如流水一般......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